第一篇: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题(13选7)
2010-2011学年社会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题(11选7):
一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答: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四个事件5个条约)
① 1840年~1842年,英国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英法联军入侵,沙皇俄国为帮凶,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
败,又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期间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此役过后,中国失掉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加速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 1894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两
万万两白银,同时割让了台湾等战略要地,外国资本主义的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签订了空前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辛丑
条约》签订过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 四次探索
① 太平天国运动 动摇了晚清政权
② 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培育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了
中国的资产阶级。
③ 戊戌变法
④ 辛亥革命
四次探索并未成功,直到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国才选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出发简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答案同上)
(三)请简述中国1949年——1978年这29年,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局限
答: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和意义:
①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明确提出马列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
建设的道路。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 这一探索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的总结。比如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邓小平理论提
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同时,毛泽东探索的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2,探索的局限:
① 虽然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但是先后犯了“大跃进”、“文革”的严重错误,使探索进入了歧途,未
能取得正确答案,因而不能真正摆脱苏联模式。
② 在探索中取得的正确理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到1976年文革
结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③ 探索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阶级斗争扩大化、所有制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
(四)简述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答:⑴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我们国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
⑵从中国没有建立发达的市场经济这一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个人的具体利益,承认社会差别,在共同富裕一时难以做到的情况下,鼓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在讲究效率的情况下兼顾公平;
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主要是经济政治体制不完善造成,可通过对体制的改革来解决矛盾,“依靠体制比依靠个人更重要”,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⑷根据国际国内环境提出改革开放过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改善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五)阐述“以人为本”重要思想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要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到对生命的重视,不能随意换成“以民为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② 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③ 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使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的力量上。
④ 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六)分析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四种视角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1)、从历史来看,由于体制原因,造成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二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在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之路于是越走越窄。三是向工业大角度倾斜。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指导下,重视重工业发展,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轻视非生产性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长期以来欠账很多。
(2)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兴趣明显下降。三是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五是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六是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七是税费体制不合理。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日益暴露不足。解决“百年难题”的四种视角
(1)制度主义即存在一种出发点,人的生活境况由制度造成的(2)文化主义文化是一种形态,中国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中国的发展应扎根与农业
(3)工业主义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必须以工带农
(4)技术主义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技术
(七)如何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
引子:中国的上三农问题很复杂,光解决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回顾一百多年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诸种观点,主要有,制度主义、文化主义、工业主义以及技术主义。以上四种观点各有千秋,也各有其弊端。
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
分析框架: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只有生产发展了,方能使生活富裕起来。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准。
2,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乡风文明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乡风文明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影
响,而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
3,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其主要解决的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是农民看得见的,也是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
4,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建设的要求。如今的村民自治是最典范的践行。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从最
基层开始的。
论述题
论述题
(一)联系当代中国实际,试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键是要建一个致力于发展的党。我们党要坚持理论创新,要成为一个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党。执政为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一个为全民服务的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够以党谋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为:
① 贯彻“三个代表”,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②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④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联系实际的话,可以结合当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来歌颂中国共产党,谈谈中共是如何执政为民的,践行“三个代表”的。
(二)论述“科学发展观”
答: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要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到对生命的重视,不能随意换成“以民为本”,② 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③ 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使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的力量上。
④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兼顾,纵览大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5、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6、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从静态层面分析:
(1)、和谐社会是一个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其中资源有,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等
(2)、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而当前的中国社会阶层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该小的阶层没有小下去,该大的阶层也未能大起来。
(3)、和谐社会应该是行为规范和制度健全的社会。其中的规范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关于和谐社会对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政治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法律平等;
(2)经济方面:竞争的机会平等,收入分配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
(3)道德方面:人格平等、生存权平等、发展权平等。
2、从动态层面分析:
(1)、和谐社会是一个预防和消除社会冲突的过程。现代社会应该有一个消除社会冲突的机制。
(2)和谐社会是一个运筹得当,实行善治的社会。所谓的善治,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和谐社会是一个提高政治理性的过程。
3、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战略性的决策,中国改革的进程还在进行中,我们应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并由和谐社会的理念推而广之,延至一个和谐世界的构建。
(四)试述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是:①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大力增长生产力,没有生产力,就谈不上发展社会主义。②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苏联经验和斯大林模式束缚下,需要解放生产力。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标志。④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前四句只是基本任务,后四句是根本目标。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统一起来,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2)本质论对中国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②既坚持公有制,又为完善、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③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原来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④既反映了人们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又摆脱了长期只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第二篇:2010-2011学年社会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题(11选7)
2010-2011学年社会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题(11选7): 一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二: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出发解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答: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四个事件5个条约)
① 1840年~1842年,英国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结果清
政府战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英法联军入侵,沙皇俄国为帮凶,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
争,清政府战败,又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期间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此役过后,中国失掉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加速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 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赔
偿日本军费两万万两白银,同时割让了台湾等战略要地,外国资本主义的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签订了空前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
两白银。《辛丑条约》签订过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四次探索
① 太平天国运动 动摇了晚清政权
② 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培育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的民
族工业,产生了中国的资产阶级。
③ 戊戌变法
④ 辛亥革命
四次探索并未成功,直到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国才选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近代中国特点??
(二)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出发解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三)请简述中国1949年——1978年这29年,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局限
答: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成果和意义:
①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明确提出马列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建设的道路。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 这一探索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的总结。比如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为
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同时,毛泽东探索的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2,探索的局限:
① 虽然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但是先后犯了“大跃进”、“文革”的严重错误,使探索进
②
③ 入了歧途,未能取得正确答案,因而不能真正摆脱苏联模式。在探索中取得的正确理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到1976年文革结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探索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阶级斗争扩大化、所有制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
(四)简述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4小点)
答:⑴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我们国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
⑵从中国没有建立发达的市场经济这一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个人的具体利益,承认社会差别,在共同富裕一时难以做到的情况下,鼓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在讲究效率的情况下兼顾公平;
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主要是经济政治体制不完善造成,可通过对体制的改革来解决矛盾,“依靠体制比依靠个人更重要”,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⑷根据国际国内环境提出改革开放过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改善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五)阐述“以人为本”重要思想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要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到对生命的重视,不能随意换成“以民为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② 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③ 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使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的力量上。
④ 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六)分析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四种视角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形成(1)、从历史来看,由于体制原因,造成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二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在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之路于是越走越窄。三是向工业大角度倾斜。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指导下,重视重工业发展,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轻视非生产性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长期以来欠账很多。
(2)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兴趣明显下降。三是地方
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五是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六是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七是税费体制不合理。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日益暴露不足。解决“百年难题”的四种视角
(1)制度主义即存在一种出发点,人的生活境况由制度造成的(2)文化主义文化是一种形态,中国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中国的发展应扎根与农业
(3)工业主义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必须以工带农
(4)技术主义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技术
(七)如何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
引子:中国的上三农问题很复杂,光解决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回顾一百多年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诸种观点,主要有,制度主义、文化主义、工业主义以及技术主义。以上四种观点各有千秋,也各有其弊端。
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
分析框架:
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只有生产发展了,方能使生活富裕起来。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准。
2,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乡风文明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乡风文明离不开
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
3,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其主要解决的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是农
民看得见的,也是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
4,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建设的要求。如今的村民自治是最典范的践行。中国的民
主政治是从最基层开始的。
论述题
论述题
(一)联系当代中国实际,试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键是要建一个致力于发展的党。我们党要坚持理论创新,要成为一个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党。执政为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一个为全民服务的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够以党谋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为:
① 贯彻“三个代表”,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②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④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联系实际的话,可以结合当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来歌颂中国共产党,谈谈中共是如何执政为民的,践行“三个代表”的。
(二)论述“科学发展观”
答: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要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到对生命的重视,不能随意换成“以民为本”,② 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③ 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使发展建立在依靠人自身的力量上。
④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兼顾,纵览大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5、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6、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从静态层面分析:
(1)、和谐社会是一个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其中资源有,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等
(2)、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而当前的中国社会阶层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该小的阶层没有小下去,该大的阶层也未能大起来。
(3)、和谐社会应该是行为规范和制度健全的社会。其中的规范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关于和谐社会对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政治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法律平等;
(2)经济方面:竞争的机会平等,收入分配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
(3)道德方面:人格平等、生存权平等、发展权平等。
2、从动态层面分析:
(1)、和谐社会是一个预防和消除社会冲突的过程。现代社会应该有一个消除社会冲突的机制。
(2)和谐社会是一个运筹得当,实行善治的社会。所谓的善治,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和谐社会是一个提高政治理性的过程。
3、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战略性的决策,中国改革的进程还在进行中,我们应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并由和谐社会的理念推而广之,延至一个和谐世界的构建。
(四)试述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是:①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应大力增长生产力,没有生产力,就谈不上发展社会主义。②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苏联经验和斯大林模式束缚下,需要解放生产力。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标志。④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前四句只是基本任务,后四句是根本目标。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统一起来,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2)本质论对中国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②既坚持公有制,又为完善、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③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原来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④既反映了人们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又摆脱了长期只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第三篇:选考题
高三语文选考题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选自《文汇报》)
1.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1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
到了危险的时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
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这句话巧妙地将“缘”字拆分为
“丝”“夕”“豕”三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
D.“‘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2、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
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4.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5.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文中指出的其原因有哪些?
6.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请你提出我们在对待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时,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态度?(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8分)
刘翔一句话给了全社会一耳光佚名
“我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运动员,不想做一名歌手”――在笔者看来,刘翔这句话的完美可以和他在雅典奥运会上震撼世界的表现媲美。
刘翔是在拒绝央视春节晚会“卖唱”要求时说这番话的。
据报道,按原定计划,刘翔将出现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但由于组织者一直要求他届时唱首歌,刘翔准备推掉这个约会。他和教练都表示,作为嘉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定要唱歌,那么他们将放弃这次机会,至于演小品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刘翔只想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让大家记住他。
好一个“我是一名运动员”,这句洋溢着一种严谨职业精神和高贵气质的话狠狠地抽了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给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名利面前的职业软骨病”和“自我角色认知混乱”以公然的蔑视和沉重的鞭挞。
我是一名运动员――无论过去做过什么,但这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表明脱去浮躁、洗尽铅华后的刘翔对自己已经有了清醒的角色定位,有了自豪的职业认同和与之对应的职业精神,有了不可逾越的职业原则: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某项事业的从事者,尽可能做自己职业份内的事和与职业精神相吻合的事,并把自己的人格融进职业生命,对“我是一名×××”存敬畏之心――当一种“行为要求”越过这个边界时,无论能给自己带来多么绚丽的名,带来多么丰厚的利,都毫不口软地断然拒绝。
这种清醒的角色认知和严谨的职业原则是当下我们社会最可贵最缺少的品质,很多职业
里的人缺少“我是一名运动员”式的反躬和自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非常轻浮的态度,名利的诱惑之下很容易犯“职业软骨病”,放弃职业尊严,不顾职业荣耀,扔掉职业精神。
一些官员心中有“我是一名公务员”的认识吗?公务员的职业要求从事者得有公共精神,得“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可我们看到不少官员利用权力经商,利用权力为子女谋福利,把公共权力当成私人的摇钱树,用官员身份捞各种好处。
一些学者心中有“我是一名知识分子”这根弦吗?作为经济学家充当权贵资本的门客,满口胡说;作为学者为评职称抄袭剽窃,不要颜面;作为教员醉心于奔小康而扔下学生,唯利是图――昔日知识分子的职业荣誉差不多被一些人败光了。
一些商人敢正视“我是一名商人”的自我拷问吗?假酒、假药、假奶粉,夸大其辞的效果宣传,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陷阱重重的促销手段,无数的商业骗局――诚信的职业品质失却后,商人越来越不被社会尊敬。
还有演艺明星不坚守“我是一名演员”,偏要跑到高校去当教授当院长;医生不敬畏“我是一名医生”,收红包开高价药无所不用其极;运动员不在乎“我是一名运动员”,整日厮混于演艺界和娱乐圈――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这种职业错位和角色失范,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严谨的职业原则,更多的是这种轻浮的、自暴自弃的自我定位:不就是一个当官的嘛,不就是一个医生嘛,不就是一个商人嘛,不就是一个教授嘛――这种“软约束”基础上,社会分工的混乱应运而生:当官的不像当官的,经商的不像经商的,教书的不像教书的。
从这个角度看,刘翔“我是一个运动员”的严正告白给了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别不把自己当自己。——节选自《文汇报》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翔拒绝在春晚上唱歌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精神,严守职业角色。
B、拒绝唱歌表明了刘翔已经脱去浮躁、洗尽铅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角色定位。
C、刘翔拒绝唱歌的这个举动,作者认为完全可以和他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一样让人震惊。
D、职业虽然有一定的原则: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职业是人从事的,应该权衡变通才是最理想的。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应该在全社会公开而大张旗鼓地宣扬“我是一名×××”的职业风范,让职业精神得到充分地弘扬。
B、社会上经常有一些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动不动跳槽换工作,这是很不应该的。
C、做一个工作,干一种职业就应该干到底,中途改变都是不正确的,更难有成效。
D、公务员、演员、商人、教师、医生等等都有跨越自己职业的现象,只有运动员才基本杜绝了跨越自己职业的现象。
9、结合原文,说明“给了全社会一耳光”的含义。(6分)....
10、结合原文,谈谈应如何整治“职业软骨病”现象。(6分)....
高三语文选考题阅读答案
1.D(“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无中生有)
2.(1)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
(2)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
日;
(3)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每点2分)
3.①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国家意识体现在节日上就是文化
主权和尊严。
②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
③国家意识还体现在节日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让国民感觉到一种共同血脉存在,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C(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
5、(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2)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
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3)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6、(1)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
袋的原料。
(3)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7、(3分)D(“但职业是人从事的,应该权衡变通才是最理想的”原文没有表达,属于无中生有,不正确)
8、A(CBD三项的推断都脱离了原文的意思,属于任意推断而错误)
9、刘翔的这番话击中了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名利面前的职业软骨病”病根,是对全社会的“自我角色认知混乱”以公然的蔑视和沉重的鞭挞,给全社会上那些不把自己当自己、角色失范的人予以无情的嘲讽。(答对一点给两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接近即可)
10、(1)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加强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加强自律。
(2)社会舆论对“职业软骨病”现象要进行揭露和批判。
(3)相关职能部门对下属的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答对一点给两
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意思接近即可)
第四篇:期末考题
潞城市职业高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吮(shǔn)吸
菽(shū)粟
战栗(nì)
裸(liǔ)露 ....B、单薄(báo)
黯(ān)然
濡(rú)养
嵌(qìn)合 ....C、回溯(sù)
雾霭(ǎi)
寰(huán)宇
混淆(xiáo)....D、琴弦(xián)
粗糙(zāo)
瞳(tóng)孔
翱翔(qiáng)....
2、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啃噬心灵(咬)
梦寐以求(醒来)...B、怨天尤人(责怪)
苦思冥想(深沉)..C、和睦相处(友好)
偃旗息鼓(放倒)..D、绰有余裕(宽绰)
杀一儆百(使人警醒)..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法附丽..地飘荡。(附丽,依附)
B、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濡养,滋润供养)
C、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炫耀,夸耀)..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啃噬着我们的心灵。(啃噬,吃)..
4、下列汉字在《新华字典》中查找的方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岳”,查音序“Y”,音节为“yue”;部首为“丘”,除部首外3画。
B、“莲”,查音序为“L”,音节为“lian”;部首为“艹”除部首外6画。
C、“衷”,查音序为“Z”,音节为“zhong”;部首为“衣”,除部首外4画。
D、“伎”,查音序为“Z”,音节为“zhi”;部首为“亻”,除部首外4画。
5、下列句中,只表示一个意思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作为演员,一定要演好戏。B.他看你不在家就回去了。C.我见到他时才六岁。D.小张和小王的哥哥来了。
6、下列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横渠四句》——冯友兰——哲学论文 B《我为什么活着》——罗素——序言 C《汉堡港的变奏》——柯岩——报告文学 D、《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散文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B、书架上放着许多工具书,其中有词典、字典、《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等。
C、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D、他虽然没上过学,但是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8、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发现了,接着发现镭,冰山露出了一角。
(比喻)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偶)C、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借代)D、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夸张)
9、下列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A.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B.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C.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我实在没功夫,太抱歉了。D.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再等一等。
10、下列各句中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重要》一文,围绕“我很重要”这个中心,广泛取材,使全文的语言像颗颗珍珠被“我很重要”这根红线串联起来了。B、《沁园春 长沙》一词上阕描绘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下阕则抒发革命豪情,全词情景交融。
C、《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在提出论题“认真考虑选择职业是青年的首要责任”之后,作者采用了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论证方法。D、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平平淡淡的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没有情节起伏地向读者叙述主人公苏珊的故事。
二、默写(每个2分,共10分)
1、乘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
3、________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三、书写(10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阅读理解(共14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xiāng)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â)飞舟!
1、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诗人眼中秋景的特点么?(4分)
——————————————
——————————————
3、词中承上启下的一句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的下阕所写的“同学少年”具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46)
(一)小作文(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封应聘书。
王明是新南职业教育中心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9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在新南市几点设备制造公司顶岗实习半年期间,工作勤奋,能较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在新南市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中,王明还获得数控床操作比赛的第二名。2009年7月,王明《新南日报》的招聘广告得知,该市恒远机床厂招聘数控床操作工,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他想应聘这一工作岗位。
请你用王明的名义给恒远机床厂写一封应聘书。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和用用语符合应聘书的要求。
(二)大作文(30分)
从下列各选项中任选一项,根据要求作文。1、以“我们的校园”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2、以“童年的小伙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3、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表达亲情的散文。
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规范;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文面整洁;无错别字。字数600左右。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 堂 报 告 总 结
主题: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年1月5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组的题目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文化自信的“能”与“要”;
(一)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1、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二)为什么能文化自信
1、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2、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三)为什么要文化自信
1、“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2、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偏外在的,而文化自信是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深远目标,文化自信能使理论自信更有理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现在我们的国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的每一个强国不仅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强大。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软实力文化不行可能不打就败。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人民向往的是美好生活,文化建设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享受美好的精神生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我们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即使有分裂势力作祟,也始终保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正在加紧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全民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国家就会极大地削弱综合国力,最终不但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会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从而葬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国外文化建设掠影
(一)美国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全球扩张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所谓的民主化“第四波浪潮”的持续冲击,美国价值观得以在地域范围上向东欧、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扩散。美国文化挟全球化之力大规模扩张,其标榜的价值观跟随英语、好莱坞影片、可口可乐、麦当劳迅速扩散到世界多个角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等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美国的文化扩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生产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并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产值达到4572 亿美元,占GDP 的10%。2001 年美国文化产品出口达700 亿美元。2002年美国占全球3330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强,美国2002年游戏产出占全球40%强)。方法:
(1)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向海外推行其文化与价值观。(如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美国新闻署负责实施美国对外文化战略开展公众外交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
(2)建立了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3)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
文化产业包括出版业、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音像业、广告业、演艺业、网络业等方面。比如好莱坞在贩卖美国电影这一特殊商品的同时, 以其为载体, 推广着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美国电影《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体现了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价值和超级英雄主义。
(4)以产品为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输出文化及价值观。
例如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苹果在世界各地的风靡。一个印度家庭形容他们外出吃麦当劳是品尝一小块“美国”。(二)欧洲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欧洲拥有强大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化软实力及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语言体系、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艺术、文学、音乐、设计、时尚和美食等。方法:
(1).国家高度重视,政治支持文化影响力。
1883年法国就建立了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讲授法语,推广法国文化。
(2).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
1990年英国率先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出了建设“创造性的未来”的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
(3).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
德国政府将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本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德语教学和公共外交,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三)日本文化建设现状和方法
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二战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软实力非常低,二战后日本不仅是经济的重建,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修复。方法:
(1).国家确定了文化发展的总体大纲
1977年日本的福田赳夫首相就提出了“福田三原则”确立了文化外交的这样一个理念。1979年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一直到1995年“文化立国”战略正式地提出。
(2).从制度上为文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保障
颁布《著作权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文物保护法》等。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文化建设现状
第一,中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竞争力非常弱小。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且其历史发展脉络从未被打断,这种文化发展历史造就了中国的文化资源大国地位,也使中国文化具有其他国家文化所没有的厚重感。但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只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把优秀的文化资源激活成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并使之通过跨国界传播,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或主流文化,那么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才能获得巨大的软实力。
第二,中国文化品种丰富,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仍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品牌严重缺乏,文化品牌国际化程度非常低。中国文化品种繁多,在繁多的中国文化产品中,我们很难找到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虽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全球创意产品的第一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创意产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如工艺品加工、设计产品加工等,而拥有核心的版权内容的产品输出仍然不多,尤其是视听内容产品及版权贸易还相当匮乏。
第三,文化平台多,但缺乏文化营销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认识到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大了文化平台建设,尤其是在世界各国都在构筑新的中国文化平台,以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提升文化影响力仅仅靠文化平台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营销。中国的各种文化平台基本上是政府或类政府单位构建的,很少借助于市场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色彩过浓而被外界视为“中国文化侵略”,另一方面政府运作往往具有不可持久性,文化平台很可能就成为文化“烂尾工程”。(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
1.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宏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划。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014年10月14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
2.完善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文化发展的体系与制度。著作权法,盗版事件明显减少,音乐不能下载
3.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广电总局放宽审查制度,芳华
4.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发展中国文化竞争力首先要开发和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陷入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顶礼膜拜;既要防止文化自负,也要防止文化自卑。
安徽宏村,凤凰古城,皮影、腰鼓,华阴老腔2016年春晚,传统节日设置为假日,使人民有机会庆祝节日
5.推进中国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文化创新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文化的目的是塑造国家品格、提高国家品位。反过来,文化要塑造国家的品格就需要不断创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通过新技术手段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6.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文化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这是文化产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文化产业不仅要立足本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只有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情况下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一,要在全球化的市场框架中构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二,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打造文化品牌,特别是要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来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其三,充分利用经济领域走出去积累起来的市场和经验,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上是我们组的汇报,谢谢聆听!
201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