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

时间:2019-05-13 03: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

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2009-9-25

陕西省旬邑县第二高中秦晓燕孙虎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好古诗词,结合教学体会浅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条件下,每一位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用新课程理念开展古诗文教学。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古诗词的内涵,《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适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学习方式,教师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再次,要加强古诗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古诗文。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学习任务,对学生探究活动形成的结论,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课堂探究活动的积极成果要予以肯定,对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错误,一定要明确地指出并加以纠正。

二、研究教法,创新教法,用科学的教法教好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与其他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古诗词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第一,要加强诵读,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词的意境。第二,古诗词的教学关键是赏析,赏析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表达的情感,赏析诗词优美的语言,赏析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第三,深刻体会诗词写作上的特色。古诗词在写景抒情、描绘形象时,因形象性和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修辞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古诗词修辞及典故的研究和挖掘,以此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形象和主题,同时体会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艺术。

三、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由于古诗词内容具有抽象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优化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文件,通过专业人士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背景的展示,使古诗词所反映的抽象的意境、思想感情,生动、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对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的感悟。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好古诗词对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来讲,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更科学、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

第二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实施方案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实施方案

结合本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本人的实地调查研究,草拟此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必须要建立现代课程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新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二、课改目标

1、转变教师角色,以适应全新的高中语文教学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2、转变目标观,以体现教学的三个维度

在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中,不管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充分体现在对三个维度的把握中,既体现知识与能力,还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防止以工具性取代学科性质,又要防止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只关注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要有自觉的目标意识,既要关注工具性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又要关注人文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只有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纬度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好的培养。

3、转变教学观,为学生搭建展翅的舞台

新课程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齐划一”等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奠定坚实基础。

4、转变课程观,以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材、教参等文本,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切实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并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他们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与创造。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5、转变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同时应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活动就是要依据和顺应这些规律和特点。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注重对这些潜能的开发。学生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尚未真正成熟的人,应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修正错误,促其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三、教材编排体例

2010甘肃新课程试用人教版教材,在内容的编订上坚持“守正出新”,力求适应新时代的特点与普通高中教学的需要,把课文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版块,其中一册、二册、三册、四册、五册为必修课文,每册十二三篇文章分模块编排。用于高一年级和高二上半学期的教学;选修课参考教材15册,按照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编排;集中选编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另外还有文化论著等方面的内容。

这次新课改教材方面的的重大变化在于:

1、突出教材的灵活性和开放型,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等待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必修课是为满足所有学生修完学分设置的,选修课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则是为部分学生做进一步深刻研究打基础,突出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继续拓展研究的特点。

2、以往的教学按部就班一学期一册,新课程打破了学期与教材、班级对应的死板模式,把必修课放在高

一、高二年级上半学期修完,采用行政班授课制,进行学分制管理,拿不到学分要补修;高二下半学期、高三年级上半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打破班级界限,自由选课选师,选修结束后(高三下半学期)回到原来的行政班复习高考。这样做,也有利于老师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专题教学,把只要是可以连在一起教授的单元放在同一课堂,而不顾及前后次序;也有利于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空间。

选修课: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4.中国小说欣赏 5.外国小说欣赏

6.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7.影视名作欣赏新闻与传记

8.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0.语言文字应用 11.演讲与辩论

12.文章写作与修改文化论著研读

13.先秦诸子选读 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 16.中国民俗文化 必修课目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2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5 荆轲刺秦王 6 鸿门宴 第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1 包身工 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 荷塘月色 2 故都的秋 3 囚绿记 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 离骚 孔雀东南飞(并序)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 8 兰亭集序 9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 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 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2 祝福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琵琶行(并序)7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9 劝学 10 过秦论 11 师说 第四单元 动物游戏之谜 13 宇宙的边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后记 必修四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 2 雷雨 哈姆莱特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6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 第三单元 8 拿来主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2 苏武传 13 张衡传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后记 必修五 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3 边城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5 滕王阁序 6 逍遥游 7 陈情表 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9 说“木叶” 10 谈中国诗 第四单元 中国建筑的特征 12 作为生物的社会 13 宇宙的未来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四、硬件支持与运行环境

通过我对一中、东中等学校教师的走访了解,现行高中新课改的运行环境主要以多媒体为主,配备教师备课系统、培训手册等资源。

1、多媒体环境。现在,定西市一中、东中等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一班每一堂课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以前多集中在礼堂或会议室这样的场合进行,也多是在进行公开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所以,可以这样说,这一次的新课程改革也是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推进与普及,对老师的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2、自动备课系统:现行教材配备开放式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备课系统》一套,该系统是在虚拟光驱Alcohol120%下运行的MDF格式文件,该软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权,上海清华新标可见图书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全国数十位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大学教授、著名特级教师、一线优秀教师研发而成。该课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文朗读、互动课件、教学视频和教学图片等资源,与人教版课程内容同步,供教师选择使用。此系统只是一个参考资源,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于教师自己的整合与编辑。

3、《语文教师培训手册》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开发,是教师备课的必备手册。全书由教材介绍、教学设计与试教经验、附录三部分组成。教材介绍部分全面分析了新课程语文的特性,并对口语实践、作文教学等模块进行了重点指导,对必修和选修的课文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教学设计与试教经验部分列举了许多成功的课例,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的模本;附录部分是《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部分,我们知道,甘肃省目前还没有公布适用于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高考大纲,但毫无疑问,新的考试大纲必将很大地影响新课程的推进,甚至决定新一轮新课改的最终执行情况和方向,所以,对新的高考大纲,我们的态度是:

拭目以待。

第三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论

黄美丽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在兴趣上引导学生,补充其课外阅读量,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自主 阅读 兴趣 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谈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就提到了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在课程总目标中也再次提到应使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①阅读所积累的语言材料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储备,吕叔湘先生也说过: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作就不难了。②可见,阅读在高中语文教与学的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在新课改之前,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总习惯于一讲到底,很少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机会。考生升学压力大,教师责任也很重大,此种情况之下,学生亦不敢花上些许时间阅读名篇名著,久而久之,除了课本里选出的文章,他们没有更多的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理解文字的能力自然不会强。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阅读成了一种奢望。

实际上,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抓好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其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帮助,因此,新课改在河南推行两年来,我们都在为如何多角度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而不懈探索着。我认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从兴趣激发入手,通过课堂引导和课外阅读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这样的一步步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具体该如何操作,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分量,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但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广泛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以正确的阅读方法。

每个教师心中都要装着总目标,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要

确立整体观下的重点突破目标,选择最佳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空间中养成整体把握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分享阅读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疱丁解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臣之所好者,道也”所体现的庄子思想,印发了一些关于“庄子生平经历”的材料。上课时由一组漫画导入,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在互相探讨阅读中,学生生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感悟。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③

课后我进行了总结,统一阅读的材料虽不算多,但是学生在读完之后,会凭借自己的阅读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再去寻找、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材料来读。本课的语法、修辞知识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自己就可以体会,教师就可以不在课堂上特别指出甚至是强行灌输这些文法知识,这就直接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和厌烦感。

另外,我也总结到在阅读教学中,“读”也是激发学生兴奋点的一种方法,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充分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采取了默读,诵读,精读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学生十分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在朗诵课文时展现给同学们。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文章的情感和意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通过不断的阅读和自我体悟,学生理解了庄子“道”的思想:人生在世不仅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而且好事要自然而然地去做,千万不能有意地去做,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做。做坏事和为了获名而做好事,就像是刀刃触及牛体的硬骨一样,会伤及己身。我想,学生既对读感兴趣,又能够在诵读当中收获学习的硕果, 双管齐下,何乐

而不为呢?补充课外经典读物

阅读是积累和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最好途径,优秀的作品是对生活感受深刻、丰富、细腻的作品,易于触发学生的心灵,读一部好书,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我们在指导阅读时,既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阶段,选择易于为学生接受、使之易受感染的好作品,又配合适合他们的有效形式,指导其作相应的阅读积累,达到学习的目的。

目前高中阶段语文的必修和选修课本里所选篇目大都是文化经典,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十分有益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将阅读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课内,应该开拓阅读的课堂,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提倡少做题,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著作,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许会对阅读作品缺少方向性、辨别性的选择,教师应该先向学生阐述了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在课外阅读初始阶段里给出范围进行指导以供学生参考。

提出课外阅读要求之初,我先从引起学生兴趣入手,向学生介绍了他们那个年龄阶段比较喜欢读的一些书,比如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学生被书中有趣的描写和作者充满神秘乐观的生活所深深吸引,很多同学短时间内就能看完这本书,并希望我能给他们介绍更多的好看有益的书。此时,教师就应该跟进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批注文段,摘抄句段,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教师可以在每周末给学生提供一些书目,像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国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古典四大名著„„这些名著从不同的层面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在一本接一本的阅读中,他们享受着文化带与他们的饕餮大餐,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而我们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亦能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出来,教师也就不用再发挥传统教学中“讲”的功夫,而是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选择一些好书去看,他们的阅读感悟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将这种兴趣由课内转向课外,转向他们的语文生活中去,学生会受益匪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内容,并不是“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重点,重点是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并使之得以巩固。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应特别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使之可以自如地阅读、理解更多更好地作品,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

(1)主动阅读。一切外因都要靠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那么他就一定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2)勤于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动脑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3)勤于摘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积累都可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准备了一个摘抄本,督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目前我的学生中已经有人积累了4本厚厚的摘抄,养成这样的习惯,学生在生活中做任何事也会是很有条理的。

(4)勤查工具书。善读者一定能善用工具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关于字词等方面的疑难,不一定马上告诉学生,可以要求其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及时做好记载。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优秀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体现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注释:

①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②吕叔湘出席二十所高校写作教材协作会议教师座谈时的讲话.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

冯世雄

摘要:面对新教材、新课改的大气候,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作出相应的改变呢?我觉得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认清新课改的“真面目”和充分认识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还要改变教学观念,把“新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果以新教材的使用为新课改启动的标志,我省小学、初中的课改是从2002年秋季开始的,高中课改是2006年秋季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同时启动的。以下是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观念更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即教育就是服务,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师生才会平等相处,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个性迥异,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熟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有了这种观念,你才能发现“过度的爱只能造成畸形的人才”。让我们牢记“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二、角色转变

第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

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第二,要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就是“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上到死”,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传授知识,成了“教书匠”,把课本的答案当圣旨,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能教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事实上,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三,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而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语文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定位,才能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三、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不断学习,展现魅力。

“有实力,才能有魅力”。练舞蹈的,往台上一站,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练舞蹈出身,那身段、那体形、那眼神,举手投足,与众不同。他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夫,一步一态都是风流。新闻播音员,只要他们一张口,就字正腔圆,出语悦耳,不管什么新闻,都会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语文教师还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新课改不仅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且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新举措。每一个人民教师,都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努力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大力支持新课改,把“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具体应做到:认清新课改的“真面目”和充分认识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改变教学观念,把“新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语文、乐于语文”的新课堂。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农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教育以及农村教育问题,笔者深感欣慰,同时也很忧虑,目前农村的教育教学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现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教参,一只粉笔,除了这些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设备。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几张简陋的课桌,有些学校这些桌椅还是城镇用了几年更换赠送过来的,说起教学设施,农村的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育是怎么一回事?什么远程教室,图书馆更是离他们很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投入的大量教育资金,遗憾的是却不能面面俱到,真正落实下来。

二、师资水平问题

据调查和了解,发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具备:

第一,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不太会讲普通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更是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是我们很多老师怕讲不好,他们就索性用方言,而且认为反正学生也听得懂,很难想象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在老师一口家乡话的教学下是什么样的情景?更不知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何而来?又怎么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文兴趣的培养又从何开始?

第二,语文教师不会学习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知识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在知识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据我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就是在忙自己的家务事情。据我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看过相关教育方面的著作与论文或者报刊杂志等等,对一些教育改革和教学理念也关注极少,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平时不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每天都不刷新自己的信息,不更新知识结构,不及时的补充学术养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及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无法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环境和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以及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

三、教学观念及方式问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都比较滞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认字、学会写字以及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路公式化。很多老师不与时俱进,依然在原地踏步,语文教学中仍然是按“熟悉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并且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只要是完成了这个三步骤,自己的教学任务便是达标了。

2、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调查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语文课中,“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独断专行的活动。

3、教学手段原始化。农村很多学校依然还是黑板、粉笔这样的简单教学手段,一些相关电教设备和辅助教学的教学仪器基本是没有。

四、学生的阅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读书而发展。农村的学生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没有或不再读其他的书籍,很少学校有相应的图书馆,可想而知,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多么的狭窄,在语文课上,老师的导语知识背景又不够,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去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看着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暗淡,想想都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五、评估标准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所倡导的是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精神和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促进发展的积极评价观。素质教育的呼唤,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与现状,应该引起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怎样改变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状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主管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教师的相关能力的培训力度,最好能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至少有八种能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部相同。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认同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所以教学评价的准则不应该是一维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一、教学评价应该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第二、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全面性。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以学生的其他各个方面(德、体、美、劳等)为评价对象。所以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教学教法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教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作为祖国未来的培育者,要勤于思考,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虚心听取学生、家长、领导的意见,可以请别的老师观察和点评,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从中吸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素质教育主体性特征,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时刻不忘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渗透新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新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 董 玮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 tel:***)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泛的阅......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

    结合“太谷学习”谈一些自己对新课改教学的体会 谈到新课改,我已接触它有五个年头,一直处在模仿、探索当中,一直边教边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学期学校又指派......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灵台一中史志红 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渭南市华州区铁中 政史地组 邬晓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深入认识到高中地理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开发和建设一批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特点的新教科书,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新教科书的诞生,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学校对初中语文文言文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利于贯彻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反思 杨白菊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在学习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和綦江隆盛“四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进行了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地理教学 河南省修武县第一高级中学赵艳梅 从教十几年,教育界就一直在喊着搞素质教育,喊着要把学生、老师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救出来。而走在教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