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西经济区(材料)
海西经济区:2007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两个先行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四个基本: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布局,即:基本构想,就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就是“四个三”、“四个二”、“九大支撑体系”、“一项根本建设”;基本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基本格局,就是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
四个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关键:福建新一轮发展的工作要求,即: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以“活”开拓发展之源,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造,激发各种活力,激活各种要素,让所有活力竞相涌流;以“和”提升发展之势,增强发展合力,在合力推进中求和谐,围绕发展求和谐;以“实”打牢发展之基,注重实际、实干、实效,从实际出发,求实求效,促进发展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人”构筑发展之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公正导向,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四谋发展:是海西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在海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
四个重在:福建建设的实践要领,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
四求先行:
——解放思想求先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什么时候解放思想,什么时候就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创造辉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展开,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成果、福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成果、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建设两个先行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仍然需要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气魄、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仍然需要营造解
放思想的氛围、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凝聚解放思想的合力、推进解放思想的实践。
——以人为本求先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突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跃升。以人为本求先行,就是始终要明确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以人为本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第一要义辩证统一,完整表述了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我们讲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用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成果的共享,以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民心的凝聚;我们讲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方面,在依靠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方面,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民心的凝聚来推动发展的先行。
——好字当头求先行。好字当头、好字优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和本质要求。好字当头求先行就是在推动发展中强化好的意识、好的观念、好的要求、好的标准。好的基础是发展,好字要在发展中来体现,质量、效应、层次要在发展中提升,结构调整要在发展中来进行;好的方法是统筹,要统筹发展、统筹兼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要更多地关心质量、效应、生态,更多地关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更多地关心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运作好、体现好。
——持续运作求先行。持续运作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经验。持续,就是持之以恒、一如既往、一以贯之,这是先行的保障,是先行的基础;运作,体现贯彻落实,体现能力水平,更多的是研究怎么去做,怎么来落实。我们讲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最后都要落实在持续运作上。持续运作是实践要领,也是领导方法;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能力;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目标。我们要围绕全局持续运作、准确站位持续运作、依法依规持续运作、注重实效持续运作,以持续运作的实效来保证先行。
四个意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福建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四个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闽台之间今后进一步拓展关系、推进交流合作的六个方面,即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
八项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建设文化强省。
九大支撑: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构建现 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即:“一纵”沈海高速(福鼎—诏安);“二纵”福州至诏安公路;“三纵”长深高速(松溪—武平)。“一横”京台线(浦城—东吴港区);“二横”宁武线(宁德湾坞—武夷山);“三横”福银线(闽侯—邵武);“四横”泉南线(晋江—宁化);“五横”厦成线(厦门—长汀);“六横”厦门至三明公路(厦门—沙县);“七横”云霄至武平公路;“八横”漳州—华安—漳平—永安公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区港联动:是指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区港联动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2004年国家批准我省厦门的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实行“区港联动”试点,2006年3月正式封关运作。
循环农业:是指按照循环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经济有机融为一体、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农业经济和生产形式。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水、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再利用,提高服务农业的生产资料产品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三是资源化,农业产品和废弃物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一、海西建设
海西经济区:2007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两个先行区:是海西建设的实践目标,即: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四个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关键:福建新一轮发展的工作要求,即:关键在“活”,最重要的是调动一切要素特别是人的积极性;关键在“和”,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发展形成合力;关键在“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实干实效;关键在“人”,就是要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法律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营造选人用人的公正导向和公正机制,建立能够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体制机制。
四谋发展: 是海西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在海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好字当头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动力,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特点。“以人为本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核心。“统筹协调谋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标志。
四个重在:福建建设的实践要领,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四求先行:福建建设的实践方向,即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闽台之间今后进一步拓展关系、推进交流合作的六个方面,即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一纵”:即沈海高速(福鼎—诏安);“二纵”福州至诏安公路;“三纵”长深高速(松溪—武平)。“一横”京台线(浦城—东吴港区);“二横”宁武线(宁德湾坞—武夷山);“三横”福银线(闽侯—邵武);“四横”泉南线(晋江—宁化);“五横”厦成线(厦门—长汀);“六横”厦门至三明公路(厦门—沙县);“七横”云霄至武平公路;“八横”漳州—华安—漳平—永安公路。
九大支撑: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十大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文化强省、实施品牌带动和深化国企改革。
二、三明融入海西大局、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加快发展的总体部署:
发展定位是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区域发展是“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产业发展是“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育三产、搞活三产”,发展目标是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西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推进举措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突出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和谐、进一步加强党建。
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四重“三农”:一要立足国情重“三农”,就是要根据国情、省情、市情重视“三农”工
作;二要融入全局重“三农”,就是要突出发展,只有抓好发展才有支持“三农”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三要改革创新重“三农”,就是要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包括集体林权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以及村务公开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创新是发展永恒的动力;四要统筹协调重“三农”,就是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目标统筹做好“三农”工作。
四、干部工作
三服务、两满意: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组织工作要“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把组织部门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使组织工作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五重五不简单:重发展实绩,但不简单以数字取人;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文凭、年龄取人;重干部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竞争激励,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
五、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党建总体思路:建立“上下联动、党组织带动”机制,采取组织“分工负责、分层落实、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亮岗履职”方式,实现发挥“八个方面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八个方面作用: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农村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群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服务带动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老年协会的参与帮促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等。
六步工作法:征求意见、议事决策、项目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企业党建总体思路:建立“双向进入、融合共促”机制,采取“学三钢、学先进、创五好”方式,实现企业加快发展的目标。
社区党建总体思路:建立“五位一体、共建共促”机制,采取“三联”“四民”方式,实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
五位一体、共建共促:就是依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会、联席会等平台,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五位一体、共建共促”机制。
三联:实行驻区单位联建、配套组织联动、挂点领导联帮。
四民:为民、安民、便民、乐民
机关党建总体思路:建立“一岗双责、互促互动” 机制,采取“四围绕、三创建、树新风”方式,实现勤政廉政、高效优质、服务发展的目标。
“一岗双责、互促互动”机制:就是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既抓好单位业务工作,又认真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机关党建工作目标同单位的业务工作目标同制定、同考核、同落实;机关党组织既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又协助行政负责人推进单位业务工作,做到机关党的建设与单位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每位共产党员既履行党员义务,又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履行党员义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围绕、三创建、树新风”:就是深入开展“围绕全局、围绕履职、围绕作风、围绕形象,创建活力机关、效率机关、和谐机关,树学习新风、为民新风、清廉新风”活动。
六、机关作风
四个不让:不让政策在我手中截留、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时机在我手中耽误、不让业主在我这里受到冷落。
1、泰宁荣获福建省首个也是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魅力名镇”殊荣;
2、池潭水库蓄水发电形成百里金湖;
3、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4、国家发行风光特种邮票“金湖”邮票一套;
5、以泰宁南方林业为核心的中国林业控股有限公司在欧洲上市;
6、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向莆快速铁路开工建设;
7、尚书第、世德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徽派建筑风格传承发扬;
8、梅林戏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林剧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9、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庆云寺并启动峨嵋峰宗教文化园建设;
10、泰宁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验收,高考成绩连续8年列全市前茅。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报批和公示等正常组织程序
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县委:一纲二重三促四抓 工作?
第二篇: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务院批复《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点评
报告摘要:
事件: 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进一步确定了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事件点评: 海西经济区概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覆盖人口约6000-8000 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 万亿以上。从地理位置看,海西经济区地处东南沿海,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深水良港,具有对外开放的前沿优势,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效应看,海西经济区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是国内两大发达经济区域即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沿海陆上通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与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桥梁纽带作用,海西经济区建设不仅有利于整合东南沿海资源优势,对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也具有拉动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同时,发展海西经济区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海西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和关键地带,海西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夯实两岸交流合作平台。《规划》正式批复,海西建设将全面提速 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该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并进一步确定了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的正式批复和“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海西经济区在两岸交流中的先行先试作用,都体现了中央层面对福建省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这将有力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和两岸经济合作,有助于改善福建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海西经济区建设将全面提速。利好海西板块 在国务院诸多给力政策支持下,海西经济区发展动力更足,未来海西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投资机遇和政策优惠,将对海西板块相关受益行业和公司带来中长期利好。受益的相关行业主要有基础建设、交通运输、港口物流、承接产业转移、金融业。
第三篇:海西文化节
海西民俗文化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概述
海西民俗文化节是配合团市委主办之两岸青年联欢节,特别策划的结合民俗表演、地方特色商品博览与中华美食街等活动的文化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为两岸青年联欢节锦上添花。
天下美食街作为活动区域,云集各方美食,丰富活动特色; 天下美食街属台商项目,结合开办活动,深化活动意义; 捆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台湾青年展示祖国特色; 活动的延续,可以为市民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
二、运作方式
在团市委精神的指导下,同天下开发商、现场美食商家以及展会公司联办。邀请相关领导、台商代表等作为嘉宾。配合媒体报道。
民俗文化表演:现场搭台,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浦南古傩、歌仔戏(芗剧)、大鼓凉伞、、狮舞、龙阵/舞龙、担金枣、锦歌、高山族舞、木偶、竹马戏(金山)、南词等活动,以表演或者踩街方式推出。
传统特色商品展:现场规划摊位,由团市委、媒体配合招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特色商品进行展出,如剪纸、书画、特色食品、小吃、铁皮木偶以及其它特色商品。
中华美食街:以天下〃名嘉汇区域作为活动基地,向参与联欢的台湾青年发放一定数量的定额餐券,现场配合做好保安工作,借助现场南北特色丰富的美食商家,组织好用餐、聚餐的工作,丰富台湾青年前来大陆交流的用餐品位与特色,深化意义。
三、组织架构与领导小组(暂略)
四、流程安排(暂略)
五、活动预算(暂略)
第四篇:海西教学计划
四年级海西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海西家园的学习,已得到很多知识,了解了我们家乡的天空和大地、山水和草木、风景和人物,都是我们成长的伙伴。而先辈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建设家园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营养。让学生感受他们坚定地信念,体验他们美妙的情怀,学习他们的卓越的品质,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二、全册教材内容
本课程有五部分:
“绿色海西”主要体现良好的绿色环境。这一专题从我省典型的绿色环境入手,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和饮食习惯,进而去探究身边的植物,关注身边的森林资源,最后介绍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景观。
“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这一专题以我们生活居住的海洋环境作为切入点,追溯悠久的海洋文明历史,追寻海上经济贸易传统,描绘当代海洋生态经济,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最后进入到对海洋文明的赞美和讴歌。
“人文海西”旨在呈现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这一专题首先介绍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紧接着介绍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名人,以及他们作为福建文化艺术成就创造者的杰出代表所作出的贡献,最后梳理出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古典人文思想。
“红色海西”旨在了解福建传统,培养爱股意识。在学习内容方面,我们追寻了福建的红色传统,重点介绍了近代涌现出来的抗战名人,描绘了活跃在当代的闽籍英雄的群像。
“五缘海西”立足福建,介绍闽台渊源。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文化相承,商缘相连。五缘准确地概括了闽台间独特的关系。
三、教材编排特点
这两本教材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开放性
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4.趣味性
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有活动栏目和留白,增强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措施
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目标。
在准确把握各个内容模块的要求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绝大部分学习内容都是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话题”或“引子”,不必将其作为识记的“知识”,更不必要求“掌握”,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视作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
2、运用多种手段,突出学习效果。
活动中要成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地方课程的内容看似多而杂,要求较高,但许多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触及的,或是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有所了解的。因此,不能认为学生基础是“白纸一张”,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服务于活动。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强化教学效果。
3、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对地方课程事实具有支持性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活动场所、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各种公益活动、网络资源等,根据学校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进行增删,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突出地方特色。
4、活动时间安排
根据现行教学计划的规定,本课程五年级每周学习时间为1课时,按每学期实际上课时间18周计算,全学年36课时。一般情况下,建议每一活动内容为1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及实践活动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整,提倡地方课程与内容相关度很大的学科整合,提高活动效率。
第五篇:海西征文
幸福上学梦
幸福,看似简单的字眼;幸福,有多少人梦寐以求。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是一株新生的小草、是一句亲切是问候、是一首抒情的诗、是一首动感的歌曲,还是一阵迎面扑来的清香?
幸福让你陶醉,让你向往。世界上,有的人在寻找幸福,有的人在创造幸福,可中国一些山区的孩子还在受苦,他们多么希望读书,多么希望求知!
可这些太遥远了,有多少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受苦,有多少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停止学业,他们是多么向往读书的生活啊!尽管家境贫困,求学路上诸多坎坷,但他们,从未放弃理想,在艰难中坚守读书的梦想。
人民是“幸福中国”的主人。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过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个里程碑的背后,是中国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 2004年,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07年秋,实施新的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08年秋,全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
在开学的第一天,天还没亮,曾维就被爸爸推醒。曾维是云南澄江县海口镇松元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他一听到“学费”两个字,连忙从床上一跃而起。
曾维很怕开学,每次开学的头天晚上,就是爸爸妈妈的难眠之夜,曾维的耳边不时传来他们的唉声叹气。为了凑足学费,爸爸妈妈不知想了多少办法,受了多少苦。为了给曾维交上学费,家里留着农忙时吃的鸡蛋都卖光了,连老母鸡也卖了,但学费仍凑不足。
又要交学费,怎么办呀?在路上,曾维的脚步很沉重,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老师会怎么说?曾维很担心。
不知不觉走到了学校,当爸爸用颤抖的手掏出钱准备交给老师时,老师说:“不用交了。” “老师,您先拿着这些钱,我......我们......过几天一定能凑齐。”爸爸急忙说。“真的不用交了,你看——”老师边微笑着边说,边拿起一张报纸,“今年国家实行‘三免一补’的好政策,小学阶段国家免除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
“这是真的吗?”没等老师说完,曾维和爸爸异口同声地问。
看到老师肯定地点点头,曾维的爸爸说:“嗯,这真是国家的好政策!” 这个事例难道还不足以表达出政府对贫困地区子女的关爱吗?
是啊,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国家实行的免费义务教育,让贫困学生享受生活补贴,免费入校,无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他们的感受难道不是幸福的吗?
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生,温暖民心。大国办大教育,每一步都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和勇气。
短短几年,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四大步跨越”。全国人民深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巨大决心。
对每一个适龄儿童来讲,“我要上学”的呼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对许多家庭而言,学费不再成为揪心的痛。
新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在书写着气势恢宏的伟大篇章。你听,你听,幸福之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