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时间:2019-05-13 03:5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第一篇: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三都镇俞鑫

根据第三批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新发现古建筑263885处,占新发现文物登记总量的34.42%,其数量位居各类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之首,其中农村古建筑占很大比重,可见农村古建筑在全国文物中的地位之重要。农村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农村古建筑不单是建筑物,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是当地区域乡村风貌、人文习俗的真实反映农耕文明、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但是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古建筑破坏日益严重,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木结构古建筑易发生腐朽虫蛀。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与砖石和混凝土等无机建筑材料不同,木材是一种生物材料,是由纤维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组成,易发生腐朽虫蛀,造成建筑整体结构的损毁。二是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我国关于保护古建筑方面的法规条例尤为缺乏,以原则性为主的《文物保护法》很难起到约束作用,个别地方政府以及利益集团为了能在旅游开发方面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故意钻法律空子,不合理地开发古建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新农村规划建设与农村古建筑保护的冲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农村古建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新农村规划上对古建筑保护规划不够合理,相关政府机构对农村古建筑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欠缺相应的监管力度,行政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使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四是农村古建筑产权多样化。农村古建筑以个人以及集体所有为主,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保护措施的缺失,从而导致了大量历史古建筑的消失。

第二篇:古建筑保护调查及古建筑文化调查

访古建,知古建

收拾好第一天路途留下的疲惫,7月7日早上八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系“拓梦队”和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缘梦队”的队员出发前往我们实践活动的第一站——荆州古城,开始做关于古建筑的保护和古建筑文化实践课题。

此行的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关于荆州古城及其城楼、城墙,城内典型的古建筑群在建筑保护、建筑修缮,文化,地理,历史上的调查及研究。调查主要以询问当地向导、建筑周围的居民和做问卷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为主。

荆州古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是中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现存的城墙为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在城墙建筑保护方面与我们专业相关的是浇筑墙体的是糯米浆浇筑,古城城池构筑也十分坚牢,为防止城墙因水浸腐蚀而下陷,城墙基脚全部用条石垒砌。城内现存两座城楼都为全木质结构建筑,其中迎宾门(东门)城楼宾阳楼在2012得到重新修缮,使得古建筑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文化得以更好的流传下去。沿着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城墙,两队队员来到了纪南门关帝庙。整个庙宇仿原关庙风格,仪门、正殿、陈列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灰瓦红墙,气势宏伟,独具魅力。此庙有六殿三重。庙内关公塑像高九尺有余,英俊威武,手执「春秋」,显出一派“大义凛然”之气。三义殿前矗立着两棵千年银杏,成为古刹历史

永久的见证。之后两队队员来到位于古城西门的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开元观做关于古建筑文化相关调查。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建。至今其中轴线建筑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保存尚好。其中三殿依次升高,在古建筑风格上也是少见的。

让队员们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变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古建筑有人为破坏,自然损坏,修缮不当而没有得到足够保护的情况,作为学习这方面知识的队员们来说,不应该只是作为观光者的身份,更应该思考如何保护越发古老的建筑以及发扬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传统。这是一次有意义的调查,古建筑文化的魅力深深打动着队员们的心。

2013年7月7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第三篇:农村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村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交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提高全民交通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护正常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道路进行了建设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道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事实证明农村道路正在成为道路交通事故新的增长点,也是交巡警部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重点。落实好国家农村交通安全各项政策以及创新农村交通各项发展,有效的提高农村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农村交通参与者的各项权益,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的和谐。

(一)农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相比其他道路交通事故,有其独特的规律性。我国农村道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相对于农村交通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由于管理方法和观念认识上的不适应,再加上物质、经费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营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与现代运输发展的时代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农村交通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如下:

1、车辆发展迅猛,种类繁杂,安全技术状况低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买车欲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想买车,农村机动车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原先以交通运输为致富门路的格局被打破,大量的机动车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进入农村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然而,一个硬币是有两面的,机动车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机动车辆种类繁多,质量性能千差万别,安全技术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技术安全指数较低的摩托车由于其灵活、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作为代步工具已十分普及;二是农民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常私自对车辆进行拆卸改装,造成车辆安全系数下降;三是城市淘汰下来的许多接近报废甚至已超过报废年限的机动车大量流入农村,形成安全隐患;四是大量未能上牌、上证和检验、审验的农用机动车在农村道路上行驶,其技术安全情况处于失控状态。

2、交通参与者众多,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交通法制意识淡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车辆的增多,同时也是驾驶员的增加。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出行人数的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机动车驾驶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整个驾驶员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农村,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驾驶人员没有经过驾驶培训,没有驾驶证件;上到十几岁的小孩,下到七十多岁的来人家;对这种过于分散的驾驶员队伍,当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交通处罚力度不严,有时候出现以罚代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在乡村道路上从事运输和机动车驾驶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交通法制意识淡薄,交通安全常识欠缺,行车走路我行我素,交通违章现象极为严重。部分机动车驾驶人员没有经过严格考试和培训,或者是驾驶培训过程大打折扣,导致驾驶技术差,对道路上各种情况的估计、判断能力不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

3、道路与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滞后,行车环境和条件较差。近年来,农村县乡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不仅线路延长、路面拓宽,而且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达到镇镇相连,村村互通,使农村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行车速度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农村道路属平面混合道路,两侧村庄、学校、企业较多,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严重匮乏,相关的安全设备不齐全,存在很多安全因素。其他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条件也不能适应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现代农村交通的需求,这是导致农村交通事故的两大因素;同时,堆物占道、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比较普遍,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4、交通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交通管理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一是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情况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管理机制。一直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干线公路、轻县乡道路”的倾向,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情况缺乏对策性研究,使其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工作滞后。二是管理及教育模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农村交通工具种类多、数量大,农民驾驶员队伍庞杂的局面,交通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组织力量薄弱,在管理方式上,沿用陈旧单一的管理模式,使得农村机动车及驾驶员的管理工作出现失控漏管。如在农村机动车辆迅猛增加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只注意注册、登记、发牌,而日常管理措施没有跟上;以罚代法,乱执法的现象很普遍。由于管理措施无法延伸至乡村,有些农民购车营运,或不办理牌证,或上牌之后不参加检验。三是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执法效率低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很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县乡道路分布广、里程长、路网密,加上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重视不够及警力紧张、经费不足等因素,造成大部分县乡道路管理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交通违章无人查、无人管,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车辆无牌行驶、带“病”行驶、未检未审、超速超载等严重违章现象十分突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负面影响形成连环效应。虽然每年都组织警力深入到县乡道路对农用车辆进行集中整治,但覆盖面毕竟有限,成效不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因公安机关尤其是交巡警部门交通执法装备不足,人手和经费匮乏,加上当前农村执法阻力较大,致使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力度不够,存在着“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没有形成长期的工作机制以及长期的效应。

5、机动车车辆第三者责任险投保率低。

我国有明文规定: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参加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会增加车辆的使用成本,多数农村车辆所有人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拥有的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较差,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会增加保险费率。对国家法律了解甚少,对机动车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认识不到位。因此,绝大部分农村机动车辆都没有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

6、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但其侧重点在城市交通,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却言之甚少,形成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方面的空缺。如摩托车、改装车、农用车、电动车等,在安全技术标准、行驶规则、违章处罚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部分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管理部门难以具体实施。尽管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最近不断的出台相关的法律去完善交通管理存在的法律漏洞,但也只是“堵”,而不是“疏”,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交通道路事故的特点

依据交通有关法规,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属于非统计上报的事故。因此,分析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难于收集到准确的数据。从一些典型的案例总结得出,乡村道路交通事故有以下特点:

一是事故形态多属翻车和堕车。在乡村,大部分道路是利用田坎和山边开辟的,遇到雨雪天,驾驶员对路宽的估计不足,一旦车辆靠边,路基很容易坍塌,造成翻车和堕车的事故。

二是事故车辆类型多为摩托车和农用车。当前我国乡村广大农民由于受经济和道路条件的限制,使用最广泛的摩托车和农用车;尤其是摩托车稳定性差,无任何防护装置,安全技术状况低于其他车种,因而发生事故后,非死即伤,人身伤亡率极高。

三是肇事驾驶员大多技术生疏或是无证驾驶。由于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购回车辆后再学驾驶技术;有的车辆已经买回几年了却没有办理牌证。如:2005年12月,某村农民为了抓元旦、春节客运赚钱,用4000元钱买了一台三轮车,在没有驾驶证和车辆未入户的情况下即上路营运,结果购买车不到半个月,在客运中转弯速度过快,将车翻到塘中,导致车上两名乘客当场淹死。

四是机动车辆绝大部分未参加保险,发生事故后难以处理,经济赔偿不能到位。车辆参加爱保险本应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但是,相当一部分的车辆所有者抱着侥幸的心理而不缴纳保险费;广大农民更是如此,根本无保险意识可言。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不但车主自身无赔偿能力,也不具备社会援助条件,是交通事故处理部门难以调解,当事人双方常常引发纠纷,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二、我国农村交通管理的问题

农村交通事故的出现,有各方面的原因,相对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漏洞:

1、政府的重视不够。一直以来,交通管理部门重城市、轻农村,重干线公路、轻县乡道路,对农村交通的认识不够;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治理、预防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2、资金投入不足,现阶段,农村县乡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不仅线路延长、路面拓宽,而且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和等级化,达到镇镇相连,村村互通,使农村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行车速度明显提高。但是,在农村道路交通的维护、保养方面的工作滞后,农村道路交通标志缺少,警力配置少,一个镇的警力就几十个,十公里一个;警力配置不合理,农村交通事故多发地段没有进行专门的治理。

3、管理者队伍建设滞后,管理者素质不高。在落实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知法犯法,为了个人的利益,以权谋私,以罚代法,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执法者的形象,更是破坏了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存在信任危机。

4、农村交通管理的技术含量少。交通管理严重滞后,且科技含量较低,仅凭传统的交通巡逻和定点执勤进行路面控制,没有把适应现代化的电子监控、报警、通讯设施投入我国的农村交通管理工作,这与我们交警所承担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5、缺乏现代化交通管理意识和行之有效的巡查管理模式。交通管理手段滞后,致使管理不到位,打击力度不足,农村道理管理不见高效。传统的农村交通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农村现代化的发招需求,建立一个全新的、有效的农村交通巡查管理模式,跟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有利益减少农村交通事故的发生。

6、法律建设滞后,存在管理盲区。我国道路交通的法律建设还不完善,农村交通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更是滞后,农村交通事故管理工作存在管理的盲区。

7、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农村交通事故的出现,很大的一个方面是农村交通参与者的法律意识薄弱,农村交通安全意识缺乏,主要表现:一是大部份驾驶员只会基本的驾驶操作,缺乏对紧急交通情况和复杂交通情况的处理能力,对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安全通行的故障缺乏判断与处理能力;二是交通秩序观念淡薄;三是对交通法规了解甚少,由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驾驶员文化基础差、主观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头脑里只想到赚钱,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关心、不学习;四是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缺乏认知能力,绝大部分农村机动车驾驶员只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对一些与交通通行安全有紧密联系的标志、标线缺乏认知能力;五是只注重车辆的动力性,对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不够重视。

三、预防和减少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我国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的阶段,农村交通问题突出;农村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鉴于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混乱,事故频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乡村社区的稳定。

(一)转变观念,建立乡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机制 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公安机关领导要转变重视城市而轻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观念,公安机关领导作为这个领域的直接与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观念的端正对于整个农村交通管理有重大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要并进齐抓,从长远上看,制定一套农村道路交通发展和管理的长期计划,并按照经济规律和发展速度公布实施,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应理顺农用车管理的关系,明确职责,切实抓好对农用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具体分工,责任细化。

其次,无规不成方圆,公安交通管理决策部门应该将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纳人上报统计范围,将所有能够通行机动车辆的道路列人管理的范围,挤净交通事故上报中的水份,把乡村道路交通秩序的好坏纳人交通评价的范围,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方案,以保证工作方针和决策的正确性。

再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并建立健全适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规范,探索一条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新路子,以适应机动车辆进人农民家庭的需要。发展一条属于中国农村交通管理的模式。

(二)强化乡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建立健全乡村交通宜传教育网络,实现乡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

针对当前农村交通知识薄弱,交通参与人素质参差不起的情况,大力发展交通知识教育,广泛宣传,整体提高农村交通素质,预防与制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全国各地的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建立乡镇交通安全组织。成立乡镇交通安全办公室,形成交警大队抓中队,中队抓乡镇交通安全办公室,乡镇安全办公室抓村的安全宣传教育网络,逐级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把村民是否遵守交通法规列入评比文明村和文明户的内容,以不断增强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其次,积极创造条件,在乡村中小学校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并由交通警察、乡镇交通安全办公室等单位配合,对中小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真正落实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措施。再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图片展览和地方戏曲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实现交通法规家喻户晓,人人遵守的局面。

(三)加大投入,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综合通行能力 农村道路具有里程长,质量低的特点,要政府部门一次性投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可采取政府投一点,农村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出劳力的办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改建计划。一是改善道路线形,弯道大、坡度陡的路段通过改造,提高行车视距和降低下坡惯性,提高爬坡能力;二是扩宽路面和改善路面条件,减少会车危险,提高路面附着系数;三是在事故多发路段修建挡阻墙,设立交通标志和标线,提示驾驶员谨慎驾驶。

(四)强化车辆管理,坚决禁止无牌无证和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加大打击力度

第一,通过定点和上门服务的办法,提高对车辆的办证率。对于长期行驶,来源正当,又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逐步适应规范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第二,会同交通客运管理部门一起,规范车辆的用途,凡不允许和未办理客运证的车辆,坚决禁止客运。

第三,加强路检路查。对超速、超载、超疲劳运行的车辆驾驶员,要坚决纠正其违章行为。对于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无牌无证的车辆,坚决禁止上路行驶。

第四,加强对农用车、摩托车修理行业的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制定农用车、摩托车修理行业标准,对不具备开办修理厂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张营业。

(五)加强对乡村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首先,对农村报考摩托车和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县(市)交警大队要改变原来在一个地方集中学习考试的办法,采取灵活机动,相对集中的办法,服务上门。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学习和训练,严格按考试科目和标准办事,杜绝人情执照和后门执照。真正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以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对原来己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可通过审验或违章学习的机会,对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法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帮助他们迅速提高驾驶技能和法规意识。

再次,按照属地的原则以村为单位成立机动车驾驶员安全管理小组,明确专人对辖区内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每月至少组织他们学习2-3次,以不断增强机动车驾驶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加强乡镇交警中队建设

首先,农村交通警力不足的现象一直都存在,改变目前交警中队布 局不合理,警力不足,装备落后的现状。按照乡村道路里程和车辆状况,增加交警中队的人员编制,合理规划好基层交警中队建设,解决好基层警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之成为保一方平安的战斗实体。

其次,改变基层交警队伍的勤务制度,实际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定人员、定路段、定责任、定奖惩的办法,把四分之三的警力摆在路面上,牢固树立“以路为本”的观念;采取早、中、晚结合,晴、雨天结合,重点与非重点结合,定点检查与巡逻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监控方式,切实扭转乡村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局面。

再次,通过不同渠道,采取不同形式,强化对基层交警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使他们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真正成为自觉行为。同时采取业务比赛,竞争上岗等形式,提高基层干警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基层干警均能达到一警多能的标准,以适应乡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客观要求。

第四篇: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政治、治安环境稳定,但是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内留守人员大多为妇女、老人、小孩等弱势人员,农村 “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问题突出,这样状况下,农村的治安防范力量也相应下降,一些不法之徒就把目光瞄准了农村,农村治安状况也因此变得愈加复杂,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因此没有稳定的农村,就没有稳定的大局,农村治安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环境,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威信。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县农村治安管理情况的分析,现就我县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提出一些浅显的探索与思考。

一、当前我县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侵财性案件特别是家禽家畜被盗现象日益突出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农村留守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而这部分人自我防卫能力较差,极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据我县劳动部门调查,全县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的占35%,一方外出务工的占61%,全家外出的占4%,家中剩下的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有的家庭甚至出现无人在家的现象。一旦

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留守人员不敢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加上农村派出所警力少,辖区面积广,虽然每晚派出所都组织巡逻,但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取得实效。村一级的治保组织由于受人员、报酬、经费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日常治安防范和夜间巡逻工作也就形同虚设,与派出所形不成合力,因此近年来,农村地区是犯罪分子作案的重点部位,盗窃案件在所发的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占第一位,一是入室盗窃案件呈上升趋势。现在农村大部分在外打工挣得的现金不存入银行,都是放在家中保管,所以成了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白天农民家中无人之机,驾驶摩托车大肆进行“白日闯”作案,有的还转化成抢劫案件,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盗窃通信、电力设施案件居高不下。随着铜材等金属原材料的涨价,一些犯罪分子利欲熏心,窜至农村地区大肆进行破坏通信、电力设施犯罪。

(二)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1、是封建迷信活动有一定市场。当前我县农村由于留守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封建思想较为严重,遇到什么事情就烧香、祷告,以求心理上的安慰,更有的请巫汉神婆给家人治病,最终导致轻病拖重,甚至不治而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2、是信教群众逐渐增加。在一些农村中,一些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农闲之机无事可做,思想空虚容易接受信教人员的鼓动宣传,极容易入教。当前,农村基督教徒发展较快,几乎村村有聚会点。大部分信教群众文化水平较低,而且信教的原因大致相同,由于心理上有压力,心中不痛快,久病不愈,通过信教人员的宣传,求得心理上的放松,思想上的解脱。因此,那些邪教分子就抓住这部分信教人员的心里来宣传邪教,从而达到控制他们的思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我县的“实际神”经过前几年的打击稍有收敛,但近年来还有部分非法活动人员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各种活动。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对邪教的本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各类邪教的危害性,被各类邪教披着“让做个好人”的外衣所蒙骗。还有极少数非法活动者伺机聚敛钱财,发展组织,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和掌握。

(三)群体性事件多发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

1、宗族势力参与地方事务导致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当前农村中,家族观念越来越明显,有的互相闹不团结,稍有矛盾就聚集家族成员动用武力。有的甚至干预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举,导致一些原本很普通的问题趋于复杂化,影响社会的稳定。有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事业有成后,财大气粗,家族中的人员,遇有问题时,往往向他们求助、请教,视他们为靠山。大量资料表明,当前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 的规模影响日益扩大,有的甚至影响了局部稳定,动辄聚集数十名甚至上百名群众,上访闹事,给地方党委或政府施加压力,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这一切与宗族势力参与地方事有很大关系。

2、由于原有的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甚至打破,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在农村改革建设中逐渐显现,涉及征地、拆迁问题,群众往往因补偿费不到位而与地方干部发生冲突,群众堵路,阻工等事件不断上升。

(四)社会治安秩序的不稳定

1、非法生产烟花爆竹问题屡禁不止。该问题在我县是“老大难”,年年打击处理但收效不大,有的人年年被打击处理,但年年还在偷偷生产。一些村民明知其极具危险性,但仍然铤而走险,变着法的与公安机关周旋,为了逃避打击,有的进行封闭式或分工序进行异地加工,进一步加大了危险性,甚至酿成惨重后果。

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有上升趋势。以前,不少农户种上几株、几十株罂粟只是为了开花好看或给家禽治病。经过前几年的专项整治,非法种植的农户相对少了,但近年来又有所抬头。

3、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向农村蔓延。发生在乡镇农村的涉黄涉赌案件主要是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近年来,一些年龄较大的卖淫妇女专门到农村从事卖淫活动,而农村 的一些孤寡老人由于长期的性压抑,在自己嫖宿的同时又干起了从事介绍、容留卖淫的勾当。另外,一些长期从事赌博活动的人员,因为在城市不容易隐藏,为了逃避打击,专门到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聚众赌博,有时聚集十几人甚至几十人赌博,造成当地群众上百人围观,严重败坏农村的社会风气,影响极坏。

(五)是矛盾纠纷多发难处

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青壮年占73%,女青壮年占27%,留守妇女年龄多在40岁以上。除种田、家务、管教子女外,多以打麻将、玩扑克消闲,滋生不少矛盾纠纷。少数妇女精神空虚,婚外情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演变成恶性案件。此外,栽树伐树、田屋界址、邻里关系也极易引发纠纷。多数妇女往往互不相让,导致调解难度加大。

(六)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突出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严格管教,少数人逃学、辍学,沉溺网吧,混迹社会,参与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违法犯罪群体。近年来我局抓获的农村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中大多数系留守青少年。其违法犯罪多是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寄住亲友或老师家中,缺乏必要的管教,自控能力差。这些未成人特别是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此类违法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等特点,预防青少年

犯罪的问题,成为普法工作的重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

(七)矛盾纠纷未得到及时疏导,“民转刑”逐年攀升。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冲突,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呈现主体多、范围广、原因复杂等特点,民间矛盾纠纷数呈上升趋势。对群众中许多家庭、婚姻、财产等民事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日积月累,就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重大恶性案件。近年来,我县农村“民转刑”案件较为突出,且恶性程度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八)流氓恶势力活动有所抬头,滋扰和破坏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农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济日趋活跃,各种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也逐渐显现。一些地痞流氓、闲散人员为求不劳而获,纠合成团伙,一有利可图便垄断称霸,如沙石霸、菜霸、废旧物品霸等。这些恶势力团伙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范围,骨干成员多系有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经过司法机关打击处理后,不思悔改,反而仇视、报复社会,并以此为资本恫吓群众,网罗成员。他们以暴力为后盾,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强取豪夺,敲诈勒索,6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恃强凌弱,欺压百姓,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二、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影响

当前,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同全市乃至全国一样,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带来的阵痛必将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在某些问题上农村地区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征用土地、房屋拆迁等在农村地区大量出现,因为征地、拆迁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随之大量产生。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转型,农村劳动者外流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使得农村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少农村家庭只剩下老弱妇幼,造成家庭防护能力降低,一些犯罪分子趁机实施强奸、猥亵儿童、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另外,很多家庭夫妇双双外出务工,造成一些未成年人缺乏管教,自控能力差,参与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违法犯罪群体。由此,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社会治安特征在全县农村表现突出。

(二)农村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和治安防控工作基础的薄弱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

一是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工作开展不力,使一些矛盾纠纷因未及时解决而造成激化,导致“小纠纷酿成大血案”的结果。二是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农民的教育管理和对农村社会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薄弱,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受到伤害或是产生矛盾纠纷不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采取非正常手段自行处理,引发了大量恶性案件的发生。同时,由于缺乏法制教育,加之农村自然地理条件差,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封建迷信活动大量存在,冒用宗教等名义的邪教组织不失时机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渗透,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三是一些农村基层治保组织发挥作用不好,有的形同虚设,导致防范控制能力极低,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由此造成各类侵财等可防案件的发生。

(三)农村公安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当前农村派出所警务运行方式尚不能

适应形势的需要。首先是警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局采取措施,在落实警力下沉上做了极大努力,但因全县警力总数有限,虽竭尽努力但农村派出所警力依然不足,大多数农村派出所还达不到5人。一方面警力不足,一方面治安任务、维稳任务相当繁重,民警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年休假制度很难落实,长此以往,身体状况受到影响,工作疲于应付,缺乏创新,效率不高。其次是经费短缺的问题。按照财政包干制度,单位的办公经费均按人头划拨,办案经费从罚没款中返还,农村派出所亦如此,这样的经费保障模式造成大多数农村派出所办公经费不足,办案经费短缺,装备落后,影响案件侦破及有关工作的开展。再次是治安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有些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对其防范和打击要更具针对性和精确性,要更加注重对形势的预测和对情报的掌握,而有的农村派出所警务管理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仍然停留于粗放型、被动型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工作的滞后。

(四)是思想教育、法制宣传薄弱。

农村普法教育搞形式,走过场,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自防能力差。近年来,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群众小农意识仍占主流,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外出干活不关门,夜间睡觉不关窗;现金、贵重物品和高档车辆放臵随便,无防盗措施。有些企业负责人重经济效益,轻安全防范,听不进警方忠告,对治安隐患不配合整改,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趁之机。而当遇到要处理矛盾纠纷时要么付诸武力,要么聚众上访,向政府施压。

三、解决农村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

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和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一手抓发展农村经济,一手抓维护农村稳定,以发展壮大的农村经济,减少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以农村安定稳定保障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要建立健全农村治安责任制,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农村基层,坚定不移地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度。要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摆在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首要位臵。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二)是要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要以“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会同综治、司法等部门,利用举办法律讲座、剖析典型案件、开通农村小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协助基层组织广泛深入地向留守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促使他们远离愚昧、摒弃糟粕,引导他们远离邪教和非法组织,远离黄赌毒娼等丑恶现象,提高其文化、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使群众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

力量。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只有切实抓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并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斗争之中。

(三)着力锻造农村基层公安队伍

一是要坚持政治建警。要教育农村派出所民警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对公安队伍提出的新要求,自觉把自己的执法活动同党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日常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化,执法目标更加明确化,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实现。二是要坚持素质树警。在农村基层公安队伍的能力建设上,要积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切实强化农村派出所班子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民警选拔到农村派出所的领导岗位上,把农村派出所班子建设成懂业务、能实战、会管理的坚强领导集体。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派出所民警的业务培训,尤其要强化他们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安业务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使其不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要坚持科技强警。农村派出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安信息系统,积极推进基层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11

真正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农村公安工作的水平和农村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四)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取缔“实际神”等邪教组织工作力度。要在“实际神”等邪教组织活动猖獗的地方,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斗争,坚持露头就打,同时教育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组织非法活动,决不让其有藏身场所,坚决遏制住邪教组织在农村发展蔓延的势头。二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问题的社会,而是能够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特殊时期,农村滋生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农村派出所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对各类矛盾纠纷,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农村传统的矛盾纠纷,要注意研究其规律、特点,切实增强预见性、前瞻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努力把握好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做到既有效地维护群众利益,又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对一些民事纠纷有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超前预防,公正执法,避免矛盾扩大升级,引发事端。

(五)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要认真研究农村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农村刑事犯罪的客观规律,一方面,适时、适势组织开展各类严打专项行动。一要强化扫黑除恶力度。严厉打击村霸、乡霸、路霸等带有恶势力性质的犯罪,决不让其形成气候。二要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重点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三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密切注视卖淫嫖娼、赌博现象向农村渗透、蔓延的动向,决不能任其污染社会空气。要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切实加强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打击力度,以创建“无毒村”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禁种毒品原植物战役,坚决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农村的蔓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治安防范的能力。要积极推广区域联防、联片联防的好经验,形成区域防范的合力。要加强科技创安工作,大力推广视频监控、红外自动报警系统等,提高防范的科技含量。要认真组织治保会、联防队等群众防范队伍,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及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范。要量力而行,从农村经济状况出发,积极推广经济实用的“狗防”措施,帮助农村看家护院,减少犯罪的

间隙和漏洞。从而构建起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的立体式防控格局。

(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要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党委、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调整和充实基层组织,加强村(居)委会建设,配强配齐基层领导班子,巩固基层政权,提高战斗力、凝聚力,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要重点抓好以治保会、调解会为主体的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尽力解决经济报酬,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要积极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大调解”格局。调解是钝化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重要举措,基层政府要紧紧抓住区政府成立人民调解委会员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机制,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将一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公安机关要把治安调解工作主动融入“大调解”格局,创新运行机制,研究调解新思路、新方法,全面维护农村稳定。三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要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文明、健康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建立新型的道德价值体系,净化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守法观念和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七)以创建安全文明村镇为载体,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一是要深化农村安全文明创建活动,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员和发动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护村、护院、护路、护线、护校活动,积极探索群防群治新路子,进一步推动安全文明村镇、安全文明系统创建活动的开展,通过创建活动,强化人口管理、阵地控制,提高发现、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减少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大力加强枪爆管理,消除治安隐患。要不间断地开展治爆缉枪斗争,大力收缴流散在社会上的非法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堵源截留,减少涉枪涉爆案件、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农村民爆站的雷管、炸药等危爆物品,要加强管理,防止流失、危害社会。三是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人口管理有序流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外出务工经商农民提供便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同时要加强与流入地公安机关的联系,掌握动态情况。对流入的外来流动人口,要全部纳入暂住人口管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租赁房屋要开展经常性的清理整顿。既要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又要及时发现和打击外来人口违法犯罪和流窜犯罪活动。四是要加强对重点人口和违法青少年的管控、帮教工作。对“两劳”释解人员等重点人口要加强管理控制工作,从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揭露和打击犯罪。基层组织要健全帮教小组,对有

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人员和可能违法犯罪人员要加强帮教、控制、转化工作,减少犯罪和控制重新犯罪。

(八)大力加强农村公安机关尤其是农村派出所的建设,落实工作保障措施。

一是要加强农村公安派出所的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安部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建设,不断推进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向规范化要战斗力,以规范化建设提高派出所综合战斗力。二是立足实际,深化改革。按照“基层基础工作年”的总体要求,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化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贴近实战的新型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公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改革和完善公安派出所的勤务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充分发挥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加强公安派出所的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宗旨教育和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

第五篇: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尤为迫切,为加快发展步伐,对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实行降低环保标准,有的企业投产以后,环保设施一直跟不上,甚至只停留在纸上。二是环保基础设施老化严重,规划滞后。不少地方原有一些环保基础设施基本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并且破坏老化严重,污水街面横流、垃圾到处堆放的问题十分突出,群众对此反映很大,即使一些新建的小区,由于规划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先天性不足,刚建成就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城市住宅区安装烟囱,损坏了城市形象,需要进一步整治和管理。三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节能减排,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而我省大部分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财力不强,政府一时难以拿出太多资金投入。企业往往从自身的实际利润考虑,不愿意出钱用于污染治理,有的完全就是只顾眼前利益,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置环境污染于不顾,对治污设施能不上就不上,能少投入就少投入,能拖则拖。四是环保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当前,“重发展、轻环保”、“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在相当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甚至包括基层少数领导干部,这说明不少人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足,也说明宣传的工作还不够深入。由于宣传不够到位,不少企业和群众对环保法律法规不了解,对排污费收取不明白,导致对环保执法不理解。

下载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显示农村古建筑保护存在四大突出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近期,我们在某县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落实专项调查时,发现这一惠民政策执行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未能发挥金融扶贫政策应有效应。这些问题......

    农村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班级管理

    农村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前一段是管理班级最关键的时期,我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料-----优秀教育家及许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顺利......

    办公室存在的突出问题

    办公室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在学习方面存在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和现用现学、急用急学的现象;没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班子存在突出问题清单

    班子存在突出问题清单 (一)形式主义方面 1、理论学习不足,政策水平不高。 2、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3、培训工作欠缺针对性的培训方法。 4、医院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5、对医院......

    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调研中,70%以上的受访人员对全市干部作风总体评价较好,都认为近年来南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业绩充分体现广大干部有良好的作风。多数受访人员认......

    工作报告中存在突出问题

    工作报告中存在突出问题1.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营商环境尚需优化,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军民融合、开放型经济有待培育壮大。2.群众收入依然偏低,脱贫......

    当前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

    当前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业务不熟、业务不精的问题。 当前部分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不熟悉、不精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缺乏创新,完全按照前人的老套路去做,不学习,不提高......

    农村问题调查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调查研究 ------------------关于银水村的调查 内容摘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