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原名校高考全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中原名校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
1.C(A.“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错,属无中生有。B.混淆了“新国学”和“新子学”的概念,把二者等同为一体。D.“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错,原文是“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把未然说成已然。)
2.B(A张冠李戴,依据原文,“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是“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的前提,而“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C.把未然说成已然,说“应运承载了”错,原文只是说“将应运承载”。D. 说法过于绝对,缺少必要的限制词,原文是说“仿佛没有摆脱”。)
3.D(“当前社会正在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错,原文是“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
4.D(总:统领。)
5.B(①是说王思礼被任命为金城郡太守。③是说王思礼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④是叛贼做的事,与王思礼无关。采用排除法,可知应选B。)
6.A(“哥舒翰不得不加授他为金城郡太守”错,官职应是皇上加授的,且“不得不”属无中生有。)
7.(1)(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后期”“贷”、省略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于是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以为”“后效”“独”各1分,语句通顺2分)
8.①“先”字说明梅花并未都怒放,仅仅是南枝因朝阳而破蕊先开。(2分)②在严寒笼罩之时,一枝梅花独绽,写出了梅花斗霜傲雪的风采。(3分)
9.①拟人。“泄漏春消息”中“泄漏”一词将梅花拟人化,写出了梅花报春隐秘而不盛开怒放的形态,也流露出诗人殷切盼春的情意。(2分)②衬托。“偏宜雪月交”一句,写梅偏偏适宜与冰雪、夜月交往,用“雪月”的一尘不染、洁白无瑕衬托梅的神韵。(2分)③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写照。(2分)
10.(1)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2)虽九死其犹未悔终不察夫民心(3)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1)AD(选对一个给3分,两个给5分)
(2)(6分)性格特点:①辛勤、高效:用两天时间就修好了围墙。②朴实、热情:只管做好工作,不在意别人的批评和赞誉。③有才干:修好的围墙得到了专家的称赞。
作用:对比或反衬。吴所长等人夸夸其谈、见风使舵、逞能居功和马而立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马而立的辛勤、高效、朴实、热情。(性格特点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围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新围墙的修建展开故事情节。②围墙有象征意义,建的是有形的墙,渴望拆的是无形的墙,无形的墙便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弊端,如夸夸其谈、以貌取人、无功请赏等。③以围墙为标题,可引发人们深入思考,使表现畸形社会心理的主题表达得更为深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这篇小说结尾寓意丰富,发人深省。(观点2分)①参加会议的是有身份却未必有真才实学者,真正凭实干做出贡献的马而立没权参会。小说有力地嘲讽了重身份、轻实干的社会弊端。②参加会议的不乏夸夸其谈、计较得失的人,而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马而立没权参会。小说褒扬了热情实干、不计得失的精神。③熊熊的炭火盆有象征意味,它就像马而立的鲜活、热情,感动着人们,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1)AD(A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错,主要是为了表明他创作的剧作数量多、质量高。D项,引用袁雪芬的话,有关心和爱护的意思,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余青峰的探索精神。)(选对一个给3分,两个给5分)
(2)①这句话是余青峰父亲对自己未竟事业的惋惜,更是对余青峰的希望——“我的人生之戏演完了,下面要看你如何去演了”。(2分)②小时候深受父亲的影响,热爱戏曲;余父一辈子献身戏曲事业,对余青峰的正面影响;余父临终前的那句话,对余青峰是一种无形的激励。(4分)
(3)①他从小热爱戏曲,对戏曲有着义无反顾的坚守;②他能够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寻求戏剧走出困境之路;③他勇于承担社会大使命、大责任。
(4)①余青峰的成功,源于他对戏曲的热爱和坚守。可见,兴趣和执着是成功的前提条件。②余青峰的成功,离不开越剧界元老的关心与支持。可见他人的帮助也能助其成功。③余青峰将个人小命运与戏曲大命运联结在一起的做法,体现了他深重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④余父一辈子献身戏曲事业,对余青峰的影响、鼓励也很重要。可见成功离不开榜样的示范引领。
13.C(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是有可取之处,不可过分指责。A项不合语境。“焚琴煮鹤”指糟蹋美好的事物。B项中“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含贬义。D项中“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决不改变,此处使用不当。)
14.D(A.句式杂糅,“科技界人士指出”与“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保留其一即可;B.搭配不当,“人口”可以说“增加”或“减少”,但不能与“改善”搭配;C.语序不当,应是先打击信心,再抑制实体经济的投资。)
15.D(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由第一句提到“中国梦”可知,后一句应选④,进一步阐释“中国梦”,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由①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⑥的内容与之衔接紧密,由此可排除C项。)
16.①我们的社会道德呢,②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③极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大致意思对即可)
17.标志以变形的“中”字为主体形象,颇似四通八达、往复运行的轨道,又寓意中原之“中”的郑州有............
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黄色为母亲河黄河的代表色,图案为黄色,寓意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5分;........答出构图要素变形的“中”字得2分,寓意“运行的轨道”“历史文化”“黄河文明”各1分)
18.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唐玄宗说:“河、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的事有什么关系?”
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去,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返回攻击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一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众留驻武功,传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从此贼兵不敢西进。
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享用五百户的租赋。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李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武烈。
第二篇:中原名校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
中原名校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政治)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政治组题编审:新乡一中陕师大附中沁阳一中
历史组题编审:孟津一高陕师走附中巩义二中
地理组题编审 开封高中陕师走附中滑县一中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蒙后,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好正确答案后涂在答题卡上。
12.假设2013年甲国生产某商品价格用甲国货币表示为100,1个单位的甲国货币等于6个单位的乙国货币,甲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4年甲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甲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lO%,甲国货币相对乙国货币贬值iO%,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该商品价格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A.600B.2000/3C.1000/11D.540
13.下图所示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如消费者收入提高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动,而生产成本的提高又引起生产商对该商品的供给变动,不考虑变动幅度等因素,下列四幅图中较为准确地反映变动后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是
1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O二O。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体现了
①国家凭措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③强调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制性质②拓宽税收来源,增强国家整体经济实力④让广大人民共享国有资本的收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4年,普遍调低GDP增长预期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特点。“为结构调整留出空间,让经济更有质量地增长”成为各地制定2014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共识。这意味着我国①宏观控制的主要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经济发展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把握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④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6.长期以来,全国人大立法一般只做原则性规定,具体落实则需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补充”。而不少配套法规背离甚至篡改法律原意,以实现部门利益法制化。为杜绝此类弊端,张德江委员长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要求:能明确的明确,能具体的具体。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审议通过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一审稿为65条,而通过稿为101条,“多”出来的36条,就是为了一步规定到位,落到实处。这主要体现了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B.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D.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7.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世界的一个难题。说到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未富先老”问题,有人认为,政府只要是为了维护公民权益,并且严格执行专家讨论等程序,那么出台的化解老龄化危机的决策结果,就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想法的片面性在于,没有认识到
A.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宽
B.公民的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依法行政
C.政府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D.公众可以在参与中增强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信任
18近期,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实现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下列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的有
①公民增强政治参与意识,积极行使决策权
②国务院对各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③各省明确具体防治措施,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
④司法机关要严格立法,公正司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党的十八大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
①加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差异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4年4月8日,视频XP操作系统正式“退役”。这恰恰应验了“你的成功,可能就预示着你的失败”。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挫折和失误是难免的③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④要正确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继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中央之所以十分重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哲学意义在于它可以
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④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漫画《浇》(作者;何青云)。两样浇花,两种结果。启示我们
①抓住事物本质,克服流于表面
②分清主流支流,权衡利弊得失
③明确轻重缓急,防止主次不分
④注重实事求是,反对盲目蛮干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3.针对转基因食品的问题,社会上存在广泛争论。目前国内对转基因食品有着两个截然相反的阵营,一个是认为转基因食品很安全,跟非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方面没有任何差别;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造成食品的安全问题。从中可见
①价值评判的主体差异性是造成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
②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
③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④真理在争论中不断得到验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8.(26分)表:
注: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20世纪初爱固斯坦等所做的“基础研究”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材料一:中国梦,创新梦。为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八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是怎样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14分)▲材料二:科技的创新离不开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某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休系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省人民政府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13年8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政府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责任。
(2)请分析材料二中某省的做法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一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女、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怎样建设是好家风。(10分)
(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
(3)历史上有许多良好家风的范例,传承这些,就能形成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就能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请你就如何传承发扬良好的家风家规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4分)
政治参考答案
12.答案:D
解析:2014甲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通货膨胀率为10%,则,2013年100单位甲国货币在2014年为110;2014年甲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该商品价格为110÷(1+10%)=100;2013年1个单位的甲国货币等于6个单位乙国货币,2014年甲国货币相对乙国货币贬值10%,则2014年1个单位的甲国货币等于6(1-10%)=5.4个单位乙国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该商品用乙国货币表示为100(1+10%)÷(1+10%)5.4=540。故选D
13.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收入与需求量成正比,收入提高,人们的需求量会增加;若某商品生产成本提高,会影响生产商的利润,生产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生产。
14.答案:C。
解析: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而利润收入是国家凭借所有权所获取的收益;利润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是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无必然联系。因此①③是不符合题干的。
15.答案:B。
解析: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①错误。④和材料主题不符。
16.答案:B。
解析:该题材料强调人大立法的过程,可以排除A。BCD三项中只有B全面准确地概括出题干材料的主旨即全国人大通过严格行使立法权,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17答案:D
解析:材料充分强调了政府及专家在化解中国老龄化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但忽视了公民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公民的政治参与会增故强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信任,故D正确。
18.答案:D。
解析:普通公民没有决策权,①错误司法机关没有立法职能,④表述不准确。
19.答案:D。
解析:①颠倒了经济、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②错在“消除文化差异”。
20.答案:D
解析:“你的成功,可能就预示着你的失败”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不是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的转化,①错误。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并不意味着挫折和失误是难免的,②错误。视频XP操作系统正式“退役”说明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③④符合题意。
21.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限制范围“哲学意义”。③④不是哲学意义。
22.答案A
解析:漫画讽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看到那些表面的联系,而忽视了事物更为本质的联系,以至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蛮干,这必然导致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均不符合漫画主旨。
23.B
解析:造成价值判断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实践的不同,因此,①错误,②正确。材料中的争论没有体现实践的检验和论证,④和材料主题不符。
38.(26分)(1)表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经费少,占比重低。这说明要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4分)
①发挥财政、税收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2 分)② 落实创新体系执法,尊重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2分)③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制度,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分配制度。(2 分)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提高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2 分)⑤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 分)
(2)省政府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意见,体现了政府有关部门注意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3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分)在经过论证后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政府在加快文化体制创新建设方面的责任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重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分)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过程,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3分)
39.(26分)(1)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良好家风需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秀革命道德,这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3分)②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家庭主心骨”应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家庭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社会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3分)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3分)④每个公民应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1分)
(2)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传统家风既有精华,也有糟粕。(4分)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家风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但也包含一些对当今时代家风建设仍有价值的普遍性道德准则。(4分)③对传统家风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家风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发掘其现实价值,积极改造其不合时宜的内容。(4分)
(3)例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活动。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将一些家风家规进行汇集整理并出版发行。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在校园中开展良好家风家规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说明:答案不惟一,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4分)
:
第三篇:信阳高中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信阳高中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3分)A(内容上也有不同)
2.(3分)D(原文是“是否”)
3.(3分)C
4.C(“详”通“祥”,吉利。)
5.B(①③⑥不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6.C(从文意看,“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的说法无中生有。)
7.(1)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或者得到权力呢)?(判断句2分;“陟”提拔、提升1分;“奈何”怎么1分;大意1分)
(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适:恰逢;道:经过;谒:拜访;谮:诬陷各1分,大意1分)
8、“燃”字使用拟物手法,以火的燃烧写花的鲜艳无比,表现春光美好,极富动感和表现力。
“又”暗指其滞留异乡时间长,年年因春而生乡愁。(6分,每点3分)
9、江碧鸟白,山青花艳,春光及其美好,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漂泊的感伤,思乡的愁苦却让诗人黯然神伤,以乐景突出(反衬)哀情(5分)。
10,(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会挽雕弓如满月(3)人生自古谁无死,(4)留取丹心照汗青(5)多于在庾之粟粒;(6)多于周身之帛缕;
11.(1)A E(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B.应是“怕别人听到他以前做过小偷的事”。C “是这篇小说揭示的唯一的主题”不合适,这是其中的一个主题。D.无中生有,结论武断。)
(2)圣诞节快到了,乔急于想找到一份工作,想赚点钱给8岁的女儿买圣诞礼物,但由于自己的简历上有曾因盗窃被判入狱的不良记录,乔因此遭到拒绝而没找到工作。(2分)这样写的作用:同下文的故事情节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2分)找工作无望,无法给女儿买圣诞礼物,在十分需要钱的情况下,却能把零用钱施舍给乞丐,拾到钱包归还失主,在“需要”和“舍得”的对比中,乔善良诚实的本性跃然纸上。(2分)
(3)①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疼爱女儿,想在圣诞节为女儿买礼物以尽父亲的责任;生活拮据却能把零用钱施舍给乞丐,始终对那老乞丐微笑着并祝他圣诞快乐。这些都体现出他的爱心和热心。②善良诚实。拾到钱包后虽有过心理冲突,但能主动归还失主,并不求回报,体现出他善良又正直的本性。③知错能改。虽有过盗窃入狱的经历,但他曾大声向威斯科特表示要改正;见到妻子时很“愧疚”,表现出对过去犯的错误的后悔,觉得对不住妻子。(每 1
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得2分,答出其它方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4)观点一:不可以改换成“求职”。(2分)因为:①小说构思角度:乔把零用钱施舍给了老乞丐,老乞丐又是雇主的父亲,乔因此找到了工作,施舍零用钱的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结尾出人意料,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独具匠心。(3分)②刻画人物形象角度:小说对乔施舍零用钱这一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对乔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尤其是对硬币数量的具体交代,突出了乔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热心助人的性格,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主题也更加鲜明突出。相比之下,对“求职”内容的描写显得有些逊色。(3分)观点二:可以改换成“求职”。(2分)因为:①情节发展角度:小说主要写了乔为了给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去求职、求职失败后在街上发生的故事、求职意外成功,所以乔“求职”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②体现主题思想角度:乔“求职”成功是他的善良之举所致,善良的人会有好的结果,小说在赞扬了主人公善良正直本性的同时,也体现社会向善的风尚,用“求职”做标题更能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深入思考。(3分)
12.(25分)
(1)(5分)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 D不给分。(A错在“文学概念”不是通过大学生邻居来家获得的。C“以免”说法错,D“批评”说法错)
(2)①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味道好极了”。
②来源于乡村的生活经历。放牛,看天,倾听大自然,这种状态,让作者想入非非。③来源于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由此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
答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这句话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2分)
①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作品应真实反映人民生活。
②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每点2分)
(4)(8分)示例一: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深厚的魅力,只有乡土的,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①莫言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而那种生活是属于乡村的生活。原文中关于放牧和鬼神的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
②原文中莫言说自己的小说语言是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也有西方的,更多的是乡土的。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③当代作家中的贾平凹是一位致力于描写陕西农民的生活的作家,他的作品《秦川》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举其他作家也可以,如汪曾祺的胡同里的文化,铁凝作品中的笨花
镇、保定府,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里弄、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贾平凹笔下是商州等都可以证明这点。)
示例二,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独创性,才能得到世界更大的认可。
① 莫言小说语言是比较庞杂的,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② 他坚持说真话,作品真实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他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并没有为了得诺贝尔奖而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
③现在很多作家是在为政策而写作,为文学奖而写作,为市场而写作,显得庸俗,失去特色。莫言的获奖也许对中国纯文学是一种提升和推动,会让作家更加将身心沉潜到文学中,是为文学写作的作家更能找到自信。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3.C, 突,出烟口。把出烟口改弯,把柴草搬走。比喻事先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灾祸发生。
(A “不学无术”不能与整日搭配;B集腋成裘,褒义。D别无长物,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以外空无所有,多指很贫困。)
14.(3分)B(A:成分残缺,像„„的人;C:“平均”表意不明,另外“平均”后不加约数;D指代不明,“这种“指的是哪种。)
15.D16、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解析】注意对联的特点是对仗,如:“小苑西回”对“大江东去”等。(每处1分)
17、【答案】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分)
【附】译文:
陈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
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职给事中。当时童贯的权势愈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一样。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我所忧虑的,不只是黄经臣,这条
路一开通,类似的进用者就会多起来,国家的祸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第二天,童贯等人一个接一个地上前陈告,说国家非常太平,怎么能说这不吉利的话。卢航上奏说陈禾狂妄,把他贬为信州监酒。遇到赦免,陈禾得以自由地回到乡里。
当初,陈瓘从岭外归来,住在鄞县,和陈禾相互友好,派遣他的儿子陈正汇跟从陈禾学习。后来陈正汇揭发蔡京的罪行,被押送到朝廷,陈瓘也被逮捕。黄经臣审理他们的案子,用檄文征召陈禾到案取证,陈禾回答说事情确实有的,罪行不敢逃避。有人说他回答失当,陈禾说:“祸福死生,都是命啊,怎么可以用逃避一死来换得个不义的名声呢?希望能够分担贤者的罪名。”于是陈禾因为被诬陷为陈瓘的同党而被罢免官职。
遇到赦免,陈禾又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王黼刚刚执掌大权,陈禾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他极力辞职,于是改任他为汝州知州。他辞职更加坚决,说:“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任命)。”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陈禾的哥哥陈秉当时担任寿春府教授,陈禾就到官邸侍奉兄长。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皇上说:“这人向来如此,你不能容忍吗?”过了很久,朝廷才又起用陈禾担任舒州知州,任命刚下达他就去世了,追赠他为中大夫,谥号为文介。
第四篇:名校必备2008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2008届高考语文经验总结
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 陈文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感谢教研室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我代表郑州二中2008届高三语文备课组,把我们高三复习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老师、领导做一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郑州二中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句话“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高三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在高三复习中分工精细,团结协作,狠抓基本功,每分必争。在“一模”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合理挖潜,终于在“二模”中完成任务,并在高考中获得突破。08高考二中的语文学科取得了郑州市文科第二名(本科超指标26人,专科超指标17人),理科第四名(本科超指标11人,专科超指标14人),综合第三名的喜人成绩。这个长足的进步,不仅是语文学科自身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对年级夺取08年高考全面的胜利的大力支持。
回顾语文复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研读《考纲》
进入高三,曾经教过语文的任建民校长就建议我们语文组研读《考纲》,二模后学校在潘山校长领导下,对《考纲》进行闭卷考试,这也是我们二中的一贯作法,让我们对《考纲》有了更深切更透彻的认识,对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狠抓基本功。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明显不够,不说与数学、外语去抢时间,就是保证语文的阵地都很困难,因此,从高一开始,08届语文备课组老师就确定了“立足课本,抓好基本功”的策略,课本知识与高考考点相结合,把课本上的知识以高考题型的模式提炼出来,让学生反复训练。同时,要求学生要有两个本子,一个是读书札记,一个是纠错本。读书札记由语文组统一印制,每页500字,主要是抄录课外读到的名篇、名句,还有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自编的“名言”,要求学生一天一篇短文,一句名言,一点体会,一天一页,字迹工整干净。纠错本是学生自己准备,结合自己实际,可以是考试中失误之处,也可以是别人常见错误,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东西。读书札记是每周五检查一次,纠错本是每次考前检查一次。这两个本子一定要准备,语文老师的检查一定要落实到位。读书札记是把知识由薄到厚,纠错本是把失误由厚到薄。
通过这些积累,使学生练好了字体,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同时,也让他们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还有阅读部分得分都有所提高。
三、硬性得分一分不失
这一部分主要指试卷中的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名句名篇,这些题得分点明确,通过平时的训练,完全可以一分不失,共计24分。
(1)文言文部分要求学生熟读课本,掌握课下注释,任意从文中找出一句话,要知道出自哪篇文章,大意是什么。同时,给学生讲解语法知识,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去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现象,由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判断该词的词性,再由词性推断词义。推断词义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词语,也可联系成语,还有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如讲《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势拔五岳掩赤城”一句,其中的“拔”字,由语法可知是谓语动词,然后结合成语“出类拔萃”可知和“出”的意思接近,译为“超出”“突出”。翻译句子时一定要先找出关键字,3分的题找两个关键字,4分的题找3个关键字,反复推敲确定字义,再直 译句子做到字字落实,有不通顺的句子就是有特殊句式,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加以调整。
(2)名句句篇这一块是工夫在平时,必背篇目一定要会背,关键句子由老师统一整理,以考题形式印发给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加上着重号标示出来。同时,每周都要印发默写名句名篇的小页子,人人过关。经过这一硬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失。
四、弹性得分每分必争。
这一部分主要指诗歌鉴赏,散文阅读,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作文。总体上,高三语文备课组集中备课,由专人开专题讲座。
(1)由我负责诗歌鉴赏。重点讲答题技巧。首先是五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意象、看问题,然后答题时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遵循“意象一意境一情感”的思路,每一个答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情感上。比如:唐代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试简要赏析本诗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该题分值4分,应该先答出行文结构特点“欲抑先扬”,得2分,剩下2分是简要赏析,要答出怎么由褒扬转入贬抑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后一定要归结到“诗人对当政者崇佛媚道,不任贤才的讽刺”上。如果没答到主旨上,可能就会扣分,答上了还不放心,可以把一些不成熟的理解附加上去,尽量多得分。做这一类题,中规中矩地答题后,再辅助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辅助的有些词语也许可带来意外之分的。
(2)王建强老师负责“散文阅读”。除了常规训练外,还教学生要遵循“共性十个性”的原则,也就是答每道题都要答出这一类题型的特点,再有针对性地答出该题在文中的要求。比如答文中某句话的作用,承上启下就是它的共性,而承什么,启什么则又是它在文中的个性,这就避免了答题不完整、漏点的现象。同时,坚持“答案就在文中”的思路,要求学生答案来自文中,把文中答题点涉及的重要句子加以整理,再辅助自己的一点点的理解,杜绝脱离文章的随意发挥。这样,答案就考虑到了作者的 思想、出题人的意图、答题人的理解三个方面,就可以争取多得分。
(3)“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达”由裴广琴老师负责。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要求点也就是得分点,有修辞要求、字数要求等,达不到肯定要扣分的。比如,要求不超过50个字,其实就是40多个字,你觉得20个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可能就丢了分。同时要求学生这一部分不能留空题,会答要答,不会答想办法也要答,比葫芦画个瓢,不行就比葫芦画葫芦也可以,空题不答肯定没分,答了这一部分基本上不会不给分,多挣一分是一分的。
(4)“作文”由杨铮老师和张鸿雁老师负责。两位老师是我们的领路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08届语文才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讲技巧、印范文、限时作文这些做法外,“三步出线法”有必要提一下。所谓“三步出线法”就是每次作文后,先由学生自评,每组推荐一篇,每班大概六七篇。任课老师从组里推荐的作文中,每班挑出两篇给年级计24篇,再由全组老师集中评阅,选出其中有特点的三篇印发给学生。这三篇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有的文章审题准,有的虽然偏题却可以在行文中补救;有的文章条理清楚,有的虽然结构有点乱,但是设法调换就可以使层次清晰;有的文章内容、结构不分高下,但是卷面书写却使分值相差甚远。这些文章能让学生明白精彩和不足之处的。各班分别以这三篇为样文来讲评作文,讲评作文之前,老师把高考作文的评改思想、各种文体的评改方法、影响得分的几个因素等讲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讲评时让学生说优点、道不足,给出大致分值,最后由任课老师把组里老师给的分值公布出来,请同学加以对照比较。事实证明,学生站在评卷人的角度来审视作文,很多时候还是很有见地的,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样的作文可以获得改卷老师的青睐,力求使自己的作文向优秀作文靠近。正是这种做法,使学生在最头疼的作文这一块获得突破,并使整个试卷的分值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选择题限时完成 按高考实际,语文是1分钟做1分的题,选择题要30分钟,而学生大部分都是20分钟多一点,有的甚至10多分钟就把答案选出来了。选择题里面有两个文段阅读,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学生题都没看清,或者选项没看完就下结论,导致失分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硬性要求学生必须30分钟做完选择题,不能提前,力求一遍成功,做完后涂在卡上决不回看更改。经过这样的训练,到高考冲刺时,大部分学生选择题可以做对8个,有的甚至全对。这就保证了总分的提升。
以上是我们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在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很多还处于尝试阶段,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郑州二中08届高三语文组在复习备考中得到了兄弟学校的有力帮助,同时,教研室朱老师和高老师也在冲刺阶段亲临学校指导,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谢谢大家 2009年4月15日
第五篇:2009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09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答案详解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答案】B
【解析】A.项的读音分别是:yè/jié,chōng/chōng,zì/zī;B.项的读音分别是:yǔn/xūn,dǎo/dào,jùn/quān;C.项的读音分别是:gěng/gěng,pǎi/pò,dì/tí;D.项的读音分别是:zhuàn/chuán,kòng/kāng,yú/y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答案】C
【解析】A.分庭抗理-分庭抗礼,B.推心至腹-推心置腹,D.估名钓誉-沽名钓誉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
【答案】B
【解析】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弥漫: ①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②漫远:路途弥漫。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精致: 精巧细致:~的花纹ㄧ展览会上的工艺品件件都很~。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答案】D
【解析】A.“受……等因素的影响”和“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可改为“很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造成的”;B.“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搭配不当,改为“听到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C.“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有些不属于“工艺品”范畴,所以应该改为“商品”。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答案】D
【解析】A.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B.冒号统辖范围应该到句末,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C.括号应在引号外。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6.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的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答案】A 【解析】文中说“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可见数字海洋不仅仅是数据,而是一个数据构建的虚拟的海洋世界(我们可以理解为数据的集成)。
7.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C.建设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D.建设数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和各家共用。【答案】D 【解析】A、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见第二段。B、原文说“数字海洋通过……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 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计算在前,建立模型在后。C、原文说“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 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可见二次开发的主体是“不同用户”。
8.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答案】C 【解析】化未然为必然,文中说 “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一种预测,而不是“完成了”这样的结果。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答案】B 【解析】文中说“数字海洋……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是说数字海洋提供的方案可以让海洋可持续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方案是“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 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 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 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 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 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答案】D 【解析】庶几:希望。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答案】C 【解析】A.前者叙述了孟德没有实现自己想的志向,不是“生存艰难”;B.后者是老虎的行为;D.前者介绍孟德的后来境况,后者是作者的评论感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答案】B 【解析】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乃使为自告者”,意为“(宋孝孙)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3分)(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3分)
(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4分)【答案】(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3)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解析】(1)注意“易”和两个“以”的翻译;(2)注意“适”“知”“除”的翻译;(3)注意“意”“被之以威”(翻译、介宾短语后置句式)“而”“之”的翻译。
【文言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后,没能够实现自己想的志向。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有很多名山。孟德逃到华山脚下,用他 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自己想:“我是禁军中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 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吃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吃。一天病十次病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懑,全都出现了。数月以 后,吃这些一样平安,象吃五谷一样。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 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不到十几步,就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低垂着 耳朵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
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那地方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己料想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 情的始末。(宋孝孙)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 奇异的本事。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仰慕的事,对有畏惧的事;仰慕畏惧交织在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 中,旁人一望就知道。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不觉得,但 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写《孟德传》寄给我,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 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它。但以前我听说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径自从山上奔 来,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小孩能害怕,但是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 了。推测老虎要吃人,现用威风压倒对方,而(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答: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解析】(1)要看准题目要求,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进行“说明”。所谓“暗写”就是没有直接写影子,但仔细分析诗句,却能仿佛看到影 子。“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子,不符合要求。过桥人似鉴中行,过桥的人好像在镜子中行走,因为水面上倒映着人影、桥影,是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 芦碍月生,不要让修长的芦苇阻碍月亮升起,表明作者的看月亮的视线被芦苇挡住,处在芦苇的影子中,暗写月影(或芦影)。(2)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 分析。
【赏析】
张先(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 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 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 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 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 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 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 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15.填空,补充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① ”,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② ”。(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③ ”,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④ ”。(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3)雨果是19世纪 ⑤(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法国)
(4)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 ⑥ 》中的主人公。(《围城》)
【答案】①郁乎苍苍,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③焚百家之言,④多于南亩之农夫,⑤法国,⑥围城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 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 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 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 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 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 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 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 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 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 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 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 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赏析】
杨振声(1890─1956)字金甫,又作今甫,山东蓬莱人。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北方渔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四运动期间,他正在北 京大学读书,是“新潮”社的主要骨干之一,曾因为火烧赵家楼、怒打章宗祥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与冯友兰、何思源等人一同负笈美国,入哥仑比亚大学攻读心 理学专业;学成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罗家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他与朱自清一起筹办了中文系,并担任系主任。20 年代末,作为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人选,他离开清华,出任青岛大学校长,与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一道,给这所大学带去勃勃生机。
杨振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曾发表在《新潮》《现代评论》《新月》《大公报》《国闻周报》等刊物上。其中有《玉君》《渔家》《一个兵的 家》《贞女》《阿兰的母亲》《她的第一次的爱》《抛锚》《报复》和《荒岛上的故事》等。杨振声虽然比胡适还大一岁,但是在《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可以看到,作为学生,他对自己的老师是非常敬重的;他的小说《玉君》之所以获得较大成功,与胡适对他的鼓励和指导有关。
汪曾祺的老师是沈从文,沈从文的老师是杨振声,杨振声的老师是蔡元培。
《书房的窗子》是一篇学者散文,处出透漏露出学者的情怀。
本文题为“书房的窗子”,文章开篇却说“既无书房,又何从说到书房的窗子”,岂不怪哉!原来,这书房,这书房的窗子,都只存在于作者的想像之中,这想像中 的窗子又是怎样的呢?南窗、东窗、西窗各有情致,作者却独偏好北窗,只因北窗光线清淡而隐约,能引人沉思,给人想像的空间,“我们想像的放大,不也就是我 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能让人产生独立的个性,而窗外的一行疏竹更平添了几许灵性。而所有这些,都源于窗子能 “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我喜欢冬日里的南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那清幽的光辉映照着人的心灵,清爽、温适,满足感油然而生。
你喜欢哪扇窗呢?
16.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解析】在结构上的作用,要考虑本身的作用,文章名为“书房的窗子”,用意不在写窗子,而是表明一种人格和生活态度,所以窗子只是文章的线索。还要考虑在文中的作用,这是在开头,就主要考虑与题目和下文的关系。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答案】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典雅”这一特点。“典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具体在本文第② 段中,在语言运用上表现为文言词语、对举的词语;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相间;在修辞上表现为排比和引用。要注意结合文章举例赏析。
18.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解析】题目提示了从第④、⑤段做答,首先解释句子本身的含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指月下的梅花;“晴雪梅花”指 白天的梅花。作者说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前面说的“光度”与“想象”“人格”的问题。第⑤段又说与“态度”有关。搜寻文中关键词句,即可整理出答案。
19.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4分)
【答案】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
【解析】其首要的作用是这些描写的本身作用——表现对北窗的爱,还要考虑对于文章表达效果和结构的作用。
六、语言运用(12分)
20.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示例: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
【答案】示例:(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解析】这是仿句和名著阅读的结合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玛蒂尔德和水生的人物性格,然后要套上 “我的幸福就是……(名词,与人物相关),……(动词)……(名词,与前边的名词有密切关联或者直接是前一个名词),就……(和前一个动词相同)了我的幸 福”的句式即可。
21.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4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 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 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案】示例: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解析】题目要求概括“王羲之的贡献”,运用排比句式。可以先概括文中介绍的王羲之的贡献——变革楷书、开创今草、让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然 后采用排比句式表述;注意“不超过30字”的限制,意味着对“让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还要进行压缩。
2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4分)
我喜欢的书名:《 》
理由:
【答案】示例:
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解析】喜欢哪一种都可以,理由要扣准两个方面:一是书名本身的在语言上的优点(比喻、借代),一是书名所表现的情感。
七、写作(60分)
23.请以《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④不少于800字。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参考答案解析
一、(15分,每小题3分)1.B 2.C 3.B 4.D 5.D
二、(12分,每小题3分)6.A 7.D 8.C 9.B
三、(9分,每小题3分)10.D 11.C 12.B
四、(24分)13.(10分)(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3)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14.(8分)(1)(4分)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2)(4分)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15.(6分)(1)①郁乎苍苍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③焚百家之言④多于南亩之农夫(3)法国
(4)《围城》
五、(18分)16.(3分)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17.(6分)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18.(5分)
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19.(4分)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
六、(12分)20.(4分)答案示例:
(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21.(4分)答案示例: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22.(4分)答案示例:
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七、作文(60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祐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 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 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 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 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 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 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 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 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 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 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 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