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4:0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第一篇: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化 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具有有序性、延续性、分析性的特征;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发散思维,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特征。左右脑功能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 基础,一切创造毫无例外都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效应。但过去囿 于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偏差,中学教育长期受到“左脑优势”理论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利用左脑功能、鼓励左脑活动的单一化倾向。教学过程 大多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使左脑承受“过度的教育”,同时忽视或轻视对右脑的非语言化训练,使右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从而 使学生的左右脑不能得到平衡、协调的训练,妨碍了中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这一现象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倾向: 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核心,但“片追”的结果使中学教育一是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单纯抓智育而轻视学

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美术、音乐等课程不受重视,有着丰富形象思维内容的语文、历史等课程,往往变成了单一的语言分析课。从脑功能的开发利用来看,都局限于对学生语言信息的加工贮存和进行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训练,缺乏非语言材料的加工和进行表象思维、发散思维的教育训练,偏重于利用左脑功能,而忽视对右脑功能的利用,不利于脑功能的整体开发和协调发展。

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相当多教师的观念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教学过程固守于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猫画虎”的模式,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多的还是注入式、满堂灌等。学生只要不断重复别人的思想就可考及格甚至考高分,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培养。这对学生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依然是“重左轻右”,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反而窒息人的智能,阻

碍创造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

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中学考核内容中知识性、概念性题多,应用性、发挥性题少,学生考试缺乏复杂认知成分的参与。考核方式全是笔答形式,缺乏甚至没有情景性、模拟

性、实践

性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其结果只能考学生的语言、记忆、逻辑思维能力,很少考学生的表象、直觉、发散思维能力,亦即“考左不考

右”。

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普遍偏重于考分,分数高则是“尖子生”、“优等生”,分数低则为“差等生”。教师所喜欢的往往是那些倾向于左脑思维,能在语言和计算机方面获

得高分的学生;而那些倾向于右脑思维,对绘画、音乐、舞蹈、操作技术、小发明表现出兴趣,但考试分数低一些的学生,则常常被认为是“不务

正业”。

因此,这种评价标准只能导致“左脑思维者”受到表扬激励,而压制了“右脑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从上述分析来看,“重左轻右”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因而忽视个性、扼杀创造性也就成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如今,我们已进入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时代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而选择人类思维的生理特点和机制作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右脑功能的训练、开发和形象思维的培养,使左脑与右脑协调发展,追求左右脑的整合效应,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人的聪明才智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消除上述消极因素,加强对学生右

脑的教育训练呢

(1)教育思想现代化 应试教育是一种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纯知识型、纯左脑型的教育,它严重阻碍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

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模式,它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完整结合,是一种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全脑教育”。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灵魂。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中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内部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也是提高中学生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

才的必由之路。

(2)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中学教育必须改变以往一味以课堂、课本、教师、分

数为中心的现象,从发展学生创造力这一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此,教师要努力探索能促进学生左右脑平衡、协调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①重视问答式、讨论式教学,变单向传播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双边活动过程;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形成探索认识、发现结论的能力和学习探索方法、训练创造思维。②设置问题情境,置学生于新旧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人经验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真正在信息结构上变学生客体为主体。③重视诱导,培养探索动机和兴趣;注意引导,指引探索发现方法和途径;适时疏导,解决发散思维中的疑难;适当辅导,提供参考信息和材料,并示范如何以变式、发散思维分析问题。④鼓励学生批判性地分析教材,质疑问难,发现、提出问题,以培养创造性想像力和批判意识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力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还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把独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原则引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笼中之鸟是不能高飞的。

(3)考试模式综合化 在考核内容方面,突破以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考核范围的限制,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把基本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测验相结合,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测

验相结

合。命题形式广泛多样,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图解型题目。试题应多从现实材料入手,注重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激发学生左右脑并用。考核形式不拘泥于笔答,可采用口试、模拟、实际操作等形式。同时还要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这种考评模式将对中学教育发挥正确导向功能,有利于提高

中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4)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应该看到,有些“差生”往往操作能力较强、想像丰富、思维发散而灵活,倾向于通过探索来学习和表达自己的认识。相反,不少被认为是学习尖子的学生,缺少创造性,思想

贫乏,思

路狭窄,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重新确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标准,注意对“右脑型”学生的评价激励,宽容顽皮淘气,欣赏学生的一得之见与特长表现,保护“现象差生”,重视发掘这类差生的创造天性。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任何一种创造性表现,都应多给予赞赏和鼓励;对于学生创造结果的评价,不必苛求十全十美;对于暂时性的失败,要给以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多次尝试;对

于学生探索活动中的“出格”、“离题”、“出错”也应耐心、巧妙地引导,多肯定其大胆假设的勇气。学生的创造力是一朵娇嫩的花,赞扬使它怒放,批评则可能使它未开先凋。全新的评价激励会为学生

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内驱力。

第二篇: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教学教案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郭湖海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化 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具有有序性、延续性、分析性的特征;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发散思维,具有无序性、跳跃 性、直觉性特征。左右脑功能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 基础,一切创造毫无例外都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效应。但过去囿 于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偏差,中学教育长期受到“左脑优势”理论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利用左脑功能、鼓励左脑活动的单一化倾向。教学过程 大多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使左脑承受“过度的教育”,同时忽 视或轻视对右脑的非语言化训练,使右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从而 使学生的左右脑不能得到平衡、协调的训练,妨碍了中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这一现象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倾向:

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 该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核心,但“片追”的结果使中学教育一是只重 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单纯抓智育而轻视学生素质的 全面发展。学校的美术、音乐等课程不受重视,有着丰富形象思维内容的 语文、历史等课程,往往变成了单一的语言分析课。从脑功能的开发利用 来看,都局限于对学生语言信息的加工贮存和进行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 训练,缺乏非语言材料的加工和进行表象思维、发散思维的教育训练,偏 重于利用左脑功能,而忽视对右脑功能的利用,不利于脑功能的整体开发 和协调发展。

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相当多教师的观念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教学过程固守于教 师“照本宣科”、学生“照猫画虎”的模式,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多 的还是注入式、满堂灌等。学生只要不断重复别人的思想就可考及格甚至 考高分,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都没有得 到正常的培养。这对学生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依然是“重左轻右”,不仅不 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反而窒息人的智能,阻碍创造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中学考核内容

中知识性、概念性题多,应用性、发挥性题少,学生考试缺乏复杂认知成 分的参与。考核方式全是笔答形式,缺乏甚至没有情景性、模拟性、实践 性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其结果只能考学生的语言、记忆、逻辑思维能 力,很少考学生的表象、直觉、发散思维能力,亦即“考左不考右”。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普遍偏重于考 分,分数高则是“尖子生”、“优等生”,分数低则为“差等生”。教师 所喜欢的往往是那些倾向于左脑思维,能在语言和计算机方面获得高分的 学生;而那些倾向于右脑思维,对绘画、音乐、舞蹈、操作技术、小发明 表现出兴趣,但考试分数低一些的学生,则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这种评价标准只能导致“左脑思维者”受到表扬激励,而压制了“ 右脑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从上述分析来看,“重左轻右”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因

而忽视个性、扼杀创造性也就成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如今,我们已进 入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的灵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时代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与创造能力。而选择人类思维的生理特点和机制作为突破口,加强对学 生右脑功能的训练、开发和形象思维的培养,使左脑与右脑协调发展,追 求左右脑的整合效应,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人的聪明才智的最佳途 径。那么,如何消除上述消极因素,加强对学生右脑的教育训练呢(1)教育思想现代化 应试教育是一种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 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纯知识型、纯左脑 型的教育,它严重阻碍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现代教 育模式,它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完整结合,是一 种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全脑教育”。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 灵魂。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中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是要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内部深层次、全方位的 变革,也是提高中学生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2)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 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不是 惟一渠道。中学教育必须改变以往一味以课堂、课本、教师、分数为中心 的现象,从发展学生创造力这一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将创 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此,教师要 努力探索能促进学生左右脑平衡、协调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①重视问答 式、讨论式教学,变单向传播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双边活动过程; 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形成探索认识、发现结论的能力和学习探索方法、训练创造思维。②设置问题情境,置学生于新旧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识、个人经验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真正在信息结构上变学生 客体为主体。③重视诱导,培养探索动机和兴趣;注意引导,指引探索发 现方法和途径;适时疏导,解决发散思维中的疑难;适当辅导,提供参考 信息和材料,并示范如何以变式、发散思维分析问题。④鼓励学生批判性 地分析教材,质疑问难,发现、提出问题,以培养创造性想像力和批判意 识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力采用现代多媒 体技术手段,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还要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把独立探索、创造性 解决问题的原则引进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 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笼中之鸟是 不能高飞的。

(3)考试模式综合化 在考核内容方面,突破以单一学科的知识和 能力为考核范围的限制,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把基本知识与综合 能力的测验相结合,把左脑的抽象逻辑性与右脑的具体形象性测验相结 合。命题形式广泛多样,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 象性图解型题目。试题应多从现实材料入手,注重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激发学生左右脑并用。考核形式不拘泥于笔答,可采用口试、模拟、实际 操作等形式。同时还要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这种考评模 式将对中学教育发挥正确导向功能,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 批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4)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应该看到,有些“差生”往往操作能力 较强、想像丰富、思维发散而灵活,倾向于通过探索来学习和表达自己的 认识。相反,不少被认为是学习尖子的学生,缺少创造性,思想贫乏,思 路狭窄,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重新确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标 准,注意对“右脑型”学生的评价激励,宽容顽皮淘气,欣赏学生的一得 之见与特长表现,保护“现象差生”,重视发掘这类差生的创造天性。教 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任何一种创造性表现,都应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对于学生创造结果的评价,不必苛求十全十美;对于暂时性的失败,要给 以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多次尝试;对于学生探索活动中的“出格”、“离题”、“出错”也应耐心、巧妙地引导,多肯定其大胆假设的勇气。学 生的创造力是一朵娇嫩的花,赞扬使它怒放,批评则可能使它未开先凋。全新的评价激励会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内 驱力。

第三篇:浅谈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

论文题目:浅谈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__汪专 业:__英语教育___年 级:___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

【摘 要】

森___

09秋____

英语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方面,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英语听力理解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的环节,他们认为听力材料难懂,语流太快以及经常有听力焦虑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学习任务。英语听力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听力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地运用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去完成每道题目。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在听力理解中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作者提出了两方面的改进方法。一方面,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英语听力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另一方面,老师必须即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听力中出现的问题,即时采取措施,布置适量的作业,课内课外对学生进行辅导,设计并组织多样而有趣的活动来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关键词】:英语听力;障碍;对策

目录:

1、英语听力障碍 1.1语言上的障碍

1.11内容上的障碍 1.12词汇障碍 1.13语法障碍 1.14综合理解障碍 1.2非语言的障碍 1.21心理障碍 1.22听力习惯障碍

2、如何扫除听力障碍

2.1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2.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2.3正确引导学生记单词 2.4重视扩大学生的重视面

2.5注意学生良好习惯心理素质的培养 2.6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

3、加强训练,提高听力能力,减少听力障碍 3.1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3.2加强阅读

3.3进行专门的听力练习3.4让学生多听英语

导言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刻,全球化正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听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听是人们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听的 场合很多,如看电影、电视和各种演出,听广播、录音、报告、演讲等都需要听,作为学习的手段,听又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因为任何外语课程,在课堂上不可能不进行任何听的活动,每个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从95年起全国有些省市的中考英语试题就出现了听力试题。这标志着中考卷入了英语命题已由过去的单一型逐步向综合型过渡,同时也宣告英语听力教学已正式进入初中常规英语听力教学。今天在我们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听力试题的比例也很大,两考生在这一块上失分率较高,那么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一是多年来,英语学习存在偏重于语言知识和功能的掌握,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的倾向。不少人感到“耳不灵”“口难开”,不同程度的患有英语学习的“聋哑症”。二是由于听力障碍使得有些学生听英语时如听“天书”或“听”了却什么也没有听到,有些影了只是半知半解,达不到听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听力?如何消除听力障碍?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这是广大英语教师急待探讨的课题。下面我就如何解除初中英语听力障碍谈几点看法。提高听力质量,听者就要着重先了解自身存在的影响听力的一些主要障碍,然后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克服。

1、英语听力障碍

英语听力障碍一般分为知识性听力障碍和非知识性听力障碍两种。听力障碍,障碍了听力能力的培养,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了障碍的大小,听力障碍越小,越易培养听力能力,越易提高听力水平。

1.1语言上的障碍。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英语语言中的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转移、音变等都会影响语流的变化,使学生无法听懂英语国家人讲的地道地英语。如学生听不出“Do you

want to so?”这句非常简单的英语,其原因是美国人在口语中经常将这句话读作“Do you want aso?”另外,单词重音掌握不准,也会直接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如ldesertt[dezot]是名词,表示“沙漠”,若读成[di'z3:t],就成了动词,意思是“遗弃”,甚至可能被理解为dessert(饭后甜食)。英国英语(BritishEnglish)与美国英语(Ameriean English)发音上的区别也会给听带来困难。如美国人说的“I can’t do ”很容易被说英国英语的人误解成“I can do.”因为在美国英语(A.E)中“cal’t”读作[kent],“can’t”中[t]与d0中的[dj连在一起,产生不完全爆破,两个因素之间稍有停顿,分辨不出来,就会被误解为后者,意思就全反了。

1.11内容上的障碍。我国的中学生非常熟悉我们的国情,而对西方国家的国情了解甚少,以致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识加在英语上,结果大相径庭。如在我国,人们一般不喜欢指名道姓。但在西方国家,这是很平常的事,学生向老师问好时习惯称呼名字,儿子对老子也可以直呼其名。这样,中国学生听时,就可能转不过弯来。再如,两篇难度相当的听力短文,一篇是介绍中国的春节,另一篇是介绍西方的圣诞节或感恩节,前者听起来较容易,因为春节是中国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节日,而后者听起来较难,显而易见由于对圣诞节和感恩节不甚了解。

1.12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辩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1.13语法障碍

语法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于一个一个的单词和句子,不会听关键词和关键句等,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就会停下来,这样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就不会对这种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较好的把握,在停的过程中,听不懂的词句或记下来,在没法搞懂,或可因其不影响对所听话语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而放它去,继续往下听,不然会影响听以下的话语,如果遇到不懂的词句就停下来,就达不到听的目的。

1.14综合理解障碍

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如仅有语音、词汇、语法等等这些良好的基础而没有良好的听力技巧仍然很难提高综合理解能力。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但到头来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前忘候的现象。还有的同学遇到生词便停下来,苦思冥想,更有甚者每听一句便将它心译过成汉语自认为是懂了,殊不知这样的翻译过程影响了下文信息的输入,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语,即使翻译的再好也不能达到文章的综合理解。所以听音过程中养成抓重点,不究枝节的好习惯,才是克服综合理解障碍的好关键。

1.2非语言的障碍 1.21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这势必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过于紧张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也不能保证其连续

性和正确性。在听力时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个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条件发射。

1.22听力习惯障碍

听得注意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得基本思想,在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词,美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究停下来思索,无疑究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时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根据英语听力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听力障碍扫除训练,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2、如何扫除听力障碍

2.1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好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语音、语调。初中教师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使初中生人人都能通过音标关,教好音标,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略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

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两个词而忽视全文。同时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2.3正确引导学生记单词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学英语不记单词时不行的,对于词汇学习不仅要知其意,还要知其音。记单词最重要的方法时根据读音规则去记拼写。

2.4重视扩大学生的重视面

英语的背景知识涉及面广,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教师要进行详细的介绍外,在课余时间,要鼓励学生多看其他书籍,有意识的让他们去扩大知识面。

2.5注意学生良好习惯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的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时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也要适时给予表扬。

2.6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

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听力的有效手段。听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做到接受准确,反映及时,适时地预测和取舍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前后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特别注意利用关键

词、暗示词、过渡句,如:although however because as a results , there are two ways of doing that 等,这些词句对上下文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及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其次迅速判明主题,及时捕捉住与主题要关的重点,排除那些与主题无关、平淡、次要的信息,把注意力始终放在抓主题上。

3、加强训练,提高听力能力,减少听力障碍 3.1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有利于培养其感知力、想象力,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之认知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安排听力训练。第三,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呈现上,应遵循听、说、写教学顺序。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更是要坚持随同教学进行训练。

3.2加强阅读

加强遇到是提高听力的关键环节。首先,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熟悉读音技巧,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些对听力都有直接的帮助。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语言理解的速度,这自然提高理解的速度。其次,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和熟悉语言民族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消除由于文化障碍而造成的听力中的各种困难和误解。

3.3进行专门的听力练习

培养听力,解出听力障碍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用外语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诵读和口头问答,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的各种听力练习等等,都是有效的听力训练,培养听力用的练习也可以不结合教学的课文而另行选编,可安排专门的听力操练课。练习步骤可大致如下:(1)听,利用听音设备或教师口说,编教要根据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材的难以程度而定;(2)完成书面作业。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或通过回答,才能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如何;(3)可发给所听内容的书面材料让学生阅读。如先看后听会影响听力效果;听后看是为了让学生把没有听出来或没有听懂的词和句搞清楚,以便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能在今后遇到别样情况时听辨出来。

3.4让学生多听英语

听力是听的练习培养起来的。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听力的训练,让学生多听英语,所谓多听,指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少用汉语进行教学,此外,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利用录音机和录音磁带,在没有现成的录音磁带时,也应由校或本地区语音较好的教师自制磁带,供学校使用,使学生多听美、英人的声音,以及学校里其他英语教师的声音,使学生习惯于听比较地道,比较标准的英语语音,另外也要让学生注意听同班同学的声音,以提高辨音能力。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都要用心听。还要鼓励学生课后收听适合程度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教学节目,在有条件的学校要反映英语教学电影片,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听力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注意实效、不走形式。只有有意识地注意听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

总之,多年来,英语学习存在偏重于语言知识功能的掌握,而忽视听力说能能力的锻炼的倾向。不少人感知“耳不灵,口难开”不同程度地有英语学习的“聋哑症”。解除听力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对每一个学英

语的人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障碍及对策

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障碍及对策

临湘市五里中学 胡辉

摘要:创新已成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甚至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人为的障碍,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 创造思维 创新意识 创造力 创新型人才 创新已成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较其他学科有着更为特殊的优势。概括地讲,在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摄取,对文章内容、艺术形象的感悟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多年来,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甚至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人为的障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过于偏爱“求同型”的教学(测试)方法 为了让学生获取高分,教师过分强调求同思维的训练,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参及习题的所谓标准答案。而求异思 维,则往往被看做是离题的、费时的“画蛇添足”之举。“求同型”的教学及测试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老师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

不少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不能大胆地向“轻车熟路”告别,不能积极地扬弃与创新,使得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教师习惯了包办代替和“照案宣讲”

教师上课时,教参实施“注入式“、”满堂灌“,不容学生有质疑问难,一切均按教案、思考实践的余地;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不理不睬或不置可否,情急之时还要横加训斥。长此以往,怎能不使学生的智慧和灵气磨灭殆尽?

4、学生对教师盲目迷信

学生对教师普遍怀有盲目崇拜的心理,教师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不容怀疑和违背。这种盲目迷信的心理使学生习惯于做“忠实”听众,抑制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要克服上述障碍,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探讨问题的朋友,支持与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 良好氛围。例如:讲《七根火柴》,教师说“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多少话要对战友说啊。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无名战士,你要对战友谈些什么呢?”教师的一番话,把学生领入特定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良好氛围,他们便一个一个地站起来发言。同时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不盲从教师不迷信书本。

2、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方法很多,仅举两种:

(1)全局性启发。老师可用启发式促使学生的思维覆盖全篇课文,这样的启发便是“全局性启发”。例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是于勒吗?”由于这个问题直接触及了本文的主题,就促使学生把思维引向全篇课文。

(2)重新拟标题。例如读《海燕》后,学生相继给课文拟出“暴风雨的报信者”、“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黑色的闪电”、“敏感的精灵”、“勇敢海燕”、“无畏的革命先驱者”等新标题。不难看出,这个教学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海燕”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已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领域。

3、培养学生思维的扩展性

思维的扩展性在阅读教学中,是指以某篇课文为圆,读基础点,向有关方面扩展。

(1)同中求异扩展思维。学习《醉翁亭记》时,可向 课本中涉及“记”这一文体的篇章扩展。像《核舟记》、《岳阳楼记》等,对它们的内容与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记”这一文体属散文范畴,可记游、记物、记事。这样阅读一篇,涉及若干篇,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2)迁移聚合扩展思维。从课内作品向课外作品迁移,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教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引导学生了解《红烛》、《死水》等,还阅读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仿造例句,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写续写或命题作文都是锻炼学生创造想象的良好途径。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质疑发问、课堂辩论、即席演讲、把作品编成戏剧、小品等形式演出、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形式的训练,然后再逐步放开,过渡到自己的独立的想象和创造,在体裁上,可先练习写一些寓言、童话故事,再练习写一些记叙性的散文再逐步过渡到学写一些小小说、诗歌等。

5、教师关于创新,开掘源头活水

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挥,必须要求教师首先是创造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引来创造的源头活水,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施加“润物无声”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还有较高的灵性和创意,便能把学生培养得个个有灵性和创意,从而进入为师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勤学博览,积蓄知识储备。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实践型和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语文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博览群书才能以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才能掌握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

(2)强化创新意识,实施创造性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思想挑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构等方面都要有创新,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探究式学习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第五篇:浅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绿色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绿色物流要求企业在物流的全过程中降

低能耗,提高效率和产品回收率,以及合理处理废、旧物等。目前,绿色物流在我国刚

刚兴起。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

养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阐述绿色物流的概念、分析绿色物流的运作模式

和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绿色物流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

内部化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的发展观。目前,我国物流领

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在绿色物流的理念、政策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一、绿色物流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发展与之联系越来越密切。物流活动的频繁以及物流管理 的变革,会增加燃油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浪费资源、引起城市交通堵 塞

等,因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 上。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

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

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型发展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物流的特征

第一,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传统物流为“正向物流”。

第二,绿色物流是共生型物流。绿色物流则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求得坏境与经济发展共存。

第三,绿色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

三、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比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成就方面,很明显的发现我国国内在发展绿

色物流方面有较多的不足;而且,我国国内现代物流的起步晚,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意识更是薄弱。

(一)观念陈旧,体制僵化

一方面,一些地方的领导和政府传统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的发展和监督物流活动的实施,由于对物流的发展缺乏科学、前瞻性的思考,因而不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放任自流的现象。

另一方面,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观念几乎为零,对其中重要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更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二)政策不完善,缺乏权威性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虽然中央政府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执法机关,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制约了这些政策的实施,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置国家法规于不顾,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只重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这成了制约绿色物流发展和实施的瓶颈。

(三)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及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都比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另外,我国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的服务,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人才短缺,研究滞后

一方面,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的理念形成不久,许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物流企业缺乏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我国在物流教育和研究方面也相当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物流教育缺乏规范有效的人才培育途径。

二、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

1、制定政策法规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完善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控制物流污染

发生源方面,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推广使用绿色交通运输工具等。在限制交通量方面,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2、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绿化物流渠道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严重阻碍物流绿色化的发展。要发展绿色物流事业,进行绿色改造,就必须正视我国物流现状,在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计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应将全球定位系统引入物流活动中,结合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信息,合理安排物流的车辆和路线,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运行。

3、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作为新生的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只有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才能为绿色物流产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企业应加强绿色物流的管理

1、大力推行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协商决策,在采购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通过降低材料使用成本、末端处理成本、保护资源和提高企业声誉等方式提高企业绩效。

2、进行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它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领域。

3、加强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在产品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既能经济地满足包装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回收和再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标准化的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4、推行绿色运输管理

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具体方式包括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等。

5、实行绿色营销策略

绿色营销重视环境保护,强调把消费需求与企业利益及环保利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是搜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销售渠道及开展绿色促销等。因此,尽快的发展绿色物流是我国在世界市场上赢得空间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沿着这个途径推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结论: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代表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既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又可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

下载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计划生育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近年来计生协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各地经验不断涌现,在这一可喜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计生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健全和完善作更深入和理性的思......

    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5篇)

    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 “>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2007-02-10 16:49:50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 摘要近年来计生协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各地经......

    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范文大全

    中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了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当前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对策

    三、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年龄约12~15岁, 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属于青春期, 也有人称之为“断乳期”、 “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这一时期是个充......

    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研究

    Q:为什么要学习? A:因为不学习就没有将来,而且父母和老师都想我们好好学习,社会也是这么希望的。 Q:那你自己呢?抛起别人的看法你为什么学习呢? A:因为我以后要工作 Q:那你为什么要工......

    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解决办法 作者:孙泽善 武威第十七中学 【摘要】:现阶段,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许多困难,英语也是许多学生的弱势学科。本文从实际出发,列举了中学生在英语......

    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对策

    湖南大学自考毕业论文 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目录 1引言 .......................................................................................................

    浅析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及对策

    浅析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 经营者 法律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从消费者、经营者和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切实保护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