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惠民胡集镇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对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典型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
强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实现农民增收新跨越
近几年,胡集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列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进行考核,有力促进了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推进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发展总数位居全县第一。目前,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1家,入股社员960人,联系带动农户1.2万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出数量规模日益扩大、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显著的良好格局。
一、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自2008年以来,胡集镇党委、政府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富民强镇的重大战略举措,摆上重要位臵,建立领导班子,优化发展政策,严格奖惩措施,加速推进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胡集镇31个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经营上,占到总数的90%,种植业方面有15个,其中食用菌类银耳3个、香菇2个、甜玉米1个、蔬菜合作社7个,西瓜合作社2个,占总数的48%,养殖业方面13个(生猪养殖3个、养鸡5个、肉牛养殖2个、养鸭子1个,养羊2个)其他的农机服务3个,合作社经营服务范围是实行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合作.目前,我镇围绕食用菌、甜玉米、西兰花、韭菜、黄瓜、西红柿等六大主导产业都建立了一批特色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猪、牛、羊、家禽等一批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渐入佳境,形成高潮,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强力助推器。
二、推进措施得力,强力促进合作社发展
(一)领导重视,强化服务。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农业的2名班子成员具体抓,镇机关干部负责帮办服务,经管站具体牵头,负责业务指导。确定全镇每个优势产业至少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并出台扶持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奖惩措施。自08年以来,连续两年相继制定出台了《胡集镇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意见》、《胡集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考核办法》,协调发动村两委为农民合作社解决土地流转、供水、供电、场地等困难,为合作社的兴办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连续两年邀请县农广校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和社员600余人;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与合作社领头人进行交流,实地查看,了解合作社急需政府解决的实际困难,指导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全镇按照“扶强不扶弱,扶大不扶小”的原则,选择了5个运作好的合作社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其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辐射作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政策驱动、呈现带动效应。2008年和2009年镇财政连续两年拿出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按照本年度新增投资额的1%进行奖励,对12个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门的表彰、奖励。两年内为合作社颁发奖金36.5万元,对于产业优势突出、运行良好的合作社择优选出一部分进行重点资金扶持。这几年,我镇财政部门协调农经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帮助胡集书会甜玉米合作社和富盛养猪专业合作社获得政策性项目扶持资金80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有力地扶持和培育了一批发展有潜力、规范运行、幅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合作社,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积极效应。
(三)抓规范,助提高,搞好积极引导。
按照“先发展、后规范、一边发展、一边规范”的工作思路,抓
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落实合作社的基地,建好一批规范的合作社。种植养殖示范基地达16家,标准化、规范化种养小区19个,带动农户12000户,38000人,镇政府进一步转变服务思路,政府由管理变服务,由被动变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和引导。在合作社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多做文章,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自08年来六次组织村干部、群众赴无棣,寿光、桓台、潍坊、昌乐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农业专家组织开展专题讲座20余次,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协调金融部门投放支农贷款达6500万元。镇政府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义务为农民进行市场预测,直接为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牵线搭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实力强大的集团或商家买主联系、洽谈,解决养殖户一家一户销售难的问题,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的重要主体,其中有6个合作社注册了自已的商标,有4个合作社进行了“三品”认证,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典型带动、项目拉动,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规模化种植、养殖,扩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如书会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福德养鸡专业合作社、惠阳瓜菜专业合作社、星技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重点示范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镇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弱势群体联合使起步阶段的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普遍偏小,可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多数合作社社员数不到100人、注册资金低于10万元,这些将影响到合作社的带动效应。
二是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深加工不足。我镇现有的合作社中,90%都是从事种植和养殖,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务和业务停留在初级产品销售及信息、技术层面上,品牌效应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合作社,较少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至今还没有。
三是做大做强十分困难。农民收入增幅后劲不足。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后劲不足。部分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观望心理较强。
四是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形不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由于土地承包到户的限制无法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植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
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弱,抵预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合作社只作不合,主要是以大户牵头,风险由大户承担。品牌意识薄弱,大多数合作社没有自己的商标,创品牌意识较差。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写一套做一套。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健全,即使设立理事会,但也是流于形式。
各位领导同志们,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下一步,我们胡集镇将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更有利的举措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培树典型创品牌 示范带动增效益
顺化乡张宋村陇顺富翔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千头肉牛养殖场和种羊场各1个,年出栏肉牛3000头,种羊6000只,繁育母羊2000只,年经济效益达600多万元。该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合作共赢为宗旨,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土地入股”方式吸纳养殖户为社员,通过“投母还母”的养殖模式,不断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能力,带领农户发展壮大草畜产业,形成了集引种、繁殖、育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格局,有力的带动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创新养殖模式,增强发展能力。陇顺富翔养殖专业合作社前身是2009年建成的富翔养殖场,当时养殖场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和带动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为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进一步扩大养殖场规模,2010年,养殖场负责人王福祥先后两次赴山东和内蒙古参观学习,回村后结合本村实际,推广“投母还母”养殖模式,将山东引进的多胎母羔羊免费投放本村农户分散喂养,待多胎母羔羊长大产羔后,养殖户再将多胎母羊送还养殖场,所产小羊羔则无偿归养殖户拥有。这个看似没有任何直接经济回报的“投母还母”模式,里面蕴含着养殖产业培育、场户互利共赢、先富帮带后富三层深意。一个人搞养殖,规模再大也大不过全村
化牛舍3幢9000平方米,羊舍2幢6000平方米,并配套地下排污排粪设施、上顶旋转通风设施、ATR自动喂养车和自动吃料加工车,养殖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合作社采用以“权”作“股”的方式,吸纳本村26户农户以380亩土地的30年承包经营权为股份(80亩土地为合作社建设用地,300亩土地为饲草种植基地),入股参与合作社建设,26户以“地”入“股”的农户,80亩建设用地每亩每年分红近1000元,300亩饲草地每亩每年分红近500元,26户农户年分红近20万元,户均实现增收9000元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合作社社员参与发展的积极性。
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主动对接市场,在饲草来源、产品品质、销售渠道等方面做文章,着力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整套的科学经营体系和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链条。为保证饲草质量和畜产品品质,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建成千亩饲草种植基地和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确保了饲草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在自产饲草的同时,合作社与种植大户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合作社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有机肥料,种植户则以低于市场价格为合作社提供饲草,实现了种与养的良性互推机制。为使效益最大化,在稳定订单销售的同时,合作社在延伸链条、二次增效上下功夫,相继在县城创办“陇顺富翔”肉食直销店和连锁餐厅,通过畜产品的二次加工,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社发展空间。同时,合
第三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模版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为本省和省外地区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年**月**日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总人数有**人,全部为农民;拥有大型农机具**台,年机耕面积为**万亩,带动农户**户;**年底资产总额**万元。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关怀下,合作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二、合作社成效显著
******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年底注册成立以后,就快速发展壮大起来,大型农机具从一开始的**台增加至**台,生产足迹遍布全省,并辐射周边省市县区,作业面积达**万余亩,****年经营服务总收入高达**万元,取得的显著经营效益。
三、民主化管理,市场化发展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管理,大家说了算;发展,市场说了算。合作社成立以后,狠抓组织建设规范化,严格按照县里规定制定《合作社章程》,并成立理事会为领导决策机构,实行民主管理。研究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合作社每月召开一次会员大会,研究市场需求,制定合作社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在财物管理方面,设立了独立帐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合作社财务制度,做到审批报帐程序化,日清月结,定期公布帐目,按股分红,随时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
******农机专业合作社十分重视学习培训,购买实用书籍**多册,举办培训班*次,不断加强合作社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合作社的内在能力,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四、合作社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农机专业合作社坚持“民主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努力吸收和发展农民成员、壮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树立品牌意识、规范运营机制,努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民权县龙塘镇隆达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为本省和省外地区提供农机作业服务。2010年12月17日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总人数有22人,全部为农民;拥有大型农机具32台,年机耕面积为25万亩,带动农户878户;2010年底资产总额140万元。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关怀下,合作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二、合作社成效显著
隆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底注册成立以后,就快速发展壮大起来,大型农机具从一开始的11台增加至32台,生产足迹遍布全省,并辐射周边省市县区,作业面积达25万余亩,2010年经营服务总收入高达218万元,取得的显著经营效益。
三、民主化管理,市场化发展
在隆达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管理,大家说了算;发展,市场说了算。合作社成立以后,狠抓组织建设规范化,严格按照县里规定制定《合作社章程》,并成立理事会为领导决策机构,实行民主管理。研究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合作社每月召开一次会员大会,研究市场需求,制定合作社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在财物管理方面,设立了独立帐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合作社财务制度,做到审批报帐程序化,日清月结,定期公布帐目,按股分红,随时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
隆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十分重视学习培训,购买实用书籍100多册,举办培训班9次,不断加强合作社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合作社的内在能力,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四、合作社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隆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坚持“民主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努力吸收和发展农民成员、壮大经营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树立品牌意识、规范运营机制,努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
典型材料
一、合作社概况
1、基本情况。该合作社组建于2009年末,是由**村***等5名村民发起,采取农民主办、大户参股方式建立的。位于**乡**村境内,总投资1050万元,其中自筹400万元。现有办公室8间、厂库房1万平方米,共有维美德T191h、纽荷兰T8050、约翰迪尔9330型等轮式拖拉机10台,约翰迪尔、春雨4YZ-4等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佳联大豆联合收割机2台,凯斯自走式液体施肥机1台,约翰迪尔
512、凯斯530C、格兰CLC13等联合整地播种等农机具14台套。
2、建章立制。合作社有牌子和固定的办公场所,设立了信息、维修、培训等服务机构,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民主选举产生,有成员大会记录,股金设臵合理;合作社有6名社员,其中技术人员10名,均在农机部门取得了操作证。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服务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地几年或一年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可以结算现金或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按市场行情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田间由农户自已承担。
三、基本经验
合作社始终抓住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回顾合作社筹备、成立至今,取得的经验如下:
(一)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么多年来,农民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土地一家一户一小块再加一点钱,仍是单家独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收入低、致富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辛辛苦苦一年仅能解决温饱。农民还是困惑于“赶猪鸡好卖,挑鸡猪好卖”的市场怪圈中。农民在自己的那一分地里种植玉米,附加值很低。而成立合作社,可将分散于农户手中的资金、土地等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壮大生产力量,组织农户们联合进行产业化的生产,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找准发财路子,什么赚钱本社发展什么,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才能切实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我们成立合作社的基础。在合作社的成立过程中,感到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虽然农民现在手中有了一点钱,但要发展产业化的农业,完全依靠农民自行解决资金问题难度很大。在我社成立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四、合作社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去年的初步实践,在合作社今后的发展上,也逐步明确方向和内容,*****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改善本地农村环境、加快农民致富服务。2013年合作租种经营土地15000亩,其余机具主要进行农业生产代耕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让农民接受认可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并
达到农民思想上的转变。同时,合作社进一步将社员土地进行流转,科学合理的安排种植结构,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今后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