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料教学法
史料教学法
学历史讲究“论从史出”,它既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所以史料教学法也就应该是历史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只不过长期以来,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下,人们过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根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这一局面正在逐步被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被挤进了垃圾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模式被研发出来,可谓是百花齐放。但热闹了一阵子之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曾经备受推崇的教学改革模式太注重形式了,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好在那一阵子风刮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历史教学的真谛,于是最基本的史料教学法闪亮登场了。
史料教学的运用:
1.辨别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掌握史料教学的基本概念。如前所述,史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而史料解释则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 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的描述、记录; 历史观点是指某人或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在史料教学中,只有弄懂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正确分析材料,做出有效筛选。
2.增加学生对史料的摄取,提高其阅读能力。俗话说,见多识广,学生要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即传统式的由教师提供大量史料,然后指导学生读史料,粗通史料大意,最后回答问题。这种方式被学生当成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字游戏,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即引导学生主动地搜集和积累史料。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提供一个主题或观点,然后要求学生搜集史料来证明该观点。
3.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增加史料阅读量实现了史料教学三个阶段中的认知史料阶段; 除此以外,史料教学还有更高的要求,即理解和分析史料阶段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阶段。正因为史料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向纵深推进的过程,所以,史料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富有启发性、规律性、层次性。
第二篇:浅谈史料教学法对史料的选取标准
浅谈史料教学法对史料的选取标准
有人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选择史料的标准就是要看“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这个观点极为片面,我认为史料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选择更能贴近课本内容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史料的运用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如在论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顶峰”这一问题时,;人教版则采用了体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和“军机处”等机构演变的史料。而课本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仅仅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选用更能贴近课本要求的、有关军机处设置的史料,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精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完整,以便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归纳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点,从而更有效地达成课标要求。
二 有利于对学生优秀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史以明智,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收集有用的信息,做到古为今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向学生提供对学生日常生活、个人品格成长和人文素养提高有用的史料,如在讲述人物模块时,可重点选择一些反映伟人待人接物、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的史料,用伟大人物的伟大人格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格;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多采用一些能够反映历史史实的文学名篇、文化常识、艺术作品、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长期熏陶中逐渐提高其人文素养。而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无疑是最有用的。
三 有利于联系现实,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历史或多或少的总会对现实产生一些影响,而现实也总是不可避免的要折射出历史的某些侧面。运用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史料,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实来印证、分析和阐述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能够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价值,增强学习历史的信心;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取恰当的、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的史料,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而学生在对材料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显然好过接受式学习方式下的死记硬背,这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广泛、频繁地运用丰富、鲜活、真实的史料,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真实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除此之外,我们在运用史料时也可着眼于学科间的联系,着眼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空间的拓展等等。
运用史料教学法学习历史知识时,遵循以上的几个着眼点来选取史料,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广西桂林市桂电中学
彭
昕
摘要:2012年我区已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这对我们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结合本人近一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之下的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与史料进行有效对话;
二、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
三、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
四、史料要“适量”、“适度”。只有我们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总结,逐步改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关键词:史料教学法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2012年9月,我区已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通史编排体例,采用了专题式教学,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真正走进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却是让人不容乐观,表现在:
一、不少的教师用的书是新教材,在教学中却仍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二、讨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师生互动不强,重结论,轻过程,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此等等。因此,如何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这些要求,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就突出的摆在了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的面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本文试结合本人在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以自己在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第二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与史料进行有效对话
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体验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时,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学的习惯,最终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本人在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史料为载体,用不同的设问,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作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去体验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走向。
如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中,为将三个区域集团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让学生体验三个区域性集团的建立和特点,我设计了三个情境问题:
1、“2004年法国欧歌葡萄酒公司要出口一批葡萄酒到德国,你觉得该公司要向德国交纳关税吗?他们会用什么货币进行结算?”
2、“2006年法国欧歌葡萄酒公司对外贸易扩大,该公司向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出口了一批只征收5%关税的葡萄酒,公司还想让美国出面协调其向加拿大出口的葡萄酒也只交纳5%的关税,你觉得美国有可能做到吗?”
3、“2008年法国欧歌葡萄酒公司值北京召开奥运会之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以10%的关税把酒出口到了中国,公司还想让中国出面协调其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出口的酒也只交10%的关税,中国能做到吗?”
通过以上三个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与史料进行的有效对话,并设身处地、一步一步深入三个区域集团的发展过程,并思考其中不同。这一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学生发展为本,更贴近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
教材内容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应对高考都是最为重要的文献,教材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表、每一幅插图乃至每一段引用的史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研读的内容,只是它们各自掌握的程度要求不同而已。怎样来处理好这些知识,特别关键的是怎样运用教材的这些资源来增强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增加思维含量,学生不是背课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课本。
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本节课要讲的教材内容,去解决教师的设问。这样就将教材内容材料化、问题化,就是“史论结合”的具体运用;二是直接将教材中的有关的内容作为史料引用,并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与学生互动。
比如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中,我就引用了教材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材料:
材料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启动后,美洲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没有到此止步,按原来的设想,北美三国将把自由贸易协议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以便最终建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人民版《必修二》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材料二并与材料一比较,概括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其实,只要以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对教材进行统率,把教材作为一本最直接的史料,灵活运用,就能达到锻炼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教师不再教“死书”,学生也不再“死学”,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教与学的有效性。
三、引用的史料类型要多样化,更要为教学三维目标服务
单纯的文字资料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时间长久就失去了研读史料的兴趣;单纯的图片资料则会让学生眼花缭乱,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过多的史料会拖累课堂授课进度,影响一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太难的史料阅读,既会影响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会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此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精挑细选,保证史料类型既要多样化,又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史实,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中,为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我就选择了一幅漫画,为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把握三大区域集团,就采用了一张地图,如下图:
这些漫画、图片和文字材料,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四、史料要“适量”、“适度”
由于篇幅等原因,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相应的史料,这时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问题,尤其是重点还需适当补充史料加以分析说明。而教师在补充史料时就一定按“适量”的原则进行选择,也就是说要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结合当节课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精选并适当补充史料。补充史料时,史料过长,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史料过短,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空间。本人认为一则史料的长度在70~200字是最适宜的,低于50字或高于250字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不利的。
同时,这些“适量”的史料还要“适度”,就是说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联系史料也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效果。
比如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的教学中,我为突破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这一难点,就补充了如下两段文字资料:
材料一:欧洲,这个伟大的大陆,曾经是西方世界一切伟大民族的祖国,是基督教信仰和伦理、古代和现代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哲学的源泉。为了继承这份共同遗产的各个部分,应当使欧洲统一起来。
——丘吉尔1946年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两段文字共约160字,应该说史料的长、短和难、易都是相当适宜的。学生在阅读后,应该可以很清楚的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但从这一节课补充史料的总量来说,还是稍显过多了点,学生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是本人课后的一点重要反思。
因此,我们在补充相应史料时,一定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严格遵循“适量”的原则去精心搜集补充史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筛选有效的信息,过多过少都不宜。尤其过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还有可能喧宾夺主,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史料,让学生能自觉地、经常地并且有针对性地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我们将会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舞出自己的智慧之花!
第四篇:近代史料读后感
侯先成 地理科学(1)班 1409080540010 查到的书籍《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辛亥:摇晃的中国》晚清民国大变局;从这里,读懂百年中国!
1、一盘很大的棋!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最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澄、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辛亥:摇晃的中国》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
2、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100%。
3、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
4、《辛亥:摇晃的中国》读懂尚武中国!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
——张鸣
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
图书简介:荫昌辛亥革命能够成功,大清王朝倒台,从满人方面考虑,在军事上,有两个人是当是祸首,一个是瑞澂,一个是荫昌。瑞澂后来的遗老们一提起他来,牙根都恨得痒痒。一起商议说要给他一个谥号,叫“罪首”,不知道清废帝小宣统,真的这样谥了没有?良弼清末满人没有人才,尤其没有军事人才,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要说一个没有,倒也不是„„
作者张鸣用材料和逻辑把很多问题讲得很清楚,事实和逻辑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清楚很多问题,是很有说服力的。
我读了学者张鸣的作品《辛亥:摇晃的中国》。不觉被书中的历史背景所吸引,以前没有对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的历史做以系统了解,此番阅读,收获不小。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共和国。它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问题,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但它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多年以来,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相关著作大量问世。然而,客观地说当下有关辛亥革命的书,写得好读而又有思想的,少之又少。因为辛亥革命经过国、共两党上百年的颂扬,早已成为了一个神话,乃至中国人精神上的一个图腾,一个无话可说的话题。而张鸣先生的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过程中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诸多历史片段,并通过对这些历史片段的重新建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客观、立体的辛亥革命。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用事实消解神话,还原辛亥革命现场。
张鸣先生对这本书付出了很大心血,他曾说:“一年多以来,几乎一有空闲,我就埋头看材料,家里床上地下全铺满了书和复印的资料。材料的确看了不少,成百万成百万字地在手里过,有时候看上几天,一个字也写不出。但这本身就挺好玩,看的时候,不知不觉,原来在老照片看到的人,就浮现在你的眼前,所有的人和事儿,都跳出来,在眼前晃来晃去,这种感觉,无论你写与不写,都是一种享受”。
在这本书里,张鸣先生抛开了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辛亥革命的必然性,而着重描写了辛亥革命的偶然性。尤其是对武昌起义的前后过程,以及对在这场起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们的描述,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在起义过程中,革命党、立宪派和清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辛亥革命的脉搏,有很好的帮助。
其次,帮助读者从辛亥革命的角度解读百年中国政治动荡的缘由。
张鸣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影响,不在于结束帝制中国,而是革命压过了立宪,激进压过了改良,从此,中国走上一波比一波更革命、一浪比一浪更激进的不归之路。回望辛亥,太多值得国人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是真心还是假意?王朝覆灭,必定是政治紊乱、民不聊生吗?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多数的老百姓,对革命又是怎样一种态度?为什么清末的改革却引发一个王朝的崩溃?为什么衰世往往言论和学问纷争不已?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是革命派单独搞成功的,立宪派在这场大舞台上又扮演怎样一个角色?张鸣先生在书中,向我们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将一个丰满的、立体的辛亥革命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以答案为线索,逐步延伸,一点一点地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辛亥革命后,紧随而来的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的影响。如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不重视发动基层群众这一点,在其日后的革命活动中始终存在,直到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才有所改变,但随着“4•12”事变的发生,又再度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并最终因此失败。张鸣先生这种不画地为牢,而是站在大历史背景下解读问题的视角,可以更全面地展现辛亥革命对中国日后走向的重大意义。
第三,笔法凌厉,写尽大变革中的复杂国民性。
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国人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中华上国的傲慢自大,被一个个耻辱的失败冲击的七零八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深入的自我检讨的基础上,开始展开对国民性的反思,并产生了像鲁迅这样的思想文化巨匠。张鸣先生在这部著作里继承了先辈的传统,通过对那一时期活跃的历史人物的描摹,写尽了那个大变革时代的复杂国民性。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的革命!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砰”,第一声枪响在武昌打响,这一枪,毁了一个王朝,打通了一个全新的路口,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众人皆知的。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创立了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临时约法》。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在我看来,它的深远意义是不容小觑的,但凡事都有两面,它是一场成功的革命,也同样是一场失败的革命!果不其然,张鸣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原就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大变革,却又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上戏谑地登载这革命先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除了制度的变化,其他的只是变化了皮毛。在华而不实的民国,民主自由里当时的人民,相离甚远。
书中讲到满人入关以后不思进取,只知道吃喝玩乐,一直以来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在清朝看似太平的日子里逐渐武备松弛,人无斗志,所有人想的都是怎么过日子,能过一日算一日。所以当西方列强来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敢跟装备精良的外国人打战,只知道一味的签不平等条约,只要能守住自已的所谓的大清朝,他们宁愿向洋人卑躬屈膝,割地求饶,丢尽了满人的脸,也丢尽了中国人的脸。当我们为他们的举动感到痛惜难过,甚至有种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时,我相信当时的满人也不愿如此,只是多年的舒适日子让他们己经养成了软弱平庸的劣根性,苟且偷生充斥了他们的每一根神经,他们无法像以往一样英勇抗敌,驰骋沙场,为国效命,至死不渝!就像我们一样,当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下,又有谁会仍保持那份上进心,坚守自己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呢?当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我们也会措手不及,以至于举手认输,恳求留一条活路,所以,他们又怎么会坚强起来呢?
作为一个现在的大学生,每次想到那个时代的清朝,那个时候的中国,现在我们需要清醒的认清周围的环境,了解自己的处境,居安思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不会重蹈晚清的那段覆辙,真正的汲取了历史教给我们的经验,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也就废了”。
“辛亥革命,以及革命后的一百年,都是值得国人反思的一个艰难过程。”孙中山放弃了继续改变,将清王朝任然拱手相送给依然野心勃勃的袁世凯,把好不容易有所改变的中国又回归了原本的它,清王朝的统治依旧存在,人们还是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与我们理想的中国,相隔千里„„
张鸣说:“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是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发现把封建帝制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壮举背后,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岁月已经掩去了如尘往事中诸多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历史更加丰满精彩,回味无穷。
张鸣在一次访谈录中说到:我觉得,不能一提到辛亥革命,就想到一个“民主共和”的符号。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体,变成了相对先进的美国体制。但是,革命之后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的确大有困难。在我看来,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其实是革命后的制度困扰和变革的焦虑。革命给当时的民众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是短期能够消解的,今人也很难体会。通过这本书,我希望人们不要以为变革之后就能一劳永逸地打破不满,希望人们能都更多地去反思,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从字里行间看,张教授似乎认为进行渐进式的改良要比激烈的革命更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且造成的伤害也很小。他用较大的篇幅,列举诸多的事例突出辛亥革命的偶然性,并以此来论证,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优于民主共和制。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混合体,但笔者坚信辛亥革命从长的历史纵深来看是一种必然。武昌首义有其偶然性,但是武昌首义之后没几天就有数省响应,恰恰说明革命党起义成功有其必然。或许由于偶然性,中国由清朝进入君主立宪的政体之中,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对当政者即君主立宪制下的皇帝及其所代表的皇族的影响,会使得君主立宪同样有名无实。清政府迫不得已推行君主立宪,实际上是为了维持巩固加强自身的统治,而不是真正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真正实行自由民主。这一点,从他们推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的扭扭捏捏、磨磨蹭蹭就能看出来。不能把改革幻想寄托于腐败的清政府手里。
我认为,就算中国人在清末能够走上君主立宪,早晚还是需要一场革命来将其推翻。我们不能由于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就否定革命,尤其是否定辛亥革命和其后的革命。这就像为了治病做手术结果由于没有处理好伤口又有些感染,就因此否定手术的必然性一样。革命是我们中国人在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奋起追赶的不得不忍受的阵痛。我们所要做的是珍视革命带来的成果,用革命的勇气和精神去鼓励现在的人们奋发图强,勇往直前。
我想,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在平时的闲暇的生活中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些伟人们的丰功伟绩,从而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也希望,我们能在成功中寻找失败,在失败中创造成功。认真反思自己走下的每一步,开创更灿烂的未来,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第五篇:武平县书画家史料
武平县书画家史料
(供龙岩市地方志参考)
一、李灿男(1923年——?)(清代人物画家)武平县城关七坊人。代表作有《九狮图》《八仙过海》《渔樵耕读》(四条屏)《八仙醉酒》等。
二、王启宣,男,武平县七坊人,1937年生。1963年《白头富贵》参加由福建省文化厅、省共青团、省总工会主办的画展获优秀奖。1983年函授于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院,作品《梅花图》《齐艺长春》被学院收藏。同年《绿阴鸭趣》在《当代美术大观》中发表。
三、练渭荣,男,1939年9月生,武平县象洞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龙岩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1982年10月《北鹿南迁》入选由省美协、省侨联主办的侨乡画展。
1994年3月《苏家坡——毛泽东同志旧居》入选省美协、省总工会主办的“纪念红军入闽70周年画展”。
2001年11月《闽山秋色》获“大观杯全国书画大赛”铜奖,并在《美术大观》彩页上发表。
1999年11月《盼》入选“首届《国画家》中国水墨画小品精作展”,并在该杂志上发表。2004年10月《畲家清泉图》入选由中国美协、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
2005年6月《处处有通途》参加湖南省美协主办的“丰碑书画展”获优秀奖。
2005年12月《家在白云泉水间》入选由中国美协、人民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并入画集。
2005年12月《万紫千红总是春》入展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展》获最佳创作奖、入画集。
2005年12月《畲家山寨出凤凰》入选由中共党史办、全国侨联等主办“纪念长征70周年书画展”入画集。
四、黄文明,男,生于1966年9月,大学文化,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人。现为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闽西书法家协会理事,供职于武平县文化体育局任副局长兼中国书法(网站)站长。其书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展出,十余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文化部、中国文联的嘉奖。2000年有作品被中国博物馆收藏。同年,应邀出席中国文联等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颁奖典礼。其个人简历录入《二十世纪著名书画家》、《书法家》等辞籍。
五、刘汉兴,男,1973年6月生,武平县大禾乡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武平县实验中学。
2004年12月《晨练》(工笔人物)参加福建省美协、诚信促进会主办的福建省诚信书画展获优秀奖。
2005年6月《倾听》(工笔人物)参加湖南省美协主办的“历史丰碑”书画展获优秀奖。
2005年12月《红晴蜓》(工笔人物)参加由中国美协、人民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并入优秀作品集。
六、钟晓平,男1977年12月生于福建武平城厢乡,大专学历,现为龙岩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美术教师。
2000年《飘》入编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当代国家精品展》。
2004年《蓝夏》获省诚信促进会、省美协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诚信书画展”优秀奖,并入编作品集。
2002年六月《硕秋》获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教师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