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中罗友好合作继续扬帆远航
《让中罗友好合作继续扬帆远航》
本报布加勒斯特11月27日电(记者吴乐珺、孙天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7日下午应邀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题为《让中罗友好合作继续扬帆远航》的演讲。罗马尼亚参议长安东内斯库、众议长兹戈内亚、总理蓬塔、议会全体议员、内阁部长、全国各省省长、各市市长、外国驻罗使节代表共600多人出席。
李克强在安东内斯库、兹戈内亚陪同下前往议会领导人专用的主席台就座,全场起立热烈鼓掌欢迎。安东内斯库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邀请李克强发表演讲。
李克强前往讲台发表演讲,他说,罗马尼亚是我担任中国总理后访问的首个中东欧国家,一踏上贵国美丽的国土,就沉浸在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之中。中罗友好历史渊源深厚,深入人心。进入21世纪,中罗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中罗关系犹如一艘大船从历史中驶来,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充满自信地奔向未来。这艘大船能够行得稳,走得远,靠的是精准的“舵”——契合的发展战略,鼓满的“帆”——深入的务实合作,坚实的“锚”——牢固的传统友谊。中罗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同为新兴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历久弥新的传统友谊。罗马尼亚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同欧洲合作的重要支点,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李克强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应对危机、实现复苏、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各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扩大中罗合作,将促进中东欧乃至中欧经济发展。中方愿与罗方一道,携手并进,坚定向前,共同发展中罗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为此,李克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增进中罗政治互信。双方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相互尊重,照顾彼此重大关切,扩大利益汇合点。以明年中罗建交65周年为契机,开创两国关系新局面。
第二,挖掘务实合作潜力。抓住两国合作意愿高涨的机遇,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提升产业合作水平,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加强农业种植、能源、电信网络、光伏、航空、金融等领域合作,联合建设中罗经济技术园区,为扩大相互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打造大型合作项目亮点。中国在一些领域已掌握先进的装备制造能力,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同罗马尼亚等国开展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中方愿与罗方推进核电、高铁合作,支持中国企业与罗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鼓励本国金融机构为双方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愿与罗方共同推动大项目合作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架设人文和民间交流桥梁。继续办好文化品牌活动,把中罗文化、教育、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做大、做实,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中罗友谊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李克强指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中国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表示,上周在北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通过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欧全方位合作即将踏上新征程。昨天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相信中罗合作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一面旗帜,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必将为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全场对李克强的精彩演讲报以20多次热烈掌声。兹戈内亚在致感谢辞时表示,李克强总理对罗马尼亚的访问和中东欧国家—中国领导人会晤取得丰硕成果,标志着罗中合作迈上新台阶。罗马尼亚议会支持两国加强合作,愿以明年两国建交65周年为契机,推动罗中关系、中东欧国家—中国合作和欧中关系更上一层楼。
李克强在安东内斯库、兹戈内亚陪同下离开议会大厅时,全场起立欢送。
第二篇:让思想在一创双优活动中扬帆远航
让思想在“一创双优”活动中扬帆远航
在全县开展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中,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我思绪万千。
回想起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创新发展,换来了中国现代发展史上飞速跨越的奇迹,换来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小康生活从梦想变成现实,换来了台前的和谐发展,换来了父老乡亲幸福的笑颜……可以说,在山重水复得年代,是那创新的思想观念把我们带到了柳暗花明的高地.回想起我们的家乡—台前,1978年成立,到现在的发展,这点点荣光,丝丝骄绩,无不闪烁着台前人创新思想观念的光芒,无不记载着台前人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进程。
如今,在全县上下在次以满腔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积极投身于新一轮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中,作为住建局的一员,如何实现城建事业的新时期,新发展,新形象,如何在新的征程中时刻绷紧廉政这跟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在新的机遇下应对挑战,在一点一滴中,让自己的细想扬帆远航!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更新观念未有穷期。
身为城建人,我们肩负着全县住房建设的管理工作。我们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各行各业。为了营造和谐的台前,我局工作人员不分节假日,一天24小时轮流值班,坚守岗位,利用一切办法
做好民生工作,作为城建人士,我们为自己贡献的微薄之力感到由衷的欣慰。
回首过去,只是一个短暂的句点,遥望未来,等待我们的是漫漫征程,作为新一代的愚公儿女,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紧紧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以崭新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苦干的精神,为台前明天的辉煌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三篇:顶岗实习生实习体会:继续扬帆远航
顶岗实习生实习体会:回想为师之路的苦楚
走上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已经快半年了,日子在忙忙碌碌中转瞬即逝,低头走路,抬头看天,点点滴滴竟然发现自己收获颇丰。“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思想的涟漪因实践、因阅读、因交流、因反思而被激荡起来,思维的火花发出了灵光,在这里结合我教学的实践拾捡几颗触动我心灵的珍珠,回首为师之路的苦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踏上讲台不久的今天,我对这句话更加确信无疑,亲身体验让我明白了“为师开头难”。
难处之一在于不了解学生的心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心态,如今的初中生已经远不同于几年前的我们。物质的发展成为了学生心智成熟的催化剂,在平日的谈话中我已经真切的感觉到他们身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同时其中也不乏青春期孩子的幼稚,两种矛盾的心态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他们有时很懂事,让老师很高兴;有时又有些叛逆,让老师头疼。这让我有时措手不及,不知对他们如何是好。
难处之二在于不熟悉教学语言。初中的地理知识比较浅显,但由于学生接触这一学科时间短,对于一些简单知识很可能不易理解。讲过几节课后我发现有时不能很好的将语言组织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由遵循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语言”。讲题的节奏同样不容易掌握,快节奏就担心学生思路跟不上,慢下来又怕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难处之三在于不能抓住课堂上学生兴趣所在。正因如此在课堂上对于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习题课上出现过的学生打盹,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等现象,都暴露出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给我压力的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进步的方向。
作为实习老师,这些难题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同时还有一些层出不穷的小难题成为“绊脚石”。但就在我不断跨过“绊脚石”,击败“拦路虎”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为师开头难,我要做的是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愿我在最后一段的实习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继续扬帆远航。
第四篇:《让青春继续》读后感
《让青春继续》读后感
青春,是欣喜的;青春,是执着的;青春,有无比的欢笑和甜蜜的泪水;青春,又有许多伤痛苦楚的生死离别。但,总归青春是一张五彩的云,曾绚丽过,最后也只能流失在人生广阔的天空。
《让青春继续》是一篇很让人心疼的小说,90年代中,男主人公百脑从四川**考入**一所部属院校。第一季就是讲述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这季的整个故事非常真实,几乎是原画重现了90年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所有一切,在那个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年代,让整个社会为之羡慕的大学校园应该有的一切:恋爱、串校、老乡聚会、篝火晚会、草地卧谈、饭票、生活费、毕业分配等等,毕业季所有的兄弟姐妹火车站抱头痛哭的一幕幕。故事里爱情和友情交替呈现,纯真初恋、仗义兄弟、飘雪冬天、校园民谣、青春无悔的真实场景纷纷跃然纸上,跳进最年轻的、最纯洁的心里。这一季是所有中国校园小说里面的精品中的精品,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初恋故事,百脑和程璐的相识是万千电视剧中常见的一幕,由最初的“仇人”到最后难舍难分的情侣,一路走过来,如大海潮涌般的澎湃,如云层中雷电的翻滚。两个年轻人,在偌大的校园中相恋,只为对方的温尔一笑、只为对方一个浓情蜜意的眼神,再多的苦难也一起背着,再多的欢乐也一起享受,或许,这就是爱情。
不得不记住的那句话:青春的土壤中,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当我们回眸青春,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很多人问我,青春的诀别是否意味着年迈的将近,其实,青春,它一直都在继续……
青春,总是那么张扬。看透的是一张熟悉的脸,看不透的是一颗年轻的心。张扬的个性、夸张的表情、做作的姿态,犹如阳光散漫整个庭院,如同微风划过红润的脸庞。
青春,是欢快的。如小鸟般的挥洒自如;如溪水般的清澈流淌;如山谷间的回声荡漾······那一张张笑脸,那一次次的回眸,那一次次的呐喊,那一次次的执着;青春,是爱的海洋;青春,是冉冉升起的骄阳。
多少次走在午夜的街道,城市的霓虹灯下,一对对可爱的、灿烂的笑脸随五颜六色的灯光一样绽放,尽管下点小雨也是美的,伞下那一对青春的、有活力的恋人肩并着肩,迈着相同的步伐践踏着雨水嘻戏,任由雨水划过雨伞、划过脸庞,幸福的模样,早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走过多少沧桑的路。
第五篇:让中国梦扬帆远航—观看《筑梦中国》读后感
让中国梦扬帆远航
--观《筑梦中国》有感
中国,我们伟大的祖**亲,她一路坎坷走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仍然坚强,屹立不倒。她是从三座巨山的挤压下爬上来的,是在发展落后西方几百的贫境下赶上来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一直以来都有着一股意志支撑着我们——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人民幸福之梦。而观看《筑梦中国》也使我对“中国梦”的理解更为深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统一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勤劳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我们拥有着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但只沉迷当下不进取,不奋斗,狂妄自大便会丧失所拥有的一切,历史给了我们多么现实的教训,我们也不能再浑浑噩噩的去面世,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会有发展,才会有进步,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领导我们发现问题,运用正确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解决当时的疾苦,从而解放了新中国,解救了困境中的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岁月长河将我们从刚刚的兴起带到现在的强大,所以面对的问题也从一开始的简单到现在的复杂化,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也正好符合当下的要求。
筑梦不辍,我们砥砺求索;圆梦有时,我们不忘初心。
历史,或许并未走远,但终将成为过去。过去,是现在的阶梯,也是未来永恒的根基。因此,时时回望历史,铭记我们曾经的努力、奋斗、牺牲、沉思与追求,我们的前行之路,就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它会更加坚定我们永不退缩、快马加鞭的信心,让我们“筑梦中国”的步伐,走得更加沉稳、坚定、有力。记入史册的宏大叙事与分秒闪过的昔日细节,终将成历史不灭的记忆。回顾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让我们今天追随中国梦的脚步,更加有力,更有信心,不走弯路,不走错路。同时,历史也在告诉我们、告诉未来、实现梦想之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历史的进程。因此,当下的踏实前行、努力奋斗,就是创造历史必不可少的步骤与过程,这是筑梦中国的基石与根本。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梦想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指引人们永不放弃的坚强决心。当一种梦想与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殷切希望,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为之奋斗不息的最终目标。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意识;树立实干精神,发挥模范作用,始终贯彻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方针,以“三严三实”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逝去的历史,已无可更改;梦想的未来,却能从此把握。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这一切,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回望与反思历史的基础上,脚踏实地,走好当下,一步一个脚印,由此,筑梦中国的理想,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个中国人,都应在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基础上,走得更为坚定有力,向着人生目标与理想不懈前行;并让个人的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并向同心,互相拱卫、相携前行。我们伟大的祖国,定能实现复兴梦想,走向辉煌未来!在圆梦的道路上,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梦”、“xx梦”定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