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4:0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

第一篇: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

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

标题:XXX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正文:

1、基本情况:本地历史沿革、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等。

2、建设主题:实验区类型(大城市城区型、中小城市型、县域型、城镇型等),实验区建设主题。

说明:没有申报过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县(市、区)填写本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3、建设成效:本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

4、亮点特色:本地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特色做法与典型经验。

5、科技需求:围绕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请按以下关键词为本地选择科技需求(不超过5项,如选其它请说明)与需求解决途径,编写科技需求简介(不超过50字,介绍具体内容)。

关键词: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综合节水,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数字社区,社会管理,地方病防治,民族医药,优生优育,远程医疗,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生产安全,社会治安,文体事业,绿色制造,生态农业,其它。

解决途径:(1)自主研发,(2)合作研发,(3)引进现有技术成果。

6、宣传照片:请提交代表性照片1幅

7、联系人

说明:没有申报过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县(市、区)可不填写本部分。

第二篇: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邵东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属衡邵丘陵区。耕地面积61.8万亩,全县辖29个乡镇(场)。到2011年底,总人口约127万人,每平方公里684人,人平耕地0.51亩,人均水资源总量1150立方米,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相对贫乏。我县自199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县委、县政府围绕我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与工作特点

自1999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比1998年增加75.1亿元,年均递增9.4%;财政收入12.36亿元,比1998年的2.5亿元增加9.9亿元,年均递增13.1%。银行存款余额突破16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0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8元,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12名,在全市一直以来雄居第一,经济总量占邵阳市12个县市区总量的五分之一多,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营经济占GDP总量95%,是湖南省民营经济试点县,又是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科技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例,先后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被国家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县”;被省知识产权授予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县,被国家知识产权授予全国知识产权百强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有新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全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与持续发展,为推动中部内陆县(市)的可持续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样板作用。

(一)开发与治理同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步入良性循环

1、加强农田生态保护。一是水利基础建设和农田低度改。几年来,投入资金3.9亿元,劳力8900万个,治理病险水库86座,山塘挖深加固防渗3.7 万口,增加旱涝保收面积4.6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7平方公里,解决了3.52 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坡耕地改造治理工程,治理改造坡耕地4.5 万亩;投资11730万元进行稻田低改,低改面积6.36万亩,新修高标准水渠630公里。二是大力推广以秸杆还田培肥地力、优化农田生态为目的的耕保护沃土工程,使农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三是为了有效遏制化学肥料对农田土壤的负面作用,狠抓了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严格控制有机磷农药在我县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大力推 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频波杀虫灯,使农田生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加强水污染治理。为解决邵东的重点污染——水污染的难题,县政府下决心关闭效益较好的县造纸厂及13家电镀厂、23家漂染厂和5家有污染的化工企业,县城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百分之百,使邵水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3、加强废气治理。为确何人民生活环境和工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县环保部门组织专门班子对排放有害气体的企业进行重点整治,全部取缔土法炼铅,关闭土法炼焦80多家,整治机制砖厂8家,使空气中的废气排放量大为减少。

4、加强石膏采空区治理。为保证县城繁华及城区人民安居乐业,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治理办公室,对县城石膏采空区进行专项整治管理,到目前已投资14800万元,封闭了县城区及周围22个石膏矿,搬迁采空区上有安全隐患的单位5个、居民户1820人;胶结充填13450立方,使县城采空区部分得到治理,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5、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到2011年,全县共完成各类造林工程总面积40.61万亩,合格面积38.98万亩,四旁植树5360万株,退耕还林面积9.8万亩,完成任务的110%。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我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9.5%提高到2011年的33.2%。宜林荒山基本消灭,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效益日趋显著。

6、加强矿藏资源开发整治。根据《矿产资源法》和我县的具体情况,县委、县政府狠抓了县内矿山企业的整顿,对现有小煤窑、小石膏矿的开采条件、安全措施、设备状况、资源回收率进行严格审查与评估,对破坏性开采者予以取缔;以整顿乱挖、乱采、破坏大矿生产的小矿为重点,对煤炭、石膏开发秩序进行综合治理;近几年来共关闭小煤矿46个,停产整顿中型煤矿12个。同时,为了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和保护环境,还整顿了焦煤生产和粘土砖生产,关闭了土法炼焦、炼铅等矿山企业80多家,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土等部门联合对各大煤矿、石膏矿井资源利用情况、开采水平进行巡回检查;国土主管部门协助政府将煤炭、石膏等开发利用秩序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资源管理的责任目标,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邵东县人均耕地较少,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全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我县通过“三抓一发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开辟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新景象。一是抓农村能源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和“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应用力度,大力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11年,全县共推广上流浮罩式沼气池2500多口,总池容达2.5万多立方米,年均产气1200立方米,折合标煤800吨,相当于年节约资金200万元。同时开展了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能为农户每年节约农药化肥等生产开支150万元。二 是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到2011年,全县共发展中药材15万亩,黄花菜6.5万亩,蔬菜15万亩,生猪180万头;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优质稻面积达到55万亩;梅花鹿、野猪、波南杂交山羊、绿毛龟等特种养殖大量增加;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个,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2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5个,邵东县中药饮片厂投资6000万元,走“科、农、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2003年已建成投产,年产饮片5000吨以上,产值过26000万元,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邵东县古奇洞玫瑰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2010年建成投产,年产玫瑰系列产品6000吨,产值达3.1亿元,出口创汇3100万元美元。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三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专利产品――“庄稼乐”频波杀虫灯,2008年县科技局安排科技经费10万元给予重点支持,并组织县植保站、各乡农技站推广应用。全年在水稻上共推广使用杀虫灯2000多盏,应用面积6万亩(次)。据统计,频波杀虫灯的推广应用,不仅为全县农业增收节支600万元,而且生产出的稻谷安全可靠,经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未检出农药残毒。推广应用频波杀虫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全县有6个农产品基地获得了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邵东县团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农业部有机香米和有机黄花菜认证,年产有机产品2000多吨。四是发挥农 业传统产品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玉竹、黄花菜是我县传统农产品,栽培中药材历史悠久,年产量、出口量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我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和黄花菜生产,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聘请教授专家,研究推广栽培和加工新技术,提高栽培效益和产品的竞争能力。2011年,全县中药材栽培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值18 亿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国家玉竹GAP(示范)基地”。黄花菜栽培面积达6.5万亩,年产值4亿元。中药材和黄花菜基本上形成了产业化生产。

(三)推动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我县以小五金、机械配件、铝制品、打火机、中药材、皮具箱包为主导产品的小型企业数量多,总产值规模大,尤其是这五大支柱产业起步早,民营企业崛起快,但总体上存在“小、散、弱”问题。县委、县政府按市场取向和规模经营的原则,引导和扶持了一批优势骨干个私企业组建股权多样化、经营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把同类产品或配套产品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建成紧密型或松散型的集团公司或行业协会。近两年来全县共组建五金、打火机、皮具等八大集团公司,有8万多从业人员,年生产总值过40多亿元,2011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由1000多家个私皮具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年产值10亿多元,产品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改变了生产经营长期处于低级阶段,产品质量档次低的局面。全县13个骨干打 火机个私企业联合成立了东亿电气有限公司,形成从零配件到成品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灌装,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2011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

(四)加强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平台 依照本地产业特点,着力打造以几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投资320多亿元,建设了七大产业园,其中在县城东面,投资150亿元,占地20平方公里,建设邵东县生态产业园;在廉桥镇,投资20亿元,建成了廉桥中药材产业园;在仙槎桥镇,占地600亩,投资20亿元,建成小五金加工产业园;在周官桥乡,占地1000亩,投资25亿元,建成打火机产业园;在流泽镇,占地1200亩,投资15亿元,建成铝制品产业园;在火厂坪镇,占地1800亩,投资40亿元,建成机械配件和机械再制造产业园;在县城西南,占地2000亩,投资50亿元,建成中国皮都产业园。2011年入园规模企业达121家,年产值达210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0%多,创国际品牌9个,国家名牌21个,省级品牌48个,申报专利161件。

(五)加强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资源短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县通过加强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以缓解资源紧缺。按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县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完成了县城工业小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汽车西站等建设性详规。同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 投资力度:投资8000万元,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将资江水从邵阳市引入邵东,实现日给水量15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邵东县城16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彻底解决了制约县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投资1.6亿元,建成了220千伏的青山变电站和110千伏的宋家塘和荷花两座变电站,全面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缓解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用电紧张的矛盾;投资2.8亿元进行省道S315邵东段全线37.24公里的改道修建,完成潭邵高速公路邵东段通车和320国道县内39公里的硬化,实现全县个个乡镇通客车,村村通公路;投资3亿元修建电信大楼,加快了电信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电话县”、“移动电话县”目标。

(六)依靠市场优势,带动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邵东县市场繁荣,商贸活跃,市场体系日趋成熟,各类市场星罗棋布,遍及全县城乡各地。目前有各种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100多个,市场占地面积2000多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国有、民营资金占市场投资总额已突破10亿元。城镇扩展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建制镇由11个发展到17个,城镇人口达到44.5万人,城市化水平由22.5%提高到37%,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3平方公里。县城外16个建制镇共投入1.2 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落迅速崛起。以邵东工业品市场为轴心,陆续发展起来的有中南五金大市场、邵东家电城、邵东眼镜城、邵东建材大市场、邵东农林产品批发城、中南皮革鞋业城、邵东服装城等12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大型专业市场。市场建设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各类市场每年上缴税费突破1亿元。市场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县涌现出285个各类专业加工村,15000多个家庭工业,500多家私营企业。市场建设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近5年内县城新增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努力建设生态城乡。近年来,完成县城13条主干道路、4个广场的高标准改造,新建500余亩的昭阳公园;努力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2%。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城区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率达100%。投资1.48亿元对县城石膏采空区进行专项整治管理。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推行16小时保洁制度,2011年8月成功创建全省卫生县城。在县城东部高标准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生态产业园,首批进驻项目投资120亿元的邦盛凤凰城进展顺利,五星级大酒店主体封底;以安置区配套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城区、新园区、新社区三位一体新型城镇示范区。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村镇布局规划,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和村庄群落迅速崛起,乡村变得更加秀美。

(七)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

1、发展教育事业。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坚持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近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支持下,我县基本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和社会力量办学为辅,重点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实现了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0%,初中毕业率城镇达80%,农村达75%。全县有职业技术学校12所,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达到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总数的65%。其次,大抓了乡镇农校建设工作。全县现有乡镇农校25所,经省市验收达国家级合格农校1所,省级示范乡镇农校6所,市级合格农校18所。全县已消灭文盲,经省政府验收,我县被评为全省扫盲工作先进县,国家“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

2、计划生育成效大。重点推广了人口控制规范化管理技术,着重对现有节育技术的改进和新型避孕节育药具的推广应用。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加强优生优育指导,提高计生队伍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7‰以内。

(八)加强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1、搞好社区建设。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城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公共,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县城划分为14个社区居委会,确定了社区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将社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生态社区”的居住环境,在社区营造安全、祥和、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2、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由1998年的52%达到2011年的100%,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由1998年的26%达到2011年的48%。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医疗环境明显改善,医疗设施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预防保健工作稳步发展,医疗保险工作全面推开,敬老、助困、助残、优抚、救灾等社会福利与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社会安全保障工作卓有成效。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1、党政重视,加强领导

邵东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管业务的副职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科技局主要领导任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规划的制定,协调实施和检查落实,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一个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成立相应的机构并确定一各领导抓此项工作。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总体规划,将实验区建设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可持续发展重点示范项目实行县级干部领包干,把目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从时间和管理体制上进行分解,实行项目责任制,并把社区规划的实施纳入县政府各级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中,将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的实施带动全县工作。

2、上下齐心,全民参与

实验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整个实验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了《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其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年组织考核检查,严格督促落实到位。在促进部门整体联动的同时,我们狠抓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宣传普及教育,大力提高全县人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识,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实验区建设,使其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3、突出特色,协调发展

十年来,我县在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狠抓了以下几项有特 色的工作:一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使全县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二是狠抓市政建设,以生态产业园和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带动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三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狠抓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了产业升级。五是狠抓人口素质的全面优化,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4、科技支撑,示范引导

近十年来,我们重点组织实施了230多项能促进邵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并结合工程建设,突出技术创新,有计划地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创新机制,扩大开放

要实施邵东县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首要的是在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邵东县是邵阳市经济建设的重头,要充分发挥我县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更好地用足、用活、用够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措施和政策,结合邵东实际进一步稳定农村经济改革,重点抓好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发展事业的配套改革。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宽改革思路和经济发展路子,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促进现有企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换代,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努力 改善经济建设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于邵东来说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必将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和巨大的影响,我县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中,要按着“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社会兴办”的方式,创新政府职能体系和管理体系,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共同参与和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协调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参与广泛、秩序井然、激励充分的邵东可持续发展机制。

6、多方融资,加大投入

资金投入是各项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解决规划实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广开门路,多方筹措。一是县乡财政在按政策规定拨足科技三项经费的同时,每年还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各项规划的实施;二是各部门要本着集中资金保重点的原则,优先安排项目实施资金;三是充分发挥银行融资的主体作用,邵东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4亿元。银信部门应优先贷款给列入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四是广泛动员全县人民筹措资金。邵东民营经济发达,集资搞开发、上建设项目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开发区的建设项目中有一批大项目都是依靠群众集资共同开发的,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群众集资开发的积极性;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打开县门,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外资到邵东开发资源,创办企 14 业和社会事业。鼓励县内外能人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各项规划的全面实施。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检查工作总结

(2004年4月)

大港区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天津市东南部,东临渤海,全区总面积1113.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46万,其中,城市人口24.17万,现辖五个街道三个镇。辖区内有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中石化第四建筑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国有大型企业。自1995年开始,在国家科技部、天津市科委的指导下,开展创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1997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社会综合发展实验区,2001年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几年来,大港区从实际出发,坚持贯彻落实《21世纪议程》,按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要求,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克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天津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区”等称号。

一、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实验区规划实施情况

自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区以来,大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港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1-2015)》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我们正式启动了实验区35项专项行动计划示范工程,截止2003年底,除“大港滨海旅游区工程”暂停外,已有17项示范工程按期完成,其它17项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详细情况见“大港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工程简介”。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良好,4大类55项指标中,有项已达到2005年规划指标,详细情况见“大港区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二)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化。多年来,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实施示范工程,推广典型经验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区域整体发展规划过程中,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各职能部门能够自觉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驻区大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与政府密切配合,形成了区厂共建实验区的良好局面;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消费观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委、区政府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3.6亿元,增长15.1%,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22%,财政收入完成4.48亿元,增长7.4%,第一、二、三产业占总值的比重为2.4:58.5:3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80元和6253元。大港区有10万农民,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几年来,我区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畜牧养殖初步实现了从庭院式、零散式向小区化、规模化转变,10万亩枣树已成规模,农民已开始获得收益。新建畜牧小区30个,水产养殖示范区4个,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5亿元,比2002年增长20.4%。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累计投入120亿元进行大规模高标准的城乡建设改造,实现了从厂矿生活区到花园式城市的历史性跨越,一个以红顶、白墙、绿地为主色调的卫星城展现在渤海之滨。几年来,城区雨排、污排设施日益完善,垃圾处理场三期工程先后完成,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迎宾广尝古海岸遗迹博物馆、临潮湖、望海山、学府园等标志性工程。大规模进行城市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8.5平方米。全面改造城区道路,建成高标准环城公路,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6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100%,供气率达到100%。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3部。城市市场化运做取得新进展,以集合信托方式筹集9000万元建设的污排管网工程、以BOT方式运作投资3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已开工的117万平方米农村住宅楼95%封顶,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区域规划,完成撤乡扩镇,中塘镇、太平镇先后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推进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国合商业企业改革,使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组建社区公益性组织等形式,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制定并实施《大港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目前,全区合作医疗参加村数已接近全区行政村总数的94%,参保人数也超过全区农村人口的50%,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防止了农民因病致贫反贫。

----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通过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综合实力在十二个区县中保持前列。三年来,累计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122项,列入市级以上新产品计划项目31项,通过市级以上高新企业认定的企业8家,得到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发展基金支持的企业3家,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到97家。农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建成了畜牧、冬枣两大基地,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良好基矗

基础教育成效显著,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53%,小学、初中的年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98%,高中阶段普及

率达97%。完成农村各类岗位培训几实用技术培训18551人次,社会力量办学培训26809人次。此外,规划1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大学城”,目前已有六所高等院校落户大学城,在校学生达到4831人,天津检查官学院短期培训学员1290人。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等新建院校正在紧张施工中。

----人口、资源、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了1.9个千分点,全区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0:109。建成了以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镇技术服务站为主体,以村、居服务室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体系。进行出生缺陷干预,使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搞好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拓展和延伸农业自然界限。土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保护耕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在认真抓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基础上,建立土地行政领导负责制,把对耕地的保护作为考核各镇街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规模,严格对占用耕地的审批制度,几年来,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一直保持在20万亩左右,实现了全区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同时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万亩。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在农业方面,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设施来调节季节、区域之间水资源的干枯差异,开发利用水资源达到区域、时空上的再分配;通过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计划用水、科学合理用水;通过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建立了节水农业生产体系,达到节约用水、保证用水。城市方面,在新建居民小区,推广饮、用双套供水系统,城区铺设冲厕、绿化中水供水系统,使外援水、地下水、石化处理污水、城区生活污水得到了合理利用,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求矛盾。石化公司分两期建成了日处理一万吨的污水回用工程,并用做工业循环水,为中水的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在海水利用方面,大港电厂在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的基础上,利用电厂余热建成海水淡化系统,生产的淡水除用于电力工业外,还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

大港区的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2000年被命名为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区后,2002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六批生态建设示范区。

二、重点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区域环境建设

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大港区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辖区内有大港油田、大港电厂、天津石化公司、中石化四公司等国有特大型企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给区域环境造成沉重压力。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巩固污染源达标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工作,对石油天然气开发、石油化工、发电、造纸、燃料化工等行业强化监督管理,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及稳定达标情况加大检测频率和监督管理力度,对全区所有污染源实现了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并对重点水气排放源安装在线检测仪器,实行污染排放的自动监控和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和环保监督管理水平。针对小型企业达标排放不稳定的情况,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同时因地制宜推广新的防治技术,先后完成了9家造纸厂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6家染料厂的污水生化处理工程,使工业污染造成农村局部生态破坏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对区内国有大型企业,在依法加强行政监督的基础上,强调团结协作,积极推进生产装置的挖潜改造、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树立清洁生产的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达到污染治理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几年来,通过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包括废水回用,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一批环保项目先后上马并实施,先后建成了二座日处理量16000吨的中水处理工程,一座海水淡化工程,节约了大量淡水资源;石油开采中的落地原油及泥浆废水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的实施,对大港发电厂和石化公司两座电厂每年产生的50多万吨粉煤灰进行多种渠道的处置和综合利用,使占全区固废排放80%的污染源变废为宝,改善了区域周边环境。2003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97%;石化公司实施消灭火炬工程,每年可将600吨不凝瓦斯气送至热电厂作为锅炉燃料燃烧,热电厂还投资3000万元将乙烯厂和炼油厂剩余的瓦斯气引入燃煤锅炉进行综合利用,极大改善了空气质量。石化公司化工厂和中油大港分公司已被评为天津市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持续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强化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几年来,陆续实施了10吨以下锅炉的改燃并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以及集中点源的烟尘治理工作。对22台10吨以下锅炉进行并网改造,对400多台燃煤茶炉和大灶进行改燃治理,2001年提前被确定为“基本无燃煤区”。建立了三片总面积36.25公里的噪声达标区,使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86.41%,达到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在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密闭化、袋装化管理,新建楼房从设计上取消了垃圾道,旧楼房垃圾道全部进行了封堵,机关单位、商业门脸、居民住宅、集贸市场等全部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化运输,保洁率100%,清运率%。2001年分期进行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建成1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坑一座,日处理200吨的垃圾滤液处理场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大港区濒临渤海湾,有大面积的湿地和滩涂,又是石油化工基地,生态比较脆弱。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绿色农业,治理面源污染,实施退粮种草、种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和林果蔬菜种植业,使农业生态得到恢复。二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建设,1992年由xx批准设立了“古海岸湿地贝壳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由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区级“大港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1年底由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市级“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制定了《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对大港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大港区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由原来18540公顷扩大到44240公顷,包括北大港水库、独流碱河下游泻洪道、沙井子水

库、钱圈水库、官港湖、李二湾水库和沿海滩涂,占大港区国土面积的39.7%。2002年区政府批准设立了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下设7个管理站,按照《规划》要求已完成了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界碑、界牌的安装,各种标志的制作工作也已完成,盐生植物园的选址、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二)、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注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基本工作思路,围绕经济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努力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加快机构改革步伐,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2002年我们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区域规划,完成了撤乡扩镇。中塘镇、太平镇先后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将事业性局、改为事业单位,强化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向企业过渡。大力推行企业一站式服务,把政府审批的各职能部门集中到一起,制定并坚持“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制度,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受到企业的普遍好评,促进了经济发展。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共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密切与群众联系制度的试行办法》、《大港区关于建立重大决策调研制度的试行办法》、《大港区关于建立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的试行办法》、《大港区关于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试行办法》、《大港区关于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制度的试行办法》。

2、修订经济政策,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从区域经济特点出发,通过减免、奖励、优惠等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依靠改革驱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城市经济已迅速成为区属经济的主体。

3、努力解决厂办社会问题,促进主体产业发展。为推动驻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把企业中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部分分离出来,实现社会化管理,努力解决厂办社会问题。目前政府已接管了原由企业管辖的三个街,在油田建立了海滨街,上古林撤乡与大港电厂居民区建街,形成了现在的五个街工委、街道办事处。分离驻区大企业社会职能,接管了石化医院、石化文体中心和大港油田卫生防疫站等社会服务性机构,支持驻区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鼓励企业分流、下岗职工创办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

4、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全面推进城市集体经济、乡镇企业和国有商业企业改革。通过改革建立了新的经营机制,增强了发展活力。

配合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我们逐步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三条保障线”制度,使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我们体会到: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抓城乡协调发展

大港区有10万农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从2001年开始,大港区开始农村楼房化工程,把全区74个行政村集中建成27个居民点,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区农民全部住上楼房。为使该项庞大的工程顺利实施,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三年内拿出4个亿的财政资金用于补贴,全区各部门包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等,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到2003年,已开工的住宅楼有95%封顶,正在抓紧进行配套设施建设。这项工程完成后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同时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港区属于典型的退海地区,土地盐碱水资源缺乏,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效益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区委、区政府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以发展冬枣、畜牧两大产业来带动农业发展,尽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到2003年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0万亩冬枣已使农民得到效益,同时带动冬枣保鲜、深加工等行业迅速发展。长期以来,我区畜牧业一直作为农业经济中的副业或从属产业,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发展速度缓慢。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探索通过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农民快速增收的捷径,相继实施贴息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进行引导、扶持。2002年我区养殖农户贷款5500万元,政府贴息120余万元。我区先后有9个养殖小区被评为市级小区,得到扶持资金100余万元。各街镇村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对养殖小区给予大力支持,纷纷对入住小区的养殖户无偿提供临时建筑用地、户外用电和通讯设施等服务。政策引路,农民上路。目前,全区形成规模的肉鸡、生猪、肉羊、奶牛等各类养殖小区62个,遍布各涉农街镇。2003年畜牧业完成总产值1.67亿元。

3、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健全农技队伍。针对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的现实,通过各种途径加快人才开发,做到人尽其才;通过加强培养教育,使农业科技人才的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使农业科技人才做到才尽其用。教育是科技的基础,广开学路,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除了正规的学历教育以外,我们加大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力度。首先,以区、镇、街农广校为阵地,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种养殖农户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术;其次,积极组织专

业技术骨干,把“课堂”办到村、办到种养业小区、办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给广大农民手中。三年中,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0余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

(四)、把科普工作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相结合,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在创建实验区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宣传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中国21世纪议程》、两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关知识作为加强干部群众学习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党校授课计划,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召开创建实验区动员会和实验区领导小组协调会,宣传建设实验区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天津渤海报开设专题版面进行报道;建立实验区百米科普长廊和社区科普橱窗,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科技周活动,编制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学习问答宣传册,组织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论文征集和研讨;举办《中国21世纪议程》、土地法、防震减灾法等宣传日活动;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文明小区工作,组织中小学生科普知识传播活动和青少年绿色承诺活动等,使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可持续发展和实验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加大力量进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通过科普教育基地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示范宣传及教育活动,使基地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大港区已有4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分别是石化一中、油田钻采院、大港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大港三幼。

开展创建实验区窗口示范小区活动,通过示范小区建设提高居民可持续发展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区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各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居民素质等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首先挑选条件较好的社区开展创建示范小区活动,并将示范小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科普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在探索工程中总结出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等进行推广,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工作面,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建工作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扎扎实实地做到实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我们制定了实验区创建窗口示范小区标准,把示范小区创建工作规范化,目前达到标准的小区有三个,分别是迎宾街晨晖里小区和福苑里小区,胜利街荣华里小区。还有两个小区正在建设中,分别是古林街港电小区,港西街西运小区。

(五)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在创建实验区工作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完善实验区工作思路。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实验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主管书记、副区长和驻区企业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大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并注意从区情实际、从区位功能特点出发,认真落实规划,突出抓好创建工作的方向性、政策性环节,为实验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矗

建立和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多年来,各有关单位、企业本着对大港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态度,将环境保护列入各自主要的工作议事议程,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环保目标责任之和多种形式的环保负责制度。目前,全区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环保三级管理网络,重点企业已建立并实行了QHSE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推行清洁生产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成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有机载体。区人大积极发挥统一组织和监督作用,连续多年对我区执行环保法情况进行检查,有力促进了环保法律的落实,同时也为健全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市容整治方面,成立了大港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积极开展工作。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大队,统一行使原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园林、市政等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实现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权和处罚权的分离,避免了多头、重复管理,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建立了市容环境监督考核机制。促进了市容环境管理模式的专业化、群众化、社会化的结合,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

在计划生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协调力度,有计生委牵头,定期召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重新修订了《大港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个成员单位指责》,促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局面的形成。二是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实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改革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方法,把经济指标和人文指标、生态指标一起综合考核。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把区域经济做强做大,为社会事业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2004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继续坚持“发挥三种优势、发展五种经济、营造六个环境”的思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矗重点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加快发展新活力。二是突出园区建设,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三是突出结构调整,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进一步健全改善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领导。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正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宗旨。因此,各级主要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把实验区的建设当作关系地方发展方向的重大工作列入议事议程。今后要继续强化对实验区的组织领导,强化实验区办公室的职能,并设专人负责实验区工作,同时赋予实验区办公室实质性的权利,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参谋作用发挥出来。

(三)、进一步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各级主要领导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实验区工作是部门工作的偏见。把可持续发展工作纳入各部门、各级主要领导的考核内容,通过宣传与培训,使全区上下各级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自觉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把全区各项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轨道。

(四)、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把全区的重点工程纳入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进行管理。在上新项目时,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一票否决。对现有的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企业,即使经济效益很好也要采取坚决措施限期整改,确保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净土。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科技进修学院的作用,形成一种全新的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专家决策机构。

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等能为缓解资源短缺、抑制环境恶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强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为政府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中的团结协作,创新实验区建设机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提高各级领导和群众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自觉贯彻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普及培训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的群众实践中去。并且要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区实验幼儿园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2017年11月25日,2017-2018学年聊城市教育志愿服务团学前教育学段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在滨河实验学校培训基地举行开班仪式。本次开班仪式由6位送教团队教师和75位参训教师参加。我们班由于桂英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张齐老师和刘珊珊老师担任助教,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并且明确班主任,副班主任,信息员,助教的职责,以及组员的职责。

首先于老师给大家带来拍拍操,“头头拍拍 肩肩拍拍 头拍肩拍 头肩拍拍 大拇指拍拍 小拇指拍拍 大拇指拍 小拇指拍 大拇指小拇指拍拍 儿子儿子拍拍 儿媳儿媳拍拍 儿子拍 儿媳拍 儿子儿媳拍拍 左扭扭拍拍 右扭扭拍拍 左右扭扭拍拍 ”大家活动的热血沸腾。以及我们班的口号是“超越自我,幼师最棒!”班歌是《我相信》。大家全体教师进行教师宣誓,大家都很有激情。接下来送教团和参训老师们做自我介绍,希望通过这次送教培训,老师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接着我们抓阄进行分组,分成9组,并且设计自己组的口号及组徽,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设计并画出代表我们幼师对孩子的爱与责任。这也表现我们团结的时刻,大家互相交流最后设计出我们每个人都认可的组徽和口号。接着我们展示我们的作品,全部成员合作设计出每个人的站位及姿势,我们是杨帆一组,“点星星之火,扬梦想风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设计出代表我们幼师的责任和象征以及组员的特征。大家主动去编排节目,中午也在不辞辛苦的演练,下午时带给大家的节目丰富多样,有中国功夫、小品、三句半、幼儿舞蹈、唱歌„„幼儿园的老师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下午由名师杨立新老师带领我们大家一起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于2012年9月颁布,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五大领域中又分为许多子领域,子领域又分为目标,目标包括各年龄段典型表现和教育建议。《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接着杨老师带着我们研读《指南》的健康领域的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通过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的内相当丰富,活动安排合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专家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我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合作,大家才能走的更远,更高。在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关爱,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

第五篇:区实验中学校长事迹材料

****区实验中学校长**事迹材料

这是一朵瞬间怒放的鲜花,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三年前才正式成立的学校,几乎没有渐变,一飞冲天,“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五十七项荣誉纷至沓来,他们究竟有什么魔法?

**,**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省特级教师,**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省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理事,**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专家,**市政府教育督导员。多年致力于课堂改革和教研方式的创新,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有多篇教学专著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提出了体验式教研、写真式教研、生态式教研等教研模式。

教师节过后,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这所占地450亩,建设投资4.7亿元,既有故宫结构的神韵又颇具岳麓书院的风范,处处洋溢着现代、典雅、生态、和谐气息的****区实验中学。在校长室里,**校长的一席话让笔者感触至深:“从严治校、规范办学、以德育人这是办学基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狠抓校风、教风、学风,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规范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规范学部和各部门的管理机制,规范后勤服务的程序和质量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常规管理要从最细微的小事抓起,从“走好路、穿好衣、上好课、做好操、吃好饭、睡好觉”等方面来强化学生的一日常规,坚持抓,抓反复,抓出成效。在做好常规的同时,把十大习惯的养成纳入课程,进入课堂,融入日常,分段实施。十大习惯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做事情有计划;认真写字;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耐心听他人说话;微笑待人;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学校建章立制,班级制定班规、纪律,把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活动之中,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做到方方面面讲规范,事事处处讲文明。再是科学谋划、科研创新、以智育人是关键。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集体备课的组织、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研修的实效、科研课题的研究纳入一个系统,集教务处、政教处、教科研处、电教处、团委、学部等各部门之力,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工作,举全校人力、物力、财力做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打造**区实验中学有形、有神、有根的高效课堂,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显性目标,更关注能力、方法与情感态度的隐性目标,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真正使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学生积极参与,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过程性的目标,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关注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养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打造内容丰富的自主选择课程和形式多样的学科特色课程,实现校本课程系列化,生活知识化,学习活动化,帮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据了解,新的学年,该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大改革,由原来的级部管理调整为学部管理。学校设立三个学部,每个学部分别由初一至初四四个年级组成;学部实行主任负责制,各副主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三个学部分别安排在三座教学楼,对应三座学生宿舍楼和三层餐厅,三个学部之间在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竞赛,不断创新;学校各处室负责对三个学部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量化考核、综合服务、维护保障等,并设立各学科教研室,具体负责学科教研活动的全面开展,给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教育教学如虎添翼。

采访中我了解到,**区实验中学成立三年来坚持以“打造幸福学校”为主线,积极构建三大保障体系,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从严治校、规范办学、以德育人;科学谋划、科研创新、以智育人;队伍建设、言传身教、以人育人”的管理思路,进一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的可喜成绩,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活动示范学校”、“全国书法(写字)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单位、“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百杰小书画家选拔赛优秀组织奖”、“**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57项荣誉称号。学校还先后被批准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 中国陶笛艺术教学实验基地”、“**省书画学会青少年教育基地”、“**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省教研员首批定点联系学校”、“**省心

理健康教育会员单位”等。今年中考升学率创历史新高,初四学生升入**市实验中学、**中学、**五中、**十一中的人数比率比2012年提升了13.8%,初三结业的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三门学科,2012年达到A级标准的共有209人,2013年则上升到了938人,优秀率提升了449%。2013年该校的张晓、杨修志等十几名教师在省级以上表彰

和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校长**在谈到教学管理时,颇有见地的说:“队伍建设、专业发展、以人育人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校发展的关键是科研型教师的培养,让每个教师变成科研型教师。领导带头,学校铺路,典范引路,让教师真正把自己的学生当成思考的对象、研究的目标,把每个问题当课题来钻研,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草根课题研究,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让**区实验中学的教师变成能思考、会表达、善总结、敢创新的专家、名师。当然,办学思想的付诸实践,理论问题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孜孜不倦地探索,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宽阔的道路来。”

说到这里,李校长不免流露出一份谦逊:学校的发展,质量的提升,都如同在一条斜坡上推球,每个人不积极往上推,团队的质量很快就会往下滑。由于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根基还不厚实,需要每个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开拓进取,这是现实赋予我们每个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区工委管委在关注着我们的发展,**区的十五万人民群众在期盼着我们创办优质的教育,四千二百名莘莘学子在等待着我们优质、高效的课堂。“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弘扬“个人尽心尽责,团队同心同德”的员工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舟共济,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把校园变成“学生们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学园、乐园”。

学生成长的路漫长而坎坷,中学时代只是人生短暂瞬间,但它却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黄金”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形成阶段,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恪守天职、忠于职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耐心再耐心。李校长至情至理的话语让我们深感孟子般“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底蕴和气度。鲁中大地,花山脚下,****区实验中学,卓然而立;齐风习习,赋予他们厚德载物的胸怀;儒韵融融,授予他们智慧聪颖的思维。“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不懈追求”的办学理念,“日修吾德 日新吾业”的校训,“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价值追求,引领四千多莘莘学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幸福,让学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勇敢地放飞生命个体的希望与梦想,为教师的成功、学生的成才打下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下载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区工作总结范例(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尉犁县社区教育工作及实验区建设工作总结材料

    尉犁县社区教育工作及实验区建设 工作总结材料 尉犁县行政区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县辖7乡1镇,拥有9个社区、130余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全县总人口64524人,其中9个社区居民共计1187......

    2010年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东营市科技局 2011-2-16 2010年,在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省科技厅的正确指导下,东营市国家可持续发展......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五年工作总结》

    附件1: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五年工作总结》 (编写提纲) 编写说明:字数控制在1~3万字,要求叙事条理清晰,引用数据准确(注明出处),要注重本区建区前后的比较分析,案例要特色突出且具......

    实验区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优秀范文5篇)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工作重点主要在扩大实验区实施范围,......

    襄州区实验小学禁鞭工作总结

    襄州区实验小学禁鞭工作总结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维护校园公共安全和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襄州区教育系统禁鞭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推进禁鞭工......

    做实验区人演讲稿

    毕节——西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毕节——西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毕节,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

    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汇报

    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大家融入到新教育这个大家庭中来。同时感谢大家对我县新教育工作的认可、肯定与支持。你们的认可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你......

    达川区实验小学发言材料

    聚力“123”工程 建设幸福蒙养苑 ――达川区实验小学党建“123”工程“五正”党建文化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金秋送爽,金桂飘香,时逢举国翘盼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