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生的合作学习(推荐)
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念,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尤其是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因此合作学习问世以来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为什么能够兴起和发展?合作学习的理念包含哪些内容?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合作学习的理论?合作学习该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一.时代呼唤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70年代兴起于美国不是偶然的,当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美苏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因此美苏都尝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还有当时美国反种族隔离的呼声日渐高涨,反映在校园内就是要增进不同种族学生在学校、课堂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基于上述原因,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需要加强合作。目前仍然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垄断所有的生产力。而各国经济基础、技术力量、人才素质等存在差别,使社会分工、地区分工不断深化,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所以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科技的发展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今天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方面频繁交流,互相渗透。有些地区的经济正朝一体化迈步,如欧盟地区,可以预见,今后这一地区的合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正是因为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合作从来没有显得象今天这么重要。
中国发展的现状需要加强合作。尽管现在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中国和发达国家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与别国的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尽快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就国内而言,国家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早日实现我国的宏伟目标。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合作。人不同于动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人生下来就生活在一种交流与合作的社会环境中。但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内向型的人不善于交往与合作,而外向型的人善于交往与合作。心理学认为,人性格开朗、善于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性格孤僻忧郁,不利于身心健康。人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与别人的交流和合作,自我塑造良好的性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形成自己交往圈内的良好人际关系。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非常重视合作的人际关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在相互尊重和谅解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在民主和融洽的气氛里,学生不必害怕嘲笑、挖苦、讽刺,不必为自己不成熟的言行而羞愧和自卑。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尝试,敢于探索,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发展各项人格特质。
人们成功的心理预期需要加强合作。在现代社会中,“合作加速成功”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经总结出成功的十七条经验,其中一点就是合作精神。希尔还说过:“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合作的产物。据统计,开设诺贝尔奖最初25年中,其中40%的获得者是合作性的,到了1972年获得者中79%是因为合作而得奖,这些都说明合作是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基本的途径。
中国学生的现状和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合作。如今的中国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使他们难以接近别人和接纳别人。据统计,现在很多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这也妨碍了他们与别人合作。另外,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但考试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严重滞后。所以,个人独立学习和竞争性学习仍然垄断着课堂,合作学习步履维艰,封闭竞争比较常见。
我国正在重视合作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正在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也设立了合作学习这一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与个人独立学习、竞争性学习并列为当今世界流行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这里,个人独立学习方式主要是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竞争性学习方式仍以学习者单独学习为主,但学习目标相互攀比,以胜过他人为奋斗成功的标准。合作学习方式以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为实现全组共同目标而相互帮助,同舟共济,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全组的所有组员都取得共同的进步。
综观世界各国合作学习专家的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对此,王坦教授将合作学习表述为: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另一种涵义:(1)形成和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增进合作技能;(2)创立紧密结合与整合学习为一体的学习方式;(3)发展批评性思维、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学习方法的共同目标是:增强合作能力,建立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就感,促进组织与交际能力的发展。
我们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并不排斥个人独立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实际上后两种学习方式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的体现。
三.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类:
1.合作型目标结构理论:共同的目标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每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它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2.社会互赖理论:当团体成员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他们相互勉励,互相帮助,力求使小组的目标得以实现;他们相互爱护,人人都热心于帮助别人也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3.选择理论: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
4.发展理论:学生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学生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当年龄大致相同的守恒者与非守恒者协同完成要求守恒的任务时,非守恒者会逐渐形成和保持守恒的概念。
5.精制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生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
6.接触理论: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而且,单纯机械的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的学习,增进学习效果,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形成有效学习。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以上理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合作学习的理论。深刻、系统地把握这些理论的内涵对于我们开展和不断完善合作学习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四.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要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必须认真剖析合作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以此来指导合作学习活动。北师大教科研究所曾琦教授从五个方面剖析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正相互依赖:正相互依赖代表了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同舟共济的关系。帮助学习小组建立正相互依赖的途径主要有五种:目标的正相互依赖,即全组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目标;奖励的正相互依赖,即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角色的正相互依赖,即为完成某一任务,组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资料的正相互依赖,即每个组员只占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或材料;身份的正相互依赖,即小组成员为激发归属感、增强凝聚力而选择一个共同的身份(如小组名称)或标志。
2.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个人责任主要是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来明确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角色互赖,即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担当特定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角色;责任承包,即小组的总课题被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分别由每个人承担;随机提问,即随机提问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们的表现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个别测试,即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测验并综合每个学生中的测验成绩来评价小组活动。这些具体操作形式主要蕴含了两条共同原则即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利用群体的压力。
3.社交技能:社交技能作为合作的方法是合作小组学生必须掌握的,无论对小组学习还是未来的事业都至关重要。教授社交技能主要有六步骤:学生认识该技能的价值,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掌握特定社交技能的必要性;通过讨论方式使学生清楚该技能的具体表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练习使用该技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内练习使用该技能;经常检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使用该技能的情况;鼓励学生坚持使用该技能并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4.小组自评:定期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目的是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小组自评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有益的经验使之明确和巩固;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并及时改进;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新的措施。
5.混合编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混合编组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成就、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性别、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因素。
根据这五个基本要素,结合历史新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以同一课题为纽带。小组是合作学习的最好形式,小组内的同学必须选择同一课题(问题),这样小组内的同学受同一目标指向,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同心协力。历史新课程不再讲授通史,而是通过专题来获得一些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识,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政治活动史,里面又可分为许多小专题,教师可以事先调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分成一组。
2.以混合编组为手段。在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学生混合编组,合理搭配,以达到小组内学生的共同发展。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混合编组,教师应该将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混合,将性情温和与性情急躁的学生混合,将有恒心与恒心不足的学生混合,将习惯良好与习惯欠缺的学生混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任务的完成,还可以让学生慢慢形成健全的心理与完整的人格。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混合编组,每个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样,这是教师在分组时必须考虑的,尽量将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分到一组,水平不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互相激励,达到共同发展。
3.以交往合作为基础。小组内部的成员有了同一目标后也要进行分工,分工也是为了合作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一是根据内容分工,有些课题很大,课题下又涉及很多小课题,小组成员内部就要进行适当分工,以保证任务能按时完成。二是根据活动的形式分工,同一课题,可能需要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搜集资料,或者进行社会调查,或者走访当事人等,组内就要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组员的潜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分工,比如说学生的性格、动机、能力等,适当进行分工,如可以让性格内向的同学承担社会调查的任务,让没有毅力的同学承担较累的工作,让小组内的每位同学心理上渐趋成熟。每个成员在得到任务后,学习过程就开始了。小组成员应该经常进行交流,包括任务的最新进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小组内协商,达成共识,直到任务完成。
4.以形成结论为归宿。在搜集到所需要的资料后,还要对资料对进行筛选和整理,对知识进行重组。合作学习重在过程,但最后要形成结论,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以达到学习目标。
五.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过去重视对“经”的传授转向重视“人”的发展。合作学习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教师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机会。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过去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合作学习重在参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身心成长比结果本身更有意义。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合作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4.由统一性的教育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传统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种模式。合作学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和研究每个学生的发展,使因材施教能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特点表现为:
1.积极地旁观。合作学习时间多在课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丝毫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如观察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教会学生搜集信息,关注课题的进度,解决合作学习中的困难,和学生探讨问题等。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交往,学会与他人合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等,但有些学生的性格等心理因素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就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碍,学会与别人交往合作。
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范围、内容、渠道,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已超过老师。教师如果顽固仍然坚持自己的权威性,什么问题都要弄个标准答案,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从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变为过程的组织者,要走到学生中间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学习环境。
六.合作学习的评价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分数高低作为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存在重学习轻品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当前轻发展等弊端。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评价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冯长运、李明海主编)书中提出了许多好的评价建议。该书指出评价要体现如下四个价值功能:一是导向功能,评价要保证教学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二是激励功能,评价要能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三是调整功能,评价要使被评价者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四是鉴定功能,评价要对教与学作出价值判断。
尽管目前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但笔者根据国内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实践,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1.实行多主体评价。这是由合作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合作学习重在参与和交往,过程又多在课外时间,所以教师的观察只能作为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参考。要让被评价学生接触到的主体都参加到评价中来,才能对该生作出客观的评价。例如,让学生自评,让小组的同学评价,让该生调查的单位来评价,让家长来评价等。
2.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多是课题或者专题性的,其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重过程,看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而不能只看最后的结果。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现在也能积极参加到小组学习中来,能与其他同学友好交往和协作,即使没有提出有创意的问题或者不能单独解决问题,对该生的参与意识也要充分肯定。
3、全面评价学生。尽管这个口号已提了很多年了,但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还是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高考录取也是如此。只要成绩好,“一俊遮百丑”,高分低能,高分无德的现象依然存在。合作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评价,包括学生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行为习惯。
4、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不同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这是合作学习的任务。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只要学生在不断进步,就应当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使用和推广。提倡和推广合作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两大关键要素:
(一)教师如何“教”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也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调查中也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是“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的,其次是“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型的历史教师,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推进历史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节课的导语教师在课前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节日导入、成语导入、衔接导入、审题导入、音乐导入、录像导入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依据学校教学资源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就不失为成功的导语。
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若想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历史课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让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可以把形、声、色、态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陶冶。
3.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其它活动课,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课,活动课的实施总是以现实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情境去获取感性经验、相关理性知识及情感经验,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教师在活动情境中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角色,走入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大赛和历史短剧汇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学生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兴趣。教师要面向全体,注意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现实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我充分抓住各种机会,把历史与现实生活充分融合,使学生把所见所闻与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困境,从根源入手,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如何“学”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同学讨论、交流非常少,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对知识的巩固、投入不足,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出了对历史成绩普遍的不满意。在新课改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转变观念 做好准备
由于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有些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之历史作为中考学科,采用的是开卷的形式。历史课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未能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高中后,他们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知之甚少,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把严谨思维的历史学科看成是故事的累加,认为从小熟读过上下五千年,对历史已有很深的功底;对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思维方式,索然无味;对新课程的探究和延伸部分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一些思考题,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现成的答案……而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排,如历史的必修课本分为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三个部分,内容纵贯古今中外,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适应新形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主动学习明确目的 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独立的意识。第一、树立我要学习的观念。用“我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激活自我学习的动力。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学生如果认识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为谁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各种学习方法,取人所长,为己所用,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法”。第二、明确学习任务。真正的学习是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学什么”的问题,学习就不会是盲目的和被动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克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习成为有计划的行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成为习惯时,才能随时随地应用,才能最好地发挥其作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课前的预习可以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四、注意方法 提高效率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理性地选择适合于学生个体的具体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了解问题、掌握问题,应用问题。学生在掌握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阅读。有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很难学好历史。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具体来讲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课程“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单元与课的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其次是掌握历史知识内容的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构成的历史画卷,所有的事件都是错综复杂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把历史知识学习分为三步:了解——理解——见解。
“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对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素都要了解清楚,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二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
“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要求学习时应注意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调整。
“见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三步。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五、总结得失 培养能力 凡学习都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成功与失败。学生必须及时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预习是否到位、听课效果如何、作业完成怎么样、考试结果是否理想等。通过反思和评价,反馈信息,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使学习更具有自觉性和针对性。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一天天提高。会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基本保障。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一种 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轻松自由地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师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实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握两大关键要素:
(一)教师如何“教”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也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调查中也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是“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的,其次是“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型的历史教师,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推进历史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节课的导语教师在课前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节日导入、成语导入、衔接导入、审题导入、音乐导入、录像导入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依据学校教学资源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就不失为成功的导语。
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若想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法,历史课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走入历史,感受历史,产生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让学生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可以把形、声、色、态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陶冶。
3.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其它活动课,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课,活动课的实施总是以现实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情境去获取感性经验、相关理性知识及情感经验,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教师在活动情境中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角色,走入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大赛和历史短剧汇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学生兴趣。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兴趣。教师要面向全体,注意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现实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我充分抓住各种机会,把历史与现实生活充分融合,使学生把所见所闻与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要改变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困境,从根源入手,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如何“学”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多依赖课堂、依赖老师,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同学讨论、交流非常少,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对知识的巩固、投入不足,大多数同学都表现出了对历史成绩普遍的不满意。在新课改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转变观念 做好准备
由于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有些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加之历史作为中考学科,采用的是开卷的形式。历史课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未能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高中后,他们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知之甚少,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把严谨思维的历史学科看成是故事的累加,认为从小熟读过上下五千年,对历史已有很深的功底;对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思维方式,索然无味;对新课程的探究和延伸部分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一些思考题,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现成的答案……而新教材以模块的形式编排,如历史的必修课本分为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模块三个部分,内容纵贯古今中外,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适应新形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主动学习明确目的 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有独立的意识。第一、树立我要学习的观念。用“我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激活自我学习的动力。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影响行为。学生如果认识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为谁学习,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各种学习方法,取人所长,为己所用,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法”。第二、明确学习任务。真正的学习是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学什么”的问题,学习就不会是盲目的和被动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克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习成为有计划的行为。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成为习惯时,才能随时随地应用,才能最好地发挥其作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课前的预习可以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四、注意方法 提高效率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理性地选择适合于学生个体的具体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了解问题、掌握问题,应用问题。学生在掌握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阅读。有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很难学好历史。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具体来讲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课程“说明”,明确学史目的;(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3)阅读单元与课的导言,把握背景线索;(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其次是掌握历史知识内容的方法。历史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构成的历史画卷,所有的事件都是错综复杂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把历史知识学习分为三步:了解——理解——见解。
“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对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素都要了解清楚,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二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
“理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要求学习时应注意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调整。
“见解”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第三步。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五、总结得失 培养能力 凡学习都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成功与失败。学生必须及时反思自己学习的得失,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预习是否到位、听课效果如何、作业完成怎么样、考试结果是否理想等。通过反思和评价,反馈信息,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使学习更具有自觉性和针对性。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会一天天提高。会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基本保障。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一种 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轻松自由地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师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中,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实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农村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必须加以变革,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其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存在许多不足,不仅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更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为了构建和提出适合本校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和操作建议,以推动我校教师阅读教学的进程,我们选择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先后调查了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汇集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构建了适合我校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初步改变了我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耗时多、效率低等现象,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师的理论有了较大提升。【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必须加以变革,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其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这对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于阅读教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精辟见解。阅读是一种审美情趣,对于中学生来说,只有进行大量的有效阅读,才能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新课标语文必修目标第3条亦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尽管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主要表现在:
1、以“教”代“读”。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中“教”的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2、肢解教材。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考点练习。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
4、借鉴照搬。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参考资料成堆,学生满足于借鉴和照搬,缺乏创新,个性化阅读严重缺失。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背道而驰。
5、阅读量少。除课本外,学生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
所有这一切,都违背人的认知规律,更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语文阅读现状。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其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我校系农村学校,学生大都来自周围的村庄,因地处偏远,学生基础薄弱,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问题较多,教学成绩难以有效突破。为解决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裹足不前的现状,我校中学语文教师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课题组,群策群力,寻求阅读教学上的突破口,构建和提出适合本校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和操作建议,推动我校教师的阅读教学。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不少专家、学者、工作于一线的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阅读回归学生。
针对以“教”代“读”和肢解教材的现象,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提出:“阅读教学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冯文达老师认为:农村中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采用“填鸭式”教学,应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色彩”。付新英的“变肢解课文的‘析读’为整体感知的‘意读’”。存少辉老师主张在阅读中加强对话和交流,指向学生的个性阅读。韩克勤老师重视阅读教学中的互动,希望课堂更加生动、活跃起来。王爱娣老师谈到了美国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情况,强调必需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从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过程的监控,到阅读理解和表达的方式等等,教师需做出细致具体的指导和要求。针对学生阅读量少,李志清老师认为应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综观省内外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趋向于个体研究。二是侧重于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提出一种工作模式,缺乏验证。三是注重理论性研究,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这些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深入探究,没有形成成熟的阅读教学理论及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开阔教师阅读教学的思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都没有形成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多数教师学习和借鉴。二是缺乏对阅读教学策略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不能找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未能提出改进措施,使之更趋合理,确保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无法应对一些新情况。如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语文教学形式亦为之改变,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疑惑。阅读教学中,学生满足于对资料的借鉴和照搬,缺乏创新,难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针对目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构建适合本校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和操作建议,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研究中,我们调查并掌握了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讨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及方法,初步形成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的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存的状况。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诸多因素困扰着阅读教学,造成高耗低效。因此,搜集问题和寻找对策成为必然。对策研究:即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借以指导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了解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探讨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3、初步形成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研究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了解不同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及效果。发现长处,找出不足。
2、汇集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
整合资料,针对本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编,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究,找出病因,汇集成册或制成表格。便于分析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办法。
3、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应用于教学。对阅读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使之更趋合理,确保发挥更大的作用。
4、初步形成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初步形成适合我校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加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指导实践。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运用了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辅之以观察、个案分析诸法。
1、调查法: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召开教师座谈、实地考察和研讨交流会等形式,发现本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洞悉新课程背景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及效果、困惑等。
2、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全面、正确地掌握所研究的问题。为了检验课题组教师提出的阅读教学途径和方法的可行性,我们边实践,边总结,完成《实验报告》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四、实施过程
本课题计划二年完成,即从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研究分四个阶段实施,研究的过程如下:
第一、前期阶段(2008、3—2008、4)
课题前期准备工作:由崔秋菊、王玉珍老师负责撰写课题申请、开题报告,课题申请立项和开题。
2008年5月峰峰矿区教育局批准立项并顺利通过了《开题报告》。第二、准备阶段(2008、5—2008、9)
课题组培训,分工;搜集参考资料;资料研究、整理和专家咨询。
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了解了省内外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行集中讨论,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实施阶段(2008、9---2010、5)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全面、正确地掌握所研究的问题,完成本校内不同类型教师语文阅读模式的调查。
1、(2008、9—2009、1)通过组织学生问卷、教师座谈,调查“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由崔秋菊、何志英共同完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2、(2009、2—2009、7)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本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编,试图从理论上分析探究、找出病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后,由崔秋菊、鹿淑敏完成《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汇编》。
3、(2009、9—2010、1)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应用于教学。王延阁完成《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崔秋菊撰写了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4、(2010、1)将阅读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对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由崔秋菊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验报告》初稿。
5、(2010、2—2010、5)初步形成适合我校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加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崔秋菊撰写《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用于指导实际教学。在研究中,我们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发现教育规律。针对本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并从理论上予以分析探究,找出病因,找到了解决办法。付诸实践进行检验,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总结阶段(2010、5—2010、7)
对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总结、提高,由王玉珍、崔秋菊老师撰写“研究报告”。
目前, 课题组撰写了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对我校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研究结论及成果
(一)从师、生两个角度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教学中存在以“教”代“读”、肢解教材等现象,不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教学中,教师阅读教学观念陈旧,教师的大量讲解挤占了学生阅读、接触文本的时间,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化,“合作”多“探究”少,不够深入。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对教师授课方法满意度偏低。教师的教法传统,缺乏变化和新意,难以持久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希望“教师少讲,自己多想”,希望“教师教给方法,自己多学”的比例居多。
3、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低。从阅读内容来看,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局限于课本,阅读的深度也不够。从阅读途径看,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而阅览室图书有限。此外,学生阅读时间过少。
(二)根据调查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 1.个人因素
教师或个人业务素质低,或观念偏颇急功近利只重成绩,忽略语文教学的特点,违背认知规律,导致效率低下。
教师教学中以“教”代“读”、肢解教材,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阅读、接触文本的时间,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所有这一切,或源于教师观念陈旧,或源于应付中考,唯考试是举让阅读教学变得功利化。2.学校因素
学校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的引导,不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或片面追求成绩,或放任自流。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各种弊端。3.社会因素
家长对教学成绩的高期望值和社会的各种压力,造成教师只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忽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亦步亦趋,积弱难返,造成对语文缺乏兴趣,阅读能力薄弱的现象。
(三)探索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途径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正基于此,通过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我们认为,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宜追根溯源,从教师入手,教学中应做到“培养兴趣—重视指导—对话交流—关注差异”。
1、注重兴趣培养,含英咀华,意在读。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这样所学的东西保持效果好,并有利于发展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潜力。“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感性经验,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汉语文是“茶道”文化,含蓄蕴藉,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意味隽永,需要含英咀华才能学有所获,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读、诵、吟咏等。
2、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以渔,意在引。阅读教学要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学法的指导上,教师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五步阅读技巧”,就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课文,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整篇课文诵读一遍;第二步:着重理解课文中的难点;第三步: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第四步:对课文中重要的内容逐段地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和检验;第五步:复习阶段,尝试找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弄清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技能掌握后,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很多的有用资料。阅读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方法又因阅读材料而不同,单篇宜作精细的剖析,整部的书却在得其大概。教师应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注重平等对话,交流共享,意在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正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对话中,师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学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
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语文教师在课堂“讲”出来或“问”出来的。应在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了文本,并有了一定的思考和体悟后,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要的质疑问难、交流共享,关键时刻则由教师作畅快淋漓的发挥或作精要的阐述。学生理解到一定的深度或高度后,再组织学生作欣赏性的品读。
4、注重个性阅读,飞扬个性,意在积。
个性,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生命。建筑尚如此,教育更是将创造力视为核心与灵魂。语文,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实现其工具性的同时,更应凸显其人文性,呼唤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因为各自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会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了解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思维,飞扬个性。汉语文学习是“慢功”,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要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重视日常积累。
(四)探究了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调查和不断摸索、实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和模式,归纳如下:“扶——放——交流”三步教学法。
1、扶
所谓“扶”,即扶之以“趣”,辅之以“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扶学生走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对学习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地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或看到它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的时间可以缩短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而且,这样所学的东西有利于发展自我。
目前在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潜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责任感,从而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通过两年的调研、摸索、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做法。
(1)激趣促读。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其特殊性在于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快乐、欢喜、高兴等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语文阅读情感性始终在第一位。因此,精彩的语段必须培养学生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体味语言之妙、受到熏陶。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就会主动地优先地愉快地去学习。那么,吟诵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为激发学生兴趣,我们采用了以下方式:营造书香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营造书香氛围主要采取示范朗读的方式,如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示范朗读、多媒体示范朗读等,努力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其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主要借助一些比赛的形式,如开展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大组阅读比赛(朗读、默读;精读、浏览)。此外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学生比赛优胜者以课外书作为奖励等。
(2)方法导读。
有了阅读兴趣还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引导。目前学生普遍缺乏阅读技巧,阅读时处于茫然状态,急需方法的引导。
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现在,有许多教学名家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日常教学中我们常用的“五步阅读技巧”教学法等就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课文。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整篇课文诵读一遍;第二步:着重理解课文中的难点;第三步: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第四步:对课文中重要的内容逐段地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和检验;第五步:复习阶段,尝试找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弄清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技能掌握后,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很多的有用资料。
教师应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无边的题海和无休止的补课中解放出来。
阅读教学要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即由点到面。现在从7年级开始,教师都在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生走路。不同学段、不同文体,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对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了更多的了解。
2、放
放:就是阅读权利下放,鼓励开放的、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语文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因为各自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不同,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会对相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了解个性差异,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新课标修改稿亦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多读—文章不厌百会读。“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肢解文本一讲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的阅读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鲜活起来,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也充满了欢乐,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并最终培养起学生真正的独立阅读能力。多悟—只缘身在此山中。个性化阅读切合语文学科的思维性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语文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听说读写是语言思维的具体表现,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是由其思维品质的高低所决定的。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的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其指向便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一切源于多读、多悟。
我们应该尊重差异,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创造性阅读。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的言语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个性更飞扬。
多积—淘尽黄沙始见金。作为老师,应作引路人,给学生阅读空间和时间,尊重阅读个性,并加以耐心引导,让学生有怀疑、探索和求实精神,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读出自己的“色彩”,使阅读体验和感悟真正落到实处,使阅读有所升华。
本学期在7年级开展的课外阅读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让学生从读→悟→积累。
3、交流
交流:就是学生和文本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正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要借助“对话”实现。(1)生、本交流。
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包括独立认知感悟、独立分析理解、独立欣赏评价、独立吸收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原因在于:
生、本交流,能培养学生独立认知感悟的能力。对文本的认知和感悟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第一步,是对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要认知和感悟文本,就必须让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让学生多读,学生独立认知和感悟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生、本交流,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理解的能力。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核心是理解课文,获得理性认识,而阅读文本,得到感性认识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交流以分析理解课文也要建立在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或只是“师问生答”,学生不读课文,不了解课文内容,缺乏对文本个性化的认识,听得再认真,也只能是记住了教师对文本的观点。只有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交流,然后展开讨论交流,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生、本交流,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评价能力。要让学生知道葡萄的滋味就必须让他们亲口品尝。从课文的思想、语言到写法,学生只有直接与文本交流,再进行探究和讨论,才能对课文作出恰当的评价,独立欣赏评价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生、本交流,能培养学生的吸收迁移能力。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吸收积累和运用语言,学习和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吸收和迁移能力。要让学生吸取文本的精华并运用到生活学习当中,就必须让他们首先感悟和理解。只有让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理解得越深越透才越能够自觉地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学习生活之中去,学生的独立吸收和迁移能力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2)师生交流(对话)。
师生对话是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也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取得好的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对话中,师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学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在理解中,学生深深地进入了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也在学生的开放的接纳中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两者精神相遇的境域里,教学的意义悄然创生。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但是,我们同时还应当看到: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毕竟不同于成年人的阅读,他们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正在学习阅读,如果要使他们真正领会文章的意思,有时更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的精讲、点拨,无疑是指引学生的“标牌”,对阅读教学的效果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师生之间以教材为中介的心灵交流活动。它既是一种科学的传播,又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这个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把课文所蕴涵的理论美,艺术美转化为学生心灵美、智慧美;把书面语言负载的信息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那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达到有效,有效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这一理念才落到实处。
学生在学习阅读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审美情趣、性格、文化修养、期待视野、经历不同,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的关注就会不同。这种差异性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必然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放松,积极地投入到读书当中。(3)生生交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究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主体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文本的精彩与美妙。
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六、研究成效及成果
通过探索语文阅读教学新途径,逐步采用语文阅读“三步”教学法。
1、初步改变了我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耗时多、效率低等现象,学生阅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文体
记叙文(两篇)
记叙文 说明文
记叙文 议论文
分值 30—40
测试年级 8 9
阅读速度(实验初初)
慢
慢
慢
阅读速度(试验后期)
较快
快
快
得分率
(实验初期)
30% 40% 40%
37.5%
得分率
(试验后期)
50% 60% 60% 55%
2、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师更加注重阅读教学的实效。
3、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教给了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使他们由不会学到会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地学。阅读给学生带来了乐趣。
4、注重了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此形成的“迁移”反映到学生的作文和日记上,内容变得更加真实、细腻。
5、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钻研教学、钻研业务、探究理论,使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两年间课题组教师发表了论文十几篇。姓名
成果名称
形式
字数
发表刊物名称
发表日期
崔秋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
4500
教育科学与研究 2010、5
崔秋菊
《活动性教学法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
3100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
崔秋菊
《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说明文》
论文
3200
教师教育研究 2010、4
崔秋菊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论文
310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5
李江霞
《新课程与语文开放式教学》
论文
3000
教育研究与探索 2009、6
李江霞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
论文
3100 教育研究2009、6
李江霞
《论因材施教,弘扬学生个性》
论文
3200
基础教育教学导刊 2009、6
李江霞
《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论文
3000 师论2009、6
何志英
《语文阅读与自主学习》
论文
3200
基础教育教学导刊2009、5
何志英
《谈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
3200
教育研究 2009、4
王延阁
《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论文
4700
崔秋菊 何志英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3100
李江霞 苏银花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2100
崔秋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论文
3800
王玉珍 崔秋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七、讨论与思考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受学校经济实力制约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对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们选择《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我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构建农村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指导日常教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取得了很大进步,摸索出了适合我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构建出了农村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渗透、引导非一日之工,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尝试并改进。
八、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付新英.研读:科学方法阅读,方能提高语文素养[J].中国教育报.2007(9)[3]存少辉.研读: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4]赵年秀.研读: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评析——以叶圣陶阅读课程理论为视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6)[5]冯文达.研读:谈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6]王爱娣.研读:美国初中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7(1)[7]李志清.研读: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07(7)
[8]秦昌利周永红.研读:运用线索牵动全文——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几种手法[J].新语文学习.2007(1)[9]韩克勤.研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初探.考试.2007(2)[10]刘长和学术期刊: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直接交流.2007年23期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吴昊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于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数学,应当如何去教授?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对于我们师范类的学生如何做好一名高中教师,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索,去探究的问题。听完分别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的老师们和本溪市某初中的教学副校长的报告之后,笔者思考了许多,也做了许多。笔者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从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工作,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同时对于如何做好其他学科的老师又也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专业知识
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师德建设课程设计
2007年6月13日与14日两日,我听了由教育科学学院组织的两场小学期师范生报告,一场是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的老师作的,一场是由本溪市某初中的教学副校长作的!听了报告之后,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去完成?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下面我将仅就高中数学来谈一谈这些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工作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更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之后加入了算法作为必修课程,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本质。而又加入了空间向量、数学史、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矩阵与变换、数列与差分、初等数论、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内容作为选修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的选择修读。
这样一来,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又加强了!对于某些知识点教者和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的数学教学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1、改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打好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6、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听完由沈阳市一二〇中学数学教研组的高越老师讲授的那节古典概型课之后,颇有感触,高越老师的课讲得很生动,也很吸引人。高越老师的课抓住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1.加强师生互动。例如:将出拳问题引入课堂。
2.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探究问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古典概型的例子。
3.于教学中引入多学科、多角度的知识点,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融合。例如:高越老师把数学的概率的知识与生物的遗传问题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物问题。不仅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辅助了生物的教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数学的实用性,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银行卡密码的问题。
整体上来说高越老师的课讲得很好,但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好,多媒体不过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板书内容过少,同时课件的制作方面上颜色搭配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内容过于肤浅,应适当的加以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逐步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含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的老师常常这样说,可是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对于每一名学生自己都要有一桶水,是多么的难呀!
专业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支柱,一个教者,只有在他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前提下才能更自信的完成教学工作,才能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学的更好,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懂的知识点,去让你给别人讲,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而你的教学效果有是什么样?所以说,加强个人的专业素质建设是今后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然而一个满腹经伦的人却不一定能教出一个好学生来,也就是说,你专业知识丰富但却不一定能上好一节普通的高中数学课。教学不是简单的去说、去读、去讲,是一门技术,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高超的艺术。所以在加强专业知识建设的同时还有加强自己的教育方法建设,要思考,要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听你讲课,怎样才能使学生听懂?
当然,课堂教学不是由教者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工作,需要师生间的配合、互动。这样,如何去把握课堂也是一个教者的工作之重。如何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按照何种方式去讲,利用何种手段,借助怎样的教学工具,何时去提问,怎样设问,如何对学生的答案去评价,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去思索的问题。
一堂生动的课不仅能够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信服你,折服你、佩服你。一堂生动的课的课程设计不是一日之功,它能体现出一个教者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把控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的高低和教师基本功的能力高低以及一个教者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因此,我说一堂生动的、吸引人的课,他就不再是一门普普通通的课了,而是一件无价的艺术品。
一个智者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教者,但一个成功的教者一定是一个智者。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成功的教者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
沈阳市一二〇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潘老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到,当今学校需求老师的素质总共包含了六个大方面:1.专业知识,这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完成的基础。2.处理好大学知
识与教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何去设计好一节课。将自己的知识传授予学生。3.解题能力,毕竟谈到教学就离不开考试,离不开考试也就离不开解题,而数学的解题工作又很重。
4.管理能力(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当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得知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是班主任工作。5.编程能力,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算法引入教学,这一点更显得尤为重要。6.文体方面,促进师生间沟通,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除此,潘老师还谈到,对于数学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数学的基本技能,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协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以及画图能力。总不至于画一个圆比椭圆还椭吧?不仅不利于学生感性思维上的思考同时也不能让学生信服。潘老师另一点指出的就是关于外语的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沟通和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首先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校长在报告中谈到,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好人。道德乃树人之本,也是教学之基,所以师德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道德教育无非3个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学校不仅应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且也要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为移风易俗作出贡献。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都应该以“四有“新人为自己的根本培养目标,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要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因此说只有知识与技能并重,才能与品德兼备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的方面。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合理的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确处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而对于一名师范专业或者将来想要加入教师这一行列的学生,应当立足根本,努力的学习专业课文化知识,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建设,参加社会实践,完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多学科、多角度的进行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做好一名高中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