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 (2011-2015年)
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2011-2015
年)
一、清理淘汰低端企业
(一)工作目标
清理淘汰无证无照、安全隐患严重、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企业,2013年底前,腾出50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空间,2015年底前,腾出75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空间。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11月底前,根据国家有关能耗标准和环境标准制定淘汰低端企业的细化标准。(市发展改革委、人居环境委负责)
2.2011年11月底前,制定并公布淘汰低端企业工作指引,明确清理淘汰范围。各区依照指引制定淘汰企业工作方案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市科工贸信委、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3.2011年底前,制定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及试点方案。2012年起试点开展排污权交易,逐步淘汰低端企业。(市人居环境委牵头,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财政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4.组织专项清理行动,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综合运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最低工资、社会保障、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低端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快速清理淘汰,并由各区统一汇总上报已清理淘汰企业名单。(市人居环境委、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5.2011年底前,各区建立产业项目登记备案制度。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实现工业厂房租赁登记备案信息共享,防止低端落后产业项目回流。(市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租赁办负责)
6.2011年底前,制定已淘汰企业具有合法产权的土地和厂房处置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已淘汰企业具有合法产权的土地和厂房改造,并纳入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市规划国土委、财政委、住房建设局负责)
7.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企业依法参加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并按时缴费。2015年前,逐步提高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增长幅度15%以上,到2015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00元左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负责)
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一)工作目标
引导为我市重点产业配套的生产制造环节及企业为扩大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对外扩张,有序转移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和其他重点产业转移园;支持在我市发展后劲不足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企业向产业配套相对完善的转入地转移。实现深圳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和转入地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互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含部分生产制造环节转移的企业)。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底前,制定《深圳市产业转移导向目录》和《深圳市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的指导意见》,明确转移的产业类别、产业环节和转移目的地,分类引导,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负责,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配合)
2.2012年6月底前,根据《深圳市产业转移导向目录》结合企业产值、利税、用工、能耗和排污等情况建立拟转移企业信息库,并开展拟转移企业的基本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实行分
类管理、动态监测,重点企业重点跟踪。(市统计局、科工贸信委牵头,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配合)
3.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产业转移配套资金,主要用于资助转移至深汕和深潮共建园区的企业。具体资助办法另行制定。(市财政委牵头、科工贸信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配合)
4.强化产业转移倒逼机制,对发展后劲不足的拟转移企业,原则上不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不予错峰用电优惠,依法对其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环保执法和安全隐患巡查等,促其转移。(市科工贸信委牵头,人居环境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深圳供电局配合)
5.支持企业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对转移后腾出的土地和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参照《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给予一定的优惠,引导向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府可租赁或回购企业转移后无意愿或无力改造的厂房,并纳入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市规划国土委牵头,科工贸信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6.做好已转移企业情况的统计工作,包括已转移企业的行业、产值和用工等情况,研究产业转移趋势,定期形成分析报告,对产业有序转移工作给予指导,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市科工贸信委牵头、统计局、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配合)
三、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
(一)工作目标
加快发展专业园区、专业市场等高级业态,推动社区集体经济由单一“租赁型”向“投资型”和“管理型”转变。到2015年,释放1500万平米产业用房面积,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平均收入累计增长30%以上。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底前,提出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改革方案,有效解决制约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市改革办负责)
2.2011年底前,以南山平山和坪山金沙等社区为试点,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专业经营、社区参与的合作模式,由政府委托专业经营机构整体承租原社区集体经济厂房,改造后出租给高端产业,社区参与改造享受产业升级带来的租金增长收益。同时积极探索置换改造模式,通过置换重大项目周边社区集体经济用地,确保重大项目发展,并在安置用地上重新规划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3.2011年底前,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互利共赢”的原则,制定鼓励上市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实现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土地和厂房等资源与上市公司资金优势的对接。(市上市办牵头,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4.2012年6月底前,各区完成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工作方案,明确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街道,各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具体推进。2015年底前各区完成辖区内30%以上的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5.2012年底前,建立全市社区集体经济厂房信息和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协调解决社区集体经济转型中的招商引资问题。(市规划国土委、投资推广署负责,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租赁办配合)
6.参照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和创新型产业用房制度,创新土地政策,妥善解决土地权属等历史遗留问题。按“双轨制”管理模式,对社区集体经济的土地和厂房,完成确权工作后,原则上不能按市场价格进入市场流通,应按政府有关规定指定价格、指定对象出租出售。(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建设局负责)
四、推动旧工业区改造
(一)工作目标
缩短审批周期,创新城市更新政策,加快旧工业区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11月底前,完成全市旧工业区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旧工业区提出分类改造建议方案。(市规划国土委、科工贸信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2.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旧工业区改造。2011年底前,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激活各方参与旧工业区改造的积极性。(市规划国土委牵头,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3.推广硅谷动力旧工业区改造模式,通过专业园区经营管理机构整体承租旧工业区厂房改造升级,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高端企业,整体提升园区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4.2011年底前,各区选择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2-3个旧工业区进行改造。通过产业置换提高产业集聚度,向专业园区发展。2015年底前,完成华为科技城、笋岗-清水河片区、大沙河创新走廊和蛇口网谷等重点旧工业区改造示范项目。(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5.2011年底前,优化旧工业区改造工作流程,加快旧改项目审批速度,在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审批时限缩短一半。旧工业区改造中“工改工”类型(含提高容积率)相关审批权下放到市规划国土委区级分局。(市规划国土委、科工贸信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五、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工作目标
到2012年,完成全市3500多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工作。到2015年,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到70%,内销额年均增长8%以上。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底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市科工贸信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2.落实全省加工贸易电子围网建设,以市加工贸易平台“三方联网”管理为基础,采取市加工贸易平台与省平台数据对接、按分平台方式运作的方式落实省平台在深圳的实际应用。(市科工贸信委牵头,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3.建立内销跟踪管理和服务机制,推广艾美特公司加工贸易转型模式,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到2015年,内销额年均增长8%以上。(市科工贸信委牵头,财政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4.2012年6月底前,制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政策措施,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每年新增20家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市科工贸信委牵头,市财政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5.2012年底前,制定出台支持外发加工和委托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其他地区。(市科工贸信委牵头,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六、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一)工作目标
加大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力度,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发展。2015年底前,创建行业区域品牌5个、国内知名品牌200个、工业设计中心30家。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底前,制定《深圳市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优势传统产业的原创性
设计开发,建设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示范基地,引导设计与品牌融合,设计与产业嫁接。2012年6月底前,编制《深圳市工业设计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加强工业设计,促进传统产品向时尚化、高端化发展。(市科工贸信委、文体旅游局负责)
2.2012年底前,编制《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定期公布年度《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每年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0项以上,确定优势传统产业改造重点领域,加快黄金珠宝、服装和钟表向都市产业升级,机械模具向数字装备转型。(市科工贸信委负责)
3.品牌扶持资金导向由品牌奖励向品牌培育转变,创建区域品牌、培育企业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形成多层次品牌梯队。每年支持50家以上企业开展品牌推广,提升深圳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市财政委、科工贸信委牵头,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4.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每年新增企业技术中心不少于20家。2012年底前,编制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建成20个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市科工贸信委负责)
5.重点支持服装、黄金珠宝和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继续做大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深圳国际珠宝展览会和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览会的规模,提升深圳品牌的影响力。依托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提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优势传统产业的应用能力。加快服装、黄金珠宝和钟表三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流行时尚和先进工艺结合,打造自主设计高端品牌。(市科工贸信委牵头,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
七、引进高端重大项目
(一)工作目标
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以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完善重大项目引进决策机制,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到2015年,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
(二)工作举措
1.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针对性,重点鼓励和吸引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国500强大型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来深设立区域总部或国际总部。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以及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2011年底前,制定出台《深圳市高端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目录》和《关于鼓励企业在深新设立总部的暂行规定》等政策。(市投资推广署、发展改革委负责)
2.2011年11月底前,修订《深圳工业用地控制标准(2011版)》,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土地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市规划国土委、科工贸信委、统计局负责)
3.重大项目引进实行项目谈判、用地评估、规划选址等工作联动机制。产业部门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建设规模评估和提出产业布局意见,规划国土部门依据产业部门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意向选址,1个月内启动用地招拍挂程序。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个性化快速决策机制。(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投资推广署负责)
4.推动重大产业空间载体建设,启动留仙洞、坝光、大空港等重点片区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平板显示、新能源和互联网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在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培育2—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八、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
(一)工作目标
加强产学研资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新技术应用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到2015年,专利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其它技术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
(二)工作举措
1.加快推进深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创新链全过程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化目标导向,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完善分类评价导向机制,创新产业化项目组织和评价方式,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科技评估评价、科研诚信和管理等工作。(市科工贸信委负责)
2.组建一批由核心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资充分结合的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1年底前,以光启研究院、华大基因等单位为龙头,推动超材料、生物科技等产业领域企业共建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加强联合攻关,实现一批核心技术原始创新突破,拥有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市场监管局负责)
3.2012年底前,出台深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建立政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再担保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鼓励海内外风险投资公司、信托机构、投资银行、担保机构等参与知识产权融资,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成果转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财政委、法制办、金融办配合)
4.2012年底前,建立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鼓励华为、中兴等专利产出大户将自有知识产权登记托管、挂牌交易,争取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成果在深圳进行交易和转化,打造开放式、创新型的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5.2015年底前,建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聚集知识产权战略咨询、托管孵化、检索分析、代理代办、维权投诉、评估交易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咨询、评估、经纪、推介、交易等有助于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各项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科工贸信委配合)
6.创新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创新,积极培育专利和技术标准同步试点企业,推动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专利创造和标准研制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到2015年,全市企业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累计2000件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配合)
九、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思路,规划建设宝安松岗和龙岗坪地两个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通过产业置换、功能布局调整,把宝安松岗打造成为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西部综合服务区,把龙岗坪地打造成为新能源和知识服务型产业基地,到2015年,把两个示范区建设成为辐射东莞和惠州的东西门户。
(二)工作举措
1.建设宝安松岗产业转型示范区。
(1)2011年底前,完成《宝安松岗地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宝安区政府负责,市规划国土委、科工贸信委配合)
(2)2014年前,重点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试点项目17个。完成创业路改造等7项整治提升类工程,燕川塘、下涌高新园区等2个园区配套工程,东方城市综合体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宝安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城管局配合)
(3)2012年底前,全面提升华美金属材料特色工业园辐射能力,整体转移粤深钢轧钢生产环节,升级改造华美-粤深钢片区,使之成为深圳市新型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宝安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4)2015年底前,以拜耳热塑性聚氨脂(深圳)有限公司周边片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广田绿色装饰材料和嘉达合成树脂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发展;以大田洋和燕罗物流项目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业;以规划建设中的轨道枢纽站为核心,打造深圳西部商业中
心。(宝安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2.建设龙岗坪地产业转型示范区。
(1)2012年6月底前,编制《龙岗坪地片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龙岗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2)2013年底前,完成高桥工业园内家具厂、五金厂、化工厂、手袋厂和小型电镀厂等40家企业整体搬迁,加大岭背居民小组、高桥居民小组和白石塘居民小组等旧工业区改造,完成土地整备面积4.25平方公里。(龙岗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3)以规划建设中荷知识城项目为依托,以IT、新材料、新能源为中心,大力发展高端高新技术低碳产业,大力引进云计算、设计和创新型企业,到2015年基本建成知识服务型产业基地和低碳发展示范区。(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龙岗区政府负责)
(4)加快珈伟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2年内引进新能源项目10个,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坪地的集聚发展。(龙岗区政府负责,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十、推进产业转移承接地建设
(一)工作目标
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建设,重点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和省内其它产业转移园,到2015年,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产业特点明显、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借鉴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积极探索通过两地政府“双赢”合作,按行业、有组织,拓展深圳企业发展空间和优化市场布局。
(二)工作举措
1.2011年底前完成产业转移承接地规划,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在产业转移承接地内设立专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引导符合承接地产业导向和环保、安全要求的企业入驻。(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负责,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配合)
2.2011年底前,完成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建立投融资平台,成立合作区建设开发公司和土地储备中心,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到2015年,完成土地整备40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负责)
3.2011年底前,制定深圳市和重点产业转移承接地项目对接工作方案。各区与产业转移承接地每年至少联合举办2次以上对接活动。(市科工贸信委牵头,投资推广署、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相关行业协会配合)
第二篇:深圳十项重点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市日前发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明年试点排污权交易。本月底前,将制定淘汰低端企业的细化标准。在今年年底前,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及试点方案。2012年起试点开展排污权交易。
二、建立拟转移企业信息库。在2012年6月底前建立拟转移企业信息库,并开展拟转移企业的基本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实行重点企业重点跟踪。
三、释放15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到2015年,释放15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面积,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平均收入累计增长30%以上。2015年底前各区完成辖区内30%以上的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20个旧工业区改造。2015年底前,完成华为科技城、笋岗-清水河片区、大沙河创新走廊和蛇口网谷等重点旧工业区改造示范项目。
五、完成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到2012年,完成全市3500多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的不停产转型工作。到2015年,加工贸易增值率提高到70%,内销额年均增长8%以上。
六、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2015年底前,创建行业区域品牌5个、国内知名品牌200个、工业设计中心30家。
七、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到2015年,引进200个高端重大项目。推动重大产业空间载体建设,启动留仙洞、坝光、大空港等重点片区规划修编。到2015年,在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培育2-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专利成果转化率5年增5%。到2015年,专利成果转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2012年底前,建立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
九、建两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规划建设宝安松岗和龙岗坪地两个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2年底前,升级改造华美-粤深钢片区,使之成为深圳市新型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基地。2015年底前,以拜耳热塑性聚氨酯(深圳)有限公司周边片区为核心,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发展;建设龙岗坪地产业转型示范区,加快珈伟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在坪地的集聚发展。
十、建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到2015年,打造一批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借鉴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拓展深圳企业发展空间和优化市场布局。
第三篇: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涉及文件
我市产业转型升级“1+4”文件中的“1”是指《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4”是指《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配套政策》、《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和《深圳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4个配套文件。目前,《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圳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项重点工作》已经印发。
第四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五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12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业链很长的基地型项目,全市为电力、石油化工、金属加工 企业配套的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中小企业都将从这些产业发展中受益,增加订单。
二、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实施,我市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在产业集群效应、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市的主要产业集群从原料采集运输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分销,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产品结构雷同,存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产品“扎堆”生产的现象,“断线”产品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能、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2、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能力仍不足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 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市将扶持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新世纪造船、三江电器、安泰动力、宝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行业发展,壮大了行业实力,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但是,我市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还不强,大部分规模企业单体规模较小,规模效应不大,集群发展步伐不快。
3、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市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我市遵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工业 园区乃至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中心环节还未得到完全重视,带动产业升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5、宏观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也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对项目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同样缺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成品油、煤炭供应价格起伏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产业规模的集聚速度、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市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1、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
主导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的重要基础。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五大主导产业,是基于靖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综合优势长期培育发展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最具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潜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效应,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要集中力量发展核电、“大飞机”协作配套等新兴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
二是围绕龙头抓好配套。龙头企业主动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立足点。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各级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通过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专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创办为其配套的专业园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3、拓展集群招商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招商引资是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集群招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作为我市今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集群招商要着力招大引强。招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大串配套企业,有利于发展壮大现有产业,还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资本转移的机遇,深入研究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模式,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经济贡献大、群众受惠多、运营成本低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重视集群招商的产业配套。认真研究和掌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门类、产业基础,立足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明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集聚、集群规划,明确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项目、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以存量项目吸引外商的增资扩股合作项目,促进和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协作,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与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有机结合,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升级进程。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 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后劲。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职能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提供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规划引导。以全市总体规划为导向,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吸引新型产业向我市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改善集聚条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干道及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先保证区内输配电工程建设,确保企业正常用电。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逐步实施企业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
3、加快人才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 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注重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以企业诚信为突破点,以强化约束监督、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建立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完善行业信用档案,加强企业信用自律,倡导建立失信惩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