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依依惜别小同窗教案 首师大版
依依惜别小同窗
教学目标:
认知:感知并认识小学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学习过程,是童年的金色时光理解“同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学之间的友情是珍贵的情感:渴望回忆、讲述六年同窗的故事,倾诉自己的真情感谢同学对自己的褒奖和勉励
行为: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毕业教育活动认真总结自己六年来的收获、体会,与同学交流真诚回忆童真童趣,欣然为同学临别赠言
教学重点: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总结自己六年来的收获、体会
教学过程:
六年的小学生或即将结束,在六年的共同生活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我们有这么多的同学,可你知道什么是同学吗?说一说你的理解
同窗即同学,指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和同学在一起,你们都做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讲一讲你和你同学之间的故事
读故事:1 “千金小姐”对不起小诸葛于500号“机关枪”,临别还要夸夸你小老师吴霞第一吃吃榴莲
通过这些故事,你和同学之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赠言
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刻,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对同学的感情,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留给我们的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写出来,送给你的同学。
三、读一读
《同学》
第二篇:2014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懂得珍惜教案 首师大版
懂得珍惜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珍惜的含义
懂得珍惜的重要性
知道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情感:
体会珍惜的意义
愿意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行为: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教学重难点:
愿意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珍惜方式,但都是出自内心的珍重和爱惜。
二、感悟珍惜的含义:
(一)、课前采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最珍惜什么?为什么?把采访结果跟同学一起分享。
(二)、自己举实例,说说你对珍惜的理解
(三)、把收集关于珍惜的资料,和同学交流感想。
三、体会失去的遗憾
(一)、阅读故事,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你有没有经历过“失去”后的遗憾,把你的感受跟同学交流一下。
四、珍惜拥有,享受幸福:
(一)、读读议议,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二)、讨论:说说应该珍惜什么?怎样珍惜?
五、读一读:
六、作业:仿照39页书,说说应该珍惜什么?怎样珍惜?写下来。
第三篇:2014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留下美好的东西教案 首师大版
留下美好的东西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有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品质方面的 2 了解美好的东西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与作用理解留下美好的东西的意义,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好处
情感: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的意义,敬佩美好的品质产生愿意留下美好东西的动机。愿意为社会和他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教学重点:了解美好的东西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难点: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教学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说一说
看看下面的图景,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说说哪些事物、人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值得敬佩的人我们都知道雷锋这个名字?为什么?他给我们留下了那些美好的东西,对人们和社会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说一说你知道的人或事
2《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人》读一读,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美好的印象《高尔基》
通过这些人,这些故事,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他们对社会,对他人有哪些影响你想留下哪些美好的东西?说一说,写一写想一想我们为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留下了哪些美好的东西
三、读一读《生命的色彩》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名人名言
第四篇: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案
依依惜别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写临别赠言:回顾学习生活,感谢老师教导,展望美好未来,⑵为母校做点事,给母校或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或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
⑶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在这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发挥参与者的作用,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⒉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材料,小组合作,集体参与,成果展示。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抒发惜别之情;赞美同学情谊;表达真诚祝愿。
活动难点
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活动难点
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活动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二课时
给母校或老师写封信
活动主题
师恩难忘——书信传情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阅读《给老师一封信》,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句子和词语的含义;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
⑵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或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⒉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材料,交流理解,给母校或老师写封信。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或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
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或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明确主题
⒈人们常常用红烛,用园丁,用绿叶,用春蚕来比喻老师。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每一位老师都甘心做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一位老师都期盼我们快乐成长,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精彩。同样学校也是如此„„
⒉在即将毕业只际,我们打算为母校做点什么事?(可以为母校或老师写一封信;
可以为母校写份倡议书等。)现在我们先来阅读《给老师一封信》一文。
二、阅读《给老师一封信》
⒈导语:是的,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彼岸,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殿堂。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让我们来读读露露同学写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的。
⒉自由读文,按提示自主学习。
①回忆了顾老师的哪些事例?
②那些语句令你感动?
③赞美了顾老师的什么品质?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④文章具有哪些写作特色?
⒊交流领悟
①文章回忆了顾老师教育自己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学的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日记。
②朗读文章中感动人的句子,并重点理解:
句子一:“是啊,我是您亲手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桃李”比喻学生。作者是顾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沐浴”,比喻受阳光雨露滋润。“阳光雨露”在句中指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和传授知识。“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好“是啊”二字。)
句子二:“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老师和蔼可亲,老师把“我”领进领进教室,也就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受到老师的启发教育,从此遨游在知识的宫殿就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从哪儿能看出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句子三:“您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和“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什么叫魔术?关于魔术师你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指导理解句意: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句子四:“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仙子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本领?课文把顾老师比着仙子,她有什么本领?)
句子五:“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及“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灵感”在句中指写日记时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思路。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把所见所闻写“活”。文中的“日记充满生机”就是这个意思。拓展:顾老师还会为他的学生做些什么?)
句子六:“只有您头上„„见证。”(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了青春和毕生精力。指导明确:“谁也说不清„„谁也数不清„„”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
③章旨:《给老师一封信》这篇文章通过记述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④写作特色: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⒋总结:《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作者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三、倾诉心声,表达情意
⒈选题写封信:为母校或老师写一封信。
⒉自主选题:你打算给谁写封忻?在这封信中,你准备写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⒊小组交流。
⒋学生独立写作(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写毕业演讲稿
活动主题
告别母校——激情演讲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阅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⑵学演讲稿,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掌握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初步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
⒉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材料,交流理解,学写演讲稿。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达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
活动重点
学演讲稿,初步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
活动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演讲的概念和作用。
②初步了解演讲稿撰写的特点和演讲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就要告别母校了,你们想对母校说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二、阅读课文,体会情感
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几件事。
⑴范读课文。提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
⑵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⑶学生集体朗读。
⒉明确文章写了几件事。
文章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这一篇演讲稿通过回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
⒋师: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
三、分析演讲稿的特点
⒈从本文看,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⒉学生讨论之后,明确:
⑴语言通俗,感情真挚。
演讲稿的语言要口语化,通俗化。演讲稿要面对面地交流,听众缺少进一步思考的时间,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让人一听就懂。写演讲稿时要敞开心扉,努力走进听
众的心里,与听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
⑵格式规范,条理清晰。
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也叫开场白,要有亲和力,要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的演讲成功打下基础,正文是演讲的主题部分,要有征服力,要有重点,有层次,便于听众理解,结尾要有号召力,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⒊感受演讲与读文的区别:
演讲要有动作性,朗读不必强调与动作结合;
演讲时要看着观众,讲究与观众情感和精神的交流。
四、点拨指导,写演讲稿
⒈如果请你写一篇在毕业典礼会上的演讲稿,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
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⒉当堂习作。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⒈教师小结。
⒉布置作业:完成作文,并准备在班会课上演讲。
第四课时
学写建议书
活动主题
学写建议书。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阅读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给校长的建议》。
⑵以书上的建议书为范例,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⒉过程与方法
阅读交流,小组讨论,学写建议书。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建议书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
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活动难点
指导学生学写建议书。
活动过程
一、揭题引入,明确任务
你认为我们的学校还有哪些不足?怎样将这些建议反映给学校呢?现在,我们就学习一篇建议书。看看《给校长的建议》的小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意见说清楚的。
二、阅读材料,了解内容
⒈自主阅读《给校长的建议》,思考:
①作者向校长提出了什么建议?
②他除了提出建议之外,还说了什么?
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⒉交流明确:
①作者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
②作者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改进的办法。
③章旨:《给校长的建议》这封建议书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热爱之情。
三、讨论交流,明确方法
⒈明确什么是建议书?(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化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专用书信。它的内容只是个人见解的陈述,仅供对方参考。一般用商讨的语气。)
⒉交流建议书的内容、格式、方法:
①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
②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
③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
④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⑤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
四、交流问题,指导写作
⒈交流学校存在的不足:你认为我们学校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先在心中打腹稿,然后和同学相互交流。
⒉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⒊总结交流,选择其中的几篇优秀建议书,交给校长。
第五课时
写临别赠言
活动主题
真诚祝福——临别书情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阅读材料中《同学录》,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了解同学录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⑵阅读材料中《毕业赠言》,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⑶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同学录;学写毕业赠言,⒉过程与方法
⑴正确分辨毕业赠言的优劣,说明优劣判断的理由,提高是非辨别力。
⑵选择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根据他们的特点,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组织成美好的毕业赠言送给对方。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
活动重点
正确判断赠言优劣,根据同学的特点说、写赠言。
活动难点
说清优劣的理由,写出有特点的毕业赠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同学们即将毕业。你们从一个幼小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满怀豪情的少年。回顾成长过程,同学们结下了很多深情厚谊,大家一起看看以往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吧!
二、吟《同学录》,激发兴趣
⒈吟诵《同学录》。
⒉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诗的认识和感受。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
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归纳章旨:《同学录》这首短诗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抒发了同学间的惜别之情,表达了同学间的深情厚谊。
⒊制作我班同学录
⑴同学录中一般包括那些内容?
讨论同学录内容及各版面的命名:“卷首语”“恩师档案”“校园风景”“活动写真”“荣誉台”“个人写真”“心语心愿”„„
⑵对制作我们班同学录,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感到困惑的是什么?
⑶你希望我们的同学录中能留下些什么?
⑷讨论自己对同学录的设想。
⑸指点导卷首语的写作。
①朗读教师的范文
②交流卷首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③学生独立写作,最佳作品入选同学录首页。
三、诵读赠言,交流写法
⒈引入“毕业赠言”,的确,同学们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记忆中了。这种友谊是多么珍贵呀!很快大家就要分开了,一定有许多鼓励、祝愿的话要说,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⒉吟诵《毕业赠言》,初步了解其写法。
⑴《毕业赠言》中的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给学生的。
⑵体会感情:《毕业赠言》这篇课文包括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给学生的,抒发了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表达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
⑶交流其写法
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
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
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概括之:①运用以物喻人、排比等方法来抒情;②有真情实感;③语言简练优美;④能抓住人物特点。
四、出示范例,辨别优劣
⒈出示三句写得好的赠言,讨论明确:语言优美,针对性格特点,有激励作用的赠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积极力量,大家都会很喜欢。
⒉出示两句不大好的赠言:
①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②祝你早日找到梦中的王子,攀上高枝,早生贵子!
③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交流:第①②类赠言不适合学生特点;第③类赠言没有针对性。
讨论明确:商人味十足、成人味太浓、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空话、套话是不受欢迎的,要注意避免。
⒊出示老师写给某位同学的赠言,让学生猜猜是给谁写的,进一步明确写赠言一定要有针对性。
⒋想想:在我们的赠言里选择用什么样的词语比较好?
五、酝酿构思,撰写赠言
⒈师:我们已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
⒉学生动手写赠言,教师提供一些名言、俗语供同学选择使用。
⒊交流赠言,相互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⒋将赠言写在同学录上。
六、老师赠言,升华感情
给全体学生送上几句赠言,愿大家友谊长存。
第六课时
“难忘小学生活”活动成果汇报
活动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交流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共享资料,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领会写人记事的写作技巧。
⒉过程与方法
合作展示收集的资料和创造的习作。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倾听同学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爱校、爱师、爱生的感情。
活动重点
指导学生对同学的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提出任务
我们用了两周的时间,已经基本完成了本次综合性学习。这节课我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二、提出要求,小组合作
⒈第一、二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毕业纪念册,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⒉第三、四小组展示习作“难忘的小学生活”,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⒊第五、六展示给校长的建议,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⒋第七小组展示筹划的毕业联欢会,其他学生做出评价。
三、全班交流,汇报成果
⒈第一、二小组汇报制作“毕业纪念册”的过程,展示他们组的活动成果。
⑴讲班级纪念册的制作过程。
⑵谈看了同学对自己的照片说明之后的感受。
⑶其他组的同学做出评价。
⑷讨论:给这个班级纪念册起个名字。讨论之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
⒉第三、四小组展示自己的习作。
⑴一同学朗读自己写的作文。
一同学读描写老师的精彩片段。
一同学读描写老师的片段。
⑵评价。
示例:都非常感人,都从小事反映老师„„,目光虽然严厉,但却包含着无限的爱,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对我们的爱,都描写的非常细腻,也写出了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的爱„„
⑶教师总结:抓住老师的特点和印象深刻的小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老师对自己的爱。
⒊第五、六展示给学校的建议。
⑴展示:一同学阅读自己写的《给校长的建议》。
⑵评价: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是否建议合理,是否有可行性)
⑶教师点评。
⒋第七小组展示筹划的毕业联欢会。集体评议后,修改完善。
四、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⒈这堂课上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⒉作业:根据同学的评价,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五篇: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在个性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表现在: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和参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对于成年人的刻意模仿。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四单元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
主要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认识战争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基础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共创和平的心愿和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作为,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1.通过从太空中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主要省级行政区,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让学生知道我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和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外来产品持正确态度。
4.使学生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是当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极因素对自身赞成不良影响或侵害。
第二单元:
1.引导学生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所的作用,使学生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保护地球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知道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助的作用,学习一些在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
3.使学生理解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特质基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工作的紧迫性,培养学生以朋友们的爱心平等对待地球上其他动物,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的情感。
4.初步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新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5.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存量有限,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
1.从战争给人类,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使学生知道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2.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紫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
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不仅不能造福人类,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使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机构,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联合国为解决世界儿童问题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和产生的积极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地球村公民的意识。
第四单元
1.使学生通过对6年小学生活的回顾,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获得的,为顺利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在回顾过程中反思6年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借鉴。
2.“百闻不如一见”,为了能让六年级的同学对中学有感性的具体的认识,设置了直接到中学参观的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未来的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思考自己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3.生活是儿童受教育的基础,从六年级毕业学生即将面临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学生成长,成才的进取意识和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渴望和准备,帮助他们在离开小学大门后能够坚实地迈好通向中学的第一步。
三、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对综合课这个性质老师已不再陌生。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六年级下学期又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
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3、根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5、在本册教学中进行课题《品德与社会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落实。
6、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7、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