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与实务

时间:2019-05-13 04:1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制度与实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制度与实务》。

第一篇:司法制度与实务

论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现代价值

摘要:一百年来,传统司法制度几乎被视为落后和守旧的代名词而被束之高阁,移植西方法律以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成为法学界的主流思想。反思历史,正视现实,我们会蓦然发现传统司法制度依然具有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 可忽视的价值,即文化认同、补充国家制定法与司法改革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传统司法制度;司法改革;法律移植

一、问题的提出

肇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一百年来,我们沉迷于法律移植的喜悦之中,认为移植西方法就可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本土资源”学者大声疾呼之后,学仁开始反思我们移植的西方法律是否契合于中国本土文化?是否会产生水土不服问题?为此中国的传统司法制度对建设法治国家而进行的司法改革到底有无价值?若有,又有哪些价值?回答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不无裨益。时下存在一种悖论,即过度强调现存司法制度各种问题形成的历史成因,忽视了现实中各种外在社会制度和观念对司法制度的消极影响,从而把现实中的一切司法问题推卸于古人,而忽略对现有制度和观念的批判和改造;二元对立的理解东西方司法制度和法律文明,凡是西方的司法制度就是先进的、文明的、合理的,只要是传统的司法制度就必然是落后的、黑暗的、不合理的,从而在实践上盲目移植西方司法制度,否定传统司法制度,忽视对传统司法资源的创造性改造和对移植过来的司法制度的本土转化。基于此,探讨传统司法制度对当代司法改革的价值就有其必要性。

二、当代司法改革需要反思传统司法制度

法律就其功能而言是用来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和调节各种社会矛盾的,但其自身的变革却往往更依赖于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的培育和改造。这一点

对于后发国家的法律现代化而言尤为重要。清末修律、国民政府的法律改革之所以最终失败或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法律改革者们往往倾向于关注法律自身的变革,而忽视了与之相配套的外在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培育。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变革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成功地处理好了这一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历史,联系现实。窃以为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应该从司法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培育和改造两个方面着手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

任何司法制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当中,而是与其外部社会环境处于经常的互动之中。司法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它对司法变革的推动往往比学理上的争论和道理上的说教来得更为根本、持久与现实。因此基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要彻底实现司法改革,必须重视与之相匹配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培育。具体而言应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继续深入健全和发展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发达的、自治的“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能真正表达并切实维护不同阶层利益的群众自治团体和社团组织;政治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中国的宪政进程,从体制上解决行政权、党委及其他拥有权力的集团和个人对具体司法审判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和依法审判;思想文化方面,大力培育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和法治观念。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司法变革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综合性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仅仅抓住某一方面的变革而毕其功于一役。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司法制度本身的变革,使之符合并更好的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西方现代司法制度已经运行了数百年并在逐步演进中日臻成熟,与世界发展的一般趋势相吻合。而中国属于后发型国家,对于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我们当然可以有鉴别的拿来为我所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可以完全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司法制度呢?答案是否定的。从法律移植和法律融合的角度讲,吸收西方先进司法制度的同时不应忽视中国传统司法制度。孟德斯鸠说过:“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威尔逊也曾说过:“凡法律非能通万国而使同一,各国皆有其固有法律,与其国民的性质同时发达,而反映国民的生存状态于其中„„” 这倒不是要否认法律移植的可

行性,而是说如果想使法律移植尽可能的达到预期效果,移植时必须考虑移体和受体之间的相似性。如果移体和受体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社会环境方面越相似;两者之间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越相似,功能越互补,法律移植的成效就越明显。另一方面,法律移植的关键在于本土化(即法律融合)。移植过来的法律制度必须融入受体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 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

[2]转引自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

[3]史记·鲁周公世家

[4]张兆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M].湖南:岳麓书社,2005 年版

[5]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美]约翰·梅西·赞恩 孙运深译:法律的故事[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 年版

第二篇:司法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纪律

为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法、规范运行,维护社区矫正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合法性,最大限度发挥社区矫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社区矫正工作

机构的指导管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群众的社会监督。

二、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务必做到依法矫正,育人为本;爱岗敬业,恪守职守;廉洁

自律,务实创新;举止文明,仪容端正。

三、遇有特殊情况、问题或重大事宜,及时反映和上报,不得瞒报、迟报;对矫正人员

提出、反映的问题及时解答和处理,不得推诿、懈怠。

四、开展社区矫正做到依法规范“八不准”:

(一)不准玩忽职守,泄露社区矫正工作秘密;

(二)不准滥用职权,弄虚作假;

(三)不准隐瞒案情,包庇矫正人员违法犯罪;

(四)不准体罚、虐待矫正人员;

(五)不准侮辱矫正人员人格;

(六)不准非法剥夺矫正人员的人身自由;

(七)不准非法搜集矫正人员的身体、物品和住所;

(八)不准在工作期间饮酒;

五、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做到廉洁自律“五严禁”:

(一)严禁利用矫正人员从事营利性的活动或者牟取其他利益;

(二)严禁向矫正人员及其家属索取财物,谋取私利;

(三)严禁收受矫正人员及其家属的贿赂和馈赠;

(四)严禁非法将矫正工作人员的监管权交予他人行使;

(五)严禁违规设立名目,向矫正人员收取费用;

六、违反规定,触犯党纪、政纪的,依照党纪政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

司法工作的宗旨和任务是依照法律保护全体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依照法律惩罚少数犯罪分子。

司法制度是指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严密的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包括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仲裁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高级人民法院,以下为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第四篇: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

[摘要] 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防止法官独断造成冤假错案,很早形了对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

(二)为防止上下级法官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很早形成了皇权控制下的检察监督制度;

(三)为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缓和社会矛盾,自汉代形成了皇帝或上级长官直接详审罪囚、平反冤狱的录囚制度;

(四)为确保司法公正、消除司法腐败,很早形成了带有明显人本主义色彩的法官回避和责任制度,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

[关键词] 人本主义;司法制度

尊重人的生命、注重人的人格尊严和注意维护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人本主义不仅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大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而且是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这种人本主义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虽然是断断续续、时隐时现、忽强忽弱,但由于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因而不仅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增添了绚丽的光彩,而且确立了自身在世界法制史上的独特地位。笔者以为: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对司法制度的规范和制约更为明显、更为具体、更为直接和更为持久。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所涉及的案件审理审判、执法检察监督、监狱录囚制度及法官回避和责任制度中所彰现的人本主义展开必要探讨!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源远流长,从西周初年政治家信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将亡,听于神;国将兴,听于人”的注重人的作用的人本主义之滥觞,到道家鼓吹“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语)”特别是自汉代后被独尊的儒家宣扬“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语)”的凸现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人本主义之勃发,人本主义始终逶迤并浸淫于中国古代各种制度中,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内在动因,而且成为中国文化受世人推崇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司法制度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防止法官独断造成冤假错案,很早形了对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人命关天”,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尊重和体恤人的生命,主张尽量少杀不杀,严禁错杀,尽可能“明德慎罚”、“省刑慎杀”。受这种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为防止法官独断专行,造成冤假错案,西周时期即已出现了反复审理多次征求众人意见的“三刺制度”。此制度主要是对一些大案、要案和疑案特别是死刑案,要求反复征求多人意见,以保证案件审理和审判准确无误。“三刺”就是“一问群臣、二问群吏、三问万民”,审理案件颇有一种讲民主的意味。孟子对此评论说:“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西汉以后随着以主张“仁者爱人”、“天地之间人最贵” 的人本主义为主要内核的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立国之本和治国总纲,中国古代形成了重大案件尤其是死刑案多级审判制度和多部门共同审理制度。秦朝虽然“以法为本”、“专任刑罚”,但为了维护长期统治和受西周“省刑慎杀”的影响,还是对死刑实行了县、郡、中央的三级终审制,汉朝则实行了县、郡、州、中央的四级终审制。死刑案件必须具文上报朝廷,经核准后执行。凡案件有疑难问题,地方司法机关不能决断者,要逐级上报,直至由廷尉或皇帝裁决,称为“谳疑”。三国、两晋、南北朝基本沿袭汉制。当时规定按审级逐级告诉,一般不得越诉。为有冤情者上诉最高司法官,魏晋时在宫门外置登闻鼓,可击鼓鸣冤,确立了直诉制度。不仅如此,西汉时还形成了重大案件由众多高官联合审理的“杂治”制度。

隋唐以后中央国家机关为“三省六部制”,中央形成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简称“三法司”,死刑案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的长官负责、共同审理,形成了“三司推事”制度。这一时期受西晋死刑必须向皇帝奏报制度的影响,特别是受带有明显人本主义思想特征的“德主刑辅”治国方略的浸淫,死刑奏报皇帝制度日趋完备。唐时,坚信“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堪称“人本主义君主”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严格控制死刑,规定了“在京者”五复奏、在外者“三复奏”的原则和制度。共同审理死刑的“三司推事”制度,后来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更为严格的死刑等重大案件由中央各部院长官共同审理死刑案件的“三司会审”、“九卿圆审”等“会审”、“秋审”、“朝审”制度,带有尊重人的生命的人本主义的审判制度日臻完善。

第二,为防止上下级法官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很早形成了皇权控制下的检察监督制度。如何牵制法官,防止由于其专断而滥用法律造成百姓的痛苦,成为中国信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训、受到一定人本主义思想熏陶的开明封建统治者的心头之患。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在秦汉时既已形成了类似西方法律监督的检察制度。秦汉时廷尉是全国直接向皇帝负责的最高司法长官,而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则拥有监察百官、监督司法和参与审判大案要案的的三大职权。御史台发挥了监督上下法官执法审判的重要作用。当然,这种分权和监督,说到底都是为巩固封建皇权服务的。但它毕竟牵制和分散了由审判权过于集中可能导致的司法擅断,进而起到了减轻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苦难的作用。

隋唐以后,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中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徒流刑罪的判决要直奏皇帝批准,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审权;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复核案件;御史台是中央检察机关,负责检察百官,监察大理寺和刑部的审判活动,并参与审判大要案,管理制度《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三大司法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不仅强化了皇帝对司法的进一步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防止了由司法擅断造成的百姓苦难。

不仅如此,隋唐时受人本主义的影响,当时规定:地方上不便于解送中央审判的,则由中央派见监察御使、刑部员外郎和大理寺司直或评事等官员为“小三司使”,前往地方审判,这样既便于地方审理一些不便上交的案子,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司法官员的监管,收到了一定的防止地方官员徇私舞弊、鱼肉百姓的效果。有时还派“小三司”———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和御史台御使到地方去共同组成特别法庭,专门审理百姓欲告无门的冤假错案。唐朝还完善了直诉制度,百姓如有冤屈可通过邀车驾、击登闻鼓和上表等形式直接越级向皇帝上诉。

宋朝时,受隋唐较为突出的人本主义和日益活跃的商品经济对司法制度的影响,统治者对司法机关进行了必要调整:在职权上,缩小大理寺,增大刑部,大为提高御史台。御史台既可审理中央品官犯罪大案,又可审理地方不能决断的重大、疑难案件,“州郡不能决而付之大理,大理不能决而付之刑部,刑部不能决而后付之御史台”宋淳化三年(991 年)又设审刑院,由皇帝近臣组成复核刑部的大案要案。还设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受理直诉案件,以减少和避免冤假错案。宋朝为处理大案、要案还临时组成特别法庭———制勘院、推勘院,“诏狱谓之制勘院,非诏狱谓之推勘院”176。真宗时,还设立“纠察在京刑狱司”,其职责主要是对包括御史台在内的所有京城司法机关进行监察的总机构,纠察官有事可直接向皇帝禀告。为监督各路的司法刑狱事务,还成立了“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或“宪司”。宋代统治者在对司法官员审判案件的监督上称得上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虽说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的干预与监控,但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上下法官相互勾结、胡作非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痛苦,表现出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

元朝改大理寺为宗正府,进一步提高御史台的作用,加强了对各级司法机关的执法监督。明朝朱元璋撤消丞相之制,直接统领六部,设都察院取代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三者之间刑部掌管审判和刑狱政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审核地方大案要案和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大理寺专掌复核。都察院监督审判,纠劾百官。大案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称“三司会审”。这一制度,到清代发展为“九卿圆审”。对死刑案的反复审理,体现了尊重人生命的人本主义。

明宣德十年(1435 年)全国划分为十三道,为加强对各地包括司法机关的监察,特设十三道监察御使110 人。监察御使经常代表皇帝巡按地方,又称巡按御使,权力与各省长官平列。巡按御使往往在地方“审录罪囚,吊刷案卷”,发现冤情立即纠正平反,对所发现的徇情枉法的法官迅速奏劾,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司法腐败和百姓冤屈。后来皇帝又派出都察院正副长官或六部尚书、侍郎(二人必兼以正副都御使衔)出巡处理地方发生的大事,侧重军事的叫总督,侧重民事的叫巡抚,有的授以提督、经略、总理等官衔,均兼掌司法监察,后发展为督抚制度。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对司法机关和官员进行必要的监督,防止其由专权导致的百姓冤屈,本身就是一种体恤百姓爱惜生命的人本主义。

第三,为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缓和社会矛盾,自汉代形成了皇帝或上级长官直接详审罪囚、平反冤狱的录囚制度。自西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儒家思想定为立国思想和治国方略,儒学中“德主刑辅”、“仁政恤刑”、“明德慎罚”的人本主义思想便得以骤兴和流传,武帝时出现了州刺使与郡太守定期巡视辖区录囚之事,到东汉时,明帝、和帝均曾在京城洛阳诸狱录囚,“录囚”又称“虑囚”,主要指皇帝和各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监狱,询查狱囚,实行宽赦,对发现的冤假错案及时进行平反和纠正。

录囚制度,其实最早源于西周时期“仲春三月,命有司省囹圄”[6]。东汉后渐成定制,魏晋南北朝皇帝和各级官吏亲录囚徒不乏于史。唐代录囚制度有所发展并趋于完备,主张“慎狱恤刑”的唐太宗李世民“每视朝,录禁囚二百人,帝亲自案问”[7]宋代录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太祖在“每亲录囚徒”的同时,下诏命两京及诸州长官督促狱官每五日一虑囚,“自是每仲夏申敕官员,岁以为常”[7]135。唐宋时期,一是形成了皇帝常行亲录囚徒的定制,二是把录囚定为地方长官和狱官的重要职责且规定了严格的期限,三是把录囚当作宽赦前的重要铺垫。录囚可以对一些冤案和久拖不决的案件进行必要干预,对其情可矜者予以减刑或免刑。录囚制度自唐宋后一直为历代王朝所重视,虽是封建最高统治者掌握司法大权、监管司法的重要手段,但在改善司法状况、及时纠正冤案、化解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应该受到肯定。

第四,为确保司法公正、消除司法腐败,很早形成了带有明显人本主义色彩的法官回避和责任制度。早在人本主义滥觞的西周时期,即已形成了法官责任制。为防止法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西周时开明的统治者明确规定严禁“五过之疵”,凡是“惟官(依仗权势)、惟反(打击报复)、惟内(袒护亲属)、惟货(接受贿赂)、惟来(受人请托)”的司法官,“其罪惟均”[5]27 意思是说,凡是有上述五种行为不能秉公执法、导致判案有误的法官,均按错判之罪加以惩罚。

唐朝是人本主义对社会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期,“一准乎礼”的法律制度实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的有机融合,“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原则蕴涵和张扬着人本主义,受此影响的唐朝封建统治者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往往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总体特征,日趋完备的法官责任制的人本主义色彩尤为显著。《唐律疏议》在《断狱律》中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法官责任制,规定司法官审理案件,凡是有以下情形者都要受到严厉处罚:

(一)法官违反有关案件移送管辖规定的;

(二)判决不具引法律正文的;

(三)超出告状范围审判的;

(四)断罪应向上级或皇帝奏报而不奏报的;

(五)徒以上罪判决后不告知罪犯及家属,让其“服辨”的;

(六)违法刑讯的;

(七)故意或过失出入人罪的。

为防止司法官员因亲属或仇嫌关系故意出入人罪,确保案件审理和审判的公正性、权威性,唐玄宗时还规定了严格的法官回避制度。堪称中国第一部行政法的《唐六典·刑法》明确规定:凡司法官与当事人有亲属、师生、仇隙关系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该司法官回避。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世界最早的以行政法典的形式规定的法官回避制。

总之,涉及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所彰现的人本主义倾向,不仅使当时的司法制度起到了减轻民众痛苦、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的积极作用,而且为自身走向近代与西方法制实现“接轨”做了重要铺垫,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过度到近代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取向和内在因子.

第五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司法,失地农民,制度,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的城镇化占用了大量的农村用地,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快速的增长。合法、合理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能够促进乡村的城镇化,对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融合为视角,对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与司法制度的改革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关键词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的城镇化占用了大量的农村用地,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快速的增长。合法、合理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能够促进乡村的城镇化,对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城乡融合为视角,对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与司法制度的改革进行多方位的研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司法制度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我国经济的发展愈加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需建设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大型项目,这就要求占用大量的农民用地,进而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且增长率也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合法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成为了政府迫切解决的问题,甚至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的保障体系的不完整、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事件频频发生,如农民的低保、再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对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埋下较大的隐患,因而,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创新司法制度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合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对推动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演变与发展

我国文化、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古代为农业大国、当今时期农民数量较多,如何保障农民的权益是推动社会经济、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内容[1]。而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证问题的演变和发展主要分为了三个时期,即古代时期、当代时期以及近代时期。1.古代时期。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各王朝统治阶级均实施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2]。首先,先秦时期,以《管子》、《周礼》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思想,注重济贫、鼓励农民建设私仓、主张政府建设工仓、提倡节俭等。其次,在唐宋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主义的建立促使社会保障思想得打进一步的巩固,一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养老体系,通过“孝道”文化的推崇、法律的建立,如税法、赋役法等,保证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主张荒政治国,统治阶级通过提倡荒政制度,完善国建的救灾、抗灾体系,如建设战略储备粮仓等。最后,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在明清时期到达成熟,一是能够有效的抵抗自然灾害,救灾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养老制度更加完备,不仅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障,还实施孤贫老人的终身养老制度、建设孤老院等措施。2.新中国成立前后期。首先,在新中国成立前期,因国家遭遇外敌入侵,国家主权、人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乏。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劳动大会的召开,先后颁布《劳动法大纲》、《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等,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护,如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工作报酬、工伤赔偿等,并且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从而完了国家了社会保障体系[3]。其次,在新中国成立后,将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逐渐融合,如实施最低劳动保险制度以及社会救济制度等。同时,国家颁布一些关于劳动法的法律制度,明确劳动工人的报酬、保险以及养老问题,尤其养老问题,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实行退休养老制度,标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达到新的高峰。3.当代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该时期,社会保障体的构建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该阶段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整阶段,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实施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受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对社会保证体系进行一系列调整:完善统一社会养老体系,全面实施企业退休养老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在农村构建三级医疗保障;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整个体系的完善和建立处于停滞,甚至部分出现倒退的现象。其中,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救灾以及福利等内务被取消。第三阶段。该阶段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恢复阶段。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对文革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制度进行废除,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济等方面恢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如劳动部负责部分企业养老保险的管理、扩大集体福利等。第四阶段。该阶段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国家不断改革和颁发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对劳动合同、保险体系进行改革。

三、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原因剖析

城乡融合进程的加快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出现多种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失地农民的占地补偿问题,由于各地区的补偿标准不统一、土地产权的模糊以及占地的补偿制度和方式,导致失地农民无法获得应有的补偿;二是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生活_俗、补偿方式和额度,导致失地农民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如生活方式难以融入城市、再就业问题;三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城乡户籍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难以享有城市的社会福利,农民在失地后失去部分社会保障,甚至部分社会功能丧失[4]。而造成上述问题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主要包含以几个方面:1.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经济、就业、户籍等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乡村在各个方面的差距较大。具体而言,首先,基于经济角度。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国家政策、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工业,从而造成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道路趋于两种不同模式,进而制约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地理位置的二元结构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等,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较为明显。其次,基于就业和社会保障角度。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的就业状态不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受第三产业劳动力要求、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以歧视政策等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就业。最后,基于户籍角度。相比于农村,城市的社会福利较为优厚。从而可知,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方面,失地农民难以在城市就业,其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村劳动力难以流向城市,并且无法享有城市社会保障的权利,如医疗、住宅、失业保险以及等福利[5]。2.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我国的土地产权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但仍然存在制度不明确的问题,农民对土地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首先,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市场不健全,当土地在集体资源和国有资源之间流动时,农民无法获得较高的补偿;其次,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村土地权利多数是由农村集体享有,不同代表者之间的所有权的界限较为模糊,而农民无法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管理;最后,农村土地产权管理的相对滞后,在管理体制、监管体制、法律保护意识等方面较为薄弱。二是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约性。虽然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也带来较多的问题,首先,农民拥有较少的土地承包权;其次,受人口流动、政府管理不到位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稳定性较低;最后,土地的流转多数由政府控制,农民的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结算、权利转让等程序不规范。从而造成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土地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权益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3.土地补偿的不合理。一是对于农民而言,土地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而土地补偿常常不包含该些社会保障机制,导致农民生活出现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对于农村土地的占用,政府、企业常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的方式,且增值幅度较小,受社会物价等经济环境的影响,农民的生活将成为问题;三是土地补偿难以赋予农民应用的社会功能,土地能够赋予农民经济收益、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一旦土地被占用,该些功能将不受农民享有;四是受价值价值观、、风俗文化、就业、福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难以融入城市,加大城乡融合的制约。4.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的差异使得失地农民难以享有城市社会保障;二是失地农民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较少、水平较低,且覆盖面较少。三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较少、方式单一、监管不到位,从而造成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5.司法系统的不健全。司法系统的不健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法律、医疗保险法律、就业制度不健全,如失地农民的参保率较低、发放不及时、覆盖率低等;其次,行政复议救济作用较小,对解决土地纠纷问题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再次,信访制度改革力度较小,失地农民的上访渠道窄、权利范围较小以及不作为,导致失地农民的土地纠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最后,司法救济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政府将土地补偿、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不归于行政法律诉讼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国家在失地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的司法救济途径不畅。同时,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技能本领以及维权意识也是导致其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

四、城乡融合视野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现

通过对上述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对城乡融合的视角下,有效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具有重要的作用。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首先,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权利,丰富产权结构,并对不同土地代表者的土地权利、权利下的职能进行细分,保证权利界限的清晰;其次,健全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一方面,通过户籍改革,保障失地农民能够享有较多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税收,降低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的差距,推动经济的良好、稳定的运行,同时,对土地占用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土地的合法利用;再次,优化土地征用制度,通过法律、政策的完善和改革,实现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化,并优化土地补偿的机制,从补偿额度、增长空间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最后,政府合理运用权力,一方面。政府通过健全监督、行政裁决等机制,合理解决土地纠纷问题,并加强对地方政府土地权利的约束,做到有效保护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转变自身职能,推动自身趋于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实现农民与政府的和谐共处。2.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体系。首先,对土地补偿政策进行改革,通过对农民的就业培训、社区化服务,保证失地农民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其次,统一规范土地补偿的标准,丰富土地补偿内容,其中,基于农民权益损失、当地经济状况以及市场等因素统一标准;土地补偿内容可增加土地承包权损失的补偿、遗留土地损失的补偿、补偿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时,在土地补偿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完整补偿的方式,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再次,丰富补偿安置方式,国家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文化_俗、生活_惯等因素合理的进行补偿安置,实现其多样化发展,如货币补偿、土地置换补偿、土地入股补偿、社会保险补偿等,从而满足失地农民的多样化适应需求。最后,明确土地产权,为土地补偿提供重要依据,并科学、合理的分配土地补偿,做到程序透明化。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尤其重要,一方面,通关合理制定最低生活水平线、界定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健全最低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渠道,个人、集体、国家的共同努力,保证社会保证基金的力度和监管。二是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首先依据经济状况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地区应采取不用的养老模式,实现养老模式的差异化,加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其次,建立多样化的养老基金筹资渠道,为社会养老保障提供重要的保证,并通过法律、制度的健全,保证养老资金的合理运用和高效运作。三是完善医疗保险体系。通过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医疗救助体系、改革合作医疗制度、构建新型的医疗体系,真正实现失地农民的病有所医。4.完善社会司法制度。为依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合理解决土地纠纷,构建完善的司法系统是必要的。首先,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的行政争议裁决制度,妥善合理解决因土地征收引起的矛盾。其次,健全信访制度,通过合理整合信访资源、增加信访渠道、整改信访排名制度等手段,促进失地农民的土地事件得到有效的解决。再次,丰富司法救济渠道,一方面,确立事前司法审查制度,为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使得失地农民拥有解决土地补偿问题的法律途径和资格;另一方面,向失地农民大力宣传法律保护的意识,提高其法律观念,并为其设置法律援助。最后,制定和完善有关失地农民土地补偿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五、结论

失地农民随着城乡融合进程的加快不断增加,合理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补偿等为对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及司法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失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司法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经之路。我国应根据国家的经济水平、文化_俗等因素,合理的借鉴国外经验,真正实现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进而推动城乡融合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J].农业经济,(4):90-92.[2]马巧玲.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5):109-112.[3]王瑞妮,高敏.促进秦东地区失地农民社会融合的路径分析——基于陕西省渭南市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41(10):425-428.[4]柳俊丰.城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农民市民化为研究视角[J].理论导刊,(4):65-67.[5]高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11):169-171.作者:高子捷

《》

下载司法制度与实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制度与实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专题一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 一、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一)司法公正内涵实体公正 是指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程序公正 是指......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

    司法制度毕业论文(精选)

    装订处 法官职业道德浅析 法官职业道德,是法官在行使审判权、履行审判职能的过程中或者从事与之相关的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法官职业道德是调节法官职业内部法官......

    日本司法制度

    日本司法制度普通法院司法制度行政法院近代日本司法制度在《明治宪法》颁布后正式确立: (1)法院实行四级三审 (2)法院由区法院、地方法院、控诉法院和大审院组成二战以后,日本于19......

    司法制度考试内容

    中国司法制度考试内容 一:什么叫人民法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在基层人民法院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人......

    关于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几点认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很早就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并越来越......

    法国司法制度(推荐)

    法国司法制度 一、法国的司法系统复杂: (1)处理刑事、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处理行政案件的行政法院彼此分离、互不隶属。 (2)普通法院系统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包括重罪法院)、基......

    美国刑事与司法制度-论文作业

    By 迪迪 《美国刑事与司法制度》结课论文 ——浅谈中美司法制度 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生物工程二班 刘铭迪 1309030202 前言:政权更替改变法律革命,导致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心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