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文地质学基础实习报告
一、前言
1.实习目的1.1了解水文地质的基本内容,初步熟悉阅读水文地质图的方法。
1.2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2.实习内容
2.1阅读《东王村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附图)及有关资料(表1—2),完成岩石含水性说明表(表3)。
2.2参照读图提纲,每人写一份发言提纲,进行小组及全班讨论。
2.3提交读图发言提纲和问题讨论稿。
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
从两个水文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东王村地区地形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中间为一个向斜核部形成的盆地,整体来看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有利于四周汇集大气降水补给。区域内沿西侧断层的延伸方向发育有一条沿东南方向的主干河流,最大支流由区域东部流向西部,经盆地中心汇入主干河流。同时,区域内大量发育岩溶地貌。
2.气候
2.1降水特征
该地区年降雨量四季分明,落差较大,降雨主要集中在三月份到八月份。一月份到六月份呈持续上升趋势;六月到十二月持续下降。其中六月最多,为218mm;十二月最少,为33.5mm。
2.2气温特征
气温从一月到八月持续上升,八月到十二月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八月最高,一月最低。气温最高达28.7度,最低达1.8度。
3.水文
该地区水系发育良好。由于东王村地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中间为一个向斜核部形成的盆地,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使得该地区能很好的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并汇集成河流,水系总体发育情况是由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支流在盆地中部汇集,形成一条向东南方向流走的河流。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补给,整个河水流量出境时是2.75m3/s,东北方向支流流量大约是
1.2m3/s,西北方向支流流量大约是1.5m3/s。流量相差2.75-1.2-1.5=0.05m3/s,说明了地下水补给了地表水,整体来说,该地区水系发育较好。
三、区域地质条件
1.地层
该地区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是:
AnD的片岩及片麻岩,出露于区域的东部和西南部,分布面积广;
C的页岩夹薄层砂岩,出露于区域的北部和南部,与下伏AnD角度不整合; P的纯质石灰岩,大面积出露,主要在北部;
J的岩层主要出露于中部盆地地区;J1的页岩,与下伏P角度不整合,J2的长石石英砂岩,J3的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出露于J1周围;
Qal的砂砾岩,出露于区域中部,连接两片AnD地层,与下伏J3角度不整合。
2.构造
2.1褶皱
该地区中部发育一个向斜褶皱,中间低两翼高,所形成的盆地地形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盆地中部一带,形成许多小支流,这些支流均为常年性河流,除了降雨补给,还接受地下水补给,最后这些支流向盆地中部地带汇集成最大的支流。
2.2断层
该地区的东部和西部分别发育一个断层,东部的断层是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的正断层,西部的断层是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正断层。两个断层均属于压性断层(倾角大),并且均是局部导水,阻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可视为该地区的含水系统的边界。沿东部断层上部出现了许多岩溶,这是由于断层带发育许多构造裂隙,是构造薄弱地带,更容易发育构造现象,断层左侧是二叠纪的纯石灰岩,极易沿构造裂隙形成岩溶地形。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岩层含水性
含水层依次是中侏罗纪、二叠纪、第四纪,隔水层依次是石炭纪、晚侏罗纪、早侏罗纪,前泥盆纪的上部是含水层,下部是隔水层。
(1)AnD 地层的岩性为片岩及片麻岩,14—17号泉出露,其中流量最大为0.1L/s,其构造裂隙闭合,浅部发育有风化裂隙,形成风化裂隙含水层,含水量不大;该岩层出露地表多发育季节性河流,故浅部是弱含水层;而深部是坚硬基岩,属于隔水层。
(2)Qal地层的岩性为砂砾岩,主要是松散沉积物,透水性好,有泉(8号)出露且流量为150L/s,水文地质探孔单位涌水量为3.1L/(s×m),为该地区的强
含水层。
(3)P 地层的岩性为纯质石灰岩,透水性好,岩溶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泉水出露多(1~7,9~11,13号泉),且流量都很大,总量达611.3L/s,水文地质探孔单位涌水量为1.1L/(s×m),该层是很好的含水层。
(4)J2地层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张开,12号泉水出露且流量达1.5L/s,水文地质探孔单位涌水量为0.11 L/(s×m),为好的含水层。
(5)C 地层的岩性为页岩夹薄层砂岩,裂隙闭合,岩溶不发育,也无泉水出露,该岩层为隔水层。
(6)J1地层岩性为页岩,底部有煤层,裂隙闭合,透水性差,无泉出露,为隔
水层。
(7)J3地层岩性为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裂隙闭合,无泉出露,为隔水层。
2.各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1)各含水层的出露分布特征
该地区含水层是Q
部;
Qal出露于图幅中部和西北角,主要集中在向斜盆地的中部;
J2出露于该地区的中部,环状绕Q地层。alal、P、J2; P大面积出露,主要出露于区域北部,南部也有,主要分散在向斜盆地的翼
(2)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命名
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的性质,可将泉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大类;图中显示共有17处泉。东王村附近的泉主要为下降泉,主要分布在下侏罗统(J1)地层
与二叠系(P)地层交界处,为溢流泉,即1~11号为溢流下降泉;编号为12、13的泉为上升泉,分布在断层地带,即12~13为断层上升泉;编号为14~17的泉分布在AnD 地层,故推测14~17为侵蚀下降泉。
(3)二叠系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从A-A水文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水流方向是由东向西的,先经过3号钻孔再到1号钻孔。在该地层最东侧,水位埋深较小,主要为浓缩作用;而随着地下水流向西运动,水位埋深逐渐增大,浓缩作用逐渐减小,溶滤作用逐渐增大,矿化度逐渐提高,即出现1号钻孔矿化度高于3号钻孔,同时因为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Na+含量逐渐增大,超过Ca2+的含量。水温沿地下水流动方向逐渐升高。
(4)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从A-A水文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水流方向是由东向西的,先经过3号钻孔再到1号钻孔。在该地层水位埋深较小,主要为浓缩作用;随着地下水流向西运动,由于溶滤作用使得矿化度不断提高,即出现1号钻孔矿化度高于3号钻孔,但是地下水的基本的化学组分变化较小。水温沿地下水流动方向逐渐升
(5)二叠系各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P含水层的补给来自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排泄主要通过泉排泄,其次还有泄流排泄,蒸发排泄很少。在地表浅部,地下水径流速度很快,P含水层接收补给后,一部分水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水通过深部径流,形成承压水,水循环深度逐渐增大,地下水径流缓慢。该地区最好的径流条件是北部发育的大量岩溶,P含水层接收补给后,通过形成岩溶潜水,快速流动,在上伏地层出现J1~J3后,潜水转化成为承压水,径流逐渐减小。
3.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东部和西部分别发育一个断层,均是局部导水。
东部正断层:下盘岩性为片麻岩及片岩,上盘上部是少量P的纯石灰岩,下部为C的页岩夹薄层砂岩。脆塑性上部为局部导水,塑塑性下部不导水。大角度该断层的意义在于使C、P、J地层下降,有利于储水,是含水系统边界。
西部正断层:下盘岩性为片麻岩及片岩,上盘下部是P的纯石灰岩,上部为J的塑性岩层和脆性岩层。上部脆塑性层为局部导水,塑塑性层不导水,下部局部导水。正断层为压性断层,压性断裂中心部分的构造岩细碎紧密,透水性很差,不导水。看河流量,由地表测水站1号和2号监测的两条大的支流流量之和为
2.7m3/s,加上12号和13号泉流量,略小于3号测水站的监测值2.75m3/s,而断层穿过了很多含水层,可见断层是极微弱导水的。该断层的意义是构成含水系统的边界。正断层为压性断层,压性断裂中心部分的构造岩细碎紧密,透水性很差,不导水。
4.地下水资源的概略估算:
由于所研究区域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有一种,为泉出露,故根据水均衡关系可知,东王村盆地地下水的补给量近似为排泄量之和(编号为1到17号流量之和加上泄流流量),为25632460.8m3/y,同理,二叠系的年补给量也约等于泉排泄量(编号为1~7,9~11,13号泉的流量之和),为19277956.8 m3/y,由此可知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大部分补给的是二叠系中的含水层。
五、感想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汪老师指导我们对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进行了综合分析,不仅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同时还让我们把水文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使我进一步熟悉了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当然在实习过程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不过通过老师上课的指导,下课后的查阅资料过程,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这门课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这里,我要感谢汪老师和学姐在学习和实验实习过程对我们的帮助,谢谢
六、问题讨论稿
6.估算二迭系含水层的年补给量
P含水层的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排泄主要通过泉,蒸发排泄很少。
由水均衡方程式可知:该地层的年补给量=年排泄量。故我们只需求年排泄量即可。
P 地层的岩性为纯质石灰岩,透水性好,岩溶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泉水出露多,且流量都很大,总量达611.3L/s(1~7,9~11,13号泉)。
8号泉为Qal地层的出露泉;由表2分析得:12号泉为J2地层的出露泉,13号泉为P地层的出露泉。(通过比较库尔洛夫表达式,可知12号泉与J2地层的地下水化学组分相似,13号与P相似,得出12号泉由J2补给,13号泉由P
补给。)
二叠系的年补给量约等于泉排泄量(编号为1~7,9~11,13号流量之和),为611.3*365*24*3600=19277956.8 m3/y。
第二篇:2014水文地质学基础真题
一 名词解释:
储水系数地下水含水系统 活塞式入渗 地下水污染 补给资源 有效应力 上层滞水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渗透率 脱碳酸作用 10*4
二 作图题20
根据渗透系数的不同作水位线图。这题很简单的,把达西定律弄明白就ok啦。你们复习应该都会复习到这个的。
三 简答15*4有效应力原理解释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2 分析厚层可溶性岩石产生多层水平岩洞的原因。3 裂隙介质研究的方法。4 影响蒸发蒸腾作用的因素。
四30论述从洪积扇到盆地的水分运动特征和影响水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
第三篇: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基础
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基础(回忆)及经验总结
一、名词解释3*10,土壤水的特征曲线(新增)
二、图为承压含水层各要素,20分,三、简答15*5,(第4题)论述地下水位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5.渗透系数的求法
四、论述25 可采资源量的定义及用水均衡原理推到表达式(组成)
总结:
其他题在历年真题上都考过,水文考得不只是《水文地质学基础》书上的内容,运用水文思维的能力是重要的,可采资源量的公式在《专门水文地质学》书上有详细的介绍,所以考研考得不是一本书,是你对整个水文课程系统的了解情况,背背书是不够的。
其中也考到了《地下水动力学》中的概念,特别是释水系数与释水率的区别很容易混,水头与水位的区别,这些概念的准确掌握是必要的
第四篇:东王村水文地质学报告
该报告为个人理解,仅作为同学们的参考,切勿照搬!地质现象本就有多解性,活学活用知识才是正解!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读图报告 读图提纲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由A-A’和B—B’剖面结合区域河流流向,东王村地区地形总体是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中部为东西走向向斜核部形成的盆地,有利于四周汇集大气降水补给。位于地区北西侧的正断层使得上盘岩层发生跌落,地形上表现为断层西部较东部高出约100米,成为南西侧地区的分水岭。区域内沿西侧断层的延伸方向发育有一条沿南北向的主干河流,最大支流横跨东西部,经盆地中心汇入主干河流。
2.气候:该地区四季分明,气温和年降雨量落差较大,降雨主要集中在3—8月份,最大平均降水量出现在六月,为218.0mm;气温峰值与降雨同期,最高达28.7度(8月),最低达1.8度(1月)。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水文:该地区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地区南部。构造和地形对地表和地下径流流向起决定性作用。受地形影响,主要发育东西向水系,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支流在盆地中部汇集,形成一条流向东偏南方的河流,并最终汇入沿南西侧断层的干流中。地下水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充沛。岩溶现象在二叠纪灰岩地层中均可见,相对集中在地区北部,形成了良好的地下径流条件;南部灰岩地区因出露面积小,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少,因此岩溶发育不如北部。泉集中分布在北部也证明了上述结论。主要地下水资源集中在P, J2 和Q地层中(据水文地质勘探孔3),其中Q包含潜水,P和J2 包含潜水和承压水;J1与J3地层因发育弱透水页岩层使得导水能力不强。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补给,整个河水流量出境时是2.75m3/s,支流总流量为2.7438m3/s(东北方向支流流量为1.2m3/s,西北方向支流流量为
1.5m3/s,泉1、12、13的流量分别为40L/s,1.5L/s,2.3L/s),增加量很少,是由于西部断层的弱导水性,阻碍了地下水和河水的联系。
二、区域地质条件
1.地层:老到新依次是早泥盆纪(AnD)的片岩及片麻岩,出露于图幅的右部和左下角,分布面积广;石炭纪(C)页岩夹薄层砂岩,出露于图幅的下部和上部,与下伏AnD片麻岩角度不整合;二叠系(P)纯质石灰岩,大面积
出露;早侏罗统(J1)的页岩,与下伏岩层角度不整合,中侏罗统(J2)长石石英砂岩,晚侏罗统(J3)的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环状出露于J1内侧;Qal的砂岩,出露于图幅中部河道两侧沟谷地带,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构造:
(1)褶皱 :该地区中部发育有一个向斜褶皱,中间低两翼高,轴略向西倾,由核部至翼部地层由新到老,由北向南地层出现重复。所形成的盆地地形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盆地中部一带,形成许多小支流,这些支流均为常年性河流,除了降雨补给,还接受地下水补给,最后这些支流向盆地中部地带汇集成最大的支流。
(2)断层:东部和西部分别发育一个断层,东部断层是走向为北东——南西
向的正断层,西部断层是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正断层,两个断层导水性都较弱,严重阻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可视为该地区的含水系统的边界。沿东部断层上部出现了许多岩溶,这是由于断层带发育许多构造裂隙,是构造薄弱地带,更容易发育岩溶构造,断层西侧是二叠纪石灰岩,极易沿构造裂隙形成岩溶地形,成为地下径流通道。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岩层含水性:主要含水层是中侏罗统(J2)、二叠统(P)、石炭统(C)、第四纪(Q)地层,隔水层依次是晚侏罗统(J3)、早侏罗统(J1)地层,早泥盆纪(AnD)片岩及片麻岩的浅部是含水层,下部是隔水层。详述如下:
(1)早泥盆纪(AnD)片岩及片麻岩浅部发育风化裂隙,构造裂隙闭合,属于弱含水层,存在少量出流量少的泉眼(14-17号),最大流量为0.1L/s。雨季会在出露地表出现季节性河流。深部为坚硬基岩,构造裂隙闭合,导水性很差,可视作隔水层,与断层一起形成该地区隔水边界。
(2)C 地层岩性为页岩夹薄层砂岩,也无泉水出露,该岩层出露地表上多发育季节性河流,因此该岩层为相对隔水层。虽无资料支持,但不排除核部构造破碎区存在深层地下水的可能。
(3)P地层的岩性为石灰岩,裂隙率高,岩溶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泉水出露多,且流量都很大,总量达611.3L/s(泉1~7、9~11、13号),水文地质探孔最大单位涌水量为1.1L/(s*m),该层是很好的含水层。
(4)J1地层岩性为页岩,裂隙闭合,底部有煤层,透水性差,无泉出露,在P灰岩与该层交界处多发育溢流下降泉,以上说明该地层为隔水层。
(5)J2地层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开放,裂隙率较P地层小很多,无泉水出露,水文地质探孔最大单位涌水量为0.11L/(s*m),为一般含水层。
(6)J3地层岩性为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无泉出露,钻孔未见涌水,为隔水层。
(7)Qal地层的岩性为砂砾岩,主要是松散沉积物,透水性好,有泉出露(泉
8)且流量为150L/s,水文地质探孔单位涌水量为3.1L/(s*m),为该地区强含水层。
2.各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1)各含水层的出露分布特征: 该地区含水层是Qal、P、J2、AnD。早泥盆纪(AnD)片岩及片麻岩出露于图幅的右部和左下角,分布面积广;二叠纪(P)灰岩,大面积出露于图幅上部,下部也有部分出露,总体位于向斜两翼翼端;中侏罗纪(J2)砂岩,呈环带状出露于图幅中部;Qal的砂砾岩,出露于图幅中部河道两侧。
(2)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命名:1~11号泉为溢流下降泉,12~13号泉为断层上升泉,14~17号泉为侵蚀下降泉。除8号泉外,1~11号泉均出露于P和J2地层交界处;8号泉出露于Qa1地层中河谷边缘;
12、13号泉沿西侧断层分布,临近干流,补给可能为J2与P的承压水;14~17号泉出露于And地层,成为区域支流的源头。
3.二叠系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二叠系含水层地下水化学成分参考钻孔1、3号,泉6、10号。因泉6、10号库尔洛夫式十分相近,故采用6号泉。从A—A’剖面图可以判断,地下水水流方向是由东向西的,先后经过6号泉,3号钻孔,1号钻孔。因二叠系含水层为灰岩,且该点埋深浅,蒸发浓缩作用强,所以6号泉主要含重碳酸根和钙、镁离子;同时由于溶滤作用弱,地下水整体矿化度较低,属淡水。随地下水向西流动,水位埋深增加,水温升高,脱碳酸作用使重碳酸根含量降低;溶滤作用增强,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增加;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说明在越流接触J2长石石英砂岩过程中发生了离子交替吸附;总体矿化度升高,3号钻孔为M=1.9的微咸水,至1号钻孔变为M=4.0的咸水。
4.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J2的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可从1号和3号钻孔看出,从A—A’剖面图可以判断,地下水水流方向是由东向西的,先后经过3号钻孔,1号钻孔,由于J2地层主要分布了潜水和承压水,在该地层水位埋深较小,会出现浓缩作用;随着地下水流向西运动,由于溶滤作用使得矿化度不断提高,即出现1号钻孔矿化度高于3号钻孔,前者M=0.84,后者M=0.5,均属于淡水。长石等矿物富含钠离子,在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下使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水温沿地下水流动方向逐渐升高,使重碳酸根毫克当量略有降低。
5.二叠系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P含水层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雨补给和少量地表水补给。P地层的岩性是灰岩,是很好的含水层。排泄主要通过泉,蒸发排泄很少,可能存在向其他含水层排泄。在地表浅部,降水补给下渗迅速,P含水层接收补给后,一部分水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水在地层穿插到侏罗系地层后通过深部径流,形成承压水,水循环深度逐渐增大,地下水径流缓慢。该地区最好的径流条件是北部发育的大量岩溶,地下径流通道密集,有利于地下水的运移。
6.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在地区东部和西部分别发育一个断层,均是局部导水。
东部正断层:下盘岩性为片麻岩及片岩,上盘上部为薄层灰岩,下部为C的页岩夹薄层砂岩,脆/塑性上部为局部导水,塑/塑性下部不导水。大角度正断层为压性断层,压性断裂中心部分的构造岩细碎紧密,透水性很差。断层东侧出露14和15号泉,形成两条常年性支流,这两条支流和断层带的一些季节性河流经过断层后,都直接通过高渗水性的松散沉积物快速入渗到P中去,补给地下水,而在断层上部出现了许多岩溶,这是由于断层带发育许多构造裂隙,是构造薄弱地带,更容易发育构造,断层左侧是二叠纪的石灰岩,极易沿构造裂隙形成岩溶地形,接受地表水,形成地下水。该断层的意义在于使C、P、J地层下降,有利于储水。由于AnD浅部存在风化裂隙水且与P,Qa1地层均有接触,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地下水补给,所以把该断层看作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欠妥,但考虑到风化裂隙水含量很少,影响微弱,仍将断层视为隔水边界。
西部正断层:下盘岩性为片麻岩及片岩,上盘下部是P的石灰岩,上部为J的塑性页岩和脆性砂岩层,脆/塑性断层局部导水。正断层为压性断层,压性断裂中心部分的构造岩细碎紧密,透水性很差。断层带上出露12和13号泉,通过比较库尔洛夫表达式,12号泉:M0.9
43SO63Cl21HCO16M4.1t23,1Na42Ca40Mg1634HCO66SO24t20,13号泉:Na66Ca2534HCO70SO24t19,P:Na64Ca27号钻孔J2:M0.84
M4.043SO65Cl20HCO15t23,可见12号泉与J2地层的地下水化学组分相似,13号与Na44Ca40Mg16
p地层相似,得出12号泉由J2补给,13号泉由P补给,但是两个泉的泉流量很小,可见断层是导水的,但是导水性很差。河流量方面,由地表测水站1号和2号监测的两条大的支流流量之和为2.7m3/s,加上12号和13号泉流量,略小于3号测水站的监测值2.75m3/s,而断层穿过了很多含水层,可见断层是弱导水的。该断层的意义是构成含水系统的边界。
7.地下水资源的概略估算:
通过年排泄量来计算地下水资源量:P中的泉流量为611.3L/s(1~7、9~11、13号泉);Q中地下水为出境水量(3号测站)2.75m3/s-其他地下水补给量和入境水量(1~7、9~15号泉,测站1)2.11294 m3/s=637.06L/s;J2中泉流量是1.5L/s(12号泉);AnD中泉流量是0.32L/s(14号、15号、16号、17号泉)。共计1250.18L/s,考虑蒸发损失补给量应略大,约1260L/s,年补给量为3.97*10^10m3。二叠系含水层年补给量为611.3L/s*3600*24*365/1000=19.27*10^6 m3。
第五篇:水文地质学作业
水文地质学作业: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城镇规划?
摘要: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 的一大难题。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灾害风险;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范式
太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在城市发展中,做好防御自然灾害规划。加强灾害管理十分必要。近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也进入城市发展建设的最快时期,自然灾害的潜在危太原市城市防灾管理与基础设施需求分析太原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应对自然灾害重在预防。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加强城市抗灾基础工程建设。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管理鉴于地震对城市严重的危害.要特别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和抗震能力规划。太原属地震多发地,地下断层、断裂相互交错。太原地震一般震源浅,破坏力大.历史上地震给我市发展造成过巨大影响。太原市地震基本设防标准为烈度为80。是国家省会城市中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城市之
一。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是防震减灾T作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日本的定期检查公共设施和“特殊建筑定期调查报告制度”,值得我们学习。2)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防御管理。太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多发于卜8月,易引发山洪、河水泛滥、城市积水冻灾,易使农作物受灾,城市水管、供暖管、油管冻裂;雪灾,影响交通和生活生产秩序:雹害、雷击,毁坏庄稼、破坏房屋、工业设施、通信设备;风沙害和沙尘暴;干旱等其他灾害。在应对气象灾害工程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控和预警能力建设;其次要加强城市抵御风、雪、雨、雷、沙等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加强工业、交通、通信等重要部门应对极端气候的技术能力建设。3)防汛抗旱工程基础设施和道路排洪设施建设。历史上太原曾多次遭受洪水袭击,建国后太原市虽然没有发生过特大面积的洪水灾害,但局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水库和河道治理工作依然繁重。一方面需要加强水库、堤坝设施的加同工程;另一方面主要是河道堤防、分洪工程、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在市区,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能力建设也十分重要。4)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防治。太原市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裂缝、地面沉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砂土液化等。值得注意的是,除自然地质灾害外,由于经济的片面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人为致灾因素也在增强。近年来.由于开矿和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局部地区已经形成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塌陷等灾害隐患。控制地下水开采。保护资源环境,已成为太原市迫在眉
睫的重要任务。5)加强绿化带和公园的安全防灾隔离工程。必要时规划为避难场所。绿化带具有灾害隔离的功能.可以防止火灾等灾害蔓延。按照国际惯例,为节省资源。公园、绿地、广场可以建设为避难场所。在市政道路和小区建设时,应做好公园和绿化带的规划.这样做既符合防灾城市的需要,又符合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6)企业和生命线下程的灾害防御。针对太原_工业城市的特点.要特别重视次生灾害和连锁灾害的预防,提高重化工、煤矿等企业的综合抗灾能力。现代城市对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现代设施,特别是道路、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设施,遇雨雪、雷击和高温、冻灾等气象灾害易遭灾。需要加强生命线和管网工程的抗灾技术研究和建设。7)加强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的防灾工程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容易加大灾害损失:城市交通
(飞机、火车、道路主干道、桥梁)、通信方面易遭受各种灾害,且影响救灾指挥和救援行动;政府机关、电视台、通信大楼、大型调度中心、公安指挥机关等重点部门受灾后可能影响应急指挥和调度,应加强防灾管理。一方面需要把防灾纳入安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应急设施规范管理。2对太原市防御与减轻灾害规划的应对措施国外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一些特点值得我们借完善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高度重视城市和区域预警系统的建设。首先,应在城市综合灾害系统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仿真软件,改造和开发满足城市综合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集成化软件;在单一灾种风险应急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开发满足不同风险水平控制的城市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情景仿真模拟系统(软件和集成平台)。此外,还需在目前已有的单一灾种风险控制基础上,开发城市灾害地面& 遥感综合快速检测与应急灾情评估技术;开发多个专业部门实时灾害信息快速集成管理技术,形成灾害应急指挥信息支撑平台系统;开发城市灾害应急避难优化模拟技术,形成灾害避难应急预案编制支撑技术系统;开发城市综合灾害风险保险精算技术,形成城市生命线、生产线保险核赔支撑技术系统。其次,应在这些应急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发挥现存的各类灾害监测网络资源的作用,加强野外实验观测网络和灾害灾情形成过程的监测站网的建设,提高灾害预测预警与实时评估能力,按国家水平、地方水平、事业水平、企业水平和社区水平分别建设有效的早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共享。风险管理强调的重点在于综合性和时效性,即需要各部门、各层次、各领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体现一致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在风险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依托信息共享体系进行即时的传输,并通过其广泛的共享性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做到信息的完全公开与透明,达到减灾信息资源共享,确保灾害应急响应行动的快速和高效,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目前应首先逐步整合现有的各类紧急接报平台,包括公安、医疗急救、水上遇险、森林防火、高速公路事故、市政抢修、民政等,采用%%(作为政府统一的紧急接报号码,并实现各职能部门直接快速反应、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促进信息公开。风险信息公开化,可以使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受到必要的监督,增加政府的责任感,更可以使公众地获取及时有效的风险信息进行自救、互救。在’(()年,*+,* 灾害控制以后,中国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倡导建立灾害信息的公开制度,已见到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在四大类公共安全事件中,除自然灾害数据目前已公开,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数据还未能及时公开。只有公众掌握了灾害信息,才能主动地进行防灾减灾,才能进一步提高防灾意识和加强风险沟通力度。
加强城市减灾能力建设
(%)保障政府减灾投资。减灾资金投入是进行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不论是灾前的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灾中应急能力建设,还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都必须要有资金保障。据初步测算,仅灾害救助资金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就应达到($-.。就自然灾害救助承担比例而言,国内外经验表明,救灾工作必须坚持分级管理体制,即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救灾资金数量。
(’)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公众普及应急常识,推进应急工作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工作,不断增加公众的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应急管理队伍培训和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在高等教育中,注重灾害研究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
())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减灾科技包括对灾害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研究的减灾科学,对灾害进行防御的减灾技术与工程,以及对灾害防御立法及政策制定等在内的减灾管理。在各级政府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对减灾科技优先投入。通过总结一批社区减灾实用技术,推广一批减灾高新技术,开发一批减灾科技,提高减灾的科技水平。
!$!# 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
!(%)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减灾规划。城市规划中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风险评估,城市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以确保城市发展避开高风险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邻近城市间的规划制定也必须互相沟通,加强城市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区域内发生的各种灾害。倡导设定城市高风险区的“建设红线”制度,使减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推进企业灾害保险和再保险。抗灾、救灾,安置灾民,重建灾区生产与生活秩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中国目前经济尚不富裕的情况下,适当应用保险与基金的策略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企业灾害保险作为灾害转移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正在受到国内保险机构和进入中国的国际保险机构的关注。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企业灾害保险工作在重建灾区生产与生活秩序,安置灾民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发展与推广“安全社区”范式。对于城镇的最基本单元———社区,应推进政府救助和社区自救自助相结合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推广山东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安全社区”建设经验,重视塑造社区安全文化,建立减灾社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备灾、应急、恢复与重建能力,以及综合风险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史培军 中国城市灾害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