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6:3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第一篇: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铁力十中张桂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以儒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泱泱大中华,渊源五千年,肥沃的土壤孕育出璀璨多姿的文化之林,而这文化之根、思想之源谁又能说不是出自孔子之门?

单看一部《大学》,就让我们如沐春风,感受到了精神的陶冶与思想的成长。“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的学问”,是针对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的,是关于成年人个人修养和治国安邦的学问。在《大学》之中,提出了做人的三个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有八个总的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儒家所提倡的人生准则是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在儒家经典中,提的最多的就是“君子”一词,而一个人只有完成了上面提出的各项目标,才算具有了“君子”的品性,才算达到了立于天地间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君子”呢?

一个君子,不只是要有知识、能力,翩翩的风度,更要时时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并且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所谓“治国安邦”、“兼济天下”。这正是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政治抱负;也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报国之志。多少的先贤志士,把个人的荣辱发展和国家人民兴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心系天下苍生,一心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潜心践行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又一座生命的丰碑。我们崇拜他们的,不是他的才华、权势,而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民生情怀。

《大学》在讲,《论语》在讲,历代的先哲圣贤都在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君子!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君子”。有善良、端正的品行,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但自己生活得快乐、幸福,也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同时敢于担当社会和家庭给予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这就是一个当代的“君子”所为。

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应该率先垂范,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践行君子的品行,更应担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承尽心尽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沉浸于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熏陶之下,感受先哲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质,从而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敢担当的社会公民,将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实质。

“富润屋,德润身”,以修身为本,胸怀家国天下,这是我们的先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也是我们后世炎黄子孙应该恪守的理想抱负。

第二篇:读四书之(大学)有感(本站推荐)

读(大学)有感一、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它正确的处理方法,即有一定的道理可循,也就是“理”。而这种理是必须受客观环境的制约,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将这些理归纳综合,就形成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处理好各种事情。而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就是“经”。经有时需要通达权变,采取变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事情处理好。这种变通的原则就是“权”。而权是以经作为参照物,是要受经的制约,依据客观的情况,在经的基础上采取变更的方法。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权也是一种特殊性的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是不能违背于经的,违背了经就是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而在处理事物的方法上应该采取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大的效益。孔子说“可以与之共学,不可以与之适道。可以与之适道,不可与之立。可以与之立,不可与之权。”孔子所说的道,就是经。所说的立,就是一个人处事为人必须遵循道,即经。与之权,就是说在处事为人时,要学会权变。

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去之夷狄,行之夷狄。身于富贵,行之富贵,身于贫贱,行之贫贱。

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友友,弟弟,兄兄。这九点囊括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即对于为人处事经的最佳释义。臣以忠事其君,君以礼对其臣。父以慈对其子,子以孝对其父。夫以义对其妇,妇以顺对其夫。友以诚信对其友。弟以悌对其兄,兄以友对其弟。

经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之中,为人处事就必须依据客观环境,采取权来处理问题。而这种权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的经。

未有先学养子后嫁也,即指在一般的指导原则的指示下,去结合实际情

况来处理事情的。

四、释义格物致知:

如做饭,首先对于洗澡进行思索与研究,了解与知晓它的一般性原则。即由格物到致知。这些原理掌握了,意需要诚(诚意),而再需正心,防止欲速心理或其它心理弊病。在这些心理弊病之下,将妨碍做饭达到最完美的标准。

格物掌握了知识,意诚正心,就达到了修身的要领。诚意正心修身是属于内明之道,即明明德,即心;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明之道的外用,即行。而内明外用之道必须格物致知。

天下万事万物的存在与运行都存在着理,这些理需要格物才能致知。而这种理就是中庸之道。天下万事万的存在与运行中存在的中庸之理有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与特殊的应用原理。一般的指导原则是指导特殊的应用原理的,它是从特殊的应用原理提练出来的。特殊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在一般指导原则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的。两者相辅相成,不断的完善自己。即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往返循环不已,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这样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

而天下之理,至其深远者,至其精微者,就是圣贤也是无法知道的。

五、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总纲,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明明德后才能亲民,而明明德与亲民都必须达到至善。下文知止,可分两部分来说,即明明德止于至善与亲民止于至善之上。

而上述为宏观的论调,而从微观来说,就是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齐家治家平天下(亲民)。而者又连系在修身这一点上,即修身,使自己的品德止于至善。品德止于至善,自然心思处中和,中者经,和者权。而为人处

事中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都符合于义。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履于理,履于义。

更微观来说,行事说话,必须知止,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大至王候将相,小至贫民百姓,言行与思想都应该履于理。如说话,先格物致识,得到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再诚意去做,正心修身。到外用,如何将言语始终处于完美境界。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矣。

所以在天下所存在的事物,从大的方面来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微观的来说,小的事物也含有理,即内明外用。

六、止于至善的九条原则,总的来说就是各在其位,各当其宜。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不符合客观环境的要求,将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打击。将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的言行付出相应的代价。即种其因,得其果。

另外,九者止于至善,为一般原则,即纲要(经),还要以实际情况,根据双方的主被动情况,来进行灵活的处理(权)。

七、唯有切磋之道学,才能有琢磨之自修,两者相辅相成。

诚意勿自欺,需表里如一,言行与思想相一致。外圆必辅以内正。慎其独是为诚意的试金石。因为独处,关于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无法了解。唯己所知之独处,如能无欺止于至善,何况在人之前。诚于中,形于外,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必然现之于外。君子察微知形,所以通过其言行上的表现,知道其为人。

八、事物之理就是符合于客观环境与规律的特殊性原则。恕不是纯柔,而是以忠(行方)为依据。恕在不同的人的言行思想表现也不一样,而这种不同,取决于各自的修养与思想境界的高低。忠恕都是为了止于至善,即为人处事上符合于中庸之道。中庸中说“忠恕离道不远”就是这个道理。忠更

倾向于内明,恕更倾向于外用。中庸中有:“不欲人之加诸己,亦不加诸人”是对恕的解释,而大学中的规矩之道是关于恕的最好解释。而中庸中“吾求弟之事我,吾亦以之事兄,吾求兄之待我,吾亦以之待弟……”是关于忠的解释。

九、学者修之,修者学之,两者相辅相成。君子宜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乃没世无忘也。

十、权的目的是为了止于至善,以经为根基,是在经的允许范围之中。如“听讼,吾犹人,必使之无讼。”是指人即要了解止于至善的纲常,还要了解明德亲民,内明外用的道理。而了解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再了解特殊性的经世济用的原则。而使之无差错,避免听讼,达到无讼。即天下之理无不了解,了然于胸。即格物达到致知,而内明之理,而又外用之,使言行无不中于中庸之道。

顾是天之明命。常目在心,永志不忘而行之,为明明德的纲要。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使明明德于内,而亲民于外。

止于至善的纲要,为九点,即前面讲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由都在里面。所以作为一个知者,善于广而推之些九者。九纲乃经,另外有权

十一、在一言一行一个念头中,生活的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就独处之时,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性,所以必须慎其独,在独处时需防范心性的不善。

诚于中,形于外,信其言哉。为善者去恶,有所不实,必形之于外,可不慎乎。

人欲诚意必先不欺其心,恶恶如恶恶臭,好善如好好色,皆务决去恶而求必得之善,以自修于内,非苟且以徇外而钓誉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十二、齐其家在修身,颜色待人,以理以公,好而知恶,恶而知善。中和之美,故身则修,家则齐。齐家主要在人,故此段以说人为主。

修身在正心,端正心思,言行于事,以理以公,情欲则和,不失其宜。故能正心,修身正心为内明,故主于事,主于情与欲之中正。

诚意自修谓也,自欺,知为善而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思维上也就想为善,想加强道德修养,但意志不坚,需将其诚体现。

十三、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即一般性的指导性原则,掌握它,去经世济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其所令,反其所好,故不从,这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即有怎样的因,就有怎样的果。

有善于己,然后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正人之恶,推己及人,恕也。有善于人,而省而师之,有恶于人,而省而去之,推人及己,忠也。

交际之间,大者治国齐家。交际者,恶恶好好有人缘。治家齐家亦是,方止于至善。处圆其实就是好好恶恶。此乃万世不易之理。而好好恶恶止于公理,即行方。

自古仁奸不同道,唯仁者对奸者深切痛恨,并能迸之于四夷,不与同中国。

民之恶而恶之,民之好而好之,故得民心,而久之于国祚。

故君子之慎诸德,有德始有人,有人始有土,有土始有财,有财始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货合于正而入则可,货悖于正而入为非,亦悖而出。

孝悌慈扩而充之,老老、长长、恤孤,忠以事君,悌以事长,慈以使众。

民富与国富,两者以民富为主。国富为辅。最好是两者兼之。不可兼之,只有取民而屈国。两者是矛盾的双方。支点在于节用与散财。节用则国富,散财则民富。而民均富为民富的最高境界。

在上治国,若以利为利,小人间之,使之主事,而专务敛财,极之而不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无如之何也。

仁者至公无私,故能好恶以公以理。恶恶者去之,善善者用之。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其唯小人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上好仁则变下,下好义则忠,所以事必有终,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与其有聚敛之臣,与其有盗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以散财于民。节用国富为利。而不以聚敛为利。

撰写人:邵经伟

第三篇:四书读后感

《四书》读书报告岭南学院 刘瑞洁

12327157

《四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行为的圭臬,它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在我读《四书》的过程之中,我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有了一点体悟。第一,《大学》这篇文章为什么着重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问题。在那个诸侯分裂奴隶制盛行的动荡时代,古人最关心的应该是占有私有财产,是平天下,可是为什么《大学》会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想,这除了与儒家文化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有关外,还与人的本性有关。《大学》一文将个人修养放在入世而生、安生立命的基础,这似乎与今天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普遍价值观格格不入。当今社会,媒体动辄曝光明星的亿万身家,网络上炫富的“郭美美们”大有人在,甚至在校园里你都可以经常听见白富美、高富帅、屌丝一类的词语。媒体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将人们的价值观引导偏离了,这使得很多人有了一夜暴富之类的好高骛远的想法。梦想着一夜之间,世界就能因我而改变,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

食,这在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上可见一斑,其结局就如同启功先生的那首打油诗一样,高不成,低不就。巧合的是,西方同样有与《大学》类似的思想。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里有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一想法与先修身后平天下显然不谋而和。人越长大,越能明白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运转,想改变它谈何容易。与其沉溺于虚幻的梦,倒不如好好提升个人的实力,当我们有足够的筹码之时,或许可以将天平的另一端高高翘起。当时的人能够感悟到这一点,我觉得是相当令人钦佩的。

在我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同样的问题

往往有不同的回答,这是否意味着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不认真呢?比如,在谈到 “孝”这个问题时,子游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敬”,即尊重父母。子夏问孝时,孔子的回答是“色难”,即在父母面前始终表现出一种和颜悦色。而《论语》中又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说法。还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

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那么孔子因何会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呢?其实,这不但不是孔子马虎教学,而且恰恰证明了孔子的独特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颜回讷昧不愚,子路忠义略莽。朱熹集注也曾引宋代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孔子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

多有才华的学生,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可谓功不可没。《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宣扬了儒家的仁义、忠孝,强调治学和道德修养等,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论语》中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我所不赞同的。比如,在谈到仁的问题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前半句话我个人觉得这未免有些矫情,落入了形式主义的俗套中。仁,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类的一种爱,而非一种虚礼。对于后半句话,我更是觉得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状况的。古语有云:彼之熊掌,汝之砒霜。每个人的好恶都是不同的,自己的“欲”或是“不欲”不能成为我们评判他人好恶的标准。己所不欲的,可能正是别人渴求已久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孔子的说法显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而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别人的身上。孔子还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更是强人所难。上一辈的志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下一代的标杆?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过什么生活的权利。如果事实证明父母已经错了,我们将错误延续下去,就是所谓的愚孝。在这个方面,我比较欣赏西方式的两代关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和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我们在人生中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父母的子女。在西方一些国家,儿子甚至会公然反对父亲的政治主张,并且这丝毫不会影响家庭关系,这在中国肯定是难以想象的。可能是因为孔子已为人父的关系,他在谈到子女对待父母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极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逐渐放手的过程,“不远游”虽然能让子女承欢膝下,但是,这必然会造成子女不能自立于世。

在我读到《中庸》之前,我只了解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玄妙的为人处世之法。读完之后,我才知道,中庸并非折衷,而是以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其中的“宽恕”的见解让我深有感触。中庸反对以德报怨。孔子曾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宽恕并非毫无原则的放纵作恶,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儒家主张做好事了就应该受到奖励,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我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钱包并交还给失主,失主理应给我们一定的报酬。这种思维在当今提倡拾金不昧的社会下显然是会遭受谴责的,因为人们觉得归还失物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种想法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如果人们都拒绝回报,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反之,收取适当的报酬从宏观上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的优良风气。这就是以德报德所带来的良性循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成为包容一切错误,所有苦难独自承受的耶稣,以德报怨只是一个理想主义化的行为,说起来很是矫情。而且那些故意伤害人的行为本身就不配被原谅,盲目的善良只会变得愚蠢和姑息养奸。所以,我更加赞同儒家的“以直报怨”一说。别人砍了你一刀,你就回砍别人一刀吗?那么我们与犯错的人有何区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即儒家所说的“以直报怨”。直到今天,社会所倡导的仍然是善良,可想而知,在古代提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种看似冷漠的见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

读完《四书》,我觉得人类思想的深刻与物质发达程度没有必然关系。古代先哲以一生甚至几代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仍然有与今天社会生活相符合的部分,指导着我们治学处世为人。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再读《四书》,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第四篇:论语之君子读后感汇合

论语之君子读后感汇合

《论语》中提倡大家成为君子。君子,乃孔夫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当然,现代人的做人标准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从容不迫。勇敢的人由于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勇敢,可以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君子能够同时具备仁,智,勇。所以避免了忧,惑,惧。所以,君子是那种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之力来自于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即远离了怨恨。这说明君子不去更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即不怨天不尤人。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对君子的界定总结了四条。

第一,要做君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永远不好高骛远。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善良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个恶人来讲,“君子”一词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君子必须是一个伟大高尚的人。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说在发达富有时,要想到天下己任。在贫穷困难时仍不忘自身修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已经穷困潦倒。但他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在不能“居庙堂之高”时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以看出此二人是多么伟大高尚,可谓君子也。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君子与小人每天惦记的事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的怎么样。小人每天惦记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小人则是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于丹教授认为:“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所以,我认为陈胜的话可以改一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改成“小人者鄙,未能远谋。”

第三,即是要好处事,人际关系好。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他有自己的观点。说明君子容易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孔子又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君子容易处事而难以取悦他,小人容易被取悦,但难以共事。

第四,君子讲究言行举止。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总是先做再说。“言过于行”绝不是君子所为。《圣经》中也提到过:“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去的箭,说出去的话,和失去的机会。”所谓的“覆水难收”了。所以,“言过于行”乃君子之耻。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君子都是被人尊崇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做到以上四点,即是成为君子的捷径,也就是《论语》教给我们的君子之道了。

第五篇: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爸爸和儿子的世界

蒸汽火车,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仅仅是一种枯燥的没有生命的交通工具,冒着黑烟,喷着蒸汽,在铁轨上发出轰隆轰隆的嘈杂声。然而,九十多年前,一个英国小男孩却对火车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他住在铁路边的小村子里,每天都有蒸汽火车从这里经过,车轮咔咔滚动,汽笛嘟嘟长鸣,火车通过的一瞬,打破了乡村的寂静,带来了活力与热闹。它从神秘的远方开来,又向远方的神秘驶去。这一切为男孩带来了无限遐想和快乐。渐渐地,这男孩不再觉得它们是呆板的机械,而成了有想法有感情有个性会说话的朋友。

后来,男孩长大了,做了一位牧师,人们称之为“奥德利牧师”。同时,他也成了一位父亲,有了自己的儿子。有一年,儿子病了。为了消解病床上的寂寞,父亲重拾童年旧梦,讲起了小火车的故事,这个新颖的故事立刻被儿子喜欢上了。曾经让一个男孩痴迷的火车,同样也会引起另一个男孩的共鸣。不仅如此,儿子还提出了好多意见,剔除了故事中不易被孩子们接受的东西,使这个火车头的故事变得更生动有趣,反映了孩子们的生活和世界,书的名字叫《铁路系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托马斯和朋友们》的原型。小火车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如今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不仅被画成色彩明丽、形象有趣的图画书,还被制成电影和上百集的动画片,成了和“米老鼠与唐老鸭”齐名的杰作。从一两岁的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会被这些可爱的小火车故事吸引,因而它走遍全世界,在很多国家,名列学前品牌书之首。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如此吸引人?当我把这些故事翻了又翻,把动画片看了又看以后,我发现了这套书对我来说最大的魅力。这还得从奥德利牧师说起,因为他是这些小火车的父亲,他为整部作品奠定了三维底色。

第一维,笼罩着童年旧梦的田园深情。虽然写的是一些机器,但却充满了只有儿童内心才有的抒情和想象。这些小火车并非生活在一个纷乱嘈杂的大都市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被蓝色大海环绕的小岛上。碧绿的田野,幽深的森林,宁静的峡谷,清澈的小溪,日出日落的漫天云霞,雨后横贯天空的彩虹,甚至还有一棵古老的许愿树。所有的故事都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田园式的深情,草木的清香遮盖了机油的气味,让读者仿佛走进彩色的梦中。

第二维度,两个男孩,两颗童心,父子联手缔造了完美生动的小火车形象。每一辆小火车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使人绝对不能把他们混淆在一起。托马斯是一辆蒸汽小火车,快乐善良,喜欢捉弄别人;高登是多多岛最快的快车,工作最棒,但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培西是一辆邮递小火车,和气憨厚,只是记性不好;詹姆士是客运两用型小火车,过于在乎形象,尤其喜爱自己的红漆外套;托比是一辆过了时的蒸汽电车,四方形,速度慢,常被嘲笑,因而他很自卑,不过工作非常卖力;爱蜜莉有一些女性特点;爱德华是一辆老火车,默默地做替补工作。虽然小火车们各不相同,但是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体现了儿童性。他们既是小火车,也是小孩子,天真,任性,淘气,爱炫耀,争高低,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少判断力。这样的儿童性再配上胖嘟嘟圆溜溜的小脸和单纯天真的大眼睛,还有酷似儿童的各种表情,让读者感到,他们就是自己身边的小孩子。

第三维度,故事中蕴含着成长的道理。作为一个牧师,一个有着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的男人,绝不会让故事流于肤浅和单纯的娱乐,他在每个小故事里都种了一颗含有成长深意的种子,让儿童读者在欢笑中和小火车们一起长大。小火车的所有故事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模式:小火车因自身弱点而陷入一连串的麻烦或冒险中→得到教训并开始反省→用行动改正错误→最后被大家承认是“真正有用的小火车”。不断犯错,不断改正,正是儿童成长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怎样交朋友,怎样真诚合作,怎样公平竞争,怎样服从命令等,同时还学习了“真正有用”的价值观,包括努力工作,帮助别人,克服缺点等内容。这些道理都不是生硬地写在故事里的,而是通过错误带来的现实教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们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小火车更改了成人对火车的固有观念,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形象,有趣的故事,成长的道理,并且满足了男孩子对机械的偏爱与想象,有些孩子甚至自称为“托马斯”或“高登”,足见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深爱。

They’re two, they’re four

They’re six, they’re eight

Shunting trucks and hauling freight

Red and green and brown and blue

They’re the Really Useful crew

All with different roles to play

Round Tidmouth sheds or far away

Down the hills and round the bends

Thomas and his friends

Thomas,he’s the cheeky one

James is vain but lots of fun

Percy pulls the mail on time

Gordon thunders down the line

Emily really knows her stuff

Herry toots and huffs and puffs

Edward wants to help and share

Toby,well let’s say-he’s square

They’re two, they’re four

Thry’re six, they’re eight

Shunting trucks and hauling freight

Red and green and brown and blue

They’re the Really Useful crew

All with different roles to play

Round Tidmouth sheds or far away

Down the hills and round the bends

Thomas and his friends

Thry’re six, they’re eight

Shunting trucks and hauling freight

Red and green and brown and blue

They’re the Really Useful crew

All with different roles to play

Round Tidmouth sheds or far away

Down the hills and round the bends

Thomas and his friends~~~

中文翻译

两辆,六辆,四辆跟着八辆。

拉着货车厢,载着货物。

红色,绿色,棕色跟蓝色。

他们是非常有用的小火车。

它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绕着提茅斯机房或是更远的地方。

滑下山丘,绕过转弯处。

托马斯和朋友们。

托马斯,他的胆子大。

詹姆士,爱炫耀但很有趣。

培西准时拉邮件。

高登轰隆隆的开过铁轨。

艾蜜莉,确实精通业务。

亨利,鸣响汽笛,喷气再喷气。

爱德华,想帮忙和分享。

托比我们这么说吧,他很方正。

两辆,六辆,四辆跟着八辆。

拉着货车厢,载着货物。

红色,绿色,棕色跟着蓝色。

他们是非常有用的小火车。

它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绕着提茅斯机房或是更远的地方。

滑下山丘,绕过转弯处。

托马斯和朋友们

早教机键盘内容:

1、1-10数字,中文,英文学习,可做为电子琴的键盘,可以弹奏哆,来,眯~~~~~2、26个英文字母键盘,并和翻盖上的32个英语单词和图画知识点对应,学习机提问时由控制26个字母键来回答提问,切换后变成26首音乐

3、水果和动物图案,点击可中英文阅读

4、中文模式,英文模式,音乐模式,唱歌模式,字母模式,单词模式,拼读模式,提问模式可供选择

功能汇总:

32个单词

1首音乐/歌曲

英语字母学习

拼音学习

动物/水果

单词提问

数字学习

拼读学习

电子琴功能

产品说明:

下载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各位同学,今天的会议一再强调纪律问题,大家一定有些紧张,甚至会产生压抑和不自由的感觉。我理解大家,但我也想说服大家:我们强调和加强纪律,绝对不是要剥夺大......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很多人想通过向他人传导焦虑来激励他们。为人父母者经常用这招,经理人和企业领导者也经常这样做。他们为员工的糟糕表现感到焦虑,然后又把这种焦虑感......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创业家?[大全]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创业家?1.杜绝一层不变,要不断创新 尽量避免让公司变得死板,像一潭死水一样。公司创立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就陷入一层不变的模式——薪酬制度永远是一层不变,甚......

    君子之道读后感(5篇模版)

    君子之道读后感(一)余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书向国人诉说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集体人格,这一点实属可贵,因为他强调出中国文化的重要;这一点又实属可悲,因为国人谋利而......

    《君子之道》读后感五篇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这次阅读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君子之道》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做一个真正的人(5篇范例)

    生活法则 ——《狐狸的钱袋》读后感文家二中小学 四年级一班庞文迪 指导教师高春静生活法则 ——《狐狸的钱袋》读后感 忍受不住题目的诱惑,寒假里,缠着妈妈给我买了《狐狸的......

    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演讲稿)范文大全

    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勇敢坚毅,聪明智慧,不屈不挠,开拓创新。正是这些精神的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才有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广袤的中华大地......

    做一个真正的环保人

    做一个真正的环保人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真正的环保人。”说起环保,大家一定想到污染、洁净等词语。同学们也一直以为,上街扫扫垃圾,捡捡废纸,清除电线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