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3 06: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第一篇:《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听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大兴学校小学部 武国民

刚刚读完这本书,心中体会甚深,想就此写下来。在以前听课对我来说真是一窍不通,不知道听课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一直认为听课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设计教学的,如何课堂组织等等。还没有听说过,听课之前还需要备课,还要带着疑问去听课,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感到它就像一位名师给我好好的上了一堂“如何听课”的课。是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一、听课要有备而来,听课前要事先了解本次课教学内容,甚至将这次课提前备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备课中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带着未解决的疑问去听课。这样才能真正的在听课中有目的的去学习。学到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知识。在听课中找出与己不同之处,作出比较,取长补短。解决疑问。我认为这是快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二、听课要注重细节,在一定的程度上课堂是有无数个细节组成。关注课堂细节,捕捉授课者的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的又一捷径之处。善于从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我们听课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一样遵守课堂纪律。给授课教师一个平常的课堂从而发挥其最好的授课状态;

2、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伙伴。在听课时不仅要向授课者学习,同时也要向学生学习,不能把学生当作配角,而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教与学当中的闪光点。

3、应该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教学中不要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想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三、有效听课,关注教学重难点。听课时我们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这些都是我们在听课时要认真细心揣摩的。

四、听课反思有效提高听课效率。听课反思就是听课后自觉地对自己的听课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主要围绕八个方面去进行:

1、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的协同程度。

2、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协调融洽。

3、反思课堂教学结构安排的适宜程度。

4、反思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

5、反思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

6、反思训练是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7、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8、反思成功直觉和失败之处。

听课是提高课堂实践水平、提升教学经验、提炼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听课给教师提供了观摩和学习的机会,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听课是做一名乘公教师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依然会抓紧一切时间来多听课,从中获取新的“养分”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计划。

第二篇:《备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备课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林 美 红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这句话确实说的有道理。最近我仔细阅读了《备课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书中分别从教师日常备课、有效备课、特色备课、备课后的反思最需要什么等方面出发,以备课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密切结合详实、经典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建议。这让我对备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备课不是我们为了应付检查而准备的,而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备课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教师搞好教研的基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内容不离书本,方法变换万千,用不同的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活,输入到孩子们的脑海里是备课的关键,孩子们把知识接受了,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从而说明我们的备课是有用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

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一个老师有多种教学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是为上好一节课服务的,我们能流畅的运用自己的备课达到教学目的,就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了。

三、有利于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课改要求,师生在课前进行交流互动已是教学过程的开始,上课是备课的延伸,备课、上课的信息反馈,都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为新一轮备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备课,就不能是老师单方面的事,而应该有学生的参与。所以,备课的前提是备学生。做事情要考虑对象,知己知彼。分析对象,了解对象,是我们的事情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从简单的意义上讲,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我们想取得教学的成功,我们就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我们想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在做教学的准备工作——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

四、1、备课还要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带领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设计。

2、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教学探索。教师应采用特色化的教学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尝试的机会,真正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3、准确、科学的教学切入点,能够将学习者迅速带入学习、探究的情景,这种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共同学习、研究、探讨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应。

4、精心设计板书,恰当运用板书,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智、提升教学效果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握重难点,理清层次,加深授课内容的印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5、集体备课时形成的统一教案,并不是完美的终极教案。教师必须对统一教案认真阅读思索,结合自身风格和班级特点加以补充改造,使之达到最佳境界,才能拿到课堂上去实践,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个性教学。集体备课时的“大家之言”,只有在教师结合自身的知识、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内化后,才能彰显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教师的教学个性而言,“大家之言”只能是“陪衬的绿叶”,只有有了鲜艳的花朵,绿叶的陪衬才有价值和意义。

五、1、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还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2、备课反思会使人自觉的产生一种思考深刻一点的需求,而且为了让思考深入还要自觉地去参阅一些资料和书籍,这就促进了教师进一步的学习,并使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对理论认识的提高,找到了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促进自己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的知识状态进行教学。”书中对于备课种种细节,让我在读中细细咀嚼,认真品味,以往的教学实践得与失近在眼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书中的宝贵经验,并且不断地摸索有效的途径,把更好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以上只是自己的肤浅认识,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备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平阳县少体校 林美红

读了学校下发的《备课最需要什么》一书,打开此书赫然看到封皮写着这样一段话: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是教师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备课最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和重思。备课是我们作为教师每天的常规工作,然而怎么才能备好课也是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而然赵国忠老师却用短短的“用心、用情、用力、重思”八个字充分的概括出备好课的真谛,实乃令人折服。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的检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书写,平时在学校上课、批改、教育学生、与家长沟通„„已占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的时间几乎所剩无几,然而这样写出教案等检查后便放进了抽屉,上课前还得重新备课。这样的备课便成了一种浪费,这样的备课便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课便是徒劳的、无效的。

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年轻教师,也向往高水平的备课,可理想与现实往往相去甚远,经验不足,方法不当,空有热情亦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如何提高备课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打开此书,通过浏览及精读,发现作者果然深入老师,有许多来自第一线老师的备课案例,让我产生许多共鸣。学习了这本书后,对于备课的理念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

正像书中所说教师备课只有用心,才能在备课中投入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对教材的理解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才能在讲课时说出自己的心声,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唤醒。教师备课只有用情才能在备课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备课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备课只有用力才能在备课中广泛查阅资料,实现教材上的深耕细读,知识上的融会贯通,讲解上的深入浅出,才能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备课要重思,不仅要明白是什么,更要明白隐藏在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真正实现课堂精彩教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一、备课的前提是备学生

做事情要考虑对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分析对象,了解对象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买完想取得教学成功,就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已有知识水平等情况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备课要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要发挥教学参考书应有的作用

教学参考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知识性。在备课室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并迅速地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备课时要设计好教学主线

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理、环环相扣。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堂课的灵魂,因此,教学主线的清晰与否、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五、备课要设计、编写好教案

军队打仗要制定战斗方案,工人盖楼要绘制图纸,同理,教师上课也必须有教案。教案之于教师,恰似剧本之于导演。导演如果想制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同样,教师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备课的过程中设计、编写好教案。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应有不同的教案。教案要符合实际的需要,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六、集体备课智慧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句话强调的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便是这样一种教研活动,它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它不仅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更能看出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备课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综上,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有效备课没有捷径可走,应努力克服困难,踏踏实实地备好每一节课,做到用心、用情、用力、重思,虚心学习,勤学多问,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第三篇:读书心得《名师备课经验》

读 书 心

王庆玲

读《名师备课经验》有感

本学期,从图书室借来肖川先生所编写的《名师备课经验》一书,才知道“简单”的表象背后蕴涵着的是这些名家名师对课堂的精益求精,对教材的熟读精思,对学生的尊重和爱。简间单单的课堂结构中体现的是教者的大智慧和大丰富。

老子曾说“真水无香”,即真正的水是没有香味的,它无色透明,自然天成,有一种原生态的美。这种自然、和谐、没有雕饰的美正是名师大课所呈现的“简而精,单而丰”。他们的课目标设计简明扼要、内容处理简约有度、教学安排简洁流畅、教法选择简要实用、整堂课充满的智慧、灵气和创意。但这样完美的课是教者花了很大气力和智慧备出来的,蕴涵着名师们的心血和创意。

读名师备课的点点滴滴,体会着他们才华和智慧,还有其中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探索和欢欣,深有感触: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熟读教材,做文本知音

有着20多年从教经验的全国特级教师孙双全认为,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能深入文章,入乎其内,与作者心心相印,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他备李白的《赠汪伦》时,在反复吟诵这首诗歌的过程中,细细揣摩“忽闻”二字,把一首短短的诗歌教得精彩纷呈,让人击掌叫好!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大家都把诗眼定在“绿”字,但孙老师经过反复吟咏和推敲后有了自己的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意义深长,才是诗歌真正的感情点。把握了这一点,诗歌的境界全出,教学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更让人感动的是孙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的入文、入曲、入人、入境。

为了教好《二泉映月》,他反复吟诵,放声朗读,做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为了教好《二泉映月》,他潜心思考,感同身受体会阿炳的叹息、哭泣、和呐喊,有了深深的理解。为了教好《二泉映月》,他反复聆听各种版本的《二泉映月》,甚至煞费苦心找到了阿炳当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他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那优美凄婉的音乐。完全浸润在阿炳悲惨的命运里,浸润在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里„„

孙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虔诚地投入,真诚地演绎,把《二泉映月》蕴涵的信息和情感慢火细炖,熬出了它的无穷滋味,滋养了学生和无数听课者的心灵。

他的备课经历让我感动,让我油然而生敬意。我想,倘若我们平时也像他那样虔诚投入地对待我们的课堂,对待我们的文本,那我们距离名师将也不会太遥远。名师的课,可看性为什么那么强,乃是因为他的含金量太高太高。

(二)用心、用情、用力,“磨”你千遍也不厌倦

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说:在我看来,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是一种力。

图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它需要每一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

我很喜欢曹老师的看法,她说:“有些教材并不能让自己非常喜欢„„这个时候,我就会要求自己去喜欢,那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朗读钻研课文,沉下去,力图琢磨出味道来。事实上,嚼着嚼着,尝着尝着,味道就出来了。钻深了,读透了,想明了,一开始没感觉的,慢慢地就会孕育出感觉。感觉到了,喜欢之情产生了,后面的事也就迅疾通畅起来„„”

我在上公开课时也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接到的课,乍一看面目狰狞或索然寡味与自己的趣味和风格相去甚远,有时候很久都走不进文本去,苦恼的很,但逼急了,也慢慢地看进去了,咀嚼到了文本的味道,发现了意外的美丽,心就欣喜起来,慢慢地找到了感情点或切入口,心里便会涌起强烈的成就感,好象在文本和作者之间找到了一条通道,一下子窥见了作者和文本的心灵,那种心情的愉悦是难以想象的。

好课是备出来的,也是上出来的,或者说是用心“磨”出来的。其中有自己的创想也有别人的智慧和支持。“诗意语文”代表王崧舟老师对〈〈只有一地球〉〉一课的三次备课反思,深刻、灵动地反映出一位名师求精、求新的执著。王老师创作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初衷是源于周益民的课堂实录。周老师对文本细腻、独特的处理给了王崧舟老师的备课灵感,激发了他尝试同课异构的想法。对于这堂课,他备了三次,每一次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终于凤凰涅磐烹饪出一道语文味十足的课!难怪闫学说:“听他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你置身于一个满目繁华的境界里,你不愿错过玫瑰,也不愿错过牡丹!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王崧舟是怎样制造了这个奇迹?用他的话说:“我一直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欹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是我心中永远的山水”。写到这里,我好羡慕王崧舟老师,他爱语文,又能把语文教得那么好,让大家都喜欢并受益,真是幸福啊!

(三)抓题眼,炖文本,为课堂积蓄智慧、快乐和力量 “燃烧的玫瑰”窦桂梅以《秋天的怀念》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抓“题眼”设计课堂,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拓展课堂预设,打破课堂的预设激发来自学生的精彩,对文本一读再读,对设计乃至一个小小的导入都一改再改,对课堂上的一个细节精雕细刻地反复揣摩和玩味。玩味成功也玩味失败。正是她这样的付出,才有了她如此优质高效的课堂表象。

闫学对文本解读和备课很有自己的看法。关于文本解读,她提倡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教师要五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自己的突破口在哪里?自己的创新在哪里?自己的胸襟在哪里?

(四)隐性备课、显形备课、立体备课终实现有效备课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有关教学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教育专家于永正说他课没备好是不进课堂的。这让我感到惭愧,有时因为特殊情况,我会随便翻一下书本,匆匆构思一下就走入课堂,因此常常底气不足,心虚的很,总觉得学生似乎已窥见了你的慌张和敷衍,内心十分愧疚和惶恐。这样没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课如果上多了,自然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失望,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便不再有期待,教师也会因此失去激情,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了。是的,备课不等于写教案,钻研教材、朗读课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查阅资料甚至做课后练习也是一种备课,是一种无形的备课。其次要思考教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挖掘兴趣点和文本的切入点,将读者和文本,文本和教师,读者和作者之间很好的融合。从某种程度讲,隐性备课重于显形备课,没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展转反侧和读你万遍也不厌倦的深思熟虑是不可能有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潇洒和课堂上精彩的呈现。

品读这些众多名师的备课经验,我们发现那些貌似信手拈来的环节,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精彩亮点,那些贴切到位的评价都是名师们下了真工夫,经过深刻的反思和精细的打磨,“准备了一辈子”才有了那看起来很简单很随意很人性的课堂设计啊!

第四篇:《中国需要工业精神》读书心得

基础教育也需要工业精神

——读《中国需要工业精神》有感

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徐永海

在由学校党支部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书活动中,我结合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创建广州市特色学校的工作,仔细阅读了《中国需要工业精神》一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我们学校的情况,把自己的感触总结如下。

由著名作者汪中求先生所写的《中国需要工业精神》,对我国工业一些现实存在的现象进行了解剖,包括了对合作理念、契约精神、效率观念、质量底线和科学观等的“迟钝和漠视”,包括对环境和城市化理解的肤浅等。作者发出了“中国需要工业精神”的呼吁,认为中国须要“更认真和更深入”地思考企业竞争力、民族实力、历史责任以及对人类的贡献。

我仔细阅读了此书后发现,不仅仅是在工业领域,即使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范围,也是亟待开展“工业精神”的教育。

书中介绍的“工业精神”其内涵实质是质量意识、契约精神、合作能力、实干态度、效率观念、科学意识。由此构成的工业精神之精髓,同样适用于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所需要的重要素质,在工业精神中可以反映出来。因为教育也应该追求高品质,没有高品质就算不上优质教育。高品质的教育产出就是指培养高品质的人才,包括让孩子们养成质量第一、信守承诺、合作共赢、实干创新、注重效率、着眼长远的工业精神。

例如,关于信守承诺方面,我们现在的工业确实很缺乏这方面的品质。作者汪中求先生认为:契约精神是工业文明的灵魂。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写作《社会契约论》过程中曾经反复追问:人们怎样才能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群体中,而又能“自由如初”?最终,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契约”。1

他还说,使人聚集的方法有很多种,然而让大家结合的方法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契约。唯有契约,能让我们走入现代文明社会。中国儒家也非常重视信誉,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工业领域中的失信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了。很多工业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将其信誉抛之脑后,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竟然出尔反尔,敢于将白纸黑字的约定毁而弃之。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其信誉的直线下降。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当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于守信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讲,实际上却做不到。老师们都教育孩子们要信守承诺,孩子们也都知道要信守承诺,在道德认知方面是100分的,但是实际情况呢?许多人都语言上是巨人,行动上是侏儒。说到做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人们之间的诚信度已经很低了。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需要开展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而这种教育不需要用语言来说教,更需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来证实。对于老师们而言,充分体现出“言传不如身教”的重要意义。老师们如果每一个人、每时每刻、每一件事都能“说到做到”,诚信教育就水到渠成了。问题是,老师们乃至家长们能真的在孩子们面前做到信守承诺吗?所以,工业精神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中开展,也更需要在成人世界开展。

我们工业大道中小学位于广州市工业大道的中部,创办于1966年。2003年秋季,合并了海珠区广纸子弟小学。

工业大道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西部,是一条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主干道。1952年,在“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政策指导下,在海珠区西部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加以建设,形成规模宏大的工业区,贯穿这一区域的主干道也被命名为“工业大道”。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这条5.5公里长的工业大道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是广州经济的主要支柱,创造了多个工业领域的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工业大道见证了新中国由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繁荣富强的发展历史。几代广州人在这条马路两边不断拼搏,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努力,300多人成为全国、省、市劳动模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具体表现为工业文明中的工业精神,其深层内核元素特点是:崇尚品质、信守承诺、合作共赢、实干创新、注重效率、着眼长远。工业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工业大道的发展:没有工业精神的工业化,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工业精神对人的品格培养有着深远的启迪。用工业精神去教育人、引导人具有鲜明的校本特点。

因此,对于我们学校而言,更应该重视培养师生的工业精神,用工业精神引领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引导他们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践行工业精神内核的人才。

结合目前全广州市中小学都在创建特色学校,我们运用了党的群众路线方法原则,首先是在教科所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查找了有关学校和工业大道的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其次是在行政班子中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还组织全体行政到了广州市耀华小学、番禺区城北小学进行了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对校园文化体系进行了提升。最重要的是,我们又充分征求了全体群众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师学习活动中,我们把“工业精神文化”与我校内涵发展体系的初步构思打印成纸质资料,印发给老师们开展讨论。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初步将工业精神精髓文化确定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这一个过程,是我校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创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区域内享有美誉的高质量小学。2014年4月

第五篇:《教师教育科研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亲教研”方可“信教研”

-------------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教研的最终目的吴敏敏

我只是一个教书匠,所以当我听到教学科研这个神圣的词汇时,总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在我心里,那些做教研的名师们也是高高在上,宛如居于教学神坛。当我读完这本《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书时,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对教研这一概念理解的转变。

书中说到:教科研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而是一种教师真实的生活和成长的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需要在思想上“认清中小学教科研”,消除教师的“恐研症”,更需要教师“让研究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是第一章的篇首语,也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其实我一直不懂什么是教科研,即使懂得一些,也不过是自己对教科研的一些主观认识。正式因为不懂得,所以才会有陌生感,有陌生感,自然不会亲近它,甚至会对它产生恐惧的心理。当我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说我掌握了多少教研的方法,而是我打心底不再反感教研,甚至还愿意主动去向它靠近,受它影响。教研不能脱离我们的教学生活,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教书匠其实都是有理想的教书匠,都渴望将自己的匠气变成将气,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且有艺术。所以,走上教科研这条路是每个有理想的教师的最终归途。而弄懂我们教研的最终目的则显得尤为重要。教研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易被学生接受。

“新课程强调教师须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因为那意味着:教师既教知识,更教方法,而且,在教知识的同时,更引领学生一起探索知识背后隐含的思想,让

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无疑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极大提高。”

由于我们长期对教研存在误解,教研脱离了教师的实践,由“专家”和“权威”在书斋里依靠概念的堆砌和理论的推演所“凭空构造”出来的“宏大的理论体系”。课题数量多、课题经费多、参与成员多,但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课题少。面对这个现状,书中提出,“中小学教研可以从一下几点着手:

一、选题要突出‘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二、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

三、研究方法要注意一个‘细’字,要做有心人。”可见,转变教研的目标,是我们做好教研的最重要的一点。

当我们渴望上好每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教研的潜质了;当我们备课时努力将一个深奥的问题浅显的展现出来时,我们已经在做教研了;我们在课后反思自己上课的一些问题时,我们在教研上已经成长了很大一截了。

明确了方向之后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书上提到了很多种具体的方法,也很有操作性。总之,教学科研要小切口,深挖掘。

相信自己是在做教研,那么,你真得就会研究出一些东西。在教语文的过程中,知识点很枯燥,我常在想,如何让学生对我所说的内容感兴趣。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你们喜欢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希望老师上课时的语言是什么风格的?如果你是语文老师,你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综合学生的回答,加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可以更准确的去定位我的课堂。现在90后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多,他们的知识

面也很广,如果还跟以前的教学一样照本宣科,那么只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在新的时代下,面对新的学生群体,我们教师也应该相机而动。经过调查以及平时上课时的经验,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现在的学生特别需要话语权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尽量把表现的机会给学生;第二、现在的学生特别有好奇心,所以课堂形式可以多变,比如,根据课文的特点,语文课可以是小品课,可以是话剧课,可以是视频课,可以是音乐欣赏课,可以是辩论赛场,可以是诗歌朗诵会等。第三、现在的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认同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用他们“圈内”的话和他们交流,不喜欢老师从故纸堆里爬出来,抖抖飘落一地的尘埃,张口就是生硬的语调。

每一点,都可以让我们思考良久。针对第三点,其实,我们也可以由很多研究的方向。比如,一,一些“时髦”的词在什么时候穿插到课堂里而不哗众取宠;

二、不同体裁的课文如何才能找到适合的教学语言风格;

三、与学生课堂对话时,平等的交流的重要性和批评的艺术。

这只是对课堂语言的一个小小的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用心,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思考,而如何去找到这些思考的点,发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教师去研究自己的课堂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反思的内容可以有很多,而我们的出发点是,这节课是否真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否真的通过课堂环节的设置有所收获。一切以从学生出发为起点,一切以学生获益为最终目的。如果,没有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每节课后都应不断去拷问自己。

只是,拷问自己,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当局者迷,加上性格当中的自以为是的因子,反思总是显得没有深度。为了不让教学反思流于一种形式,每次课后都会给自己的课找到一个优点,两个缺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力求下次发扬优点规避缺点。

每一个发问都有可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为寻根究底往往会无限靠近事物的本质。当我们无限靠近教育的根本时,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有极大的收效,我们就可以教育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认识和学习知识,可能这就是教研的重要意义,而同时带来的名利则是教研的副产品,不可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反思,是教研的最好切入点,只是由于自己身体的懒惰,更主要的是思维的懒惰,让我们懒于去思考。特别是教书的时间渐长,教学的热情渐退,更多时候仅把教学当成一种混饭吃的工作,教研便离我们渐行渐远,而我们也渐渐平庸,甚至可能会被时代狠狠的甩在后面。

这本书是《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我认为,需要的东西很多,而最需要的则是对学生发自本性的一种爱。爱学生,爱所在的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我们才有无限热情和无穷动力想着去更科学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想着把最完美的课堂带给最可爱的学生们。内在的驱动力就像是汽车的引擎,是我们钻研,向前奋进的最有力的支撑。

教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不计名利,不较得失,潜心研究课堂,真心对待学生,方可嗅到这艰辛路途上的芳草香。

下载《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备课需要什么》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一书,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与备课”,第二部分内容为“课堂热点聚焦”。在第......

    教师备课需要的

    老师备课的应用推荐 网络上查找资源有利有弊,利处是网络资源丰富,费点心力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且还可以参与论坛讨论与同行业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弊处就是网络资源参差不......

    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

    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 1. 备学生的心智水平备课时,首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 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备......

    小学 读书备课

    六年级读书备课——崇尚科学精神 崇尚科学精神读书备课 读书目标: 1、通过读与科学有关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增长科学知识,明辨是非,逐步懂得“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范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 孙扬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读书心得 今天集中会议时,校长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回家后我上网搜索,读了这......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读书心得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包河中学 孔家萍 个人认为作为班主任,肩上一直有沉重的压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班级常规、家长协调工作„„面对着一件又一件待处理的事......

    假期备课心得

    假期备课心得体会 于正欣 我参加了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短短的一天时间收获颇多: 第一、集体备课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提供了难得的“教学蓝本”。几位专家教师的讲座为我们详细介......

    《集体备课心得》

    集体备课心得 这学期,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第二期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培训,我培训的学科是小学数学。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培训中的三次集体备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