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

时间:2019-05-13 06: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

第一篇: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

《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

张梅

观看了《一共有多少天》的视频录像,让我体会到了名师的成长和他们对数学课及教学的诠释。

我想每一位老师要向我们展示的并不是他这节课要讲的什么,讲了什么,学生又学会了多少什么?重要的是让我们从课堂上透析出他们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并将此呈现在广大的一线老师面前,从而引起更多的讨论和思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位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总会举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例子,可是,正是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例子却能让他们想到许多和数学学习有关的东西,我不得不感叹名师对教学和学生的精心和耐心,也许正是这些普通的小例子才成就了名师的今天。其实,想起来我们身边每天也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例子,有一些也会很典型,可是我们缺少的却是名师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欣赏的眼光和耐心,对简单工作的持之以恒。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录自己课堂甚至是课下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并把这作为自己工作之余的乐趣,这该是多大的毅力。名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研究和反思、对学生的热情犹如一壁淡雅的蔷薇,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了翘首期待,渴望求知的学生,而自己却深深的扎根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

一次次与名师的接触让我体会了教育的真谛,丰厚了我的教育智慧,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让我在前进的过程中有了方向和力量。作为青年教师我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让自己的数学课也变得“有滋有味”,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体味到数学学习的幸福,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用“松静匀乐”的心境,扎根于教学之中,不断的积累专业知识,积累众家所长,积累先进经验,我相信,站在名师的肩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快的成长。

第二篇:一共有多少天 教案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十一小学 孙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奠基新知。通过“开火车游戏”回顾2-6口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刚才大家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是什么心情?遇到高兴的事,我们都愿意与大家分享。让我们来听听看看要淘气笑笑他们有什么高兴的事?(出示课件)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什么问题?

2、自主探索,编写口诀。

(1)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表。第一行是指几个星期,第二行是指有多少天。(2)填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完成表格;

②发现“依次加7”的规律。

(3)出示点子图,引导学生自主编口诀。

①圈第一、第二、第三行点子,说一说乘法算式以及乘法口诀;

②自主完成,说一说,并完成前六句学过的乘法口诀; ③小组合作讨论(三分钟),完成后三句乘法算式以及乘法口诀。

教师讲解七七四十九与算式的对应,以及《西游记》故事中七七四十九的应用。

4、巩固知识,体会快乐。

①开火车:任意一位学生开头说一句口诀,后面的学生接“口诀”; ②对口令。

5、快乐游戏,熟记口诀。

全班齐读,不同形式对口令,同桌互问互答,鼓励学生背诵。

6、知识拓展。7×8=?

①7×8=7×7+7×____;②学生思考其他方法。

7、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7的口诀。①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八只七星螵虫背上共有几个点?

②找找文学作品中的口诀和7藏在哪里? ③七巧板。

(三)指引方向,课外延伸

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答。板:7的乘法口诀]让我们把它装进我们的小脑袋,做一个口诀表吧!

(四)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天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十四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5×7=35 6×7=42 7×7=49 7×8=56 7×9=63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教案设计

孙芳

2017年11月29日

第三篇:一共有多少天教案

《一共有多少天》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6的乘法口诀。

2、复习1-6有关7的乘法计算题:

一、情景创设

1、出示主题图:(再过2个星期就开运动会了,再过3个星期就是我的生日,再过9个星期就放假了)一个星期是多少天?两个星期是多少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2、填写表格。

3、你能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4、谁能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什么内容?(7的乘法口诀)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先自己尝试编写,写在书上。

2、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哪几句是学过的?哪几句是新的口诀?

4、如何记住新的乘法口诀?例如七七四十九。

5、对于

三、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前六句在之前我们学习1~6的乘法口诀中已经学过,后面三句我们通过故事,用之前的口诀推理等方法记住。这个问题,研究淘气的想法。

第四篇:一共有多少教案

一共有多少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P24教学内容及P25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三、教学重点

学习和体会“合起来”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铅笔,猜一猜老师这一只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猜测。然后教师出示三支。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老师手里有三支铅笔。师:大家再猜猜老师另一只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猜测。教师出示两支铅笔。师:你这次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老师另一只手里拿了2支铅笔。(二)探索新知,引入加法,理解含义 1.探索一共有几支铅笔。

(1)实物操作,体会合起来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接下来做了个什么动作?(老师将两手中的铅笔做合起来的动作),谁看清楚了?

生:老师一只手拿了三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两支铅笔,把三支铅笔和两支铅笔合在一起了。(引导学生说)师:你说的真清楚,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合起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合起来我们就说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大家一起来说:老师一只手有3支铅笔,另一只手有2支铅笔,老师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一边演示一边提问题呢? 请学生代表到台前演示。

师:你表能现的真棒,那现在请大家用小棒代替铅笔,一支手拿出三根小棒,另一只拿出两根小棒,然后把他们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呢?(2)探索数法,数一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师:你说合起来到底是多少支小棒呢? 生:5支。

师:同意吗?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回答数的过程。(一个一个的数,先数出三个,再数四、五等)师:老师也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来。你们看懂了吗? 2.探索一共有几只熊猫。(1)仔细观察,说明图意。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的非常棒,小熊猫也来到课堂参加活动啦!(出示课件:熊猫图)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三只熊猫在吃竹子,两只熊猫在玩球。师:说的真清楚,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2)借助图形符号,理解加法含义,交流数法。师说明要求:请大家用圆圈代替熊猫在纸上画一画。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指导。

请两名学生代表上台画画,并讲述自己的作品意思。师:哪些圆圈代表3只熊猫,哪些圆圈代表2只熊猫。学生上台讲清楚。

师:把这些熊猫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只熊猫?你是怎么数的? 生汇报。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数法?

师:这些熊猫合起来一共是5只熊猫。老师用圆片代替熊猫摆出来。板书:

(3)引入加法算式,阐明加法意义。师:刚才这两件事我们是用摆小棒和画圆圈的方式表示的,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2=5。教师板书:3+2=5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 生:加号。

师:你们知道加号是什么意思吗?(做合起来动作)学生回答。

师:真聪明,那3、2、5分别在两件事里表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把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法表示。我们一起来读这个算式:三加二等于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用3+2=5表示的情境吗?比如我一只手有3个苹果,另一个手有两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就用3+2=5表示。谁能像这样再来举个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师:看来大家已经学会加法啦,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我们就开始吧!(引入练习部分)

(三)巩固新知,加深印象,帮助理解。1.摆一摆,算一算。(P24)(1)出示课件

师:谁能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呢? 生:左边有一个桃子,右边有三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 师:老师用方块代替桃子,请大家用小棒带替桃子跟着老师一起摆,先摆一个桃,再摆三个桃,一共是四个桃,就是1+3=4。摆好了吗?谁来告诉老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呢?

(老师带着学生摆。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摆一个桃子,再摆三个桃子,一共是4个桃子。就是1+3=4。1、3、4分别表示什么呢?)(2)出示课件

师:谁能讲讲这个幅图上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呢? 生:左边有两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谁想当小老师像刚才老师一样到讲台上来带着大家摆一摆呢? 请一名同学上台带着大家摆:先摆两朵花,再摆两朵花,一共是四朵花,就是2+2=4.(请一个学生代表上台带着大家摆。先摆两朵花,再摆两朵花,一共是4朵花。2+2=4.)(3)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一起告诉我这幅图讲的故事。

齐说:左边有四只鸭,右边一只鸭,一共有多少只鸭? 师:大家自己试着用小棒边摆边说。

先摆四只鸭,再摆1只鸭,一共是五只鸭。就是4+1=5.请大家自己试着边说边摆。先摆4只鸭,再摆1只鸭,一共是5只鸭,4+1=5.(四)课堂小结,深化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加法问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中到处藏着加法问题。下去之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可以用加法解决的生活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七、板书

一共有多少(加法)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第五篇:一共有多少教案

课题: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加法意义。经历将2个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2、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3、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学生能看图说图,并能列式计算。教具、学具准备: PPT、铅笔、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学趣:

师:同学们,老师的左手里有2支铅笔,右手里有3支铅笔。(动作:双手缓慢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 生:5支铅笔。

师:很好,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一共有多少”(板书)

请全班同学拿出小棒,跟着老师一起来边比划,边说:我左手里有2支铅笔,右手里有3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5支铅笔。

二、探究新知:

1、熊猫图(认识加法算式)

出示熊猫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用完整的话对该图进行描述。师:你从这幅图里看到了有()只熊猫在吃竹子,有()只熊猫在玩皮球,(动作:合起来)然后······ 生:······(要求学生完整的将三句话说完整)

学生边说,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3 师:现在,老师用一个算式就能表示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三句话。在上面的三个数字之间加上运算符号。请看:3 + 2 = 5(板书)

加号

A.认识加号:这个符号(+)叫加号,表示将前后的两个数字合起来 B.学习加号的写法:书空(2根线一样长)C.读作:3加2等于5(读两遍)

师:算式:3+2=5在这幅图里面,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3+2=5表示: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合起来一共有5只熊猫。

2、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听指令,摆学具。(下面三种情况)请学生将以下三种情况,完整的表述出来

○○○(板书:1+3=4)○○

○○

(板书:2+2=4)○○○○

(板书:4+1=5)

三、巩固练习:

1、动笔算一算:

书P24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书P25页练习通过PPT展示出来,让学生先动嘴说一说,再引导学生列式

2、说一说:

出示书P25说一说中的4副图,请学生根据图用三句话进行表述,再进行列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四、总结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共有多少”,明白当我们需要将两个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加法算式。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小眼睛去仔细观察,找找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加法,好吗?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板书:1+3=4)+ 2 = 5(板书)○○

○○

(板书:2+2=4)

↓ ○○○○

(板书:4+1=5)

加号

读作:3+2=5

作业设计:

1、书P25第1、2题

2、找找生活中的加法

下载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梅《一共有多少天》听课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共有多少教案(范文大全)

    《有几枝铅笔》教学设计 东方红小学 付春燕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体验加法的含义。2、学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发言,仔细观察,学会表达......

    一共有多少——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小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去学习,你们知道是谁吗?请看屏幕 生:笑笑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是笑笑。笑笑说了,等下同学们要是积......

    一共有多少教案

    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2、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3、......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共五篇]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80页《一共有多少天》。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

    《一共有多少天》集备教案(精选五篇)

    《一共有多少天》集备教案 一、 备课标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

    鲁迅全集一共有多少版本

    《鲁迅全集》一共有多少版本? 鲁迅1936年10月辞世,迄今75年间,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曾编辑出版过许多卷数不同、版本相异的 《鲁迅全集》,但就编校内容质量与流传影响而言,在鲁迅著......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11篇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1 很高兴能够参加学校的“青蓝同心 师道传承”徒弟课堂展示评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颇多,也使我对“信本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