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蔡山镇中心小学从常态课管理中促高效课堂
蔡山镇中心小学
从常态课管理中促高效课堂
本报讯通讯员梅利珍报道:蔡山镇中心小学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坚持狠抓常态课管理,努力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本期来,该校教师教研课周周进行、备教批辅检查月月结账、领导随机推门听课天天坚持。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校长王远新听课40余节,教师听课均在25—30节不等。日常听课、教研,加强了教师之间交流与沟通,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也大大促进了课堂向高效迈进。据悉,近几年来,该校年年获得全镇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第二篇:实在教学高效课堂直面常态课有感(本站推荐)
实在教学高效课堂直面常态课有感
上好“常态课”是教师基础素质的积累,是上好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的必须前提。记得以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主要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几年里逐步向新教学理念、新课标靠拢,但有些课心里总是觉得在教学过程中环节处理的不好,热热闹闹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感觉在作秀,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认真上好常态课,听课评课,感触颇多。结合自己实际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认真学习钻研教本教参。认真备课,尤其也要认真备学生。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所以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才能思考怎么教——为什么教——学生的终点。关注学生的起点,关注知识的生长点是我以后备课有一大重点。
2、重在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时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常态课堂应该是实在且高效的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们要认真上好“常态课”,这才是我们教师施展才华的真正舞台。我们必须扎根于常态课,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
第三篇:同课异构促交流 高效课堂齐探讨
同课异构促交流 高效课堂齐探讨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选用同一课时内容,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通过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比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促进教育发展。
同课异构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常用教研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同课异构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学交流也更多倾向于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激发了教师智慧的碰撞,提供了其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智慧交流及资源共享。下面笔者通过对比和分析两节学校联盟的同课异构课,探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反思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情分析
授课内容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和圆的方程,能用代数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本节课将利用代数法与几何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授课班级是区普通高中高二理科班,学生水平相对较差。两位教师来自区的两所普通高中,师1在自己班上课,师2是借班上课,学生层次比师1授课班级略好。
二、师1的教学设计 1.导
问题1: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是用什么量来刻画的? 问题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它们有什么特征?
情境问题: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教材是蓝本,教学不能脱离教材,但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考查学情,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再设计,以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两位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教材开篇引用了台风的例子,须采用坐标法求解,对初学者来讲难度较大。师1将它作为情境引入,在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解决。师2也把台风问题挪到知识运用部分让学生解决。显然,学生在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处理此题,能更好地发挥这道题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内容取舍方面,两位教师也做了很多思考。师1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将教材内容一分为二,本节课重点处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而不涉及弦长问题。师2教学设计的问题灵活度较大,从位置关系的判定到弦长问题,再到实际问题的处理,整节课内涵丰富,思维含量高。尽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多,但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学任务被很好地完成了,是一节数学味较浓的课。
教材是刚性的,它从内容层面对教什么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而用教材教则是弹性的,它把怎么教这一问题留给了教师去开发。从这个角度讲,两位教师在用教材教上都作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思考。
3.以生为本
张奠宙教授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及话语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师1设计的问题较多,但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学生先做,再小组展示,并由学生点评,必要时教师再进行补充点评。先做后讲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点评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还原思维过程,总结思想方法。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收获了自信。
师2的课堂则很好地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认识。整节课师2不急于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借助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展示讨论、师生共同剖析错例等方式,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学生在愤悱之中激发了学习动力,主动获取知识,体验了数学思想。
五、几点思考
1.适当的模式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
从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导学案。师1分“导、思、展、评、议、检”六个环节开展教学,设计了九个需要学生演算的问题,采用小组分工,由不同的小组来展示不同的题目。表面上来看,所有题目都展示完了,但实际上不少题目学生是没时间完成的。当其他小组在展示点评时,部分学生对题目没有很好的感知,因而不知所云。另外,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一些题目的点评并不充分,而师1没有补充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了。这种情况下,题目没有讲透,学生也很难形成深刻的认识。反观这节课,教师设计的这九个问题是否都是必须的呢?实际上,展、议、检环节的题目是大同小异的,我们不妨大胆删除一些题目,让教学过程慢一些,学生的体会多一些。
而师2在教学实施中大胆地打破了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界限,将“研、展、评”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整个课堂时而板演、时而质疑、时而交流,交织在一起,学生思维互相碰撞,使其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理解更深刻,同时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呈现了螺旋式地上升。教无定法,适当的模式教学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恪守模式、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倡导模式教学的核心是倡导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该拘泥于教学模式,而应该在学生的学上多下功夫。
2.导学案模式更应关注课堂的生成
本次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均采用了导学案。导学案教学已成为一种积极推广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确实,导学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它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师1的导学案在“导”的方面做得还不足,导学案的编写总体上还是以题目为主,无形中强化了学习即解题的任务倾向,对数学本身的思维活动过程关注得不够。另外,师1的导学案过分规范了课堂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会约束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点上,师2的导学案设计得好些。例如,构建知识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位置关系和图形表示,并思考引起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开放性问题指向性没那么强,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在对问题1的处理上,师2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展示了很多精彩的解法。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自于自身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扼制学生的思维。导学案模式在规范课堂的秩序、突出学生的学这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更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课堂的生成。
六、结束语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帮助教师感悟了教学的新理念,优化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交流分享了学校间课堂改革的最新成果及良好效果。希望这种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成为教研的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王秀彩.如何“用教材教”? [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5):35-36.[2]渠东剑.关于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冷思考 [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2):8-10.
第四篇:2014最新培训学习资料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语文常态课
语文课,如何让“271高效课堂”成为常态
“271高效课堂”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工程,经过领导和老师们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近一年来围绕高效课堂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271”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不仅被广大师生所欢迎,成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舞台,而且也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肯定,成了我们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了将“271”这种高效课堂模式更好地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提出了打造“271高效课堂”常态课的要求,并从理念与措施两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下面我谈一谈我们高一语文组在打造“271高效课堂”常态课方面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精心打磨课堂环节。
1、实现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对于这一点,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的困惑: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是不是就意味着轻视知识或者淡化知识?作为语文课,那么多的字音、字形、词语尤其是文言知识,如果都淡化了,那么学生的能力又从何来?又谈何成绩?如果不淡化,怎么做才能体现能力立意呢?„„ 后来,经过年级领导和包科领导的指导和我们备课组的一次次讨论,我们才终于真正明白了这一点:知识不能丢,但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困惑解决了,认识到位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就明确了。比如:
对于学习目标,以前我们这样表述“扎实掌握本课文言知识”,这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立意;现在我们这样表述“扎实掌握本课文言知识,能灵活运用于文言文阅读”,这就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领着学生学,甚至是老师直接教给学生,这是知识立意;而如果变成学生自己学,小组合作学,这体现的就是能力立意。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就能做到既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更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课堂设计也更合理了。
2、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
①课前演讲,让学生充分放飞思想。
课前演讲要求演讲者必须做到脱稿演讲,演讲结束全班同学要用掌声对演讲者表示感谢和鼓励,教师要对演讲内容进行评价、肯定,让每一位演讲的同学都感到自己的观点是被老师和同学们重视的,从而有一种被认同、被尊重的感觉。
②合作学习,碰撞思想的火花。
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碰撞思想。我们的课堂要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15分钟,并一定要先一对一讨论、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让课堂上响起每一个学生的声音。③点评、质疑,张扬个性,成长心灵。
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课堂点评已初见成效,学生的点评已经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同学、态度大方、声音洪亮,并能适当拓展。我们又在质疑上下功夫,首先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管对与错,我们都要先进行肯定;其次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保证就不会有新思想的产生。
课堂质疑,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有深度,而且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了个性,成长了心灵。
④“百家”争鸣,让课堂响起不同的声音。
语文科和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某些内容的理解常常是多元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高考的考查也经常关注这一点,像诗歌鉴赏中的“观点不同型”题目,大阅读中的开放题,作文中的辩证思考要求等等。所以,在平日的学习中,注重让学生针对同一问题产生不 1
同的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就要针对所学习课文挖掘能让学生产生争鸣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不同的理解并能在课堂上进行争论,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辩论能力。
比如,在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你认为观众是真诚地叫好还是起哄?谈一谈你的理由。当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并不等于对课文内容无限制地胡乱理解甚至是歪曲,必须要有根据,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⑤科学、合理安排,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
课堂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更要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真正体现尊重个性、自主发展。⑥尊重学生,建设安全课堂。
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展示、每一次点评、每一次质疑,不批评、否定学生,不打击挖苦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课堂上是安全的,都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教师还要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这种尊重别人的习惯,这样课堂才会真正安全。
二、保证“271高效课堂”常态课的一些具体做法
1、集体备课
主备人必须提前一周组织材料,提前一天将集备材料印发给所有老师。集备时主备人先按“271高效课堂”的流程进行说课,要明确教师需要点拨内容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年轻教师质疑、老教师补充,要求有5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必须发言;最后备课组长总结、强调,包科领导进行指导。
每次集体备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①要针对课标要求和当堂内容实际讨论如何恰当表述课堂三维目标。②要对导学案上所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对讨论哪些问题、需要重点点拨哪些问题、怎样进行点拨形成一致意见。
2、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研究先行。每个教师必须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深挖教材,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设计课堂;必须对课堂的每个环节进行研究,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当课堂上出现生成问题时,要能灵活解决。
备课严格按照“271高效课堂”的流程,特别突出以下几点:①设计好预习检查内容。②目标只在第一页写上,具体备课内容不必重复抄上,要对目标的达成进行设计。③教师点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问题预设”,教师要对课堂重点和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考虑,搞好预测及答疑准备。一部分是“点拨提升”,针对课堂重点内容设计如何引导学生拓展、提高。④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合理、紧凑、高效。⑤要有分层交叉、立体式的检查、展示、点评的设计,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无事可做。
3、导学案编制
导学案的编制必须严格走程序,编制人提前一周开始编制,编制好先由备课组长和编制人研究、修改,然后再交包科领导,由包科领导和备课组长研究、修改,最后再印发给全体老师讨论。
导学案上必须有使用说明、学习目标、知识链接、问题设计、当堂检测、学后反思、拓展阅读几个环节;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分层;导学案内容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能力立意;要针对不同文本设计如何对学生思想情感和认识水平进行培养。
4、课堂
1、课堂必须高度开放,体现能力立意,重视能力的培养,老师不能侵占学生的时间。
2、重视课堂生成目标,当课堂上出现生成目标时,预设目标要服从生成目标。
3、每堂课必须有对预习内容的检查,检查要迅速、高效、面向全体学生。
4、课堂环节要紧凑、流畅、不生硬,不该重复的常规性的要求不要说,只强调特别需要说明的问题。
5、课堂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安排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时,其他同学要有事可做。
在学生点评时,一定强调学生用心听讲、大胆质疑,用双色笔修改并形成习惯。
6、重视即时性评价,当学生展示、点评非常精彩时,要用掌声鼓励;当学生的展示、点评不正确时也不要打击,要学会给学生鼓信心。
7、每堂课的最后一定要有巩固落实的时间,如果时间允许,在课堂上完成当堂检测,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布置晚自习完成,但巩固落实的时间必须有。
5、培训学生
1、对学生的培训也要成为常态,除了经常培训小组长和高效科研小组成员之外,还要把对全体学生的培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做好。
2、小组长的培训力争做到每周一次。让小组长成为老师思想的贯彻者,成为老师的帮手。
3、对全体同学的培训可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对课堂的一些要求要经常重复、不断强调,直到使学生形成习惯。
4、对学生的培训重点应放在讨论、展示、点评和学习习惯方面。
第五篇:宝塔中心小学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总结
宝塔中心小学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总结
为了推进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项目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规范、创新、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高效课堂管理工作,我校根据市县教研室的文件精神,在九月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活动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本着问题化、精细化、精品化、课题化、成果化的原则,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活动全局。
为了使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王旭为组长的专题活动领导小组,反复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市县教研室活动通知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握了整个活动的全局,并将其中的各项活动做到了责任到人,责任界限清晰。
教导处依据市县教研室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宝塔中心小学高效课堂“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全体领导和教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深刻意义、具体内容和目的要求。
(二)改革评价标准,推动制度建设。
开学伊始,我校领导班子对市县教研室“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等相关材料进行了再学习,通过深入研究,领导班子决定以改革“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制度建设突破口,通过领导班子集体深入课堂
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活动中,各教研组注重了成果的积累,将每一位开课教师的学案、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个人点评、开课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汇总装订成册,丰富并提升了我们的研究内容,促进了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四)、组织学习培训,促进精细管理。
九月份,我校从学习培训入手,旨在促进教改由“形似”向“神似”转变,我们先后对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六种课型及基本流程;掌握操作要领、投身课堂实践;组内展示与班级展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方法,潜心学习研究各类课型及环节,深入推进“探究体验”和“尝试教学”思想的学习应用,深入实践教学策略,推动了高效课堂教学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加大学习策略培训。针对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我校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结构化预习的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对其他年级学生进行了角色(学科长、小组长等)培训、学习习惯养成、展示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培训,这些培训工作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确立研究方向,提升活动品味。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每一位教师根据市县课题带动战略的要求,依据学习专题和教研组确立的教研专题,依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要求申报了自己的小课题。
在“管理月”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将课题问题化,将课题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