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67期(2014)闭卷考试真题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67期(2014)闭卷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闭卷全部题目)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均分为两大类题型:名词解释(4道)和简答题(4道)。67期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自我意识,群体(集体),知识的概念,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简答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测验的分类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观,知识简答题:高等学校的职能,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66期 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心理学,集体,自我意识,心理发展 简答题: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群体对个体影响,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教学测量与评价),正迁移负迁移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全球化,学科 简答题:人文教育的内涵,群体对个体影响,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正迁移负迁
64期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知识的定义和类型,教学目标,群体定义和类型,最优计划理论 简答题: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师智慧与教师
能力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大纲 简答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如何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的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理解高等教师的作用59期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心理发展、意识、群体、最佳刺激理论 简答题: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教学测验的种类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功能、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简答题: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教师的作用、教学能力包括那些内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篇: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含71期真题)-2016年版
考试一定要看清题目,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个角度回答问题。文科考试题目都是围绕这些展开。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闭卷真题 含第71期(2016)最新更新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闭卷全部题目 两科均由4道名词解释(每题5分)和4道简答题(两道7分,两道8分)组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71期:高等教育心理学,集体,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66期相同)
69期: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集体,心理发展 68期:群体,心理发展,社会助长,成就动机 67期:群体(集体),自我意识,知识的概念,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66期:集体,自我意识,心理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
64期:群体定义和类型,知识的定义和类型,教学目标
59期:群体、意识、最佳刺激理论、心理发展 简答题
71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正迁移负迁移(举例),教学测验的种类 69期: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8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正迁移负迁移(举例)
67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测验的分类,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 66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群体对个体影响,教学测量与评价,正迁移负迁移
64期: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 59期: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学测验的种类、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
71期:专业,教学评价,教育方针,课程 69期: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文教育,专业设置,教学评价
68期: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教育方针,学生观 67期: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观
66期: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全球化,学科
64期: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功能、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简答题
71期:教师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人文教育的内涵 69期: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68期: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教师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7期: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教师教学能力,高等学校的职能,教学测量与评价
66期: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人文教育的内涵,群体对个体影响,正迁移负迁
64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如何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的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理解高等教师的作用 59期: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教学能力包括那些内容、教师的作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四门课程复习资料(包含开卷,闭卷全部内容)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68闭):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中国的高等教育:
(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外国的高等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出现高等教育,世俗与教会的高等教育学习七艺,至文艺复兴)
(2)中世纪(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他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3)近代和现代(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66开)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66闭)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66闭)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66闭 69闭)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6 68闭)(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66闭,原题: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六、培养目标(66闭)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68闭):(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1)坚定的政治方向(2)高尚的道德情操(3)合理的知识结构(4)优秀的教学能力(5)出色的科研能力
三、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66开)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1)尊重教师(2)以学为本(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 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
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
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 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 高等学校制度
一、高等学校学制:(66开,论述我国的高等学校基本制度)
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转入本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4-5年,也有3、6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职业高等学校(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 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66闭,学科名词解释)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专业性、前沿性、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68闭)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
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
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学原则(69闭):(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5)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66闭 69闭)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66开)(特点,68闭)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
(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结果)
(3)总结阶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推广)
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途径:
(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2)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第九章 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66闭,69闭名词解释):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
(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1)留学生培养(2)合作办学
(3)远程教育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66开)请自己看看 第十章 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66闭,69闭)(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3)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4)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1)教学方法的改进(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1)发展规模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特点(教育观念
提升、课程设置改进、办学形式多样)
(3)应注意的问题(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四、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与教师流动
人事管理原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柔性开放、科学激励)
流动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66闭,69闭 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6-7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P12-13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69闭
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
7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P2~3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
1、明确教学目的 n激发学习动机 n树立行为目标 n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知识的准备 n能力的要求 n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n心理发展水平n知识能力水平n个体差异 n需求差异 n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合适的教材 n适当的教法 n理论讲授 n实践环节 n课外练习n考试要求
5、教学n学生的学习n老师的教学 n教学互动 n教学相长
n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8、心理学在教学中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举例分析 n详见教材P2。
第二章 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心理发展
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简答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P28
1.--的波动性2.--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7-8讲)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义)P38-40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
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
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2、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不是考试重点,思考重点,重视。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第一,学习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
第二,学习的批判性、独立性、自觉性不断增强; 第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3什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概念:p60非常重要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4、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 概念:P42(3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9-10讲)全是闭卷形式 1学习动机:P66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种类:
(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2、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3、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P78简答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强化动机理论)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最佳激起水平理论)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
4、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再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强化必不可少)
(2)成就动机理论(68闭)(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3)归因动机(66开,论述如何正确指导归因理论分析)(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4)自我效能理论(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1讲)1学习迁移(69闭)P85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66闭,68闭论述迁移和正负迁移,举例)2学习迁移的类型,举例说明 P85(69闭)1.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2.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相互影响)
3.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4.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3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策略、有效条件)有哪些? 简答P99-101 •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讲授学习方法
4、学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3)概括原理说(4)关系转换说
(5)学习定势说
(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7)迁移理论的新发展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
P103(66闭,名词解释,自我意识)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从内容看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从在自我意识中发挥的机能看,可以分解为主格我和宾格我。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是指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2、自我意识的结构p104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1)自我中心时期(2)客观化时期(3)主观化时期
3、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69闭)(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群体概念或简答P119(66闭,集体,的概念,没打错,是集体。变态)
群体的含义:二人以上,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
群体的特点:共同目标、分工合作、心理依存
群体的功能:生产性、维护性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66闭,简答)(2)从众和服从
3、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消极方面讲,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 情境因素(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
个性因素(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意义130(66闭,69闭简答)
特点(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意义(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
5、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闭卷答。132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 移情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避免争论;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学会批评。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的概念136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从广泛和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目标是:
(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内容:
(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因素的教育(3)环境适应教育(4)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5)健康人格的教育
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66开卷(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3)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九章 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
(非常重要170-174牢记)闭卷和开卷会反复考。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身心健康保健员)
2教师的教育能力185-187(66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
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6、教育科研的能力
3、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认知特征(智能、学科知识、学术方面的准备)
(2)教师的人格特征(理解别人、与别人相处、了解自己)
(3)教师的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4、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但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决定性的因素。第一,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第二,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
第四,教师要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威信,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得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十章 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1、知识的概念(69闭)重要概念,答概念及其类型。191-192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的类型: n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n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n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知识学习P195-204
知识学习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的领会——感知与理解 知识的保持——记与忆
知识的应用——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
3、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概念207-209)
1.试误说 2.顿悟说 3.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与评价、结论 4.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创造性思维四阶段): 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4、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简答,开卷10分,闭卷8分。212)真的浪 费时间,还没考,不敢说有没有用
1.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
2.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3.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准确地使用自己的阐述解题过程的习惯
4.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 5.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
(1)基本条件的储备
a.具备有关课题的知识并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方法 b.认知因素 c.人格特性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3)训练的程序
5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要简答218)
一、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1)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2)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3)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4)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脑力激荡法(开窍反应):集体讨论(2)隐喻训练法
(3)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重要)
1、现代化教育技术
2、现代教育媒体
3、网络教学
4、远程教育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重要)P240-246 书上:
1、网络团体心理
(1)网络的心理诱惑
A.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及时性,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效的特点
B.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符合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追求
C.网络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大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
D.网络交往的隐蔽性、广泛性符合大学生渴望真情又怀疑真情的心理特点
E.上网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
(2)网络诱惑对大学生的影响
A.摒弃或减少接触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 B.在网上可以快速切换浏览信息
C.网络信息丰富,开阔眼界,但有信息爆炸、信息污染
D.网络是信息宝库,也是信息垃圾场
2、网络人格
(1)自我认知不协调(2)人际关系产生障碍(3)阻塞对真知的内化(4)深埋真实情感(5)唯我独尊的意志膨胀
3、网络情色:(1)网络色情(2)网恋
4、网络拼凑抄袭
5、网络成瘾 老师总结:
1、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积极效应
1)促进了教学信息的“多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 2)实现了教育网络化,构建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3)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育的社会化 4)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 5)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力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给予的知识,因为这和海量的网络信息比起来,其使用方法和新鲜程度显然要落后得多,书架上一本一本寻找的龟速怎比得上鼠标的轻点快捷。
n许多大学还购买了一些专业资料网站的使用权,“中国期刊网”等资料库已被很多学生所熟悉并使用,在这里可以精心研读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吸取来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器,而是主动的信息处理器,他们从各种渠道主动参与和得到立体多媒的相关知识。随意采集信息、加工知识和整合思维;网络上的自主学习方式,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负面效应 网络垃圾 伦理失范 减少锻炼 网络成瘾 网络犯罪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1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强调P 248-249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结果和目的。
2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 强调250
1、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
2、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卷考试6道简答,4道论述组成。开卷考试复习指南,下面的资料,只是把教学大纲上写的,罗列出来,当然前人帮忙把页数都写出来了,但是其实考试的时候,如果不是太笨,找到是很快的事情。开卷的题量不小,要抓紧速度把答案的骨干写好,如全都答完还有时间就往里面再添一些内容,没有时间就算了。你可以做的是对着提纲把书上的内容划一下。
我只建议大家做一件事,对照下面的资料,把书上的东西,用笔画出来,考试的时候比较容易抄写答案。背是真没必要了。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第一章 教育法基本原理 法律的概念P1 教育法的概念P6 教育发的基本原则P91、2、3、4、教育法的体系结构P11 我国现行的基本教育制度P19
第二章 教育法制与教育管理 教育法制的概念P35 教育法制的特征P36 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P51 教育法与教育道德的关系P54
结合实际谈如何依法治教P44—
48、P71 第三章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立法的概念P57 法律适用的概念P61 遵守法律的概念P62 教育立法的程序P59
教育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P61 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教育法律监督的方式和种类P65—66 第四章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P73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概念P76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体制P75 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P77 第五章 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高等教育学制P94 高等教育学业证书P97 高等教育的方针P90 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P92 高等学校学历证书的种类P98 第六章 高等学校和其它高等教育机构
设立高等学校及其它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P108 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而基本权利P112 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义务P113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P114 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P116 何种情况学生应予退学P121
对退学决定有异议的学生应如何申诉P122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类型和条件(此部分内容教材缺失,建议教师授课中增加并与退学作比较)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 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P131 高等学校教师的义务P132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取得与丧失P134—136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制度的概念和特点P137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概念P138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学生 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地位P148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P149 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P160 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手段P156 第九章 教育法律救济 法律救济的概念P164 教师申诉制度的概念P169 学生申诉制度的概念P171 教师申诉制度的具体内容P169 学生申诉制度的具体内容P171 教育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P173 第十章 教育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特征P198 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P199 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P199 学校的法律责任P208 教师违犯教师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P21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概述 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p24 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p31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概念p35
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换句话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p36 内涵: 基本内容:p37
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p37 2.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p38 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p39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p4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4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步入高等教育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熟是高校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科学理念:p48
一、以人为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培养
二、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三点)
三、构建和谐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涯发展 境界:p55
一、职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职业,为谋生的手段;对工作尽职尽责;获得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安全感
二、事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事业,为发展的手段;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获得教师职业的满足感、成功感
三、志业境界:视教师工作为志业,为人生的目的而非手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获得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幸福感
第三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师德的公益性原则p59
一、师德公益性原则的内涵:p59
二、师德公益性原则确立的依据p61
1、“公益性”是高校组织的特殊属性
2、“公益性”是高校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p62
3、“公益性”是高等教育产品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p63 公正性原则
一、师德公正性原则的内涵p64 首先,其次(四点)
二、师德公正性原则的依据p67
1、教师的教育公正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p67
2、教师的教育公正是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劳动的客观要求p68
3、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教师威信确立的重要资源p69
4、教师的教育公正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p69 人道主义原则p70
一、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p71
二、师德人道主义原则的依据p72
1、遵守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p72
2、奉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坚守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必要基础p73
3、践履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合格与否的最基本尺度p75
4、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客观需要p76 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依据p77
一、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内涵p77
1、关于主体性本质的探讨(三点)p77
2、关于主体间性的思考p78
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含义(四点)p79
二、师德主体性原则的依据p80
1、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p80
2、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p82
3、师德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的需要p82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p90
一、依法执教、廉洁从教p90
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意义(三点)
2、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p94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意义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要求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p97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意义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四、严谨治学、探寻规律p101
1、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意义
2、严谨治学、探寻规律的道德要求
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和美德境界p105
德性发展
一、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条件p108
1、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3、教师自身的主管因素是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德性发展的要求p110 首先 其次 再次 最后 美德境界p111
1、求生之有我境界
2、执迷之忘我境界
3、超越之升华境界
第五章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 高校教师“学术人”的角色、功能及作用;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涵p120
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道德规范的内容p122
一、追求真理、学术至上
1、献身学术
2、持之以恒
二、严谨求实、学术诚信
1、严谨治学
2、实事求是
3、诚信第一
三、勇于探索,学术创新
1、勇于创新
2、勇于探索
3、注重继承
4、理性怀疑
四、团结协作,学术民主
1、相互协作
2、公平竞争 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德性价值p133
1、德性升华了人格的境界
2、德性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第六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类型p146 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p151
一、利益交换中的道德规范p151
1、诚实守信
2、义利兼顾
二、义务履行中的道德规范p154
1、遵纪守法
2、承担责任
三、奉献取向中的道德规范p157
1、造福人类
2、追求公益
3、维护正义
四、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的道德规范p162
1、以服务校内为主
2、正确处理利益冲突 高校教师处理校内尽职与校外服务关系的原则p162 第七章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内涵、类型p172 内涵: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具有教育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首先,高校是社会 其次,第三 类型: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2、教师间的交往以及教师与领导间的交往
3、教师与社会之间的交往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p174
1、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职业目的
2、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职业幸福
3、高校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推进职业发展 高校教师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p176
一、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道德规范p176
1、尊重信任学生
2、理解接纳学生
3、严格要求学生
4、公正对待学生
二、高校教师与教师交往的道德规范p183
1、融于集体,荣在集体
2、尊重互敬,平等互谅
3、取长补短,竞争共进
三、高校教师与领导交往的道德规范p185
1、服从支持领导
2、理解支持领导
3、配合协助领导
四、高校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p188 第八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p200
1、致知与践履
致知——学习践履——实践
2、内省与慎独 内省: 慎独:
高校教师职业美德功夫“觉解”的阶段p210
1、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
2、陶冶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 热爱学生 钟爱本职工作
3、磨炼坚忍的职业道德意志 勇敢 自制力 果断性坚持性
4、强化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 责任感 规范性 第九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大众背景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答:P-223
1、克服功利化倾向,恪守公益性原则
2、转变传统角色,树立服务意识
3、树立竞争观念,发扬合作精神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答:P-231
1、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吸收国际先进文化
3、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
答:P-238 充分尊重学生民主权利,贯彻公正、公平原则;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要重视学生能过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生成和提升。
第三篇:关于开展2013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通知
关于开展2013高等学校教师
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各部门: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3年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校2013岗前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与范围
(1)今年补充到我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教师;
(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未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者;
二、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培训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分两期进行。我院安排在第二期9—12月份(周末班10月19、20,11月2、3、9、10、16、17、23日)。《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统考时间为12月1日;《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行开卷考试;(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科门类本科以上学历的学员,在校期间修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并考试合格者可免考)。培训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
三、培训收费及教材
收费标准执行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每人收费300元。(不含住宿、伙食、教材费)。
岗前培训使用教材为:(1)高等教育概论/卢晓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高等教育心理学/张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7;(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教育部人事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4)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教育部人事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岗前培训教材(自购或学校统一订购均可)
四、报名方式
报名以学校为单位网上统一报名。请各部门负责通知所属部门需参加培训人员填写《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报名表》(附件),并在2013年6月21日前将电子版及纸质版(需部门负责人签字)交到事处,便于及时统计上报。联系人:老丽宜
免修、免试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者,须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及学习成绩单。
附件: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报名表
人事处
2013年 6月5日
2013年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报名登记表
注:培训课程A、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B、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C、全部(4门)课程
第四篇:江苏省岗前培训教育法2013真题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教育法》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制度。()a,专业技术职务 b,行政职务c,教育职务 d, 专业技术职称
2,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士学籍应当由——决定。()
a,校学术委员会 b, 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c,校长会议 d,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3,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民办教育优先于公办教育 b,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优先于民办教育 d, 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是()a,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5,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 3年以内 b, 终身 c, 1年以后 d, 5年以内
6,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7,下列哪种不属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体制是()a,严重警告 b, 记过 c,记大过 d, 开除学籍
8,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升高。()a,高于 b, 不低于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不高于
9,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a,国籍要素 b,思想品德要素 c,学位要素 d,业务要素
10,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街拍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2、贯穿于我国教育法始终的,渗透于教育法全过程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3、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4、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
1,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试述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四,案例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某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2012年10月该校大学数学教师李某在评职称提交的科研资料 中有一篇论文经人举报涉嫌抄袭。该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经过调查,发现该篇论文与国外刊物上发表的一篇英文版论文90%相似,该教师只是简单的翻译为中文即以本人名义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表。职称评审委员会发现后将情况报到学校,学校认为王某作为一名教师,在科研还评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情节恶劣,最终学校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将李某解聘。王某不服,认为学校处罚过严。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校对李某作出了解聘的决定,李某如果不服,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
2、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多少日内作出处理?
3、如果李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处理还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B 3C 4A 5D 6A 7C 8B 9D 10B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1分)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1分)(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1分)(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1分)(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1分)
(6)教育要适应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1分)(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1分)2.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2)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的原则(3)鼓励保护原则
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4.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
三、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有要点未论述扣3分)(1)相同点:(8分)
A. 二者产生的根源在于行政纠纷的存在 B.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审查对象都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D.不能主动进行而必须是依申请的行为(2)不同点:(8分)
A. 性质不同:行政活动与司法活动
B. 受理机关不同
C. 适用程序不同:一级复议制与二审终审制
D. 审查范围不同
E. 法律效力的终局性不同
2.答案及评分标准:(有要点未论述扣3分)
(1)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2)教育基本法与教育单行法;
(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部门教育规章;(6)政府教育规章;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等。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10分)
(1)教师申诉制度的内涵: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处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5分)(2)教师申诉制度的程序:申请、受理、处理、决定和执行。(5分)2.答案及评分标准:
内容包括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救济主体、日期、附项的内容,缺乏相关事项,扣2分。
第五篇:2012教师岗前培训真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范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单选题(60)每题1分 共60分
(1)教师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A:爱职业B:爱学校C:爱集体D:爱学生
(2)建立社会主义是为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这是()
A:列宁的观点B:毛泽东的观点C:孔子的观点D:柏拉图的观点(3)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由两大学派创立的,即()
A:孔孟B:儒家和墨家C:孔子和老子D:老子和孟子(4)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办起“私学”的是()A:老子B:墨子C:孔子D:管仲
(5)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在()组织学生团体
A:省内B:校内C:班内D:校外
(6)对道德本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阶级关系D:上层建筑
(7)嫉妒心是影响教师团结协作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在团体中应()
A:善于合作B:善于应酬C:善于掩饰D:善于忍受(8)道德品质是主体()
A:学习道德理论的结果B:遗传获得的属性C:先天就有的特征D:自觉意志的凝结 24(9)市场经济肯定个人的合理利益,这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集体主义()
A:是矛盾的B:是对立的C:并不矛盾D:互相矛盾(10)教师职业荣誊是以职业()
A:道德义务为基础的B:道德情感为基础的C:道德舆论为基础的D:道德理想为基础的(11)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A:教师的职业认识B:教师的职业理想C:教师的职业收获D:教师的职业目标
P32(12)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A:好坏不分B:敌视教师C:向师性D:攀比之风
(1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项重视儿童自身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创造活动、充满教育人道主义精神的运动,这项运动是()
A:“新教育运动”B:“自然教育运动”C:“进步教育运动”D:“儿童教育运动”(14)关于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品质不是一定道德行为的积累B:主体个别道德行为可以确定其道德品质的特征 C:主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的实践基础D: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外在根据
(15)人道主义原则在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A:教师职业劳动手段的特殊性B: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C:教师职业劳动环境的特殊性D:教师职业劳动方法的特殊性(16)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不在教育活动中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二是()。
A: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B: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 C:广泛的团结每一个教师D:严格的遵守每一项纪律(17)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
A:人道主义原则B:教书育人原则C:全面发展原则D:一视同仁原则(18)从狭义上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A:教师职业义务B:教师职业良心C:教师职业荣誉D:教师职业偏好(19)中国封建社会官学体系最完备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汉代C:唐代D:宋代 P24(20)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即()
A:自我性与社会性B:体验性与满足性C:给予性与被给予性D:指导性与被指导性
P116(21)教师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出现的A:教育B:生活C:经济D:政治 P22(22)我国高等教育法所称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A:低级中等教育B:低级高等教育C:高级低等教育D:高级中等教育(23)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但从本质上讲是()
A:矛盾的B:毫无关联的C:有利益冲突的D:志同道合的
(24)道德义务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和规范对人们行为要求的反映
A:道德观点B:道德行为C:道德良知D:道德原则P99(25)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实现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作为奋斗目标是()
A:人本主义B:人文主义C:以人为本D:革命的人道主义
P46(26)所谓()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对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A: 教师职业良心B: 教师职业荣誉C: 教师职业义务D: 教师职业公正P102(27)道德品质是一定道德关系的体现,这种体现在本质上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反映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环境的反映D:社会矛盾的反映(28)教师道德行为的前提是()
A:道德情感B:自身的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选择能力D:对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29)充分认识和体味()有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过渡,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A:教师职业义务B: 教师职业幸福C: 教师职业规范D: 教师职业荣誉
(30)“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又要具备()。
A: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B:完善的道德选择能力C: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D:高潮的组织管理能力(31)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具有()
A:人道主义的情怀B:法律观念C:家庭观念D:应变一切的能力
(32)要求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儿童的天性实施“自然教育”的是()
A:卢梭B:马斯洛C:罗杰D:维多利诺
(33)人道主义可以是一种哲学,也可以是一种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但是其主要指的是()
A:一种方法B:一项规定C:一门法律D:一种道德原则(34)把教育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的倾向为()
A:代替论B:分家论C:自发论D:等同论
(35)从伦理学的角度,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首先要()
A: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B: 漠视学生的主体性C: 关爱优秀学生D: 尊重和信赖学生(36)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劳动B:阶级分化C:脑力劳动的出现D:职业活动的出现(37)教师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
A:桥梁和纽带作用B:简单复制的作用C:接收和转达的作用D:可有可无的作用
(38)个人关心自己的荣誉,本质上是关心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评价,这也是()A:克服虚荣心的必经历程B:追逐个人利益的必经历程 C:过分展现自我的必经历程D: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历程
(39)“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这段名言出自()
A:夸美纽斯B:蔡元培C:卢梭D:柏拉图
(40)以下各条中,教师最主要的劳动手段和工具是()
A: 教具B:书籍C:知识D:材料(41)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A:学习能力B:教学能力C:科研能力D: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42)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是()
A:朋友、助手和导师B:权威C:慈父D:领导者(43)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影响人的灵魂B:开发人的智力资源C: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D: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44)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可以偏废B:相辅相成C:相互分离D:毫无关系(45)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
A: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对教师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概念P97 B: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成辩证统一关系 C: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D: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各种概念(46)教师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人道主义D:功利主义(47)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有()
A: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B: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
C:学历教育与全日制教育D: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48)教师具有牺牲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经常被誉为()
A:园丁B:工程师C:蜡烛D:明灯
(49)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应该是()的优秀人物”
A:多才多艺B:技能突出C:知识渊博D:道德卓异
(50)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道德修养是()
A: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培养合格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C: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D:传播传统文化的需要(51)教师要想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必须做到()
A:放弃个人利益B:不顾自己感受C:按部就班D:满腔热忱(52)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这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53)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下不属于国家教育方针内容的是()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54)汉代私学已大体形成这样三个阶段()
A:启蒙、专经预备和专经B:小学、中学和大学C:启蒙、私塾和官学D:启蒙、私学和官学(55)无论从伦理学、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威信与提高教学质量()
A:不成比例B:成不确定比例C:成正比例D:成反比例(56)资产阶级道德的主要规范是()
A:利己主义B:个人主义C:自由、平等、博爱D:人道主义 P13(57)如果因为教师侵害学生权利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就要追究教师相应的()
A:法律责任B:道德责任C:行政责任D:人道责任
(58)教育实践证明,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教师的形象B:教师道德修养C:教师的智商D:教师的体格(59)我们讨论教师职业义务问题,其重点应当是为了()A:每一个教师的幸福快乐B:教师责任感或义务感的培养
C:明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担当大任(60)教师的道德情感根源于教师的()。
A:职业道德认识B:职业道德信念C:职业道德修养D:职业道德实践 多选题(20)每题2分 共40分
(1)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体现在()
A: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B: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C: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D: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
A:人格上平等B:价值取向和谐C:交互活动中民主D:知识水平上一致(3)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内涵主要有()
A:从职业规范上说, 要求教师按照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
B:从教育效果上说, 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C:从家庭关系上说,要照顾好自己的老人和孩子D:从社会关系上说,要对朋友守信(4)教师职业义务的作用是()
A:正确的职业义务观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B: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C: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D: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5)经过形成全员育人局面,要逐步实现()
A:育人队伍网络化B:育人内容系列化C:育人手段多样化D:育人方法科学化(6)道德的起源是()。
A: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B: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C: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D:文字的产生(7)“师爱”的广泛性体现在()
A: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B: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一视同仁D:主要关心有创新性的学生(8)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指的是()
A: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B: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
C:少数人的全面与充分发展D: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9)教师的内心信念来自于()
A:教师的道德环境B:教师的良心C:教师的义务感D:教师的行为选择(10)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A:推动作用B:崇尚作用C:自我欣赏作用D:激励作用
E自我评价作用(11)教师公道正派的道德品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
A:办事公道B:赏罚分明C:一视同仁D:牺牲自我(12)如下关于教师之间竞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教师拼搏进取B:教师之间的竞争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C:教师在竞争中要讲风格、讲道德、讲合作
D:教师在竞争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3)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人的活动,因而完全应该是()
A:人性的B:人情的C:人道的D:人文的
(14)职业道德有别于道德的其他类型的独特的属性,表现在职业道德()P15 A:在内容上具有职业性B: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具体性 C:在调节范围上具有有限性D:在功能上具有适用性(15)教师职业公正的内容包括()
A:对己性公正B:同侪性公正C:朋友性公正D:对象性公正(16)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P35 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B:劳动内容的复杂性C:劳动过程的复杂性D:劳动心理的复杂性(17)教育要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这体现在教师要()A:尊重人B:关心人C:理解人D:爱护人(18)下面是古人对“义”的关注的是()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D:行而宜之之谓义(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有()
A: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B: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P21 C: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D: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倡导与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A: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B: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C:有助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D:毫无意义 其他信息
保存成功(2012/9/16 14:59:40)提示: 考试时长(60分钟)剩余时间(0小时14分钟58秒)
提示:考试期间请勿关闭窗口、刷新页面!(系统每隔20分钟自动保存一次答案)该试卷共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