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6:5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

第一篇: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

学习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

案件情况通报会议上讲话的心得体会

2011年3月16日,银监会办公厅通报了一起涉及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惊天巨案。自2006年至2011年2月11日,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伙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城区分社主任 徐德堂等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私刻伪造公章、采取私刻公章,提供虚假对帐单等手段,五年时间套取财政基本建设专户资金9400万元后出逃。此案涉案金额巨大,而且案发5年之久,犯罪分子手段低劣,追责人员众多。缘何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当地信用社始终未排查出存在的重大违规行为,而使犯罪分子轻易得手,最终给信用社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给许多领导与员工带来过往之灾。究其根本就是鄱阳县农村信用社制度执行不到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流于形式,存在重大监管漏洞。作为农信人,我们吃着这碗饭就应该冷静的分析“2.11案件”的来龙去脉,分析相关风险环节的漏洞,确保安全稳定运营,推进农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监督制约机制是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监督制约到位,制度执行也就有力。“鄱阳县财政局2.11案”的发生,充分暴露了信用社监督制约不到位,存在“监督制约失灵”现象。为何存在监督制约失灵,这是一个不新鲜但需要深究的问题:一是重经营轻管理。近几年,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为求得业务快速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拓展上。因而,对发展中的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重业务、轻监控;重规模、轻效益”的普 1

遍现象,使一些信用社在大力拓展业务的背后留下了一定的案件隐患;二是按现行管理制度和业务发展要求,农村信用社虽配备了委派会计、综合柜员、联行、事后监督等岗位,这些岗位之间也客观上存在着监督和制约的关系,但许多基层信用社员工存在着按惯例办事不按套路出牌的现象,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凭经验办事,许多制度办法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贯彻落实到行动上。三是一团和气,制度观念淡薄。个别信用社员工在工作中不坚持原则,不讲制度,你好我好,一团和气,认为单位也就两三个人,大家长期同处共事,形似一个小家庭,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了解,犯不着那么认真,也不会出现问题。对违规违纪问题不敢抵制和揭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处“与人为善”,致使“铁规章”成了“软豆腐”。四是思想麻痹,防范意识不强。有些基层员工过高估计当前案防形势,以信任代替制度,认为案件不会出现自己身边,从而给信用社业务经营和管理埋下了隐患,从而给信用社的“案防长堤”豁开了一道缺口。堵漏洞,防风险我认为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重教育,加强队伍建设。从打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入手,突出抓好“四个重点”。一是以新、青员工为重点,加强适应性岗位业务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积极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比赛和应知应会测试,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二是以合规经营、合规操作为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重树“三铁”理念,让合规观念根植于心,从而增强员工队伍的遵章守纪意识。三是以防范道德风险为重点,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

是各营业机构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和利益观,模范遵守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员工依法合规经营。四是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为重点,把学法、知法、懂法以及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的中心内容,不断增强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二、抓合规,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单靠约束转变为约束和以人为本相结合。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管理为根本,坚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员工通过实践、思考、讨论和反馈加深理解,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和执行。二是从被动防堵转变为建立防控机制。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建立防控机制,重点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切实做到“提示在前,预警在先”,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三是从规范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从深层次上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使员工从过去的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学习和自觉执行制度,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筑牢安全防线。四是从回避检查转变为欢迎检查。要让每位职工深刻认识到检查不是挑刺找茬,检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保护,是对单位、对员工的一种高度负责,早发现早纠正就会避免更大问题的发生。从而由回避检查转变为欢迎检查,将案件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严管理,加大查处惩戒力度。一是业务主管部门既要当好监督检查的“主角”,又要抓好条线业务的辅导,还要搞好规章制度的管理监督。重点是健全和完善内部授权授信、工作程序、业务

操作流程、业务岗位上岗标准,并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对计算机操作、证券买卖、汇兑结算等高科技、高风险业务,制定严密的跟踪措施,严防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二是稽核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职能,坚持常规稽核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稽核人员要前移监督关口,边检查边辅导,逐一对照整改,防止前查后犯。三是依法治理,加大对违规违制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查

处,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行为,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设专岗,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基层信用社设主任一名,且由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从而淡化了员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可在信用社增设一名副主任,专抓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当好队伍建设的“指导员”,贯彻落实制度的“纪检员”。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学习培训;二抓思想道德教育;三抓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四抓员工思想动态及反常情况的掌握;五抓党建及群团工作,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确保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

如鄱阳县农信社加强内控体制建设,做实监督防范工作,财政局股长又怎能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套取资金近亿元?通过教育长效、合规经营、监督有力,思想固防四方面强化农信社内控体制建设,防范职务犯罪,构建案防治理铜墙铁壁,定能为农村信用社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缔造一个朗朗乾坤!

综合管理部:迟风海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周慕冰履新农业银行

周慕冰履新农业银行

作为国有大行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枢纽。更值得关注的是,农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是服务“三农”的重要生力军,实现全面小康,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人口,不能没有农业银行的身影。正因为如此,农业银行的每次“掌门”更替都会引起市场的热议和关注。

“五.一”小长假刚过,空余两月之久的农业银行迎来了“新掌门”,他就是“金融泰斗”黄达的关门弟子、人大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前重庆市副市长、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

履历丰富的银行家

现年59岁的周慕冰是重庆人,人大金融学博士,是金融高管中少有的“帅才”。

周慕冰1982年至1985年在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攻读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人大财政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师黄达门下,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社科院金融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同门。

1988年博士毕业后,周慕冰进入国家体改委工作,并担任副处长。两年后,周慕冰进入工商银行工作,从此开始了商业银行生涯,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历任工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助理、福建省分行行长,曾有较长时间负责工行的政策研究工作,期间还曾负责工行洋浦分行的筹备工作。

十年后,即2000年11月,周慕冰赴重庆地方任职,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黄金十年”:历任渝北区委书记、重庆市政府秘书长、重庆市副市长等职,与黄奇帆搭班子,主管金融,重庆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速至今成为全国经济的“样板田”。

2010年12月,周慕冰出任银监会副主席,并于2014年出任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在银监会工作的六年时间,周慕冰主要分管普惠金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同时还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在各种公众场合,他多次就推进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开展扶贫工作发声。周慕冰认为,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同生共荣的关系,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天然职责。要以放好、管好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推动银行业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大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

有意思的是,在即将赴农行之前,周慕冰带队来到他曾经工作十年之久的重庆,专项调研普惠金融,意在为农行带来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的“重庆经验”。此前,重庆市政府着力打造另类金融中心,其担保业与小贷行业均见成效,三权抵押融资等惠农金融服务很有特色。在这次调研会上,周慕冰认真听取了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领域的先进经验。在支持担保公司的发展上,周慕冰建议地方政府在对国有担保公司考核上,放松利润指标考核,而是以担保功能考核替代。随后,这项建议被采纳,近期重庆国资新设立的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即设定不以盈利为目的前提条件,按照重庆市政府相关要求,其担保费率不高于2%,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丰富且辉煌的学习、从业履历练就了周慕冰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尤其是对于“三农”和普惠金融等问题有着丰厚的经验和独到的认知,这都为他日后履新农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显治行方略

2016年5月9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提名周慕冰为执行董事人选。其董事任期三年,自银监会核准之日开始计算。5月10日,周慕冰出现在农业银行总行大楼,任农业银行党委书记并正式上任。近一个月的“马不停蹄”,周慕冰主要干了“四件事”。

5月12日,刚刚履新的周慕冰来到总行各部室看望员工。“今天过来,主要是看望大家,给大家报个到。新来乍到,请多多关照。”周慕冰朴实的开场,顿时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看到年轻的面孔,他说:“你们这么年轻,这么有干劲,农业银行充满希望!”在业务经营部门,他勉励大家抢抓机遇、多做贡献。在风险管理部门,他希望大家履职尽责、严控风险。在后勤保障部门,他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组织人事部门,他强调要把全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路过“两学一做”协调小组集中办公区,他停下脚步向同志们问好,并嘱咐说“党建工作很重要”。在“三农”业务部门,周慕冰说,我来到“三农”部门倍感亲切。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重要职责,是农行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服务“三农”这篇老文章做出新特色、新思路,既能把政治使命完成好,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广大“三农”客户满意,又能创造出一个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模式。在老干部局,周慕冰说,老干部在农行发展的历史上,付出过艰辛努力、做出过重要贡献,农业银行今天的成就,凝聚着老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银行的宝贵财富。

和其他领导一样,到一个新地方任职时先得了解情况,摸清底细;和其他领导不一样的是,他只要求部门和分行“一把手”单独聊,不需要部门或分行所有老总和行长参加。他想听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而不是听经过反复修改和推敲的稿子,避免程序话、形式化而掌握不了“第一手”情况。

5月23日,周慕冰主持召开第一次党委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的重要批示、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研究加强农业银行党委班子建设,提升班子领导能力。周慕冰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存贷利差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不良贷款双升、同业竞争加剧、保持传统业务优势更加困难等内外部矛盾和挑战面前,农业银行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转型发展,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统领作用,尤其是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以上率下,带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通过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党委班子领导能力,确保党委班子始终成为农业银行改革发展事业的领导核心。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周慕冰强调,党委同志要把学习教育当作今年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和带头参加学习教育,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常态化和制度化。

来到农行后,周慕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根支柱”的工作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领导核心作用为中心总揽全行工作。“两根支柱”,一根是业务工作,一根是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主要围绕发展定位、经营战略、管理策略、人才建设和重点任务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党建工作主要围绕班子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做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推进农业银行转型发展。

前路并不平坦

周慕冰是农业银行上市后,继项俊波、蒋超良、刘士余之后的第四任“掌门人”。在经济下行期和调整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再加上农业银行内部许多复杂因素,注定未来的路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至少需要面对“四道难题”。

在上市之前,农业银行的定位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热点,到底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到底能不能服务好“三农”,这些问题都是当时争论和质疑的焦点。2008年开始,农业银行开始试点“‘三农’事业部制”,其核心是“六个单独”(资本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风险拨备与核销、资金平衡与运用、考核激励约束单独管理)。如今已经过几任董事长,可以说,在项俊波主政时期,搭建了“三农”事业部制基本框架;在蒋超良主政时期,试点并全面铺开;在刘士余主政时期,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成为重点,产品创新掀起一轮小高潮。但是,“三农”事业部还有一个深化和做实的过程,要真正做成“神似形似”,和国际接轨仍有许多功课要做。而且,当前农业银行主要实施的是“三级督导一级经营”体制,即主要依靠县支行经营的长管理链条,这是否为最优模式仍值得商榷。又比如,在互联网和电商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农村金融”准备得如何,能否积极介入到“三农”客户的全产业链中?而不仅仅是提供融资。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银行如何转型?在“三农”业务面临信用社、邮储银行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在城市业务和国际业务和其他行有差距的情况下,如何迎头赶上?这些都考验这位“掌舵者”的智慧。

经济下行伴随的是资产质量下滑和不良率的上升,还引发着相应的案件反弹。据2016年一季度披露的业绩报告,16家上市银行中,农业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达到2.39%。资产质量和客户结构一直是制约农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抑制不良贷款反弹,如何加强合规管理抑制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仍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硬措施。

农业银行有51万人、2.4万个机构,按照“两点论”,这既是农业银行的优势,也是农业银行的劣势。这么大的机构,这么多的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好机构和人员;如何让“人员大行”变成“人才大行”,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使用人才,调动大多数人才的积极性。很显然,这些并非易事,需要真正的打破体制,不拘一格,否则就会出现“上面下指令、基层抓业绩、中间磨洋工”的死水格局。在薪酬下降,职位紧缺的背景下,许多优秀的人才出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当然,从周慕冰的履历看,像他这样既有金融专业背景、又有完备的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机构的从业经验,在现有金融高管中并不多见,“把方向、懂金融、善管理、控风险”的能力不容置疑,我们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而且,在农业银行的现任班子成员中,人才济济,年富力强,既有帅才又有将才,既有通才也有专才,这让农业银行的事业发展充满了想象。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重点支持村镇银行发展

--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

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尊敬的张肖行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

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村镇银行论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试点工作到现在已经四年的时间了,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四年多前,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试点四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银监会全力推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踊跃参与,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丰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探索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渠道;三是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和市场合理的建设;四是引导创新的农村金融的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五是科学构建了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有效监管模式。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其中开业448家,筹建104家。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占40%,中西部占60%。在已开业的44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400家,占89%;贷款公司9家,占2%;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占9%。同时,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2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3亿元,83.4%的贷款均投向了农户和小企业,整体加权资本充足率30.5%,不良贷款率0.12%。总体上运行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新型农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当地原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经济结构中最大的问题,“三农”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市场机制的发展关键是要顺畅两

通,一是商品流通;一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升资金,二者合理助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目的就是要建立城市资本回流农村的渠道,建立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以此平衡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了落实这项利农、惠农的政策,核心是要坚持质量为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认为,坚持质量为先重点

是要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市场定位上要重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管是城市资本还是农村资本,不管是初始投资意图还是开业后市场业务运作,都要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己任。要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原则,面向三农,面向社区,不断探索灵活、便利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今后银监会将继续加强对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的监管,防止借服务“三农”之名行抢市场、铺摊子之实。第二,今后认识上要优先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的难点在于与当地经济契合度的建设,在于机构自身稳健经营理念与专业化的建设。四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是商业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资金清算以及后续培训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有效渗透本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新组建机构较快拓展社会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为此在机构的培育上,银监会将重点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第三,区域分布上,将优先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县域倾斜。我国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问题交集在于中西部欠发达、不发达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少,竞争不充分,服务满足程度比较低。引导国内资本这些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不仅会带来资金,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对提高当地的金融市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要始终坚持布局合理、适度竞争、增强活力等目标,重点向中西部不发达、欠发达的县域和农村地区倾斜,同时要兼顾政策导向和商业可持续问题,进一步深化东西挂钩,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挂钩的积极政策,促进、优化城乡

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

第四,培育进度上,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金融是把“双刃剑”,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搞得好就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搞得不好就会危及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历史上,我们有过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惨痛教训。前一段时间个别国家也发现了农村微贷机构的严重危机。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绝不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事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底线。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以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数量总量和结构的把握,密切关注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布局的合理

性,不冒进,不搞运动,成熟一家培育组建一家。

第五,培育方式上,要优先支持批量化的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地域分散,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探索创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机构自身首先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否则支持服务三农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风险控制,有利于放大创新效益。要通过区域性管理总部,使银行等方式加

快探索批量化组建和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第六,经营体制上,要重点发挥法人机构,独立自主权。要处理好总发起人帮扶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独立自主权问题重点体现在决策机制的保障上,微型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贴近市场,决策变化短。为此主发起人要切实承担发起人的职责,在风险管理、清算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更不能将其作为规避监管政策,实施监管套利的通道和载体。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和运营初期,发起人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和智力支持,这是必要的。在机构发展步入正道,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加强以后,发起人应当把重点

放在运营方向的指导和风险的控制上,充分合理授权,包括人权、事

权、财权。推动建立适合小发行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第七,风险防范上要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以资本监管为核心,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监管,要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股东的监管,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对于甩贷款、甩票据、甩理财产品,规避金融监管和利益输送的行为,要迅速反应,果断处置,严肃追究责任。要防范对贷款投向,贷款集中度的监管。鼓励面向三农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确保资金用于三农、支持三农。

第八,政策扶持上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缺失的问题,既有金融面的问题也有经济面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经济面。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投资收益相对较低,多数资本倾向于在东部的发达县市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主动到中西部地区投资。解决这个问题不要靠政策引导,不能靠行政强制,要进一步完善中央财税、货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且长期规范化,合理引导投资预期。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在信用环境建设、资金奖励、办公用房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促进实现金

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并不遥远,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们有很多的有力条件,但是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服务三农,合理萌发思路,共同扎实工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讲话录音

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第四篇:周慕冰关于整治不规范经营的讲话

周慕冰:明确规则 推进公开 全面整治银行业

不规范经营行为

——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社会各界对银行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和不合理收费等问题反映日益突出。在国务院领导下和纠风办具体指导下,银监会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的“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要求,以“明确政策规章、推动公开透明、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处罚问责”为基本工作思路,从2012年1月开始,在银行业系统组织开展了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这次专项治理以金融消费者意见较大、社会反映较为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目前已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制定规则,颁布禁令。1月20日,银监会报经国务院同意,向银行业系统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中严格执行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不准浮利分费、不准借贷搭售、不准一浮到顶和不准转嫁成本等“七不准”禁止性规定,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坚持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和优惠政策公开的“四公开”原则。通过及时出台“七不准、四公开”要求,既为银行业系统的自查自纠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查处违规行为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二、全面动员,自查整改。银监会2月7日召开了全国银行业系统省市县各级银行行长和银监局局长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银行业机构从总行到分支机构全员学习,全面动员,迅速自查整改,层层建立一把手负责制,从单个方面展开自查:一是查源头,从总行层面消除高指标压力和重奖励的考核,切实校正经营导向;二是查程序,深入查找各项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之处,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杜绝不规范经营问题;三是查行为,对基层高管和一线员工的业务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清除各类违规做法。

三、公开价目,接受监督。要求各银行在3月底之前向社会公布服务收费价目,在对本单位原有收费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梳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名录管理、统一定价、公开透明”的原则编制新的《服务价目表》,逐项列示了所有服务收费项目的收费名称、收费标准、项目功能、适用客户、收费依据和优惠措施。截至3月底,各家银行都已公布各自的服务收费价目,许多银行自主停止了一批收费项目,明确了一些优惠政策,降低了一些收费价格,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监管督察,纵深推进。从4月1日起,银监会又组织各省市县监管派出机构深入银行网点,开展现场查访,银监会机关也派出了18个督察组,分赴全国各地,对今年3月1日以后仍然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4月1日以后仍然不合理收费的行为进行现场查访。重点核查不合理收费的6类问题,即没有公示而收费的、实际收费与名录不相符的、实际收费与公示价格不一致的、没有提供实质性服务而收费的、分支机构擅自制定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的、对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服务收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以此推动专项治理向纵深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要求,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不规范经营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落实、再深化,继续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规范公开方式,强化自我约束。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在官方网站和营业网点同时公示服务收费价目,便于消费者查询检索;调整公开格式,便于消费者理解对照;完善公开内容,便于消费者选择;明确定价区间,便于消费者监督。

二是完善投诉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要求各家银行机构在总分行两级设立投诉专线电话,认真受理客户举报,及时回应每项诉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三是严查违规案件,督促规范整改。对于4月1日以后新发生的不合理收费,将严格依据有关法规,分别给予罚没所得、并处罚金、叫停业务、行政问责和处罚高管、取消行长任职资格等处理,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下不为例、绝不放宽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四是完善法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银监会将积极配合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尽快制定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的银行服务定价和收费长效机制。力争通过今年的专项治理,彻底解决银行业不合理收费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银行业经营作风的根本转变。

第五篇:周慕冰在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0301印刷稿)

强化监管 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 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

周慕冰

(2011年3月1日)

同志们:

这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银监会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成就和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会党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明康主席明天要来看望各位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有关具体工作,丽明主任待会儿要做详细安排,希望大家抓好落实。正月还没出,我首先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心、顺心、称心。我刚到银监会不久,目前还在学习调研和转换角色过程中,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的五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新的监管理念、“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广泛运用。审慎监管标准基本接轨,适用范围稳步扩大,差别化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监管机制和方法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属地监管原则得到强化,全流程联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管工具不断丰富,风险的识别、监测、预警和处臵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持续实施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强的监管举措,促进存量信用风险大幅化解,操作风险高发势头明显遏制,部分单体高风险机构平稳处臵,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高企局面进一步改观。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由1870亿元增至3458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由-4.6%(2006年末数据)提升至8.7%,整体上首次达到最低监管标准;不良贷款由7322亿元(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4204亿元,不良率由27.9%(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7.4%;贷款损失准备由274亿元(2006年末数据)增至1942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由13.6%(2006年末数据)提高到83.4%;历年亏损挂账由935亿元下降到562亿元,18个省份已经全部消化;税前账面利润由180亿元增加至948亿元,资产利润率由0.4%提高到0.72%,资本利润率从12%提高到13.5%,风险抵御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工作持续深化。新体制全面运行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方向正式确立,股权改造工作深入 推进,农村银行类机构组建步伐加快,改革扶持政策有效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在部分省份和部分机构取得明显进展,改革红利日益显现。已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329家,县市统一法人1979家,其中去年新组建银行类机构71家,占前四年总和的近40%。重庆农商行成功在香港公开上市,开创了农商行上市先河。天津农商行开业,大连、青岛组建区域性农商行工作正式启动,17家农商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格股占比由64.3%下降至24%以下,农村银行机构资产占比由20.8%提升至40.1%以上,纵深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

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强化“三农”市场定位和服务创新的监管引导,金融服务创新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模式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新军作用日益增强。备受关注的金融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深入开展,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历史性变化。截至2010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312个,有1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率先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原有708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总体解决。有关部门连续完善扶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服务“三农”导向的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在支农服务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中小金融 机构参与度高,贡献度大,围绕解决农村贷款难和金融服务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承担了涉农贷款的33.3%、农村贷款的35.8%、农户贷款的78.1%、农村新增网点的近80%,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各银监局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山东、福建超前完成资格股改造、步入全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新阶段,江苏积极探索辖内好机构向差机构的参股并购、全面提升整体健康度的新途径,重庆、成都、青岛、厦门努力走出破除城乡金融二元化、创新金融支农服务的新路子,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深圳、成都等地主动研究实施新资本协议、系统性建设现代农村银行制度的新举措,等等。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推进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各银监局和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拼搏,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获得新经验。在此,我代表银监会党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礼!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应倍加珍惜。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村经济金融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协调推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拉近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距离。归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第一,注重监管标准统一,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高杠杆率的金融企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推进审慎监管标准接轨,实施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推动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点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不例外。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链条长,机构间发展质量差异大,风险状况不一。要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强化属地监管职责,下大功夫推动好的机构尽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下大决心处臵高风险机构,下大气力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尽快实现各单体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到审慎监管要求。

第二,注重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推动深化改革,努力激发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关键就是要顺畅“两通”,一个是商品流通,一个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供资金,二者合力助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轨阶段,县域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按照中央关于保持县域法人机构总体稳定的要求,大力推进股权改造,完成县(市)级统一法人,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引导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强化省联社履职改进,在做实县域前提下慎重开展省联社改革试点,培育好、调动好法人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把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基础打牢打实。

第三,注重破解农村金融压制和信贷约束难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发展滞后,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破解难题,必须靠创新。要加强监管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强化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有效契合,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必须建立政府干预的纠正机制。要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持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合力解决。一是强化监管还没到位。监管政策意图传递衰减问题严重,政策把握尺度、重点工作推动力度和实际效果不平衡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银监局对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反应迟缓,检查基本靠省联社,发现基本靠暴露,而且容忍度过高,轻处现象还比较普遍,监管深入性和有效性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机构间、地区间差异程度越来越大,对分类指导、差别监管提出的更高要求不适应。二是深化改革还没到位。合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一盘棋局面尚未 形成,部分省联社思想不够解放,存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部分高管人员对成绩和进步估价过高,改革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普遍。相当部分机构管理能力薄弱,风险底数不实,违规问题广发、多发。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简单粗放,风险文化严重缺失,“重规模、轻质量,重业绩、轻风险,重速度、轻管理”问题普遍存在。一部分老大难问题久拖未决,高风险机构处臵总体进展缓慢,县(市)统一法人工作不彻底,部分体制外机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三是优化服务还没到位。部分机构发展战略出现偏差,弃乡进城倾向明显,支农服务功能弱化,特别是对农户的贷款总量及比例明显下降。大部分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认识不到位,创新能力薄弱,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滞后,在贷款增量缩减时,挤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同时,作风问题不可小视,贷款吃拿卡要、服务效率低下和我们检查中违反会规会纪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启动期,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历史攻坚期。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着力强 化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和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产权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银行制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五年努力,“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基固本、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是抓好四件大事:强化监管防风险,深化改革促转型,优化服务助发展,上下联动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强化监管,严密防范和及时化解重大风险。加强规制性监管,完善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狠抓重大存量风险化解,严控增量风险累积,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坚决遏制违法违规问题“回潮”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第一,大力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这既是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的硬性要求,也是未来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落实银监会出台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 重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多兼并重组、少关闭破产、防止出现新的服务空白的原则,加快推动并购重组工作。商业银行牌照是稀缺资源。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改造和高风险机构处臵,为社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地方政府保留本地金融机构、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以往改革实践一再证明,只要改制机构财务基础打得扎实,经过两三年规范发展,新股东溢价投入部分就能得到合理补偿。因此,对于这项工作,既要看到难度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和积极因素,切实强化督促协调,加大推动力度,在五年内把高风险机构全部处臵完毕。一是要把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和股权改造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制定好工作方案,详细测算,争取一步到位直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要积极借助行政力量,争取地方政府采取适当方式注资、税收返还、税费减免、帮助推介引进优质股东等多种方式支持兼并重组。三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合格股东通过直接购买现有股权或定向增发方式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鼓励用现金帮助消化亏损挂账和购买不良资产。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今年年初,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发展。在具体执行中,要重点支持通过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方式实现跨区域发展,严禁区域封锁和地域限制。五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货币、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各有关银监局和省联社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遵循先 规划、后实施,先易后难、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年内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第二,切实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监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抵御能力差,一旦出现大的信用风险,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倒闭致命”。从这个角度讲,风险分散是我们的朋友,风险集中是我们的敌人。相对于大中型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方面的贷款总量不算太大,但是风险系数高,影响后果重。在平台贷款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平台层级低、公益性和半公益性项目占比高、财政代偿性风险巨大。目前,平台贷款风险已经开始在浙江等东部省份县域显现。对于地方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县域,如果不超前采取有效化解措施,平台贷款风险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集中爆发。在房地产贷款方面,部分机构房地产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目前日益趋紧的房地产调控对房价预期、房地产交易行为的影响很大,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周期性调整风险必将体现在相关贷款上。在贷款集中度方面,既要客观承认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地处县域,客户资源有限,信贷资金必然向相对优质客户集中的现实,但同时必须强调风险分散。要督促和指导采取银(社)团贷款、补充自身资本金等方式提高对大客户的支持能力,并大力拓展小企业和农户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与贷款集中度问题有所交叉,风险叠加,要重点防范。对于这些问题,银监会早就有明确的态度,也及早进行了风险提示,安排了相 关风险化解工作。在今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明康主席再次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和贷款集中度风险化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切实做到“五个务必”:一是对到期的平台贷款必须收回,不能展期和贷新还旧,年底平台贷款余额务必下降20%以上;二是要通过压缩存量、控制增量、实施银团贷款等方式,年底前务必彻底解决贷款集中度问题,并将房地产贷款比重控制在审慎范围内;三是全面分析贷款风险,审慎评估抵押物,务必做到准确分类;四是按照规定权重,务必提足拨备;五是对于违反监管要求在2010年及以后继续新发放大额贷款,以及接受地方政府违规担保的,当地银监局务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机构“一把手”的责任,并暂停该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特别是对于平台贷款,要督促切实加强风险预判,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重点是客观评判实际掌控押品的有效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即使采取了土地抵押,也要看是否办理了产权变更,要看土地用途、位臵以及是否发生规划变更。

此外,今年特别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货币政策从紧、流动性收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首当其冲。去年以来,随着央行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明显回落,部分靠设机构拉存款、贷款派生存款维持流动性的中小银行流动性趋紧严重,存款大战愈演愈烈。随着这一趋势的逐步加剧,不可避免地将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出现了存款增长乏力、成本飙升、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日趋复杂,我们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不仅不能有丝毫懈怠,而且要未雨绸缪,严密防范。一是要坚决禁止高息揽储和各类违规吸存行为。二是坚决禁止贪图眼前蝇头小利高价倒卖存款、高比例持有票据,切实防范未来支农资金和流动性不足问题。三是要完善相关考核机制,按日均余额考核业绩,提高储蓄存款比重,防止月末季末冲时点问题,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存款质量。

第三,严厉整治案件风险。从今年开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治理工作就两个重点,一是抓查处整治,二是抓案防长效机制建设。无论是新案还是陈案,监管部门一经发现,就要立即组织查清原因、保全资产、锁定损失,按照“上追两级”要求严肃追究责任。对于工作变动的责任人,要延伸追究。对于迟报、瞒报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于业务系统上线集中暴露案件的,可以给予一定容忍度。各省联社要结合辖内实际,集中自行组织开展三个领域但不限于三个领域的操作风险整治:一是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二是抵质押贷款专项整治,三是臵换贷款专项整治。整治工作情况要逐级上报银监会。要认真落实案件防控治理三年工作规划,年内完成全员轮训和考试考核,推动全面建立案防长效机制,有效控制新案、同质同类案件和大要案,力争主要案件防控指标达到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

第四,狠抓内部控制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指引要求,下大气力解决主动管理风险能力薄弱、内部人 控制严重等长期困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桎梏,强化审慎经营和规范发展的基础。一是大规模开展合规管理年活动。依法合规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底线。要大规模开展以“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为主题的合规管理年活动,重点是根据近年来银监会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狠抓制度的梳理完善、教育培训、实际执行检查和后评估工作,突出对公司治理、授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系统等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诊断,尽快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合作部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要求,教育培训要覆盖全员、查摆制度要深入透彻,既要解决制度不全的问题,又要解决执行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坚决避免走过场。从明年开始,全面建立实施董(理)事和高管人员金融监管政策的持续考试和淘汰机制,促进与时俱进的掌握相关金融监管要求。二是加快IT系统建设步伐。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技术与管理并重,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业务系统优化工作,持续完善各类应用系统,加快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建设,提高系统可用性、稳定性和先进性,满足业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有条件的机构要紧密结合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高起点规划和推进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内部评级、授信业务管理、信贷流程控制、信贷资产分类及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等的有效“机控”。鼓励从大中型银行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系统,以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三是强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落实。今年银监会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各行今年贷款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要达到80%以上。考虑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比重较高及其支付方面的特殊性,今年暂不对农户贷款提出硬性要求,但要努力提高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比例;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则要统一执行按新规走款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监管要求。要督促大力推动信贷理念和流程革新,健全市场准入、用信和出账审核、信息反馈及后续处臵机制。制定操作手册,清晰划分各流程环节的岗位职责、风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强化岗位相互约束与制衡,切实落实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要求。对于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未能按期达标的机构,要对相应不到位贷款采取提高资本附加和增加拨备,与人行联合调减贷款规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至限制市场准入、暂停相关业务、限制贷款发放等联动监管措施。

第五,认真组织开展新资本协议实施试点。实施新资本协议,是银行业经营管理方式革命性优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别大,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不等不待。农村银行机构要全面执行巴Ⅱ与巴Ⅲ,村镇银行也纳入实施范围中,按照银监会统一时间要求达标。今年将推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试行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机构后,即执行新的规定。不符合改制条件的农村信用社,鼓励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重组,通过限制分红、转增资本金等方式补充资本,给予较长的过渡期,缩小与巴Ⅱ的差距。按照实施规划的总体安排,今年将启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试点工作。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成本较大,涉及风险计量技术改进、业务流程重组和风险文化再造。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借鉴业界经验,注重发挥专业咨询公司作用,尽量少走弯路,节约成本。要适当扩大基础性知识的培训范围,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达到试点几个机构,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的目的,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积累实践经验和智力保障。此外,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作法,按照早期干预、重组和破产清算三种情形,研究建立危机处臵工具箱。

(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型。集中精力推动股权改造和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坚决纠正发展转型落后于组织形式改革的问题。

第一,坚持做实县域。这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要坚持维护县(市)级法人机构稳定的总体要求不动摇,切实把改革发展重点放到县域法人机构上,从机构和业务两个层面做实县域。要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有效资源,加快推进县域机构改革进程,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全面完成县(市)统一法人,严格把控地(市)统一法人。对于体制外机构,要协调制定方案,年内妥善处臵。要督促引导县域法人机构增强服务功能,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综合推进面向“三农”的产品、客户和渠道建设,打造精品特色化银行和百年老店。要严控资金投向货币市场,严禁承接他行非农贷款,严防弃乡进城行为,决不能成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第二,全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去年,银监会印发了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是逐步取消资格股,优化股权结构,为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奠定良好的产权基础。前期银监会已经要求各省制定股权改造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力争在5年内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现在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对于尚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机构,要加快资格股转化。资格股转化为投资股,难点在于违规虚假入股的清理和分散弱势社员利益的保护。对于违规虚假入股的,包括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等等,在确保机构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坚决清理规范。对于分散弱势社员,要充分征求其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确保稳妥改制。对于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要着力优化股权结构。要注意引进异质股东和异地股东,促进解决股东行业集中、股东实力不强、股权分散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从一开始就打造有效治理基础。操作上要注意合法化、规范化和股东资质的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控股股东或相对控股股东,要遵循四大原则进行资质审查和持续监管:一是实际控制力原则,加强关联关系审查,防止股东集团化、财团化和家族化;二是远离破产原则,选择公司治理良好、投资资金真实合法、债务清偿能力充分、主动配合监管的优质股东,并坚持有限参与,主动防止盲目扩张;三是力量来源原则,强调持续支持意愿和持续注资能力,原则上不允许引入投行、基金等有短期投机可能的法人股东;四是 诚信义务原则,要求其签订诚信承诺,防止出现侵害银行或相关利益方的短视行为。在法人机构实施股权改造后,对于能够达到农商行准入标准的,要加快启动组建程序,成熟一家组建一家;对于短期内难以达到准入的,也要选择恰当时机组建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银监局要加强对机构组建过程中经营机制建设的专业化辅导,确保新机构开业就有新机制。

第三,强化公司治理建设。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还是组织形式改革,目的就是要推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有效性。良好的公司治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是健全的组织架构,二是清晰的职责边界,三是科学的发展战略与价值准则,四是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五是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近期,银监会将发布实施普适性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特别是省级农商行、地市级农商行和规模较大的县级农商行,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于规模较小的县级农商行、村镇银行和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简约模式,但要提前向监管部门申请豁免;对于农合行和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农村信用社等其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参照执行。要继续认真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强化董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加快建立薪酬激励与风险约束的平衡机制,督促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和外审的作用。并从今年开始,要分期分批对农村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管人员开 展公司治理知识培训,促进提高履职能力。

第四,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要保持省联社体制稳定。尽快印发省联社法人治理指引,做实理事会,增设独立理事,规范行业管理,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类干预基层社经营自主权,侵犯基层社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快出台省联社监管评级制度,加强省联社履职评价和信息反馈。要以资本为纽带、用股权来联结、靠规则去约束,科学构建省联社与基层信用社之间的运行机制,尽快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对于没有及时换届的省联社,要加快换届进程,及时向省级党委政府汇报,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各省联社要着眼长远,主动适应基层机构改革发展需要,集中精力发挥好服务职能,加大资金融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切实强化省联社行业审计职能,督促加强稽核队伍建设,提升内审稽核人员素质,合理设定突查频率、覆盖范围、延伸要求、工作方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评判标准,支持省联社设立总审计师职位,鼓励将地市办事处改制成区域稽核中心,加强对辖内机构的行业审计。

第五,加快形成支持县域法人机构改革发展合力。要适应以县域机构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革任务需要,推动加快建立统分结合、分工明确、配合有力、运作高效的改革工作新机制。一是银监会将建立改革情况通报制度,总结交流经验,定期向各省级政府通报全国面上的改革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推动,主动向省级政府汇报重大改革政策调整情况,争取理 解和支持。要督促指导制定改革工作规划和具体落实,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口。三是各省联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出台改制扶持政策,帮助基层机构制定科学改制规划,支持基层机构改革,辅导基层机构加快机制转换,支持异地机构兼并重组辖内高风险机构。四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具体改革单位,要发挥熟悉家底、熟悉本地市场优势,自动增强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三)优化服务,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发展战略监管,督促优化农村地区网点功能,引导探索创新有效的支农服务商业模式,显著增强“三农”金融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

第一,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越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越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化人口比重上升和工业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2009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连续两年下降,世界粮食供需由基本平衡转向偏紧,价格上涨较多,依靠进口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从去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直接威胁夏粮生产,国内粮食产需总量有缺口、粮食库存下降的可能性增大。能否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关键看农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连续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抗旱减灾专题会议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社会责任,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确保今年涉农信贷支持力 度不减弱,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第二,深入开展“三农”需求导向的金融创新。一是加强市场细分,加快制定面向“三农”、面向“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把市场细分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二是加强客户细分,鼓励按照传统小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化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划分标准,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加强产品细分,结合农村信贷规模小、需求急、季节性强和缺乏抵押担保的特点,开发批量化与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四是加强渠道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把重点调整到拾遗补缺、增强功能、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有效性上,各项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探索招收大学生村官充实农贷营销队伍,给予涉农业务必要的内部资源倾斜政策,合理设定风险容忍度,健全涉农业务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适当加大涉农不良贷款处臵回收的奖励力度。六是继续鼓励结合实际大力探索抵押担保创新。通过上述综合措施,为全面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打好基础。

第三,科学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批量化培育则是克服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的有效应对方式。这是对发起人和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负责的科学态度。今后,要以批量化培育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具体来讲,就是实 施“四个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四个不批”,就是对没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的不批、对没有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的不批、对没有详实的成本收益分析的不批、对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的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就是要优先支持有明晰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的发起人、优先支持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人、优先支持已经成功探索出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的发起人、优先支持自愿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的发起人。要科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细分的市场准入导向和自身发展定位作出准确判断,避免超越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盲目参与组建村镇银行。

前段时间,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发现,有个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承接大股东贷款或债券、贷款垒大户、偏离“三农”服务方向的不理性不审慎行为。对此,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该限期整改的要督促抓好整改要求落实,该停业整顿的要立即整顿,必要时可按规定接管重组。对因不审慎不理性行为导致出现风险并未按要求期限整改到位的,将其投资股东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今后对银行业的投资。

第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评价和正向激励政策体系建设。要加快研究出台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评价办法,建立多维度考核机制和分层次社会通报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县域机构显著增加农村地区信贷投放。进一步推动财税部门出台地市及以上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政策,推动出台重庆和成都农商行享受地震灾区农信社所得税减免政策,积极 协调有关部门有序取消住房公积金、社保资金、财政性资金不得存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歧视性政策,帮助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实力。

(四)上下联动,狠抓工作落实。咬住大事、难事不放松,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形成监管条线和机构条线的上下联动机制,把抓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见实绩,确保各项监管、改革和服务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这次会议结束后,合作部要把明康主席、我的讲话和丽明同志的工作报告中涉及的重点工作,梳理成项目表,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逐条落实,按时督办。每个季度,我将根据这个项目表,对照评判工作落实情况,借以指导和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

第二,要加强经验交流借鉴。今年要开好三个现场会。一是高风险机构兼并重组现场会,二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场会,三是村镇银行培育监管现场会。各银监局要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推动和跟踪总结,合作部要及时归纳掌握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策划和组织好这三个现场会,借以引导和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此外,要加强对省联社履职的指导,明年适当时机,召开省联社履职现场会,全面总结省联社履职运行的经验教训,推动省联社履职运行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要从合作部、银监局和银监分局三个层次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谈话结果要形成纪 要,逐级上报,作为监管部门履职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办法,会后合作部要尽快制定下发。同时,要抓紧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合作部负责人要对风险高、改革慢、服务弱的重点省份分片包干、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推动。各银监局、银监分局也要参照这种做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

第四,切实强化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不是摆设。目前,部分银监局对问题不觉察,发现了也不深查、不处理、不报告,这种局面必须坚决纠正。明康主席已经多次强调,监管要长牙齿,敢碰硬,要有英雄气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多,要坚决把现场检查作为查错纠弊、校验核实、评价指导、警示威慑的利器,决不能走过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团和气。要严格遵守银监会“约法三章”和现场检查纪律,从立项、实施、流程、团队技术支持直至处理整改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精准、专业、尽职、有效,做到铁面无私、铁板钉钉、铁案不翻。合作部要加快完善对现场检查组织指导的方式,按检查项目对有关银监局进行批次督导和比较,编发现场检查要情快报,及时反映检查成果。在对银监局的考核中,要充分参考这方面因素。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现场检查的质量控制,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典型案例,要及时上报银监会。合作部据此编辑整理,交流共享经验,合力提升现场检查的针对性特别是有效性。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异大,监管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各银监局高度重视,在人、财、物和 机构配臵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合力开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慕冰副主席在江西鄱阳农村信用联社[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