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3:3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

第一篇:《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

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

——基于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2/11作者:周慕冰 我要评论

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管,是银行业科学发展与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永恒主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和完善银行监管的新理念、新措施。中国银监会始终坚持创新监管理念和措施,推动银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前行,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且实现了自身稳健经营,支持了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认识现阶段银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方面,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不断加快,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资本、流动性以及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新标准,银行业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中国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优化监管理念,加强监管引领,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更加注重激励性监管,逐步实现约束性监管与激励性监管的有机结合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内控机制失效,内控失效的外在原因是约束性监管过多而激励性监管太少。事实上,国际的经验教训深刻地揭示了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充满非对称信息的市场里,市场是否有效,取决于市场规则是否符合激励相容条件,激励机制能否有效诱导市场参与者自觉地披露信息和努力工作,切实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银行通过股改和公开上市已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具备了实施激励性监管的条件。因此,要逐步建立合理的监管激励机制,充分提升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监管政策内化为银行的规章制度,使监管措施内化为银行的自觉行动,使监管要求内化为银行的自我约束,真正做到激励相容,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一是加强自查自纠。对于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工作,可要求银行先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纠正。自查自纠成效明显的,应减轻甚至取消处罚;自查自纠不力的,应加重处罚。

二是实施差别监管。要实行监管措施与银行风险状况挂钩、与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挂钩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监管措施的引领功能。比如,在市场准入监管方面,优先支持经营稳健和管理规范的银行,对风险控制水平较高的银行适当降低准入门槛。

三是激活市场主体。要通过激励性监管措施,充分发挥银行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切实增强其在防控风险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比如,在实施非现场监管中,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最低监管目标值的基础上,确定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拨贷比和更低的风险集中度、杠杆率等指标,作为全行经营计划,以促进经营机制的自我完善和风险控制水平的主动提升。

二、更加注重创新监管,逐步实现银行监管与银行创新的良性互动

金融创新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变迁。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欧美银行业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过度创新,而我国银行业相对说来则是创新不足。我们要充分吸取欧美银行过度创新的教训,在坚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银行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一是鼓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产品创新。要鼓励银行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和能够形成生产力的有效需求,不断加大金融创新,把稀缺的信贷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最急需的行业和企业,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当前,要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品和“三农”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创新出“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切实改进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量。

二是探索围绕资产管理的业务创新。资产管理业务不占用资本,风险较小,又能够改变银行过分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有利于银行转变发展方式。要引导银行将资产管理作为创新重点,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下,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是研究推进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创新。资产证券化可以增强银行流动性,降低加权风险资产规模,缓解资本占用压力。要鼓励商业银行选择质量好、收益稳定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在坚持结构简单、规模可控、信息透明的原则下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坚决防止将单级证券化产品衍生成复合产品。

三、更加注重公正监管,逐步实现单体机构监管与整体行业监管的有机统一

银行监管的目标之一是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和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公正是市场经济实现充分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基石。如果制度安排先天性地存在不公正性,就会导致资源错配和市场失效。银行业的公正监管就是要将所有机构视为法律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实施具有一致性和科学性的监管政策与监管措施。

一是更加注重监管规则的科学性。这是公正监管的先决条件。要逐步跳出偏重于规范银行具体经营行为的思维模式,研究制定立足于规范行业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管规则。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更多地调研和听取银行意见,准确掌握行业和市场动态。

二是更加注重监管评价的一致性。这是公正监管的基本要求。要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类型银行的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杜绝监管套利;要不断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增强不同银行监管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要探索开展横贯式现场检查,在同一时间对不同银行的同一类业务、同一类客户进行检查,确保对不同机构和不同地区的查处标准与监管要求相互一致。

三是更加注重监管执法的权威性。这是公正监管的重要基础。唯有严格执法,才能切实保障监管的公正性。要坚守风险底线,通过持续的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准确发现并及时揭示各种风险苗头。要加强监管处罚与问责,杜绝选择性执法,改变以往市场准入多而持续监管少、风险提示多而行政处罚少、监管要求多而后续措施少的现象。

四、更加注重合作监管,逐步形成既不交叉又无空白的监管合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被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称为“没有全球政府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全球化时代,构建出有效的国内外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经营程度日益提高,加强监管合作成为提升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是强化银监会内部的联动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联动平台,加强银监会与各派出机构之间的联动,共同研判监管对象的风险动态,确保对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监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化国内同行的联合监管。继续利用好“一行三会”间的联席协调会议平台,积极开展跨部门联合督导和检查,筑牢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之间“防火墙”,有效防范跨业风险。

三是强化国际同行的联席监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金融活动国际化与金融监管属地化的矛盾,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非常必要和重要。要继续加强与全球监管者的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标准制定,在国际金融监管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更加注重并表监管,逐步实现从单一法人监管向集团并表监管的根本转变

巴塞尔委员会于1979年首次提出了“并表监管”概念,1997 年将并表监管确定为《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一项核心原则。从我国的情况看,一方面,银行业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程度不断提升,业务关联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各银行集团的并

表管理意识有所加强,但集团对海外机构和附属机构的管理有效性仍然不足。加强并表监管的任务非常迫切,并表监管的方法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完善并表监管体制。要贯彻落实《银行并表监管指引》,并表监管体制由过去银监会监管各银行总行、派出机构监管各银行分支机构的平行式监管,逐步转向适应银行集团的自上而下式监管;并表管理体制由过去的银行集团通过派驻董事实行管理,逐步转向以派驻董事为主、条线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二是拓宽并表监管内容。不仅要关注银行集团的监管指标执行情况,更要摸清集团内股权结构,关注集团内部风险传染和蔓延;不仅要加强对重点业务和重点机构的风险管理,更要关注集团并表管理框架的完善,做到各类机构、各种业务、各个区域全面覆盖,财务状况、风险水平、信息技术全面并表。

三是健全并表监管工具。当前,要根据银行集团与单一法人的差异,参考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尽快建立银行集团的风险评估和监管评级体系;通过专项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综合评估银行集团并表管理能力。

六、更加注重行为监管,逐步实现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有机统一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商业银行的行为监管不够,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不够。只有实现机构审慎监管与市场行为监管的有机统一,才能切实提升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从我国情况看,部分银行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不仅损害银行声誉,而且增加交易成本,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必须更加注重行为监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一是规范业务行为。要着力推进银行各类业务行为的规范化,重点要规范以业务转型和业务创新为名而附加贷款条件和增收服务费用的违规行为。要明确不得以贷转存,不得存贷挂钩,不得以贷收费,不得浮利分费,不得借贷搭售,不得一浮到顶,不得转嫁成本。二是规范信息披露。督促银行按照名录管理和统一定价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将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梳理排序,逐项列示服务名称、项目功能、适用客户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在推出新的收费项目或调整收费标准之前,及时告知金融消费者,确保其具有对价格变动的知情权和对产品的选择权。

三是规范投诉处理。督促银行进一步明确内部分工,加强投诉管理,加强舆情监测,创造通畅有效、界面友好的举报和投诉渠道,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按照“问题到我为止”的原则,通过专岗专人和快速应对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消费者反映的问题。

(作者: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第二篇: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摘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就显得分外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监管面临新的形势,更加多样的监管对象。而现今,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信息科技迅猛进步,更高标准的监管目标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金融业监管标准接轨,同时保护并促进中资银行业发展,故银行监管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金融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在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银行机构业监管意义重大。

关键词: 银行业监管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对策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述

自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所享有的五年过渡期已经在2006年年底结束。目前,以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为代表的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我国国内开展了人民币业务,中外资银行将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随即展开激烈竞争,加之我国国内本身银行业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监管角色的错位等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国银行业监管难度明显在加大,问题也日趋显著。因此,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成为我们金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银行业监管的含义

当今的商业银行业务极其复杂,这就使得银行业监管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含义。

1.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控

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货币稳定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对银行业的监控。

2.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督

从银行非现场检查与监督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督,促成一个迅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系统。

3.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检查和审计

从银行的现场检查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检查和审计。银行业检查是指的银行业监管部门依法进入现场对银行业进行业务和财务状况的检查,这种检查侧重于对银行的评价,不参与银行的内部管理决策。银行业的审计是指的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会计终了,对公司组织或银行的财务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检查。

4.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管理

从银行业法律和规则的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管理。也就是对银行经营活动加以法律与规则的约束,也即法律制度对银行业务活动的影响。

(二)银行业监管的经济学原因

1、政府失灵与银行业监管

银行的很大部分的资产是来自于随时都可能被储户提取的存款,而且存款的提取遵从先来先得的服务原则,这就必然使得银行在遇到流动性危机时将很难再获得外部融资的机会,因为这不仅要求银行已有的储户暂时放弃提取存款的权利,并且寄希望于储户能和潜在的投资者一起享有银行的债权,这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银行都会谨慎经营,尽量避免出现类似危机局

1面而导致倒闭,但是,政府有充足的资源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来保护我们的问题银行,而且也不会对其袖手旁观的,这就破坏了银行业的稳定机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政府失灵。而银行业监管便是在这么一种政府失灵的情况下的制度安排。

2、市场失灵与银行业监管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一般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会有四点:

一、市场垄断,二、信息的不对称,三、商品的外部性,四、公共物品的存在。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1)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制建设可以说是历经了确立、完善,到形成体系3个阶段。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国和人民银行法》和1995年5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初步成形,也成为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200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这都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正在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使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制建设成为一个法制体系,同时全国人大第六次常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正,这些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起着补漏查缺的作用。至此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

(2)我国银行业监管在走向一个规范化、明确化的轨道

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从立法角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金融监管职能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1998 年金融业监管部门重组, 更明确地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监管的主体地位, 同时人民银行开始实行跨省设置分行,更为这一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因此由新设立的银监会行使,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在走向一个规范化、明确化的轨道。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法律体系不太健全

我国的金融法律目前有15部,金融法规约有40多部,中央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有1000多件。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规似乎稍显冗繁,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确,也因此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太一致,同时由于风险分类标准的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把握度就不是很高;再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进行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商业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方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

(2)监管队伍专业技能水平有待加强

不管是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分析,还是对监管政策的把握,都需要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保障。而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

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的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所在。

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队伍的银行业务水平离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的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也没有得到更新,这些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需求。

(3)监管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批,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风险性监管则相对较弱, 对市场退出前的监管则接近空白,监管内容显得极为狭窄,在现行的监管中, 还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国有银行、轻其他银行等问题,在市场准入的监管中, 又过于注重对数量上的控制, 而忽略设立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审批条件或宽或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都给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隐患。

(4)现场监管效率性亟待加强

现场监管是指在贷款的时候现场检查你的经营状况,项目情况等,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检查,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来,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5)非现场监管不够全面和系统

非现场监管则是后期监管贷款资金的流向,检查是否按照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那样使用,是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首先,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设计又欠合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这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甚至于部分数据指标的计算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这都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一)不断健全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结合国际最佳实践和我国银行业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法规体系框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二是注重事前结构化限制性监管安排,推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建设,形成有序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三是完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约束。四是加强法规实施,以及执法监督效果的后评价和修订完善工作。

(二)持续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能力

一是强化市场准入监管,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改进现场检查流程和手段。二是不断完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查系统,进一步推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的联动,形成合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进监管资源集成,进一步完善监管激励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三)逐步优化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以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以及同步实施第二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为契机,完善现有框架,形成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具有前瞻性、逆周期特征的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准确衡量银行业风险水平、变化趋势、风险管控和抵补状况,切实提升银行业风险识别、计量、评价、监测、控制、缓释和预警能力。

(四)加强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维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关注金融服务公平与效率,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推动健全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公众教育服务综合体系,形成由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和社会各相关领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升居民金融素质,增强针对金融风险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积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增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应对、处置机制。继续发挥好各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功能,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改革和建设进程,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监管改革中的话语权。通过签订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组织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等各种方式和机制,加强与母国、东道国之间持续、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推进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积极防范风险的跨境传染,促进建立全球性金融危机应急和救助机制,提高共同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结束语

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讨论是一个经济学中一直在讨论的话题,被称之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弗里德曼说:“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市场做的事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 “看得见的手”就是指在市场失灵或者有严重的个体违规行为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干预的举动,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个体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运行,不越轨出线,以及自动修复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定义基础之上,论文中的关于银行业监管问题也就可以得到一个事实可行的依据了,银行业监管就是也是政府行为的一种,这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正在探索的一条规律,认为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问题只在于一个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近阶段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有待改进,要解决此问题还有待于更加的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出一条适合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石磊.《银行业监管》[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韩复龄.从银监会的成立看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J].中国网,2003(3)

[3]邓晓荣.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企业经济,2005(6)

[4]李涛.《商业银行业监管》.2006

[5]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第三篇: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问题浅析

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问题浅析

【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越来越大,影子银行杠杆率高,变化多,运作隐蔽,但大多业务都游离在监管当局的视线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从影子银行的特点入手,系统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及监管问题,在借鉴美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监管;金融市场;信息处理系统;利率市场化改革

影子银行是提供和传统商业银行相似的金融服务和业务,但又不是传统银行的中介机构。影子银行拥有传统银行的表皮,但又没有传统银行的内在的组织机构,像影子一样,在市场需求的推动和传统银行的庇佑下成长,故被形象的称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利用监管上的漏洞,通过发行无保险,无传统银行的流动性支持的商业票据来投融资,又或者影藏在传统银行的保护下进行资金的流通和运转。这使之在风险值增大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容易引起挤兑和流动性的危机。

一、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种类

(一)违约风险(信用风险)

影子银行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交易形式的复杂性,使得它的违约风险不断地在增加。在我国,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急需要筹集资金,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又在寻求投资的出口。影子银行的发展正好为这两者提供了资金交易转换的平台,但随之也带来了庞大的信用风险,一旦中小型企业出现大量的违约事件,进而无法还款就会给影子银行带来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常规的银行体系会缴存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以防止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危害,影子银行就没有相对应的保障,一旦遭受流动性风险就会面临没有资本金和备用金作为缓冲的尴尬局面。

(三)操作风险

影子银行的不公开性使得投资者无法完全的掌握信息,立场较为被动,对操作的运作方式的认知就会有所偏差,这一情况下就使得操作者有了主动权,为了本身利益而选择性的将信息传达给投资者,甚至可欺骗隐瞒投资者,同时影子银行本身又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操作上也没有严格的规范,容易出现人为的操作错误,从而加大操作风险。

二、影子银行代表性产品风险分析

在代表产品上,影子银行有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证券业务、P2P业务等,这些产品的风险影响了影子银行体系整体的风险。在信息披露,融资数量,资本金的额度等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风险点。下表列举了影子银行几个代表性产品的风险点。

(一)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完善,具有高风险低流动性的特点,容易发生资金链条断裂。

(二)信托产品

行业进入下跌空间,极有可能形成烂账,刚性兑付,银行兜底,出现钱荒问题。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

机构数量过多,经营管理薄弱,且部分机构违法经营,参与非法集资,使得资金链条断裂,导致无法履行代偿义务。

(四)P2P

监管不力,无准入门槛,无行业准则,容易违规操作,变相吸收存款,信贷人员容易舞弊,形成大额坏账损失和挤兑风险。

三、影子银行的监管

影子银行系统在监管上没有传统银行那样受到重视,其原因是多样性的。客观的讲,金融市场的大环境给了影子银行发展的空间,而影子银行又特意运用复杂的手段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衍生产品,巧妙的打了擦边球,躲过了监管。目前,新型的网络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和民间融资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不受监管的主要机构。

(一)美国影子银行监管分析与启示

金融危机结束后,美国政府不断反思监管制度的缺陷并在2010年的7月正式颁布了全新的改革方案:《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该法案对危机处理、系统风险、监管合作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正式的将影子银行归入宏观监管的范围之内,提出来许多新的监管要求。例如加强防范道德风险,增强对信用评级金融机构的约束作用,提高对金融衍生品的约束力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这些都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我国的影子银行仍处在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在各方面都还不足以与美国相提并论,但是从美国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监管体制的缺陷足以给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敲响警钟。影子银行作为未来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体系之一,我国应该吸取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监管体系。

(二)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思路

在影子银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同时,其暴露出的风险隐患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一味的打击和限制影子银行体系,而应该根据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正措施法规,以适应影子银行的发展。

1.鼓励市场监管,以社会监管来补充政府监管的缺乏。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一味的打击,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的监管当局又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应当鼓励市场服务机构的发展即类似于债券市场中的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以社会监管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从而更好发挥市场的力量。

2.提倡信息公开,加大影子银行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

影子银行的不透明性不仅使投资者陷入被动的局面,也让监管当局无法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来面对和预防潜在的风险。要是影子银行呈现大面积的资金链断裂,它造成的巨大风险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我们应该像对待传统银行一样,为影子银行建立专门的信息搜索系统,全方位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这不仅有利于市场风险的防范,更对交易双方的信息认知公平性提供了有效的监管。

3.加速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在面对流动性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上,传统银行会通过提升利率来吸引存款,而影子银行则是通过双方协商。利率调控本该是货币政策的有效工具,而影子银行却巧妙的绕开了这个政策手段,从而也避开了监管机构的监管。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基于利率体系的统一的监管规则和制度,势在必行。

4.协调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有很多界限上的模糊,会导致要么没人管,要么都来管的尴尬局面,所以要明确划分界限和区分协调各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世宏.对影子银行的思考和监管建议[J].中国债券,2011,(8).[2]李杨.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2).作者简介:肖英红(1977-),女,山东济宁人,讲师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孙玖婧(1993-),女,浙江舟山人,普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职员。

第四篇:周慕冰在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0301印刷稿)

强化监管 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 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

周慕冰

(2011年3月1日)

同志们:

这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银监会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的成就和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会党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明康主席明天要来看望各位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有关具体工作,丽明主任待会儿要做详细安排,希望大家抓好落实。正月还没出,我首先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开心、顺心、称心。我刚到银监会不久,目前还在学习调研和转换角色过程中,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和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的五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持续强化。“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新的监管理念、“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广泛运用。审慎监管标准基本接轨,适用范围稳步扩大,差别化监管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监管机制和方法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属地监管原则得到强化,全流程联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管工具不断丰富,风险的识别、监测、预警和处臵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持续实施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强的监管举措,促进存量信用风险大幅化解,操作风险高发势头明显遏制,部分单体高风险机构平稳处臵,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高企局面进一步改观。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由1870亿元增至3458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由-4.6%(2006年末数据)提升至8.7%,整体上首次达到最低监管标准;不良贷款由7322亿元(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4204亿元,不良率由27.9%(2006年末数据)下降至7.4%;贷款损失准备由274亿元(2006年末数据)增至1942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由13.6%(2006年末数据)提高到83.4%;历年亏损挂账由935亿元下降到562亿元,18个省份已经全部消化;税前账面利润由180亿元增加至948亿元,资产利润率由0.4%提高到0.72%,资本利润率从12%提高到13.5%,风险抵御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工作持续深化。新体制全面运行并逐步完善,股份制改革方向正式确立,股权改造工作深入 推进,农村银行类机构组建步伐加快,改革扶持政策有效落实,经营机制转换在部分省份和部分机构取得明显进展,改革红利日益显现。已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329家,县市统一法人1979家,其中去年新组建银行类机构71家,占前四年总和的近40%。重庆农商行成功在香港公开上市,开创了农商行上市先河。天津农商行开业,大连、青岛组建区域性农商行工作正式启动,17家农商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格股占比由64.3%下降至24%以下,农村银行机构资产占比由20.8%提升至40.1%以上,纵深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

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强化“三农”市场定位和服务创新的监管引导,金融服务创新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模式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新军作用日益增强。备受关注的金融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深入开展,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历史性变化。截至2010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312个,有1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率先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原有708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总体解决。有关部门连续完善扶持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服务“三农”导向的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在支农服务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中小金融 机构参与度高,贡献度大,围绕解决农村贷款难和金融服务难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承担了涉农贷款的33.3%、农村贷款的35.8%、农户贷款的78.1%、农村新增网点的近80%,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各银监局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山东、福建超前完成资格股改造、步入全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新阶段,江苏积极探索辖内好机构向差机构的参股并购、全面提升整体健康度的新途径,重庆、成都、青岛、厦门努力走出破除城乡金融二元化、创新金融支农服务的新路子,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深圳、成都等地主动研究实施新资本协议、系统性建设现代农村银行制度的新举措,等等。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推进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各银监局和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拼搏,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获得新经验。在此,我代表银监会党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礼!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应倍加珍惜。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村经济金融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协调推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拉近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距离。归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第一,注重监管标准统一,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高杠杆率的金融企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推进审慎监管标准接轨,实施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推动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点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不例外。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链条长,机构间发展质量差异大,风险状况不一。要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强化属地监管职责,下大功夫推动好的机构尽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下大决心处臵高风险机构,下大气力推动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尽快实现各单体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达到审慎监管要求。

第二,注重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推动深化改革,努力激发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关键就是要顺畅“两通”,一个是商品流通,一个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供资金,二者合力助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轨阶段,县域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按照中央关于保持县域法人机构总体稳定的要求,大力推进股权改造,完成县(市)级统一法人,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引导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强化省联社履职改进,在做实县域前提下慎重开展省联社改革试点,培育好、调动好法人机构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把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基础打牢打实。

第三,注重破解农村金融压制和信贷约束难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发展滞后,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破解难题,必须靠创新。要加强监管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强化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有效契合,大力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必须建立政府干预的纠正机制。要继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改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持续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合力解决。一是强化监管还没到位。监管政策意图传递衰减问题严重,政策把握尺度、重点工作推动力度和实际效果不平衡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银监局对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反应迟缓,检查基本靠省联社,发现基本靠暴露,而且容忍度过高,轻处现象还比较普遍,监管深入性和有效性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与此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机构间、地区间差异程度越来越大,对分类指导、差别监管提出的更高要求不适应。二是深化改革还没到位。合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一盘棋局面尚未 形成,部分省联社思想不够解放,存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部分高管人员对成绩和进步估价过高,改革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内部人控制问题较为普遍。相当部分机构管理能力薄弱,风险底数不实,违规问题广发、多发。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简单粗放,风险文化严重缺失,“重规模、轻质量,重业绩、轻风险,重速度、轻管理”问题普遍存在。一部分老大难问题久拖未决,高风险机构处臵总体进展缓慢,县(市)统一法人工作不彻底,部分体制外机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三是优化服务还没到位。部分机构发展战略出现偏差,弃乡进城倾向明显,支农服务功能弱化,特别是对农户的贷款总量及比例明显下降。大部分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认识不到位,创新能力薄弱,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滞后,在贷款增量缩减时,挤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同时,作风问题不可小视,贷款吃拿卡要、服务效率低下和我们检查中违反会规会纪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启动期,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历史攻坚期。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着力强 化分类指导、差别监管和重点突破,着力推进产权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银行制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五年努力,“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基固本、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是抓好四件大事:强化监管防风险,深化改革促转型,优化服务助发展,上下联动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强化监管,严密防范和及时化解重大风险。加强规制性监管,完善分类指导和差别监管,狠抓重大存量风险化解,严控增量风险累积,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坚决遏制违法违规问题“回潮”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第一,大力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这既是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的硬性要求,也是未来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落实银监会出台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 重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多兼并重组、少关闭破产、防止出现新的服务空白的原则,加快推动并购重组工作。商业银行牌照是稀缺资源。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改造和高风险机构处臵,为社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地方政府保留本地金融机构、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以往改革实践一再证明,只要改制机构财务基础打得扎实,经过两三年规范发展,新股东溢价投入部分就能得到合理补偿。因此,对于这项工作,既要看到难度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和积极因素,切实强化督促协调,加大推动力度,在五年内把高风险机构全部处臵完毕。一是要把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和股权改造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制定好工作方案,详细测算,争取一步到位直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要积极借助行政力量,争取地方政府采取适当方式注资、税收返还、税费减免、帮助推介引进优质股东等多种方式支持兼并重组。三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合格股东通过直接购买现有股权或定向增发方式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鼓励用现金帮助消化亏损挂账和购买不良资产。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今年年初,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发展。在具体执行中,要重点支持通过兼并重组高风险机构方式实现跨区域发展,严禁区域封锁和地域限制。五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货币、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各有关银监局和省联社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遵循先 规划、后实施,先易后难、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年内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第二,切实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监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抵御能力差,一旦出现大的信用风险,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倒闭致命”。从这个角度讲,风险分散是我们的朋友,风险集中是我们的敌人。相对于大中型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方面的贷款总量不算太大,但是风险系数高,影响后果重。在平台贷款方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平台层级低、公益性和半公益性项目占比高、财政代偿性风险巨大。目前,平台贷款风险已经开始在浙江等东部省份县域显现。对于地方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县域,如果不超前采取有效化解措施,平台贷款风险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集中爆发。在房地产贷款方面,部分机构房地产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过高,目前日益趋紧的房地产调控对房价预期、房地产交易行为的影响很大,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周期性调整风险必将体现在相关贷款上。在贷款集中度方面,既要客观承认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地处县域,客户资源有限,信贷资金必然向相对优质客户集中的现实,但同时必须强调风险分散。要督促和指导采取银(社)团贷款、补充自身资本金等方式提高对大客户的支持能力,并大力拓展小企业和农户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与贷款集中度问题有所交叉,风险叠加,要重点防范。对于这些问题,银监会早就有明确的态度,也及早进行了风险提示,安排了相 关风险化解工作。在今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明康主席再次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和贷款集中度风险化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切实做到“五个务必”:一是对到期的平台贷款必须收回,不能展期和贷新还旧,年底平台贷款余额务必下降20%以上;二是要通过压缩存量、控制增量、实施银团贷款等方式,年底前务必彻底解决贷款集中度问题,并将房地产贷款比重控制在审慎范围内;三是全面分析贷款风险,审慎评估抵押物,务必做到准确分类;四是按照规定权重,务必提足拨备;五是对于违反监管要求在2010年及以后继续新发放大额贷款,以及接受地方政府违规担保的,当地银监局务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机构“一把手”的责任,并暂停该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特别是对于平台贷款,要督促切实加强风险预判,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重点是客观评判实际掌控押品的有效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即使采取了土地抵押,也要看是否办理了产权变更,要看土地用途、位臵以及是否发生规划变更。

此外,今年特别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货币政策从紧、流动性收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首当其冲。去年以来,随着央行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明显回落,部分靠设机构拉存款、贷款派生存款维持流动性的中小银行流动性趋紧严重,存款大战愈演愈烈。随着这一趋势的逐步加剧,不可避免地将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出现了存款增长乏力、成本飙升、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日趋复杂,我们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不仅不能有丝毫懈怠,而且要未雨绸缪,严密防范。一是要坚决禁止高息揽储和各类违规吸存行为。二是坚决禁止贪图眼前蝇头小利高价倒卖存款、高比例持有票据,切实防范未来支农资金和流动性不足问题。三是要完善相关考核机制,按日均余额考核业绩,提高储蓄存款比重,防止月末季末冲时点问题,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存款质量。

第三,严厉整治案件风险。从今年开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治理工作就两个重点,一是抓查处整治,二是抓案防长效机制建设。无论是新案还是陈案,监管部门一经发现,就要立即组织查清原因、保全资产、锁定损失,按照“上追两级”要求严肃追究责任。对于工作变动的责任人,要延伸追究。对于迟报、瞒报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于业务系统上线集中暴露案件的,可以给予一定容忍度。各省联社要结合辖内实际,集中自行组织开展三个领域但不限于三个领域的操作风险整治:一是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二是抵质押贷款专项整治,三是臵换贷款专项整治。整治工作情况要逐级上报银监会。要认真落实案件防控治理三年工作规划,年内完成全员轮训和考试考核,推动全面建立案防长效机制,有效控制新案、同质同类案件和大要案,力争主要案件防控指标达到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

第四,狠抓内部控制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指引要求,下大气力解决主动管理风险能力薄弱、内部人 控制严重等长期困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桎梏,强化审慎经营和规范发展的基础。一是大规模开展合规管理年活动。依法合规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底线。要大规模开展以“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为主题的合规管理年活动,重点是根据近年来银监会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狠抓制度的梳理完善、教育培训、实际执行检查和后评估工作,突出对公司治理、授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系统等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诊断,尽快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合作部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要求,教育培训要覆盖全员、查摆制度要深入透彻,既要解决制度不全的问题,又要解决执行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坚决避免走过场。从明年开始,全面建立实施董(理)事和高管人员金融监管政策的持续考试和淘汰机制,促进与时俱进的掌握相关金融监管要求。二是加快IT系统建设步伐。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技术与管理并重,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业务系统优化工作,持续完善各类应用系统,加快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建设,提高系统可用性、稳定性和先进性,满足业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有条件的机构要紧密结合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高起点规划和推进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内部评级、授信业务管理、信贷流程控制、信贷资产分类及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等的有效“机控”。鼓励从大中型银行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系统,以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三是强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落实。今年银监会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各行今年贷款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要达到80%以上。考虑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比重较高及其支付方面的特殊性,今年暂不对农户贷款提出硬性要求,但要努力提高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比例;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则要统一执行按新规走款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监管要求。要督促大力推动信贷理念和流程革新,健全市场准入、用信和出账审核、信息反馈及后续处臵机制。制定操作手册,清晰划分各流程环节的岗位职责、风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强化岗位相互约束与制衡,切实落实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要求。对于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未能按期达标的机构,要对相应不到位贷款采取提高资本附加和增加拨备,与人行联合调减贷款规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至限制市场准入、暂停相关业务、限制贷款发放等联动监管措施。

第五,认真组织开展新资本协议实施试点。实施新资本协议,是银行业经营管理方式革命性优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别大,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不等不待。农村银行机构要全面执行巴Ⅱ与巴Ⅲ,村镇银行也纳入实施范围中,按照银监会统一时间要求达标。今年将推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试行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机构后,即执行新的规定。不符合改制条件的农村信用社,鼓励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重组,通过限制分红、转增资本金等方式补充资本,给予较长的过渡期,缩小与巴Ⅱ的差距。按照实施规划的总体安排,今年将启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试点工作。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成本较大,涉及风险计量技术改进、业务流程重组和风险文化再造。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借鉴业界经验,注重发挥专业咨询公司作用,尽量少走弯路,节约成本。要适当扩大基础性知识的培训范围,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达到试点几个机构,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的目的,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积累实践经验和智力保障。此外,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作法,按照早期干预、重组和破产清算三种情形,研究建立危机处臵工具箱。

(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型。集中精力推动股权改造和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坚决纠正发展转型落后于组织形式改革的问题。

第一,坚持做实县域。这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又符合中国实际。要坚持维护县(市)级法人机构稳定的总体要求不动摇,切实把改革发展重点放到县域法人机构上,从机构和业务两个层面做实县域。要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有效资源,加快推进县域机构改革进程,支持城区机构整合,全面完成县(市)统一法人,严格把控地(市)统一法人。对于体制外机构,要协调制定方案,年内妥善处臵。要督促引导县域法人机构增强服务功能,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综合推进面向“三农”的产品、客户和渠道建设,打造精品特色化银行和百年老店。要严控资金投向货币市场,严禁承接他行非农贷款,严防弃乡进城行为,决不能成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第二,全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去年,银监会印发了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是逐步取消资格股,优化股权结构,为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奠定良好的产权基础。前期银监会已经要求各省制定股权改造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力争在5年内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造。现在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对于尚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机构,要加快资格股转化。资格股转化为投资股,难点在于违规虚假入股的清理和分散弱势社员利益的保护。对于违规虚假入股的,包括存款化股金、贷款化股金等等,在确保机构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坚决清理规范。对于分散弱势社员,要充分征求其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确保稳妥改制。对于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要着力优化股权结构。要注意引进异质股东和异地股东,促进解决股东行业集中、股东实力不强、股权分散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要求,从一开始就打造有效治理基础。操作上要注意合法化、规范化和股东资质的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控股股东或相对控股股东,要遵循四大原则进行资质审查和持续监管:一是实际控制力原则,加强关联关系审查,防止股东集团化、财团化和家族化;二是远离破产原则,选择公司治理良好、投资资金真实合法、债务清偿能力充分、主动配合监管的优质股东,并坚持有限参与,主动防止盲目扩张;三是力量来源原则,强调持续支持意愿和持续注资能力,原则上不允许引入投行、基金等有短期投机可能的法人股东;四是 诚信义务原则,要求其签订诚信承诺,防止出现侵害银行或相关利益方的短视行为。在法人机构实施股权改造后,对于能够达到农商行准入标准的,要加快启动组建程序,成熟一家组建一家;对于短期内难以达到准入的,也要选择恰当时机组建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银监局要加强对机构组建过程中经营机制建设的专业化辅导,确保新机构开业就有新机制。

第三,强化公司治理建设。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还是组织形式改革,目的就是要推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有效性。良好的公司治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一是健全的组织架构,二是清晰的职责边界,三是科学的发展战略与价值准则,四是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五是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近期,银监会将发布实施普适性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特别是省级农商行、地市级农商行和规模较大的县级农商行,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于规模较小的县级农商行、村镇银行和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简约模式,但要提前向监管部门申请豁免;对于农合行和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农村信用社等其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参照执行。要继续认真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强化董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加快建立薪酬激励与风险约束的平衡机制,督促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和外审的作用。并从今年开始,要分期分批对农村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管人员开 展公司治理知识培训,促进提高履职能力。

第四,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要保持省联社体制稳定。尽快印发省联社法人治理指引,做实理事会,增设独立理事,规范行业管理,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类干预基层社经营自主权,侵犯基层社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快出台省联社监管评级制度,加强省联社履职评价和信息反馈。要以资本为纽带、用股权来联结、靠规则去约束,科学构建省联社与基层信用社之间的运行机制,尽快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对于没有及时换届的省联社,要加快换届进程,及时向省级党委政府汇报,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各省联社要着眼长远,主动适应基层机构改革发展需要,集中精力发挥好服务职能,加大资金融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切实强化省联社行业审计职能,督促加强稽核队伍建设,提升内审稽核人员素质,合理设定突查频率、覆盖范围、延伸要求、工作方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评判标准,支持省联社设立总审计师职位,鼓励将地市办事处改制成区域稽核中心,加强对辖内机构的行业审计。

第五,加快形成支持县域法人机构改革发展合力。要适应以县域机构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革任务需要,推动加快建立统分结合、分工明确、配合有力、运作高效的改革工作新机制。一是银监会将建立改革情况通报制度,总结交流经验,定期向各省级政府通报全国面上的改革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推动,主动向省级政府汇报重大改革政策调整情况,争取理 解和支持。要督促指导制定改革工作规划和具体落实,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口。三是各省联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出台改制扶持政策,帮助基层机构制定科学改制规划,支持基层机构改革,辅导基层机构加快机制转换,支持异地机构兼并重组辖内高风险机构。四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具体改革单位,要发挥熟悉家底、熟悉本地市场优势,自动增强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三)优化服务,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发展战略监管,督促优化农村地区网点功能,引导探索创新有效的支农服务商业模式,显著增强“三农”金融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

第一,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越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越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化人口比重上升和工业用途拓展,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2009年以来,全球粮食产量连续两年下降,世界粮食供需由基本平衡转向偏紧,价格上涨较多,依靠进口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从去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直接威胁夏粮生产,国内粮食产需总量有缺口、粮食库存下降的可能性增大。能否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关键看农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连续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抗旱减灾专题会议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社会责任,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确保今年涉农信贷支持力 度不减弱,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第二,深入开展“三农”需求导向的金融创新。一是加强市场细分,加快制定面向“三农”、面向“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把市场细分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二是加强客户细分,鼓励按照传统小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化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划分标准,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加强产品细分,结合农村信贷规模小、需求急、季节性强和缺乏抵押担保的特点,开发批量化与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四是加强渠道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把重点调整到拾遗补缺、增强功能、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有效性上,各项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检验。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探索招收大学生村官充实农贷营销队伍,给予涉农业务必要的内部资源倾斜政策,合理设定风险容忍度,健全涉农业务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适当加大涉农不良贷款处臵回收的奖励力度。六是继续鼓励结合实际大力探索抵押担保创新。通过上述综合措施,为全面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打好基础。

第三,科学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批量化培育则是克服农村金融市场缺陷的有效应对方式。这是对发起人和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负责的科学态度。今后,要以批量化培育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具体来讲,就是实 施“四个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四个不批”,就是对没有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的不批、对没有专业的农村金融市场调查的不批、对没有详实的成本收益分析的不批、对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的不批。“四个优先支持”,就是要优先支持有明晰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的发起人、优先支持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人、优先支持已经成功探索出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的发起人、优先支持自愿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的发起人。要科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细分的市场准入导向和自身发展定位作出准确判断,避免超越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盲目参与组建村镇银行。

前段时间,银监会通过非现场监管发现,有个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承接大股东贷款或债券、贷款垒大户、偏离“三农”服务方向的不理性不审慎行为。对此,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该限期整改的要督促抓好整改要求落实,该停业整顿的要立即整顿,必要时可按规定接管重组。对因不审慎不理性行为导致出现风险并未按要求期限整改到位的,将其投资股东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今后对银行业的投资。

第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评价和正向激励政策体系建设。要加快研究出台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评价办法,建立多维度考核机制和分层次社会通报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县域机构显著增加农村地区信贷投放。进一步推动财税部门出台地市及以上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政策,推动出台重庆和成都农商行享受地震灾区农信社所得税减免政策,积极 协调有关部门有序取消住房公积金、社保资金、财政性资金不得存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歧视性政策,帮助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实力。

(四)上下联动,狠抓工作落实。咬住大事、难事不放松,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形成监管条线和机构条线的上下联动机制,把抓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见实绩,确保各项监管、改革和服务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要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这次会议结束后,合作部要把明康主席、我的讲话和丽明同志的工作报告中涉及的重点工作,梳理成项目表,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逐条落实,按时督办。每个季度,我将根据这个项目表,对照评判工作落实情况,借以指导和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改革和服务工作。

第二,要加强经验交流借鉴。今年要开好三个现场会。一是高风险机构兼并重组现场会,二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场会,三是村镇银行培育监管现场会。各银监局要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推动和跟踪总结,合作部要及时归纳掌握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策划和组织好这三个现场会,借以引导和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此外,要加强对省联社履职的指导,明年适当时机,召开省联社履职现场会,全面总结省联社履职运行的经验教训,推动省联社履职运行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要从合作部、银监局和银监分局三个层次建立健全监管谈话制度。谈话结果要形成纪 要,逐级上报,作为监管部门履职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办法,会后合作部要尽快制定下发。同时,要抓紧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合作部负责人要对风险高、改革慢、服务弱的重点省份分片包干、深入调研,加强指导推动。各银监局、银监分局也要参照这种做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

第四,切实强化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不是摆设。目前,部分银监局对问题不觉察,发现了也不深查、不处理、不报告,这种局面必须坚决纠正。明康主席已经多次强调,监管要长牙齿,敢碰硬,要有英雄气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多,要坚决把现场检查作为查错纠弊、校验核实、评价指导、警示威慑的利器,决不能走过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团和气。要严格遵守银监会“约法三章”和现场检查纪律,从立项、实施、流程、团队技术支持直至处理整改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精准、专业、尽职、有效,做到铁面无私、铁板钉钉、铁案不翻。合作部要加快完善对现场检查组织指导的方式,按检查项目对有关银监局进行批次督导和比较,编发现场检查要情快报,及时反映检查成果。在对银监局的考核中,要充分参考这方面因素。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现场检查的质量控制,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典型案例,要及时上报银监会。合作部据此编辑整理,交流共享经验,合力提升现场检查的针对性特别是有效性。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差异大,监管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各银监局高度重视,在人、财、物和 机构配臵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合力开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2012级法律硕士(法学)学号:2012021501姓名:吕晓敏

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银行业监管法是调整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三部银行法已于2004年2月1 日起施行,意味着构建我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三部基本大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此外,还有一系列的金融法规和金融规章涉及了银行监管法制问题,如《借款合同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通则》、《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1.我国的金融法律目前有15部,金融法规约有40多部,中央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有1000多件。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规似乎稍显冗繁,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确,也因此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太一致,同时由于风险分类标准的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把握度就不是很高。

2.监管法律的整个体系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各监管部门往往站在自身角度制定监管规则并去推动执行,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国民经济利益。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尚不健全,基本上处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的状况。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如税务、财政、监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者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复监管和缺乏监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也造成不少监管漏洞,银行能够借助宽松的监管环境或利用不同类型的机构的监管差异来获取利益,即为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性。如有些金融机构违规超范围开展某些金融业务,由于监管机构之间缺少协调机制,致使对一些违规行为处于想管而不能管或 管不了的被动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管措施无法落到实处,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3.银行监管法制在适应银行业国际化方面尚有差距。银行监管法制与 WTO 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一是在跨境服务和新金融服务方面,现有的法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居民金融服务提供者及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性规定;二是在非歧视措施方面,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直接进入或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均有限制性的要求,也面临协调一致的问题;三是在国民待遇方面,从监管法制设置方面来看,现有法制对内、外资金融机构作了严格的区分,从国民待遇限制标准来看,现有的法制对国民待遇限制具有很强的行政性、不确定性。

(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差,问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银行监管透明度差。

1.监管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履行监管职责,不受政治层面和被监管机构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监督独立性上,我国虽然在法律法规上明确了如许可证的发放和吊销、强制性制裁和干预等权力,但现实中存在政治干预和行业俘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还有就是机构独立性,所谓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从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分离出来的状态。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直接向国务院报告;采用集体决策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2.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国家先后成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加强对各自领域的业务的监督,从目前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三部之间的工作协调远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不知将业务的协调,从而更好的发展金融市场;从问责制的第二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人员问责制度,《银监法》中对监管人员的职责及处罚办法做出了规定。但是,实施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需要一整套制度和措施的支持。

3.银监会成立后,在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外部条件的不充分制约了透明度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监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不足。目前银行业还没有实行国际通行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影响了监管信息的准确性;缺乏高速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以及有效地机制来保证银行能够自觉根据监管当局公布的信息调整经营行为;广大社会公众和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信息、金融信息获知意识不足。

(三)监管理念更新滞后,监管内容不够全面,监管方法有待改进。

1.我国银行业发展和管理的特殊历史背景,使银行业监管始终抹不掉政府行为的影子。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快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和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步伐,但由于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理论研究滞后,监管的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监管政策缺乏前瞻性。银行业监管绝不仅仅是传统理念中简单的行政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稽核问题。它是一种包含金融学、管理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感悟监管政策的潜在效应和我们应该遵循的监管政策取向。事实上,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方面风险的特殊性,相对银行内部人而言,外部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其风险问题。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性,决定了外部监督管理作用是有限的。银行业监管虽然是一种强制的政府监管行为,但在强制的背后,却更多地隐含着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强制监管只有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充分激励银行机构在风险规避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强制的监管政策和行为变成银行机构的一种主动意愿,才能使监管发生效力。

2.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批,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风险性监管则相对较弱, 对市场退出前的监管则接近空白,监管内容显得极为狭窄,在现行的监管中, 还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国有银行、轻其他银行等问题,在市场准入的监管中, 又过于注重对数量上的控制, 而忽略设立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审批条件或宽或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都给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隐患。

3.现场监管是指在贷款的时候现场检查你的经营状况,项目情况等,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检查,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来,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非现场监管则是后期监管贷款资金的流向,检查是否按照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那样使用,是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首先,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设计又欠合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这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甚至于部分数据指标的计算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这都难以起到早

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四)监管队伍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不论是非现场监管分析、现场检查、日常监管审批,还是监管政策把握,都需要有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智力保障支持。监管理念的更新,不是务虚的口号,是基本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在实践监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的症结,评价一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的金融业务水平,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业务操作和财务分析方面,与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的更新和风险的防范控制,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业务的监管人员来实现。只有监管人员既精通被监管对象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和内控制度,又熟悉被监管对象相关业务的经济政策、行业运行和市场变化等,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相关市场变化可能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影响,真正发挥风险预警、识别和控制的监管作用。

谢谢大家!

下载《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