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重点支持村镇银行发展
--在第四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慕冰
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尊敬的张肖行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
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村镇银行论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试点工作到现在已经四年的时间了,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四年多前,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试点四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银监会全力推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踊跃参与,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丰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探索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渠道;三是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和市场合理的建设;四是引导创新的农村金融的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五是科学构建了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有效监管模式。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其中开业448家,筹建104家。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占40%,中西部占60%。在已开业的44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400家,占89%;贷款公司9家,占2%;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占9%。同时,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2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3亿元,83.4%的贷款均投向了农户和小企业,整体加权资本充足率30.5%,不良贷款率0.12%。总体上运行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新型农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当地原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经济结构中最大的问题,“三农”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市场机制的发展关键是要顺畅两
通,一是商品流通;一是资金融通。流通创造价值,融通提升资金,二者合理助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目的就是要建立城市资本回流农村的渠道,建立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以此平衡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了落实这项利农、惠农的政策,核心是要坚持质量为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认为,坚持质量为先重点
是要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市场定位上要重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管是城市资本还是农村资本,不管是初始投资意图还是开业后市场业务运作,都要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己任。要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原则,面向三农,面向社区,不断探索灵活、便利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模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今后银监会将继续加强对村镇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的监管,防止借服务“三农”之名行抢市场、铺摊子之实。第二,今后认识上要优先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的难点在于与当地经济契合度的建设,在于机构自身稳健经营理念与专业化的建设。四年多的实践表明,村镇银行是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生命力最强的机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是商业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资金清算以及后续培训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有效渗透本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有利于新组建机构较快拓展社会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为此在机构的培育上,银监会将重点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第三,区域分布上,将优先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县域倾斜。我国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问题交集在于中西部欠发达、不发达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比,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少,竞争不充分,服务满足程度比较低。引导国内资本这些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不仅会带来资金,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对提高当地的金融市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要始终坚持布局合理、适度竞争、增强活力等目标,重点向中西部不发达、欠发达的县域和农村地区倾斜,同时要兼顾政策导向和商业可持续问题,进一步深化东西挂钩,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挂钩的积极政策,促进、优化城乡
和区域金融资源配置。
第四,培育进度上,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金融是把“双刃剑”,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搞得好就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搞得不好就会危及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历史上,我们有过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惨痛教训。前一段时间个别国家也发现了农村微贷机构的严重危机。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绝不允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事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底线。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以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数量总量和结构的把握,密切关注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布局的合理
性,不冒进,不搞运动,成熟一家培育组建一家。
第五,培育方式上,要优先支持批量化的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地域分散,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探索创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机构自身首先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否则支持服务三农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风险控制,有利于放大创新效益。要通过区域性管理总部,使银行等方式加
快探索批量化组建和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第六,经营体制上,要重点发挥法人机构,独立自主权。要处理好总发起人帮扶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独立自主权问题重点体现在决策机制的保障上,微型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贴近市场,决策变化短。为此主发起人要切实承担发起人的职责,在风险管理、清算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更不能将其作为规避监管政策,实施监管套利的通道和载体。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和运营初期,发起人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和智力支持,这是必要的。在机构发展步入正道,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加强以后,发起人应当把重点
放在运营方向的指导和风险的控制上,充分合理授权,包括人权、事
权、财权。推动建立适合小发行特点的考核激励机制。第七,风险防范上要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以资本监管为核心,加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监管,要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控股股东的监管,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对于甩贷款、甩票据、甩理财产品,规避金融监管和利益输送的行为,要迅速反应,果断处置,严肃追究责任。要防范对贷款投向,贷款集中度的监管。鼓励面向三农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确保资金用于三农、支持三农。
第八,政策扶持上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缺失的问题,既有金融面的问题也有经济面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于经济面。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投资收益相对较低,多数资本倾向于在东部的发达县市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主动到中西部地区投资。解决这个问题不要靠政策引导,不能靠行政强制,要进一步完善中央财税、货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且长期规范化,合理引导投资预期。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在信用环境建设、资金奖励、办公用房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促进实现金
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并不遥远,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们有很多的有力条件,但是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焦服务三农,合理萌发思路,共同扎实工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讲话录音
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第二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合作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准
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监发„2006‟80号 2006年11月2日)
各银监局(西藏除外):
为进一步明确在地级市以及县(市、区)设立的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统称农村银行)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市场准入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市场准入条件,保证市场准入质量
在地级市以及县(市、区)设立农村银行,其设立条件应符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为此,有必要对•实施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进一步明确。
(一)关于•实施办法‣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三条有关审慎性条款
1.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2008年底以前设立农村合作银行,其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及其联合社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统称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为合并计算,下同)应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银监发„2004‟1号)中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规定计算(相关规定修改后,按照新规定执行)。
为逐步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审慎监管要求相一致的目标,申请人在提交筹建申请时,应同时提交在2008年底前资本充足率的达标规划。资本充足率应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要求计算。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含2008年底前机构的发展规划、信贷资产规模增长计划、资产质量改善情况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预测、盈利情况分析、通过不同渠道补充资本的计划等。
从2009年起,设立农村合作银行,其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计算。
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其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计算。
2.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5%
申请人在申请筹建前,应完成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工作(下称贷款五级分类),且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后按照合并财务报表测算其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5%。
3.所有者权益大于等于股本
经过清产核资与整体资产评估后(可考虑用中央银行票据臵换不良资产及历年亏损挂账等因素),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合并计算所有者权益剔除股本后大于或等于零。凡剔除股本后所有者权益小于零的,其相应缺口原则上由地方政府以现金方式足额弥补。如确实无法全部以现金方式足额弥补的,地方政府也可用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无偿弥补相应差额,但用非货币资产弥补缺口的金额不得超过全部缺口的50%,且在开业前完成相关资产的变现工作。申请人在申报筹建时,地方政府弥补缺口的现金及非货币资产必须足额到位,申请人应同时提交其现金到账证明、受赠资产的所有权证书、完税证明或分年缴纳税款的文件、计提折旧或逐年摊销的规划及对其正常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地方政府关于捐赠资
产开业前变现的承诺书(承诺按期变现且变现后实现的金额能够足额弥补相应缺口)等材料。
4.关于其他审慎要求
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应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5‟49号)、•财政部关于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5‟90号)等文件要求,及时、足额提取呆账准备,同时按规定提取一般准备。考虑到设立申请人的实际情况,2008年底前设立农村银行,申请人应计提的呆账准备最低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按可疑类贷款的50%及损失类贷款的100%足额计提的贷款专项准备;二是按照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准备。在足额提取上述准备后,其净资产仍有结余的,应继续提取其他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及一般准备(未提足部分)。申请人在申报筹建时要根据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及经营情况,提交与资本充足率达标规划相结合的2008年底前呆账准备分年计提规划及不良贷款处臵计划。
从2009年起,设立农村银行,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应符合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要求。
(二)关于•实施办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一百七十四条有关农村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及行长、副行长等拟任人的学历要求
拟任人的学历证明应是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主要包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党校、成人高校、军事院校设立的全日制普通班中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学历文凭考试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校以远程教育形式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以及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所颁发的学历证书。
拟任人持符合上述条件的学历证书可视为符合相关学历要求。其中,拟任人在1991年以后获得的学历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cn)查询或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及其授权的代理机构进行学历认证;对拟任人在1991年以前获得的、确实无法查询或认证的学历证书,拟任人应提交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其学历的有效证明。
对在县(市、区)设立的农村银行,其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或副行长等拟任人的学历未达到上述要求,且不符合•实施办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如监管机构认为拟任人具备拟任职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从业经验与管理能力,且拟任人已通过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的考试、考核的,监管机构可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对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等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不再进行个案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51号)的要求,仅就其学历方面进行个案审核,但个案审核人数不得超过1人。
(三)关于农村银行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冠名方式
1.在县或县级市(以下统称县(市))设立的农村银行,冠名为“省(区、市)名+县(市)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或“地级市名+县(市)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
2.在地级市设立的农村银行,冠名为“省(区、市)名+地级市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或“地级市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
3.在地级市的市辖区设立的农村银行,冠名为“省(区、市)名+地级市名+市辖区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或“地级市名+市辖区名+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
4.在地级市内跨市辖区或跨县(市)设立的农村银行,冠名为“省(区、市)名+地级市名+字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或“地级市名+字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合作银行”。
5.农村银行的支行冠名为:“××××银行××(地名或街道名)支行”;分理处冠名为:“××××银行××(地名或街道名)分理处”;储蓄所冠名为:“××××银行××(地名或街道名)储蓄所”。
申请人在申请筹建农村银行前,应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递交筹建申请等材料时,应同时提交由企业登记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四)关于农村银行分支机构准入及开业问题
农村银行一经成立,其设立申请人辖内原农村信用社即应依法自行解散,相关债权、债务由新设立的农村银行承继。对在原农村信用社住所设立农村银行分支机构的,在银监会核准农村银行开业后、农村银行办理注册登记前,由相关银监局一次性核准其分支机构开业的申请事项。申请人应在规定期限内上缴原农村信用社金融许可证并领取农村银行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金融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农村银行的注册登记手续及原农村信用社的注销手续。农村银行设立后,本部及其分支机构均应启用新的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印章、凭证、牌匾等。
对农村银行成立后新设分支机构的,银监局一律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受理、审查并决定。
二、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做好市场准入工作
(一)坚持标准,规范流程,提高市场准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各银监局应严格按照•实施办法‣以及本通知的要求,对辖内农村银行设立事项进行受理、初步审查或受理、审查并决定。
各银监局应认真做好农村银行设立的事前指导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并要求申请人予以改进和纠正,切实提高市场准入质量。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事项的条件、程序、期限等要求,规范农村银行市场准入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在审核农村银行设立事项的过程中,要重点审查申请人辖内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及贷款五级分类情况、呆账准备提取情况、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情况、受赠资产变现情况以及拟设立机构的公司治理或法人治理、资本结构、经营规划和策略、预计财务状况以及资本充足率等内容,发现隐患,要督促申请人及时进行整改。对经过整改仍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监管机构可依法做出撤销其筹建的行政许可,并办理相关注销手续,防止将不稳健因素带入农村银行。同时,各银监局要建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慎评估机制,在监管综合评级、经营状况、社区需求和金融市场容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指导农村银行合理布局。
(二)加强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做好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工作,做到从任职资格管理到履职评价的持续监管
各银监局应按照•实施办法‣和银监办发„2006‟51号文的要求,依法审核农村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严格控制个案审核人员的数量。要引导并鼓励农村银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能够带领农村银行实现现代金融企业目标的高级管理人员,以更新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建立董事长、副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考试不合格的,不能取得任职资格。要坚持资格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原则,认真做好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的评价工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要加强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勤勉尽责情况的考核和问责,对履职行为评价不合格的,应在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的同时,责成农村银行的有权机构及时予以罢免或解聘其职务;对有严重违法、违纪或违规行为以及因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要依法取消其一定年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确保其依法合规履行职责,为提高农村银行经营管
理水平和促进其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强对创新业务、中间业务的研究,依法做好业务准入工作
各银监局要按照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农村银行创新业务的前瞻性研究和窗口指导,推动农村银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服务手段、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大力发展结算、信用卡以及理财服务等中间业务,督促农村银行从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加大技术投入、IT支持、风险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创新激励机制,在内控先行、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前提下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并依法做好农村银行的业务准入工作。
(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市场准入监管的有效性
各银监局要加强农村银行市场准入工作与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以及风险查处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沟通、协调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并根据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以及监管综合评级结果,对农村银行在分支机构设立、新业务开办等方面适时采取监管措施,以建立扶优限劣、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市场机制,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做好市场准入工作
各银监局要加强对农村银行市场准入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为申请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确保在市场准入环节充分体现监管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原则。
请各银监局速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
知
(银监发〔2007〕5号 2007年1月22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为做好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工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速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监分局、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二○○七年一月二十二日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村镇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村镇银行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村镇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三条 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四条 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 村镇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第六条 村镇银行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机构的设立
第七条 村镇银行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
第八条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章程;
(二)发起人或出资人应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四)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
(五)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六)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七)有必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九条 村镇银行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主选择组织形式。 第十条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筹建村镇银行,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工作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五)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最近2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
(六)发起人或出资人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交其注册地监管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村镇银行申请开业,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筹建工作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七)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拟任人除应符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村镇银行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
(二)村镇银行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相关经济工作8年以上(其中从事银行业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十四条 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核准。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五条 村镇银行的筹建??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村镇银行达到开业条件的,其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六条 村镇银行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拨付营运资金额度及比例的限制。
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需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筹建方案,应事前报监管办事处备案。未设监管办事处的,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村镇银行在分支机构筹建方案备案后即可开展筹建工作。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通过所在地银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并在任职前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十九条 经核准开业的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由决定机关颁发金融许可证,并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三章 股权设臵和股东资格
第二十条 村镇银行的股权设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境内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村镇银行,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商业银行未并表和并表后的资本充足率均不低于8%,且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其他金融机构的主要合规和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二)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连续盈利;
(三)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
(四)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境内金融机构出资设立或入股村镇银行须事先报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村镇银行,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10亿美元;
(二)财务稳健,资信良好,最近2个会计连续盈利;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其注册地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
(四)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
(五)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六)注册地国家(地区)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
(七)该项投资符合注册地国家(地区)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监管要求;
(八)注册地国家(地区)经济状况良好;
(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二十三条 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投资入股村镇银行,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三)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盈利;
(四)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五)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六)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拟入股的企业法人属于原企业改制的,原企业经营业绩及经营年限可以延续作为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年限计算。
第二十四条 境内自然人投资入股村镇银行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
(三)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二十五条 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
第二p;村镇银行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向认缴股本的股东签发记名股权证,作为股东所持股份和分红的凭证。
第二十七条 村镇银行股东不得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 村镇银行不得接受本行股份作为质押权标的。第二十八条 村镇银行的股份可依法转让、继承和赠与。但发起人或出资人持有的股份自村镇银行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或质押。村镇银行董事、行长和副行长持有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或质押。
第二十九条 村镇银行的实收资本变更后,必须相应变更其注册资本。
第四章 公司治理
第三十条 村镇银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在其章程中明确。
第三十一条 村镇银行应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臵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
村镇银行可只设立董事会,行使决策和监督职能;也可不设董事会,由执行董事行使董事会相关职责。
第三十二条 村镇银行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不设董事会的,应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监督部门(岗位)或利益相关者派驻的专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职责。
第三十三条 村镇银行设行长1名,根据需要设副行长1至3名。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可由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兼任行长。
村镇银行董事会或监督管理部门(岗位)应对行长实施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应向董事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并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行长、副行长离任时,须进行离任审计。
第三十四条 村镇银行可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与村镇银行及其主要股东之间不应存在影响其独立判断的关系。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时尤其要关注存款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三十五条 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村镇银行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违反法律、法规或村镇银行章程,致使村镇银行形成严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行长、副行长违反法律、法规或超出董事会或执行董事授权范围作出决策,致使村镇银行遭受严重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村镇银行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可根据需要设臵不同的专业委员会,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可不设专业委员会,并视决策复杂程度和风险高低程度,由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决策或直接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决策。 第三十七条 村镇银行要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规模的薪酬分配制度、正向激励约束机制,培育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三十八条 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批准,村镇银行可经营下列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结算;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五)从事同业拆借;
(六)从事银行卡业务;
(七)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八)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九)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村镇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有条件的村镇银行要在农村地区设臵ATM机,并根据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向其发行银行卡。
对部分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的村、镇,村镇银行可通过采取流动服务等形式提供服务。
第三十九条 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第四十条 村镇银行应建立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授信工作机制,合理确定不同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以内,村镇银行可以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方式发放贷款。
第四十一条 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第四十二条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准确划分资产质量,充分计提呆账准备,及时冲销坏账,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确保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第四十三条 村镇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四十四条 村镇银行执行国家统一的金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村镇银行应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提交其权力机构审议。
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
第四十五条 村镇银行应按规定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报送会计报告、统计报表及其他资料,并对报告、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六条 村镇银行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披露经营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七条 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和当地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结果,依法审批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新增业务种类。第四十九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村镇银行的审慎经营规则,并对村镇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等方面实施持续、动态监管。 第五十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商业银行监管内部评级指引》的有关规定,制定对村镇银行的评级办法,并根据监管评级结果,实施差别监管。 第五十一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村镇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对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低于5%的,适当减少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支持其稳健发展;
(二)对资本充足率高于4%但低于8%的,要督促其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限期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加大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力度,适时采取限制其资产增长速度、固定资产购臵、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增设分支机构、开办新业务等措施;
(三)对限期内资本充足率降至4%、不良资产率高于15%的,可适时采取责令调整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停办部分或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进行纠正;
(四)对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及2%以下的,应适时接管、撤销或破产。
第五十二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建立对村镇银行支农服务质量的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并可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村镇银行综合评价、行政许可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三条 村镇银行违反本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采取风险提示、约见其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谈话、监管质询、责令停办业务等措施,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防范风险。
第五十四条 村镇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村镇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机构变更与终止
第五十六条 村镇银行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住所;
(四)调整业务范围;
(五)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
(六)修改章程;
(七)变更组织形式;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更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应报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任职资格。
第五十七条 村镇银行的接管、解散、撤销和破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村镇银行因解散、被撤销和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应向发证机关缴回金融许可证,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予以公告。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农村地区,是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
第六十条 本规定所称境内金融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所列金融机构。
第六十一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副委员长在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提纲
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村镇
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出席这次论坛并和各位来宾进行广泛交流!
自2007年3月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以来,如今已走过了三个春秋,截至2009年末,银监会已核准开业17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吸收股金共计70亿元,吸收存款269亿元,贷款余额已达18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达5.1万户,贷款余额65.5亿元;小企业贷款5000万户,贷款余额91亿元,分别占贷款余额的36%和50.4%。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缓解农民贷款难、支持农户和小企业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现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缓解整个农村金融问题作用仍十分有限,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进一步扩大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非常必要。为此,银监会制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发展规划》,计划自2009-2011年的三年间,在全国35个省(区、市,西藏除外)、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今年是三年规划的第二年,可谓是村镇银行布局农村市场的攻坚之年。为避免三年规划“落空”,银监会今年将新批设立99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700余家,接近去年增量的十几倍。
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国务院及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首先,村镇银行等新型农 1
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在国务院这一新政策的指引下,银监会也表示,要进一步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在建立有效风险制度的前提之下,加大民间资本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其中特别提到,将允许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村镇银行,还将适当放宽法人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最低持股比例限制。这虽不表示民间资本可立即获得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实际控制人资格,实际上,村镇银行从试点推广到现在三年多,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机制建设、业务体系、盈利模式、风控手段、制度环境都还不成熟,短期内让民营资本成为村镇银行控股方不现实,但这至少表示,村镇银行的发起机构包括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法人银行股东持股比例可低于20%,民间资本将有更大的持股空间。其次,村镇银行经营模式进一步多元化。对设立30家或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发起人,银监会将允许其探索组建控股公司;银行可在中西部地区尝试设立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其中总行可设在中部的老少边穷地级市,以及西部除省会城市外地市。允许设立市级村镇银行,等于拓宽了村镇银行的经营范围,即从以往只能在一个县变为多个县,客户群体扩大,经营风险随之降低。同时,银监会还允许设立10家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银行设立管理总部,且不受区域限制。管理总部可以设在发起村镇银行较多的地区,也可以设在发起银行总行所在地区,甚至可以设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主要是为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再有,业务方面的政策也有所松动。原来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超过资本净额5%、对同一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超过资本净额10%的规定都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如此一来,村镇银行对单一客户的业务拓展困境将有所缓解。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各有关方面要逐步加大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扶持政策逐步从机构的扶持调整到面向县域涉农业务支持。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放宽涉农贷款业务呆账核销条件;授权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业务重组和减免;允许涉农贷款业务税前提取贷款实施准备金;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等。
当然,光有国家的财税等政策的支持还不够,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也应及时总结经营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达到激活县域金融服务的目的。
本次论坛以“改善发展环境提升经营能力”为主题,围绕“村镇银行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有效衔接”、“村镇银行风险控制与有效监管”等问题展开重点研讨和交流,对推进村镇银行的大发展意义重大。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希望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大发展,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支中坚力量!
第五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保险业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任务。吴定富主席在刚才的讲话中,阐述了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就如何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结合,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以及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大约每年1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生产大致上都经历了从事故上升、高发,然后逐步稳定、下降这样一个周期。一般来说,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也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本世纪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事故多发的势头控制住,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二、把商业保险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保险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既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工伤保险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和工伤保险)之一。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德国,建立了35个同业工伤事故保险协会,既负责调查事故、办理赔付,也负责所辖范围内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由于保险机构面向企业所做的工作,是以防范事故、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其独特的经济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又是一般的政府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事故高发到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根本好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重,是世界各国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通行做法。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进入安全生产领域,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主要采用社会保险、统筹统管的形式。
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运作机制、资金利用效率、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繁,赔付率较高,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来,多数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尚未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筹;由于力量有限,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保机构只能把精力放在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救助,办理医疗和抚恤赔付上,较少介入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脱节的现象;一些地方的工伤保险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基金统筹账户结余过多。
我们相信,随着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为了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在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领域,尽快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其它商业险种。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和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
二是保险机构超前性开展事故预防工作。商业保险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险公司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降低赔付,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工作。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人员,就是一支不占行政编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总之,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多一种手段,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保障。
三、从实际出发,探索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
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方法途径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小企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0%发生在小企业。为数不少的小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漠;个别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安全和健康来为自己换取超额利润。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家底薄,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业主常常躲避逃匿,把抢险救灾和事故善后完全推给地方政府。在小企业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有助于强化业主的安全意识,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扭转“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情况,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在高风险行业推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行这一险种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建筑法》等,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赔偿数额较大,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会保险机构感到很为难,迟迟没有纳入统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解决高危行业的工伤事故保险问题。
高危行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保险机构的宣传运作,在企业自觉自愿的原则下,上缴一定的保险费用,由特定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企业工伤事故实行承保。企业作为被保险人,当其员工受到工伤事故的意外伤害时,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履行主要的赔偿责任。通过实行浮动费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鉴于目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监察工作体系,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保险费基数测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建议先在煤矿推行。可以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试点,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深入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在煤炭行业和其它行业推广。
(三)探索和发展商业性工伤事故同业保险。借鉴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协会的模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的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探索和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设立行业性工伤保险基金。依托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依法建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在保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保险基金。在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上,分别用于工伤预防、医疗康复和事故伤害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保险与预防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既符合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而且有助于商业保险更好地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同业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来设定新的险种,拓宽商业保险进入的渠道;通过设计保险条款,明确除外责任、严格赔偿条件等,有效防止企业投保后可能出现的忽略安全防范等消极现象,防范业主责任转移后的道德风险以及少数不法业主可能发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商业保险的意图,形成商业保险和安全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