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qū zhúzǎo chénqǐ ézhēn chá
()()()()
qí yìlí míngbīn bīn yóu lǐ
()()()
二、比一比,再组词。(12分)
羞()园()峰()
差()圆()锋()
湖()悦()影()
蝴()说()景()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9分)
()的世界()的炊烟()的彩裙
()的脸蛋()的小河()的早晨
()的大树()的舞姿()的画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
例:野兔用巧计踢死了老鹰。
老鹰被野兔用巧计踢死了。
1.太阳晒干了晾在竹竿上的衣服。
2.老师捡回了我扔掉的铅笔头。
五、造句。(6分)
1.尽管„„可是„„
2.„„像„„一样„„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5分)
院 子 里,一 只 色 彩 的 蝴 蝶 飞 来,停 一 朵 朵 的 小 花 上。我 清
清 地 走 过 去,刚 一 举 手,就 几 下 扇 动 翅 膀,飞 走 了。
七、默写《乡村四月》。(5分)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岛上最漂亮的是,嘴是的,头部有,又叫。
2.李叔叔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它们分别是哈哈
树、、、和。
3.的彩蝶舞姿轻盈,的蜂儿歌声嘤嘤;的小河舒展着腰肢,的炊烟袅袅地上升。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三年级同学在操场周围栽树。早晨七点钟,同学们就陆续来到学校。开始干活了,大家分成三人一小组,有的挖坑,有的搬树苗,有的浇水,有的填土,干劲可真大啊!经过两小时的劳动,一共栽了二百多棵小树。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绿化环境,美化校园,心里感到有说不出的愉快。
1.这段话共有句。哪一句具体写了同学们在种树?在文中用“ ”划出。(2分)
2.这段话主要写。(3分)
3.填空。(4分)
同学们分成三人一小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干劲可真大啊!
4.同学们为什么心里感到有说不出的愉快?(3分)
十、写作练习。(25分)
习作要求:你有没有参加过保护家园的“绿色行动”?把你在参加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情景写下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题目自拟)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词语集合。
(1)描写声音的词语:喀嚓
(2)描写心情的词语:开心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坪()的松鼠()的日光()的尾巴
3.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的——风筝。
(1)“渴求”的近义词是:
(2)我能用“渴求”写一个句子。
4.给“熟”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A.熟练 B.熟悉 C.程度深 D.成熟
(1)瓜熟蒂落()(2)熟能生巧()
(3)熟门熟路()(4)深思熟虑()
二、我是智多星。
考试时,小刚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便抄了同桌的答案,自作聪明地在旁边写了“得数照写,过程省略”八个字。几天后,考卷发下来,答案上画着对钩,却没加分,旁边也有八个字:“()()照打,()()省略。”
多幽默的老师!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三、句子思维网。
1.关联词语就好比裁缝手中的针线,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有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在句子中“穿针引线”,起到关联的作用。用关联词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变得硬邦邦的了。
(2)小宁活泼可爱。小宁被评为班里的好孩子。
2.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1)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2)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也动笔写一写吧!
3.下列几组句子意思一样吗?一样的打“√”,不一样的打“╳”。
老板见我醒了,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老板见我醒了,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他来付。”
这道题目容易做。()
这道题目不难做。
4.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你能展开想象,其他的小虾在干什么呢?
小虾好可爱啊,有的,有的,有的5.按要求将句子补充完整。
(1)他家的住房太小了。(写成夸张句)
(2)这么感人的故事,?(写成反问句)
(3)老师是,我们是。(写成比喻句)
四、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其次,猫头鹰为保护粮食立下了大功。
()它能够从天空中直冲到田鼠身上,用尖利的爪子一下子把田鼠从地上抓起来。
()首先,猫头鹰捉田鼠的技能十分高超。
()人们赞美猫头鹰,因为它是捕田鼠的能手,是尽职的“英雄”。
()从具体的数字可以看出来,一只猫头鹰一年能捉500多只田鼠,因此,能为人类保护一吨多粮食。
五、课文广角。
1.《松鼠》一文在写松鼠的外形时,作者采用 的写法,抓住松鼠的、、、、和 的特点,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六、读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野生动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兽类约有450多种、鸟类有1186种、爬行类320种、两栖类210种左右、鱼类200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近些年,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引起动物生活不适,有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有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珍贵动物就有在球上灭绝的危险。
1.读了这样的新闻,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怎么才能保护这些野生动物?
2.读下面的两则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然后自己也写一写。
(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2)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七、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小松鼠看错了
达尔文是个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是怎么样生长的。后来,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到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但就是在这样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科学研究,还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停下了脚步,仰着头仔细观察。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看啊想啊,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以为他是一根木桩。小松鼠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哪!树上的松鼠妈妈急坏了,叽叽喳喳地直叫,好像在警告小松鼠:“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木桩,是一个人哪!”
松鼠妈妈其实不用担心。达尔文十分喜爱各种小动物,他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
1.小松鼠看错了什么?为什么会看错?
2.松鼠妈妈的担心是什么?
3.达尔文很爱护小动物,促进生态平衡,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虐杀小动物的现象?如果有,你准备怎么样说服?
4.结合这篇短文,写出达尔文能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的原因。
八、快乐习作亭。
题目:《可爱的 》 横线上填小动物的名称。
提示:写小动物一般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要抓住小动物的外部特征、静态和动态的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进行描写,写出小动物的可爱之处,自然表现出自己喜爱之情。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习内容:
13、《古诗两首》
14、《庐山的云雾》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16、《赵州桥》、《语文百花园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大好山河”为主,这些优美的文章,分别介绍了变幻无常的庐山云雾,美丽大草原,雄伟壮观的赵州桥,引导学生感受伟大祖国山河的壮丽。
学习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7个字,会写40个字。
2,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并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的让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4,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积累好词佳句。
学法提示: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先个人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课时安排:10课时 古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4)默写古诗《早发白帝城》。
2、过程和方法
(1)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2)朗读体验,体会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古诗《早发白帝城》,体会诗人轻松愉悦的归来心情,以及一路的美好风光。
(2)读古诗《绝句》,体会迷人的春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情朗读。
三、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古诗的习惯是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读诗意。应该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启迪,自悟自得,互学互补。自学法、读书法、教授法。四,教具准备:
课件、录音磁带
五、课时:2课时
早发白帝城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归心似箭、轻松愉快的心情。
4、默写古诗。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设疑预习合作学习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2.解决生字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2.谁还读过李白的其他诗呢?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3.复习本课6个生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收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绝句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读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与热爱。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3、教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真是可
惜。今天,老师要好好地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书课题:《绝句》。
二、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
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三、设疑预习合作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四、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五.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六.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
七、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八、识记生字,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背诵、默写《绝句》。
(3)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松、愉悦)
绝句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迷人、壮观)后记:
14《庐山的云雾》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
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学习重难点:通过文中的词句所描绘的形象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景 学法提示:结合课文插图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景 学习准备:收集庐山的资料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
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1.简介庐山的云雾。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2.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质疑预习合作学习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学习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体会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感悟庐山的美。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导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2.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板书:
庐山的云雾
多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后记: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一、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学习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四、学法提示:结合插图和自己收集的资料感受草原的美景,再结合提示思考问题,先个人思考,在小组合作
五,学习准备:收集有关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资料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一、组织教学 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齐读课题
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设疑预习合作学习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
美!)
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
2、教师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
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
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
三、学法引导 探究提升
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
(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
(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创新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
展示创作并评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板书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
广阔美丽
欢腾的世界 后记:
16*赵州桥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这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法提示:通过提示的问题 理解赵州桥的几大特点 先个人思考再小组合作 四,学习准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资料 五,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一、组织教学 看图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设疑预习合作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齐读)。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来赞美赵州桥。
(3)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4)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第1段的学习过程是以朗读为主线,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是:一读,了解写了什么;二读,抓住词语,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三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然段是围
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五、读课文,回顾总结。
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作业:
想一想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后记:
语文百花园四
一、学习目标: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二、教具准备
课前调查: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三、学习过程
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
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2、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3、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4、指名反馈,联系介绍家乡。
5、集体评议,指导学生进行清楚,有序地介绍家乡,突出家乡的美丽或可爱。
6、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交流。
7、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8、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向小导游提问,请小导游认真回答。
9、全班评议:十佳小导游。
10、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三、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二、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树林、小河、田野、道路、建筑……,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动笔赞美它们。
2、教师板书:介绍一处景物。
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说说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处景物?问什么?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评析、练习修改。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后记: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四、智慧
田忌赛马
教学目的: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国大将田忌喜欢赛马„„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问: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结果如何?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积极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部分写“败”,哪部分写“胜”,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分段(学生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
4.段落分得不一致,不统一,教师需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 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熟练 2.写熟生字词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败 第一次 胜 胜 第二次 败
第二课时
一、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二、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小组自学讨论。
2、读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三、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由“捞”字导入,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捞”,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演示“捞”,体会字义 3.捞什么东西
4.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捞牛的困难
5.教师小结,设置悬念:谁去捞这么重的牛?
二、学习生字词
1.提出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用符号把生字在文中标画出来,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指名认读,纠正字音)4.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字音及句间停顿)
三、理清层次
1.回答问题:谁捞铁牛?捞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分段落
四、记忆字形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2.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反馈,训练学生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作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学生读课文,找一找)2.指名反馈课文的相关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
3.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4.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每只铁牛四、五万斤,没有现代化设备)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5.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是怎么说的?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6.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小组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2.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1.学生讨论: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2.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考虑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指挥有方。)
出示“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四、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打捞铁牛的过程。
2.思考:泥沙铲到黄河里,对会阻塞河道,污染河水,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呢?
板书设计:
捞铁牛
大水冲牛 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怀丙 出色的工程家 考虑周到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小组学习)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五、作业布置
写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多音字组词、积累词语
3、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仿写句子,注意叙述的顺序
2、续写故事或者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的事情自觉积累词语,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字、词”部分的学习
多音字的学习
1.学生进行组词
2.开火车反馈组词情况
出示课外练习,学生进行多音字组词
强 空 看
3.读一读所有的词语,抄写加点的词语
三、“句子”部分的学习
1、读一读文中句子
2、抄一抄,在横线格上抄写句子 3.强调写的注意点:要写清楚材料、工具和做的过程 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 5.体会过程,学生仿写
四、布置作业 1.仿写句子 2.练习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模板 第四单元
年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四
学习内容
《启迪心智》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精读故事《罗丹的启示》《和时间赛跑》《粘蝉老人》和略读课文《零点五分》。
单元学情
分
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28个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归纳课文大意。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学习如何将玩游戏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说写结合,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5.背诵古诗《劝学》
6.注意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学习其他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读写。
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
题
课时
13《罗丹的启示》、14、《和时间赛跑》
11、《粘蝉老人》
12、*《零点五分》
百花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