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电信新聘员工激励机制
浅谈电信新聘员工激励机制
庆阳市正宁县电信局
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作为中国电信企业,本身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聚集的地方,所以就必须要创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因此,对新聘员工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真正发挥新聘员工的聪明才智,进而留住他们,让他们在中国电信的大环境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远大抱负。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世界产业在重新整合,信息通信业也正在重新洗牌,在这样一个扑朔迷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电信公司要寻找独具特色的最佳生存模式和发展空间,就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电信行业是技术、资金及知识密集型行业,企业人才学历偏高,员工具有知识化的特征,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从新聘员工开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吸引住,留住新聘员工,我觉得应该对新聘员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
一、由于新聘员工在业务上还不很熟悉,所以首先在业务熟悉上给予多指导,多培训。为新聘员工创造公平的发展舞台,让他们能够看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景。
二、在感情上要为新聘员工创建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氛围,并以情沟通和交流。
三、在制度上创建人格平等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制定新聘员工和老职工同等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四、在环境上要创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新聘员工干事业的土壤,让新聘员工明白只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就会创造个人财富。同时还要让新聘员工知道他们在创造个人财富达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企业积累财富。
五、中国电信企业还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给新聘员工以激励和压力,在用人上实现能者上,平者低、劣 1
者淘汰的局面。
总之要努力改善和创建适合包括各级各类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创造实现新老员工价值的成长空间,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员工真正服务于中国电信,依存于中国电信,与中国电信共同成长。
第二篇:新聘员工鉴阅
新聘员工鉴阅
一、前言
衷心感谢加入本公司,有您的支持与参与会使公司发展的更快、更稳、更好,也衷心希望您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办理宿舍
如需住宿请到综合管理部办理入住手续。综合管理部对宿舍进行全权管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协助管理、宿舍长对所属宿舍进行全面管理并负责宿舍的奖惩;公司免费提供住宿,但损坏财物要赔。各宿舍内贴有《宿舍管理制度》一份请您阅读、执行。
三、试用期
1、计件工人试用期1-30天。
2、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试用期1—3个月。试用期工资不低于1200元/月。
3、中、高层管理人员试用期1—6个月。
4、管理人员持毕业证应聘上岗:中专生,试用期学历津贴30元;大专生,试用期学历津贴50元。本科生,试用期学历津贴100元。特殊技能型人才或管理人才试用期薪资另行规定。
5、试用期内不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
四、试用期间内聘用双方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关系
新聘员工出勤不足5天(含)者公司不予支付薪资;出勤5天以上的员工辞职需填写《辞职辞退申请表》,审批后并于离职当天领取工资。
五、新聘员工转正
根据您的表现和操作技能,您可以向本部门提前提出或到期转正的申请,公司会给您一个公正的评价,本部门主管有权对其作出决定,手续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若您以前从事过本岗位工作或第二次回公司工作(被公司辞退者不予录用)或在辞职手续未到期前申请继续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可不再有试用期,可给予4—5天的适应期,适应期间不足5天(含)的不予支付薪资。
六、辞职
员工辞职应提前30日填写《辞职辞退申请表》申请辞职。自批准之日算起需再工作26天(如不需工作26天,可由主管开具离职证明);如果因病离职,出具县级以上诊断证明可不用工作26天;未转正员工不用工作够26天,符合规定的离职当天到企管部领取《离职人员薪资结算单》结算工资。若无《辞职辞退申请表》或手续不全或无故退厂者将扣除全部未发工资作为违约损失赔偿金。
七、辞退
公司对不合格员工依据程序予以辞退。
八、限制规定
公司依据岗位要求,对相关岗位人员年龄及身体状况予以相应限制,限制范围依据岗位要求而定,不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员工予以辞退。
禁止带领非本公司人员(因工作需要除外)进入公司,由此造成的后果和法律责任由带领人(责任人)负责。
九、工伤认定及工伤补贴
工伤认定:
1、公司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
(5)、在就近认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且证照齐全的;
(6)、在抢险救灾维护本企业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7)、按本企业颁发《生产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属设备原因受到伤害的;
2、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半工伤
(1)、未经批准动用机动车辆受到伤害的;
(2)、违反操作规程受到伤害的;
(3)、酗酒进行生产作业受到伤害的;
(4)、未经批准自己找生产工位作业受到伤害的;
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或伤害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4)、无证无照驾驶机动车辆的;
(5)、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
(6)、在上下班途中因酗酒造成伤亡伤害的。
工伤补贴:
(一)、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补贴
1、住院治疗期间
(1)、住院伙食补贴:20元/天
(2)、误工补贴:25元/天
(3)、陪床费:40元/天
(二)、职工被认定为半工伤的补贴
(1)、住院伙食补贴:10 元/天
(2)、误工补贴:12.5元/天
(3)、陪床费:20元/天
注:住院治疗期间不享受误餐补助费
(三)、出院康复期间工资补贴
1、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 20元/天,工伤造成骨折者,最长为 90天。其它30天。
2、被认定为半工伤的职工 10元/天,半工伤造成骨折者最长为45天。其它15天。
3、工伤需要二次手术的职工 20元/天,最长为120天。
4、半工伤需要二次手术的职工10元/天,最长为60天。
第三篇:新聘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
新聘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新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新聘员工薪酬标准内部具有公平性、激励性,外部具有竞争力、吸引力,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本着“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试用期期限
自入厂当月计,至第三个月的月末为试用期。经考核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试用期需延长。
二、试用期薪酬标准
1、生产系列岗位的新聘员工试用期工资,按试用岗位标准的80%执行;
2、生产系列机修、维修、电气、仪表系列试用期工资,执行岗位C1岗(1700元/月),试用期满按定档执行。
3、技术系列类化验员试用期工资1-3个月为1700元,4-6个月为1800元,半年后按定档执行。
4、管理系列保管员、公寓管理员、保卫、服务员、保洁、厨师、司机、网管员、ERP管理员试用期,按所在岗位80%执行。
5、管理系列科员、业务员、办事员试用期1-3个月执行管理系列A2(1500元/月),4-12个月执行A3(1600元/月),一年后执行A4(1800元/月)。
6、技术系列新聘技术、品管、设备技术人员,试用期按专科1800元/月执行,本科2000元/月执行。
三、转正后薪酬标准
新聘员工转正后执行同岗位员工工资标准。
四、本制度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解释权归行政部,原规定与本制度相抵触的部分自行作废。
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日
第四篇: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模型
1.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各需求包括:
●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
--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
--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挫折下行机制: 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
2.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
工作成熟感 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 监督
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 薪资
工作职务的责任感 人际关系
工作的发展前景 工作环境或条件
个人升迁机会 工作安全感
职务、地位
个人生活
--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
--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3.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
Oa+Ob比Ia+Ib
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
(1)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2)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
--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
--当事人心安理得。
(3)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
--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
--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
--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
--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
--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
--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
--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
(4)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
4.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
二、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 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平台方案2: 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 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 参与激励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
平台方案5: 荣誉激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平台方案6: 关心激励
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 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平台方案7: 竞争激励
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平台方案8: 物质激励
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平台方案9: 信息激励
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平台方案10: 文化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1: 自我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2: 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四、人才类别与激励
1.人才模型
2.激励对策
I型人才: 高热情、高能力:这是企业最理想的杰出人才。
----基本对策是重用:给这些人才充分授权,赋予更多的责任。
Ⅱ型人才: 低热情、高能力:这类人才一般对自己的职位和前程没有明确目标。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挽救性。
--不断鼓励、不断鞭策,一方面肯定其能力和信任,一方面给予具体目标和要求。
--必要时在报酬上适当刺激。
--特别要防止这些“怀才不遇”人才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企业,要与他们及时沟通。
(2)勿留性。
--对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干脆趁早辞退。
Ⅲ型人才: 高热情、低能力: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年轻人和新进员工。
--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
--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调整员工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或职务。
Ⅳ人才: 低热情、低能力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有限作用。--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控制所花时间,仅开展小规模培训。--首先
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其工作态度,再安排到合适岗位。
(2)解雇辞退。
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管理层融资收购,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对我国的职业经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何造就他们对企业的忠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珠海市重奖过的科技人员中,迟斌元、查雁群、徐庆中、赵玉成等已经离开原来的公司,自己做了老板。当年,段永平要求“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遭到拒绝,他断然离开这家公司,在东莞创建了“步步高”。珠海市重奖过的科技人员为什么离开原来的企业?段永平为什么离开“小霸王”?他们是不忠诚于原来的企业,但不能说那些科技人员不忠诚于现在的企业,也不能说段永平不忠诚于“步步高”。问
题不在于他们个人,而在于企业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和段永平不忠诚于原来的企业,是因为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他们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他们现在忠诚于所在的企业,是因为企业的激励机制能够对他们产生有效的激励。
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对职业经理产生有效激励呢?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呢?管理层融资收购是一种可行的企业改制方案,通过实施这种改制方案,企业能够建立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并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是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LBO)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借债或其他融资方式所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进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一种金融工具。一般而言,利用杠杆收购来重组目标公司的实施主体,可以是其他公司、合伙人、个人以及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当杠杆收购的实施主体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时,一般意义上的杠杆收购就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作为一种企业改制方案,管理层融资收购的运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管理层人员筹措收购资金并设计管理层激励方案。在收购专家的指导下,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首先提供10%的收购资金;再以公司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大约60%的资金;剩余部分以发行债券的形式向机构投资者(如各种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以及风险基金投资机构等)筹措。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层还要制定以股权为基础的管理层激励方案,这是通过实施管理层融资收购方案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的关键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收购计划。管理层人员筹得资金后,出价购进所在公司的股票和资产。如果购进公司的资产,则由管理层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先组建一家由管理层控制的公司,然后再进行收购。如果购进的是股票,则由管理层购进所在公司一定数额的股票,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
第三阶段,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在管理层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之后,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削减经营成本、改变市场战略、增加利润和现金流量、改进生产设施、改善库存和应收帐款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加强企业管理。在管理层融资收购计划中,管理层是以10%的自有资本来支配其余60%左右的抵押借款和大约30%的债券融资资金的,这意味着:在收购方案完成之后,通过负债方式筹措的大量资金将加大新组建公司的财务风险,公司经营稍有波折,就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导致管理层融资收购计划的失败和企业改制方案的破产。所以,在加强企业管、改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取得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管理层人员,还有必要进行逆向杠杆操作,及时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公开上市、增发股票或其他方式筹措资本,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整资本负债比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要使职业经理服务于企业的利益,必须以一种努力与收益相对称的激励机制为前提。职业经理的最终追求是什么?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对职业经理产生最大激励?--拥有企业股权,从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和企业利润的分享权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也是对他们的最大激励。本质上,管理层融资收购就是利用股权安排来实现激励管理层目的的。在职业经理不持有公司股份或是持有很少股份时,职业经理所感受到的来自利益上的激励就比较小,他们在企业中的努力程度也是很有限的。在管理层收购企业之后,管理层人员会持有很大比例的公司股份,并通过拥有的股权取得了公司的控制权和利润分享权。其实,他们成了企业财产的所有人,也就是成了企业的主人;一旦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利益也就是管理层的利益,企业成功与否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如果经营较好,他们将获得相当大的收益;相反,经营失败,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将遭受损失。正是这种以股权为基础的企业激励机制吸引了优秀的人才,留住了优秀的管理人员,增强了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并改变了他们在企业中的行为,从而造就忠诚的企业管理者。
第五篇:员工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模型
1.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
各需求包括: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
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
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
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
挫折下行机制: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
2.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外在因素)
·工作成熟感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
·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监督
·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薪资
·工作职务的责任感人际关系
·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或条件
·个人升迁机会工作安全感
·职务、地位
·个人生活
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
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3.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
OaOb
IaIb
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
(1)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
(2)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
·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
·当事人心安理得。
(3)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
·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
·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
·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
·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
·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
·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
(4)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
4.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
二、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平台方案2: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参与激励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平台方案5:荣誉激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平台方案6:关心激励
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平台方案7:竞争激励
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平台方案8:物质激励
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平台方案9:信息激励
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
平台方案10:文化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1:自我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2: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四、人才类别与激励
1.人才模型
2.激励对策
Ⅰ型人才:高热情、高能力
这是企业最理想的杰出人才。
基本对策是重用:给这些人才充分授权,赋予更多的责任。
Ⅱ型人才:低热情、高能力
这类人才一般对自己的职位和前程没有明确目标。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挽救性。
·不断鼓励、不断鞭策,一方面肯定其能力和信任,一方面给予具体目标和要求。·必要时在报酬上适当刺激。
·特别要防止这些“怀才不遇”人才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企业,要与他们及时沟通。
(2)勿留性。
·对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干脆趁早辞退。
Ⅲ型人才:高热情、低能力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年轻人和新进员工。
·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
·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调整员工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或职务。
Ⅳ人才:低热情、低能力
对这类人才有不同的应对方向:
(1)有限作用。
·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控制所花时间,仅开展小规模培训。
·首先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其工作态度,再安排到合适岗位。
(2)解雇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