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基础管理不可替代的工具。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发展壮大,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一)强制制度
麦格雷戈的“X理论”以及泰勒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没有责任心,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劳动,甚至不愿意工作。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只会考虑到以怎样的方法强迫员工进行劳动。所以,在工业经济初期,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硬”要求,严格规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对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的动作都有要求。这种程序化的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对员工的关心,只是一味地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员工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服从这种强制制度。
(二)约束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员工渐渐会反抗过于苛刻的制度,争取自己的权利。相应地,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的制度,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正如“人际关系之父”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童工法、缩短工作时间等管理方法,都是前所未见的。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措施的提出,已经不再把人当作“经济人”,而是一种“社会人”来看待了。此时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对人本身有了关心和思考。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制度。从员工来看,管理制度就是一只无形的手,约束他们的行为,若有违反便会受到处罚;但另一方面,员工对这种约束制度并不是特别抵触,制度中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对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不能过紧,否则会如强制制度那样压榨员工,使员工心存不满。此时的管理者不再把人和机器等同,管理制度也不会像机器的使用说明书那样严格教条了。可以说,现在的这种约束制度在管理制度上还是有一定的软化的,但无论从力度还是范围的角度看,都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二、软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陈旧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看似“严格”的管理制度却不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国企改革几经波折,终于逐渐确立了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制度的一种,管理制度也将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沿袭了多年的管理制度终究不能再顺应企业的需求,而将渐渐成为企业的绊脚石。因此,软化企业制度、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环境的变化决定了软化制度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企业如同生物体的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它的生存和发展还必须紧密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近几十年来,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再用一成不变的制度管理企业,否则企业必将被错综多变的外部环境所淘汰。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超市都是用电脑结算,顾客不必等很长时间,收银员也比较轻松。但如果某个超市仍采用20年前商店的收款方式,要收银员用算盘一项一项地算,那这家超市恐怕是无人问津的。
2.内部环境。企业内在的环境是指企业自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如果说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影响作用,那么内部环境对企业来说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同时,内部环境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同样要求管理制度的软化。例如,库存是企业生产运作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管理制度不能适情况而定,则要么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要么影响生产,导致流水线的停工。所以,内部管理制度也是一定要软化的,根据内部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人需求的改变决定了软化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5种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经济人”的假设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社会人”的假设最多也只满足到人的社会需求。如今,现代
人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首肯的是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促使现代人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在现代人这种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制度也必须有逐渐软化的趋势。如果还是以一种硬制度强制员工的行为,员工则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抗议,甚至跳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正是由于需求引发动机,动机又决定行为,如此看来,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促使员工真正地发挥才干,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软化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逐步向厂长制发展,以前的政企不分、企业完全是一个行政单位的企业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中,体现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具有独立财产权力、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新型企业制度。同时,“质量为上、效率优先”逐渐成为各个现代企业追逐的目标。在生产方面,企业希望的上是降低成本;在销售方面,又希望提高利润。兼顾两者的企业,必须以适应其目标实现的制度做为指引企业行动的“风向标”。制度不是僵硬的,而是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创新,制度制定地得体,进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一个企业的发展,成败不仅仅在于它的技术,而在于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制度合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引入“引导”机制的实现方式
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实质上是要求企业引入一种“引导”机制。现存的企业管理制度,“强制”也好,“约束”也罢,都是对员工行为的束缚,说到底还是由管理者制定并要求员工无条件服从。而现代企业倡导的应该是这种“引导”机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调度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引导者、领路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员工说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员工向规范的行为方向发展。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只需要“抛砖引玉”,真正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的还是员工。企业对于“引导”机制的引入,应视环境、发展状况而定,总的来说,是让员工体会到一种氛围。这里对于“引导”机制的引入方式有几点建议:
(一)以道德为导向,倡导人文精神,实现人性化管理
1.以道德为导向。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中不仅有理有法,更要体现情的存在。正如现在倡导由以法治国向以德治国转变一样,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应以道德为导向。管理者犹如一场音乐会的指挥,在工作中只有统筹各方、协调发展,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2.人性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使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任何工作都无法进行,更谈不上管理了。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企业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从而蓬勃发展下去,关键取决于人”。所以,人的作用是万不可忽视的。在倡导人文理念的今天,对企业的管理更要提倡一种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化管理的方法,甚至可以说,人本管理意识是企业的管理之本。企业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管理,它必须调动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对人的关注去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人性化管理便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将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强制制度”软化,让员工在企业中切实感觉到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干。这种人性化管理在企业内不难做到,现在许多公司都会在员工生日时送上一份礼物,这一小小的举动便会让员工倍感温暖,因为他认为收到的不仅是公司给予的礼物与祝福,更是公司对自己的肯定,在日后的工作中定会更加努力地回报公司。相反,强制的硬制度会让员工对工作失去耐心,甚至对企业失去信心。
(二)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实行自我管理
1.标志着员工地位的提升。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地位越来越高。工业经济初期,员工只是企业的受雇者,甚至仅仅被看作是劳动机器,而现在许多企业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这种地位的提升,一方面是企业倡导的,另一方面是员工希望得到的。然而这种变化不应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就了事的,员工的确从内心希望成为企业的主人,这不仅是一种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自身价值的肯定。因此,让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是大有裨益的。
2.制度制定妥当,便于自我管理。以往的制度由管理者制定,但实际的一线工作中必然有一些困难是管理者了解不到的,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容易让员工认为管理者不了解一线员工的疾苦,对制度不免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让员工参与
到制度的制定中,便可以使各种难处得以体现,制度制定地恰如其分,员工也便于自我管理。在制定制度时,可以向企业内的员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或是成立一个由员工组成的制度委员会,及时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感受。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让员工更容易接受。
(三)营造良好氛围,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不单单是指企业提倡的厂旗、厂徽之类的表层文化,更应该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对于管理制度这种中层的企业文化而言,倡导通过明确员工的职责来推动文化的进步。企业不是在真空中发展,员工亦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只有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导致一致的行为规范,即良好制度的产生。
(四)及时修改不合适的制度
企业是在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着的,制度也不可能是静止的。用新的情况去套用旧的制度,必然会约束企业的发展。只有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管理制度,才能使之与企业的运行相适应。远大集团的制度化生存,崇尚的是制度,提倡的却是创新,任何员工如果发现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改正。这种制度的改变也是人本管理的一种,更新制度的过程体现出的是企业民主管理方式和随机应变的管理方法。
当然,管理者在决定充分引导员工的时候,还应做好一些前提工作:设法为员工发挥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等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进行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前面提到的“人性化管理”、“员工自我管理”等软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方法,是引导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将这些具体的工作做到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变革。
四、软化企业管理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视企业发展情况而定
这里倡导的软化企业管理制度,前提是运作了一段时间、管理制度已经比较完备的企业,并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应采取软制度。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就不能一味追求宽松,否则不仅制度不能建立起来,反而使管理者日
后的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在企业文化尚未初步确立,员工还没有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时候,最好不要软化制度。
(二)采取逐渐软化的方法,适可而止
企业管理制度的软化也不是说今天还在强制管理,明天就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软化管理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管理者不仅要明白何时软化制度,更要清楚软化的程度。软化的力度不够,相当于没有做工作,软化地过分,则对管理制度是一种破坏,以前建立的制度体系不仅会土崩瓦解,更会让企业呈现出一盘散沙、无人管理的局面。只有管理者把握适度,软化地恰倒好处,才能使制度真正地为企业服务。
(三)不能脱离科学管理的大前提
制度软化,并不是说要脱离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前提。从现代企业的角度看,科学管理理论是有一定的弊端,它过于忽视人本身的感受,但其提出的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许多理论在当今的管理工作中仍应严格遵循。如果抛开科学管理谈“人性化管理”或是“自我管理”,无异于不打地基直接建高楼,其结果是不得而知的。
综上所述,企业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使工作有效地进行。在管理工作中引入“引导”机制,逐步实现管理制度的软化,必然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篇: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企业的管理工作发展必然需要经历如下一些阶段:
1、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2、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
3、发展高阶,“理性化”,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运作;
4、发展成熟阶段,“文化化”,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共同努力;
5、发展自由阶段:“人性化”,企业超越理性的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
以上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但依然是逐步发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没有先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制度,企业运作无所依据,那么后面的“企业文化”与“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误解了一句话“没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认为企业不需要严密的管理,或者说领导者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比“管理”更重要,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这句话的本意是:企业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后,不再需要强调管理,而企业自能按照既定体系良好运作。
所以说,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业的制度体系,因为各行业还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地补充。因为财务、业务、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差别很大,只是列出参考专案。
一、组织系统(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门负责)
1、公司介绍
2、公司大事记
3、公司章程
4、公司组织架构
5、公司各部门职责
二、行政系统
1、办公室管理制度
2、出差管理制度
3、会议管理制度
4、文书管理制度
5、档案管理制度
6、保密管理制度
7、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8、车辆管理制度
9、安全保卫制度
10、食堂管理制度
11、宿舍管理制度
三、人力资源系统
1、人力资源制度基础档案(人力资源方面不便列为制度的文件可统一到此下管理)
A、组织机构图B、各部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C、公司级别层次表(含薪金等级表)D、职位说明书
2、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招聘管理制度
4、晋升及调任制度
5、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的资料可单独整理,并不断扩充.)
(重点:内部与外部培训师的选拨、培训、考核、评定.)
6、薪资管理制度
7、员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节日、探病等等)
8、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较多,各部门及岗位的考核表)
9、奖惩制度
10、合理化建议制度
11、员工离职管理制度
四、财务系统:(待补充完善)
1、资金管理制度
2、财产管理制度
3、财务控制制度
4、报销管理制度
5、会计档案制度
6、审计工作制度
五、市场管理系统:(根据各企业实际业务补充完善)
1、采购管理制度
2、直属分店管理制度
3、连锁合作店管理制度
六、物流系统:(待补充完善)
1、仓储管理制度(含货物进出程式,手续,流程图)
2、盘点制度
3、电脑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体系:
1、需和总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统一发放;
2、和公司制度差别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础上修改;
3、差别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编制;
4、各分公司管理体系相应部分的协助编制和监督由总公司相应部门负责各分公司的管理体系在总公司行政必须有备份,并在调整时随时上报。
八、制度编制原则和方法:
1、编写项目:所有与正在进行的工作有关的制度档都必须纳入此体系中,除此以外,还需考虑近期发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条款。
2、制度的框架要统一:
A、目的 B、主体内容 C、附件(含附表)
D、相关制度(与此制度密切相关的制度体系内的其他制度)
E、相关资料(指与此项工作相关但更新频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训管理制度”后可有“员工礼仪手册”这一“相关资料”。)
3、制度格式要统一:统一字体、字型大小、目录排列方式、纸张大小及边距、页码格式等。
4、制度编写要“简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证最简洁,最直接,无缺漏地完成此项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弯路。
5、让当事人参与编写的全过程。
6、不求完善公正,因为制度为企业服务的,也需随企业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所以说“没有永远适用的制度”。许多公司并不是疏于制度的订立,而是制度繁多杂乱,政出多门,形成“文山”,相互抵触,叫人无所适从,结果是形同虚设,甚至造成负面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要达到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针对企业制度本身,我们也应该有一个“规章及表单管理制度”,规范规章表单的编写责任,审批程式与许可权,修改程式及许可权,废止程式及许可权,培训及实施过程,下发及管理,定期修订,电脑存档管理等。
第三篇: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2年1月30日
公司发展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2年1月30日
企业的管理工作发展必然需要经历如下一些阶段:
1、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2、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
3、发展高阶,“理性化”,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运作;
4、发展成熟阶段,“文化化”,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共同努力;
5、发展自由阶段:“人性化”,企业超越理性的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以上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但依然是逐步发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没有先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制度,企业运作无所依据,那么后面的“企业文化”与“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误解了一句话“没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认为企业不需要严密的管理,或者说领导者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比“管理”更重要,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这句话的本意是:企业的管理提升到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后,不再需要强调管理,而企业自能按照既定体系良好运作。
所以说,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在此整理出一般企业的制度体系,因为各行业还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地补充。因为财务、业务、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差别很大,只是列出参考专案。
一、组织系统(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门负责)
1、公司介绍
2、公司大事记
3、公司章程
4、公司组织架构
5、公司各部门职责
二、行政系统
1、办公室管理制度
2、出差管理制度
3、会议管理制度
4、文书管理制度
5、档案管理制度
6、保密管理制度
7、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8、车辆管理制度
9、安全保卫制度
10、食堂管理制度
11、宿舍管理制度
三、人力资源系统
1、人力资源制度基础档案(人力资源方面不便列为制度的文件可统一到此下管理)
A、组织机构图B、各部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C、公司级别层次表(含薪金等级表)D、职位说明书
2、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招聘管理制度
4、晋升及调任制度
5、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的资料可单独整理,并不断扩充.)
(重点:内部与外部培训师的选拨、培训、考核、评定.)
6、薪资管理制度
7、员工福利制度(午餐、住宿、生日、节日、探病等等)
8、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附件较多,各部门及岗位的考核表)
9、奖惩制度
10、合理化建议制度
11、员工离职管理制度
四、财务系统:(待补充完善)
1、资金管理制度
2、财产管理制度
3、财务控制制度
4、报销管理制度
5、会计档案制度
6、审计工作制度
五、市场管理系统:(根据各企业实际业务补充完善)
1、采购管理制度
2、直属分店管理制度
3、连锁合作店管理制度
六、物流系统:(待补充完善)
1、仓储管理制度(含货物进出程式,手续,流程图)
2、盘点制度
3、电脑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体系:
1、需和总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统一发放;
2、和公司制度差别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础上修改;
3、差别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编制;
4、各分公司管理体系相应部分的协助编制和监督由总公司相应部门负责各分公司的管理体系在总公司行政必须有备份,并在调整时随时上报。
八、制度编制原则和方法:
1、编写项目:所有与正在进行的工作有关的制度档都必须纳入此体系中,除此以外,还需考虑近期发展可能需要的制度和条款。
2、制度的框架要统一:
A、目的 B、主体内容 C、附件(含附表)
D、相关制度(与此制度密切相关的制度体系内的其他制度)
E、相关资料(指与此项工作相关但更新频繁,不需列入制度的文件,如“培训管理制度”后可有“员工礼仪手册”这一“相关资料”。)
3、制度格式要统一:统一字体、字型大小、目录排列方式、纸张大小及边距、页码格式等。
4、制度编写要“简明扼要”和“易操作”,保证最简洁,最直接,无缺漏地完成此项工作,既不留漏洞,也不走弯路。
5、让当事人参与编写的全过程。
6、不求完善公正,因为制度为企业服务的,也需随企业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所以说“没有永远适用的制度”。许多公司并不是疏于制度的订立,而是制度繁多杂乱,政出多门,形成“文山”,相互抵触,叫人无所适从,结果是形同虚设,甚至造成负面影响。企业管理制度要达到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的要求,所以,针对企业制度本身,我们也应该有一个“规章及表单管理制度”,规范规章表单的编写责任,审批程式与许可权,修改程式及许可权,废止程式及许可权,培训及实施过程,下发及管理,定期修订,电脑存档管理等。
企业的激励机制2012年1月30日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 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 而且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在二者的结合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 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3.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国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
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西方的企业中也普遍采用,例如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任务,他就被批准为“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得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 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
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那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 那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 那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
(二)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见下表:此表摘自鲁直《人类工效学》1999年第一期)
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影响力排序
国外企业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成就公平与发展成就与认可
认可企业发展
工作吸引力工作条件工作激励
责任报酬人际关系
发展人际关系基本需求
责任领导作风
基本需求自主
福利报酬
由此可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
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 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 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 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四)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 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的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家的激励,最近国家出台对企业家的年薪制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第四篇:公司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专题讲座
公司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专题讲座
一、制度管理体系构建
1、制度管理机构的成立
2、制度管理制度
3、制度运行机制
二、管理制度体系基本架构
第一篇法人治理篇
1)、公司章程
2)、股东会议事规则
3)、董事会议事规则
4)、监事会议事规则
5)、总经理工作细则
第二篇生产经营篇
1)、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
2)、合同管理办法
3)、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4)、设备管理制度
5)、采购计划管理办法
6)、仓储管理办法
7)、买卖合同管理办法
8)、电子商务平台询比价采购实施细则
9)、固定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10)、采购(维修)商务纠纷管理办法
11)、采购物资质量管理办法
12)、供应商管理办法
13)、法律事务管理办法
14)、战略规划管理制度(试行)
15)、统计管理制度
16)、会议管理制度
17)、档案管理制度
18)、商业秘密管理规定
19)、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20)、经济活动分析会制度
21)、调度会议制度
22)、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23)、销售管理制度
第三篇 安全技术篇
1)、关于“坚持零理念,持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决定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安全质量检查及跟踪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例检制度)
4)、事故报告、抢救、调查、分析、处理和申报制度
5)、安全奖惩制度
6)、生产技术管理若干规定
7)、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8)、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9)、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第三篇 财务审计篇
1)、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2)、采购与付款管理办法
3)、销售与收款管理暂行办法
4)、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试行)
5)、财务印章管理办法
6)、财务报告制度
7)、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8)、资金计划管理办法
9)、应付账款管理办法
10)、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11)、应收票据管理办法
12)、资金管理办法
13)、发票管理办法
14)、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办法
15)、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
16)、存货管理制度(试行)
17)、对外捐赠管理办法
18)、内部审计制度
19)、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篇 人力资源篇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办法
3)、绩效管理制度
4)、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6)、员工工作调动管理办法
7)、在职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8)、薪酬管理制度
第五篇 党群篇
1)、委员会议事规则细则
2)、关于加强风险防控完善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
三、管理制度体系考核机制
1、管理制度体系考核标准设立
2、管理制度体系考核程序
3、管理制度体系兑现方式
第五篇: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唐山高路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做高品质企业
GLT-GS-12-001员工进、退场程序及有关规定............014 GLT-GS-12-002员工手机话费补助管理办法..............021 GLT-GS-12-003路费报销规定...............023 GLT-GS-12-004劳保福利用品管理制度...........011 GLT-GS-12-005工地考勤制度............006 GLT-GS-12-006延期归队管理规定...............007 GLT-GS-12-007员工家属探亲的管理办法................018 GLT-GS-12-008工地伙食管理制度...............024 GLT-GS-12-009公司图书管理规定...............025 GLT-GS-12-010简报管理制度............027
第二部分做高素质员工
GLT-GS-12-011员工守则及八荣八耻.............002 GLT-GS-12-012签字人员签字九律...............004 GLT-GS-12-013清廉工作“五不准”.............005 GLT-GS-12-014员工风气管理导向...............029 GLT-GS-12-015管理人员导向............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