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加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车辆1001刘斌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开越好,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精神的和谐与文化的和谐。良好的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和谐的社会亦给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提供生长的土壤。
关键词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的本质
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社会文化,那么什么是和谐文化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和谐文化的记载,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都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和谐文化,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也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党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和谐文化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全国文联八次、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和谐文化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标志。,“和谐”作为社会状态,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一种表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社
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适应的。
文化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与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综合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延伸,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综合水平的象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人与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双赢的概念,是一个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系统内部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是文化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其标志是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与社会之间融洽共同前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立在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文化和谐繁荣。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根本都要回归到人,其本质是一致的,作为准确反映社会存在的文化是这一社会的显著标志。
如何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确立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中华先哲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和谐理论,提出了不同关
系不同事物应当在不同环境中以最适合的方式共同生存,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的和谐理念。但是,“和”并不否认矛盾和差异。我们建设和谐文化,要以共同理想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用和谐的理念凝聚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华夏儿女,形成万众一心,形成和谐奋进的强大力量,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而共同奋斗。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积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让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让各国文化相互借鉴,让各种文明竞显风采,让世界成为万紫千红的锦绣花园。
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就是要通过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就是要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认知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就是要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形成以尊重和实践和谐为荣、以背离和破坏和谐为耻的社会风尚;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等,使之成为指导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的框架体系。
和谐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旨意的道德评判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等十分重要。要通过发展和谐文化,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
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发展和谐文化,有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
和谐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同时,还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也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加强教育,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投资的利用效率。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模式,动员
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私人投资教育事业,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同时应加强对教育经费和使用的监督,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其次,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先进文化成果,通过文化的交融整合,吸收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再次,普及科学知识。掌握了科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确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经济建设转移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大家网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人民日报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山西政报
《关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百度文库
第二篇: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只有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才能使我国更早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建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至关重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在这个时候,适宜的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此外我国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对与文化有关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发展相关产业。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加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要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党员在群众中起到带头作用,模范作用。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自律。主动学习,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吴迪
专业班级:电气10-13
电话:***
第三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高邮市龙虬镇 刘宏秀
我国是农村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中、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历史新时期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的要求,而且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的要求。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二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支援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三、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快县、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大多数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继续加大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力度,在某些方面006年、2007年12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的基础上,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
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四是要继续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全面启动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大多数行政村建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并且力争完成所有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和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
五是要精心组织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结合农民艺术节、读书节、“三下乡”等活动,送戏下乡、送电影到村,积极引导市里的各种社会群众文化团体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到农村演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四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人的建设,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新农村,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镇乡、街道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目前的大多数 镇乡、街道文化站发展困难,巩固率不高,30%的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镇乡、街道党政领导思想意识存在偏差,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无力投入。
(二)镇乡、街道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
镇乡、街道文化站是镇乡、街道政府领导下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文化专干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得不到妥善解决。乡镇文化建设缺乏规划和具体措施,文化专干不“专”,大多陷于与文化工作不相关的工作中,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主管部门对镇乡、街道的业务工作管理指导不力,也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开展。村社文化组织和建设更加困难,既无活动场所,也无人员经费。
(三)文化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由于镇乡、街道财力不足和农民收入低下,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场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场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虽然太多的村通了广播,但目前相当多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还有的村广播虽然存在,但很少利用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农业知识。村级书刊报纸每年订得较多,但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村干部独占,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意义。
(四)有不少村子出现了新的文盲,国家关于扫盲的政策被扭曲,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由于教育费用的不断加码,有些农村贫困户的孩子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过程,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上过学,成了新的文盲,据对某村的调查,适龄儿童没有上学的和辍学的达到20%左右。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一些先进思想和主流意识传播较难,农村社会风气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赌博风气比较严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导致赌博之风比较严重。二是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部分地方立碑、敬神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始终缺乏城市的物质基础作为文化的载体。有史以来,我国对于公益型文化设施的建设都以城市为重点,在农村,农民连最基本的水电路建设都要靠自己投资才能得以完善,更何谈文化设施的兴建呢?休闲广场、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对于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不大,国家对于文化机构的设置远不能同城市相比。在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甚至连一个平均六七万人口才设置的一个乡镇文化站专职文化干部都要去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换言之,在广袤的农村,由国家政策规定的每个乡镇将近200平方公里有一个文化站的现状都将在这次改革中成为历史,可以想象农民文化生活的权利保障到了何等低下的程度。
(三)农村土地承包前后差异太大。土地承包前,农民从事公共劳动,有着集体的优越。开展政治学习、政策宣传、休闲娱乐等各项文化活动,要人力,可以从脱产、半脱产或记误工的形式中得到支持;要资金,可以从公益金中列支予以解决。土地承包后,农民的确是换了一个天地,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随着分田单干而烟消云散。现在要想组织一些最简单的文体活动都必须是谁组织谁掏钱,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文化智力资源不断萎缩。农村土地承包之前,要想组织一个宣传队,只须从各村组选派几个爱好文艺且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人,用记误工的办法解决好个人待遇,由县区组织学习培训,一个架子就搭起来了。现在则没有了这方面的条件。又加上城市和农村所享受的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别,更加削弱了农村的文化氛围。勿庸讳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也的确有不少有志青年通过刻苦学习的途径考入了大学,然而,这些人在逃也似的离开农村后,就再也不打算回到这个令人生厌的地方来建设这“幸福美好”的家园了。在这种人人都想跳出“农门”,而绝大多数又无法跳出去的世界里,走出去的是强者,而留下来的则再也不作任何拼争,于是乎习惯了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对毫无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取冷漠和旁观的态度。这倒不是农民不愿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是他们无法享有这种生活。相反,我们则看到纯朴的乡情正在向着赤裸裸的物欲转化。在农村,一些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正在被“笑贫不笑娼”的低俗物欲所替代,一些遒劲的进行曲和革命歌曲正在逐步被“让我最后再爱你一次”所替代。我们常常听到弱小的幼儿都在哼哼着“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等等,真是令人不敢深想。
(五)“文化下乡”是杯水车薪。“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活动,但是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文化下乡”连毛毛雨都算不上,更多的下乡演出则是有偿的,品位高的农民消费不起,层次太差的农民又不喜闻乐见。
(六)县乡财政分灶吃饭以后,农村基层文化长期被冷落。自从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以后,县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上就已无能为 力。自九十年代上中叶开始,涉及文化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活动处于完全停滞状态,这就导致了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和农村文艺爱好者观念陈旧,在文化活动方面没有新的发展,没有新的突破;此后,县市级文化干部也不再下乡;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除人头经费以外基本为零;县乡两级文化管理与联系关系名存实亡。由于县乡两级对农村文化基本放任不管,大多数县市也不再召集乡镇分管文化的领导和文化站长开会,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结帐,农村基层文化也因此长期处于被冷落状态。
三、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贫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所谓农村“大文化”,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文教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小活动站”的思维,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是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局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的大事。过去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文化工作的观念、政策、体制、行为等方面 还带有相当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的群众处于文化饥渴状态,特定的历史环境对农村文化自然要打上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解决好农村文化同农村的经济、政治在发展中共进的关系。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优质服务、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受益面广、较为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才有可能把文化财富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实现文化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要适应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这一重大转变,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 向农村倾斜,就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挖掘和保护优秀文化资源,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体现民族精神,在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并绵延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多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大量流传于农村,这些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靠传承人的口头传授,如果传承人消失,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因此,传承民族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为了避免和防止大量民间文化遗产失散,保存历史记忆,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更应当看到,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原材料”,它积淀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农村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物弃过程。做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既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的需要,也是扩大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的需要,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宣传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意义,让广大群众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保护几台戏曲、几幅剪纸、几尊雕塑、几栋建筑,更是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从而唤起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普查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艺术保护名录、创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搭建展示优秀民间文化平台、评选特色文化村、开展优秀民间文化创作等措施,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 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展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魅力,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艺术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四)是转变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和手段,开展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克服“乡镇所在地就是农村”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在这一误导下往往送文化到乡镇就视为到了基层,很难延伸到自然村,造成农村文化阵地不牢、文化生活缺失、文化土壤“板结”、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就必须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基层是自然村,自然村才是聚族而居的最基层,那里存在着封闭、隔离、孤立等问题。改造农村落后文化的出路在于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这种创新性的文化生活,就是不断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面貌,就是永远让农民群众怀着新奇、幻想和希望去体味文化生活的真正涵义,追求符合农民文化生活习惯的先进文化需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是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举办农村文化节。积极挖掘和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将那些切合农村农民审美特点,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二人转、花灯、剪纸、舞狮、泥塑、麦秸画等进行扶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当地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使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经久不衰。
(五)是努力创新公益文化活动机制,推动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创新公共文化活动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抓好农村文化活动的示范性和导向性的文艺展演和评奖活动。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特别要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实现流动演出、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公益讲座、流动培训和流动展览等服务网络。在推动重大公益文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扩大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以资源开发、基层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大推进共享工程的力度。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由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一批农村实用性强的图书,送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单位,扩大工程扶助范围和受益面,重点向国家、省扶贫的重点县倾斜,解决农村图书陈旧、新书量少、农民“看书难”问题。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坚持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发展的新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实行评选、命名、表彰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估定级机制,将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相应目标列入各级政府部门岗位责任制范畴,确立领导干部政绩的量化考核内容。
(六)是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培训,组织他们到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举办短期培训班、到文化中心户讲课等方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 农村文化建设。鼓励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艺术精品。
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艰苦工作,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多种档次的农村大文化建设的壮观景象,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辉煌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书目:
1、郑杭生、李路路:《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周薇、田丰:《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柯可:《文化广东:现状与前瞻》,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五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阶段的新探索、新实践。近年来,我区挖掘资源,创新方法,设计载体,建设阵地,在培育廉政文化意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各方参与,廉政文化
建设的格局初步形成。抓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会议、刊出宣传橱窗、制作公益广告等,有计划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抓政策措施。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抓组织协调。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形成合力,提高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
(二)挖掘资源,提炼精华,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提炼传统廉政文化精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实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开展“读书思廉”活动,让广大领导干部在阅读我党领导人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革命先辈清正廉洁的崇高风范、中外名家修身齐家的千古美谈、腐败分子蜕变堕落的忏悔反思等廉政文章中修身养德。逐步建立基层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村民大事公决等制度,引导和规范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民主意识,赋予了廉政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大大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科学施政、依法行政、民主理政的意识。
(三)创新载体,建设阵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手段日趋丰富。一是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从政道德主题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宣传,开辟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专栏,积极组织撰写党风廉政的系列文章,激浊扬清,引导舆论。三是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激励先进,对先进文化的培育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四是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廉政文化发展空间,开通了廉政网,点击人数已近*万人次。运用手机短信、发布廉政公益电视广告等形式快速传播廉政信息,有针对性、个性化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五是创作小品、诗歌、歌舞、书画、故事等文艺作品,举办廉政广场文艺汇演、反腐倡廉图片展览等活动,讴歌清正廉洁,抨击腐败丑恶,传播廉政文化,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廉政文化的辐射面不断扩大。以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校园、企业、农村、家庭为重点,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覆盖到全社会。主要通过廉政公益广告、廉政文化长廊、廉政书屋、社区廉政纳凉晚会、播放廉政电影等形式,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和载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廉洁意识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评选表彰廉内助、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赠送廉政台历等形式,组织领导及其家属同听廉政课、同测廉政题,促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荣、以廉为乐的精神境界和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
(一)在道德意识方面,要修身立德,强化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道德性是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政当先重修德。“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进一步深化“读书思廉”,把读书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大力提倡,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加强领导干部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坚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按照“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重点,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先进性意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在社会影响方面,要拓展领域,形成声势,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