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杂记

时间:2019-05-13 07:5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游记》阅读杂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游记》阅读杂记》。

第一篇:《西游记》阅读杂记

《西游记》阅读杂记---团队精神及出路

阅读杂记之一:妖怪的出路

《西游记》是我国明朝中叶产生的一部浪漫主义经典作品,从题材上来说又是一部神话小说。唐僧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经历丰富,牵扯人物众多。有上天的神们,有西天的佛们,有世间的人们,还有洞里的妖们。正是这些神们、佛们、人们、妖们,构成了小说故事的丰富多彩,映射了明朝以来社会人生的千姿百态。

《西游记》成书以来,关于唐僧师徒以及神们佛们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了,今天我想说的则是《西游记》里的妖们。我发现,这些妖怪,他们的出身、特点以及出路,及其准确的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就始终存在的某种社会痼疾,不但具有历史批判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妖怪们的出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身豪门,一类出身草根。出身豪门的妖怪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也不少。比如比丘国丈原来是寿星所骑的一只白鹿,平顶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金炉、银炉的童子,通天河里的魔头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是给弥勒佛司磬的赤眉童儿,狮驼山老怪和二怪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的坐骑青狮和白象,在朱紫国占皇后、吃宫女,弄得国王也差点送命的妖魔赛太岁,原是观音菩萨胯下的金毛犼,碗子山黑松林的黄袍怪更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下界,用孙悟空的话说,是“天上来的精”,而三怪大鹏金翅雕与如来有亲,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是李天王的义女。这些妖怪们不是神佛的部下,就是他们的亲属,在豪门的庇护下兴风作浪,为害人间。出身草根的妖怪,大多为树精山怪,狼虎狐兔,无后台,无支持,单打独斗,势单力薄。最为典型的可举三例,比如白骨精,就是白骨成精,与天上的神、西方的佛毫无瓜葛。再如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木仙庵的四公一仙:十八公劲节、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杏仙,就是桧树、柏树、松树、竹子、杏树老而成精的。还如第六十七回的大蛇精,修行了几百年,因无外力,只能腾云驾雾,吃人吞物,却连个人形都变化不成。

妖怪们的特点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共性,一类是特性。所谓共性就是他们大都追求长生不老,方法就是吃唐僧肉。为达此目标不择手段,百折不挠,甚至不惜断送众多小妖及自己的性命。所谓特性就是豪门出身的妖怪,不但有极大的后台保护,自身武艺高强,而且往往还有从主人那里偷来的独门武器,有众多仆从小妖,法力无边,在人间搅风搅雨,欺男霸女,甚至祸害皇帝妻女,危害国家社稷,就连孙悟空也吃尽了苦头,束手无策。比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在下界时,就从太上老君那里偷了五件宝贝,分别是红葫芦、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和幌金绳,他二人武艺不见得比孙悟空高多少,但那五件宝贝着实了得,不但捉走了唐僧,而且使孙悟空吃尽了苦头,也费尽了周折。再比如红孩儿的三味真火,将孙悟空烧得从空中摔下来,跌到河边昏迷不醒,差点被烧死摔死。还有小雷音寺里的黄眉老怪,主人本是弥勒佛,偷溜下界时拿走了一副金铙、一只敲磬槌、一副袋子,就这三样儿,把人间搅了个天翻地覆,尤其那袋子,动不动就将人物器械一股脑儿装将进去,使得孙悟空及众位神佛毫无办法。这些妖怪们家仆众多,组织严密,横行无忌,危害甚广,与现今有后台保护伞的黑社会组织极为类似。而草根出身的妖怪,他们既没有神兵利器,也没有太高强的武艺,更没有后台保护伞和家人仆从,基本上就是单打独斗,类似于现今的独行盗。比如白骨精,比如荆棘岭木仙庵里的四公一仙,比如那个大蛇精。

妖怪们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被打杀,一条是被救走。被打杀的都是草根出身的妖怪。最典型的要属白骨精了。她想吃唐僧,所以她变美女、变老翁、变老妪,三次变化,三次失败。她知道自己艺不如人,妄图以计谋得胜,尚未给唐僧造成任何伤害,就被孙悟空毫不犹豫的打死了。还有荆棘岭木仙庵的四公一仙,他们掳去唐僧,茶点款待,谈诗论画,风轻云淡,何其儒雅。只是杏仙美女见唐僧丰神俊朗,被迷得晕三倒四,就春心萌动,想与唐僧欢好,被悟空一阵乱棒连根拔除。那位大蛇,还没有修炼到最后成精,也没有主动挑衅要吃唐僧肉,却被悟空猪八戒乱棒乱耙打死了。被救走的,都是豪门出身的妖怪。他们绑吊住唐僧几天几夜,甚至把唐僧放到池水里泡,放到蒸笼里蒸,把悟空也折腾得焦头烂额,但是有后台撑腰保护,孙悟空无可奈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后台保护伞们领走。就连黄风岭上的黄风怪,这只祸害唐僧的老鼠精,也不许孙悟空打死。它是出身于灵山脚下的老鼠,偷吃灵山寺庙中的灯油而成精的。只因为它与如来佛有同乡关系,出身不俗,被灵吉菩萨救走了。这样看来,它比草根出身的“白骨夫人”们要幸运多了。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小说是现实的体现。《西游记》里的佛界、神界、妖界及人间所表现出的种种世态人情,是明朝中叶以来社会生活的写照。仔细对照

思衬,我们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众多不平与不公,也可以在《西游记》的描写中找到踪影。如此看来,历史与文化的确是传承不断的。所以,《西游记》不但有批判历史的意义,更有着批判现实的意义。这也正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经典”所在。

阅读杂记之二:团队精神

《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四人,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取经团队。能够将四人凝聚在一起,历经磨难而不离,遭遇坎坷而不弃,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团结奋斗十几年的,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取得真经,是团队的共同目标,修成正果,是团队成员的个人愿景。只有取得真经,才能修成正果,团队目标与个人愿景完全一致,成了这个团队不屈不挠,战无不胜的根本所在。

作为文学形象,唐僧和沙和尚比较单薄苍白,不如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唐僧是团队中的领袖人物,然而,如果没有观音菩萨的强力支持,他无论如何都是做不下去的。他性格软弱,毫无主见。好事坏事分不清,好话坏话辨不明。猪八戒的谗言他信,对妖怪的离间计,他更是深信不疑。以至于两次赶走孙悟空,将团队带到了空前危险的境地;他工作能力不强,缺乏领导应有的担当和决断。在危急时刻,光知道流眼泪,在困难面前,光知道埋怨别人。作为领导,是非不分,赏罚不明。有时候又异常固执,给团队增添了许多人为的困难;他不懂业务。不但没有一点武艺基础,简直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就连一点自保的能力都不具备。但是,唐僧也有三条优点:出身好。他是“金蝉长老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正正经经的根正苗红;领导信任。他是观音菩萨看上并亲自选定的人,用起来放心;信念坚定。“到得西天,取得真经”,在唐僧的心中从来就没有动摇过。在金钱、美色、皇权帝位的诱惑面前没有动摇过,就连在性命不保的危急时刻,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这些优点就是唐僧在团队中立足的根本。至于那三条缺点,真的不足为虑。唐僧虽然本事不大,但外部有观音菩萨及神们、佛们的强力支持,内部,有孙悟空 “紧箍咒”制约,猪八戒、沙和尚有孙悟空制约,于是就成功的维系了这个取经团队的平衡和团结,牢牢的树立了唐三藏在这个团队中的核心地位和无上权威。

其实,唐僧带领的这个团队,开始并不那么和谐稳定,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成为一个战力卓著的团队的。

孙悟空具有“大闹天宫”的本事,而且就他那猴子的猴性,也不可能轻易的臣服于唐三藏。所以,最初,第一次与“老和尚”有了矛盾,产生分歧的时候,这厮很干脆的扭屁股走他娘的。这可急坏了唐三藏,惹怒了观音菩萨。于是,观音菩萨就给孙猴子戴上了金箍圈,教会了老和尚紧箍咒,以便将孙猴子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即便如此,在头疼欲裂,怒火中烧之际,孙悟空还几次举棒欲打唐三藏。其实。悟空与三藏的冲突是性格与观念的冲突,性格不同,处事观念不同,不可能没有矛盾。在长期战斗、生活和协作中,随着相互了解的深入,两人之间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到了中后期,师徒之间如有分歧,都会在玩笑和打闹中解决问题,绝不会像开始那会儿一样,闹到决裂的边缘。到了后来,感情加深,更是情同兄弟父子,有几次,在解救唐僧无望和怀疑师傅已经遇害时,孙猴子更是悲痛欲绝,泪流满面。

猪八戒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又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善于劳动,在某种情况下也能不怕苦不怕累地实干,比如攀荆棘岭,过稀柿衕,为取经团队的前进扫除障碍,立下了功劳。那副沉重的行李担,也是靠他挑到西天的。而且,在取经途中,他斩妖诛怪,是孙悟空不可缺少的助手。但是,这厮毛病也不少。自私、好色、胆小、懒惰、狡黠。爱耍小聪明,爱贪小便宜,爱弄小事非,爱搞小动作。虽然常搞事,但吃亏受憋的却总是他。可能在高家庄被孙悟空打怕了,只要悟空说一声“把骨拐伸过来,让老孙打五七棒”,他立马就伏贴了。这厮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活脱脱一个旧时代农村懒汉的典型形象。但猪八戒对孙悟空是不服的,有时也觊觎着孙悟空的位子,偶尔也盼望着取而代之,他认为没有孙悟空,他和沙僧一样可以保护唐僧到得西天,取得真经。所以,一路走来,他针对孙悟空的小心眼、小手段不断,就连三打白骨精后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这里边也有老猪很大的功劳呢。可孙悟空被赶走后,取经团队即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猪八戒束手无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小龙马的提示下,到花果山请大师兄回来。

在不断的矛盾冲突和磨合中,大家了解、认识了别人,更了解、认识了自己,团队成员找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在这个团队中,唐僧是灵魂、是旗帜,孙悟空是脊梁、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八戒和沙僧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四人互补性很强,互相不可替代。如果把四人分开,那十几年的慢慢长途,可能就已经消磨尽了斗志而一事无成。可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支持,这个团队达到了和谐稳定的状态,也具有了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对团队的一般特点进行一下大致的概括:团队不是强强联合,而是强项组合。如果取经团队全由孙悟空组成,就乱套了。都由唐僧组成,就困顿了。都由猪八戒和沙和尚组成,就疲软了。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愿景,这是团队团结战斗的动力所在。团队内必须有一个旗帜性人物,才能将团队凝聚到一起。团队最应提倡的风气是“共享”,团队最应具备的品格是善于协作,团队最应提倡的作风是沟通和互补,团队成员最应具备的意识是“全局意识”。

起码,在这个取经团队中是这样的!

第二篇:杂记

我人生的几分之一

题记

寒假闲来无事,品着于丹教授的《趣味人生》,突然之间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点记叙,以备老来回望或者是说对自己的几分之一人生的一个总结。

之所以说是几分之一,是因为我的人生长度那是一个未知,且人生之中又有太多的未知与不可知。如若能活到一百岁,那么现阶段就是我人生的五分之一,如若活到八十岁,那边是我人生的四分之一。因为未来不得而知,故而取此未知之名,或许将来填补,或许永远就是这样的未知也不得而知。

人生这个话题一直以来为众多学者所研究和探讨,最终的成果颇多,但是那都是一个宽泛普遍的概念范畴,只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一个轨道而已。由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不同的人会叙写不同的人生,各自的人生除了共性以外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本文就简要记叙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个性。

(一)自从呱呱坠地至此情景已经二十载有余,前十年的种种轨迹已经随着时间渐渐淡漠逝去,记忆里存在的只是零星的碎片,已经很难把他们编制成一段完整的画卷。目前记忆深处最清楚的莫过于最近四五年的时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如果再不记载下来,或许四五年后这些也都将不复存在。那时的人生或许就只剩下一张白纸了。

自高中始:

高中的生活机械而简单,但是很充实,真真切切的学习到了许多至今任然可以受用的知识。

大学的生活自由而散漫,人生的理想从这里构筑,也从这里起步。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人学会了与人相处、独立生活,学会了面对现实,同时也有了甜蜜浪漫不考虑世俗的爱情。在这里我长大了,成熟了。

大学毕业,面对社会,面对现实,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知道了孝敬父母。也明白了大学里的恋情的宝贵,那种不包含任何世俗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得已,放弃了诺言,放弃了已经规划好的感情,只身一人踏上远方陌生的土地打拼。

面对着工作的一筹莫展,夜夜失眠,熬过多少个艰难的日日夜夜,终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此时的自己也只能一笑而过,因为离梦想所在的地方还很遥远终于明白前路漫漫,无知己相伴的落寞与孤独。不得已学会了独处.......(二)

自从我们的分离已经月余,那种痛楚也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消减。再回到家乡,心里便有种淡淡的忧愁,少了久违的激动与期盼,剩下的只有孤单。还是保持着晚睡晚期的习惯,每天深夜呆坐在一人的小屋里,在黑暗中继续着那段挥之不去的追忆。三年时间的点滴一遍又一遍在脑海中萦绕盘旋,可思来索取,终于在黑暗中睡去。天明之后依然继续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一个电话、一个消息足以慰藉受伤的心灵。但是总是天不遂人愿,姗姗来迟甚至是不再来。此情此景,只能独自承受,以至于慢慢消退。

也许我们都不是纠缠的人,所以总是表现的如此平淡;亦或许我们只是不得已而把它深藏于心也不得而知。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与纠结,未知与不可知。

公务员一直是家人寄托于我身上的梦想,但是屡屡的失败已经让我疲惫不堪了。或许真的是自己的运气不好,亦或许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无论是什么原因,生活上演着这样一出戏,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承受这样的一场游戏?

人们常说:人是命。我的命是什么样的?我迫切的想知道,但就是无法预料。既然不可知,我想我也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去感知或是强知。

(三)仔细斟酌,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自己的问题;而自己的问题之中,最重大的就是命运的问题。对于命运的看法,因人而有种种的差异。有的人在生活当中,遭受到折磨辛劳,往往怨恨命苦;有的人对于自己的遭遇,只知认命,认为人生的一切祸福穷通,都是有命运全排;有的人对于生活的贫苦困顿,则能安贫守节;有的人对于自己的际遇,则保持乐天知命的态度,因此能不忧不惧。我们一直以为不论命运乖舛,或者风云际会,不可一世,都不一定要听天由命。而应该培养洗心革面的器识,创造自己的人生。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由于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有的人为了钱财而生命改观;有的人由于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为了一句话、一个念头,使得人生有天壤之别的变化。转变我们人生的这些因素,本身虽然极其细微,但是影响力却是非常巨大,好比将一枚沙石投掷江海中,沙石虽小,却能震动整个江面,泛起阵阵涟漪。

因为命运我得到了,也因为命运我又失去了。得而复失之后的伤感落寞比起得而复失又是怎么样的一种不堪......(四)2012年2月18日

甘肃白银

延续着自己的梦想,再一次踏入大西北境内。内心少了些许当初的激动与惆怅,此时仿佛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里,隐隐约约有一种归属感。似乎自己就是属于这里,但是我错了。

这里的生活孤单而又落寞,整天就是自己一个人。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甚至连个身影都找不到。每天的忙忙碌碌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时候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不知道该如何?房子里除了一个人静静的呼吸声外,在又不会发出其他的声响。每当这个时候就经不住回忆往昔,眼前总是漂浮着那些曾经很熟悉的身影,亦不知道现在的他们人在何处?在他乡是否和我一样找不到自己甚至于迷失自己。

他乡遇故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似乎只有在文字中才会有所感觉,有一种久违的期待存于胸中。

(五)《奋斗》这部电视剧曾经风靡一时,博得了很多同龄人的青睐。偶然的机会,一个人静静的独自观看了翻拍的电影。总体来说,电影版的《奋斗》情节各方面比起电视剧节奏是稍微快了点,但是电影版的故事讲述有种独特的魅力,那就是瞬间能得到观众的共鸣。

(六)一路奔波劳累,当渐渐接近故乡的时候有点胆怯。家乡的一切都在以一种不容易让人觉察的速度向前走着,而自己依旧保持着一种书生气息,似乎没有丝毫的进步与成功。

虽然有种莫名的害怕,但是已近年迈的母亲躺在医院里,我不得不说服自己战胜胆怯,回到故乡,除了亲人能在心底悸动之外,丝毫没有其他可以言语的。

就着此时的闲暇陪伴在母亲左右,顺便理理自己的思路......(七)

“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此句本为晏殊之《浣溪沙》中之名句,在此将其顺序颠倒似乎更能说明此时之境遇。此此举之妙处就在于道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止其逝去,但在消失的同时,仍然会有更多更加美好的事物诞生并逐渐的走向灭亡。其实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的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罢了。

(八)出差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同时也让人变得很紧张。神经绷得紧了,人感觉到窒息;稍微闲暇了也会觉得疲惫。我不知道是怎么了,是对现状不满意吗?还是多未来没有了信心。

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以前还可以听听身边朋友的意见,而今我只能是苦思冥想。现如今,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上,我迷茫了,不知道该想那个方向走了,分不清楚哪个方向是属于自己的。以前喜欢的突然觉得不喜欢了,以前想干的突然之间觉得不现实。一刹那,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自己的理想在何方了,似乎没有了动力。觉得一切都不在那么重要,我无数遍的问自己,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思索寻找,结果还是没有任何答案凸现出来。只是能感觉到自己走丢了,回不到以前了。人们常说路是自己选的,而我这么多年来,在每个选择上总是瞻前顾后,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当再没有人会给我意见的时候,我不会走了。忘记了步子该怎样抬起该怎样落下。继续现在我看不到希望,展望未来我找不到方向,顿时发现了生活的意义:迷茫---选择---努力---结果。

真的什么都不想去想,昨日之日不可留,现在我只想好好歇歇,顺其自然吧。

第三篇:家访杂记

家访杂记

阳书勇

网络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让人际关系渐为疏远。曾几何时,登门家访与写信一般变得稀少了,短信与电话成了家校联络的主要纽带。

从学校组织集体家访到今天,已经过去整整一期了。一期多来,我和科任老师一道,走访了班级里的二十多名学生,在走访学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感触:对老师的到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是欢迎的。而跟孩子与家长面对面的接触,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到每个孩子与孩子的家庭。

从一假期家访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完成作业情况存在的问题不少。对于我精心布置的作业,部分同学似乎并不领情,许多同学仅完成了《暑假作业》,额外的看书与练字任务,只是草草了之,电视大家都在看,只不过也都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暑假作业到底该怎么布置才能保质保量,让孩子们玩得有意义的同时,又没有落下功课、荒废学业呢?

我想:布置暑假作业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学生的情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对于三年级的这样自主完成作业意识还不强的学生,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大多数孩子还要在家长督促下完成,需家长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既愉快又有质量的暑假。还有不到二十天就开学了,该抓紧时间家访了。

今天上午,我和语文课任教师彭老师走访了学困生李佳和王启航两位同学。

李佳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都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李佳和她一岁大的小堂弟归家里的两位老人看管,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走进李佳家里,刚巧见到李佳正在做寒假作业,爷爷坐在一边抽着草烟。爷爷说,他们管孙子温饱还行,但对于辅导学习真的是力不从心。简单的数学计算还好,稍难的就没法教了,语文更是无能为力。李仲春在七月份随父母去了丽水,这几天刚回家,寒假作业基本没有完成,所以接下来半个月得猛补了。

听了李佳爷爷的这番话,我深感忧虑:我们班里像李佳这样的留守儿童有十几个,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学习基本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态。学得好,没人夸;学不好,也没人责怪。许多孩子对学习成绩高低抱无所谓的态度,日常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常常一玩起来就忘了学习,忘了回家。我想这就是李佳以往总是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根源所在吧。临走时,我与彭老师叮嘱李家爷爷,以后学习辅导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一定要打电话给我们。

离开李佳家后,费了一些周折,我们终于在城郊的扶贫小区找到了王启航的家。没进家门,就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麻将声。王启航的家庭关系较复杂,爸爸和妈妈都是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走到一起,而后才生了他。由于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不同见解,以往我多次与家长联系,他们都是互相推托,都责怪对方不管儿子,让我们哭笑不得。

王启航和他妈妈都不在家,我们刚坐下,王启航的爸爸就向我们倒了一番苦水,说孩子的妈妈对孩子不负责。我和彭老师恳切劝解:其实王启航是一个很单纯的男孩,通过一年的时间和他相处,我们发现他其实很聪明,记性也好。如果他能与孩子的妈妈好好勾通,多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多给孩子一些帮助,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王启航一定会很快进步的。听了我们的话,王启航的爸爸陷入了沉思……我和彭老师都期待这次家访能给王启航以及他的家庭带来些许的改变。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携起手来。家访是老师和家长联系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成功的家访能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能让我们与家长与孩子的心靠得更近。这次家访活动让我感想颇深,受益非浅。

2013--2--15

第四篇:心灵杂记

心灵杂记

(1)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自己一直这样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时常想在文字中睡去。但,现实不允许。我一十八岁了,我知道我已不再属于孩子,应该叫做青年。可我只喜欢叫自己孩子。面对着过去或到来的每一天,我都会感到恐慌。我不害怕长大,只害怕长大的过程。

(2)

俄国的巴尔蒙特说过:为了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生活本来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换个角度去看待,快乐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我注定是个悲观者,注定不苟言笑。生活给我的是这样,我没法改变。我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豪气,现在没有,将来不会有,永远也都不会有。

(3)

我安于宁静。也许是常年生活在偏僻山村的缘故,我一直不太喜欢喧闹的街市。那灯红酒绿的太眩目,太刺眼;那高级的宾馆饭店太高档,太浮华。我不习惯。

特别怀念那稻穗与黄牛交织的日子,那份适然很值得玩味。虽然是烈日与汗水涂染的,但就是觉得充实。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4)

来县城读高中已是第三年了,不觉然地感触颇深。

周末晚上,与室友一起游弋在街道上。昏黄的路灯,摇曳的人影。清风拂面,心中那根易伤感的弦总是被拔动。想到故乡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亲人,我就感到抱歉,我就想哭。那种歇斯底里的冲动一直在我的心底压抑着,我想总有一天它会爆发的。

有时面对着自己那满是红装素裹的成绩单,想着每月从父母手中接过那用血汗换来的生活费,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他们,更对不起两个已辍学的小妹。我常常独自思考:当时间让我们懂得了爱的无私与伟大,当爱已溶入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友情与亲情交织于我们的心灵,当用爱浇灌的生命之花悄悄绽放的时候,当爱已成习惯,你是否已经淡略了这世间最珍贵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年来我也悟出了许多:成功终究是昨夜星辰,勤奋却是不熄的明灯。有话说得好:有作为,十年胜百年;无目标,百岁犹一岁。

我也想过好好努力,但终不成事,我想大概是我的心已被放纵惯,收不回来了。想有番作为,真的很难。

(5)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上帝与魔鬼都是生活的化身。

不管怎样,一切还得继续。

第五篇:教育工作杂记

美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科,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一种特殊手段在音乐课堂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是音乐在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有的育人方式。

《采一束鲜花》是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真挚情感。这一课的学习正值教师节前夕,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契机,在课堂中我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充分聆听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学生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感受到母亲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同时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并以此联想到自己的另一位“母亲”——老师妈妈,以此懂得感恩身边的人。

教学中,学生通过初步整体欣赏歌曲《采一束鲜花》,虽然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情绪,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的疑问。妈妈为什么有喜悦的泪花?为什么说让春色铺满天涯?于是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继续欣赏歌曲,是通过欣赏一段短片一位平凡母亲一天的日程。并请学生解答最初疑问答案。

为了引导他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再次学唱歌曲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得应该用什么情绪、声音和速度来演唱,才能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呢?为什么?”我进一步提问:母亲对孩子不求回报,把自己的爱无私的献给了孩子!我们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谢? 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像歌曲中小朋友给妈妈采鲜花;有的说努力学习报答妈妈,多帮妈妈分担家务……学生们真挚的情感感动着我。

在这一课中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教会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感情。在这一环节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在欣赏歌曲并跟音乐演唱了这首歌曲之后我说: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使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敬爱的老师,送给老师一首我最喜爱的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弹唱了这首歌曲。欣赏过后我提出就在这节音乐课上排练一个小节目在下课的时候送给班主任老师。学生们的情绪空前高涨,认真的排练。在下课前一分钟,让课代表去请老师。我们结合本节课的新学的歌曲为老师表演:听唱《采一束鲜花》并加上动作表演,最后全班齐声向班主任老师念:“写给老师的话”,知道您的用心良苦,感谢您的不厌其烦,献给我最爱的X老师!。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德育之高并不在笔谈默背,而更应该是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渗入心田。这正是音乐的职能、音乐的魅力。

下载《西游记》阅读杂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游记》阅读杂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杂记

    文字里没有江湖 江湖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想去来,不外乎武侠和老子吧!因为关于江湖,最记得的话便出自这两处来源。一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另一处则是老子......

    暑假杂记

    暑假杂记 暑假,是对我们这些辛勤耕耘了一学期的“老黄牛”们一点小小的犒赏。在众多艳羡的目光中,它就那么华华丽丽的降临了。 再不用顶着烈日两点一线来回奔忙,也不必朝七晚七......

    杂记作文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 2、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翟志刚、刘伯明......

    杂记诗歌

    对错真假谁来辨,我情惆怅又流连。好坏自然心自知,却是无奈已思念。不愿三载空流去,喜怒埋葬这几年。欢忧旁人且莫问,我自以情来问天!还是当初夕阳坠,让人憔悴心欲碎。我情既出终不......

    教育杂记5篇

    教育杂记 1,现在的老师难当。学生不学还在其次,不听话、调皮捣蛋的学生经常弄得你生气,心情不爽。影响教学事小,长期生气气出了毛病,影响了老师的身心健康事大。 2,现在的学生难......

    教学随笔杂记

    教学随笔杂记2014年2月26日 这个学期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小学专职科学教师,虽说是副课,但是现在提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通过上好科学课程更是提升学生实践创......

    《山中杂记》说课稿

    《山中杂记》说课稿《山中杂记》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乐趣”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原......

    山中杂记 教案

    北师大 十二册 语文 第 单元 山中杂记 教材分析: 《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