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保密责任协议书
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
试题保密责任协议书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印发《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教学司〔2007〕37号)和《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要求,命题及审题人员要签署保密义务责任协议书,实施命题负责人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在承接命题任务后,主动接受学校、各学院所进行的保密教育,以高度责任感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执行《合肥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安全保密的有关条例》,认真履行职责。
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命题任务。保证命题质量,不出现学术性、政治性错误,不出现工作程序错误。
三、按命题格式打印试卷,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程序交付打印好的试卷及答案。
四、按学校文件要求,试卷和答案分别装入命题专用信封,按照要求分别封装,并标注准确。
并承诺:
一、无亲属参加本年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不向任何人透露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工作情况,不以任何名义变相泄题、漏题,不接受有关考试内容方面的咨询,严格保密试题内容。
三、不以任何理由和形式保留试题副本(包括电子文本)。
四、不举办、不参加任何有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补习、辅导活动。
五、如出现上述违纪违规行为,自愿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中相关条款接受处罚。
命题人签字:
年月日
备注:将此协议书连同试题一起密封在试题袋中。
第二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精选)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管理学原理占75分(50%)和管理经济学占75分(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企业管理运营的规律,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工具与方法。
3、能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考试内容 管理学原理部分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
3、梅奥的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6、西蒙的决策理论;
7、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8、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2、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3、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
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的特点与作用及正确运用法律方法;
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与作用及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
3、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及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
(八)管理决策
1、决策概念和分类;
2、决策的原则与过程;
3、决策的影响因素;
4、决策的方法。
(九)计划与计划工作
1、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
2、计划的性质;
3、计划的分类;
4、如何编制计划;
5、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6、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
7、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和优缺点。
(十)组织设计
1、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形态的关系;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3、锥形组织结构和扁平形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
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5、各种组织形式的依据、优点和局限性。
6、权力的性质和特征。
7、组织中集权与分权问题;
8、制度分权与授权问题。
(十一)人员配备
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4、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选聘程序、方法和考评的内容及考评工作程序和方法。
(十二)组织力量的整合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
2、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
3、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十三)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的内涵及其要素;
2、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的分析标准与内容;
3、管理方格论;
4、领导艺术的基本内涵。
(十四)激励
1、激励的概念与过程;2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3、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
(十五)沟通
1、沟通概念与过程;
2、各种类型沟通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3、非正式沟通的特点及其如何管理;
4、沟通的障碍因素及其克服问题;
5、冲突产生的原因、处理的方法;
6、谈判以及如何谈判。
(十六)控制与控制过程
1、控制的基本原理;
2、有效控制的基本特征;
3、控制过程的基本内容;
4、如何选择控制的重点;
5、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十七)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涵;
2、创新职能的主要内容;
3、创新管理的重点与方法。
管理经济学部分
(一)市场供求分析
1、需求:(1)需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需求定理。(3)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2、供给。(1)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供给定理。(3)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均衡理论及其运用。(1)均衡价格的确定。(2)均衡的变动与供求法则。(3)价格机制的作用。(4)均衡理论的运用。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的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特征。
3、消费者均衡的确定。
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5、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三)需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2、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3、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计算及应用。
(四)生产决策分析
1、生产函数及其分类。
2、单一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计算公式。(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生产的三个阶段与企业的理性选择。
3、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及性质。(2)等成本曲线的含义及特征。(3)最优投入要素的确定。(4)规模收益分析。
4、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1)技术进步对生产函数的影响。(2)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
(五)成本利润分析
1、几个重要的概念(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1)短期成本曲线。(2)边际成本递增规律。(3)长期成本曲线。(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3、成本收益分析方法。(1)贡献分析法。(2)盈亏平衡分析法。(3)利润最大化原则。
(六)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1、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3)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与长期产量决策。
2、完全垄断市场。(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2)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3)完全垄断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3、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2)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七)定价实践
1、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2、常用定价方法。(1)成本加成定价法。(2)增量分析定价法。(3)差别定价法。(4)目标成本定价法。(5)新产品定价法。(6)多产品定价法。(7)内部转移价格。(8)搭配销售定价。
(八)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效率及其标准。
2、市场失灵的概念及原因。
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概率论占60%,数理统计占40%
4、题型结构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计算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证明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要求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能计算一些常见分布的期望、方差。
2、了解假设检验、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统计意义,能解决一些经典模型的检验问题、区间估计、点估计及方差分析。
3、理解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考试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基本概念
1、概率、条件概率、Bayes 公式
2、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3、独立性、伯努利试验
(二)离散随机变量
1、离散随机变量的定义
2、经典的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 a.二项分布 b.几何分布 c.泊松分布 d.超几何分布
3、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公差
4、离散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5、离散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概念
6、二维离散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条件分布、边缘分布及二个离散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
(三)连续随机变量
1、连续随机变量的概念
2、密度函数
3、分布函数
4、常见的连续分布 a.正态分布 b.指数分布 c.均匀分布 d.t分布 e.2分布 f.F分布
5、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
6、连续随机变量独立的定义
7、二维连续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条件密度、边缘分布及二个连续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
8、连续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四)独立随机变量和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
1、依概率收敛
2、以概率 1 收敛(或几乎处处收敛)
3、依分布收敛
4、伯努利大数定律
5、利莫弗林德伯格中心极限定理
(五)点估计
1、无偏估计,克拉美-劳不等式
2、矩估计
3、极大似然估计
(六)区间估计
1、置信区间的概念
2、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的置信区间
3、大样本区间估计
4、两个正态总体期望之差的置信区间(方差已知)
(七)假设检验
1、检验问题的基本要素: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检验的功效、功效函数、检验的拒绝域、原假设、备择假设
2、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的检验问题
3、大样本检验
4、基于成对数据的检验(t 检验)
5、两个正态总体期望之差的检验
(八)方差分析
1、理解方差分析的思想,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2、了解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九)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定义
2、回归线的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
3、回归线的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
4、随机误差(随机标准差)的估计
第四篇: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企业战略管理(复试)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 案例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 25分,共2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常用的战略管理分析工具,理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3、能够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管理问题
●考试内容
1(一)战略管理概论
1、战略管理的本质。
2、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各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
4、战略管理与其他企业管理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5、战略管理要素、战略管理层次与战略管理过程。
6、区分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6)熟悉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
7、管理者在战略管理中的地位,战略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区别。
8、战略管理者的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1、企业战略环境的构成要素。
2、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3、产业竞争性分析。
4、竞争对手分析。
5、行业结构与经济状态的战略分析。
6、行业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
7、掌握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竞争力量;
8、成功关键因素分析的主要思路。(三)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内部环境及其分析方法。
2、企业资源。
3、企业独特竞争能力分析。
4、企业核心能力。(1)核心能力的概念;(2)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3)核心能力的培育方法。
5、战略外包。
6、持续竞争优势。
7、SWOT分析法。
8、战略要素评价矩阵。
9、波士顿矩阵(BCG)。
10、价值链的构成和分析原理。(四)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
1、企业使命的含义。
2、企业使命的意义。
3、企业使命的表述。
4、战略目标。(1)战略目标的定义;(2)战略目标的特征;(3)设定战略目标的原则;(4)设定战略目标的方法和技术;(5)战略目标的表述。
(五)公司战略选择
1、稳定型战略的类型与优缺点。
2、发展战略的每一具体战略类型的含义及其优缺点、适用条件。
3、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4、防御战略。
5、并购与重组战略。(1)企业购并的动因;(2)企业购并易出现的问题;(3)有效购并的要点。
6、国际化战略。
7、专业化战略。
8、一体化战略。(1)一体化战略的类型、动因和优缺点;(2)纵向一体化;(3)横向一体化。
9、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和条件,区分各种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10、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和基本形式。
11、战略匹配。
12、混合型战略。(六)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1、成本领先战略的概念及其形式、适用条件、优缺点、实现途径。
2、差异化战略的概念及其形式、适用条件、优缺点、实现途径。
3、集中化战略的概念及其形式、适用条件、优缺点、实现途径。
4、三类通用竞争战略的异同点。
5、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企业的竞争战略。
6、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阶段的战略选择依据。
7、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背景和动因。
8、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类型。(七)职能战略
1、市场营销战略。(1)市场细分;(2)市场选择;(3)市场进入;(4)市场营销竞争;(5)市场营销组合。
2、财务战略的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利润分配。
3、生产战略的地位、制定过程、问题及对策。
4、研发战略。(1)研究与开发战略的意义;(2)研究与开发战略的类型与选择。
5、人力资源战略。(1)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和目标;(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3)人才结构优化战略;(4)人才使用战略;(5)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
6、每一种职能战略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在整个企业战略体系中的作用。
(八)战略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的融合。
2、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3、组织结构的进化。
4、企业组织的战略创新。
5、战略与资源的关系。
6、企业战略资源。(1)企业战略资源的内容;(2)企业战略资源的评估与分配;(3)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
7、战略管理对企业家的要求;企业家应具备的战略素质;企业家的战略思考逻辑;企业家的培养与激励。
8、战略的权变性特点。
9、战略评价方法及战略选择过程。
(九)战略控制
1、战略控制的特点、原则。
2、战略控制的方式。
3、一个有效的战略控制系统的要求和条件。
4、战略控制的过程。
5、战略控制的基本类型。
6、战略变革的力量分析过程。
第五篇: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
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
《园林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课程考试是为招收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实际动手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园林规划与设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6小时。
三、试卷结构
(一)分数比例
风景园林基础知识占50分,快题设计占100分。
(二)试卷结构
1、基本知识
(1)填空题:占10分,内容为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主要覆盖风景园林专业各部分的知识点。
(2)名词解释:占15分,主要为各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概念及术语。
(3)简答题:占25分。
2、快题设计:占100分,内容为在指定场地上按要求做一套园林规划设计方案。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基本知识
1、考试内容
(1)园林的概念和设计内容:园林的概念,园林的范围,园林相关基本术
语,园林的功能和意义,园林的类型,园林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等。
(2)园林的立意和主题:园林立意及主题概念,园林立意的方法,园林使用功能设置,园林景观内容设置等。
(3)园林的形式及布局:园林的基本布局形式及其特点,布局的依据和要求,布局的方法等。
(4)园林景观及营造手法:园林景观的类型,造景手法的概念,常用造景手法及其要点等。
(5)形态设计基本知识:形态及造型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中形式美的法则,空间限定及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空间尺度与空间效果等。
(6)园林历史与园林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简史,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西方园林简史,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名著,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中外园林历史名人,园林文化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等。
2、考试要求
(1)理解园林的概念,掌握构成园林的要素及其常见表现形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园林的范围并能完整表述当前园林所涵盖的范围;熟练掌握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各种术语和专有名词;了解园林的功能作用和意义,能分析和描述园林的主要价值;了解园林的常见类型及其要求;了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各阶段工作要求;了解园林设计的一般依据和基本原则。
(2)理解园林设计中立意的含义及立意的常见方法,了解意义与设计主题的关系;了解园林作为人们特殊的活动场所,它应该提供和可以提供的使用功能;了解园林中景观内容的一般组成和设计要求。
(3)熟练掌握园林布局的基本形式类型(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及其主要特点,能说明其渊源背景及文化意义;了解面对具体项目时确定布局形式的依据和要求;熟练掌握形成特定布局形式的一般方法。
(4)了解常见园林景观的类型划分及其划分依据;熟练掌握造景手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要点。
(5)了解形态和造型的概念,了解形态构成及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
它们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造型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了解空间限定(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限定)的方法及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点,了解园林中常见的空间类型及设计要点。
(6)了解中外园林发展简史;要求掌握以自然山水园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以规则式园林代表的意大利、法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名著及其主要内容;了解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简史及代表性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园林文化及流派的主要概念及特点。
(二)快题设计
1、考试内容
适度规模的公共园林或居住区庭园的方案设计。
2、考试要求
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场地的园林方案设计,重点测试考生进行园林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应用园林设计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应做到功能明确合理,布局科学完整,景观内容生动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设计方案的表达应准确、充分、美观。
一般设计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
①简明扼要的设计说明;②设计总平面图;③关键的全局立面图或剖面图;④局部的详细设计图或单体设计图;⑤必要的设计表现图;⑥其他必要的图纸(如设计概念分析图、交通系统分析图、空间分析图等,具体内容视设计方案而定)。图纸的具体内容应以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为准则。此外,考生应注意各种图形及文本的合理编排和设计(包括文字的规范书写)也是考察内容之一,应慎重对待。
考生在考试中应自带必要的绘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绘图笔、圆规、分规、各种尺具、上彩色的工具和材料等)及若干数量(6-8张)A2幅面的绘图纸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李敏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园林设计》,唐学山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4、《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园林建筑工程与设计》,吴为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