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管理企业的IT人员
如何管理企业的IT人员
企业规模的扩展严重依赖于企业运作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但同时带来了管理层级多或管理幅度大的问题,IT系统是处理管理层级多或管理幅度大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减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状态下,很多企业将信息技术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而构成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核心人力资源。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有效推进取得成功,除了企业高层的重视,大力的投入,是否有一支高绩效的IT团队也是非常关键,因为他们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名成功的IT经理人或者是一位优秀的CIO,必须学会同时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IT团队的需要以及所面对的情形选择重点,在信息化的建设中,科学分工,齐心协力,使你的团队成为一个强有力高绩效的集体,才能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顺利推进。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将现有IT人才转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予以开发成为IT部门的重要工作。在IT人力资源的规划中最重要的是把人看作IT部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按照IT战略的要求,对IT部门现有的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下面笔者主要从IT激励机制、IT人员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几个方面论述,如何科学地进行IT人员的管理。
IT激励机制
对IT人员的激励以动机激励作为基本出发点,激励IT人员做事情的动机,激励方式包括:
合作
当IT人员受到合作的鼓舞或有机会互相帮助彼此成功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工作。IT经理必须很好地定义自己和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的教练和伙伴,并在这一点上积极与员工沟通,与之达成认识上的共识。
通过绩效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IT经理很好地满足了IT员工协作的需求,激发了IT员工参与的欲望,使IT员工的才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施展,潜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满意
IT经理的工作主要是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反馈给员工,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持续强化正面的行为,使之带来的影响产生倍数效应,不断挖掘员工的潜能。
将员工的表现反馈给员工不仅能帮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当IT员工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性的时候,当员工能理解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贡献的时候,员工会受到激励。
决策
如果IT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被授权进行决策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的工作。授权是对员工信任的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员工信任的基础上,做到用人不疑,对员工任何的不放心与怀疑都会影响授权的技巧和效果。
授权的依据是IT员工的职务说明书,根据员工的职责要求而做,职责要求什么就授受什么样的权限。授权应根据职务说明书的变动进行相应的变动以保证员工的职责和权限相一致。
授权是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而做,先是业务层面,再职能层面,逐步开展,逐步深入,让授权成为激励员工的权仗。
总之,对IT员工进行动机激励是IT员工激励机制的根本点和基本点。
第二篇:企业计量人员如何管理
企业计量人员如何管理?
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完善,能否有效地发挥保证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计量人员的水平。因此,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高、有经验、有才能、懂管理的计量人员队伍,是保证计量检测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企业应保证所有的计量工作都由具备相应资格、受过培训、有经验、有才能的人员来实施,并有人对其工作进行监督。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必须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要求相适应。相适应指的是,计量人员配备的数量要满足工作量的需要,人员结构要合理,人员素质要高,能满足各类计量活动的要求。计量人员中既要配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要配备相当数量技术熟练的计量工人。计量人员队伍应保持稳定,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建立起一支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计量队伍。
(1)计量人员的配备
①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比例应达到行业主管部门配备规范的要求。没有制定行业规范的,建议企业计量人员总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
②企业计量技术人员总数一般应占企业计量人员总数的15%以上。
③从事计量管理的人员应占计量人员总数的5%~10%。
(2)计量人员资格要求
计量是技术较为复杂,涉及知识面较为宽广的一类工作。计量人员从事计量工作,就要求在专业技术面或专业管理方面有相应的水平。目前,对计量人员资格认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对承担计量检定的人员,按国家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和检定人员考核细则的规定,对计量检定人员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试,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持证方能上岗。发证采取单位主管部门颁发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两种形式。检定员证书上标明所能承担的检定项目。
承担计量校准、计量检测的人员,可参照检定人员考核发证办法取得校准或检测人员证。
②对于计量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计量技术人员应有学历的要求,或是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企业在计量技术管理上设置有不同岗位,每个岗位要有岗位职责,要胜任这些职责就要具备一定的水平,就要进行上岗前的考核。这种考核一般由企业组织进行,考核合格的颁发上岗证。
③对于计量管理人员,可以用与计量技术人员相类似的方式和要求进行资格确认。只不过是岗位责任制内容有较大不同,其职责突出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要求,主要应对管理水平进行考核。
④对计量体系进行审核的人员,除了要有学历要求、测量技术基本知识要求、管理水平的要求外,还应按有关体系审核员的标准要求对其考核。企业有条件的,可派员参加国家或省、部级计量部门举办的审核员培训学习。
(3)计量人员的知识培训
对计量人员的培训是随着计量检测体系的建立而进行的。培训应按有关规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计量人员的水平,而计量人员的水平又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计量工作的水平。因此,应对人员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计量人员资格取得后的培训是为了适应测量水平发展的需要。测量新方法的采用,测量技术的进步,以及计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提高,都要求计量人员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因此,对
计量人员的培训应成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活动。对计量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所有计量人员都要求了解和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计量检测体系所依据的国际标准,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本单位计量检测体系的有关手册、文件、程序等。
②测量设备校准、调试、修理、操作的人员,要掌握或了解相关的测量设备原理、结构、性能、使用和溯源等方面知识。
③测量技术人员要掌握基本的误差理论,要熟知相关的测量技术文件,要具有对测量设备计量特性进行误差修正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对相关的测量设备的确认要求及测量新技术、溯源新方法、检测新要求等知识。
④测量管理人员应掌握法制计量管理和科学计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测量设备配置和管理的知识,以及对先进计量管理方法、人际关系技巧、工作统筹计划的了解。
⑤计量体系审核人员,不仅要了解各方面计量管理和测量技术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对其掌握的程度,以增强对体系审核的能力。要更多地了解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和审核质量,提高计量检测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符合性。
对计量人员培训的内容应不限于以上这些,企业应根据需要和发展来确定培训内容,应制定长期或短期培训计划,尽可能落实到每个计量人员。培训计划应有专门机构实施。实施机构应提前准备好培训的教材,提出培训要达到的目的,并将培训结果记录在案。培训重在对知识的掌握,但同时也是对人员的考核。培训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可讲授、自学、函授、使用计算机培训软件、现场操作等。注意收集计量工作正反两方面事例,提高计量培训水平。
(4)计量人员的管理要求
要对计量人员进行严格、科学、系统的管理。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内容要求通过编制的《计量人员管理程序》体现。该程序大体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量人员的种类划分及职责范围的确定;
②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③各种计量人员的资格确定;
④计量人员培训的规定;
⑤明确对计量人员监督管理的机构;
⑥对计量人员的监督及考核规定;
⑦对违反有关规定行为并造成损失的惩处措施;
⑧对业绩突出人员的奖励措施。
对计量人员监督管理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人员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应取消资格。要根据本单位计量体系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计量人员,并相应考虑对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5)建立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
企业应建立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作为计量人员文化水平、工作经验、资质能力、培训经历、技术成果的客观证据。个人技术档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个人情况履历表;
②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专业技术职称及其他资格证复印件;
④计量专业方面的学术论文、技术成果证明复印件;
⑤各类计量培训、考核成绩;
⑥有关的计量工作奖惩证明。
对个人技术档案应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对建档后的新信息,应及时输入,以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有效性。
计量人员的个人技术档案,一般建立在企业计量机构,必要时,也可以建在企业的其他部门。无论建在何部门,都应做到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便于查阅。
(6)开展计量人员考核
考核是人员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培训任用的依据,也是激励的重要手段。人员考核的目的在于计量目标的实现,在于激励人员的进取,在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①考核的内容
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部分。工作绩效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方面;工作能力包括计量业务水平、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工作经验等;工作态度主要是看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事业心、责任感、服务态度、出勤率等。
②考核的标准
对考核内容的具体化就形成考核标准。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考核内容的要求的具体描述;二是评价等级,其中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打分。
③考核的原则
考核工作要搞好,考核目标要实现,就必须坚持考核原则。注意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注意双向沟通,面向未来,面向发展。
④考核的方法
a.确定考核标准。制定人员考核标准要紧贴工作程序要求,考核标准尽量细化量化,内容应当是员工能够掌握或者控制的。
b.把握考核标准。坚持绝对标准,不搞相对标准。拿人跟工作程序比较,确定员工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不将人与人相比,确定谁比谁强,谁比谁差。
c.设计考核表格。考核表格是考核工作的工具,考核标准的展现。设计好考核表格的各个栏目,要求直观、填写方便、汇总便利。
第三篇:企业研发人员管理探析
摘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研发人员的构成与特点及管理的现状与原因,接着针对上述情况,分别从人员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体系、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保护和职业生涯规划七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发人员管理策略研究。最后,总结全文,得出企业对研发人员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研发人员;管理;策略;职业生涯规划。
0引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获得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出现离不开研发人员,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强对此类人员的管理,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研发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研发价值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留住优秀研发人员更是研发人员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给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经验,特进行了此次关于研发人员管理的研究。
1企业研发人员管理概述。
1.1研发人员的特点研发人员主要从事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创造性工作。为研发新产品,一方面企业需要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来研制出新产品,另一方面研发人员需要企业提供昂贵的设备完成工作。研发工作强度大,对脑力和体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研发人员主要由年轻人员构成,这一群体有多具有很高的学历,同时又面临生活、工作双重巨大压力。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研发活动的工作性质导致研发人员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人员和销售员的管理,每个人的业绩量很难确定。高人力资本投入者和所有者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更不同于普通劳动者。另外就是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与其职业技能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1.2研发人员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较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研发人员的管理更是有很大偏差,甚至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对犯法人员放任自由。相反,一些企业管理过分严格,分工过细,难以发挥研发团队的整体创造力,对一些原发性创造性想法重视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研发人员创造力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在下文探讨出一种适合研发人员的管理体系。
2企业研发人员的管理的对策。
2.1用栅栏法进行人员筛选招聘做好对研发人员的有效管理,首先就要做好相关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作为企业方,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出企业的长期发展策略,并据此对员工的能力提出要求,即全员核心胜任能力。基于核心胜任能力,再采用栅栏法筛选。第一道栅栏采用笔试法。笔试内容包括:①基本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认知能力:②知识和技能测试;③性格测试,当然性格测试只是最终录用时的一个参考。
第二道栅栏可采用小组面试法,常用的小组面试法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英文是leadless group discussion,简称lgd olgd考察的是应聘者通过共同讨论解决一个实践中的问题,来考察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领导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在第三道栅栏中,一般采用的是行为面试法,主要是对候选人的过去经历进行挖掘,并作详细的实践分析,以此推测其未来可能作出的行为。在此,主要关注候选人的价值观、工作动力、刨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2.2加强培训对企业研发人员培训的含义,一方面是对目前尚未成长起来的研发人员开发其潜能与素质:另一方面对目前已经成熟的研发人员,进一步提高其能力与素质。
2.2.1自我开发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研发人员的自我发展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研发人员会选择业余进修,企业需要适当增加研发人员的休息时间,使其拥有更多时间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企业还可以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让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212组织培训(d成立研发人员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由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发人员组成,定期针对某个技术问题进行专题自由讨论,甚至可以进行实验。鼓励其将讨论或试验取得的新成果用于工作中。②加强学术培训。各种技术的研发、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变化都很快,这就需要研发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了解新政策。企业也要对研发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主要培训方式有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议、出国考察、专业进修等。③管理沟通培训。良好的沟通和充分的合作对完成工作有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研发部的高层领导,对他们进行团队意识培养更重要。在让他们努力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怎么带领团队更好的完成目标。新产品的出现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进行创新,而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是群里群策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强的科研人员的沟通能力。
2.3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研发部门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如何有效的管理和考核研发人员的创造性活动,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一大难点。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和研发部门人员共同讨论,根据研发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定出一套适合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和标准。
绩效考评时,应采用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它以实际产出为基础,考评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绩和劳动的结果。成绩记录法是新开发出来的一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员。
2.4制定科学的激励体系企业研发人员是从事技术创新的劳动者,属于知识型员工,根据其自身特点,应采用以下激励措施:
2.4.1薪酬激励不合理的薪酬必然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因此,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必须使之与绩效挂钩。
2.4.2股权分享在股份制企业,通过员工持股是研发人员掌握一定的股权,获得长期持续性的激励。研发人员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同样为企业创造着巨大价值。让研发人员分享股份,在体现其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企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和对其知识的认可。这样,就将研发人员的利益和发展自身能力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其更加努力地为企业服务。
2.4.3情感激励知识型员工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受尊重的需求相对较高,尤其对于研发人员,他们自认为对企业的贡献较大,更加渴望被尊重。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多与他们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企业的决策讨论,以增强他们的被认同感和对企业的依赖感。在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一个生日蛋糕,或在节日的时候发放一件小小的礼物,都可能更好地凝聚人才,增强研发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4其他激励如弹性工作制,由于研发人员的工作自主性特点,宽松、灵活的弹性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对于保持创新思维很重要。对于做出特殊贡献的研发人员,可以采取研发成果署名制度,这样既让署名的员工得到社会认可和声誉提升而深受鼓舞,同时对其他员工形成鞭策,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利润分红、科技奖励、科研津贴等方法来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培训激励及职业生涯激励在下文中描述。
2.5确定合理薪酬支付方式在研发项目中,如果项目完成了某个阶段就马上兑现奖金,实际上是在鼓励员工与公司进行短期的结算和交易,导致员工对公司斤斤计较。如果长期这样,员工眼里就只会看“钱”了,只要有更好待遇的地方,他们就会跳槽,不利于公司长久地留住人才,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所以,建议采用工资+奖金的形式。工资基于个人职位、职级及任职资格而定。奖金应该包括个人对项目的实质性贡献,也包括长期的整体性的非项目贡献,如培养新人、构建公司外部研发人脉等。所以,员工个人奖金=奖金总额×『个人基本工资×个人考核系数1/(σ个人基本工资×个人考核系数)。
2.6到位的人力资源保护除了给研发人员配备法定的“五险一金”和假日外,还应设计一些个性化的福利,增强激励作用。
2.6.1设立员工俱乐部,邀请研发人员参加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得研发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机会少,缺乏沟通,其社交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俱乐部,将科研人员和普通员工纳入到俱乐部中来,在丰富他们的生活的同时,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要,由时期工作压力得以减轻。这也将更有利于其为企业创造更大贡献。
2.6.2建立健身房或发放健身卡由于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对体力消耗也很大。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其更好地完成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向研发人员发放~些健身卡或是由企业自行建立对本企业员工开放的健身房,在提高研发人员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其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提供了可能。
此外,企业还可以对研发人员设计如书报费补助、全额带薪假期、带薪病假、培训及学费报销等福利。
2.7采用双职业梯队法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部分研发人员希望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得以发展,而不是去做专职管理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又需要一部分科研人员发展成为管理者。虽然晋升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快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尊重的需要和认可,但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脱离其原来的研究领域和范围的。
双职业梯队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案。员工可以依照管理层级晋升职务,也可以依照相应的技术,专业层级晋升职称。通过建立双职业梯队,企业可以以不同的途径,为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头衔和报酬。
参考文献:
[1】窦胜攻,卢纪华,戴春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封m1一e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陶杰。对企业研发人员的管理与激励。中外企业文化【j】。2003(6)。
f3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下册)i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4】4胡玉敏,郭宝亭。企业中研发人员绩效管理问题探讨。天津科技明。2005(4)。
[5】罗伯特·l马西斯,约翰·h.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10th)f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田效勋。应届大学生招聘测评的困惑与懈决方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ljj.2006f『2)。
【7】薄湘平,周琴。研发人员激励的合理组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j1.2004(2)。
'
【81汪庆春,陈善国。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研究。职业时空fjl.2005(4)。
第四篇: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总结
2010退管工作总结
2010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们村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村为我们村退管工作的根本,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工作目标,继续大力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宣传和全面落实工作。现对半年来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定期召开村退管自管小组会议,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指导,针对日常工作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加以改进,不断提高退管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强化做好社区退管工作的能力。
二、做好人员接收,完善管理服务。我站新接收147名企业退休人员,并及时输入电脑,发放管理服务联系卡,做好退休人员档案的接收和管理工作。根据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各项基础工作要求加强管理服务,组织退管人员定期不定期与退休人员联系沟通,了解情况,切实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
继续完善退休人员健康档案,跟踪了解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
三、完善特殊群体台账,开展帮扶互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善充实了退管自管互助组织,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完善充实了退管自管互助组织,完善了辖区高龄、病残、孤寡、特困人员台帐,现有90岁以上退休人员2人,80岁以上退休老人37人,病残3 人,孤寡3人,特困4人,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帮扶活动。一年来,我站开展了为生活困难企业退休人员送“温暖”活动和“夏送清凉”活动,对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了慰问品。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充分利用春节、“五一”、“七一”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组织开展有益老年人健康、适合老年人参加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联欢会、文艺演出、棋牌比赛、游园登山等活动。春节时期我村组织了“欢乐新春”登香山活动、重阳节参加了镇社保所举办的迎重阳—钓鱼比赛。节日期间我村走访、慰问了特困、孤寡退休人员。
退管工作越来越来忙,但我村和退管小组付出的一份辛勤劳动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的工作,得到广大退休居民的称赞反响。十分良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愿意把这自已的一份余力,无私奉献在退管服务工作中去,做到更好更突出。
第五篇:企业IT人员的管理之道
企业IT人员的管理之道 企业规模的扩展严重依赖于企业运作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但同时带来了管理层级多或管理幅度大的问题,IT系统是处理管理层级多或管理幅度大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减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所以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状态下,很多企业将信息技术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而构成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核心人力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有效推进取得成功,除了企业高层的重视,大力的投入,是否有一支高绩效的IT团队也是非常关键,因为他们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名成功的IT经理人或者是一位优秀的CIO,必须学会同时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IT团队的需要以及所面对的情形选择重点,在信息化的建设中,科学分工,齐心协力,使你的团队成为一个强有力高绩效的集体,才能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顺利推进。
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将现有IT人才转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予以开发成为IT部门的重要工作。在IT人力资源的规划中最重要的是把人看作IT部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按照IT战略的要求,对IT部门现有的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下面笔者主要从IT激励机制、IT人员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几个方面论述,如何科学地进行IT人员的管理。
一、IT激励机制
对IT人员的激励以动机激励作为基本出发点,激励IT人员做事情的动机,激励方式包括:
合作
当IT人员受到合作的鼓舞或有机会互相帮助彼此成功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工作。IT经理必须很好地定义自己和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的教练和伙伴,并在这一点上积极与员工沟通,与之达成认识上的共识。
通过绩效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IT经理很好地满足了IT员工协作的需求,激发了IT员工参与的欲望,使IT员工的才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施展,潜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满意
IT经理的工作主要是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反馈给员工,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持续强化正面的行为,使之带来的影响产生倍数效应,不断挖掘员工的潜能。
将员工的表现反馈给员工不仅能帮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当IT员工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性的时候,当员工能理解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贡献的时候,员工会受到激励;
决策
如果IT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被授权进行决策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的工作。授权是对员工信任的表现,必须建立在对员工信任的基础上,做到用人不疑,对员工任何的不放心与怀疑都会影响授权的技巧和效果。
授权的依据是IT员工的职务说明书,根据员工的职责要求而做,职责要求什么就授受什么样的权限。授权应根据职务说明书的变动进行相应的变动以保证员工的职责和权限相一致。
授权是根据员工的能力水平而做,先是业务层面,再职能层面,逐步开展,逐步深入,让授权成为员工激励的权仗。
总之,对IT员工进行动机激励是IT员工激励机制的根本点和基本点。
二、IT职业发展
只有当员工感觉到在企业中个人有发展空间才会对企业忠诚,因此在设计和建立IT组织机构时应该考虑到为每个员工提供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
职称与人员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
IT战略规划───战略分析员;
业务需求───业务调研员、业务分析员、高级业务分析员、首席业务分析师;
开发与部署───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首席业务/应用设计师;
支持与维护───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高级系统管理员、首席架构设计师;
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经理。
三、培训体系
依据IT人员的职业发展计划,为了促进IT人员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企业需要为IT人员提供培训环境。在IT部门中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加强IT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确立教育培训的战略性地位,建立“学习型组织”,将教育培训制度化。
加强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既精通市场运作规则,又能准确把握国内外IT行业发展趋势,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同时,依据管理要求和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对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适合自身的培训体系,逐步建设高素质的IT员工队伍。
四、绩效考核
建立符合IT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是进行薪酬分配,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内容。
五、薪酬体系
有效的薪酬制度是吸引、留住、激励高素质IT人才的必要条件。薪酬体系的内容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红利、股权,还包括职权、信息、机会、学习等,其中分层分类的设计原则是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即不同级别和层次的IT人员所采用的薪酬体系是不同的。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管理组合,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发挥IT人员的创造性,保证IT人员的稳定性,保证企业IT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IT服务的质量,保证应用系统安全管理等等,从而实现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