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管理方法
中小企业管理
一、企业管理的“三层四治”
好的管理应该是“看人下菜”,您的企业如果有100人,您就做100道适合各人口味的菜,这样,您的员工才会快乐,才能迸发出激情和创造力,这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化管理。但是,这似乎是办不到的。怎么办呢?人是分层次的,而相同层次的人的价值观又是基本一致的,这就给了我们一种可能:把100个人,按能力、需求、价值取向等大致相同的“口味”分成三个“盘子”,这样做几道菜就可以基本满足全体人员的需要了。这三个“盘子”,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
上述三层人员,有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和不同的分工责任以及不同的利益诉求,因而在管理上要区别对待。
企业的发展,当以紧密层为要。紧密层的员工,多数是部门领导,他们能力大,选择的余地也大,可是获取的报酬远没有核心层的多。对这个盘子的人,要实行儒家的“礼治”;松散层负责最前沿的个案作业,热情难以持久,往往在别人的推动下才出成绩,所以对这个盘子的人,要实行墨家的“人治”;公司的运营机制,必须要靠制度确立下来,在执行制度方面,要实行法家的“法治”;每个人都有缺点,甚至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管理者不要老是揪着人家的缺点不放,对待缺点,最好能实行道家的“不治”(无为而治)。
一般来说,核心层为决策层,紧密层为组织层,松散层为作业层。这三层一级“勾”着一级,共同组成公司的执行力。
明晰了管理的分类层次,我们就不难发现,决策层是“帅”,组织层是“将”,作业层是“兵”。如果兵随将转,将听帅令,一级“勾”着一级,一层管着一层,各项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循序而行。反之,如果“勾”错级次,就会引发内乱。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日》,给我们上了一课。张灵甫由于友军见死不救,被华野围歼在孟良崮上。为什么友军见死不救呢?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张灵甫狂妄,得罪了其他将领,其实张灵甫的覆灭绝不是他的狂妄造成的。张灵甫无论有多么狂妄,同僚只会对其鄙弃或者憎恶而已,断不会到了为了置其于死地而牺牲国家利益的地步。是蒋介石这个老板,越着国防部、剿总司令部、兵团司令部直接抬举他,让各级下属都不舒服,所以大家才心照不宣,阳奉阴违,见死不救的,可见,越级的危害有多大。
二、“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比较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时候要洞察人心、人性,要符合人心、人性。也就是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利益为本,以利益为本就要尊重自私。
自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也有别于个人的贪婪。动物的本能是吃饱而已,没有占有剩余财产的欲望;自私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有尺度的占有。而贪婪是对占有的一种没有尺度的疯狂。人如果不自私,社会就失去了立法的依据,所以,私而不贪,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自私的外在表现是“为我所用”。因为人都需要为我所用,所以你必须先为他人所用,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自私需要心理平衡,心理不平衡是由比较产生的。所以在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当事人对利益分配的心理感受,不能用绝对平均来对待,“他”感觉合理才合理。
自私需要尊重个体的存在。领导不可忽视任何员工的存在,您如果忽视了他的存在,他就要释放干扰。
自私要求团队成员共同成长。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其他团队成员不能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拉住你不让你“得道”。如果其他团队成员能够跟着“升天”,他们就会托着你让你赶快“得道”,这也是民族的特点之一。
自私需要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是培养员工忠诚度的基本要求。
所谓“人情化”管理,就是老板淡化了上面所说的几点,特别注重与员工培养“感情”。他们或者靠与员工掏心窝子拉近距离,或者画大饼让员工产生短暂的激情,要么就是额外给些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这样的做法,有用有效但有限,久而久之,员工就会觉得老板淡如白开水。
人变化最快的也是最靠不住的就是“情”。过分讲情的人也必然为情所累。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老板必须“不爱”自己的员工,因为无爱才能使管理更有效。
老板做事要讲规矩,千万不要与员工“海誓山盟”,也不要相信员工对你的海誓山盟。谁相信了这种海誓山盟,谁就会上当受骗,到时候损失的只能是你的人格和财富。其实“海誓山盟”是因为有的老板喜欢搞个人崇拜诱发出来的。员工也知道是逢场作戏,只不过是将计就计,反正最后吃亏的还是老板自己。
三、确定性管理与艺术性管理的对接
确定性管理,就是在人、财、物的使用上,要做到三定,即:定性、定度、定时。不能确定的管理,等于没有管理。三定,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任何一件小事,全公司都知道这件事应该归谁管。甚至管的是否到位,每个人都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样,管理脉络就会清晰,管理程序就会简单,工作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有效的管理就是要员工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否则就会有令没人行,有禁无法止。
艺术性管理,是指一样的话不一样的说,一样的事不一样做。这个不一样,就是拣客体乐于接受的去说、去做。也就是管理的内容虽然没变但形式却变了。一个Q公司的董事长如何艺术地化解矛盾的,情节如下:
Q公司为某大型民营企业,按照惯例,每年都要给员工发放两个月薪水的年终奖。可这一年,公司业绩滑坡,公司年终只能按一个月发。总经理怕员工情绪受影响,就去请示董事长。董事长如此这般地做了一番安排,总经理领命而去。第二天,人事部放出消息,说企业亏损,年后将裁员50%。职工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唯恐进入被裁之列。三日后,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总经理在会上宣布,考虑到员工追随公司多年,企业再难,也不忍心与员工分开,所以董事会决定,公司不裁员,只是将今年的年终奖取消。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董事长赶来了,总经理请董事长讲话。董事长充分肯定了员工的贡献,同时指出年终奖还是要发,发不出两个月的发一个月的也要发,必须发!台上刚说完,台下群情激动,竟有人喊出了“公司万岁”、“董事长万岁”的口号,眼睁睁看着削减奖金变成了鼓励士气,你说艺术不艺术?
艺术性管理,还表现在营销方面。在现今红海一片的市场上,过去简单的营销技巧已经明显不够用了,营销理应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艺术性,还表现在管理的“齿轮效应”上。巧妙地利用员工长处和短处进行搭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还有,针对员工的个性进行激将等,都是艺术化的具体体现。
四、商场不是战场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两者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战场上,如果君弱臣强,就有可能臣把君推翻,而且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有的君不敢用能臣,即使用了也做不到用人不疑。而老板却可以放手让能人去干,老板有法定的分配权,永无被推翻的顾虑;第二,战场上能够让部众拼死,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为保命而战,而商场上的“士兵”是为“势”而战,为利而战。企业如果失去了势,员工如果得不到利,老板玩的所有的“情”都变成了花言巧语。员工也会跑到“敌人”那边,所以商场上发生“投敌现象”就比较正常。这也提示老板们,要做企业家,不要搞“山头主义”,狭隘的山头主义是靠不住的。
五、经常性的制度是成功管理的不二法门
成功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人性”的制度,这套制度必须是“铁的”和“活的”。所谓铁的,就是不能变;所谓活的,就是要“能动地参与”。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执行前的“民主议事”制度。
(二)执行中的“调度听证”制度。
(三)执行后的“问责赏罚”制度。
(一)执行前的“民主议事”制度
所谓企业决策,通俗一点说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需要做且能够做得到的事情。需要做是前提,做得到是基础,用正确的方法做是保障。而这一切都不能靠拍大腿来决定。决策一定是科学的,错误的决定不叫决策。决策的过程最好能符合下面三部曲:
第一步,要鼓励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建议提出来后要交给“组织会议”商议(组织会议由组织层的干部组成),组织层要在两周内完成对建议的讨论。讨论时要全面、具体,要进行对抗性的思辨,必要时应启动市场调查,论证后拿出可行性议案。议案包括提建议人、建议内容、价值评估、操作办法、风险规避、参与论证的人员等。该议案提交决策层申请批准。
第二步,决策层接到该议案后,要在一周内做出是否实施的决定。决定实施的,应拿出指导性意见:决定不实施的,应向组织会议说明理由,并由组织层向建议人做出解释。
第三步,批准后的议案,交付“调度会议”组织实施。调度会的负责人有决策层指定,作为本案的最终负责人,统一调配公司资源,全权负责本案的执行管理。
在执行上面三步时,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即便是企业老总的想法也只是建议,也应该向“组织会议”提出,如果老总坚持要干,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征服组织层,不能靠行政命令,因为这件事总还是需要下面去执行。下面讨论的过程也是个理解的过程。再者,老总虽然有高度,却未必了解执行的难度。二是在组织会议讨论的时候,要实行会上讲话免责制,鼓励员工敢讲话,讲真话。三是要在法定的时间内结案,既不能久拖不议,也不能久议不决。对采纳的建议,公司要给予建议人适当的奖励,对未采纳的建议,直属上级要给予建议人认真的回应,以避免挫伤其积极性。
(二)执行中的“调度听证”制度
执行的概念,在很多企业都是模糊不清的。通常的理解,高层做决策,中层搞管理,底层抓执行。这种理解已经害死了一大批企业,且死后都不知是怎么死的。企业和企业之间,资源大抵是相同的,但为什么有的搞得好,有的搞得不好,这就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构成了企业的“执行力”。所以,企业的执行力其实就是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能够综合利用企业资源的,当首推总经理,总经理应该参与企业的执行。
要提高执行力,许多企业都采用了会议解决问题的方式,但遗憾的是,多数都“有会无议”,没有捕捉到灵魂的东西。就如同任何一项有价值的工作,只要能做到“极致”,就一定会取得成就一样,管理工作也需要认真到极致才能奏效。针对某些企业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可以实行《调度听证制度》。
调度听证,是指将涉及执行的所有人员,按照“定性、定度、定时”的三确定原则,以会议的形式,公开透明地予以确认,并且执行情况要在下次会议上进行听证。调度听证会的所有内容均记录在案,作为赏罚的依据。
调度听证会要定期举行,最好每周一次。调度听证会的主持人要有全局意识,对公司战略成竹在胸,并且观察入微,心细如发,多谋善断。会议应由总经理亲自主持。
(三)执行后的“问责赏罚”制度
这是《调度听证》的配套制度。问责,是精神层面的诘问、责备、赏罚,则是物质层面的奖励或处罚。如果没有“问责赏罚”作保障,“调度听证”就会流于形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种适合易行的管理机制,既不单纯是“人治”,也不单纯是“法治”,她是人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是“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的最好体现。
第二篇: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时间:2010-03-10 | 来源:互联网 | 责任编辑:飞儿 | 阅读: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众说纷纭,世界工厂网的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不同企业、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工厂网的小编就收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
关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汇总起来大致有以下八点。
1.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每个人对自己都是如此简单,而对他人却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2.聆听员工的心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的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你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的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3.管理方法经常创新。管理员工就象开汽车,司机在开车时需小心的看着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变化,指示器的指针有变化,他就应转动方向盘,防止翻车撞人。管理员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员要让其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以防止其出现偏误。在稳定的大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的管理下属,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业的蓝图。管理者要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
理中的新情况,就必须要有超越陈规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滑到了亏损的边缘。艾柯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不到两年,终于使濒临波产的公司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4.德才兼备,量才使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能力、性格、态度、知识、修养等方面各有长处和短处,用人的关键是适用性。为此,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先要了解每个人的特点,是个员工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独资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在许多企业的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关于处理事务的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这才称的上是优秀的职员。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看到人士考核表上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观察,结合每个员工的长处给于是当的工作。在从他们工作过程中观察其处事态度、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测出其下属的潜能。也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灵活、有效、成功地管理他的员工、使事业蒸蒸日上。
5.淡化权利,强化权威。对员工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者,或下属对上司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或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6.允许员工犯错误。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做事自然不可能事事成功,一个人能多做正确的事,少做错误的事情,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若要求下属不犯任何错误,就会抑制冒险精神,使之缩手缩脚,使去可能成功的商机。冒险精神是一种宝贵的企业家素质,冒险需要勇气和资本。若能从不确定的精神中,靠着某种灵感去冒险,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但也有可能招致失败。若管理者不允许员工失败,冒险失败会受到上司的严惩,则员工就回报着不做不错的观念,这样企业便是去赖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身为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理性的去冒险、去创新、去抓住商机,应允许员工失败。当下属冒险犯了平常的小错时,不应过多职责;当冒险成功时,务必多加赞赏,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7.引导员工合理竞争。在中小型企业中,员工之间也是存在竞争性的,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正当竞争就是采取正当手段或积极方式正向攀比,不正当竞争就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制约、压制或打击竞争对手。作为一名管理者,关注员工心理的变化,适时采取措施,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正当竞争是其重要的职责。为此,人员管理有一套正确的业绩评估机制,要以工作工作实绩评估其能力,不要根据员工的意见或上级领导的偏好、人际关系来评价员工,从而使员工的考评尽可能公正客观。同时,企业内部应建立正常的公开的信息渠道,、让员工多接触、多交流、有意见正面沟通。
8.激发员工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和行动军来源于大脑皮层的活动,而大脑皮层又有内侧与外侧之分,这两部分个又不同的功能。管理者应将这一原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二、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关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点。
1.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超越的过程
成功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辩证法的演绎史。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要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否定自我的过去,构建自我的未来。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如今的企业巨擎,关键在于其在不断变革过程中的采用新的发展模式与管理方法。
在60年代,通用电器公司有一个高度分权的利润中心结构。这种结构共分四层,最下层是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有一个利润中心。70年代初期开始、公司开始制定战略性计划,并建立了一套制定战略性计划的机构、程序和原则。到了90年代,为了应付日益扩大的规模,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层——大部。
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娃哈哈集团之所以能够从作坊式的生产车间脱颖而出发展为国内著名企业,和他们在管理上从职能导向转向流程导向,再晋升到市场链导向的变革是分不开的。通过变革搭建起来的新管理系统,使人才成长、员工积极性、绩效调整以及新思路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自动扩张与成长机制,对于面临入关、信息化和靠冲锋陷阵打拼出来的大批国内中小企业,只有依据环境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调整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为了顺应时局变化、把握时代脉搏,中国中小企业当前应当及时的确立“一个构架、五个导入”的企业改革框架与定位,即“以目标管理为框架,导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预决策体系”。构建这样的管理体系将为国内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稳步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标管理是企业的发展框架
目标管理就是将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命运的企业发展量成为具体的目标,在大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把这个发展目标再细化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并且对每个人每天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通过完成这些细小的目标来实现公司大的发展目标。
通过目标管理可以是公司长远的发展目标落实为可以操作的工作目标,让每个人每天都知道应当完成什么任务、达到哪些目标,并且通过检查可以知道自己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个人努力所带来的收入。
目标管理避免了员工因工作方向不清晰而导致的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因为很多员工不是不想工作,而是他们不知道应该做哪些工作,目标管理的引入给每个人都确定了明晰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
第三篇: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管理者有效工作的法宝。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方法,能得到各层次各类型人员的接受,并赢得支持与合作;能减少工作障碍,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心境,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一、通过心理接触,增进领导与教职工的理解与信任
1.把握教师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
心理接触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受,将对方看作是值得尊敬、关心和真诚合作的朋友。学校领导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娱乐活动等形式,深入到教师中,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思想倾向的肯定与否定,都采用和善友好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们个人的习惯、特长、愿望、兴趣爱好等表示心中有数和尊重,并给其创造发展的机会。在与教职工谈话时,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教职工就会立刻感到自己受到了真正的重视,从而达到心理接触的目的,取得教师对自己的信任。
2.迂回心理接触,赢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
谈心是思想工作的传统模式。原没有较多思想沟通的双方都可能对正式的谈心有心理障碍,很难潜心入境,缺乏真诚,双方感情投入慢、投入少,甚至有人会产生抵触情绪。实践证明,在谈心条件尚不成熟,即双方心理沟通少,心理生疏度大的时候,利用迂回方法与教师进行心理接触,可能更奏效。迂回心理接触方法的最好形式是暗示。在工作过程中,领导者首先要在群众心目中形成非权力影响力,即让他们了解你的德才学识,在工作上肯定你,在情感上接受你,感觉到你对角色的适应,感觉到你对工作真诚投入而值得信赖,值得尊重。当他自觉创造舆论时,说明你在他面前的客观行为已经引起心理共鸣,谈心的条件便成熟了,这才可能进一步有更深的心理接触,互通思想,赢得理解与支持。迂回心理接触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利用交叉的多向的信息传递渠道。间接表达你对教师专业素质、胜任工作的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其优点、特长的赞赏。切不可在他们面前任意诋毁别人,同时还要相信同事不会做出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威信和利益的事情。这是一种工作策略,决不是顺情说好话的“好好主义”的表现。
3.把握群体心理活动特点,接受非正式组织
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胸怀,是否与群众心理相容,还表现在他是否接受或有能力面对各种非正式组织。抵制任何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斥之为搞小团体主义、搞帮派、风气不正……这似乎成为一些干部的思维定势。这个事实反映有些干部思想僵化、教条,不懂管理科学,无领导胸怀,心理相容能力差。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它的产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其形成有志向性、兴趣性、情绪性、社交性、利害性等因素的影响。其特点是领袖人物的自然形成和不确定性,共同目标的不自觉性,成员形成与变动的不固定性。由于组织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因此,在正式组织之中都有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存在,二者常常相伴而存,相促而生。在管理上,不可以忽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作为正式组织的领导者要重视它、正确对待它,了解这个群体心理,把握这个群体的心理倾向,因势利导,化弊为利,加以利用,使其更好地为实现正式组织目标服务。
二、讲究管理方法,保证学校团体的心理相容
1.正确用权,使群众与领导者心理相容
领导是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实现领导,其基础是权威。正式权威是由上级任命的法定的地位和权力;非正式权威是指不依靠上级任命而靠领导者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而产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式权威比正式权威更重要。因为对被领导者来说,前者是自愿的,而后者则往往是强制的。学校领导者要树立自身的权威,做到与群众心理相容,首先应树立服务的思想。服务的思想是领导者获得被领导者信任与支持的主要源泉之一,是领导者增强影响力的催化剂。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心理接触,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感化教职工,你便获得了实现领导的可能。其次,要尽责任,这是影响领导者权威的重要因素。要摆正责任与权力的关系,事实上责任比权力更重要。任何一位领导,当你面对群众只要权力而不尽责任、不负责任或怕负责任时,群众在心理上就不会接受你,你在他心目中也就不再是领导。第三是要正确行使职权。任何有职不管事,没有职务反而有权,以及“越权”、“专权”行为,都是不能正确使用职权的表现。由此造成组织成员不听从你的领导,你也就没有领导权威,就不能与教职工心理相容,顺利合作。
2.合理分权,使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心理相容
分权是一种职权分散化的政策。分权不当会造成领导之间的心理不相容。产生矛盾和内耗,从而影响集体的战斗力。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常常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校长分派主管后勤的副校长去管招生与教学,而后勤工作由校
第四篇:汉能化工: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方法的创新
汉能化工: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方法的创新
1、组织机构创新
中小型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试制一般来说宜组建一个综合技术部门负责新产品开发管理较为合适,由技术厂长全面主管,生产厂长协助主管(主要分管试制进度及试制与生产协调的工作)。厂部对综合技术部门赋予权力和政策,使之在新产品开发管理方面具有权威性。
2、项目管理方法创新
为进一步细致准确地控制各项目进展及项目中关键件的试制进度,在项目管理中可采用设备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作为对网络计划的补充。
3、计划编制方法创新
为了改变传统做法编制计划的弊端,应首推网络计划法,即计划的编制采取三级管理:项目负责人编制网络计划,计划人员是根据网络计划编制全面的开发试制计划,基层单位根据以上两种计划编制内部作业计划。
4、信息沟通处理方法创新
信息的传递、处理及反馈必须准确、及时。根据工作实践,按照信息处理的原则:将项目负责人作为信息控制处理中心,各基层单位向中心反馈信息,厂领导从项目负责人处获取信息;管理部门在项目负责人的监控下每月以“新产品简报”形式向各级领导和部门传递信息,并对相关情况作出处理。
5、生产技术准备管理创新
新产品试制完成后,只有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才能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赢得市场份额,为企业获得效益,因此生产技术准备与新产品试制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需要,将新产品试制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可有效加快批量生产的步伐。
Vlander.1688.com
第五篇:浅谈班级管理方法
浅
谈
班
级
管
理
方
法
梁化镇中心小学陈锐剑
2015.4 浅谈班级管理方法
梁化镇中心小学 陈锐剑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来讲,在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班级规划等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对于该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是班集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处处注意修养,遇到偶发事件总是认真对待,谨慎处理。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侯课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工作中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划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如发现地上有纸片,自己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摆放整齐;讲台上作业本乱扔,自己整理整齐。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老师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渐渐地这些小事不用老师操心,他们就可以自己做到了。使我感到榜样作用的无穷魅力。
二、培养班干部、树立学生干部形象
班级是组成学习的基础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而学生干部——学生群体的骨干力量,班级组成的核心,它作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他们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可以铺垫他们未来生活的道路。活动中发现人才,使用中培养能力。那么,如何选拔呢?
首先,了解学生,建立临时班委。刚接受新班级,大家彼此都不熟悉,因此,不要急于一开始就选择班干部,而要首先了解学生,班主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学生,第一,查看学生的档案,看看学生以前是否担任过班干,成绩是否优秀。第二,从日常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观察其是否具有担任班干的潜质等。第三,通过与以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要确定的人选。另外,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组成临时班委会,暂时开展班级工作。但这段时间不要太长。第三,进行民主选举。经过一段时间,临时班委成员的工作能力大家都有所了解,这个时候,就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民主选举,最终确立正式的班委。但并不意味着是贯穿始终的结果。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在班干部的选拔上,要引进了竞争机制。创造一种生机勃勃的竞争环境,不合适的干部要适当调换,同时,在不影响班级工作的前提下给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机会。
在班级集体的形成中,学生干部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预测超前等意识,而且注个性发展和思想文化素质的发展,特别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学生人格、品行、修养、理想信念熏陶和培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班集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班级文化、集体荣誉感是影响班级氛围的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体身心和品德的发展。班级文化具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功能。因此,班主任应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真谛在于塑造文化集体和文化人格。由于各个班级的特点不同,因而,班主任要建立文明、整洁、规范的文化环境,把学生带入有责任感、自律感的氛围中。同时,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它包括布置教室、办好板报班级宣传栏等。
最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从而使班级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那么,如何培养呢?
第一,采取多表扬、鼓励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树立集体荣誉感。表扬是个体有意无意地给他人以正面的肯定评价。在生活中,个体需要别人的表扬,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在班级中,学生希望引起班主任的注意,得到班主任的表扬,班主任应利用这一心里采取多表扬、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为班级服务的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如在班上发现某某同学早早到校,主动打扫卫生。班主任要抓住这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在班会课上及时表扬,使大家认识到他这样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心一意为同学们服务就是对我们这个班集体的热爱。这样表扬的次数多了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班风已悄然形成,集体荣誉感逐步得到确立。
第二,通过学习及各项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要体现在学习上。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只有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是真实地热爱集体。在一个班级中,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爱学习的,要求进步。但也有少数学生在教室里混日子,不学习,成绩较差,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加强引导,培养其集体认同感。另外,要通过活动来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可以教育、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文艺体育比赛、运动会、联欢会等各种活动给我们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提供了的极好机会。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引导、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和每个人习习相关,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存在,从而利于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第三,教师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害怕的事就是在他们做错事后,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样,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他们以后就不敢跟老师很好地交流了。我们应该主动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亲近,循循善诱,让他们自己理解其中的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耐心和真心去感动学生;从正面讲道理,坚持表扬为主,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出发,这样培养师生间的默契,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名学生在班集体的团结互动中健康成长。
同时,班级中还存在一些成绩不太好,纪律性差的同学,平时他们在班级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甚至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并不好,他们也觉得自己破罐子破摔,经常做损坏班级荣誉的事情。为了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形象,我就设置一些特殊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如做事懒散、拖拉的王明同学,他特别爱劳动,也很会劳动,让他负责教室劳动工具的整理工作,他每天早上一来就积极地带头干,因此也常受到我的表扬。王明同学有了自信心,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劲头更足了。邓雯心同学成绩不好,她动作快,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所以安排她负责图书角的管理,她做得特别认真负责,让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提高了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
四、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
批评小学生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运用起来一定要考虑周全。否则,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对学生失去信心。
批评时要弄清情况。老师在批评小学生时,一定要先搞调查,切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要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就轻易地批评。对于高年级学生更要注意这些方面。有些时候,你没经过调查就把你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学生即使当时服了,心里也不服。有些老师在批评差生时,往往喜欢在大庭广众下,把批评的对象与优秀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为会起到“杀鸡给猴看”的鞭策、警示作用。而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弊大于利,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小差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而且极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艺术地批评学生,就要做到能私下讲清的问题、不公开讲;能个别交流的、不当众说;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既要本着爱护学生、不伤害学生的原则,又要考虑言辞得当、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切记冷嘲热讽、进行人身攻击。所谓:攻心者为上,攻人者为下。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琐却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对学生的需要与情感表现多理解、多宽容、多支持与帮助,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与配合,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正如卡尔·威特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倾注心血,则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