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赴兰州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政治马忠学
2014年高考备考研讨会汇报材料
民勤四中政治组 马忠学
10月20日学校组织本人赴兰州参加了2014年全省政治新课改备考研讨会,早晨由湖北省武汉市二中的政治特级教师熊显红老师做了题为《依“标”处“明”用材育能---高考政治备考策略》的讲座,下午由省教科所的马劭麟老师做了题为《2013年高考甘肃考生思想政治试题答题情况》的讲座,由师大附中的李仲奇老师做了题为《2014年高考政治备考建议》的讲座,三堂讲座深入浅出、异彩纷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备考有了更深、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从中受益匪浅。
熊显红老师的讲座主要内容有:
一、对新课程高考的基本认识
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在高考试题中,彰显新课程理念的命题趋势已十分显现:
一、试题生活化趋势明显 ;
二、试题有意识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核心的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是目前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逐步纳入命题者考试命题的视野之中。
二、2013年考试说明分析及对高考应考的启示
(一)考试说明分析:
1、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3、考试内容与范围
4、考核目标与要求(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5、题型示例
(二)应考启示:
1、课堂所学知识应当是全面、透彻、灵活的;课堂教学决不能是“封闭式”的,而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意多方面的观察和积累,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图、表等信息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3、在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4、探究是对学习过程中未知领域的探讨,在日常教学中,应适时选择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政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辩论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敏于观察、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2009年-2013年高考试题命题趋势与特点
四、2013年湖北高考试题分析及应考启示
五、新课程下复习备考的基本策略
1、重研究
(1)研究近三年新课程高考试题
(2)研究教材
(3)研究《课程标准》
(4)研究《考试说明》
(5)研究时政复习的方法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六、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的方法:
1、知识结构:按模块;按单元;框题;目题
2、呈现方式:分层式;结构式;图表式
马劭麟老师的讲座主要内容有:
一、文综总体答题情况
二、思想政治答题情况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稳中有新,新中求真。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和目标立意,在命题的设问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与甘肃省一诊试题对比
对比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思想政治试题,甘肃省高考一诊试题起到了很好的考前信息导向和训练引导作用,在试卷结构和知识结构、命题思路等方面与高考题有很多吻合的地方。
李仲奇老师的讲座主要内容有:
一、2013高考大纲版全国卷政治试题特点:
二、考生答卷分析:
反映出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灵活;
2、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不会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胡乱答题,答非所问;
三、新课改背景如何应考
(一)研究命题,把握方向
主要要研究命题人命题的依据、功能、试题内容、命题的立意(注重能力立意)、试题的呈现方式、自主命题。
(二)研究考点,夯实基础
主要做法:抓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打破模块界限,进行知识整合。
(三)研究素材,精选深究
要在复习中关注素材:一是大素材;二是小素材。
(四)研究方法,熟练运用
1、精选习题
2、注重讲题
3、教会学生审题
观点:不以个人好恶确定复习重点
(五)立足课堂,合理高效
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体会到本人平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不足,也从中深受启发:
一、努力学习新课改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二、立足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立足教学实际,立足学生实际,扎实进行教学研究,做到学教结合,教研相长;
五、立足课本,凸显要点,夯实基础;
六、经常研究考试命题动向,时常关注社会热点,做到考-教-学的统一。
第二篇:2013赴兰州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语文李晓霞
“全省2014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参会汇报材料
民勤四中李晓霞
2013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受学校委培,我在兰州参加了“全省2014年高考备考研讨会暨新课程高考命题分析培训会”。20日,湖北武昌区教研中心主任张银华和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彭亚娟在语文研讨会场——兰州东郊小学分别做了报告。会议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可谓收获颇丰。现将报告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语文教学、语文高考
湖北武昌区教研中心主任张银华主要分析了2013年高考命题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我们2014年的高考做了详细的指导:
(一)、试卷综合评价
1、全国课标卷(风格不变、考点稳定)
2、山东广东卷(考点微调、老卷模式)
3、北京湖南卷(老卷模式、增加选作)
4、湖北江西卷(求稳求准、老卷模式)
5、江苏福建卷(题型调序、选考附加)
6、安徽辽宁卷(模仿全国、加强运用)
7、上海课标卷(阅读写作、加强表达)
8、四川重庆卷(老卷模式、减少选择)
(二)、高三复习建议
1、顺序(试卷考点、板块切分)
2、时间(内容计划、操作形式)
3、考试(月考联考、注重分析)
4、课堂(听说读写、方式多样)
5、备课(一线串珠、合作交流)
6、典型(希望目标、面向全体)
(三)、考卷基本特点
1、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
2、突出主干性凸现选择性
3、重视人文性充满探究性
4、渗透情感性价值观考察
5、关注生活性彰显学科值
(四)、备考新的要求
1、“题”在生活中;
2、“答”在课本中;
3、“能”在实践中;
4、“胜”在特色中。
二、阅卷、答题、语文教学
彭亚娟老师去年参加甘肃省高考阅卷工作,在参与高考阅卷质量分析的过程中熟悉 1
了高考阅卷的各环节工作的操作办法,也了解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彭老师报告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试卷结构及总体特点;二是从高考阅卷看学生答卷;
三、对2014年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建议。
(一)、试卷结构及总体特点
1.试卷调整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2.试题命制注重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灵活机动,稳中有变。
3.试题语言材料注重文化内涵,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民族精神。
4.试题洋溢时代气息,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5.试题命制形成了对语文基本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有一定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从高考阅卷看学生答卷质量分析
在阅卷方面的信息主要有:
书写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要高度重视考生的书写能力。
默写题的问题要求课堂落实从口头转向书面。
用资料的时候要学会整合处理,不要照本宣科结果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科学指导学生的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要分享训练,先突破基础等级的相关要求,在力求更高的标准。
作文的书写上,注意修改符号只规范使用删除和插入,其他慎用;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作文中学生健康活泼的思想史相当重要的。作文的立意上不能出现敏感内容(过激言论、爱情主题、颓废思想等),一旦出现就会成为问题卷,需要小组讨论给分,极端的例子就是一评54分的作文,在终极定论时只给了5分。用阅卷老师中流行的话就是共产党从来不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高考作文阅卷的扣分情况:“丢标题”扣分很重(阅卷扣一次,统分扣一次);“缺字数”50字以内扣分较轻,50字以上就可能滑入下一个等级,因为700字的作文和800字的作文就是两回事,是两个档次;“错别字”“错标点”总体评价,酌情给分。
(三)、对2014年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建议
1.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试方向。
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高考改革的方向。要随时关
注《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可能出现的调整,关注是否会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另外研究2013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出现的变化,体会隐含的信息和命题趋势,研究命题样式。
2.依纲据本,回归教材。
名句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实词理解、古文翻译等传统题型的考查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要回归课本,抓住本源。
3.加强阅读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工作的基本导向是能力立意,几大块阅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4.关注常考题型和变化题型,教学突出重点,不留盲点。
成语、病句、连贯等题型几乎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今年这三题得分分别为1.13分、0.99分、1.10分,得分均不理想,这启示我们语文教学须突出重点,进一步“培根固本”。在教学中要兼顾语用题的各种题型,对压缩语段、变换句式、图文转换这类不常考题型也不能偏废,试卷对这些考点会出现轮番考察的现象,要指导学生充分备考,不留盲点。
5.全面备考、重点突破,从容应对选考题型。
(1)教导学生放弃讨巧思想,让学生不要先考虑选择哪一类阅读更容易得分。
(2)指导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特点和命题的特点,这一点是做好选考题的关键。
(3)指导学生在全面备考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有意识地重点突破。
(4)引导学生拓宽阅读面,注重文化积累。
(5)提高阅读速度,快速审题、选择和作答。
6.抓好作文常规教学,注重作文升格训练。
在作文常规教学中,首先要注意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指导学生写作做到审题“准”、立意“明”、书写“庄”、字数“足”、语句“通”、文体“像”。
第三篇:2013赴兰州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英语任玉江
高效课堂下,如何备考英语
民勤四中英语教研组任玉江
为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改革实施后2014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做好明年高考考前总复习,2013年10月21日,省教科所举办全省高考备考研讨培训会,邀请兰州和湖南的两位专家对2013年英语备考策略进行深度解析,认识高考命题改革最新动向,准确把握复习策略,提高应考复习的针对性,为明年高考英语备考复习指明了方向。现就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高考新动向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的分析,我认为,从高考英语的命题趋向上看,主要有: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坚持语篇原则,考查考生在语篇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强调对文化意识的考察是现时代高考英语考察的重点。
二、备考经验介绍
(一)备考复习形势分析
高考备考复习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的高低,甚至前途。但该环节颇具特殊性,无论时间、内容、训练方法以及课堂节奏等等与常规教学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高三教师要明确目标和任务,把握高考动向,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理清思路,讲究策略,对整个备考复习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整体布局;以狠抓基础,强化能力,调整学生心态作为三大任务制定一套完整、详细的复习策略,在复习备考的各个阶段把工作细化并落到实处,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高三毕业班的备考复习任务。
(二)应试策略与建议
1、词汇教学对策:
应避免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将课文涉及的所有生词甚至整个单元的生词及其用法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课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背笔记的现象。词汇教学脱离语境,学生学得苦,忘得快,效率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词汇教学:① 创设语境,呈现词汇;② 设计对话,操练词汇;③ 英语释义,突破难关;④ 词语配对,巩固词汇;⑤ 构建语篇,运用词汇。
2、短文改错应试策略:
短文改错,共10小题,计10分。试题包括多余词、缺漏词、改
错三个部分。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加词、减词或改错都仅限于一个词。
短文改错的命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考查英语的词形变化;②受母语影响的语言错误;③语法错误;④语言结构错误。
3、习题训练策略:
坚持练---讲---悟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高三复习期间,学生很容易陷入题海,随意沉浮,迷失方向。应提醒学生,做题不在多,贵在“悟”。要有意识的参悟试卷的命题规律,包括整体风格,选材特征,各大题型的考点,从而归纳解题思路和技巧。
4、阅读对策:通过精读泛读相结合,泛读精练的阅读训练模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摸索解题技巧,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近年来,高考阅读文章紧随时代话题,因此学生可以阅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以了解时事新闻,储备背景知识。主要策略有:
①理解主旨和要义;②理解文中具体信息;③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④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⑤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⑥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七选五阅读应试策略:
材料特点:
1.在篇章的体裁选择方面应特别注意,建议选材为主线清晰,逻辑关系明确的说明文或议论文
2.解题方法:
①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②通读答案,找出和文章相对应的关键词;③根据文章整体结构、具体内容,并结合关键词,将选项填入文中;④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考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⑤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理由,最终确定答案。
5、写作对策:
加强写作训练。鉴于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的这一问题,教师可采用基本词汇和五个基本句型的积累运用入手,力求通顺,还应注意正确使用逻辑关系的关联词,以使文章连贯紧凑。另外,通过多背诵范文增加知识储备,督促学生定期围绕不同体裁、题材进行写作练习。特别强调,要按照高考十八分作文的要求,精选30篇左右的高考范文,提炼考点,做好迁移,总结方法。做到前期以讲为主,后期以练
为主,阶段侧重讲练结合。另外,夏宝华老师提倡的“最重要也是最不容忽视的就是要把字写好”,答题和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使答卷赏心悦目以提高成绩。
(三)关于复习阶段划分的建议
通过充分深入的交流研讨,主讲老师一致建议整个高考备考复习应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教材为根本,夯实基础。高三上学期,基本要完成所有教材的教学任务,在处理教材的方法上,要侧重于对课文篇章的理解,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复习和巩固。注意抓好常用词、词组的集中记忆,重要句型的运用,突破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并通过单元达标训练为后来的综合训练扫清词汇上的障碍。
第二阶段,以语法为主线,搭建体系。这一阶段应侧重于基础语法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复习时,语法要点要相对集中,通过强化训练,着重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基本语法概念,突破语法难点,把握有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第三阶段,以专项训练为手段,掌握方法。侧重于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主要通过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辅导,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强化训练。
总之,成功在课堂,努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为了高考,为了学生的明天,所有与会教师对此次研讨所总结出的经验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希望经过我们的共同探讨和努力,使我校乃至我县的高考英语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2013年10月23日
第四篇:赴兰州参加高考研讨会报告材料
赴兰州参加高考研讨会报告材料
文综组历史科 柳克平
明年是我省进入高中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我校目前虽然无高考压力,但学校领导本着“一年高考三年抓”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教改及高考备考工作。9月17日至19日,学校派高二年级各个学科代表,由教务处柳主任带队,我们一行10人赴兰州参加在西北中学举行的甘肃、青海2013年首届新高考备考与一轮复习研讨会。9月18日全天,我听了由银川一中马建云老师所做的“新课程背景下历史科高考的特点及备考对策”的报告,马老师高屋建瓴,重点从新课程背景下宁夏区07年以来高考命题趋势变化特点及高考备考两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告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听了报告,我自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下面,我就这次高考研讨会内容及心得向各位同仁做一简要汇报。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部分的命题趋势是稳中求变,且难度从2007年飙升以来一直不减。这种变化曾引发一线师生的激烈争论。高考历史科考得难、考得偏、考成人化思维也曾使我们的高考备考显得有点无所适从。相对而言,新课程背景下独立命题省份的历史科高考命题难度要比全国二卷稍逊一筹,尤其是选择题学生较全国卷稍容易上手。但作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不管是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卷,历史单科近几年在命题立意上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考查重点由重“双基”转为重能力,这是命题趋势的最大变化。以往侧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现在侧重考查学科能力,尤其是知识立意、创新能力的考查比重逐年上升。
(二)在命题立意上曲径通幽,取材倾向于对多种版本教材的整合。命题者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体现能力考查,也为了达到规避押题猜题,在原创试题设计上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就是对社会热点要么隐性介入,要么回避热点。这导致近几年历史学科考查的内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重点,课本里的小字与注释也被纳入考查视野,而且试题内容设计上尤其在非选择题方面和教材的联系越来越少。这一变化面临的指摘颇多,由于在形式上刻意创新,想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又不得其法,使教学和考试测量无所适从,这在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里体现非常明显。
(三)新的史学范式被整合运用到试题设计当中。近年来文综历史试题出现了一批以现代化范式、整体范式和文明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主要观点为价值取向的试题,特别是文明史范式的体现尤为突出,这类试题将依然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着眼点。
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高考测试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是今后命题的必然趋势,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是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标准版转型的必然结果。关于命题趋势的变化,我认为争论正常,但不要轻易下结论。两害相权取其轻,命题者深挖历史学科内涵,在导向上给我们习惯于以本为本的常规教学具有警示作用,尤其是对于从事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墨守成规,还是锐意进取,不断拓宽自身知识视野,提升学科张力,应该说从这个角度讲,命题者的用意是值得称道的。对于一线师生而言,我们只能适应这种变化,尤其是在高考复习备考上要认真研究全国卷命题趋势的变化及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我认为在复习对策上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不同时空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运用不同史学范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基础。近几年全国卷命题重视古今中外联系,试题综合性明显增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而按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无一列外将中外历史编到了一起,这有利于将中国史放到整体地世界史的背景中考查,向学生传输新的历史观念。这一点在非选择题部分体现尤为突出,如08年全国Ⅱ卷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紧扣中西文明的碰撞;0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不同认识都体现这一命题趋势。另一趋势是以新史学范式为导向,突出不同史学范式的融会贯通。“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文明史范式、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社会史范式是近年来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较大的几种新史学范式,这些史学范式在高考试题中体现得日益明显。基于上述变化,高考备考在二轮复习阶段要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将热点与专题整理有机结合,重视不同时空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运用不同史学范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
(二)在高考侧重考查学科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命题趋势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其关键是课堂教学行为要变,教学目标要围绕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读史料,获取信息、辨别真伪、运用材料论证探讨问题。用教材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径收
集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提出问题,提供或收集材料,解决问题”的流程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校非常重视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打造,可能部分教师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从高考命题趋势看,尤其从历史科命题趋势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思维能力是势在必行。
(三)针对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及趋势,加大典题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应试方法和技巧是必由之路。07年以来全国卷在选择题的测试风格大变,主要体现在试题命制者在题干上通过设置情境,隐性介入,在题支选项上疑兵布阵,巧设陷阱,考查难度明显加大。在非选择题方面,“超本不超纲”已成不争的事实。即测试依托《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查学生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题训练要教会学生审题时对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解答针对题支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在题支选择上,要特别注意有限定词的选项,这往往是有问题的选项。非选择题解答遵循“四部曲”,即浏览感知、精读提炼、界定题意、组织答案四个步骤。前两步要紧扣材料关键词、中心句,提炼材料揭示的主旨;第三步要明确解答方向是遵循所学知识还是从材料中提炼总结回答;第四步组织答案在语言组织上要力求规范化、简约化、序号化。规范化首先是文字要规范整洁,其次是要少用描述性文字,多用总结性语言,注意学科术语的恰当运用;简约化是答题时不可长篇累牍,尤其是照抄材料中的大段文字;序号化是组织答案时要有层次,用数字符号列出答案要点,这也方便评卷老师评卷,避免因审美疲劳而导致失掉“情感”分。
高考是综合能力测试,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学生底子,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宽度决定了其在二轮复习和冲刺阶段的高度;二轮专题复习重在整合,帮助学生分门别类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重在演练提高,培养学生稳定的应试心态,训练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是重点。相信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一线实践之后,我们会由被动的应战转为主动挑战,全面提高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的复习备考工作。
从目前我校的历史教学工作来看,我认为高一阶段历史教学要打破高考思维定势,平时测试不要过早介入高考,应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为主。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情,大胆践行新课程理念,锻造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二文科历史教学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学科底子,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兼顾学科能力培养,及时把握高考动态,重视高考典题训练;还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宽度和厚度方面为2014年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9月24日
第五篇:政治研讨会发言材料(本站推荐)
初三思想品德复习策略
谷里中学
翟庆彦
初三思想品德中考范围包括初中一至三年级内容和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因此初三思想品德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搞好总复习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具有正确的复习思路,讲究有效的复习方法,以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佳的复习效果。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不足之处请领导、老师指正。
一、团结——我们取胜的法宝。
我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首先最有实效的方法是教师间的精诚合作。回顾教学生涯中的数次中考,可以这样说,谷里中学的教学成绩一直很好,可是政治教学成绩却不敢恭维,而去年谷里中学的思想政治成绩却打了一个翻身仗,全市第四。面对这样的成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绩得益于教师间精诚合作。去年,我和万老师的的确确做到了大问题大集体备课,小问题随时集体备课。在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中相互补充知识上的空白点,相互交流方法上的成就感,相互比较各自教学特色的优缺点„„成功,来自集体的力量。
二、分轮复习,各有侧重
具体到复习步骤策略,我也主张分轮复习。在分轮复习中我们努力做到:
(一)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现在中考思品试题,在逐步降低知识,识记内容的题目,但本人认为并不是要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蕴涵在能力的考查中。如果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到位,那么学生就很难将知识系统化,更不可能得心应手的去利用。因此,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很重要。
由于复习的内容较多,要想面面俱到很难,因此,这便对教师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抓住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而对于非重点不能不复习,只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只要求学生能看过去,留有印象就行,这样不至于造成知识的盲点,同时也不至于让学生有过重的学习负担。
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且要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升华。如“奉献”这个知识点,在初中阶段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涉及到,另外,在九年级最后一课也涉及到。并且知识零碎,只是对“奉献”从“是什么”的不同的角度论述,因此,这类知识点就可以让学生整理在笔记上,集中一处有利于记忆,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整合。同时,要对这类知识点进行升华,要让学生认识到:“奉献”可以实现人生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是服务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2)可采用归类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对青少年行为要求的题目特别多,如: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青少年应如何去做?依法治国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其答题思路就可以本着:学习相关知识,树立观念,提高意识;加强宣传,落实行动;同不法行为作斗争„„这样进行比较记忆,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从理论上让学生不断总结答题思路、方法。
当然,再好的方法,离不开学生的记忆,有的知识点必须让学生“记死背硬”才能形成技能。因此,在政治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前检查学生记忆的方法,督促学生强化记忆,这虽然很传统,但却很有效。(3)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在针对性测试中也让学生找差补漏。
(4)利用好手中的《学业检测指南》。这本书并不能让学生一个题不落地去做,教师必须在学生做之前,自己先做,找出能举一反三的题目,找出与时政紧密结合的题目,找出能体现课本重点的题目。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做。
总之,第一轮复习,要巩固基础,形成技能。
(二)第二轮复习: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纵观目前的中考试题,非常富有时代气息,越来越关注重大的现实热点问题,这在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思想品德试题几乎都是围绕重要的时政热点来设计的,因此,第二轮复习阶段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时政重点、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的问题,即专题复习(包括时政专题和方法专题)阶段,这一阶段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对中考方向的把握以及复习的效率。因此第二轮复习,关键要走好两步即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第一步要关注热点,精选专题。
时政专题是以时事“热点”为主线,跨越教材、跨越章节,重新组合基础知识,一直是思想品德学科复习的重点。每一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内容很多,而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迫,因而在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是基础,用好专题是关键。
精选专题,要坚持“三原则”。一是以考纲为依据,从时政热点中选专题。一年一度的思想品德中考命题都是以考纲为依据的,无论是什么时政热点的考查,都是以不超过考试说明的范围为限度的,可以说时政热点只是起到了考查考纲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载体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专题时,凡是与考纲要求无关或超出考纲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时政热点,都不宜入选专题。二是国内的时政热点优先于国际时政热点。在选择专题时既要考虑国内时政热点,又要考虑国际时政热点,但重点应放在国内时政热点上。在有关时政热点专题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关度较大的问题。三是不能忽视地方热点,地区特色要关注。现在的思想品德考试各地一般都自主命题,都会设计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试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关注地方特色,但特色应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特色,如各地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战略、政策,本地方的重大时事、热点、焦点等都要特别关注。
用好专题,要把握“两点”。专题复习涉及的相关背景材料内容多,单靠我们自己去看、去研究是绝对不行的。要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的前提下,以精选一本主要专题复习资料为载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和改造。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要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于热点专题,我们不仅要知道相关背景材料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要明白它为什么是应关注的重点。同时,还要清楚该背景材料与课本中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时政热点往往涉及多个领域,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考点和课本,要与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相一致,不能超出现有的考点要求,宜宽不宜深。例如专题“科教兴国战略”,下列教材知识点都要考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鼓励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学技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等。第二点要“大材小用”。中考试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起点高,落点低。即关注的是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往往是从某一具体问题入手。因此,我们在复习专题时切忌仅从宏观上粗放地学.而应结合考点,尽可能从多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即要坚持“大材小用”。所谓“大材”,就是抓热点问题,抓备受社会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复习这些热点专题时,我们要做到“小用”,就是要把这些“大材”化为一个个小的具体的问题(如“‘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这个专题,我们结合教材和自身实际,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成功对接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发展战略?成功对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哪些观点?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去做?成功对接给你哪些启示?怎样向科研工作者们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航天人?),而切忌泛泛而谈。这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要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近年来,中考政治出题的方式和解题的思路较以前更为开放、更为灵活,即使是看似明白的问答题也重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比如分析能力、迁移能力、探究能力、书写能力等。而我们的各种能力和全部思维过程还要通过文字语言来真实地体现。复习备考时同学们普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热点关注,往往疏于解题方法技巧的专题训练。诚然,提高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对知识的把握,但如果不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我们也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练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决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精”,要有深度,要到位。通过有效练习,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答题技巧,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做到“书法并举”。
所谓“书”是指“书写”,是指我们在考试中卷面要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清楚明白地表达答案。不少同学在考前经过认真地复习本该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往往因为在考试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达,随意、口语化;表达不完整,理论没写全;缺少逻辑性,层次不清晰;抓不住要点,思维混乱,不知所云;书写潦草,段落不分明等,造成了较大的失误,最终影响考试成绩。因此掌握书写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日的模拟训练中,我们一要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二要做到言简意赅,可以先列出答案要点,根据需要留下一定的空白,然后再适当拓展,如可写上要点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三要做到层次清晰,可以用不同符号(如①②③)标出;四要做到答案科学规范,一定使用教材语言和时政术语。答案要做到“四化”即答案段落化,段落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所谓“法”是指答题的技巧。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形式和设问方式尽管日趋多样灵活,但不少类型的题是有其自身的解答规律和技巧的。在复习中,我们不能只接受现成的答案,而要掌握总结各类试题的答题规律技巧,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如谈感想、认识、理解之类的试题的解答,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我们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写了几句草草应付了事,要么无章可循,乱写一气,可以总结归纳一定的方法如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据需要可从三“W”: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展开论述,我们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解答漫画题的“四看”──看标题、看画面、看文字、看夸张。首先是看标题。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其次是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再次,看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最后是看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应注意把上述几个方面所得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思考,再去联系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领会漫画的寓意,为正确答题打好基础。
类似的解题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实践证明,在当今能力型考试中,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通过练习归纳,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是利于提高答题能力,少走弯路,把题答准、答全的。这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着眼于知识、能力和觉悟的三者有机统一,立足于考纲和教材的要求,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我们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化三轮为两轮
传统的复习步骤,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但我一直认为第三轮复习一定要贯穿于前两轮复习中去。因为,我们在做相关课题检测也好,还是专题检测也好,所用的题目无论在题型,还是在内容上都必须模拟中考,因此,这个环节应潜移默化与平时复习的每一步中。
三、考前复习。
考前复习,应让学生回归课本,找差补漏,要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从老师的指导中解放出来,充分回顾复习的知识,给学生自主,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考前充分的反刍知识,找差补漏,这样复习也算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自己,从而使他们能有足够的信心去迎接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