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教研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计划(2010-03-10 11:08:00)转载▼
标签: 小学 品生活(社会)教研组 计划 分类: 校园天地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二期课改”教学理念的推进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并结合我校德育计划的每月重点训练项目,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在全面落实两纲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努力提高我校的品社教学实效。
二、重点工作
1、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关注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3、结合常规训练,全面渗透两纲教育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学习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课前准备。力求在上课时做到准确把握认知目标;有机挖掘情感目标;科学寻求行为目标。
2、充分发挥区学科中心组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大组与中心组的联动活动。在保证每次区教研活动由相关年级组一人参加的基础上,以提供教案、讨论案例、解答困惑的教研组活动方式为主线,提高教研质量。
3、每月一次教研组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以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与群众性的研讨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点带面,尽力使任教教师在实践学习中掌握教学规律,提炼教学经验。
(二)关注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1、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紧密结合,根据每月行为规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进行教育,使课内外形成合力,落实行为规范教育。
2、根据各年级制定的学习习惯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利用成长纪录册,开展品社学科的全面评价:具体以“评价内容科学化——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评价形式多元化——口头、书面、解决实际问题;评价时间分散化——日常评价、综合评价、考查评价;评价结果激励化——等级”为主要标准。
(三)结合常规训练,全面渗透两纲教育
1、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作用,结合学校的五月重点内容民族精神月,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进入课堂的教学教研活动。
(1)以年级组为单位,整理出教材中具有显性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课文
(2)挑选其中的一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
(3)以年级组的形式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说课或教学实践,力求凸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4)进行集体评课,根据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实效,形成简单的环节式教学案例。
2、根据品社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切入点,以及学校的各类演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心理发展,生活技能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每月工作安排
四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完成教师问卷,教学困惑提交
五月份:
1、各年级进行《民族精神渗透品社学科》汇总
2、集体备课,听课
3、评课,形成简单案例
六月份:
1、体会交流
2、完成成长纪录册品社学科评价
3、学期小结,资料规整
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梅里中心小学2014春庄丽君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县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使我们办事处的品德教学素质更上一层楼,使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品德组作为办事处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活动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研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品德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全面总结新课程实验,大力推进品德组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品德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深入,培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2、继续打造品德教研组团队文化,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培育教研特色,扎根品德课堂研究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研究幸福指数。
3、继续改进品德教学与研究管理,精细管理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以教研组团队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教研案例策划”为载体,认真开展、领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课题研究的精神,深化《主体活动化德育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子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创建“有追求、有理想”的学习研究型教研组。
四、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教研培训
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一开学,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常规工作落实。
(1)、开学初制定好学科教学计划,并确定教研的主题是“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
(2)、采用集体备课形式,每位教师集中精力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集聚智慧的火花,这也是基于任课教师多为兼课老师的缘故。
(3)、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主要交流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区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认真作好记录,回来及时与同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交流反馈,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成败得失,以便及时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5)、每位教师要多积累和撰写有利于形成实践智慧的教学案例,组织案例交流、评比,学期末每人至少交一篇教学案例。
四、活动安排
教研活动共分三次
第一次:
(1)学习本年度的教研工作计划,了解本学期的活动安排。
(2)由品德教师交流1至6年级的品德教学计划
(3)对参加的教材培训进行交流汇报
(4)对教材、教学进行交流
作业:品德教学计划
第二次:
(1)全组品德教师参与组内说课比赛。
(2)集体评议。
(3)学习关于“说课”要求
(4)学习几篇优秀的说课稿。
(5)进行评比
作业:说课稿
第三次:
(1)由两名品德专职教师上两节教研课
(2)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3)学习课标,开展课标与教材的验证工作
(4)探讨期末认知题单的出题内容与操作。
(5)交流德育论文,交流教学与学习心得。
(6)寻找教研方式的讨论。
作业:教学案例
第四次:
1、研讨品德科目的评价方式方法
2、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活动。
总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力争立足课改、专业发展、依托网络、课题牵动,扎实有效地完成本年度工作。
第二篇:品德教研计划
品德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思品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关注课堂,立足课堂,探求最优的教育方式,追求思品教育的有效价值,实现思品教育的价值优化,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
二、工作要点
1、开展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研修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更新课程观和教材观。
2、加强研讨,及时开展校内培训。反思当前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研讨对策,把所学理论有效的融入课堂,寻找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增强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以素质教育有关的理论资料为主要学习内容,按照不同年级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强化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2、加强思德课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思德课。
3、关注课堂、立足课堂,使思品课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4、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开发利用品德课的课程资源,研究新教育技术对改变学习方式,促进研究性学习。
5、结合少先队活动,把书本内容变为指导学生行动的指南。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学习。
3、第一次集体备课。三月份
1、第二次集体备课。
2、组织教师观看示范课,讨论如何上好思品课。
3、组织教师品德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四月份
1、第三次集体备课。
2、集体观看录像课并议课。五月份
1、第四次集体备课。
2、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3、组内听课活动。六月份
1、进行年级学业质量检测活动 ;
2、准备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建设推进活动:谈一次有效的校本教研。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认真钻研《品生品社》的课标与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贯彻新的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继续加强品生品社教师的培训工作。
4、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时间
活动内容
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骤 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教研中心品德学科计划传达会。2、做好品生品社学科的课程纲要。
1、为尽快了解课标、教材的新变化,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组织品德学科教师参加区“说课研讨会”。目的是让老师熟悉课标,了解教材并听取本学期教学计划。2、为让教师尽快了解教材内容,从全局把握教材,强化教师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三月
1、传达计划。
2、集体观看录像课并议课。
1、学习并反思张老师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所传达的学科精神,以及交流听取的说课内容与反思。
2、组织骨干教师观看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围绕探索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的途径开展讨论交流。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网络学习和师生主题研究等形式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拓宽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视野,打开教学思路。四月
1、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2、参加区基本功比赛。
1、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习、互相进步的作用。组织各学区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专题“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究。
2、平时在组内,加强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备课交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勤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五月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2、组内听课活动。
教学中,进一步反思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平时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优化课堂教学。六月
1、“美德少年”评比。
2、总结工作迎接期末抽查。
1、为贯彻落实“四德”建设精神,有效拓展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围绕“诚实守信、孝亲敬长”等方面,择优推荐事迹突出的学生,参加全区“美德少年”评比活动。
2、反思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并做好期末考察工作
2010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品社学科执教老师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我们品社
教研组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了每项工作。同时,各年级备课组里的老师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把优秀经验和方法用于自己品社教育、教学中,教学工作有了显著提高。
本学期中,品社教研组将继续扎扎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指导思想: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强课程领导力,提升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能力,积极推进有效教学,争创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管理;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深入研究优质的常态课设计模式,促进学生接受式学习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提升品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完善品社教学评价制度,科学提升品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本学期由二年级组进行品德与社会的循环课的教学,并由程玉芳老师进行校骨干教师的展示。
2、形成教研氛围:
(1)为了改变以往教研活动内容单调的状况,我们将上网发搜索最新的品社教学理念及动态,为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创设氛围,提供素材。(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品德与社会的资料,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校本德育课程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导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学习新成长册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平时课内对优秀的作业、见解给予奖励积累作为评价依据;选一份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展览。这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促教研:
1、常规教研:大组每月教研活动一次,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本学期,我们将以二年级备课组循环课为重点,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展示,以此引领组内成
员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提高教研的能力。大组内全体教师共同听课评课,共同参与。
3、教研反馈: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校教导处和大队部每月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在品社教研活动中及时反馈,并鼓励品社教师重视学生教学个案的积累。
四、具体安排: 二月:
1、交流大组计划。
2、交流网络学科资源。三月:
1、观摩教学实践课
2、评课。
四月: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研读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分年段教学要求。
五月:
1、各年级学科相关基础知识的梳理。
2、学校学科网络教研活动的探索。六月:
1、学科大组小结。
2、品社学科学期考查的内容落实与成长册的填写。
2010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品社学科执教老师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我们品社教研组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了每项工作。同时,各年级备课组里的老师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把优秀经验和方法用于自己品社教育、教学中,教学工作有了显著提高。本学期中,品社教研组将继续扎扎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指导思想: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强课程领导力,提升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能力,积极推进有效教学,争创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管理;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深入研究优质的常态课设计模式,促进学生接受式学习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提升品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完善品社教学评价制度,科学提升品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和措施 练队伍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本学期由二年级组进行品德与社会的循环课的教学,并由程玉芳老师进行校骨干教师的展示。
2、形成教研氛围:
(1)为了改变以往教研活动内容单调的状况,我们将上网发搜索最新的品社教学理念及动态,为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创设氛围,提供素材。
(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3)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品德与社会的资料,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抓管理
:、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
合学校校本德育课程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
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
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上课:
(
)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导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学习新成长册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
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平时课内对优秀的作业、见解给予奖励积累作为评价依据;选一份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展览。这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
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促教研 :、常规教研:大组每月教研活动一次,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教研展示:
本学期,我们将以二年级备课组循环课为重点,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展示,以此引领组内成
员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提高教研的能力。大组内全体教师共同听课评课,共同参与。
3、教研反馈: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校教导处和大队部每月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在品社教研活动中及时
反馈,并鼓励品社教师重视学生教学个案的积累。
四、具体安排:
二月:
1、交流大组计划。、交流网络学科资源。
三月:、观摩教学实践课、评课。
四月:
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研读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分年段教学要求。
五月:、各年级学科相关基础知识的梳理。
2、学校学科网络教研活动的探索。
六月:、学科大组小结。
2、品社学科学期考查的内容落实与成长册的填写。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二期课改”教学理念的推进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并结合我校德育计划的每月重点训练项目,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在全面落实两纲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努力提高我校的品社教学实效。
二、重点工作
1、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关注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3、结合常规训练,全面渗透两纲教育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学习二期课改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课前准备。力求在上课时做到准确把握认知目标;有机挖掘情感目标;科学寻求行为目标。
2、充分发挥区学科中心组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大组与中心组的联动活动。在保证每次区教研活动由相关年级组一人参加的基础上,以提供教案、讨论案例、解答困惑的教研组活动方式为主线,提高教研质量。
3、每月一次教研组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备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以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与群众性的研讨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点带面,尽力使任教教师在实践学习中掌握教学规律,提炼教学经验。
(二)关注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1、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紧密结合,根据每月行为规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进行教育,使课内外形成合力,落实行为规范教育。
2、根据各年级制定的学习习惯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利用成长纪录册,开展品社学科的全面评价:具体以“评价内容科学化——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评价形式多元化——口头、书面、解决实际问题;评价时间分散化——日常评价、综合评价、考查评价;评价结果激励化——等级”为主要标准。
(三)结合常规训练,全面渗透两纲教育
1、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作用,结合学校的五月重点内容民族精神月,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进入课堂的教学教研活动。
(1)以年级组为单位,整理出教材中具有显性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课文(2)挑选其中的一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
(3)以年级组的形式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说课或教学实践,力求凸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4)进行集体评课,根据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实效,形成简单的环节式教学案例。
2、根据品社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切入点,以及学校的各类演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心理发展,生活技能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每月工作安排 四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完成教师问卷,教学困惑提交 五月份:
1、各年级进行《民族精神渗透品社学科》汇总
2、集体备课,听课
3、评课,形成简单案例 六月份:
1、体会交流
2、完成成长纪录册品社学科评价
3、学期小结,资料规整
第三篇:品德教研计划2013、8
和平路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品德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认真贯彻县教研室工作精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特征为基准,注重体现新教材的思想性、学科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原则;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让孩子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创设具有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二、工作重点:
1、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
三、工作措施:
(一)立足教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科研、教研和师训”三结合的校本培训路子,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活动,提高培训实效。
1、以校为本,开展主题式培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确定本学期教研的主题。主题应来自教学实际,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到改良和解决的。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教研活动应重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以强化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校为本,全方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继续以学研沙龙活动为途径,抓实教学基本功。以说课、评课基本功培训为突破口,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导课与结束语、现场评课等分项训练,要求人人过关。
(2)加强青年教师的磨课训练,为县思品优质课评比做好准备。
(二)加强组风建设,争创特色教研组。
加大教研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本学期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争创特色教研组。
(三)深化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调研,要求教师不断实践、反思、总结,使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平等对话、开发资源,凸现实践体验,努力体现当今课堂教学主体化、人文化、综合化、活动化、合作化的特点,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2、积极探索、改革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三.具体活动安排:
1、确保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继续抓好备课活动。
3、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通过各渠道学习,多听课,多学习,并能勤动笔记录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学习课改的新理念,把新的思维带进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6、加强教学评价,做好期中、期末的评价工作,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注重评价的过程,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小学品德教研组计划
第四篇: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一、工作思路: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二、具体教学研究目标: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低年级组《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要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着重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建设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教育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等,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教研主题。十月:
1.小学思品课堂教学观摩。
2.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十一月:
1.青年教师不断磨课,开展组内互相听评课。
2.小学思品教学资源库建设。十二月:
1.片联教研活动。
2.小学思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元月:
1.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2.教研活动总结。
连天小学校品德学科教研组
2016.9
第五篇:小学品德教研计划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小学品德教研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培养自己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5、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材重难点:
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
重难点:
1、鼓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让学生懂得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的道理。
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懂得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照顾自己。
2、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3、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重难点:
1、认识到人们破坏大自然,给人类造成危害。
2、懂得资源的宝贵
3、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有勇气,不怕难》
第二周《我真棒—我能行,我快乐》《我真棒——我喜欢自己》
第三周《爱越多,快乐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
第五周《爱清洁,讲卫生》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伸伸腿,弯弯腰》
第八周《出门看天气》
第九周《红绿灯,在站岗》
第十周《遇到危险怎么办》
第十一周《我的家,在这里》
第十二周《童年的乐园》
第十三周《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十四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五周《我身边的环境》
第十六周《爱惜资源》
第十七周《美就这么简单》
第十八周复习迎考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一周复习迎考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我们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1、组织本学科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活动。
十月1、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好准备。2、每人上好常态课。
十一月1、观看优秀课例录像。2、参加区名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十二月 1、做好优秀课件、案例征集 2、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做好评课活动。
元月1、做好考查、抽测、工作。2、总结、整理、反思本学期工作。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22名,其中男生8名,女生14名。从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来说:大部分同学的思想精神面貌,还是显得朝气蓬勃的;小部分同学,显得有些畏首畏尾,性格内向,不自信,不敢大胆和别人交往。学生大部分能够懂得应有的礼貌、礼节,极小部分同学对于思想道德问题,不太重视,还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要求及目的1、能够养成以诚待人、礼貌待人的习惯。
2、知道家乡的不同风俗习俗,能够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3、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体会家乡人民的性格特点。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意识。
5、明白集体荣誉是关乎班级里的每个人荣誉的事,要努力做好集体的每一件事,为集体争荣誉。
6、了解珍惜劳动成果的意义,明白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7、懂得讲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8、理解团结合作、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9、要积极参加家乡各种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10、学会热爱祖国,明白家乡的巨大变化是和祖国的富强分不开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礼貌待人篇、尊敬师长篇、集体荣誉篇
教学难点:信用篇、公益篇
四、本学期提高质量的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2、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课堂融入到生活中去。
3、每次授课前,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入主题。
4、课内运用主体活动(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自我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之中学懂、理解、掌握知识。
5、授课时,尽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自觉接受、实施。
五、周进度计划表 周次 授课内容 课时数第一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1第二课 我的家乡风光好 1第三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 1第四课 家乡物产知多少 1第五课 民居与饮食 1
6—7 第六课 家乡的方言 2第七课 多彩的民间艺术 1
9--10 第八课 家乡民俗探秘 2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第十课 家乡的发展变化 1第十一课 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1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1第十二课《祖国的巨大变化》 1
16-17 复习2期末测试 1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我们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1、组织本学科成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向任课教师传达计划。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活动。
十月1、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好准备。2、每人上好常态课。
十一月1、观看优秀课例录像。2、参加区名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
十二月 1、做好优秀课件、案例征集 2、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做好评课活动。
元月1、做好考查、抽测、工作。2、总结、整理、反思本学期工作。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5
本学期我们品德教研组努力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坚持以推进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二、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组的老师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
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
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区内外和联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张燕芳老师执教《会变脸的水》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研讨、修改……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继续上学期的课题“小学品德课程中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持续开展,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不足与反思
回顾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深深的遗憾,因为我们思品教研组成员都是兼职人员,活动次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一课三磨”和研讨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育,使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品德教研计划合集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