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应该如何与企业战略结合
1、公司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什么,人力资源应提供什么支持?
2、公司今年的销售额是多少,比去年同期增长多少?人均销售额多少?
3、公司目前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人力资源部为此能够做什么?
4、公司组织结构如何设置更合理,为什么?
5、目前人力资源部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是否合理,如何调整?
6、公司现有多少员工,人员流动率是多少?和去年相比有何变化?
7、目前公司队伍管理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8、现有绩效管理方法有何优缺点,如何改进?
年末人力资源盘点的重要工作
一、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其中也包括性别数量、比例,不同级别的人员比例等等。进行历史分析,同类子公司之间数量分析。
二、年初到年末人力资源流动的数量及其比例,同时对流动原因有个分析。尤其对流动率大的公司要做更进一步的数学分析。
三、员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进行分析。因为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人员流动率都比较大,所以我一般对员工工作年限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四、盘点一下员工收入。进行历史分析,研究一下物价涨幅与员工收入的关系,作为薪酬调整的基础;进行同类公司横向的分析,为了解决内部不公平的问题提供数据。
五、盘点一下核心员工的数量,收入,以及研究一下,看那些核心员工在新的一年可以提拔。
六、盘点高级管理人员的各项费用,所在企业的收入,利润,以及之间的关系,做好年末考核兑现的准备(因为多数公司对高管的激励是年末有一定的绩效激励)。
七、盘点一下企业核心业务的员工基本情况。总在这里说的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企业的盈利核心点工作的员工,比如销售类企业销售顾问就是核心业务员工,服务类企业就是指在一线直接与客户接触的员工。
八、盘点一下人力资源专职管理人员的情况。打铁还需自身硬,盘点好本身的情况,有利于在新的一年里,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度化开展。
九、年终考核、年度各类预算(招聘、培训费用、人员编制等)、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编制等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到底应该分为几个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到底应该分为几个模块
一、人力资源管理3P系统:
1、岗位分析系统,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责任机制问题;
2、薪酬系统,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分配机制问题;
3、目标绩效系统,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激励机制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四模块: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三、人力资源管理五模块:
1、招聘;
2、培训;
3、绩效;
4、薪酬;
5、员工关系。
四、人力资源管理六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考核与评价;
5、薪酬与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
五、人力资源管理八模块:
1、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2、工作分析;
3、素质模型;
4、招聘;
5、培训;
6、绩效管理;
7、薪酬;
8、职业生涯。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8个领域:
1、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念;
2、组织开发与战略;
3、招聘;
4、薪酬与福利;
5、人事管理;
6、员工培训;
7、员工技能阶梯;
8、公司工作环境。
七、人力资源管理九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测评;
3、员工任用;
4、企业培训;
5、绩效管理;
6、薪酬与福利管理;
7、劳动关系管理;
8、职业生涯管理;
9、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很难确定唯一答案,以上的分类从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角度看,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日常工作中,只要我们明白殊途同归就行了。
第三篇:谈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谈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如何实施,并部分结合了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特征 实施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简称SHRM),是横跨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管理两个领域的一个新出现的交叉范畴。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三种理解,对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在内涵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以战略规划为主导来开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配合企业整体竞争战略形势,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实施,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并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它可以被看成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在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特征有:(1)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即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即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是一种战略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性,即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期望之后,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需求来制定的一种长期纲要与计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地位日益突出的现今,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大型地质勘察单位意义重大。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起行政辅助的作用,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此时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行政事务的处理上。在带有国有基因的地质勘察单位,行政辅助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占据上风,同时,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发挥着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简单行政辅助角色,也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简单的执行者,它还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等事务。具体到地质勘察单位,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诸如传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推动员工群体的沟通等,有助于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得以实现,2.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成本导向作为其指导思想,工作的重点是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精简人事经费,因此在企业的实践中往往轻视工作本身。对于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在日常的管理中,重人力成本的控制,轻员工积极性的开发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部门将其自身视为一个业务部门,突出强调自身的“顾客”和“产品”,强调以顾客服务为工作导向。人力资源部门将与其工作发生关联的所有“人”均视为“顾客”,既包括公司内部的战略规划部门、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以及普通员工,也包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这种思想的实施,对于长期受科层制弊端影响的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将十分有益。
3.投资战略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资本、产品、品牌、技术以及投资战略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人”,以“人”为核心,将人员及其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因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影响,往往将人员管理的主要职责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管理专家上,易犯没有群众精神的错误。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人员管理职责放在与员工联系最多的人,也就是各位员工的业务管理人员身上。因此,无论是地质勘察机构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企业如何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实质上,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1.目标与组织条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行动计划,也是改变一个企业的本来特性的一个整体的、多面的、长期的日程。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市场竞争优势,引导企业成为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合适的组织。
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发挥职能,首先要在决策组织上保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成为公司决策和监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其次,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管理部门必须被赋予法定的职权,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环境变化进行战略性的监测和报告,并及时提供关于每一个战略的人力资源配备方案。只有拥有相应的权威,才能保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得到实际执行和有效实施。
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赖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文化、团队精神、领导风格等其他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安排。
2.实施原则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结合的一种战略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动态性原则,当企业面对的市场机遇与市场竞争不同时,企业的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这也是其基本的原则。
第二,合作性原则,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能否有效实施,需要企业自上到下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协调的管理系统才能
发挥最佳的效能。
第三,敏捷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要求,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对来自企业战略与市场竞争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与时俱进,注重风险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此来应对国际国内竞争。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梅洛著,吴雯芳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李保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探讨论文
1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契合匹配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人力资源的本职工作还是从事人事管理的工作。企业为了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营运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企业员工进行高效培训和把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将企业的职能有机的契合匹配在一起,能够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际需求之间的联系,大幅度提高部门之间的运作,使得办事效率迅速提高,让人力资源运作更好地与企业战略契合匹配。
1.1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力资源战略是通过直线职能制度,把各个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结合起来,共同合作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整个活动与程序的集合。企业真正做到与企业战略匹配,才能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2战略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的核心内容
战略匹配必须做到内部与外部匹配统一起来。所谓内部匹配就需要实施人力资源中的各项政策,并且要在活动中落实实践。而外部匹配就是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战略必须是方向性一致,必须满足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就是所谓的“纵向整合”。想要真正达到完全匹配是不可能的。它是有一些局限性的:①因为战略匹配和企业组织是具有复杂性的,所以企业人力资源想要跨越各种活动和范围是受到限制的,是具有局限性的;②高层决策者往往在做决策时,只顾创新,而忽略了企业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员工工作执行起来,对整体运行要求理解不够充分,执行力不足;③战略匹配有很多种不同,包括风格迥异、过程的不同、层面的不一致。
2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匹配契合的基础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趋成熟,许多企业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就不得不积极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如果企业想要有更好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清晰的明白人力资源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要充分搞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让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不是被淘汰。
2.1企业领导的重视
在企业中,领导就是决策者,领导的支持对工作是否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取得领导的支持了,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这块也不例外,只有真正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真正做到促进企业发展。
2.2专业人员的管理素质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项技能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拥有熟练的技能才能有高效率的工作。它包括,高效的协调作战能力,高瞻远瞩的战略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协作,不仅要负责人力资源内部的工程协作,而且还要协调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战略能力是指,要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的管控有所把握,能够持续的发展并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比较繁琐的系统工作,它涵盖了很多方面,需要敏锐的判断与应变能力,只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人力资源管控工作。
3影响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契合的重要因素
3.1各战略支持系统间的契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外部要素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契合就是所谓的企业纵向契合。纵向契合关键是人力资源应不断调整自己,把握企业战略实现的外因,进而实现紧密契合。战略所处环境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首先,战略管理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企业文化。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组织文化也会有差异。例如国企文化与外企的肯定是存在差异的。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改变,大部分组织文化是在企业内部传播,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和方法,使其更加完善。从而有效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企业的战略是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因素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不同必然带来管理模式的不同。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应该是相一致匹配的、密不可分的。
3.2人力资源系统内部契合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模块的契合就是内部契合,内部契合又被称为横向契合,这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与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体。企业决策者只有真正做到内部契合和外部契合相匹配,制定出顺应当今激烈市场的企业战略,同时明确人力资源的规划目标和政策,形成良好的监管体制,让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企业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全面的发展。
4提高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契合度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4.1正确制定目标和明确规划战略
根据长久的多项学习研究表明,现代企业的战略发展是需要全方位考虑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制定顺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契合措施,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有较高的判断力,能够正确认识企业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在根据企业的问题去制定目标,最后对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只有这样,让人力资源的目标符合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相契合,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真正利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里的内容,应受到企业的重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企业结合当前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制订出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促进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4.2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运转效率是关乎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体制中不被淘汰的重要的因素,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机制,需要企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拓宽自己的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减少生产和时间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3构建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人才的竞争是现在市场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企业的战略发展重点是人才引进和配置。一方面是需要引进适合企业战略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让人才效能实现最大化。为了实现人才最大化,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4.3.1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以绩效为主的考核机制
通过制定考评机制,让企业标准化体制深入到企业各个人力资源的管理领域,量化绩效考核标准,并制定相关章程,进一步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4.3.2加强对员工的各方面培训
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员工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培训,让员工感觉自身有了质的飞越,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与自觉性。积极鼓励员工开拓思维、创新技术。要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通过多种的形式来增强员工对时间的认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
4.3.3健全以激励性为主的薪酬体制
建立健全激励性较高的薪酬制度,挽留住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企业要适当提升薪金水平,用良好福利待遇、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来留住人才,确保企业随时随地都有人才以应对市场变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关怀,从而使员工能明确其奋斗方向,激发员工的奋斗潜能。
5结语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因素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良好的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企业的决策者招聘高素质、能力强的的员工,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有机结合,把员工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同时规范化管理企业,节约成本,以最小的消耗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确保企业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下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李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J].中国商贸,2009(9).[2]温桂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识与能力[J].机械管理开发,2012(1).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应该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应该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技能。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而言,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被他们忽视或弱化,似乎要下岗休息、退居二线了。尤其在公开课等比赛型教学中,大有“开讲不用多媒体,板书再好也枉然”之势。然而,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多媒体技术是他们的弱点,于是就产生了很强的排斥心理,仍坚守着自己的“黑板”阵地。
事实上,我认为传统的黑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优势和不足,板书与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多媒体滥用,会降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目前,许多教师在制作的课件时总是不分重点难点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各个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答案都事先设计在课件上。有些教师将教材或教案的文字、图片大量的罗列,简单地做好课件敷衍了事,使教学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代的“机灌”,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时间长了,也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媒体信息多而杂,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制作课件时要合理选择信息,课件不要过于花哨。
3.多媒体教学内容较多时,随着页面的切换,多数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并且,过多的屏幕板书还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错误地抛弃板书这一传统教学手段,一些教师一堂课下来在黑板上只写上标题,或象征性地列了点提纲,或随手涂上几个词,有些教师一字不写,极少能做到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手段固然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无法取代的价值。板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并不代表着落后,更不是可有可无。优秀的板书,清晰的条理、新颖的结构,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导向功能。简洁明了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能有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轮廓和印象。若离开了板书而完全依赖于课件,难免会让学生有一种模糊混乱、一堆乱麻的感觉,由于缺乏条理性,学生如坠云里雾里,懵懵懂懂。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坚决排斥多媒体技术,也不可以不假思索、漫无目的地滥用多媒体,而是要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巧妙整合后加以运用,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