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应该学什么
大学应该学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
转型时期,大学教育乱如麻。社会对大学的期待,混乱;学生学什么,混乱
;大学应该怎样办,依然混乱。
多年“螺丝钉式”的专才教育,使得社会上至今看待大学教育,几如职业学校,恨不得大学的专业设置像中药铺,当归、熟地、大黄,分门别类,按照社会存在的职业,对口安排,学什么的毕业分配就给你放在哪儿。人们不知道,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的大学其实是应该取消的,因为漫说大学教师并不懂如此多的专业,就是懂,也没有操练过。
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的困惑,实际上还在考大学的时候就孕育好了,因为决定他们学什么的家长,也是社会成见的接受者和制造者。一踏进大学的门槛,很多人实际上是打算在他们那点应试式的中学教育的基础上,直接进入专业学习,将自己挤入一个格外窄小的通道。当然,现实的中国有这样的先例和榜样,他们的父辈就大有以狭窄的专业素质而跃升高位的。可惜是,父辈们可以,他们却不行。时代变了,中国不仅窗户开了,门也开了,衡量大学教育和大学生质量的尺,不再可能只用那只老古董。
至于我们的大学当局,实际上不知道大学是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嘴上虽然说是通才教育,但在办学和专业设置上,却迎合社会,把大学办成其实很不合格的职业培训中心。老师也不知道怎样教:冷门专业的老师还算负责,热门专业的老师,则经常连课都不上,出去扒分挣钱。相当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还是一种给定真理式的教学,答案是固定、惟一的,学生想得高分,背就是了。
其实,一提到大学,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培养的是人,不是机器。大学教育,首要的是要使受教者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和体魄,然后才是能力培养,两者相加,叫做“素质”;至于技能和知识,实际上只是心智和能力培养的载体。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嚷了有年头了,但什么是素质,如何做到通识,都是一笔糊涂账。最可笑的是,大学里安排了一堆音乐、美术和文化的欣赏课,好像听听歌,讲点美术常识就算是素质教育了。其出发点,跟我们民间长盛不衰的钢琴热和美术热一样,不过是小家子有了点闲钱和闲时间,就拼命地在东施效颦上下功夫,而且全然不理会旁观者的眼睛和耳朵有多么难受。
记得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金先生所说的四件事,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应该教会学生的。一个学生,无论在迈进大学门的时候有多么幼稚,只要在这四件事上有所进益,那么他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实现这四个learn,专业的本身,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为例,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两个能力非常关键,人们在社会上,无论三百六十行做什么工作,拆解开来,其实就是一项一项的任务,或者说“事”。这些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在大学里,即使学到博士阶段,也是不可能完全应付得了的,所以,必须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而尤其需要的是科学地做事能力。
在大学里,学生需要完成许多的课程报告,撰写学年和毕业论文(或者设计),这个过程,必须经过收集资料(包括实地调研),信息处理,确定研究路径(方法),提出方案(提纲),修正方案,最后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其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包含了再学习的过程。而在社会上工作面对任务时,实际上也要经过类似的几个阶段,首先收集跟任务相关的信息,然后分析处理,确定路径,定出方案(计划),最后完成。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在每个环节都能让学生在能力上下功夫,学生也能够真正认真对付,那么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
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学生的学习跟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基本上是脱节的,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最大的收获,不过是学了一门外语,至于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得等到有了工作以后再补课。
第二篇:大学应该读的书
大学应该读的书籍
北大推荐书目
一、大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应读书目(30本)
● 《周易》参读《周易大传今注》高享编注参读《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 《诗经》参读《诗经译注》江阴香编注
● 《老子》参读《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著
● 《论语》参读《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 《孙子兵法》参读《孙子译注》郭化若译注
● 《孟子》参读《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 《庄子》参读《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
● 《史记》参读《史记选》王伯祥选注
● 《坛经》参读《坛经校释》郭朋校释
●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注
●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
● 《宋词三百首笺注》朱古微重编唐圭璋笺注
● 《红楼梦》曹雪芹、高鄂著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
● 《鲁迅选集》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
●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 《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
● 《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
● 《思想录》帕斯卡尔著 何兆武译
● 《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
●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
● 《科学史》[英]丹皮尔著李衍译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
●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著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 张仲实译● 《毛泽东选集》
● 《邓小平文选》
第三篇:市场营销的学生在大学应该干些啥
工商管理---10级市场营销
1)对本专业的深刻认识你做到了吗?
2)怎样去学好该专业课程?
3)从你个人而言什么是市场营销?
4)营销与推销的区别是?
5)你个人做过一次营销策划文案吗?
6)除了对本专业的了解你还准备辅修哪些专业?
7)在大学四年,你认为是多学点知识重要,还是培养个人能力重要?
8)在专业课的学习当中,你对哪几门课程比较感兴趣?
9)大学四年你学会了什么?在人际关系当中你游刃有余吗?
10)对你个人而言,你四年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你还梦想过哪些?你有付出行动吗?
11)你有考研的准备吗?你认为是先出去工作好点,还是继续进修你的专业?
12)你个人有很好的理财能力吗?
13)对会计,财务管理,物流,工商管理你了解多少?
14)毕业后你想从事什么工作?
15)在大学你参加过各类大赛吗?有获奖吗?
16)大学你有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吗?你看过那些类的专业书籍?其中你比较感兴趣的书籍有哪些?
17)计算机你能对它很好的利用吗?还只是一味打游戏恶,网聊?
18)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你还有哪些补充的?
19)除了学好外语和汉语外,我觉得我还应该再去学一门外语,如日语,德语,法语都是很好的选择,不过,要学一个国家的语言我觉得还必须从了解该国的文化和历史开始。
20)总的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不然就连自己处于什么位置都不知道!
第四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大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讨论大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什么
2006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今天说,大学逐渐变得只传播和识而不创造知识,这种趋势令人担忧。该组织开会讨论对策,教科文组织说,大学本来应该既传播知识,也通过研究创造知识,但是,作为科研中心的大学,正在成为“濒危物种”。
教科文组织指出,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大学只注重教学,不注重科研。但是,没有科研作为基础,知识会逐渐陈旧,教学会慢慢失去活力。
此外,社会为大学提供了可观的资源,并不仅仅是要大学把知识从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而且还期待着大学通过科研解决社会进步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回馈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界定为“四个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
一、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是指用一种善始善终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和处理各种事务,坚持不懈并力求完善。很多学生做事只注重其中的某些“有意思”的环节,而不太注意那些需要默默无闻地工作的环节,殊不知这样是做不好事情的。
二、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指建构符合道德的价值体系,并承担个体的社会责任,热爱生命并感激生活的给予。学会做人还意味着除关注自己之外,还有对亲情和友情的看重,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密切联系,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并承担应尽的义务,是„做人‟本来的含义。
三、学会与人相处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们需要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和帮助,至少不应该受到别人有意的阻挠。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个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必要前提。即使彼此不能成为朋友,也至少需要有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是成人的人际关系的最大特点。
四、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当今时代的总体要求,也是大学学习的改变所在。大量的知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因此大学中对知识的掌握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不仅是大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未来胜任工作的关键。
第五篇:大学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大学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最近的彭博财富显示马云的身价达到287亿美元,超过李嘉诚成为华人新首富。这个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的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男竟成了商业中的巨人。我们知道马云的专业是英语,但他却从事了互联网行业,并且在互联网行业做火了,靠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视野和思维。之前看到一个短语叫“超越当下的自己”,马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能超越当下的自己,他能看到未来中国发展的趋势,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当然应该学好专业知识,但我认为如果只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这样的学生可能会缺乏创造性也给自己的人生关闭了多可能的大门。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储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且要通过接触新闻媒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了解,认识社会现状,并对社会有自己的认知。还有我认为创造性和自己的兴趣有关。中国一直在强调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换来的,但却不强调百分之一的天分,这也就是中国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的原因,当然跟我们的环境有关,因为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跟不上,所以中国的年轻人不敢试,因为输不起,尤其是关于创造性的成功都是在试试的心态下实施的,中国的年轻人缺乏试试的底气,正如冯小刚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每个人都想说正直的话,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敢说实话?因为大多数人承受不了说正直的话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了中国现在也支持年轻人创业创新,但中国很多年轻人尝试后失败啦!原因当然有创业环境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创业者本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为什么创业者自身的要求跟不上?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学习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功利心太强,这样自己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就会肤浅,缺少灵性,没有了改变某个行业的可能性。所以作为学校政府而言,应当创造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环境,只有这样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会更有价值,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因为中国已经到了要靠创新推动发展的时候,只有创新性人才才能实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大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可能性所在,然后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知识上的储备,深入对某一行业的认知。在中国很多大学生迷茫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我认为大学生不应该这么想,大学生应该问自己大学毕业后自己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怎样的人要比做什么工作重要的多,正如新东方的徐小强在做前期投资时最看重的就是创始人本身,当然他最成功的就是投资了聚美优品。在当前的中国投资人太多啦,中国现在不缺资金,但缺少好的创业想法,这也是太看重我能做什么以及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所必然要导致的后果,所以一句话就是大学生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超越当下的自己,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学号1141520119 姓名:田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