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07: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第一篇: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先秦哲思

胡永强2011011387

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在这里我将讲述关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当然这是在拜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之后产生的些许思考。先秦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被称为春秋战国,相继有五霸七雄在中原地区成就了霸主地位,最终是秦始皇的秦国统一了六国,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思想基础是韩非李斯所提倡的法家思想,除去法家,在四五百年的历史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学说思想,因此那个时代被后人称为百家争鸣,在这里,我也仅仅是就我所理解的东西讲述百家之中比较重要有代表性的几家思想。之所以产生百家争鸣的现象,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由于礼崩乐坏,原本被贵族所垄断的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可以享受的权利,私学在社会中广泛开办,孔子就是当时的一个开办私学的教师,他也被称为教师的鼻祖,正是有很多像孔子这样以教学为业的人,所以原本只有贵族可以接触到的知识现在平民也可以获得,有因为统治者忙于战争思想统治薄弱,思想开放,有很多人著书立说,有了自己的主张;当然社会中除了老师还有一些人是类似现今的律师一样的人,他们通过对法律进行字面解释来运用法律为人打官司,而不深究法律的真实含义,只重名而不重实,因而他们被称为名家,如邓析就是比较早的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他们的特点,<吕氏春秋>里有一个故事,一天河里发大水,一个富人的母亲被淹死了,尸体被打鱼的渔夫捞回了家,于是富人去找渔夫索要尸体,渔夫借此向富人勒索钱财,双方僵持不下,富人来找邓析,邓析说:"尸体只对你有价值,对别人一文不值,他只能卖给你。"那个渔夫等了很多天富人也没有拿钱来赎尸体,很着急,于是来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跟他说:"尸体只有你有,他不来找你买,找谁买,回家等着吧"1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邓析善于说辞、与人辩论,这是前期名家的特点,后来公孙龙与惠施发展了名家的学说。出了以上两种人,还有一些人原本是贵族的门客如荆轲之类,因为贵族的没落,他们沦为侠士,后来便有了墨家,他的成员被称为墨者,首领是钜子,墨家与普通侠客的不同就在于反对侵略战争,而且墨子依据他们的职业道德进行阐释产生了他们自己的学说。

说完那个年代,我想我有必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哲学问题。在大多数人将西方哲学作为显学的时候,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损失,也许这是因为现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观念导致的。很多人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康德的学说,但是却不知道中国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哲学家的,原因是他们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做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既然没有所谓的哲学家,当然不会有什么偏废,即不会专注于某一个方面,不会是单纯的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不会简单的关注抽象思想或现实生活。我们知道哲学在西方又被称为形而上学,形便是指现实生活,而哲学是形而上的,老子有云:形而上者畏之道,形而下者畏之器。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在研究抽象理论,而中国哲学也在研究抽象理论,如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哲学关注现实,如孔子提出了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便是在教人怎么做人。冯友兰先生在书中提到出世与入世,出世讲道德价值,而入世讲超道德价值,中国的先人(而不是哲学家)所追求的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2。这是中国哲学最终极的任务,而学习哲学的目标是什么呢?先人们告诉我们是要成为圣人,圣人做到了入世与出世的统一,他们是怎样的人呢?他们是内圣外王的,这与柏拉图哲学王的主张是很相似的,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因为只有哲学家才不会以权谋私,才可以做到公正无私。既然圣人在外可以治理国家,那么这也就说明哲学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而哲学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如何行动的,在书中冯友兰先生引用了金岳霖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1《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0章第6页《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章第4页

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3我么也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家知行一致,以身载道。

中西方的东西有很多都是相似的,但是因为地理、历史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中西方的哲学发展都是具有延续性的,后人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学说。在这里我将选择各家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思想加以介绍。孔子提出了仁和义,义是指应该,即每个人都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是合乎道德的,与义相对立的是利,这便是著名的义利之辩。而仁则是义的具体的含义,人便是爱人,行忠恕之道,忠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而恕与义相对应的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而言就是推己及人,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情,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得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与外在的结果之内,因此,孔子提出了知命的主张,我们能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要取得成功在于天命,所以如果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对于仍然要来到的东西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静静接受。孔子知命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我们应该做的合乎道德的事,而且我们应该一心一意地做,竭尽全力,既然已经努力了,那么结果如何,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尽人事听天命。4孔子始终在践行着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这便是一心一意地做,虽然不被接受,但是他在坚持,只是因为他认为这是符合道德的。我们常常将孔子与西方的苏格拉底相对比,在很多方面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苏格拉底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理念,他在生前坚持不懈地通过行动改变人们的错误观念。在孔子希望人们无所为而为时,没有回答为什么每个人都应当推己及人。孟子解决了这个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后来的荀子是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主张人性本恶,人要向善,需要后天的教养),人的本性有四端-仁义礼智,他们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可以从内部自然发展,而不需要后天学习,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因此人行忠恕之道是自然而然的。与儒家积极作为不同的是,道家认为这个世界太坏,所以他们选择避世,但是他们要为自己避世的行为寻找理论依据,他们就是这样一些人,但是他们不是简单的避世,他们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在避世的状态下,他们向世人讲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与中国哲学入世和出世相统一的特点是相适合的。全生是道家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达到全生呢?道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杨朱认为,应当既不太好也不太坏,后来庄子把它概括为无用之用,比如一棵树长得很粗壮,那么它很快就会被砍倒,但是如果这棵树并不粗壮没有用处,还会被砍倒吗?所以庄子总结,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会多为善,也不会多为恶,一定是在善恶之间,他追求无用可是到头来却有大用。老子作为道家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了道的问题,解释宇宙规律,虽然在西方这算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这与西方简单的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不同的。老子并没有回答全生的问题,主要由庄子完成了对全生的解释。庄子并没有回答如何全生,而是通过取消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对于圣人来说全生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在圣人的眼里是混沌的整体,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圣人实现了不知之知。不知是在坐忘的基础上实现的,圣人原本是有知识的,有知识就知道事务的区别,后来圣人通过坐忘忘记了事物的区别,便可以与"大一"相合,这个没有区别的3《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章第6页 《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6章第4页

状态就是"无竟"。我之前谈到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成为圣人,但是应该怎样成为圣人各家有各家的观点。孔子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古代成为圣人是所有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追求,而圣人正是体验到超道德价值的人。在孔子看来,他在五六十的时候,已经知天命(在前文已经陈述何为天命),而当他到了七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了,也就是不再受到普通道德价值的局限,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合乎价值的,而不需要故意与道德相合。在孔子理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更加简单地称为圣人的方法,就是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另一方面,孟子叫做“集义”,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一个人能够“知道”而且长期“集义”,浩然之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丝毫的勉强也会坏事。就像孟子说的:“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偃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同上)一个人种庄稼,一方面当然要培育它,但是另一方面千万不可“助长”。养浩然之气正像种庄稼,当然要做些事,那就是行仁义。5虽然孟子在这里只说到义,没有说到仁,实际上并无不同,因为仁是内部内容,其外部表现就是义。一个人若是经常行义,浩然之气就会自然而然从他的内心出现。而圣人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德”意指power(力)或virue(德)。“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这是因为,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决不可以过度。“自然的”是指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作人为的努力。这样做的时候,应当以“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朴”(simplicity)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观念。“道”就是“璞”(“UncarvedBlock”,未凿的石料),“璞”本身就是“朴”。没有什么比道更朴,而第二朴的就是德,顺德的行的人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朴。6而圣人便是在所有人当中做得比较好的一种人,其次,老子认为大智若愚,因为只有愚才可以生活的快乐,无忧无虑,就像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一样,但是圣人的愚与孩子的愚是不一样,圣人地愚是比知识更多的愚,而不是没有知识,这就像庄子所说的不知之知。之所以老子认为圣人是愚,因为他认为知识是欲望的主人,也是欲望的仆人,只有不被欲望所约束才可以获得快乐。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自己的见识。通过读<中国哲学史>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在西方文化横流的现代社会,通过接触自己的传统,保留着自己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不至于在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迷失。5《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9章第6页《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章第4,5页

第二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哲学史》后,再比较之前读的《西方哲学史》,我可以明显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纵观当今之世,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也就是根源于此。

《中国哲学史》中也是以人物思想为单位展开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一副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图,但究其核心,中国哲学史中还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而这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中国人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这几点上来探讨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中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国人重人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道”都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人情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后期,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主流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更加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的统治者开始走上了孟子所说的“王道之路”。人情成为中国思想教化的核心,中国人慢慢也陷入其中,所以不得不说当今的中国人也还是没有脱离封建思想的枷锁。

第二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中国人思想的发展之路,从人到家再到国,中国的“家国梦”,从《大学》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显现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而西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人—民—国”这样一个发展思路,首先成为公民,再由公民组成国家,这也许也和西方国家的小国寡民有关,但这却也增强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而中国的“家国之路”随着大家庭的瓦解,核心

家庭的组件,“家国之路”也为大多数人所废弃,礼教也逐渐衰落和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中国思想中也有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不偏,庸不易”,谓之“中庸”。不偏不倚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后人对这一观点也加以运用,比如汉朝统治者的“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道,“外儒内法”之道,其实就是对中庸的实践运用,不走极端,包容百家,坚持一条道路走到底,反观现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运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不偏不倚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庸之道可谓深入中国人心,中国人骨子都有“中庸”的影响。中庸之道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不偏不倚、坚持到底”。《中国哲学史》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特点,在此我就不再详细论述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巨大的矿脉,沿着他们逐渐深入下去,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的东西。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2013年4月1日

第三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第四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2091061 刘明伟

一、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典型观点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三、我的感想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第五篇:《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

下载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秦哲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定稿)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 11历史 袁香妹 110200051 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 11历史袁香妹110200051 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

    马克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精选多篇)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感 (2013-03-28 12:43:28) 《中国哲学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

    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

    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

    中国哲学史论文(最终定稿)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行政学院23100311 郝子良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