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企业文化及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员工企业文化及职业道德教育
培训实施方案
红四煤矿机电队
2012年10月
员工企业文化及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优秀的企业员工,建设“四有”员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机电队班组建设实际情况,开展员工政治理论、企业精神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使员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设置的必要性及依据
随着我矿现代化的建设,各班组现代化设备操作和对敬业、忠诚度、奉献、团队精神等方面素质的具备,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学习及认同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根据集团公司文件《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班组建设实施方案》中区队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突出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四有”员工队伍,对区队班组开展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培训。
二、总体思路
本课程以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结合集团公司通过持续有效地加强班组建设,培养优秀员工,高质量创建一批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即“五型”)班组,逐步实现班组安全管理从“零事故”向“零三违”转变的目标。开设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课程。由科室区队负责确定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各班组互相配合,组织员工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培训人员结合本岗位实际,如介绍企业发展的历史、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使员工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围绕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人的职业生涯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即从职场需要和员工生存、发展需要双方为着眼点,开展敬业、忠诚、守信等职业道德素质内容培训。
本培训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完全以员工的心态、眼光、思想,进行深层剖析,告诉员工:你不做到这些(职业道德与素质),你将会一事无成;你的职业生涯将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你永远也不会成功!并且告诉员工:爱岗敬业你可以得到什么?承担责任你可以得到什么?积极进取你可以得到什么?遵守职业道德你可以得到什么?等等,而最终要告诉员工的是,做好这些(职业道德),你将会成为公司一名无可替代的员工,领导最舍不得的人是你,因而你的价值会得到大幅提升,因而你的薪水、你的职位、你在团队中的影响力等等,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因而,有效帮助你更快捷的达到你的职业目标,促使你的职业快速有效发展!
三、课程设置
名称: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学时:12学时。(每月1学时)
对象:区队科室各班组。
培训方式:观看视频、单位主要负责人讲授与员工自修相结合。
四、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单位负责人培训,参考内容及课时如下:
注:单位负责人可以自定3~5项内容,为员工作报告或讲座3~5次。
第二部分,员工自学,内容及课时如下:
五、考核方式:
企业主修课——“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成绩考核,根据公司确定企业主修课即“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员工做好培训记录,并要求员工撰写心得体会或记录发生的相关事件,公司好的理念,有益的管理经验、制度及员工得到启示、感想等等,教师结合员工企业主修课记录给绩效奖励。
红四煤矿机电队
2012年10月20日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浅谈
在各项业务日新月异,构建和谐企业,打造“争创一流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下,加强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价值取向的“过滤”作用必须得到重视
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两者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与和谐
企业一致的价值取向,是农村信用社广大员工自律的基础。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观,对于外在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选择和指向作用,并体现在怎样“做人”和“做事”的职业行为中。价值观不仅体现于对职业道德的筛选、认同,还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就成为主体头脑中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职业道德规范是外在的要求,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信用社员工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职业道德规范能否被从业者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必须经过个人价值观的“选择”。道德价值取向这种“过滤”作用,极大地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必须注重与和谐企业构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认真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强化价值取向的渗透,引导信合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与和谐企业构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重视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不仅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需要,更是农村信用社在建设信合员工核心价值体系和农村信用社和谐企业构建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农村信用社在渗透道德价值取向引导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与党的执政理念一致的大方向,强化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联系,重视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注重时代的最强音和农村信用社广大员工现实需求之间关系的处理,加强信合员工核心价值体系对农村信用社员工道德价值取向的正确导向。
三、正确定位深化改革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精神自律,与个人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是在职业活动中以调节从业者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深化改革时期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各级管理人员对在深化改革时期出现的多元价值取向,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化改革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站在和谐社会构建所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高点上,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正确把握深化改革时期价值取向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多元价值取向中积极、合理的成分与消极、不合理的成分,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加以评判和引导,把多元价值取向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这种“引领”下的“包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传统道德与和谐企业道德基础的关系。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坚持”的关系。深化改革时期的员工内心深处既有对未来信合前景的企盼,又有对传统习惯的留恋,面临着眼花缭乱、身不由己、甚至非常痛苦的选择,产生着种种迷茫和困惑。引导信合员工走出困惑,既要“向前看”,又要“回头望”;既要树立时代精神,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又要坚持优秀的民族、历史和革命传统。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建立现代意识,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推动和促进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职业既是广大员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舞台,也是员工谋生的手段。而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怎样引导员工找到道德建设中农村信用社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相关性,把个人生存发展需要与农村信用社发展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国家意志与自身需求统一起来,把单位的价值目标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把积极奉献与正当回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社会、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既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也是促进企业和谐有更广泛基础的着力点。
第三篇: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材料
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材料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
道德一词,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国家都有阐述。古代中国:在中国最早的古籍中,“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德”字。当时“德”的意义比较广泛,有表示站在十字路口目光向前直视之意,似乎与今日之“德”毫无关系。到了周朝,“德”的涵义逐渐集中,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经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
所谓“道”,最初是指人走的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会形成道,由此引申为做人的道理。之后又进一步表示事物运动、变动的规则、规律。“德”表示对“道”的认识、实践而后有所得。
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即:“德”就是一个人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人”。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这些解释说明,从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有了关于道德的思考,即对人我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思。为了维护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古代,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是许多思想家所特别关心的。公元前6世纪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集中论述了在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范畴、道德原则和各种行为规范。《论语》是中国关于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开山之作。
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即风俗习惯,后来引申为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范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中包含着有意识形态方面,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道德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去评价的一种社会现象。
首先,从根源上看,道德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人们为了征服自然和管理社会,必然要结成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其次,从矛盾特殊性上看,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与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如政治、法律等相比有它自己的特异性。它以其特殊的方式来调整人际关系,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的。
由此可见,道德的调整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以善恶作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 第二,它的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 第三,它调整的方向,首先维护整体利益。
由此,我们给道德下个定义:所谓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
1、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本职工作。也称热爱本职。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就能在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所谓敬业就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 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目前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许多人是抱着强烈的挣钱养家发财致富的目的对待职业的,这种敬业道德因素较少,个人利益色彩增加。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而敬业,这是高一层次的敬业,这种内在的精神,才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
2、爱岗敬业要求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
首先,提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人们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工作者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我们不能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片面地理解为绝对地、终身地只能从事某个职业,而是选定一行就应爱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动,双向选择可以增强人们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意识,集中体现大多数人更加自觉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实行双向选择,开展人才的合理流动,使用人单位有用人的自主权,可以择优录用,实现劳动力、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劳动者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所强调的爱岗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求职者是不是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用人单位往往录用那些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人。因为只有那些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地搞好工作。如果只从兴趣出发,见异思迁,“干一行,厌一行”,不但自己的聪明才 智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3、如何做到爱岗敬业
首先,要正确处理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职业理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即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理想,也应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
其次,要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关系。当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发生矛盾时,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兴趣,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如鲁迅原本学医,为了拯救国民的灵魂,弃医从事写作。孙中山原本学医,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弃医从事革命事业。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三易所学,三次都是以国家需要为自己的爱好。
再次,要正确处理选择职业与个人自身条件的关系。选择职业应根据自身条件,不能好高骛远,即使一时找不到理想职业,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在一天就应兢兢业业做一天。
最后,要正确处理所从事职业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热爱本职与人才流动相统一,忠于职守与物质待遇相统一,人能尽其才与物能尽其用相统一。不能以追求高收入为目标,任意“跳槽”。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为取得高收入而频繁跳槽,这样就很难做到爱岗敬业。
4、敬业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表现。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每个岗位 上的事情都将办得非常出色,从而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实
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踏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2、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原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诚实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讲信誉、守信用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一个从业人员做事,他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或企业或政府,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说话不算数,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再没有号召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公德,而且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案例: 1996年5月的一天,济南工商银行大观园储蓄所赵安同志接待了一对前来存款的夫妻,钱装在一只编织袋中,他们是做水果生意的,钱又散、又乱、又破旧。存款凭条上的数目是7.4万。赵安同志仔细地数了2遍,都是8.4万元。赵安对这对夫妻说,他们数错了,他们不信,他们又数了一次,果真是8.4万,这对夫妻对赵安同志诚实不欺的品德十分感激。事情传出去以后,引来许多前来存款的生意人。
3、诚实守信是每一个行业树立形象的根本
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们依赖的企业形象。所谓信誉,是由信用和名誉合成的。信用是指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可信,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名声和荣誉。职业信誉是职业信用和名誉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住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首选,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高、服务质量高,企业的信誉就高,其产品让消费者信得过,企业也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相反,产品质量低下,会使消费者感到受到了欺骗,企业也就没有信誉可言,因此说,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做到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
其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有以质量为中心和科学的生产、工作程序。从业者应严格按照每道工序操作程序去做,做到诚实劳动,文明生产。经济利益会使意志薄弱者忘记自己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制假造假,抽、缺斤少两、坑害消费者;为暂时的效益,使用一切非法手段,买空卖空,倒买倒卖,牟取暴利。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能维护消费者利益,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再次,实事求是,不讲假话。这要求从业人员平时对领导、同事、顾客不讲假话、不讲空话。对工作中的成绩不多讲一分,对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少讲一分,对产品的质量宣传要合乎实际,产品广告不能随意吹嘘,广告力求做到诚、真、实。只有实事求是、不讲假话,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最后,提高技能创造名牌产品。名牌新产品本身就意味着诚实守信,但创造名牌并非易事,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生产力诸要素不断智能化的规律越来越被强化。竞争迫使企业在利润最大原则下,投资发展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重金网罗各种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开发新产品,创造名优名牌商品。即使是普通劳动者,也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专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办事公道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基础。
1、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我们今天所讲的公正,其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按个人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公平地分配劳动报酬和社会财富;
第二、人们获得权利的机会是平等的,即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第三、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文化娱乐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第四、人们在职业岗位,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有安全保障; 第五、人们有言论自由,迁居自由和行政自由; 第六、人们有实现个人的价值,达到个人理想的权利。
2、怎样才能做到办事公道
首先,要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办事是否公道关系到一个以什么为衡量标准的问题。要办事公道就要以科学真理为标准,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公道就是要合乎公认的道理,合乎正义,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正义的人办事很难会合乎公道。合乎正义,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政府的人办事很难会合乎公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是非观念非常淡漠,在他们眼中无所谓对与错,只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其次,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只停留在知道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处理事情时坚持标准,坚持原则。为了个人私情不坚持原则,是做不到办事公道的。再次,要不谋私利,反腐倡廉。俗话说:“利令智昏”。私利能使人丧失原则,丧失立场,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家办事,那是无法做到办事公道的。因此,只有不谋私利,才能光明正大,廉洁无私,才能主持正义、公道。
另次,要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各种权势。要办事公道,就必然会有压力,会碰上各种干扰,特别会碰上那些不讲原则,不奉公守法的有权有势者的干扰。遇到压力和干扰时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为了促使自己免受压力,就会向有权有势者屈服;一种是大公无私,不计个人丢失,不怕权势,坚持办事公道。很显然要办事公道,就坚持后者。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包公怒铡陈世美。
最后,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真正做到办事公道,一方面与品德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认识能力有关。如果一个人认识能力很差,就会搞不清分辨是非的标准,分不清原则与非原则,就很难做到办事公道。所以要做到办事公道,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能力,能明确是非标准,分辨善恶美丑,并能敏锐的洞察力,这样就能公道办事了。
(四)服务群众
1、服务群众的含义
所谓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指出我们的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了我们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指出了我们应当依靠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
2、奉献社会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与奉献社会精神是一致的。奉献社会的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是一种基于对事业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表现。它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我党的性质与宗旨。搞好市场经济需要人们对事业、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精神就成为搞好经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的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具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因素。市场经济固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规则,但不能脱离与政治、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道德和道德调节渗透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道德调节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道德调节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将市场主体经济利益的行为限制在遵守市场规则,尊重人伦常规的范围内,还要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追求高尚的道德。所以,无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还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内存需要。因此不能将某些市场观念不适当地扩充到思想道德领域中,不能以完全的功利追求取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追求。
再次,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市场经济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而其判定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总而言之,奉献社会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无私奉献精神是可以与市场经 济共存的,它是从精神动力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无私奉献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被赋予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3、奉献社会精神对于纠正社会不良倾向的作用。
第一、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抑制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蔓延。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能够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同时又能够刺激个人欲望的膨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的极端利己主义,或是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的享乐主义,从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抑制某些人私欲的膨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长期均衡的发展。
第二、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弥补市场经济力不能及之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那些可以市场化的营利性事业,在资源配置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而那些难以进入市场却是社会所必需的公益性事业,诸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都无法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得到必要的关注。对此除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外,也需要一些有余力的企业或个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给予财力、物力、人力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益事业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自下而上与发展的挑战,同时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具备做出奉献的经济实力。因此,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对公益事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营造互助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无私奉献精神,要求在他人危难之际人人伸出求援之手。它可以具体表现为见义勇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以及先富后富的扶贫工程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奉献出爱心,在社会上扶危济困,营造出一种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凝聚力,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的高尚人格。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以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得到很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五、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使社会安定有序,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例等,对人们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对人们的行为准则也作了限定。由于法律所能涵盖的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规范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对法律的一种弥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共同的社会生活区域内的人往往要求遵循着某种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道德。道德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力量,它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 念来评价和调解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生命力在于人们的自觉遵守。一个人违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违纪要受到纪律的处分,而违背道德则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道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与本行业和本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并要求每个从业者遵守奉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也有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及道德规范。电信营业员的职业道德就是“用户至上,用心服务”。如果不能给用户提供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那么这个营业员的职业道德做的还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就是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的。
职业道德是社会文明水准的反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职业道德虽然都是针对职业特点建立的,而且各有侧重,但由于职业行为都具有公众性。因此,职业道德往往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职业道德的加强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面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职业道德是企业形象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主要靠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而这一切与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将会为企业带来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效益。
第四篇: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材料
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材料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
道德一词,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国家都有阐述。古代中国:在中国最早的古籍中,“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德”字。当时“德”的意义比较广泛,有表示站在十字路口目光向前直视之意,似乎与今日之“德”毫无关系。到了周朝,“德”的涵义逐渐集中,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经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
所谓“道”,最初是指人走的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会形成道,由此引申为做人的道理。之后又进一步表示事物运动、变动的规则、规律。“德”表示对“道”的认识、实践而后有所得。
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即:“德”就是一个人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人”。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这些解释说明,从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有了关于道德的思考,即对人我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思。为了维护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古代,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是许多思想家所特别关心的。公元前6世纪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集中论述了在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范畴、道德原则和各种行为规范。《论语》是中国关于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开山之作。
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即风俗习惯,后来引申为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范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中包含着有意识形态方面,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道德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去评价的一种社会现象。
首先,从根源上看,道德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人们为了征服自然和管理社会,必然要结成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其次,从矛盾特殊性上看,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与上层建筑中的其他部分,如政治、法律等相比有它自己的特异性。它以其特殊的方式来调整人际关系,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的。
由此可见,道德的调整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以善恶作为评价人与事的标准; 第二,它的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的; 第三,它调整的方向,首先维护整体利益。
由此,我们给道德下个定义:所谓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
1、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本职工作。也称热爱本职。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就能在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所谓敬业就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 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目前敬业包含两层涵义:一为谋生敬业,许多人是抱着强烈的挣钱养家发财致富的目的对待职业的,这种敬业道德因素较少,个人利益色彩增加。二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而敬业,这是高一层次的敬业,这种内在的精神,才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
2、爱岗敬业要求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
首先,提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人们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工作者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我们不能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片面地理解为绝对地、终身地只能从事某个职业,而是选定一行就应爱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动,双向选择可以增强人们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意识,集中体现大多数人更加自觉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实行双向选择,开展人才的合理流动,使用人单位有用人的自主权,可以择优录用,实现劳动力、生产资源的最佳配臵,劳动者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所强调的爱岗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求职者是不是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用人单位往往录用那些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人。因为只有那些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地搞好工作。如果只从兴趣出发,见异思迁,“干一行,厌一行”,不但自己的聪明 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3、如何做到爱岗敬业
首先,要正确处理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职业理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即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理想,也应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
其次,要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爱好的关系。当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发生矛盾时,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培养兴趣,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如鲁迅原本学医,为了拯救国民的灵魂,弃医从事写作。孙中山原本学医,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弃医从事革命事业。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三易所学,三次都是以国家需要为自己的爱好。
再次,要正确处理选择职业与个人自身条件的关系。选择职业应根据自身条件,不能好高骛远,即使一时找不到理想职业,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在一天就应兢兢业业做一天。
最后,要正确处理所从事职业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热爱本职与人才流动相统一,忠于职守与物质待遇相统一,人能尽其才与物能尽其用相统一。不能以追求高收入为目标,任意“跳槽”。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为取得高收入而频繁跳槽,这样就很难做到爱岗敬业。
4、敬业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表现。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每个岗位 上的事情都将办得非常出色,从而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诚实守信
1、什么是诚实
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踏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2、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原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诚实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讲信誉、守信用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一个从业人员做事,他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或企业或政府,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说话不算数,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再没有号召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公德,而且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案例: 1996年5月的一天,济南工商银行大观园储蓄所赵安同志接待了一对前来存款的夫妻,钱装在一只编织袋中,他们是做水果生意的,钱又散、又乱、又破旧。存款凭条上的数目是7.4万。赵安同志仔细地数了2遍,都是8.4万元。赵安对这对夫妻说,他们数错了,他们不信,他们又数了一次,果真是8.4万,这对夫妻对赵安同志诚实不欺的品德十分感激。事情传出去以后,引来许多前来存款的生意人。
3、诚实守信是每一个行业树立形象的根本
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们依赖的企业形象。所谓信誉,是由信用和名誉合成的。信用是指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可信,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名声和荣誉。职业信誉是职业信用和名誉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住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首选,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高、服务质量高,企业的信誉就高,其产品让消费者信得过,企业也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相反,产品质量低下,会使消费者感到受到了欺骗,企业也就没有信誉可言,因此说,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做到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
其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有以质量为中心和科学的生产、工作程序。从业者应严格按照每道工序操作程序去做,做到诚实劳动,文明生产。经济利益会使意志薄弱者忘记自己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制假造假,抽、缺斤少两、坑害消费者;为暂时的效益,使用一切非法手段,买空卖空,倒买倒卖,牟取暴利。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能维护消费者利益,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再次,实事求是,不讲假话。这要求从业人员平时对领导、同事、顾客不讲假话、不讲空话。对工作中的成绩不多讲一分,对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少讲一分,对产品的质量宣传要合乎实际,产品广告不能随意吹嘘,广告力求做到诚、真、实。只有实事求是、不讲假话,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最后,提高技能创造名牌产品。名牌新产品本身就意味着诚实守信,但创造名牌并非易事,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生产力诸要素不断智能化的规律越来越被强化。竞争迫使企业在利润最大原则下,投资发展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重金网罗各种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开发新产品,创造名优名牌商品。即使是普通劳动者,也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专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办事公道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基础。
1、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我们今天所讲的公正,其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按个人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公平地分配劳动报酬和社会财富;
第二、人们获得权利的机会是平等的,即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第三、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文化娱乐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第四、人们在职业岗位,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有安全保障; 第五、人们有言论自由,迁居自由和行政自由; 第六、人们有实现个人的价值,达到个人理想的权利。
2、怎样才能做到办事公道
首先,要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办事是否公道关系到一个以什么为衡量标准的问题。要办事公道就要以科学真理为标准,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公道就是要合乎公认的道理,合乎正义,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正义的人办事很难会合乎公道。合乎正义,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政府的人办事很难会合乎公道。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是非观念非常淡漠,在他们眼中无所谓对与错,只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其次,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只停留在知道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处理事情时坚持标准,坚持原则。为了个人私情不坚持原则,是做不到办事公道的。再次,要不谋私利,反腐倡廉。俗话说:“利令智昏”。私利能使人丧失原则,丧失立场,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家办事,那是无法做到办事公道的。因此,只有不谋私利,才能光明正大,廉洁无私,才能主持正义、公道。
另次,要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各种权势。要办事公道,就必然会有压力,会碰上各种干扰,特别会碰上那些不讲原则,不奉公守法的有权有势者的干扰。遇到压力和干扰时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为了促使自己免受压力,就会向有权有势者屈服;一种是大公无私,不计个人丢失,不怕权势,坚持办事公道。很显然要办事公道,就坚持后者。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包公怒铡陈世美。
最后,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真正做到办事公道,一方面与品德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认识能力有关。如果一个人认识能力很差,就会搞不清分辨是非的标准,分不清原则与非原则,就很难做到办事公道。所以要做到办事公道,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能力,能明确是非标准,分辨善恶美丑,并能敏锐的洞察力,这样就能公道办事了。
(四)服务群众
1、服务群众的含义
所谓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指出我们的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了我们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指出了我们应当依靠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
2、奉献社会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与奉献社会精神是一致的。奉献社会的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是一种基于对事业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表现。它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我党的性质与宗旨。搞好市场经济需要人们对事业、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精神就成为搞好经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的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具有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因素。市场经济固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规则,但不能脱离与政治、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道德和道德调节渗透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道德调节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道德调节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将市场主体经济利益的行为限制在遵守市场规则,尊重人伦常规的范围内,还要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追求高尚的道德。所以,无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还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内存需要。因此不能将某些市场观念不适当地扩充到思想道德领域中,不能以完全的功利追求取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追求。
再次,无私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市场经济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而其判定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总而言之,奉献社会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无私奉献精神是可以与市场经 济共存的,它是从精神动力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无私奉献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被赋予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3、奉献社会精神对于纠正社会不良倾向的作用。
第一、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抑制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蔓延。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能够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同时又能够刺激个人欲望的膨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的极端利己主义,或是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的享乐主义,从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抑制某些人私欲的膨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长期均衡的发展。
第二、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弥补市场经济力不能及之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臵起主要作用,那些可以市场化的营利性事业,在资源配臵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而那些难以进入市场却是社会所必需的公益性事业,诸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都无法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得到必要的关注。对此除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外,也需要一些有余力的企业或个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给予财力、物力、人力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益事业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自下而上与发展的挑战,同时又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具备做出奉献的经济实力。因此,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对公益事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助于营造互助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无私奉献精神,要求在他人危难之际人人伸出求援之手。它可以具体表现为见义勇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以及先富后富的扶贫工程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奉献出爱心,在社会上扶危济困,营造出一种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凝聚力,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的高尚人格。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以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得到很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五、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使社会安定有序,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例等,对人们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对人们的行为准则也作了限定。由于法律所能涵盖的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规范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对法律的一种弥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共同的社会生活区域内的人往往要求遵循着某种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道德。道德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力量,它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 念来评价和调解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生命力在于人们的自觉遵守。一个人违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违纪要受到纪律的处分,而违背道德则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道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与本行业和本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并要求每个从业者遵守奉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也有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及道德规范。电信营业员的职业道德就是“用户至上,用心服务”。如果不能给用户提供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那么这个营业员的职业道德做的还是不够的。职业道德就是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的。
职业道德是社会文明水准的反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职业道德虽然都是针对职业特点建立的,而且各有侧重,但由于职业行为都具有公众性。因此,职业道德往往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职业道德的加强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面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职业道德是企业形象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主要靠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而这一切与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将会为企业带来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效益。
第二部分 通信职业道德
一、通信的性质和服务方针
通信的性质:通信的性质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物质财富,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它的任务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通信的服务方针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它是整个通信企业的服务总方针。“八字方针”是根据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通信需要,经过长期工作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
迅速就是传递信息要快,要及时,处处讲究“时效”和“时限”。准确就是要求不出错、不失真、不走样。安全就是不发生事故,万无一失。通信质量是通信企业的命脉,如果发生差错,那么非但完不成用户委托的通信任务,起不到应有效用,反而会给用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每个员工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确保信息准确,安全地传递。方便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在保证迅速、准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方便用户。在局所设臵、网络布局、时限频次、服务水平、经营作风等各方面提供方便。
通信的业务指导思想:由于通信企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信业务是人们广泛使用的,社会效益很大,因此,要努力为广大用户搞好通信工作。搞好通信工作,从根本上说,在于业务指导思想。主要有两点:
(1)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2)坚决把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放在首位。通信的业务指导思想应该是: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社会效益、确保通信质量。
通信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保证党和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群众的通信需要。
通信企业的经营方针是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通信的需求,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南京金陵饭店许如忠老师在授课中讲到,电信企业员工应具备五大素质: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业务知识;独立的工作能力;高度的法纪观念;健康的身体素质。
电信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热情友好,客户至上;真诚公道,信誉第一;文明礼貌,优质服务;不卑不亢,一视同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二、通信行业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通信行业员工在长期的通信生产中,逐步形成了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985年8月23日,中国邮电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对邮电通信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主要内容有八条:敬业、尽责、优质、守纪、协作、为民、文明、廉洁。
(一)敬业——爱岗敬业,忠于本职
敬业精神体现热爱通信行业,忠于本职工作,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通信行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的要求
1、对通信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对通信行有浓厚的感情。表现在对事业的发展倍加关切;为事业的成就欢欣鼓舞;对通信行业信誉十分爱护。
3、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4、明确人生目的,决心为通信事业做贡献,在自己的专业和岗位上有所追求,有所突破。
忠于本职工作的要求
1、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不斤斤计较报酬,不计较个人名利。
2、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任务繁重,不怕条件艰苦,不怕工作劳累,无骄娇二气,能吃苦勇挑重担。
3、有自我牺牲精神。在紧要关头,为确保通信畅通不怕流血牺牲,不畏惧退缩。
4、有创新精神。在通信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要自觉学习新技术,不甘落后,勇于创新。
(二)尽责——坚守岗位、确保畅通
1、尽责的意义:通信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昼夜不停,分秒必争的特点。
2、尽责的要求:(1)在平时的工作时间,准时上班,准时接班。(2)在任务繁重、人员紧张时,能以全局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确保通信畅通。(3)在自然灾害危及到通信生产安全时,不惊慌失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自动抢上岗位或冷静地坚守岗位,力保通信畅通,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4)在战争时期和对敌斗争中,经得起不怕流血牺牲的考验。
(三)优质——保证质量、精通业务技术
通信生产质量的特殊意义 通信生产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若生产了次品、废品,既不能重新加工复制,又不能削价处理,它造成的不仅仅是一般商品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会出现精神损失、政治损失,这种损失往往又是事后无法挽回或无法弥补的,在政治价值上往往是无法计算的。通信质量问题大多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精,设备机械故障等过失行为造成的。
保证通信质量的要求
1、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通信生产是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有一整套统一的生产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遵章办事是确保通信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3、要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刻苦钻研业务技术。通信部门是技术性很强的部门。有些工种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精通,不下苦功学习是不行的。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用知识先学,学以致用,不断增强 自身的学习力。)
(四)守纪——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1、保证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意义 遵纪守法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顺利完成通信任务,维护通信部门信誉的保障。通信部门担负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经济情报传递以及个人之间的通信交往等项任务。在通信工作中,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确保机密的安全,是通信部门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是通信职工的神圣职责,因此,通信职工必须具有严守通信纪律的品德。
2、保证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要求(1)加强法制观念,坚决依法办事。除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外,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要遵守通信纪律,严格执行保密制度。(3)要有严格的组织措施,坚决按规章制度办事。
(五)协作——全国一盘棋、全网一条心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意义 我国的通信网,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联结全国的通信网。整个通信过程,需要通过多工种、多工序的紧密衔接,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才能完成。
全国一盘棋、全网一条心的基本要求
1、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执行统一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自觉服从统一的指挥调度。
2、要发扬协作风格。在各个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在各个工序之间,做到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着想,下一工序为上一工序把关。(案例:日本丰田有28000名正式员工,该公司每年都组织员工去世界旅 游,在旅游过程中到处都能看见有丰田牌的小轿车,只要见到车脏了,就会主动拿出手帕去擦,没有人教他去做,指使他去做。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体现了员工的高尚素质,丰田员工以全球遍地有丰田小车而感到自豪,骄傲。)
(六)为民——急用户所急、帮用户所需,尊重用户,热情服务 方便用户的意义 通信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通信需要。方便用户、满足用户是通信部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急用户所急,帮用户所需”是通信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什么叫“用心服务”?一是要全身心投入;二是要为用户着想,动脑筋服务;三是把用心服务具体化、细化到每个岗位上去,要有可操作性。
用心服务、用户至上要求企业对客户以信为本、以诚相待,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最快、最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顺畅的服务。“上心 知心 倾心”,急用户所急,帮用户所需的基本要求:
1、要提高通信能力,满足用户需要,努力开拓通信市场。
2、要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用户使用通信业务。
3、尊重用户,热情服务,要设身处地为用户排忧解难。(服务案例:(1)金陵饭店,一外国用户再次下塌只因为床头旁的一杯茶;(2)某一饭店,客户都爱吃本店炒的花生米,离开时,每人意外得到一包花生米;(3)客户在某一酒店临走时在大厅议事,人员嘈杂,某一服务员见状,及时反映主管,临时开一房间)
(七)文明——文明生产、礼貌待人
文明生产、礼貌待人的意义
通信企业每天与千千万万国内外用户打交道。这种行业特点,要求通信行业职工文明生产,礼貌待人。文明服务的状况如何,反映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职工队伍素质的优劣;同时表现了一个职工的文化教养道德水平如何。文明生产,礼貌待人,关系到通信行业的兴衰荣辱与经济效益。文明生产、礼貌待人的要求:
1、要创建整齐、清洁、美观大方的营业场所和生产场地(服务规范硬件);
2、要有整洁的服饰仪表(服务规范);
3、要有准确、简洁、亲切的服务用语(服务规范)。
(八)廉洁——廉洁奉公、一尘不染
廉洁的意义 因为通信企业是公用性、服务性很强的企业,是为国内外广大用户服务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信誉好,用户有安全感。
廉洁奉公的主要要求
1、要秉公办事,忠诚老实。
2、不占用户的便宜,不吃不拿不要。
3、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综上所述,“通信行业八德”是社会对每个通信职工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实现通信职责和通信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每个通信行业职工都应在工作实践中,严格遵守、身体力行,为通信建设做出应 有的贡献。作为电信员工,应当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
第三部分 企业文化纲要(部分)
服务理念:
用户至上,用心服务
企业行为准则:
恪守承诺,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 关爱员工,让每块金子发光 诚信合作,在共创中寻求共赢 稳健经营,持续提升企业价值 回报社会,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
员工行为准则:
持续学习,高效工作 爱岗敬业,遵章守纪 尊重他人,坦诚沟通 服从大局,忠于企业
第五篇: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为了倡导“以诚为节、信用守恒”的企业道德准则,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职工队伍,早日实现创建“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奋斗目标,我局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活动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新理念,强化职工道德素养,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
二、具体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廉洁自律、礼貌待客”的崇高风尚。以优良的作风优化行风,使我局成为风气正、形象好、文明程度高的示范窗口,从而实现让客户满意、社会满意。
三、活动安排:
1、学习阶段(时间为4月至5月)
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前题开展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企业文化专题学习。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向客户提供优质、方便、高效、规范、真诚的服务,引导职工深刻熟悉和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与精神实质。牢记树立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职工队伍爱岗敬业,更好地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向高潮。为企业完成最终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2、围绕活动,组织员工提建议(时间为6月至7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局精神的实际行动。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员工围绕如何倡导企业道德准则等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讨论,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树立“以诚为节、信用守恒” 的思想。这次教育活动,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按要求做好六个结合,每人提出一件职业道德教育建议。在听取群众反映的基础上,将择优推选2名职业道德典型,并整理出职业道德典型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的事迹。
3、整改总结阶段(时间为8月至9月)
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公司形象,我们要认真总结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检查,把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员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做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规范,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保证,并做好学习记录。学习和考试成绩纳入综合考核。
四、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修订完善制度。成立以一把手校长负总责的领导小组,组长:吴建德;副组长:李永连;组员:高建发、朱晋鸿、李建平等。对照活动要认真自查自纠,合理分工,使活动落到实处。
2、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活动氛围。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认识到位、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3、重视总结评比,不断优化过程管理。及时的总结评比,既能起到反馈、导向、激励功能,又能调整活动过程中的思路和举措。做到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评比,使活动过程更为充实。
临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二00八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