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上班期间及被指派办事期间的风险应由谁承担
员工上班期间及被指派办事期间的风险应由谁承担?
云霄上的飞车
一、案例简述
A公司员工B受A公司指派,直接从员工住所地甲地到A公司附近的乙地从事A公司指派的工作。B在甲地至乙地期间,违章驾驶摩托车,并导致第三人C伤害,产生侵权。此时,如何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承担责任之后应如何追诉?
二、因职务行为致人损害
对于工作人员因工作和个人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用人单位能否追偿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基本持肯定的态度,该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新公布的《侵权责任法》对此类情形是否追偿问题,没有作具体的规定,立法意见认为:用人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以及因个人劳务对追偿问题发生争议的,宜由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三、普通上班是否算职务行为?沿途风险由谁承担?
1、上班的受益方。员工普通上班,员工与公司双方均为受益方,在区分责任时,将必要路途中产生的非双方过错产生的风险直接归于公司,将非必要路途及员工过错产生的风险归于员工,具有合理性。
2、相关规定: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九)项规定的职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应认定工伤。根据《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七条规定也不难看出认定工伤均应在非主要责任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工伤;
所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在员工应负全部责任的情况下,不应认定为职务行为,而在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时,才应视为职务行为。
四、受公司指派,从公司出发到某地工作,行走或通过交通工具到达工作地点是否视为职务行为?沿途风险由谁承担?
因从公司从公司到某地因有物理距离,行走或通过交通工具到达工作地点在实际上具有必然性。而该行为的受益人仅为公司,员工仅是受公司的指派进行某项工作,基于公平原则,公司此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只要员工所走的为必要路途,非员工故意产生的责任,均应视为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所产生的责任,应由公司承担。
五、B从甲地至乙地途中,是否算上下班?沿途风险由谁承担?
虽甲地实际为B的住所地,但乙地却不是B平时的工作地。因此,不能简单认为B从甲地至乙地属于上班。本人认为其具有员工上班及受公司指派到某地执行职务的共性,无法完全区分是为上班行为或执
行职务行为。此时应该以公司承担为原则,员工故意行为为例外,并比较原上班路线及新路线之间的风险程度,若明显减少风险程度的,则按照上班行为区分责任。
因此,具体至本案,虽然员工有重大过失,但公司与员工之间是否应引援关于雇佣关系进行判决,取决于法院的自由裁量权。若不能依据雇佣关系确定最终责任的分配,则公司应当在承担侵权责任后,根据双方劳动合同及公司相应劳动制度的约定,再行确定如何向员工进行追偿。
第二篇:由谁承担所有权保留的风险责任
由谁承担所有权保留的风险责任
陈忠仪 陶伟春
2005年7月,上海某贸易有限公司与浙江绍兴县某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某服装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布料定做合同和服装加工合同,约定贸易公司向纺织品公司定购一批布料,纺织品公司应将布料交付给服装公司,由服装公司按要求加工成服装。签约当时,贸易公司向纺织品公司预付了30%的布料款计人民币2万元,余款三方口头约定由贸易公司通过信用证方式支付给服装公司后,再由服装公司转付给纺织品公司。
7月21日,纺织品公司根据约定,将定做的布料交给服装公司,服装公司仓库保管员出具了收条,收条的内容是“今收到绍兴县某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上海某贸易有限公司定做的涤纶斜纹布3083.40米和涤纶斜纹弹力布3069.40米,共值72305.90元。在未付清款项前,该货物所有权不转移,未经纺织品公司同意,任何人不得对货物有物理行为和处分行为,否则需承担该货物金额25%的额外违约金并归还货物„„”,收条上,服装公司仓库保管员及其业务员都签了字。之后,服装公司按照与贸易公司之间的加工合同,将布料加工成相应款式的裙子和裤子,并交给了贸易公司。贸易公司给付服装公司1.2万美元后,余款一直没有给付。因此,纺织品公司没能收到布料款。服装公司和纺织品公司想找贸易公司交涉,但由于当时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审查贸易公司的相关登记资料,致使纠纷出现后无法了解贸易公司的具体情况。后贸易公司没了踪影,更是找不到可以交涉的对象。经过向工商部门查询,企业登记信息中没有该贸易公司的相关登记资料。同年11月11日,纺织品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服装公司。
原告纺织品公司认为,在交货时已经向被告服装公司明确在未付清价款前,原告对布料的所有权予以保留,而被告违反约定在布料款尚未付清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加工,由此侵犯了原告
对该布料的所有权,因此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原告涤纶布6152.80米或折价赔偿损失72305.90元,并承担违约金18076.48元及利息损失 1427.32元。被告辩称,被告是受贸易公司的委托收下该批布料的,基于加工合同将定做人贸易公司提供的布料加工成服装,收到的1.2万美元是被告加工服装的加工款,原告应该向贸易公司催讨布料款,所以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析法
经上海市嘉定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财产所有权保留前提是财产所有权转移,财产所有权转移是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诸如买卖、承揽、赠予等法律关系而发生的。现被告收取原告布料的行为是基于原告与第三人贸易公司之间的定做合同约定而发生的,被告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种代理行为,该行为的法律效力归于被代理人即贸易公司。原告基于与贸易公司之间的定做合同,将布料交付给被告是其履行合同义务,被告收取布料是基于被告与贸易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因此,仅从原告送货和被告收货这两个事实行为出发,不能证明双方存在以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所以,原告向被告提出的所有权保留的意思表示与法不符,不能产生原告期待的法律效力。
在原告与贸易公司的定做合同中,没有证据证明原告与贸易公司之间存在所有权保留的约定,原告交付布料后,布料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布料的所有权不属于原告,原告履行合同义务后取得是报酬请求权。原告与贸易公司曾约定由第三人即被告支付报酬,现被告不履行义务,产生的违约责任由贸易公司承担。因此,原告依据侵权法律规定提起的诉讼缺乏要件事实。综上,被告处分布料的行为并不对原告构成侵权行为;被告不履行给付报酬的行为,相对于原告来说并不产生违约责任。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答疑
本案关键在于判断原、被告之间关于所有权保留的约定是否能产生所有权保留的法律效力?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本案中原告将布料交给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交付呢?被告收取布料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代理行为,其行为的法律效力归于贸易公司,因此基于原告与贸易公司之间的定做合同,法律意义上的交付已经发生,据此,贸易公司取得了布料的所有权,原告已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交付行为,其对布料已不具有所有权,故原告也无权将他人的财产与被告约定所有权保留,由此也不产生被告对本案财产即布料的所谓侵权行为。现原告提起侵权诉讼,显然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2.本案原、被告是否存在必要的法律关系?所有权转移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成就时,财产所有权方为转移。”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从上述法律规定中,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构建了我国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制度。所以,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保留的意思表示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但这种约定一般是双方当事人之
间存在诸如买卖等基础法律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而本案的原、被告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因此双方有关财产所有权保留的约定,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原告不能因此取得期待的法律效力。
综上,本案原告对系争布料既不享有所有权,与被告之间也不存在所有权保留的法律关系,因此,法院理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提示
本案原告本想通过对被告进行所有权保留的约定避免出现收不到价款的风险,但由于该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使原告的诉请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而原告合法的价款请求权由于贸易公司的失踪而无法兑现。由此可见,在经济交往中,为防范风险,对合同相对方资质的审查是极为必要的,原告盲目签订合同的行为是导致其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
在法治社会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该具备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利益、充分规避风险的意识,才能保证自己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取得期待的法律效力。
第三篇:员工上班应有的工作态度
第二十二章员工上班应有的工作态度上 班 前
1.1
1.2
1.3
1.4
1.5
1.6带着一颗愉快的心上班。应提早5分钟到达公司,以便准备工作。遇到同事及上司应亲切问早。进办公室后应将随身外套、大衣、雨具等放置好,不要乱放。开始上班时,立刻将心情拉回工作上,尤其是星期一。开始上班后应即停止早餐、阅报及聊天。仪 表
2.1
2.2
2.3
2.4
2.5 女性避免穿着舞台式的衣服或配戴式样繁琐的饰品。女性化妆宜淡雅朴实,只允许擦饰透明指甲油。男士应穿着整洁,稳重的衣服。整齐的头发、清洁的胡须更会使你显得有精神。指甲、牙齿、鞋子,甚至内衣均不可忽视。3 尽 职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了解上级的理念与要求,接受指导与指挥。经常对工作提出检讨与改进的方法。不应未经思考与尝试,即对交办工作产生抗拒。不应依时的障碍,而屈服于工作压力。工作发生问题,应随时向上级反应。对工作充满信心,积极、乐观、负责。尽快学习工作应有的态度与技能。对上司不惧怕,不唯唯诺诺,有话直说。知错必改,不强辩,不掩过。
3.10 不断追求进步,充实知识。
3.11 上司需要你时,都能找的到你,或掌握你的行踪。
3.12 吃饭或下班,应配合工作状况。律 己
4.1
4.2
4.3
4.4
4.5
4.6
4.7不私自经营或投资与公司业务有关的事业。不接受不当利得或接受有利害关系的宴请及赠礼。上司不在时,仍保持正常工作态度。不因个人的喜恶情绪,而带到工作上。表报数据不随意填写,费用不浮报。有客人在不吃零食或谈笑。办公时不看与业务无关的书报杂志。待 人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不以对他人的喜恶,而影响你对他工作的评价与认定。不固执己见,应有雅量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应有傲慢的言行,不以个人学历或职位而轻视别人。不结派。同事之间,应彼此保持适当的尊重与礼节。平日多沟通联系,对工作上之协调合作自有裨益。不随意批评别人,不言人隐私,不宣扬别人过失,不搬弄是非。寻求与同事相同的兴趣,会增进彼此的关系。不随便发怒或诉责他人。
5.10经常站在对方立场想同一件事,会拉近双方的差距。
5.11 不因年资久而以老自居。
5.12 不以薪水论人。守 时
6.1
6.2
6.3 不迟到,不早退。参加会议,洽商或与人约定应严守时间。工作应有计划,注重期限,争取时间。守 序
7.1
7.2
7.3
7.4
7.5 了解并遵守公司的体制与规章办法。保持办公室的气氛,避免喧哗及嬉戏。上班时间不做私人事务,避免会见亲友。注意抽烟的污染与烟屑。保持环境的卫生与美观。惜 物
8.1
8.2
8.3
8.4
8.5
8.6爱护公司设备,不挪为私用不破坏。借用之公物用毕后应立即归还。个人保管之公物、设备应妥善保管与使用。节约使用文具、纸张、复印机、水电。经常擦拭、保养保持整齐清洁。遇有损坏立即报告报修。守 密
9.1
9.2
9.3
9.4
9.5
9.6 文件资料及业务机密不随意影印,传播及放置。不于公共场合、出租车、公车内谈论业务机密,以示博闻。知人隐私及缺点,应严守秘密。注意办公场所出入的陌生人。不向其他公司透露公司业务。遵守公司所订保密规则。说 话
10.1 保持轻松的态度,适当的音调与速度,及清晰的发音。
10.2 把握重点与目的,长话短说。
10.3 倾听对方所说的话,不打岔。
10.4 适时的附和对方的谈话。
10.5 进主管办公室应先敲门。
10.6 不和正在数钞票及打算盘的人讲话。电 话
11.1 电话话铃声后要立刻拿起话筒。
11.2 注意电话礼节,把握说话要领。
11.3 为人接转应迅速,待人传达应确实。
11.4 确定对方说话内容、声音太小应告知,请再覆述一次。
11.5 降低说话声音及其它杂音,以免妨碍他人接听电话。
11.6 必要时才打电话,通话前应对内容稍作构思或记录。
11.7 长途电话,简明扼要,节约成本。
11.8 减少私用,费钱又费时,别人挂不进来也会很苦恼的。
11.9 面露微笑的说话,别人依然能感受到你的笑容。
11.10 桌上准备便条,以便记录。
11.11 爱护电话机,避免掉落地上或摔话筒。文件处理
12.1 已决或未决,紧急或普通文件应分开,并迅速处理。
12.2 文件处理后应签章并注明日期,以示负责。
12.3 传阅或会签之文件应迅速传送,不可积压。
12.4 结案之文件应依类别编号、归档。
12.5 废弃文件应予以撕毁。
12.6 文件不可随意放置,尤其是影印、缮打或电传时。桌面及抽屉
13.1 办公桌上仅可放置必要东西。
13.2 文具 茶杯、电话机、公文应放置定位﹐以利取放。
13.3 重要、机密文件不应放置桌上或应予覆盖。
13.4 定期清理抽屉对象,并放置整齐,私人物品应携带回家。
13.5 离 开 座 位。
13.6 要外出时,应将地点、目的,预定返回时间向上级报告,或以便条明确表示。13.7 办公时间内,不可随便离开座位。
13.8 离开座位时,需整理桌上文件,并将椅子归位。
13.9 走路时要轻声。进出电梯,应先出后进。
13.10 不要在走道、茶水间、化妆室内聊天。
13.11 进出门、电梯及走廊时,应让客人及上司先行。休息时间
14.1 用膳后要擦拭桌面油污。
14.2 不高声谈论、打电话、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
14.3 不应占用会客室作为用膳及休息之用。
14.4 应注意休息时的姿态。
14.5 不因外出或休息过头而耽误办公时间。
14.6 避免激烈运动,以免下午精神不济。出 差
15.1 出差也是上班,不是旅行,不应放松心情。
15.2 出差是代表公司,需注意个人形象。
15.3 减少不必要的出差,考虑出差成本与效益。
15.4 出差前应做好出差计划,以免费时费力,出差后应提工作报告。
15.5 出差时应注意生活,以免影响工作精神。加 班
16.1 工作应于办公时完成。
16.2 工作急迫或无法完成时,应自动加班。
16.3 必要加班时不抗拒。
16.4 加班仍应保持正常的工作态度。下 班 时
17.1 今日事,今日毕。利用下班前预定明日的工作计划。
17.2 将桌上对象收放抽屉及柜内,桌面保持干净。17.3 应将计算机、打印机关上,检查电源。17.4 椅子归位。
17.5 不影响其它尚在工作同仁之办公。17.6 与上司及同仁道别。
第四篇:被拆迁人拒绝评估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被拆迁人拒绝评估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判实践中,时常遇到当事人拒绝评估的情况。笔者认为,在行政裁决前,如果有证据证明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其房屋进行评估,在行政诉讼中,又提出要求重新评估的,除评估程序明显违法或结果显失公正外,法院应驳回重新评估的请求。其主要理由是:
一、评估报告是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出补偿安置行政裁决的重要依据。《估价意见》第九条规定:“拆迁当事人有义务向估价机构如实提供拆迁估价所必需的资料,协助估价机构进行实地查勘”。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因被拆迁人的原因不能对被拆迁房屋进行实地查勘、拍摄影像资料或者被拆迁人不同意在实地查勘记录上签字的,应当由除拆迁人和评估机构以外的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见证,并在估价报告中作出相应说明”。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拆迁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不协助估价机构实地查勘而造成估价失实或者其他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参照上述规定,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评估,应视为在行政程序阶段故意隐瞒证据而放弃举证权利,理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裁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房屋拆迁纠纷时,一般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的,谁提供的证据占优势,就支持谁的主张。被拆迁人在行政程序中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其房屋进行评估,属依法应当提供证据而拒不提供。在此情况下,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只能根据已有的证据认定法律真实,而不可能根据被拆迁人未提供的证据来认定客观真实,更不可能中止裁决而损害行政执法的权威,致使整个拆迁工作停滞不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据这样的评估报告和被拆迁人的产权资料作出裁决并无不当。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该条规定清楚地表明,被拆迁人在行政程序阶段拒绝对其房屋进行评估,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定程序所作的行政裁决,在行政诉讼中,被拆迁人要求重新评估的,法院应依法驳回其请求。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五篇:车辆被挂靠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车辆被挂靠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数量大副增加,事故数量随之上升。交通事故的发生,带给社会的是各方当事人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作为经济体制转型特有的产物,车辆挂靠在我国车辆运营管理中广泛出现,并直接关系到交通事故的处理。车辆挂靠,主要是指由个人或者个人合伙出资购买车辆,为了交通营运过程中的方便,将车辆登记为某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所有,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运营,并由挂靠人向被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即目前审判实践中所指的营运挂靠(因政策性规定而必须挂靠或因经营便利而挂靠,如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出租汽车公司等)。
对于存在车辆挂靠类型的交通事故中的损失承担主体,应如何界定呢?实践中有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意见:一,挂靠人对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负民事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在收取管理费范围内负连带赔偿责任。主要依据就是,被挂靠单位虽然不是实际车主,1
对车辆实际运行、收益没有主动权,仅仅是登记车主而已,但为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根据公平合理的民法原则,由被挂靠单位在收取车辆管理费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既有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即时兑现,又未将被挂靠单位的责任扩大,也体现了权利、责任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二,由挂靠人负民事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负连带赔偿责任。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对外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两种意见在实践中都有所体现并运用,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培训学习中,对全市的此类案件作了统一规定,即统一适用由挂靠人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负民事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负连带赔偿责任。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被挂靠单位收取多少管理费是其与挂靠人之间的挂靠合同决定的,很难查清,受害者又难以举证证明,二是判决被挂靠单位在已经收取的管理费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还是判决被挂靠单位在约定收取的管理费范围内承担连
带赔偿责任难以判断,也不容易查清。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保护受害者损失能够得到充分、及时的赔偿到位。挂靠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承担能力毕境有限,由被挂靠单位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承担责任后,再根据双方的挂靠合同进行内部追偿,各方利益都得到了保护,并更有利的保证了受害者权益的充分及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