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历史调研试卷
2013-2014年
1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11、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求取佛经精义D.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2、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大食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金刚经》B.《古兰经》C.《木兰辞》D.《圣经》
14、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A.吴道子画圣B.李白诗仙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15、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16、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介绍了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交
战多年,最后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最有可能涉及的内容是
A.阿保机建立契丹国B.陈桥兵变C.郾城大捷D.马可-波罗来华
17、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18、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岳飞被秦桧陷害B.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9.盐城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北宋时,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是
A.东京B.临安C.大都D.广州
20.穿越时光隧道,假设你是一个宋朝人,下列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吃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B.在四合院里居住
C.用煤烧火做饭D.到河北用“交子”买东西
21、“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魏晋时期B.唐朝中后期C.南宋D.元朝
22、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
23、被毛泽东主席誉为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A.统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 C.灭亡了南宋D.创立了行省制度
24、从右侧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管辖盐城市所在地区的行省是
A.行中书省
B.江浙行省
C.江西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25、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B.回族C.傣族D.彝族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0分,第28题6
分,共25分)
26、(9分)阅读后回答: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
么朝代逐渐完善?(1分)
(2)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从材料看,这种制度下谁收益最大?(1分)
(3)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影响?(写出两点即可)(2分)
(4)这种制度与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1分)
27、(10分)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
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1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1分)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一个典型事例。(1分)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1分)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1分)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请根据提示,举出两个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7)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1分)
(8)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9)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28、(6分)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材料二中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
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3)请举两例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2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七年级历史学情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BBCAD6-10DBADD11-15CCADC
16-20CCDAD21-25 CBADB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0分,第28题6分,共25分)
26、(9分)
(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3分)
(2)进士科,明经科;封建统治者;(3分)
(3)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4)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或公开、公平、公正)(1分)
27、(10分)
(1)开元盛世。(1分)
(2)魏征——唐太宗;姚崇——唐玄宗。(2分)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金城公主嫁入吐蕃。(1分)
(4)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1分)
(5)科举制度。(6)隋朝大运河。(7)隋炀帝。(8)唐玄宗。(各1分,共4分)
(9)国家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8、(6分)
(1)两宋时期(或宋朝)(1分)
(2)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分)
南方相对稳定。(1分)
(3)①商业都市很多如开封和杭州,国内外商客往来不绝;南宋时最大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有早市、夜市。
②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收入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4)①要维持地区和平稳定;②要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答到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初一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 66人,其中80分以上的有
人,占参考人数的%;60分以上的有
人,占参考人数的%;平均分为
分;最高分为
分,最低分
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从这次七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第三大题的2、3两个试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第三大题的第一小题,对丝绸之路的考查,第二小题对三国知识的考查,第四大题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有如第三大题
(一)题的2、3小题设计较难,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如第一大题的1、8、9试题,第三大题的(一)的2、3小题等,命题灵活,侧重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是题量有点大,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时间有点仓促。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得满分30分,70%的学生得分在24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4—8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7、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非选择题
1、按顺序排列朝代,全对的占30%,得2分的占40%,有个别学生得0分。2、3、4题学生做的不错,失分主要是3题的A、C,学生不能正确的书写答案,错别字较多。整个
(二)大题,学生做的不错,失分较少。
(三)材料分析题
1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学生得分大多在6---8分之间,失分主要是(2)、(3)小题,学生对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和地名不能准确掌握,知识学的比较死,从西域引进的水果,学生能全回答正确的较少。
2题考查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所出的题目不难,但考查面广。其中(1)(3)题比较简单,(2)题稍有难度,难在审题上,尤其是,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答不出来。这个试题学生得分大多在7---8分。这个试题不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还把学生的档次很好的拉开了。3题考的是两次改革,学生得分多在5分左右,失分主要是(1)题和(3)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试题的问法,很多学生产生了歧义,因而导致出错。
(四)综合探究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七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22人,其中70分以上的有24人,占参考人数的21%;60分以上的有44人,占参考人数的35%;最低分15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填图题、问答探究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第二大题第四大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对丝绸之路的考查,第二小题对三国知识的考查,第四大题对汉武帝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有如第三大题
(一)题的2、3小题设计较难,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如第一大题的1、8、9试题,第三大题的(一)的2、3小题等,命题灵活,侧重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是题量有点大,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时间有点仓促。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得满分40分,70%的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得分4—8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8、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分析题
1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学生得分大多在6---8分之间,失分主要是(4)小题,学生对知识学的比较死,主观性问题往往答不到要点。
2题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知识,所出的题目不难,但考查面广。其中(1)小题第二问学生容易和第二小题混淆,得分率不高。
(三)填图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四)问答题
本题综合性较强,设计汉武帝的知识并未集中在某一课,学生往往需要较强的归纳能力。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大刘庄中学
刘美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考试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如图中①所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崇文抑武,“积贫”“积弱”
C
2.“他充分信任‘以谏铮为己任’的魏征,当魏征死时他动情地感叹∶‘……朕亡一镜矣’!”“他”开创了()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阶段特征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能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文成公主入藏说明
A.唐朝与吐蕃民族关系融洽 B.是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的原因
C.唐朝对外交往广泛 D.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富庶
6.下图是陕西出土的唐彩绘陶胡人骑马俑,高大雄健的骆驼上四个胡人乐俑载歌载舞。这反映了()
A.长安的开放与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唐代水陆交通发达 D.长安是当时经济中心
7.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8.读下图,图中内容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是()
A.秦朝 B.东汉 C.唐朝 D.明朝
9.2020年9月,总书记来到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引起广大师生热烈反响。该书院创建于公元976年,正是
A.西汉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10.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
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
A.轻视武备 B.冗兵冗费
C.重文轻武 D.积贫积弱
11.下列力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是()
A.文天祥 B.房玄龄 C.姚崇 D.寇准
12.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他是
A.秦桧 B.岳飞 C.文天祥 D.陆秀夫
13.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称为
A.辽 B.西夏 C.元 D.金
14.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15.下图所示电视剧讲述了“一代天骄”波澜壮阔
一生,时间跨度长达80余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
①统一蒙古草原②改国号
元③建立蒙古政权④灭亡南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元史》中记载,“至元初,立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的职责是“掌浮图事之教,兼治吐蕃之事。”材料中“总制院”管辖的区域大致位于下图()
A.① B.② C.③ D.④
17.有一部史书,被宋神宗称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是()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18.“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乃密布宇印,满铁范为一板。”材料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麻沸散”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9.为强化皇权,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这发生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的主要功绩是
A.荡平了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21.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在疫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下列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中医著作是()
A.
B.
C.
D.
22.推翻明代统治的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23.宝岛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廷在台湾的建制,这两个史实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4.下图所示物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B.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5.下列名著中,代表清朝文学最高水平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22分,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材料一中图1、图2、图3所示历史文物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对哪一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的一幅挽联!
(2)这幅挽联赞颂的是谁?
27.迈人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历史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充满了文化宽容精神……表现出对外来文明异乎寻常的热烈欢迎。唐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当时奉行立足于我、夷为我用的文化开放政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为唐文化提供了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取得主港地位,并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越南新品种农作物的传入,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土地的利用格局。
——选编自司徒尚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材料三 故步自封是明朝(中后期)与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尤其自清中叶开始实行的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请你任举一例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与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据材料概括指出该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启示?
28.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
制度名称及完善的朝代。
制度名称及完善的朝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
(3)材料三中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何在?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秋长中学
黄旭雄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初一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 720多人,其中80分以上的人,占参考人数的%;60分以上的人,占参考人数的%;不及格的人,占
%;均分为
分;最高分为
分,最低分
分,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卷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与中考试题相吻合。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如第三大题的第27小题,28题两个试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第三大题的27题,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考查,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有如第三大题28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设计较难,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如第一大题的1、3、9、14等试题,第二大题等,命题灵活,侧重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三、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部分选择题比较模糊。如出错率较高的是4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看图填空
有部分学生对图的认识不够,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如图4、5有学生都认为是《水经注》。错别字较多,失分也较多。
(三)材料分析题
27题考查的是看图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有关知识,学生对两人不能准确分辨,有些同学把秦始皇答成汉武帝。
28题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本题比较直观学生做的比较好。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