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重点考试概要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有能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怎样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闻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⑨劳动二重性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有能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怎样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
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闻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台生产力状况。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二是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三是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圄,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②对立统一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③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根据对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如何绝对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但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作为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⑤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同一是有斗争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⑥商品的二要素及其内在矛盾
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但不意昧着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紊。
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1)商品的使用价值利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徘斥的。一切商品,对干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晶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稻排斥和矛盾的。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其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⑦辩证法的范畴 基本范畴:
本质和现象。本质和想象是反映或区别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反应或区别事物内在要素和外部表现形态之间的一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反映和区别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序列的一对范畴
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方式与事物对环境作用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系和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全局和局部。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对范畴。
⑧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
(l)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侍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使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2)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殷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挤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什么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之所以是理解马克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为;
(1)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备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很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入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刨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伦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伦、祉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⑩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有些杰出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第二、有些杰出人物是社会变革和稳定发展的理论创新者。
第三、有些杰出人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开创者。第四、有些杰出人物是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领导者。
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第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普遍起作用的内驱力。第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向体现历史发展的方向。第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向决定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四、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把人作为出发点的思想。其次,以人为本反映了唯物史观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以人为本凸显了唯物史观对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握好三个“一致性”:一是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里是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而是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三是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台生产力状况。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二是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三是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圄,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②对立统一规律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③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根据对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如何绝对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但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作为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⑤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同一是有斗争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⑥商品的二要素及其内在矛盾
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2)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可以形成价值,但不意昧着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紊。
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1)商品的使用价值利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徘斥的。一切商品,对干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晶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稻排斥和矛盾的。(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其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⑦辩证法的范畴 基本范畴:
本质和现象。本质和想象是反映或区别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反应或区别事物内在要素和外部表现形态之间的一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反映和区别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序列的一对范畴
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方式与事物对环境作用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系和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
全局和局部。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对范畴。
⑧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
⑨劳动二重性
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l)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侍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使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2)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殷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挤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什么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之所以是理解马克恩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为;(1)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备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很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入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刨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伦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伦、祉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⑩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有些杰出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第二、有些杰出人物是社会变革和稳定发展的理论创新者。第三、有些杰出人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开创者。第四、有些杰出人物是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领导者。
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第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普遍起作用的内驱力。第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向体现历史发展的方向。
第三、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向决定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四、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把人作为出发点的思想。其次,以人为本反映了唯物史观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以人为本凸显了唯物史观对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握好三个“一致性”:一是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里是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而是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三是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二篇:马原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劳动二重性理论与价值增殖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分为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和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价值形式演变:简单或偶然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资本总公式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前提条件
资本总公式(G—W—G’)货币——商品——货币’
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相矛盾,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前提条件:阐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即: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能发生在W(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商品是特殊的,就是劳动力。资本周转理论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剩余价值的获得。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速度,由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决定;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的产物或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覆盖了。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导致利润率不同,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竞争,手段为资本转移,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和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和联系(来自张定远)
第一、划分标准依据不同,前者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分,后者按价值周转方式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而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厂房、设备等。
第二、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第三、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及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物化劳动)(活劳动)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剥削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m/v
利润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P’=m/C(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度)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资本积累增长和资本总额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所占比重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于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减少,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来自陈毓琛)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第三篇:马原考试期末重点
马原考试期末重点【详尽版三稿修改稿】
重点内容:绪论,一到五章。一.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①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重点,参见书P】 2.马克思主义起源:①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和欧文【重点】)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无产阶级斗争——三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了解】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辩证法与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及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含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实践的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这是意识的本质)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依赖于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6.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7.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8.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的特点:①客观性(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②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相互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同意整体);③多样性(联系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辩证法三大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
A.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B.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性(斗争性: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统一性(同一性: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换)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一是不同事物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性质、地位和作用都不相同。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因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②质量互变规律: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观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0.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了解】
11.辩证法中几对范畴:因果范畴、内容&形式、本质&现象、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等【了解】
1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及其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所固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和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三.认识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观点是从实践中得到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认识与实践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5..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满足时间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6.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一元性)。
7.相对真理(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和绝对真理(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8.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关系如何?
答: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9.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同意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10.为什么说实践时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重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的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四.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和社会意识(具有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关系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要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但是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拥有的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4.社会形态的含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了解】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重点】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位置,国家政权是核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6.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重点】
7.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解决方式(重点复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8.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P130】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两种对立的历史观:①唯心史观(英雄史观);②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11.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①历史背景②资本原始积累(形成、本质、后果→注意辩证分析)【了解】【见P139】 2.劳动价值论
①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②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③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重点】 ⑤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职能【了解】【P146】
⑥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重点】 附: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时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社会的进步。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了解】 3剩余价值理论
①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②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③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了解】【P165】 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⑤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想比的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了解】【P171】 六.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
①垄断的含义: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②垄断加剧竞争的原因: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性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③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了解】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了解】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从利弊两个方面辩证地讨论】【见P197】(P.S.:这是课本的第五章,重点主要是第一节内容)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实现飞跃性发展是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实现的。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在曲折中前进。
第四篇:马原考试重点总结准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价值规律内涵、表现形式及作用: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的流通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出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三,可能导致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出现比例失衡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3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用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1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和理论意义: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1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 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4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观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自唱借机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3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4再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主要表现①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他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②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的主要表现1)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即使有些认识不能为当前的实践所检验,但将来的实践终究能够检验出它是否具有真理性2)凡是被实践证实为真理的认识,它与其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就不会被将来的任何情况所改变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1)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的一切认识2)当具体的实践证实某种认识是真理时,往往也只是从总体上证实了这种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相符合。“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及关系:“两个必然”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2生产资本的构成。按照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①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量变和质变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理解实践及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到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若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5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正确发挥:1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2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3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4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某些变化,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要使主观同客观相一致: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包括主观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符合客观,达到真理性认识;主观要反作用于客观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即客观和主观一致,实现价值的创造;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该命题只承认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方面,而未承认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客观同主观相一致的方面。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③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双刃剑)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历史必然性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③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感性认识: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2理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而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还存在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实现共产主义所要经历的具体阶段,适合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所应采取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实施步骤,都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主义的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辟道路,不断进取。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地求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和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认识的本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再者,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第五篇:《马原》教学重点
绪论
P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P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发挥)P8-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及其代表人物
P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P1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个方面)
第一章
P27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P28哲学的基本问题
P30物质的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的定义。P3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静止和运动关系 P34实践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形式
P37-3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40联系的定义和特点
P41发展的实质,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
P43-44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P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P46量、质、度,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P4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P54规律及其客观性
P5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P63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P6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四点)P68认识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P6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P71-75真理的定义,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其中,客观性重点讲解,而绝对性和相对性让同学了解)P75-76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 P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85-8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三章 P9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P95社会存在的三个内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P95社会意识是什么(上层建筑的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P97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P100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P101生产关系的定义(狭义的),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内容。
P10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P10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P10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P11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点),P130人民群众是什么,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关于阶级斗争、科学技术、改革与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让同学有所了解。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必须让同学了解的内容
第四章
P141原始积累的定义、途径 P14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P144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二因素和二重性的关系 P14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146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P147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和作用 P154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 P157剩余价值的定义
P15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内容及意义 P15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了解)P165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和两个条件 P16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P182资本主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垄断阶段又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183垄断的定义
P184金融资本的定义,金融寡头的政治、经济统治 P186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202-20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P207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原因
第六章
P213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P215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暴力革命是基本形式
P221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巨大的历史贡献 P232-23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七章
P255-260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P262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 P26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只要求理解,不必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