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商品学名词解释集合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商品学名词解释集合配套简答题,名词解释,和填空题,自己搜索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商品学简答题集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商品学名词解释集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商品学填空题集合2013考的本资料没有的名词解释
批发市场、分株繁殖、流通加工。有点多,按照个人需求背吧。学姐只能帮你到这了。。名词解释
商品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农副产品的商品量(即生产总量与农民自留量的差)与同一时期其生产总量对比的百分率。商品率是反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指标。
商品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对于使用者(包括社会)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它反映了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园艺商品的概念
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饮食、健康和观赏等方面某些需求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称。
核心商品
核心商品是人们通过有目的、有效的 劳动投入,如市场调查、规划调整、栽培生产、贮藏加工等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物。
实体商品
是核心商品的载体,即商品的形式,较核心商品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扩展商品
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的总和。
商品的概念
狭义的商品概念: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整体的商品概念:商品不仅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而且也是一种服务,即包括购买商品所得到的直接的、间接的、无形的利益和满足感。
商品分类
根据商品的特征或特性,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科学的分类标志,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进行逐次划分的过程称为商品分类。
线分类法
将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将其编排成一个有层级的、逐次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
又称为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
商品目录
商品目录又称商品分类目录,是指国际有关组织、国家或有关部门所经营管理的商品总明细目录,即总明细表。即在商品逐级分类的基础上,用表格、符号和文字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编排顺序的书本式工具。商品目录的编制就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
商品编码
是指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商品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商品代码的过程。商品代码
又称货号或商品代号,通常是由阿拉伯数字或字母组成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代表某类或某种商品的符号。
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
是指对采收后的园艺产品在其成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前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使其达到良好的商品质量,从而顺利进人消费领域的过程。
预处理
是指产品采收后在运输、贮藏前进行的整理、初选、清洗、愈伤、预冷等一系列商品化处理过程,以利于保持收获后的园艺产品品质,减少采后损失,改善产品外观。就某一产品而言,必要的预处理只涉及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预冷
是指园艺产品在运输和贮藏前尽快采取人为降温措施,使其快速降温冷却至适宜低温标准的方法。
保鲜处理
通过采用化学药剂、物理方法或表面涂剂处理等方法,来延缓园艺产品采后衰老,防止失水,控制采后病害的发生,达到尽量保持园艺产品品质的目的。
鲜切花保鲜剂
是用来调节鲜切花生理代谢、开花和衰老进程,减少采后损失,提高观赏质量的化学药剂。涂被处理
果实采收后人为在果实表面涂上一层蜡质类等高分子化合物而形成被膜的方法称为涂被或涂膜处理,也常称为打蜡、涂蜡或上蜡
分级
是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项目内容及其标准要求将产品分为若干等级的过程。分级是使园艺产品商品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催熟
为了促使产品上市前成熟度达到一致或符合上市要求所采用的促进产品成熟的措施。脱绿
人为促进果皮叶绿素分解,使果实呈现出成熟时固有颜色的过程称为脱绿。在柑橘果中应用较多。
脱 涩
主要是针对柿果采用的、将可溶性单宁转变为不溶性单宁的一种处理措施。机理主要是使单宁氧化、使单宁凝固或与单宁结合生成不溶性盐类。
包装
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商标
是商品的标记,常由文字、图形或两者的组合构成,是厂牌的图案化。
注册商标
是经过法律注册登记后的商标,用R表示,受法律保护。
园艺商品质量
园艺商品质量,也称品质,是指园艺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它是用来区分园艺产品性质、等级、优劣程度以及衡量其商品价值特性的总称。
商品标准
商品标准是指为保证商品的适用性,对商品的结构、化学组成、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贮运、使用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所傲的技术规定。
质量认证
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园艺产品检验
指依据园艺产品标准,对园艺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鉴定,以判断其质量好坏程度和使用价值大小的过程。
市场的概念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及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园艺产品市场营销
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
营销环境
指能对企业同其目标顾客进行成功交易产生影响的所有行动者及其力量。可以分为宏观营销环境和微观营销环境两大类。
企业营销的宏观环境
是指关系园艺商品经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和制约经营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外部因素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口、技术和文化等。
企业营销微观环境
是指直接影响企业服务顾客能力的各种力量,包括企业本身、市场营销渠道、市场、竞争者和社会公众等。
目标市场
是产业区内各企业为满足现实或潜在需求而开拓和要进入的特定市场。
市 场 细 分
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市场的基础指根据整体市场上顾客需求的差异性,以影响顾客需求和欲望的某些因素为依据,将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消费者群体,每一个需求特点相类似的消费者群就构成一个细分市场(或子市场)。
市场定位
使本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特色,适应目标市场一定的需求和爱好,塑造产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合适的位置。
购销差价
指在产地同一品种产品在同一时期内的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主要是经营者在购销活动中必须支付的流通费用、税金及合理利润构成批零差价
指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季节差价
指同一产品在同一市场不同季节间的价格差额,有利于贮藏及反季节栽培,调节市场供应,实现均衡供给。
质量差价
同一产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期内,由于商品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均衡价格
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市场中能够保持的只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暂时的、相对的。
定 价 目 标
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一定水平的价格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
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服务;其总的要求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中间商
在生产者和消费之间参与商品交易业务,促使买卖行为发生和实现,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或个人。
促销(sales promotion)
生产者或经营者通过适当方式,将商品的有关知识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以说服或影响顾客购买行为而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其实质是促成营销者与购买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促成购买欲望。
广告(advertising)
通过媒体,以支付费用和非人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市场传播产品信息的传播活动。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由组织机构、公众和沟通工具构成。市场信息
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与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有关的消息、数据、情报、资料的总称。
标准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流通
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距离的活动。包括物流和商流,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
供应链(Supply Chain)
指由原材料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链状结构或网络结构。
物流
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益的正向和方向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直 线 运 输
是指园艺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按照经济区域的园艺商品的合理流向,将园艺商品从产地或供应单位直接运到消费地区、销售单位的方法。
在园艺商品的运输上,同种类园艺商品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迂回运输、倒流运输和对流运输几种。(应该是填空题)
☆迂回运输指绕道而行的商品运输现象。它有两种原因产生:一是由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的阻碍而引起的;二是由于设计不周、组织不善、调运差错而引起的,对于后者应尽力避免。
☆倒流运输指园艺商品从销地向产地回流的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城郊型基地从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倒流。园艺商品种类不同则不属于倒流之列。
☆对流运输同一种园艺商品在同一路线或平行路线上做相向运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的运输现象。
低温冷链运输系统
为保持生鲜、冷冻园艺商品的优良品质,从园艺商品采收、加工结束后在贮藏、流通和销售一系列过程中实行低温保藏,以防止新鲜度和品质的下降,这种低温冷藏技术连贯的体系称为低温冷链运输系统。
ABC管理方法
即按物品的价值、重要程度、耗用情况等加以分类。一般A类为高价物品,其价值占全部库存价值的70%以上,而品种数不及库存品种总数的20%;B类物品的价值约占库存总值的20%,品种数不到库存品种总数的30%;而C类物品的价值只占10%以下,品种数却占到了50%以上。
符合经济要求的做法是使一次订购量所需费用的和最小,该点所对应的订购量为经济订购量。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就是指在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
复合一贯运输
指某一物品单元不再拆装或组合即可由火车、卡车、船舶及飞机等不同的运输机具相互组合而直接送达的运输活动,亦称协同运输。
第一方物流
指由园艺商品提供者自己承担向园艺商品需求者送货,以实现园艺商品的空间位移的过程。第二方物流
指由园艺商品的需求者自己解决所需园艺商品的物流问题,以实现园艺商品的空间位移。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 Logistics,3PL)
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配送中心系
指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配送中心属物流中心的范畴,又是物流中心中数量较多的一种。
商品的生命周期
就是指一种商品从试制成功投放市场到被淘汰的整个过程,又称市场寿命。由销售量和获利能力决定,与商品本身使用寿命的长短无关。
商品组合(Commodity mix)
指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全部商品线和商品项目的组合。即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各种园艺商品品种、规格等构成或匹配。
商品线(Commodity line)
指一组密切相关的满足同类需求的商品,即指一类功能相似、用户相同、销售渠道统一、消费上相连带的商品,又称商品品种或商品系列。
商品项目(Commodity item)
指各种不同品种、规格、质量的特定商品。
相对市场占有率
指本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与该市场最大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之比。
市场占有率
又称市场份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家企业某种商品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同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销售总量(或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利润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所实现的纯利润与其全部投资的比率。利润率是衡量、比较企业利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较高的利润率也就成为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
产品概念
是指已经成型的产品构思,即用文字、图象、模型等予以清晰阐述,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种潜在的产品形象。
新产品
在结构、材质、工艺等一方面或几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善,或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功能或扩大使用价值功能的产品,也就是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的产品。
第二篇: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本科学生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要求
一、要求学生应一人一题。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协助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联系实际,自行选题,进行研究或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分析探讨,写出论文;可以针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命题,对某一方向或专题进行探讨、研究、综述,写出论文;可以在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从事研究、观摩,提交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二、课程论文成绩的评定:指导教师和学院指定的评阅人评定的成绩各占50%。成绩及格者,方能取得学分,准予毕业。成绩不及格者,须重修。
三、论文的格式:符合科学论文或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顺、条理清楚、论证严谨、图表说明清晰。论文不少于3000字。
论文均用A4纸打印,报告题目用3号黑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行距设为固定值25,表格可根据情况设置行距。采用左侧装订。
四、一份完整的课程论文应包括如下内容:
1、封面;
2、课程论文任务书;
3、课程论文;
4、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5、其他与课程论文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篇: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我是一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xx届好范文,主修园艺专业,将于200*年7月毕业并取得农业学士学位。
作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深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里,扎实的专业知识、求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素质是成功的基石。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在不断地磨练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四年的学习使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园艺栽培、园艺植物配置、采后技术处理、插花、园林设计等专业技术。计算机方面,我除了掌握基础的vb编程知识,还能熟练地运用各个办公操作系统,同时熟悉photoshop等软件。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花卉园艺协会手工艺部部长,策划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方面活动,如学院篮球赛、花卉园艺协会创收活动、学院“爱心流动书站”下乡活动。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培养了我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强烈的整体观念和沟通意识。
如果贵公司正处用人之际,本人盼望能得到贵公司面试或试用的机会,相互了解。本人也希望谋求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在奋力推动集体进步的同时寻求个人的发展。如果能够加入贵公司的团队,必定尽心尽力,为公司竭尽所能!
第四篇: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科研总结报告
2009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目录
一、2009科技工作总结................................3
(一)科研项目与经费........................................................................3
(二)科技成果产出............................................................................4
(三)科研基地建设............................................................................5
(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6
(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6
(六)科研管理机制创新....................................................................7
(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工作..................................................8
二、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1、2009各部委到校经费比例...........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2002—2009年到校经费.......................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2002—2009年SCI、SSCI、EI收录论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2002—2009年SCI收录论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2002—2009年EI收录论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2002—2009年授权专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2009各类项目到校经费...............错误!未定义书签。表2、2009各学院科研经费...................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2009各学院SCI、SSCI、EI收录论文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2009获奖科研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2009鉴定科研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6、2009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和审定动植物品种错误!未定义书签。表7、2009软件著作权登记...................错误!未定义书签。表8、2009授权专利...............................错误!未定义书签。表
9、现有省部级以上实验室、中心及野外台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2009科技工作总结
2009,我校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顶天立地”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和科研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本科技工作任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产出、科研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和服务“三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显著增强了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能力,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一五”科技工作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工作基础。
(一)科研项目与经费
2009年到校科研经费8.9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38%。纵向经费仍占主体(90%),国家和行业重大项目的经费比重增大,农业部来源经费比例达49.5%。2006-2009年累计到校经费22.6亿元,已提前实现了“十一五”经费比“十五”经费(9.3亿元)翻一番的目标。
2009组织申报各类项目1398项,批准项目742项。其中:新增转基因重大专项重点课题34项,获批经费预算额度达到2亿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等新增课题60项,批准经费近4000万元。新增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7项,经费1.3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49项,经费5200余万元,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率为29.3%,创我校近年最好成绩;我校倪中福教授和申建波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新增各类人文社科项目143项,总经费1423万元,其中首次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获批46项,到校经费近1800万元。横向项目合 3
同292项,合同经费8154万元。
(二)科技成果产出
2009我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2006-2009年全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1项,提前完成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的获国家级奖目标(15-20项)。李宁院士主持完成的“鸡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育种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李洪文教授主持完成的“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参与完成的“商品包装、储运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都市型设施园艺栽培模式创新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南方蔬菜生产清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粮食保质干燥与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5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我校还获得省部级奖励35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4项、中华农业科技奖7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奖17项;其他省级科技奖7项。
2009全校获授权专利155件,其中发明120件,实用新型35件,专利授权量比2008年增长56%。申请专利334件,其中发明279件,实用新型50件,外观设计5件。2009我校31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获得软件著作权132项,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授权1项,植物品种审定4项。
2009年我校论文被SCI、SSCI、EI收录1404篇,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SCI收录论文970篇,EI收录428篇,SSCI收录6篇。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稳步增长,影响因子大于5.0的论文28篇,在相关学科顶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243篇,比2008年增加28%,占SCI收录论文总数的25%。金危危教授科研小组关于“葫芦科植物着丝粒复位”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
表,并入选Nature亮点推荐。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统计结果,我校SCI论文数已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0位,SSCI论文数已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0位。
(三)科研基地建设
野外科研基地建设取得优异成绩,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曲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获得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石元春院士获得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奖,王堃教授和郝晋珉教授获先进个人奖;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二期项目获批建设;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建设)、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作物遗传改良、草业科学、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第二轮建设验收;依托我校的兽药安全、饲料效价与安全、家禽品质3个农业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农业部部级质检机构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能力考核。
加强了转基因生物、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切实保障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组织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检查,确保建国60周年国庆的安全稳定。2009年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教育部农林试点实践基地建设专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加大了对省部级科研基地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6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1个、省部级实验室2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8个、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8个、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4个。这些科研基地 的建设和运行,在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围绕我国“三农”问题和国家农业产业重大需求,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农业的新机制、新模式。特聘推广教授领办的地方农技推广中心、都市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新模式,在全国和北京郊区等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以蛋鸡、肉牛、牧草、兔、奶牛、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我校6位首席科学家和54位岗位科学家,开展了大量技术示范、成果推广培训工作;通过校地、校企等合作,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通过各种展览会,宣传学校科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校的中农大4号、农大108等玉米系列品种推广1000万亩;农大
211、农大3432等小麦新品种推广以及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在河北、河南、天津等地推广1000多万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4449万亩;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机具成果实施5000多万亩;农大3号小型蛋鸡新增4800万只;推广加工葡萄栽培技术5万亩、人工草地建设技术120万亩。2009年我校师生下乡指导农民1.5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民12.4万人次以上。
(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为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学校成立了人文社科处。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经费突破1000万元,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相关SSCI/SCI收录论文(含参与作者)达到16篇,EI/ISTP收录论文10篇,CSSCI收录论文179篇。多篇文章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Journal of Policy Modelling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
表。我校与Emerald主办的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国际期刊正式发行,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举办了CAER第一届国际学术年会、第五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李小云教授等人的研究报告《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与偏离》获200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
(六)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2009年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简称“科研院”),科学安排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增强对科技战略研究和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能力,加强了科研基地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科研院成立以来,按学校设计的职能和模式高效运转,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探索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新型重要科技任务的管理模式。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水平,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了学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委员会,筹备成立科研院科技咨询委员会。科研院的成立为我校科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根据学校相关要求,制定和完善科技工作的相关政策,清理校级规章制度17个。修订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研究助理设置及管理办法》、《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启动了学校“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野外科研基地建设规划、人文社科振兴计划3个规划的编制工作。
完成了全国高校科技/社科统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统计、北京市教育资源统计、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农村领域科技
条件平台建设数据统计等大量科技统计工作,系统地摸清我校科技资源家底,为学校科技发展决策奠定基础。
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统一部署,组织了科研助理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管理协调等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填写学术道德申明表,完成1429份学术道德申明表的收回工作。开展了相关学术道德事件的调查工作。
(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在2009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办刊质量提高迅速,入选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从0.2 提升至0.7。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要报》,关注的均为我国农业各领域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职能部门通过立项、讨论等多种形式予以采纳,《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大众科学》等新闻媒体予以采访,其中今年第10、11、12期分别刊登的“关于加快高效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建议”、“我国耕作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建议”、“关于抵御干旱灾害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的建议”均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
第五篇: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 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 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 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 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 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 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 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6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4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8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832人。研究生导师13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1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人选2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 学位类型,33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1395名,全日制研究生7661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8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183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15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拥有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3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1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6门“中国大学慕课”课程;122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生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42篇,其中Science 1篇,SCI 268篇,EI 67篇,ISTP 7篇;发明专利184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464项。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总计有2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已培养了13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6年,学校本科毕业生2801人,硕士毕业生1688人,博士毕业生632人。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的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2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55项,获得授权专利3420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23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我校2016被 SCI、EI和SSCI收录论文数量达到2310篇。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社会科学总论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1‰。学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涉及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技、资源与环境、农学与生物技术、工学、信息与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科技服务重点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立足京津冀,以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引领带动的工作思路,针对国家、地方、企业等重大需求,结合我校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在全国相关区域建设综合实验站(教授工作站)53个,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社会管理等综合服务;进一步开拓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领域,拓展转化渠道,扩大服务地区,努力探索科技服务地方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已与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七十余个地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校每年与地方签署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合同500余项,加快了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其团队成员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依托实验站、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围绕地方和农民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农业干部、农业企业经理人、基层技术人员、农民等开展5万余人次的技能培训,为我校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和转化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坦桑尼亚、几内亚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9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普度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合作的11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海外大学广泛开展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交换实习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交流项目。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奥本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阿尔伯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引导学生规范有序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现有校级学生社团90个,院级学生社团15个,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峰云社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学校每年组织5000余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连续10年获得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依托大学生科技协会和创业联合协会开展“双创”工作,多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溢达”创意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热情不断提高。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奉献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奥运会、国庆60周年、园博会、世锦赛、北京半程马拉松、110周年校庆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多次获得上级表彰。我校现有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65个,覆盖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等多个领域,我校“青春悦动温馨家园”项目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6年,我校男子橄榄球队蝉联全国七人制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四连冠。2014年,我校足球队在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争霸赛总决赛中获得冠军。2016年,我校第四次夺得首都大学生足球甲级联赛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弦乐团和音乐剧团。各团在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其中,我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的录制工作及国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管乐团多次在解放军军乐厅成功举办专场演出。这些艺术团体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一、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兽医学 畜牧学 植物保护 农业资源利用 作物学 农业工程 二、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 果树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学 植物学
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食品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工程实验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牧草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检测实验室 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
国家级兽药安全评价(环境评估)实验室 功能乳品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兽用化药和中草药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部级重点中心: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国家家禽测定中心 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野生植物鉴定评价中心(水稻)玉米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农业部保护性精细耕作研究中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现代农业装备与设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果蔬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农业部沼气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华北工作站 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法肉牛研究与发展中心
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