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网点规划认识
商业网点规划认识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发展,然而社会生产力及购买力之间的制约关系导致商业发展相对过剩、城市商业网点重复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相矛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与城市的整体文化特色相矛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与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相矛盾等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因此商业网点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依存的核心是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经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对于城市文化和商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同时,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以建立统一的商业发展体系为目标,以城市商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优化市场布局和调整市场结构为主线,注重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促进城市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
一、原则
商业网点规划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求得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合理、进一步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快速、稳步发展。
(一)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
对商业网点进行合理布局,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准确把握现有网点发展情况,分析新建网点可能对当地交通、环境、就业及现有网点的影响;结合当地经济、人文、历史、环境、环境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居民数量、阶层、购买习惯和消费水平,合理划定商圈,科学确定市中心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指导经营者搞好业态定位和错位经营,加强对商圈内业态结构的分析研究,使各种业态搭配合理,做到功能互补、优势互补,避免和防止业态单
一、结构雷同。
(二)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
坚持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同业竞争状况。对于商业竞争不够充分的地区适当增加网点,引入竞争机制;对于竞争相对充分的地区,新增大型商业网点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对于同业竞争激烈、经营难以维持的地区,新增大型商业网点应严格控制;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相结合;坚持商业布局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商业网点有不同的经营组合和服务对象,在总体上适应社会多层次、不同空间领域消费活动的需要。
(三)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
由于商业网点体系布局是一个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主要框架,对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起着重要的引导、控制作用,因此商业网点规划要充分结合城市的招商引资情况统一考虑,要
为招商引资做好服务。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与城市环境整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相结合。
二、商业网点规划基本流程
(一)基础调查
1.调查目的研究商业发展现状,为编制规划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战略的选择以及布局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2.调查的范围与内容
主要调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商业网点的位置、规模、经营情况等,以及由这些网点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如商业街、商业中心区)。
3.调查类型和方式
调查类型:重点抽样或普查
调查方式:现场踏勘、调查问卷、座谈会
4.资料收集
规划类——城市总体规划及必要的专项规划、最近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
统计类——城市统计年鉴、商业普查数据、商业在建拟建项目
资料类——政府工作报告、商业发展历史资料、当地民俗特点与文化景观类资料、有关商业发展的设想等
(二)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规划说明的重要组成,是探寻商业发展出路确定商业发展目标和商业定位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商业发展环境分析
——区位分析
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情况分析
经济区位:通过区域城市的对比分析,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交通分析
内部交通:城市用地与内部交通的关联
外部交通:对外经济联系
——经济分析
对人口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分析
——产业分析
产业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产业(特色)产业与商业网点建设的关联性
2.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量分析
网点总量、面积总量(已建、在建、拟建)、就业总量
——结构分析
行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等)、业态结构、规模结构
——布局分析
网点分布、功能区分布
——经济表现分析
人均销售额、地均销售额、经济贡献
——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问卷对居民收入情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进行分析,作为确定商业网点规模、布局的重要支撑。
三、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
1.重点规划城镇商业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
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商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3.重点建设城市商业核心区,带动城市发展,展现城市风貌
4.突出研究消费特征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5.突出研究支柱产业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6.突出研究地方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7.引导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
8.引导商业网点区域合理分布;
9.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建设规模;
10.引导社区商业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第二篇:商业网点规划考察报告
商业网点规划考察报告
商业网点规划考察报告
——州市商业网点规划考察组
7月8日至9日,以州商务局副局长王小亚为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吴乔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鲍忠银为副组长的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联合考察组对湖南省商业网点规划红旗单位——娄底市、株洲市采取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成功的经验
1、突出领导重视,确保组织保障有力。娄底市与株洲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都紧紧把握住组织保障有力这个关键,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全面铺开。按照国家商务部、建设部商建发[2004]18号《关于作好地级市城市商业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两地商务局汇报及时到位,引起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娄底市市长亲自点名,由经验丰富的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军为组长,“四大家”主要领导为顾问,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市场管理处设立了办公室,集中办公,并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株洲市安排经费70万元,已拨付60万元;娄底市安排经费60万元,已拨付经费46万元,两市都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2004年8月,娄底市在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就工作措施、领导班子组建、规划定位、职责划分等方面形成决议。株洲市三次召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编制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会议,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2、突出部门紧密协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并实施好规划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株洲市成立了由市商务局、计划、规划、国土、财政、城建、株洲工大等11个部门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娄底由市政府发文,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明确时间计划和分工,在调查、研究、修改等环节,加强了与发改委、建设局、工商局、国土局、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协调,及时征求意见,得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3、突出调查研究,确保规划编制依据准确。两地充分认识到详尽的前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作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娄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协助开展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从商务和规划部门抽调了10多人组成调查组,分项目、分类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广泛调研,对规划涉及布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协商,使各区政府和各企业商业发展的局部构想与全市商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融为一体。株洲市发动100余名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在街头和各大小市场调查、统计,了解各市场、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4、突出编制工作思路和定位,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娄底市与株洲市均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下娄底市以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导,次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集镇商业为基础,以融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形成了优势互补,网外互动,市镇一体化的格局。株洲市立足于本市市场数量多、规模大,流通业发达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市场的规划设计,注重市级“总规”与各区、县详规相结合,定位准确,符合株洲市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突出《规划》初稿修改和评审工作,确保《规划》质量和权威性。《规划》初稿完成后,娄底市工作小组三次召开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对初稿征求意见,并特邀了省内具有较高商贸及规划方面知识水平的专家、教授和省商务厅领导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地查看和评审,提出宝贵意见作出评审结论。株洲市也是三次召开有省商务厅领导、省内高校教授、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商企代表人士参加的评审会议,根据专家的意见三次修改完善稿件内容,使《规划》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
二、两地不同的操作模式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娄底市与株洲市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模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娄底市《规划》的编制,从调查研究、数据收集、建立资料库、到《规划》文件部分撰写全部由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在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规划》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株洲市采取招标方式,借助省内高校的科研力量完成《规划》的科研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在湖南省商学院、湖南大学、株洲工大等五家高校投递的标书中优中选优,最后株洲工大中标,其科研小组(由两名教授、两名博士和数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在6名政府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规划》理论性强、科研层次高。
三、两地遇到的共同难题
1、法制保障乏力。目前全国及地方性的法律都缺乏对《规划》编制依据等方面的明文规定,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者法律地位不明。如果两地没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仅靠商务部门很难完成工作;二是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在《规划》实施措施等相关章节缺乏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形成争议大、难统一的局面,《规划》获准后实施将遇到很多困难。
2、经费保障乏力。商业网点规划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关系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娄底市政府已拨付46万元,株洲市已拨付60万元,但都只能满足规划编制的必需开支,规划编制工作人员只能靠步行搞调查、靠钢笔来撰写、靠计算器来计算、靠目测来丈量,因此对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都带来很大影响。
四、对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1、明确主体。我州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级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是一个县级市,与全省其他13个市有所不同,但省商务厅已经明确表示,将吉首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视同地市级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完成。因此,建议州政府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即成立以贾祖霞副州长为组长,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州商务局局长为副组长,州、市商务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州商务局牵头,市商务局为主抓落实,并由州政府下文确定。
2、立足于政府与院校互动。对照娄底市与株洲市两种《规划》编制工作模式,结合我州特点,建议在编制过程中分为两个部分运作。一是前期调研考察工作,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主,由州、市商务局组织专门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编制工作要点和方案。二是《规划》编写工作以科研院所为主,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
3、经费保障。根据娄底、株洲两市的经验,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预算为46.9万元(详见附表),建议州、市两级政府各出一半,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规划》编制的高水平、高质量。
4、立足于法律、法规启动。如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撑,必将造成《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问题,因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州民族自治州的优势,起草、通过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明确编制、实施主体的法律地位,明确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为《规划》编制和后期实施启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第三篇:福州商业网点规划
福州城市商业网点十五建设及2010年发展规划
商业零售网点规划:一核一带七区
根据规划,福州市将重点通过“一核”的改造更新和“一带”的培育营建,引入创新观念,发掘历史内涵,通过与城市景观区、水体等旅游资源相结合,重塑福州商业形象,形成东南沿海商贸中心城市的标志和新亮点。
一核:城市商业核心区
鼓台商业核心区,北至华林路,南至上三路,西至白马路,东至六一路,是福州传统商业区,该区域不仅分布着东百等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还有中亭街、南后街、津泰路等传统商业街区,还有多个老字号,串连三山、两塔、三坊七巷等城市历史遗迹。规划通过对传统业态的提升和完善,创新传统品牌,丰富商业业态,提升商业品质和文化品位,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餐饮和购物等功能,塑造若干个各具特色、主题鲜明配套完善的商业街区。
作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在这个核心区还将规划三个片区:
东街口片区:重在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形成传统商业和现代商业相交融的商业中心。
五一广场片区:重在调整商业布局,形成以休闲、娱乐、服务为主导的商业中心。
台江片区:重在整治商业环境,营造文化娱乐和购物休闲特色,形成人气旺盛的商贸与休闲区。
一带:闽江滨水商业景观带
以闽江为依托,突出滨水景观特色,建设福州的RBD(游憩商业中心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餐饮和购物等功能,打造福州城市时尚地标,建设福州最具魅力的休闲服务型商业带。
规划在现有台江传统商业区、金牛山文化休闲购物中心、融侨新天地等重点商业开发项目基础上,通过整合滨水景观资源,结合望龙台餐娱中心、君临芭莎、鳌峰国际商务中心、淮安高尔夫主题商业等若干特色滨江商业节点的营造,建设福州最具魅力的休闲服务型商业带。七区:集中在商业体系的中间圈层,主要疏解核心区的商业功能 城西片区:西侧和南侧以闽江为界,东至白马路,北至金中山。
城东片区:以鼓山分区为主体,西至六一路,北至金鸡山,南至闽江。城北片区:以新店分区为主体,向南延伸至华林路,金中山、金鸡山。金山片区:即福州近年着力推动的金山新区范围。
仓山片区:总规确定的仓山和盖山分区范围。
马尾片区:由福州“三组团”——长安、马尾和琅岐组成。大学城片区:大学城区域规划的规划区范围。
七个片区将福州商业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有特色功能定位,避免各商业中心间的低层次竞争。
商业街区:重点建设16条特色街
通过商业街区的整合、改造和提升,规?残纬?35条商业街区,其中重点建设的商业街区有16条。原有商业街中,杨桥房产信息服务一条街结合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搬迁,一并迁至福屿路。仓山区的洪湾路河鲜街和洋洽路民俗街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予以取消。因城市限制摩托车发展的总体交通管理需要,鼓楼区摩托车一条街原有商铺会逐步转行,规划不再扶持发展。
第四篇: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定义: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原则:(a)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b)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c)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e)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f)技术进步的原则。
3、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
3.1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a)名称、区位;(b)在城市商业中的地位和功能;(c)消费服务定位、主力业态与特色要求;(d)总规模和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e)业态结构调整的重点。3.2 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3.3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a)优先发展的零售与服务网点的业态、类型、组织形式、千人拥有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面积;(b)主要零售与生活服务业网点的商圈半径。3.4 商业街的规划布局(a)名称、区位(含长度);(b)商业历史与人文环境特征;(c)消费服务定位的特点;(d)主力业态与配套的商业设施;(e)打造特色商业街品牌的重点。3.5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a)相对均衡的布局要求;(b)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辐射半径;(c)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d)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城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联。3.6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a)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对城市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服务功能;(b)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相对集中的布局要求和优先发展的地域;(c)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经营特色、规模与辐射地区;(d)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3.7 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a)商品交易市场在城市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b)主要商品交易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经营特色;(c)主要商品交易市场改造的重点。3.8 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a)城市物流基地的分类与统筹建设的原则要求;(b)主要物流基地的名称、区位、服务特色与设施特点;(c)主要物流基地之间的互补与配套;(d)主要物流基地的技术改造与信息系统的整合方向;(e)城市物流体系与区域性物流体系的关联。3.9城郊商业的规划布局(a)重点发展的商业网点;(b)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任务;(c)利用城郊地租优势转移市区商业网点的类型。3.10 其他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旧货、汽车交易市场等类型商业网点的规划参照上述要求编制。
4、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管部门:国家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5、目前国内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进展情况根据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36个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249个地级城市已基本编制完成,369个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从2008年起,已在全国正式启动。
6、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专业机构目前国内经国家商务部推荐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专业机构有4家: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家发改委咨询中心。附: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实践本文为作者2008年10月在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对40多个亚非发展中国家援助计划的讲课内容,内容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了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原则。
一、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背景我国非常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据统计,我国经法律授权编制的规划至少有83种。根据编制主体、核心内容、调整与规范的对象及实施主体,可分为两类,属于综合性规划有6种(包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属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77种。由于城市规划是有关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其函盖的范围较广,因此,相当一部分专项规划都纳入城市规划系列。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来看,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主要专项规划包括:交通规划、市政公用工程规划、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绿化景观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目前,大部分专项规划都是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编制。如商业网点规划(商务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规划(环
保管理部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管理部门)、道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部门)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商业网点建设的规划和宏观调控,国务院总理和分管商务工作的副总理都多次批示,要抓紧制定商业网点规划。按照要求,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已分批推进了大中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目前,全国360多个县级市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原则
1、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城乡规划相结合用地布局、交通分布
2、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3、商业网点规划要与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相结合新型零售业态,传统零售业态老城区、新城区、居住区
4、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的生存发展相结合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5、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相结合业态与形态、适度竞争与过渡竞争
(二)规划的范围、对象与期限
1、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
2、规划对象:大中型零售网点、商品交易市场、生活服务设施及由各类商业网点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商业中心区、商业街等)
3、规划期限一般与城乡总体规划期限一致。近期 5 年,远期20年。
(三)规划目标
1、形成2x3的目标体系
2、确定目标的原则和方法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城市定位、产业特点、经济状况、历史人文资源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指标的确定一般有直接获取法、经验借鉴法、计量经济学法三种基本方法。
(四)编制规划的核心任务
1、抓重点——重点规划城镇商业体系,实现城乡协
调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商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重点建设城市商业核心区,带动城市发展,展现城市风貌
2、突特色——突出研究消费特征与商业发展的关系——突出研究支柱产业与商业发展的关系——突出研究地方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3、引方向——引导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引导商业网点区域合理分布;——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建设规模;——引导社区商业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五)规划文件的组成一般分为规划文本、规划图则、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三大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附件是对文本的解释和补充。
(六)规划的基本流程(一般是委托专业的编制机构)
1、基础调查(1)调查目的研究商业发展现状,为编制规划过程中目标的确定、战略的选择以及布局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2)调查的范围与内容主要调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商业网点的位置、规模、经营情况等,以及由这些网点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如
商业街、商业中心区)。(3)调查类型和方式调查类型:重点抽样或普查调查方式:现场踏勘、调查问卷、座谈会(4)资料收集规划类——城市总体规划及必要的专项规划、最近的五年发展规划、第三产业/服务业规划统计类——城市统计年鉴、商业普查数据、商业在建拟建项目资料类——政府工作
报告、商业发展历史资料、当地民俗特点与文化景观类资料、有关商业发展的设想等
2、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是规划说明的重要组成,是探寻商业发展出路确定商业发展目标和商业定位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商业发展环境分析——区位分析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区域位置、交通环境等情况分析经济区位:通过区域城市的对比分析,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交通分析内部交通:城市用地与内部交通的关联外部交通:对外经济联系——经济分析对人口
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生活指标分析——产业分析产业发展特点,研究主要产业(特色)产业与商业网点建设的关联性(2)商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总量分析网点总量、面积总量(已建、在建、拟建)、就业总量——结构分析行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等)、业态结构、规模结构——布局分析网点分布、功能区分布——经济表现分析人均销售额、地均销售额、经济贡献——发展趋势分析通过问卷对居民收入情况、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进行分析,作为确定商业网点规模、布局的重要支撑。
(七)规划编制的内容要点
1、商业中心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界定的商业中心区主要包括三级,即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
商业中心。在城市外围形成城镇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商业体系的重要补充。
(1)商业中心区规划影响因素城市的商业中心规划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加以改造和优化提升;另一种是新培育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形成与规划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城市形态(同心圆、带形、扇形、组团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居民点分布、外流人口情况)•交通可达性(传统交通、现代交通)•城市规划(城市布局、交通规划、商业用地规划)•城市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2)商业中心区规划要素•功能定位•区位•规模•发展与控制导引A、大型商业网点布局B、配套公共设施C、发展方式引导
2、商业街商业街就是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商业繁华街道,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
华,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商业街两类。规划要点:•长度:一般情况下应在500米-800米,最长在1000米-1500米,步行街更应该注意考虑长度问题,最好不超过1000米•宽度:宜在20米-30米•营业面积:不宜过大。一条商业街有20万平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可能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接受的最高值•商业建筑不宜过高
3、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商品交易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管理,实行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按营业面积与营业额划分可分为大型批发市场、中型批发市场、小型批发市场;按集聚形态划分可分为单体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群、批发市场园区;按经营商品划分可分为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特种商品交易市场。商品交易市
场规划要点:A、影响因素分析——对产业、交通、物流、城市规划建设等分析。
B、市场现状分析——对市场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市场规模、交易额、行业结构、建设水平等分析。C、区域分析——分析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周边城市商品市场体系的互补与互动分析。D、商品流向分析——确定商品流向特点,为地产地销、外产地销、地产外销、外产外销或过境贸易等。专业的批发市场要按照市场集聚、布局集中、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原则规划建设。
4、社区商业规划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网点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社区商业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社区商业要具备以下基本服务功能:一是购物功能;二是餐饮服务功能;三是综合服务功能;四是家政服务功能;五是维修服务功能;六是现代服务功能。(1)社区商业规模表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规模控制指标单位:M2/千人大型社区(3-5万人)中型社区(1.0-1.5万人)小型社区(1000-3000人)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总指标 1668-3293(2228-4213)2172-5559(2762-6329)968-2397(1338-2977)1091-3835(1491-4585)362-856(703-1356)488-1058(868-1578)商业服务 700-910 600-940 450-570 100-600 150-370 100-400注:该资料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修改版)整理。表 社区商业网点配置要求人口规模 商业网点配置要求2000人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超市、书报亭、医药店、餐饮店等网点5000人 增设综合超市、服务类店铺2万人 增设中型超市、生鲜食品超市、各类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书店等)、餐饮店5万人 增设社区型综合超市、生鲜食品超市、各类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书店、维修店、家
政服务店、洗衣店等)、餐饮、旅店、文体场所10万人 增设大型综合超市等。
(2)规划要点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需要,合理配置社区商业必备性业态和选择性业态。必备性业态——指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业态,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选择性业态——指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生活的时尚消费的业态。主要
包括社区购物(邻里)中心、品牌专卖店、咖啡馆、酒吧、花店、健身房、面包房等。
(3)规划布局社区商业应尽可能使商业设施与居住区分离。按照建设社区商业的空间形态,社区商业布局可分为沿街式、组团式、多点式等建设形式。
三、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
(一)实施的主体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
(二)实施措施
1、建立规划管理体系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和商业网点规划定期修编制度。通过建立基础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行政方式,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2、建立听证会制度对大中型商业网点(主要为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大中型零售网点和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由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听证会,对其设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使大中型商业网点开设符合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大
型商业网点建设完成后,不得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
3、定期发布建设指南根据城市发展重点和规划要求,提出商业网点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定期发布建设指南,向社会公布阶段性的鼓励、允许发展及限制、禁止的设施项目的类别,引导社会投资。如北京每年都发布商业建设指南。
4、制定商贸业发展支持政策财政上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现代流通业态培育、专业市场整合改造、重点流通项目建设的贷款贴息和补助;税收上实行一定的免税、返还、奖励政策,鼓励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管理上简化流通企业审批手续,放宽经营限制,理顺跨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公司工商登记及财税关系。
5、重视人才培养和先进管理技术应用鼓励商业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支持开展流通领域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培育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梯队
第五篇:漳州市商业网点规划简要说明
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简要说明
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简要说明
一、规划依据:为引导和促进漳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与漳州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网络和商品市场体系,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工贸港口城市、区域性贸易中心,按照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据《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零售业态分类》、《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内容:市区级商业中心、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商业街、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大中型餐饮服务设施等六部分。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5年-2010年人口规模:45万远期:2011年-2020年人口规模:60万
四、规划范围:中心城区至2020年的规划建设区,含芗城区、龙文区、桥南片一部分用地。具体分为旧城市中心区组团、新城市中心区组团、丹霞组团、芗城北组团、城西组团、迎宾北组团、城东组团、桥南组团。
五、总量发展目标
1、中心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期至2010年的增长率为14%%,总额为116亿元,远期至2020年的增长率为12%%,总额为360亿元。
2、营业面积:近期人均营业面积为1.2平方米,总量为54万平方米,远期人均营业面积为1.4平方米,总量为84万平方米。其中大中型商业网点总量达66处,增建48处,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0.6平方米。
六、规划目标:旧城区以调整、改造、提高为主,合理配置各业态的网点,走内涵发展道路,商业零售营业面积基本保持现有基础水平,适度调整。新城区以增建新建商业网点为主,努力形成规模等级合理、业态比例协调、购物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商业网点体系。
七、商业体系结构:分市级商业中心、区域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三级体系。具体为“两主、六辅”的市、区级商业中心格局,“两主”是新、旧两个市级商业中心,“六辅”是指结合城市各功能片区的划分,形成六个区域级商业中心。
八、商业街布局规划:重点引导建设信息、电子器材、通讯器材、文化用品、妇女儿童服饰、旅游纪念品和餐饮等符合现代消费趋势的专业特色街。鼓励设置与该专业特色街相关的专业店、专卖店;适度设置为该专业配置服务的服务业,限制设置与该专业特点无关的业态和业种。至2020年,符合标准的商业街25条,增建和改造17条,改造新华西路、新华东路为商业步行街。
九、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目标
重点培育和发展花卉、农副产品、食品、家具、钟表、电子、机械、五金、建材、制药等门类的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体系。至2020年,总量达30处,增建和改造10处,规划设施为:
1、城市中心地带原则上不再新建专业批发市场,现有的面向市区的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在市区或市区中心边缘可以保留,但应进行资源整合。
2、以区域性辐射为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以及硬件较差,配套不齐全的生活资料批发市场,要结合城市规划改造,逐步调整出城市中心地带,重点以319国道(北环城路),324国道、郊柏线为轴线进行布局。
3、现状位于城市边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要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努力改变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场的现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
4、规划共设置6个物流园区,即迎宾路东段物流园区、浦口粮食物流园区、火车站物流园区、金峰物流园区、汽车物流园区、桥南区东部物流园区,发展商贸配送体系,重点发展商业零售业配送中心,果蔬、生鲜食品及副食品配送中心,机电、五金、钟表、建材产品配送中心等。
十、大中型餐饮网点布置导向大中型餐饮店总量达37处,增建和改造22处,四、五星级酒店5处。
1、选址于交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性干道旁,或大型居住区,旅游点附近。
2、市、区级商业中心、商务办公区内,交通枢纽附近。
3、同档次的餐饮网点不宜过分集中,餐饮网点要按有关停车场设置规范的要求,配置一定比例的停车场地。
十一近期规划设施1.商业街建设及改造
(1)改造青年路、新华西路西段、炮仔街、南大道两侧的沿街商业。
(2)重建解放路商业街。(3)结合延安北片区旧城改造,建设地下步行商业街。(4)建设荣昌花园西侧特色商业街。(5)在新市级商业中心建设二条综合性商业街。(6)建设瑞京路西段-金峰大街综合性商业街。(7)建设高校园区学生文教一条街。(8)建设桥南片区南山环路旅游休闲街。
2.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新规划建设22处,总量达40处,网点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0.45平方米。
3、专业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划
(1)、整合位于九龙大道两侧的新城综合大市场、华东工业品市场、茶叶大市场、闽南商业批发市场、浦东副食品批发市场,改造北环城沿线的钢材市场、林产品市场。
(2)、新建小港家具专业市场、汽车汽配交易市场、食品专业市场、桂溪建材专业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续建百花村花卉交易市场、吉马物流配送中心,扩建龙文蔬菜批发市场、浦口
粮食批发市场。
4.大中型餐饮店总量达20处,新建和改造9处,重点推介四、五星级酒店2处。分别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和桥南南山景区,改造威镇阁商业城为漳州特色风味美食广场。5.建设长洲旅游购物休闲度假区,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