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8:5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

第一篇:《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

《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

拜读完温家宝总理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我的心久久未能平复,似有一种情深似海,感召日月的力量在震慑着,让人起敬,亦让人深思。

文章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出自理性的呼唤,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带给我诸多的启示。首先,以服务为第一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崇高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让我们明晰了心怀天下、服务至上的重要性。作为团委的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必须积极服务,处处为同学着想,真诚对待每一个来团委办事的同学,从思想深处把同学当作服务的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明确正是因为建设校园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们便更应该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奉献校园发展为己任。只有我们具备了好的思想、作风,能严格要求自己,能热情为大家服务,同学们才会乐于与我们交流、配合,我们工作的目标也才能实现。

其次,以集体意识为重。文中耀邦同志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的冷暖,真诚的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需要的困难,即便是自己病倒了,也还是坚持调研了解民众情况,倾听民众心声,以身作则,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这样以大局为重的精神令人折服。在团委,凡是涉及全校同学的根本利益,涉及团委的建设与发展的事,就是大局。我们应该以团委的荣誉为荣,为团委

奉献应有的力量,服从集体服务集体。只有胸中有集体,将自己所负担的责任与大局联系起来,认清自己的方位,才能工作得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有轻重缓急。

最后,在做好本职工作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找寻自身成长的快乐。温总理在文章中写道:“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耀邦同志眼神里透出的坚定表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心,对民族未来的希望,而这种感情已成了他内心的责任,所以,对待工作,他乐此不疲。是的,我们只有真正明白了服务工作的含义,并内化成自己的一种担当,才不会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才会努力去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找寻理论,学习于斯,成长于斯。

这篇文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对个人品德、工作作风等都有了清晰地认识,在以后的前行道路上成为一块闪亮的指示牌,激励着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任劳任怨地服务。

第二篇:读《再回兴义忆耀邦》有感

今天,我细细品读《广州日报》转载的温总理的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真的很感动!

总理前些天到贵州黔西南查看旱情,触景生情,回忆了24年前随耀邦同志到这里考察的情景,尤其是在兴义,书记派他夜访农户的事更让他记忆犹新。在文中,总理用朴实无华的笔调追忆了1986年跟胡耀邦总书记到贵州、云南、广西考察调研的情形,追忆了耀邦的一言一行,表达了自己对老领导的深深怀念之情。读着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一位平凡的老人在追思自己的可敬的老朋友,没有半点的浮夸,字字出自内心感受,总理的朴实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文章中,也让我感受到逝去的老一辈领导人为人民呕心沥血的高贵品质。也看到了总理深受耀邦的影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紧记耀邦的教诲,切切实实做人民的公仆,总理对耀邦的深厚朴实的感情真的让人感动!

汶川大地震中,总理到灾区探望鼓励灾民的催人泪下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刚平复一年,西南地区又遇旱灾,总理又出现在干旱的土地上,还没停歇,玉树的地震又来了,残垣败瓦中又出现了总理的身影!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国公民,真的从心底里敬佩这位朴实的总理!再看到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抽空写的这篇充满深情的追思文章,怎么能不被总理的这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呢?还记得何其芳写的《一夜的工作》,详细记叙了周总理一天晚上的繁忙的工作,在文章最后,作者激动自豪地喊出:“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看完总理的这篇《再回兴义忆耀邦》,我也想高声地喊:“多么朴实的总理!多么可敬的老人!我为中国又出了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动!”

2010年4月17日

第三篇:再回兴义忆耀邦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1986年年初,耀邦同志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半个月时间,率领由中央机关27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组成的考察访问组,前往贵州、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地区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耀邦同志想以此举做表率,推动中央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

当时,我刚调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不久,耀邦同志让我具体负责组织这次考察访问工作。2月4日上午,耀邦同志带领考察访问组全体成员从北京出发,前往贵州安顺。由于安顺大雾,飞机临时改降贵阳。当天下午,耀邦同志又换乘面包车奔波4个多小时赶到安顺。晚饭后,耀邦同志召开会议,把考察访问组人员分成三路,分头前往云南文山、广西河池和贵州毕节地区。

第二天清晨,耀邦同志带着我和中央办公厅几位同事从安顺出发,乘坐面包车,沿着曲折的山路在黔、滇、桂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穿行。耀邦同志尽管已年过七旬,但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工作。他边走边调研,甚至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上,每天很晚休息。离开安顺后的几天里,耀邦同志先后听取贵州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盘县和云南富源、师宗、罗平县的汇报,沿途不断与各族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还在罗平县长底乡与苗族、布依族、彝族、汉族群众跳起《民族大团结》舞。2月7日傍晚,耀邦同志风尘仆仆赶到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入住在州府低矮破旧的招待所。

时已立春,兴义早晚的天气仍然阴冷潮湿。由于没有暖气,房间里冷冰冰的。我们临时找来3个小暖风机放在耀邦同志的房间,室温也只有摄氏12度左右。经过几天马不停蹄地奔波调研,耀邦同志显得有些疲惫。我劝他晚上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仍坚持当晚和黔西南州各族干部群众代表见面。

晚饭前,耀邦同志把我叫去:“家宝,给你一个任务,等一会带上几个同志到城外的村子里走走,做些调查研究。记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

到中央办公厅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所以,当耀邦同志给我布置这个任务时,我心里明白:他是想尽可能地多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天黑后,我带着中央办公厅的几位同志悄悄离开招待所向郊外走去。那时,兴义城区只有一条叫盘江路的大路。路旁的房子比较低矮,路灯昏暗,街道冷清。我们沿着盘江路向东走了10多分钟就到了郊外。这里到处是农田,四周一片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看见不远处,影影绰绰有几处灯光,我们便深一脚浅一脚摸了过去。到近处一看,果然是个小村子。进村后,我们访问了几户农家。黑灯瞎火的夜晚,纯朴的村民们见到几个外地人感到有些意外,但当知道我们来意后,很热情地招呼我们。

晚上十点多,我们赶回招待所。我走进耀邦同志的房间,只见他坐在一把竹椅上正在等

我。我向他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走访农户时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耀邦同志认真地听着,还不时问上几句。他对我说,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多年来,耀邦同志这几句语重心长的话经常在我耳旁回响。

2月8日是农历大年三十。耀邦同志一大早来到黔西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向各族教师拜年并和他们座谈。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赶到布依族山寨乌拉村看望农民,并到布依族农民黄维刚家做客。黄维刚按照布依族接待贵客的习俗,把一个炖熟的鸡头夹放在耀邦同志的碗里。就这样,耀邦同志和黄维刚全家有说有笑地吃了顿团圆年饭。

随后,耀邦同志又乘汽车沿山路行驶一百多公里,赶到黔桂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工地,向春节期间坚持施工的建设者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当晚,耀邦同志在武警水电建设部队招待所一间简陋的平房中住下。不久,他开始发烧,体温升到38.7度。事实上,从午后开始,耀邦同志就感到身体不适。不过,他依旧情绪饱满地参加各项活动。

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在四周响个不停,但大家没有心思过年。我和耀邦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守候着他。2月9日,初一早晨,耀邦同志的体温达到39度。这里远离昆明、贵阳、南宁等大城市,附近又没有医院,大家都很着急。好在经过随行医生的治疗,耀邦同志到晚上开始退烧,大家的心才放了下来。

2月10日上午,身体稍稍恢复的耀邦同志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前往广西百色。经过320多公里的山路颠簸,耀邦同志于晚上6点多到了百色。在百色期间,耀邦同志带着我们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旧址,并与百色地区8个县的县委书记座谈。2月11日晚,我们赶到南宁。随后两天,耀邦同志在南宁进行短暂的休整。我根据耀邦同志的要求,又带着几个同志到南宁市郊区就农业生产、水牛养殖、农产品市场等问题进行调研。每次回到住地,他总是等着听我的汇报。14日和15日,耀邦同志经钦州前往北海市,先后考察了北海港和防城港的港口建设。2月16日,耀邦同志又折回南宁,与三路考察访问组人员会合。接着,他用两天半的时间听取了考察访问组和云南、广西、贵州的汇报。

2月19日下午,耀邦同志根据自己13天沿途调查的思考并结合有关汇报,在干部大会上作了即席讲话。他特别强调,中央和省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访问,密切上级与下级、领导机关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提高干部的素质,促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1986年2月20日下午,耀邦同志率领考察访问组回到北京,结束了历时半个多月的西南贫困地区之行„„

时光飞逝。耀邦同志当年带领我们在西南考察时的情形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今年4月3日,当我再次来到兴义市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先低矮落后的小城已发展成为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兴义城区现在的面积比1986年拓展了4倍多,城区人口增长近3倍。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耀邦同志派我夜访的情景又在眼前,一股旧地重寻的念头十分强

烈。当天晚饭后,我悄悄带了几个随行的同志离开驻地,想去寻找那个多年前夜访过的村庄。灯火辉煌的盘江路上,商铺林立,十分热闹。原先那个村庄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我坚持要再夜访一个村庄,仍然只带随行的几个工作人员来到郊外。在远处几片灯光引领下,我们走进永兴村,敲开农户雷朝志的家门,和他及他的邻居们聊了起来„„

耀邦同志离开我们21年了。如今,可以告慰耀邦同志的是,他一直牵挂的我国西南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竭尽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国家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1985年10月,我调到中央办公厅工作后,曾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近两年。我亲身感受着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亲眼目睹他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当年他的谆谆教诲我铭记在心,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1987年1月,耀邦同志不再担任中央主要领导职务后,我经常到他家中去看望。1989年4月8日上午,耀邦同志发病抢救时,我一直守护在他身边。4月15日,他猝然去世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医院。1990年12月5日,我送他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安葬。耀邦同志去世后,我每年春节都到他家中看望,总是深情地望着他家客厅悬挂的耀邦同志画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

再回兴义,抚今追昔,追忆耀邦。我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他深深的怀念。

第四篇:耀邦陵园简介

耀邦陵园位于江西共青城的富华山上,坐东朝西,面向鄱阳湖。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猝然辞世,风雨如晦天地失色。根据家属的意愿,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的骨灰由家属以及温家宝、杨德中护送,悄然埋葬在这片红土地里。耀邦陵园绿树掩映,可以俯揽鄱阳湖,墓向座西朝东,永远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墓碑是由九江地区的特产花岗岩所制,一座三角形的白色花岗岩巨碑,重73吨,高4.43米,底座10米,高洁而肃穆,耀邦的骨灰就安葬在这块碑石下。胡耀邦陵园的右上方,是胡耀邦头部侧面雕像,栩栩如生。像周围嵌作不规则形状,有很强的立体感。从正面看,整个图像是微笑着的;从左侧看,则是忧国忧民之态。墓碑的后面有火炬形的草坪,缀以从井冈山运来的9块巨大花岗石。在紧靠墓碑右侧的一块石头上,有李昭亲笔题写的“光明磊落无私无愧”八个大字。从陵园入口处到墓碑前,有两条弯绕的墓道,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着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左上方自上而下排列着共产党党徽、共青团团徽、少先队队徽,概括了一个红小鬼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历程。在墓碑的周围有98棵松树,为了纪念98位上海知识青年,周围有一铁护栏,从上俯视,象正在燃烧的火炬。左下方是“胡耀邦1915-1989”的镏金大字。在碑石的前方横立有一块长方形的墨晶玉花岗岩碑,上面镌刻了胡耀邦生平。

第五篇:共青城·耀邦陵园

以前,有首歌叫“我想去桂林”,我是音乐盲人,对歌曲谈不上什么好恶,而对“想去桂林”这个说法更是没有感觉。因为,兴趣使然,好像从来就对自然山水的偏好不及对人文景观的向往。所以,是难得想到要去桂林的。尽管明白桂林肯定也有不少的人文景观可以体味,不过,怕总会被自然山水冲淡,仿佛去过张家界,走了几天,看了不少,却无什么感受。

这么说,希望喜欢桂林,喜欢张家界的朋友不要嗔怒。也许,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自然山水太熟悉了吧。因为,我的家乡,其实就有豪未受到工业污染,甚至未受到人迹喧闹的山山水水。小时候放牛、打柴的那些山峰坡谷,如今还流淌着最为明艳的翠色,还涵养着最为动人心魄的幽寂,还迷幻着淳朴的山水田园的故事。即使是现在,生活着的这个小县城里,从家出来,走上不几分钟,就是一条叫湄江的秀丽的河,即使是在县城边儿的地方,也不时可以看到状如鸳鸯的野生水禽两两三三在清澈平静的河水中自由嬉戏。偶尔,还可以看到,河的一侧,是游泳的人,一侧,是游弋的野禽。可见,我是多么的一直没有“被停止”过亲近山水。所以,不去桂林,原因是常在“桂林”吧。

去桂林、张家界、去九寨沟,就看山水。去西安,去敦煌,就看人文。当然,去海边,去沙漠,去草原,去西藏,去江南的某个古老小镇,肯定会有另外特别的意味。但是,可能,在中国,有两个小城,既不以山水闻名,也更谈不到古韵古香古声,某种意义上看,还是中国最为年轻的小城。

一个,是新疆的石河子。我对它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还是有不少人一定听说过这个靠军队屯垦从亘古荒原上建立起来的城市。

还有一个,是江西的共青城。在网络上查查,看到了这样两段话:

1955年以前,这里的名字是江西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现在,这里的名字是共青城;这个变化,是因为98个上海年轻人的到来,他们用双手创造了共青城--一个充满朝气的地方。

1955年10月18日,98个上海年轻人到达鄱阳湖畔、庐山南麓这片他们将为之奋斗的土地。没有房屋,先搭建茅棚;没有粮食,就开垦荒地。白天开荒,晚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欢乐的喧闹声打破了这里荒芜的寂静。40天后,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为他们题写社名“共青社”。从那天起,这里的名字便是“共青”。

原来,共青城在1955年前其实只是“沟”,只是“岭”,只是一个荒芜寂静的地方,连国家领导人去到那里,竟然也找不出一支像样的、合适的毛笔,而只能够“用竹枝夹着卫生球”来题字。原来,它能够以“城”命名,和一群青年人最初的筚路蓝缕相关。

想到这里,突然记起,共青城最早在我脑海烙印下来,是在高中地理课上。地理图册上当然有共青城,然而,只是名字让人好奇,却也并未引起多少关注。可是,不记得是在讲到哪个章节的时候,地理老师在我们未曾料到的时候,竟然对共青城多讲了一段。现在,记不得具体的内容了,不过,总记得老师讲得少有的动情。我的那个地理老师,她是上海人,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随知青插队离开了上海,辗辗转转,竟然到了数千里外的我们这个县,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当然,这样的教师,在当时,单是我们学校,也有好几个哩。

地理老师讲共青城的时候,也正是知青文学很流行的时候。梁晓声、老鬼„„知晓他们的人,一定不少。老鬼的《血色黄昏》,直到现在,还让人可以依稀记得那个叫林鹄的青年,特别是他心里那一株荒漠石壁上的绿草。

也许,就因为这样,所以,对这个城市,仿佛让人多少有点曾经有过某种期遇一般,有种别样的情感。另外,也许也可以这样想,石河子能够成为石河子,共青城能够成为共青城,甚至,深圳能够成为深圳,它们之间,似乎并无联系,可是,谁又能够说没有联系呢?只是,我的思想不及,难于清楚究竟是怎样一种联系。是不是可以认为,理解这三个城市的历史,也可以从中透析出整个中国近几十年历史的某种脉络?

既然这样想了,那么,到南昌,从地图上再次看到共青城就在离南昌不远的地方,亲近它一下,就太有理由了。

非得要抽取时间去一个计划之外的地方,当然是还有理由的,因为,就在手里的南昌旅游地图上,看到,“共青城”边,赫然有“胡耀邦陵园”几字。这样一来,妻子竟然也被打动了。我抽烟、喝酒、打牌,我不学跳舞、不学太极,不出门锻炼,妻子都唠叨颇多。不过,我说看什么人文景观,她好像从来就没有反对过。

共青城城区和一般的小县城也好像并无多大区别。城并不大,也许,从南到北,即使步行,不用半小时,也可以穿城而过。街道也宽敞、整洁。特别是在7月里,走在街道边浓密的香樟树阴下,应该是鄱阳湖的风,不时会送来凉爽。你会觉得,只是这么走走,也可以让人惬意。

胡耀邦陵园在城南郊。我们打车去,的姐说来共青城旅游的人并不是很多,而胡耀邦陵园还没有通公交车,所以,去了,回来的时候,恐怕,得走一段路才可以遇着车哩。我们说没有什么,要真是那样,就走走也成。

说共青城被这样命名,只和最初来此创业的青年人相关,其实,是不尽准确的。共青城,还和胡耀邦相关。胡耀邦,即使在今天,也还是一个带着一些儿“谜”的人。他是红军时期著名的少共领导人,非常活跃的“红小鬼”。他是抗战时期,国共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内杰出的政工干部。他是继华国锋之后的1982年到1987年初之间中共党内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名字,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和“开放”都有密切联系。今天,有人认为,他可以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总设计师”。

可是,我印象里,第一次深刻的知道“胡耀邦”这个人名,是在读初三时候的那个冬春之间。有一天放学,全校师生都被集中到了学校的“天井坝”里。那应该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听“传达文件”。文件的内容,大约就是胡耀邦同志犯了错误,免去他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大约,应该还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类的话,因为,自此以后好久,校长批评老师,批评学生,都多次用过“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说法。记得隔壁班级有个女生上课抄流行歌曲,我们班一个男生看琼瑶小说,都被校长查堂逮住。于是,他们也都被“自由化”了好一顿。并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班在那男生被训后的有次全校集合时,也被带出,全班“自由化”了一通。自然,后来,我们也学会了,一群同学一起玩,谁要是敢扫兴于群,嘿嘿,我们就也“自由化”他。

到后来,因为“胡耀邦”这个名字而在中国再起波澜,是他去世那一年。这一年我读高二,只是,还没有分文理科,所以,烙印下共青城,虽然也应该是这一年,不过,一定是分入文科之后。胡耀邦葬共青城,我却真是一直不知道的。也许,当年,被太多的喧嚣掩盖了对一个犯过错误的国家领导人的具体安息的信息吧。胡耀邦4月17日逝世,人民日报有大幅报道。在他遗像边,有一幅对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让人记忆深刻。当时,有点觉得迷茫,既然是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怎么又会那么很突然的就犯了错误,免了职呢?到4月26日,再到5月20日,再到6月3日,早已经被更大的迷茫替代了。于是,反没有迷茫了。后来读文科,最难记背的是时事政治,越是难记背,就越是得多读多背。那么,只有读了去了,只有背了去了。应付考试才是正经,哪还去理睬别的呢。

现在知道,胡耀邦陵园之所以会在共青城,是家人根据他生前意愿决定的。由一群年轻的生命在此拓荒,一个老人再把自己骨灰交付到曾经三度为它命名的这片土地上。共青城,更有了一层意义。

我和妻子走进陵园,是在正午,阳光特别的炽热,不过,虽然已经有几拨人在陵园里了,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安静,它的清幽,它的那份不同寻常的气息。我们轻轻悄悄走在陵园的林荫道间,树枝筛下的阳光,偶尔会斑斑点点印到脸上,却早已经不再刺人,倒像是伴和着蝉鸣在静静的跳动着无声的舞蹈。也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去瞻仰一个伟大的人,就是让心灵做一次无声的舞蹈。

下载《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回兴义忆耀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耀邦红军小学领导班子2013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耀邦红军小学领导班子2013年度工作总结 我校以十八届三中精神为指导,大力发扬“团结奋斗、敢于争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红军小学精神,坚持以创建“省内知名学校”为抓手,......

    耀邦集团第三届月度营销大会新闻稿

    耀邦集团第三届月度营销大会2011耀邦集团第三届月度营销大会于10月12日耀邦集团会议室召开。本次大会目的总结上月份营销完成率、表彰上月份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布置本月营......

    耀邦红军小学领导班子2013年度工作总结(合集5篇)

    耀邦红军小学领导班子2013年度工作总结我校以十八届三中精神为指导,大力发扬“团结奋斗、敢于争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红军小学精神,坚持以创建“省内知名学校”为抓手,不......

    忆党史读后感

    忆党史读后感 亚东一小 朱国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年之际,结合我党开展的 “两学一做”活动的深入开展,重温党史,我在思想上又获得了一次洗礼。我们党充满艰辛与坎坷的......

    《忆读书》读后感

    《忆读书》读后感 在新学期刚开学不久,我就在新发下来的汉语文课本中看见了一张照片,旁边还备注着“冰心”。那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看起来和蔼可亲。头上布满了银发,脸上长长的......

    陈耀邦:乡镇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耀邦在全国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暨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和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陈耀邦 尊......

    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材料

    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材料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赢在起跑线上是小学教育的责任。以人为本,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小学教育......

    “酒店邦—万能公式”读后感

    “酒店邦—万能公式” 读后感 读完这篇文章,对于其中提出的酒店万能公式:订单量=流量*转化率,虽然是从电商行业基本的转化公式分离出来的,不过对于酒店行业的适用性也是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