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耀邦:乡镇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耀邦在全国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暨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和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陈耀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论坛,并表彰在支持农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和富裕农民群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这是我国乡镇企业系统表彰先进、交流经验的一次盛会。在此,我对获得“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及“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荣誉称号的企业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我长期在农业部门工作,并且有一段时间较多地接触乡镇企业,很高兴能参加这次会议,并和大家讨论乡镇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我也很乐意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乡镇企业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植根于农业和农村,所以费孝通同志说,乡镇企业是“草根工业”。在乡镇企业萌芽时代,那时叫社队企业,毛泽东同志就预见到:这是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时,更是高兴地赞扬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乡镇企业时深刻地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乡镇企业肩负着新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乡镇企业。因为:
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需要乡镇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发展生产,建设现代农业。而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资金哪里来,富余劳动力哪里去的问题。实践经验表明,正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集体、企业增加了财富,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使得农民、集体、企业有钱可以投资农业,国家也可以有财力支持农业。另外,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5年底,乡镇企业就业职工1.4亿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近百分之三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留在农业的还有3亿人,仍有1亿左右是富余的,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还有600-700万人。怎么办?除了向农业深度广度进军外,主要还是靠发展乡镇企业。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需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农民就地就近进入二三产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途径。增收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直接的收入。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做工,有工资收入。2005年,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100元,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有的农民逐步成了企业主,或者在乡镇企业中有股份分红。二是间接的。由于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乡镇企业的带动,方便了农产品进入市场,较好地解决了卖难的问题。由于企业的扶持带动,基地农业生产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值提高了,效益提高了,也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三是培养新型农民需要乡镇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特别是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在这方面,乡镇企业是一个大学校,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相对来说,乡镇企业是比较有组织的。农民在乡镇企业中,有很多学习训练的机会。他们既学生产技术,又学政治文化,可以造就大量新型产业工人。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企业人才,涌现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对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民来说,通过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和技术培训,也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乡镇企业。城乡差别最大的是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这是建设新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乡镇企业本身需要一定的生产条件,在发展过程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通电、通水、污水废弃物处理。这会给当地带来一些方便。同时,由于乡镇企业对农村建设的反哺,对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起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每年乡镇企业补农建农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就有160亿元左右。凡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农村的面貌都是比较好的。许多乡镇企业家富裕后不忘家乡,捐资办学,修路改水,对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了不小的贡献。这次表彰的不少企业和企业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五是壮大县域经济需要乡镇企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许多社会性、公益性事业是需要政府拿钱的。财政支持中,相当一部分需要依赖于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而县域经济中,乡镇企业是主力,在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经济百强县中,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都来自乡镇企业。2005年,乡镇企业上交税金4200亿元,相当一部分是交到县里。县域经济增强了,支持农村的发展就有实力了。现在许多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农村的社会事业、村容村貌都搞得比较好。
总之,乡镇企业脱胎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实践证明,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乡镇企业。现在各地都很重视支持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其实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乡镇企业,所以,我们要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乡镇企业要把握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
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更大力度支持农村、农业和农民。这对乡镇企业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商机。比如国家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产基地投资,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鼓励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等,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和基地农民的对接,有利于有组织的生产。我们的企业家要看到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要选好优势项目。发展企业,从事商品生产,一方面要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另一方面,要考虑区位优势,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几年农业部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品、优势区域,建设我国优势农业产业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并形成了一些著名品牌。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中,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大力发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要把握这些政策导向,积极选好项目,积极参与优势产业带建设。
二是合理协调各方利益。乡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用市场化的手段参与农村的产业开发与建设。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农民的利益关系,要力争做到“双赢”。企业与农户不仅是买卖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还要努力使企业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过去有许多松散的结合方式,主要是产购订合同,但执行常常不太好。要积极探索利用更紧密的合作方式,包括入股,合资、组建经济联合体,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进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这是从长远稳定发展角度,需要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大家注意这件事。
三是重视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结合。近几年来,各种层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现在全国已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农民参加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社法,这种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以后会发展得更快。这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乡镇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我们过去讲“公司加农户”,实际上小规模可以这样做,生产规模大了,对众多的农户是照顾不过来的。有了专业合作社,“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就好办了。要搞好企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结合,除了对专业合作组织有合同约定要求外,还要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以指导和扶持。要帮助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进行技术培训,并尽可能在贷款上给以帮助(如提供担保),在双方利益关系上要有合理的安排。
四是关心周边农村社区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和周边社区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关心周边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改善周边的基础设施和支持发展公益性社会事业。和周边社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周边社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合作和配合,与当地有关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问题才会得到顺利的解决。当然,现在一些地方开展的“企村结对”,“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活动,不完全是慈善行为,它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可以做到双赢的。
三、对乡镇企业家的几点希望
我多年从事农村工作,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乡镇企业的起步和发展过程,现在我仍然关注着乡镇企业。今天与在座的各位乡镇企业家说几句心里话,与大家交流,与大家共勉。
乡镇企业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回头看是为了更远的向前看。近十年来,乡镇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顾我们乡镇企业几十年艰辛创业的过程,从小到大的历程,我们就会百感交集,每个企业家尤其是一些老企业家都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才发展到今天。但是,我们要看到,乡镇企业的根在农村,是当地农村的沃土养育了我们,大多数乡镇企业当年是依靠乡村集体经济、依靠农业的积累创办起来的,是靠广大的农民兄弟共同努力、艰苦奋斗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是依靠当地各级政府的扶持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起来的。在乡镇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初期,企业员工、乡村干部与企业厂长不计报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可以说,没有农村充足的资源和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就没有乡镇企业的优势。乡镇企业能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农业、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村。因此,乡镇企业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般私营企业、民营企业。
正是因为乡镇企业与“三农”的天然联系,乡镇企业更应当“利义兼顾”,先富带后富。特别是家乡的公共福利事业,作为“反哺”和回报,乡镇企业自然应该承担更多的道义责任。乡镇企业家要“洋装虽然穿在身,但心还是农民心”。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经常讲的“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一村致富不算富,农村富了才算富”,我们所有的乡镇企业家应该共勉。广大的乡镇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大中型乡镇企业要带好头、引好路,作好榜样。
另外,乡镇企业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要特别重视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落后的行业和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企业降耗减排,保护那一片养育我们的生活家园。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为当地农民开辟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兄弟,我们乡镇企业要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善,乡镇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巩固和提高乡镇企业的需要,而不是改变和否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不是过时了,而是正在与时俱进;乡镇企业不但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而是任重道远。乡镇企业家要继续坚持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懈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紧跟时代的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孙海英)
第二篇: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研究与探索
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土地整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咸宁市共争取高产农田、低丘岗地改造等土地整理项目118个,总建设规模150.32万亩,批准总投资30亿元,预计全部完工后可增加耕地面积19.37万亩。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着力打造一批高产农田示范工程、农业特色板块基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惠及全市60多万农民,有力服务了新农村建设。
一、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土地整理项目的普遍开展,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落实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改善了耕地的质量,增加了农民收益。但土地整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整理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县、乡、村基层干部对项目期望值过高,希望增添自己政绩,并从项目运作中获得一定工作经费,因此争取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在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土地整理项目投资有限及对项目资金使用上的严格监控,加之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难以处理和协调的矛盾,部分基层干部产生失望心理,导致他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积极性下降,顺利施工难以保障,项目实施难度增大。
2、整理资金严重不足。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均为政府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开发的部分,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
3、土地整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近几年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一些较易实施的项目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
4、土地整理涉及政策法律问题,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土地整理中田块调整、权属变更、房屋拆迁等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工作难度很大。
二、对策措施和建议
如何把土地整理工作搞好,积极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实现“四个转变”:
1、土地整理目标由重耕地数量增加向适度提高耕地数量、重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转变。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以适度提高耕地数量,重点向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质量转变。围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发展。
2、土地整理内容由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居民点整理相结合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专项整理相一致的原则下,土地整理规划与交通建设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尤其是土地整理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使土地整理的内容由单纯的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居民点整理相结合转变,土地整理的效果更加显著,综合效益将发挥得更好。在居民点整理上应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度逐步开展,优化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3、土地整理投入由政府投资的单一化向政府、社会相结合投入资金的多样化转变。咸宁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因此,广开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化解资金难题,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二是捆绑使用各项支农资金,将农村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国家、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等各项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村庄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三是要发挥商业银行和信贷资金的作用,建立稳定的资金支持体系;四是要吸纳产业资本进入。
4、公众参与由参与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的前期阶段向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转变。公众不仅要参与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更要参与到土地整理的施工中去,这样也可以为农村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今后与新农村结合的土地整理,不仅涉及到农地整理,还涉及到农村居民点内部的整理。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可以保护、尊重公众利益,使相关政策和具体实际相吻合,保证决策合理与公正,弥补技术研究不足,使项目设计更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更顺利并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第三篇: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XXXX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社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记服务“三农”宗旨,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扎实推进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上半年已参与创办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X家,总投资近X万元;为农服务社总数达X个;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增资扩股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全面完成农资配送中心改造建设,连锁经营网点近X个;重建乡级农贸市场X个,总投资X多万元;农民经纪人协会发挥良好作用,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交易平台。
一、参与创办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求实务真,因地制宜,规范管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我们加大组织力度和投资力度,要求全系统全力参与,力争做到公共服务中心建到哪里,哪里条件具备,为农服务社就办到那里。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紧密结合,与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XX领导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精密策划,现场协调,具体指导创办工作。上半年,我们参与创办XXX等XX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其中固定资产投入X万元,支持社区中心设施投入X万元,广告牌制作投入X万元。上半年已有X家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通过考核验收。
二、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质量,规范运作,争创“四有”。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年上半年我们又新办了XX等XX个专业合作社。同时我们还投入XX万元,分别对XXX专业合作社进行增资扩股,指导和支持这些合作社按照《合作法》规范运作,提升质效。4月份我们还专门组织有关负责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赴XXX参观学习,举办了一期专业合作社会计培训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全力支持下,XXX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已开工上马。目前,我们还根据产业特色,扩大专业合作社规模,村委干部带头加入合作社,发动农户和农民经纪人入社,改造专业合作社加工场,力争下半年规范运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
三、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造就“新网”。我们历来把服务“三农”作为宗旨,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新网络。我们的第一张服务新网是创办村级为农服务社XX个。我们的第二张新网是重建农资配送中心,发展遍布全市农村的近XX个农资销售终端,覆盖全市XX以上行政村,年销售突破XX万元。我们的第三张新网是新创办X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协会,逐步形成了农副产品购销体系,使农产品年交易额上升到X亿元,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半年,我们还投入XX万元,重建了XXX农贸市场。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全方位的支持。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齐心协力去克
服困难,破解难题。目前,就我们在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两大问题是:
第一,全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下基本建成,但其服务功能尚残缺不全。尤其是服务中心的便民超市、农资、农产品购销门市开业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村委选址较偏,远离农民集居区,虽有经营门面,但无经营者。二是村委中心门面租金较高,经营者很难接受。三是中心虽有房屋,但无法作为便民超市、农资、农产品购销门市。为此,我们建议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积极招纳经营者、农民经纪人把为农服务中心尽早开起来,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第二,如何解放思想,冲破条条框框,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开手脚发展,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正式颁布实施,但有的部门还拿出所谓条上的框框来约束限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都要从支持和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出发,破除陈旧的条条框框,放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这才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态度。
第四篇: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妇女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件头等大事,也为各级妇联组织展现新时期巾帼风采提供了大舞台。今年以来,我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网络健全、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联系群众广泛普遍的优势,找准位置、主动参与,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引导全县广大妇女率先接受新农村建设理念,激发她们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局。
一、以夯实基础工作为导向,确保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为了使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贴近妇女需求,激发全县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我们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宣传政策、科学制定规划,着重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查摸底,掌握需求。为全面掌握当前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妇女群众的所需、所盼,县妇联于3-4月份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与农村妇女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就“农村现状、农村面貌、农妇意愿、农妇困惑”等问题开展了调研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是层层发动,统一思想。新农村建设在开展初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苗头。我们意识到推动主题活动要将发动妇女群众共同参与作为关键。为此,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先后召开了各镇妇联主席会议,组织学习了市妇联下发的《关于开展“依靠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文件精神对我县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镇妇联也通过召开村妇女动员大会、开辟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走村串户等措施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的观念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全县20个小康示范村90以上的妇女在新农村建设承诺书上签名,并自发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仅妇女群众捐款资金就达15.1万元,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三是科学规划,明确思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遵循“立足实际、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导和协助村妇代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截止目前,全县100的村制定了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庄整洁规划等。此外,我们还充分发动女党员、妇女骨干、致富女能手参与各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协助村委会制订理事会章程、新农村建设规划、村规民约等,集中群策群力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二、以示范引导为抓手,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做到了“两手抓”,即:一是抓好办点示范。我们在全县树立了20个妇女建设新农村示范村、20个村容整洁示范点,并要求每个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在示范村按照“先易后难、发动妇女、带动家庭、辐射村组”的原则,从农村最现实、投入较少、容易见成效的事抓起,组织妇女搞好家庭卫生,主动承担“四清四改”责任,大大激发了农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如,黎家坪新塘村妇女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开展了以家庭和组为单位的卫生评比活动,并将评选结果上墙公示,以此带动全村村民将讲卫生成为自觉行动,在全县办点示范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抓好典型示范。我们根据农村妇女“一村看一村,同村看四邻”的习惯思维定势,把培养和树立本地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各类致富带头人、妇女典型和基层妇代会的示范作用,使广大妇女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如浯溪镇唐家岭村“勤劳致富示范户”田桥梁、徐旭玲夫妇发展以养猪为主体的立体式养殖业,年收入20余万元,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周围七、八户也走上了立体式养殖的致富之路。目前,该村还在新农村建设中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庭园净化美化示范户”、“勤劳致富示范户”,让广大妇女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照有镜子。
三、以增收致富为着力点,引导妇女群众建新业。
我们根据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致富工程,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一是大力培训新型女农民。依托农函大、职业技术学校、远程教育等,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和妇女引进增收致富项目的需要,广泛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品及管理、营销、农产品加工等多门类多层次的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女农民。近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0多期,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培训妇女群众3500余人次,其中有创业意愿的妇女450余人次,巾帼致富带头人40名,女经纪人40名、村妇代会主任100名,“阳光工程”培训中妇女的参训比例达53。二是做强特色经济,实现规模发展。我们始终注重将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来抓,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发展壮大了一批以妇女为主体的优势产
业。如茅竹镇向家村妇女建立蔬菜生产基地200亩;白水镇竹山村妇女开发本村竹山水库,建起了猪、鸭、鱼立体养殖场和名特优水果基地160亩;下马渡镇六合堂村妇女发展大棚西瓜400余亩等等。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多镇一品”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强大活力。同时,我们继续巩固发展了“妇代会 协
会”、“公司 协会”的经营运行模式,着重培育了银利来优质稻种植协会等12个竞争力强、影响力大、带动力广的妇女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务转移。为帮助广大妇女寻找就业门路,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率,我们以农村妇女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她们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巩固现有家庭工业项目,开辟新的家庭就业方式。目前,我县已有3万余名妇女从事着玻璃制品(大村甸镇)、鞭炮制作(羊角塘镇)、竹器加工(七里桥镇)、食品加工(白水镇)、毛纺织加工(浯溪镇)等各种具有女性特色的家庭工业。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到商场、超市就业,从事家政服务、饮食娱乐等行业。全县农村妇女在县城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女农民工达3000余名,人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
四、以开展家庭活动为切入点,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我们围绕这一内容和环节,以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为重点,在“家”字上做文章,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了“十星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户”创建活动,并以此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开展了两项活动。一是开展“巾帼生态庭院”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妇女中开展了以“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巾帼生态庭院”创建活动,动员农妇参与“三清三改”、“三建三化”等活动。如,肖家村镇大桥村组织妇女参与拆空心房400平方米,改水6户,并在村容整治中实施柴草粪堆出村,共确定了7个垃圾站,村里还安排了一名清洁工负责清垃圾,确保了村容整洁。此外,我们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了“清洁家庭”评比活动,通过鼓励修建沼气池、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庭院经济等,做到人畜分离,房前屋后种果树,一改过去房前屋后杂草丛生、鸡鸭粪尿满地的脏乱现象,创建“清洁家庭”,改善生活环境。目前共评出“清洁家庭”192户,在全县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二是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紧紧围绕“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开展了“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引导农村妇女改变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全县各村结合活动要求共创建了文体广场、妇女活动中心、科技文化阅览室、家庭科技服务站等阵地685个,建立禁赌协会、禁毒协会、防艾协会等8个,乡村文化宣传队635个。利用这些阵地在家庭成员中开展文体活动、技术培训、知识竞赛,在农村形成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如黄泥塘镇一居委会部分中老年妇女自发组建了“夕阳红”宣传队,她们以小品、快板、扇子舞、秧歌舞等形式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开展农村家庭文化和妇女健身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励了她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妇女所需上下功夫,在妇联所能上创特色,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
第五篇:规划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
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005年12月9日至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
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
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