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创品牌的意义和建议
遂宁市大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
农业创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及商标基本情况
大英县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三户,四川汇强油脂有限公司,拥有“魁山”商标,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大英县新生态大英县象山镇新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拥有“XST商标,为遂宁市知名商标;大英县天保米业有限公司,拥有“天府天保”商标。天保米业公司生产规模十分小。
专业合作社119户,其中养殖55户,生猪养殖29户,鹅养殖6户,兔养殖6户,鸡养殖13户,仅大英县鑫燕野鸡专业合作社拥有一个“鑫燕”商标,今年才拿到商标注册证,拥有相对固定的产品(野鸡和野鸡蛋,还准备投产生产野鸡制品)。其余的产品即养殖成熟的牲畜。
种植41户,种植的品种大多为蔬菜、水果、树木等,拥有商标量十分低,据我局掌握的仅有“荣仙”、“蜀中果园”、“通仙”三个商标。
二、我县农业创品牌的主要难点
(一)农产品生产主体商标意识淡薄,无自我保护意识。
品牌意识薄弱是阻碍我县农业创品牌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农民创品牌意识薄弱。建县以来,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
平上,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科技”、“品牌”等字眼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创品牌意识十分淡薄;②地方干部创品牌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品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如“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能创品牌”,“农产品产量高比什么都好”等,从而对农业创品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③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品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是农业创品牌的主体,虽然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两个农业品牌,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品牌意识,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农副产品品牌的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农业创品牌止步不前。
(二)注册商标周期较长和费用问题,影响申请人积极性
我国商标的注册受理核准全部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统一受理、核准。由于近年内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2010年达973460件,而2011年上半年就达951547件,国家商标局从收到申请文件到发出受理通知书的时间为1个月以上;商标注册受理申请后必须经过六个月的公告期,公告期无异议方可取得商标注册公告,商标注册公告六个月后无商标注册争议才能拿到商标注册证,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从取名、设计、制作、申请商标如
果顺利也要18到24个月才能取得商标注册证。法律没有对商标审查的完成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最终以商标局的完成时间为准。如果在受理公告或注册公告有异议或争议,周期就更长,一旦遇到被驳回,就只能重新申请。
商标代理职能已经和各级工商部门分离,即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代理商标注册,也就是说企业要不亲自到北京提交申请,要不就要选择商标代理机构代办,这都必须花费不菲的费用。有些农产品创造主体只顾眼前利益,认为花钱申请商标不值得,还不如把钱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三)农业资金的短缺和农产品的质量,制约企业对品牌的持续培养 我县建县时间不长,拥有的农产品商标很少,而品牌的创立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农业资金投入较少,从而对农业创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主体整体规模较小,质优量不大,产量和产值在全省、全市相比均处于弱势状态,而经济主体争创三名商标(即遂宁市知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注册商标必须使用三年以上,企业的近三年内产值必须在全市、全省、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农业创品牌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商标品牌发展与保护,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提高企业创品牌热情。十二五末,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总量力争达到20件,实现商标注册总量翻番;力争新培育、发展遂宁市知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件。
(二)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品牌兴县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3.15”活动和“4.26”知识产权日为平台,以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及新办执照的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势,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三名”商标认定、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社会公众对商标品牌的认知程度,大力宣传商标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商标发展和保护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一方面宣传政府出台的品牌兴县的相关政策和重奖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特别是要宣传创牌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效益,以激励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促进品牌兴县的经济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三是开展商标知识“三进”活动。即“商标进企业”、“商标进社区”、“商标进农村”,开展定向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和品牌创建的自我意识,指导其发展品牌,为合力推进品牌大英建设而努力。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商标总量大幅度增长 一是引导农民、涉农企业顺应消费时尚,注册符合消费心理的农副产品商标,使我县的农产品商标有所增加,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的农副产品进行梳理筛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重点引导申报注册。二是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和年度年检、验照时,注重收集企业的商标情况,未注册的商标实行“未注册商标备案”并及时回访,建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三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有注册商标意愿的企业上门服务,从商标设计、查询、申请、上报等环节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帮助他们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发展前景,选定和突出有企业经营特色的商标,进行注册。
3、全面推进三名商标培育,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一是开展品牌兴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入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帮助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商标管理水平。从企业广告宣传、产品包装、装潢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促进企业有效运用商标,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商标品牌的含金量,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商标富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专业户、农民个人生产经营的农副土特产品,大力推进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创立以高知名度商标为标志的品牌农业,实现培育好一个专用标志、扬一方品牌、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商标品牌助农、富农、促农的效应。三是加速成长型企业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梯队建设,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品牌的孵化工作,提升商标品牌的档次。四是在企业已有争创的基础上,围绕著名、知名商标的构成要件,采取对症下药,面对面指导,反复督促,深入
企业现场帮助指导等方法,逐一查漏补缺,及时向上推荐,上档升级。
4、执法维权,为争创“三名商标”提供公平环境。一是将商标监管重心下移,纳入各工商所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运用经济户口软件,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台帐,构建商标管理长效机制。二是以保护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为重点,积极开展打假保名牌活动,要打破地区封锁,清除市场藩篱,一经发现我局“三名”商标被外地侵权的情况,要会同公安等部门联系违法地有关执法部门予以打击。三是加强商标印制企业的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商标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四是要进一步建立农副产品生产企业联络制。指导企业正确行使商标专用权,加强自我保护,并及时查处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二篇:浅论永嘉县农业品牌建设及建议
浅论永嘉县农业品牌建设及建议
论文关键词 农业品牌;现状;比较;建设;浙江永嘉
论文摘要 分析永嘉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通过与周边县市及永嘉县工业领域品牌建设比较,提出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有利于促进品牌企业与其所在生产组织体系连接,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牌农产品,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我县农业的品牌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永嘉县加快效益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永委〔2000〕1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永委〔2001〕2号)、《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通知》(永政发〔2002〕62号)、《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永委〔2004〕1号)、《调整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补助政策的通知》(永政发〔2004〕64号)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扶持品牌农业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1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
质量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是品牌农业不可动摇的根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加快“乌牛早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工作,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有标可依”,加强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点建设和动植物防疫的补助。2005年以来相继制订和出台了《乌牛早无公害生产国家级标准》、《无公害早香柚系列生产地方标准》、《无公害田鱼·田鱼质量》等农业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广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乌牛早茶标准化生产推广实施示范》项目通过农业部和省质量技术部门验收。
1.2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品牌经营主体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实施“扶持十大龙头企业”行动,积极扶强、扶大、扶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近几年,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目前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62家;产值超千万元的7家,固定资产1.39亿元,带动农户3万户。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5家,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用3家,市级5家;共有会员3 000余名,合作组织带动周边农户1万多户,在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农民增收、抵御风险、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
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是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鼓励农业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对取得绿色或有机食品认证的,每个给予以奖代补10万元;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每个给予以奖代补2万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我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其中1个
水产品基地),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9个。
1.4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树立品牌信誉和形象
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是现阶段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和保护知名品牌的重要措施。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创建,每注册1个农产品商标的,给予奖励0.2万元;获市级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奖励1万元;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奖励3万元;获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的,给予奖励20万元。积极推荐我县农产品参加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的认定评选活动,我县的“乌牛早”商标于2001年获得了省著名商标称号,“三五早”商标2006年获得了省著名商标称号,“恒丰”等商标获得了市知名商标称号。我县1999年获得了“乌牛早茶之乡”称号,2004年获得了乌牛早原产地域保护认证。
1.5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
品牌的营销推介是将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部门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农博会、早茶节等窗口形式,搭建农业品牌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农产品品牌,挖掘品牌内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市场,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我们通过举办“永嘉乌牛早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新闻发布会”和“乌牛早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成功展示了乌牛早茶的良好形象。乌牛早茶、杨梅、早香柚等名特优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博览会上获金奖,“楠溪江”牌粉干获“十大市民最喜爱品牌农产品”称号,早香柚也获得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桔称号。
2与周边县市及我县工业领域品牌建设比较
2.1周边县市的政策情况
平阳县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平委发〔2006〕192号)等政策,鼓励农业品牌建设和发展特色乡(镇)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扶持肉蛋鸽、马蹄笋、特早茶等特产发展,每年安排农产品基地建设资金100万元以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农、林、渔、畜产品基地、现代农场、效益农业、效益示范户等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各类农业特色乡(镇)、村,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特色乡(镇)、村,经县级有关部门考核评定后,报县政府批准命名。被评为农业特色乡镇的,奖励2万元;被评为农业特色村的,奖励1万元。在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的政策与我县基本相同。
瓯海区出台了《温州市瓯海区鼓励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若干规定》(温瓯政〔2003〕89号)等政策,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的贴息项目;获得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获得省、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的,分别奖励1万元、0.8万元;农产品出口创汇值达到50~100万美元、100万美元以上的,分别奖1万元、2万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奖励政策基本与我县相同。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奖励100万元,“浙江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的生产企业奖励10万元,“温州名牌”产品、“温州知名商标”的生产企业奖励2万元;给农产品参加各类农博会、展览会的,补助0.2万元,获得一等奖的奖励0.3万元。制订和完善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地环境、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的,每一个标准体系补助1万元,高山蔬菜基地制订标准和规划,每个补助3万元等。2.2工业领域品牌建设政策为了加快培育我县优势企业,推进品牌战略,提高我县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企业的国内外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我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的若干政策意见》(永政发〔2005〕26号)、《关于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永政发〔2005〕27号)等一系列政策意见,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工作。鼓励企业争创市、省和国家名牌
产品;争创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建设。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上在我县纳税款1 000万元以上的,县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缴纳税款1 000万元以下的,奖励50万元;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县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上在我县缴纳税款500万元以上的奖励10万元;缴纳税款500万元以下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温州市名牌产品”、“温州市知名商标”的企业,上在我县缴纳税款200万元以上的,奖励3万元;缴纳税款200万元以下的,奖励1万元等。同时,加强标准化管理工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品牌保护以及品牌战略的宣传和研究,发挥品牌效应。
3品牌建设建议
3.1继续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每个分别给予1万元、5万元的以奖代补。
3.2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龙头企业的贴息项目
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资金难是个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应安排贴息项目,鼓励企业多渠道融资,促进企业发展。
3.3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农产品每注册1个商标,给予补助0.3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予以奖励100万元;获得“浙江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10万元;获得“温州名牌产品”、“温州知名商标”的企业,奖励2万元。
3.4继续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水平
对通过县质量监督局组织专家组验收的县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性项目,给予“以奖代补”3万元;对农产品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前3名,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给予奖励5万元;对农产品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前3名,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给予奖励3万元;对农产品省级地方标准的主要起草(前3名,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给予奖励2万元;对农产品农业标准规范的主要起草单位(前3名,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给予奖励1万元。
3.5加大营销推介力度,促进农业品牌建设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确保各类农博会、展览会组织参展工作,同时对获得展览一等奖或金奖的产品,予以奖励0.5万元。
第三篇:品牌文化意义
品牌文化意义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是指品牌经营中的一切文化现象。品牌文化分布于品牌的各个层面,科学技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利益认识、情感归属等都丰富和深化着品牌内涵。人们透过品牌的经济现象,可以解读其中的文化意蕴。另外,品牌管理本身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激励机制、团队精神、企业伦理等有效手段去实现,因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在这里,品牌文化正是品牌的头脑。
品牌文化由品牌物质文化和品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二者分别代表了品牌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品牌物质文化是品牌精神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品牌精神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品牌精神文化是从品牌物质文化中派生出来的,它依附于品牌物质文化。有品牌便有品牌文化,有品牌文化便有品牌物质文化与品牌精神文化的统一,每个品牌都是这样。消费者消费产品时,不仅在消费该产品品牌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在享用它的精神文化。品牌服务则具有双重文化的性质,它既有品牌产品的功能性服务,又有来自品牌附加值的服务,如审美属性、情感属性、利益认知及销售、维护方面的服务等。
1、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个性差异
任何一个强势品牌势必有一个清晰而丰富的品牌识别――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品牌独特的身份与标志,是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之所在。有个性的品牌才会有竞争力,个性越鲜明,竞争力就越强,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而对品牌个性的最好投资,是用力塑造品牌文化。产品和技术可以雷同,文化则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把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注入品牌,品牌的个性才会生动鲜明。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建设品牌文化是实现品牌个性的最有效途径。
2、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竞争优势
品牌文化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注册,它所代表的功能和利益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产生共鸣,所释放的能量就非常可观,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因为消费者如果对一种文化产生认同,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就等于,品牌文化在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出设置了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起到了对抗竞争品牌和阻止新品牌进入的市场区隔作用。比如在可乐饮料市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早已为可乐文化构筑了屏障。也就是说,可乐文化的主要象征就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其他任何可乐在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前,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是“非正宗”的。
为什么强势品牌的商品的售价往往比其他同类商品更高?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付出额外的代价?这也是品牌文化的缘故,品牌文化是品牌价值的主要源泉。品牌价值的第一部分是消费者为降低购买风险而付出的代价。品牌在创建过程中的巨大投资使消费者相信:越是强势品牌,产品质量与服务承诺就越可靠。另外,品牌在传播过程中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品位与个性。这种品牌文化能够使消费者借助于品牌表达自己社会角色,得到心理满足。这种附加于产品的文化上的使用功能形成产品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消费者提供了文化含义上的利益,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利益付出了额外的费用,形成品牌产品增值最重要的一部分。
品牌不仅代表着产品的属性与功能性利益,还体现着某种特定的情感利益。消费者购买产品,就意味着他不仅选择了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和售后服务,同时也选择了品牌的文化内涵。当消费者使用产品时,他们不仅获得了品牌的使用价值,更能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他们的知识、审美和心理特征也会因此而得以改善。品牌文化会激发消费者的坚持信念,鼓励消费者勇于追求。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一旦有了文化内涵,就可以征服消费者,征服世界,成为全球市场促销的形象大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从崩溃到崛起简直是一个奇迹。当美国人觉得自己经济大国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经过大量考察才发现个中原因:是文化在起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而且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企业界的重视和认可,从而使当代的企业管理理论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3、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超凡魅力 品牌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顾客消费理念与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的辩证统一,是品牌中能够凸显竞争优势、展现品牌独特理念的人性化、哲理化特征,是品牌形象中最有价值、无法模仿和替代的部分。品牌文化可以超越品牌的物理性能和使用价值,创造品牌感知,丰富品牌意象,提升品牌的理性诉求,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深厚而持久的品牌文化可以使品牌产生超凡魅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诺曼・斯莫泽教授在仔细分析了万宝路、耐克等强势品牌后断言,一些品牌的魅力经过延伸,就能够超越品牌固有的个性,产生超凡魅力。他对此总结出四种情形:一是某些品牌肯定具有超凡魅力;二是品牌的超凡魅力隐藏在颇有说服力的隐喻之中,例如“耐克等于运动成绩”;三是要想形成品牌的“超凡魅力”,产品必须被转换成一种特殊的意义,例如“香烟等于进入万宝路世界”;四是品牌的超凡魅力能够建立特别的忠诚与激励。
4、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生命
从品牌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品牌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型品牌和生命型品牌。经济型品牌是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宗旨,把获得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销售额和最高回报率作为品牌成功的最高标准,不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结果使品牌成为一部纯粹的赚钱机器,导致其生命快速衰竭。生命型品牌是超越经济利益的生命机体,通过建立优秀的品牌文化而对消费者产生持久的魅力,它更注重长远利益,它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机体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延续。
5、品牌文化是品牌的人格化
品牌因文化而独具个性,这些个性通常用形容词加以描述,如奔驰的自负、富有、世故,柯达的纯朴、顾家、诚恳,锐步的野性、户外、冒险,百事可乐的年轻、活泼、刺激,等等。在品牌研究中,很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不少以特征为基础的个性评价尺度和方法。据品牌专家大卫・艾克的介绍,在测量品牌个性方面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就是用“品牌个性尺度”对1000位美国受访者、60个具有明确个性的品牌展开调查,“纯真、刺激、称职、教养和强壮”这五大个性要素几乎可以解释所有品牌之间的差异。这五大个性要素将许多品牌的个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品牌已经不是一个死的事物,而是一种活的生命,它具备了人的性格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把品牌人格化了。如果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品牌所包含的精神和价值观决定着品牌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文化就是品牌的“人生观”,是决定品牌强弱与成败的关键。
6、品牌文化是一个过程
品牌文化的建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是单靠几次貌似神秘的策划、设计和咨询即可完成。它是一个调研、整理、取舍、提炼与提升的科学过程,是一个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一个与品牌共同成长的过程。文化看似十分柔软,实施起来却像钉子一样坚硬。品牌文化一旦建立,便牢不可破。不过没有一劳永逸的文化,当旧有的品牌文化成为品牌发展的障碍时,就要对其进行再造。
第四篇:平度市品牌农业
平度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推出了一村一个品牌。
统计如下:
仁兆镇
芋头、大姜、大蒜、圆葱、大葱、大白菜
明村镇
樱桃番茄大姜
李园街道
马家沟芹菜
蓼兰镇蚕茧蔬菜 油桃草莓
店子镇南盛种植
葡萄
店子镇侯家养殖
肉食鸭
店子镇旺村种植
蔬菜
店子镇姜家庄种植
蔬菜
马戈庄镇闫村 酿酒葡萄种植与加工
葡萄及葡萄酒
马戈庄镇小营 酿酒济生食葡萄种植
葡萄
云山镇铁岭庄林果业
大樱桃
南村镇崖头 蔬菜生产
蔬菜
南村镇姜家埠蔬菜生产
蔬菜
大泽山镇尹家村葡萄
葡萄
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葡萄葡萄
大泽山镇谭家夼村葡萄
葡萄
大泽山镇团石子村葡萄
葡萄
大泽山镇所里头村樱桃
大樱桃
旧店镇赤土岘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中王埠后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东庙东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东石桥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西王埠后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大曲埠果业
红富士苹果
旧店镇郑家果业
红富士苹果
古岘镇花园食用菌
平菇
古岘镇四里种植业
芹菜
古岘镇朱村种植业
蔬菜
大田镇后涧村果品业
红富士苹果
大田镇满家村果品业
红富士苹果
大田镇彭家村果品业
红富士苹果
大田镇杨家村果品业
红富士苹果
兰底镇前双丘村蔬菜生产桔红芯大白菜
门村镇东南疃村果品
桃
万家镇前孙家其它农产品类(种子)小麦种子
万家镇初家粮食类(小麦)小麦
万家镇李家蔬菜瓜果(黄瓜)蔬菜瓜果
万家镇宋家蔬菜瓜果(黄瓜)蔬菜瓜果
万家镇沟东禽类(蛋鸡)蛋鸡
长乐镇河王村养殖
养羊
长乐镇王东村苗木
种植
城关街道窝洛子种植
大姜
城关街道尚家疃村第三产业
城关街道后巷子商贸服务家电
城关街道北荆家种植
大姜
城关街道宝店养殖
生猪
城关街道姜家疃商贸服务水产品、蔬菜
城关街道东关商贸服务小商品
城关街道即墨旺商贸服务日用品
城关街道郭家疃商贸服务日用品、蔬菜
城关街道东阁商贸服务饮食、日用品
城关街道贾家营商贸服务饮食服务
张戈庄镇尚河头蔬菜
蔬菜及加工产品
张戈庄镇大水泊蔬菜
生猪
张戈庄镇山张家蔬菜
蔬菜
张戈庄镇前沙戈庄设施蔬菜大棚蔬菜
112
张戈庄镇徐家设施蔬菜大拱棚蔬菜
崔家集镇坊头村设施蔬菜西红柿、芹菜
114
崔家集镇周家村肉鸭养殖肉鸭
115
麻兰镇东沙窝村大棚草莓栽培草莓
116
麻兰镇东山前村大棚甜油桃栽培甜油桃
117
麻兰镇西沙窝村大棚草莓栽培草莓
118
灰埠镇大庄子金矿、铁矿开采黄金、铁粉
119
灰埠镇小官庄废旧塑料回收、餐饮分类塑料、餐饮
120
灰埠镇下王家蚕桑种植蚕茧
121
灰埠镇马家庄葫芦种植葫芦种
122
灰埠镇袁家蔬菜种植
芹菜
123
灰埠镇宅科蔬菜种植
韭菜
124
灰埠镇翟戈庄蔬菜种植黄瓜、白菜、芸豆
125
灰埠镇陈埠李养殖
生猪
126
田庄镇西坡子果品
大棚油桃
127
田庄镇西南寨果品
128
田庄镇前柳坡果品桃子
129
田庄镇荷花屯果品草莓
130
郭庄镇后尹家村蔬菜山药
131
郭庄镇大刘家蔬菜西瓜
132
张舍镇南孙家村果品金花大梨
133
祝沟镇苏格庄种植业甜瓜
134
祝沟镇小沽洄种植业甜瓜
135
同和侯家站村三产商贸服务
136
香店街道曲坊村小五金加工五金产品
137
香店街道李家河崖村水产养殖水产养殖
关键词:
平度市农业局
第五篇:如何发展品牌农业
如何发展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发展品牌农业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章丘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构筑特色产业、质量安全、推介营销、公共服务四大体系,推动品牌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挖掘与培植并重,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实施“挖掘、引进、提升”战略,基本形成章丘大葱、奶牛、精品瓜菜、林果、水产养殖、优质粮食等十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注重抓好历史名优农产品的挖掘,做到以特取胜。对百脉泉景区下游明水香稻、白莲藕等优良种质资源实施抢救性开发,重现稻菽飘香、接天莲叶的美景;将品种提纯复壮与挖掘“原汁原味”的传统栽培管理工艺相结合,保持章丘大葱“高、大、脆、白、甜”的特质;打好“龙山文化”品牌,对龙山贡米进行品种改良、品牌整合,赋予其文化内涵。二是注重抓好引进与嫁接,培育优势农产品。引进栽培5000亩早熟嘎拉苹果,引进元丰、香玲等多个薄壳核桃良种和嫁接、丰产技术,形成了以曹范镇为主栽区的2万亩薄壳核桃基地。三是注重对效益较高的产业扩规模、提档次。作为全省第一个引进奶牛的县市,做大奶牛养殖产业,规模从最初的400头增加到3.15万头。
治标与固本相结合,健全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全力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32项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和操作规程,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产品的全覆盖。加快标准化生产标准、规程的推广普及,22处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达到500多个。二是切实强化技术支撑。在全国率先建起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体系,建立与标准化生产相匹配的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频振灯杀虫、性诱剂、防虫网、色板等物理和生物杀虫技术,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的清洁化生产。三是全面实行全方位、长效化监管。形成“以市级监测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快速监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确保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对接。
打造品牌与提升工作相结合,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围绕品牌农业发展抓工作提升,以工作提升促品牌农业发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起高效率部门、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抓品牌注册认证服务。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及个体农户注册商标、认证“三品”、争创名优品牌进行扶持,对农产品推介营销工作位列前10名的农业品牌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二是抓保真农业投入品供应。以供销系统营业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化销售单位为补充,搭建保真农资统购统销物流配送平台。三是抓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1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286个合作社和46处产地市场,发展种养和营销大户4000多个,成为发展品牌农业的主力军。四是抓保护支撑体系
建设。建立国家有害生物测报防治体系和济南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抓好禽流感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优化生态环境。
外拓与内销相结合,全方位构建货流其畅的营销体系。一是强势宣传推介,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积极参与名牌农产品争创活动,取得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章丘大葱”品牌相继取得“世界地理标志”、“中国原产地”和“中国驰名商标”认证;“万新”牌富硒大葱被评为“中国名优农产品”和“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城子崖”牌龙山小米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绣惠”牌章丘大葱、“墨泉”牌明水香米成为“泉城市民最喜爱的十佳特色农产品”。组织了六届“章丘大葱状元”评选活动,连续多年参展国内著名农交会,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章丘农业。二是参与农超对接,扩大省城市场份额。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大城市超市,与省和济南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姻”,实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直供。“华宝”牌系列农产品、“辛丰”牌嘎拉苹果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打入济南大润发、银座等大超市。三是牵手“万村千乡”,搞活市内流通。按照“南北易货、东西交流”的运作思路,依托供销社和近千个农村超市、农家店,促进品牌农产品在本市城乡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全面抢占市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