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

时间:2019-05-13 08: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

第一篇: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

十年磨砺 剑出东方 ——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

■撰文 陆 震 陈旭阳 丁 辉本版图片由嘉兴港区提供

10年之前,这里只是平湖市的一个辖区,拿得出手的企业只有浙江壳牌化工石油有限公司这一家,几个小规模的产业默默地在这片滨海的土地上耕耘着;

如今,这里成为全市瞩目的工业经济发展宝地,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寻求落户建厂,更有“工业经济看港区”的美誉,发挥着“滨海开发带动”的作用;

10年之后,这里将建成国内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10家百亿企业在这里集聚,化工园区与生态园区在这里共存。

嘉兴市“九五”计划提出了“接轨上海,开发乍浦,三沿并举,联动发展”的发展战略,1996年6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联合开发乍浦”的决定。

2001年5月,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乍浦开发管理体制,成立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嘉兴港、乍浦开发区、乍浦镇。至此,嘉兴港区踏上了全面发展的征程。

“过去这十年,港区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港区这十年的发展历程,嘉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照祥说,2001年到2005年,可以说是港区打基础的五年,这五年内,港区进入了大征迁、大建设阶段,虽然很多发展的思路并没有完全确立,但这一阶段为港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发展空间。

王照祥说,2006年至2010年,可以说是港区启动发展的五年,这五年中,港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下面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勾画出港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路径图”。2006年,嘉兴港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亿元,完成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5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42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0亿元。而随后的几年内,这些经济数据不断被超越,新的历史数据也不断被刷新。

就拿2010年来说,港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76亿元,较“十五”末增长92%,年均增长14%,高于嘉兴市平均增速;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倍,年均增长24.2%;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75%;“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完成280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7倍;“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16亿美元,利用市外内资42.8亿元人民币。多个数字的增长,呈现给我们的是港区多个经济指标全面暴增的“上扬曲线”。

在港区第二个发展五年中,不断集聚的临港产业可谓是嘉兴港区的“大手笔”。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每年都会有十多个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港区。近年来,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在不断开发、开放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规划的要求,设立高门槛,引进投资强度大、污染小、产出高的环保型、科技型、集约型化工新材料项目;对已投产企业积极帮助引导进行工艺技改,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嘉兴港区化工园区已聚集了英荷壳牌、日本帝人、以色列化工、德山化工、韩国晓星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其以有机硅、聚丙烯、环氧乙烷、表面活性剂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2010年,进驻园区的化工企业已达20多家,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0%。

据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王马青介绍,接下来,港区化工园区将进一步围绕“做精、做大、做强”的目标,以化工新材料作为港区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硅材、环氧乙烷等化工新材料的上下游产品,计划在2012年产值超过500亿元,5年内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

如今已经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港区也确立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嘉兴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嘉兴港区要加快化工新材料大企业的集聚,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产业链,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将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打造成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新高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探索生态型化工新材料发展新模式,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0年之前,这里仅有9个码头泊位散落在海岸线上,年吞吐量仅1019万吨,货种以散杂货为主,不见集装箱作业的身影;

如今,这里已经拥有乍浦、独山和海盐3大港区,建有32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千吨级泊位10个,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现代化的码头群交相辉映,形成了公用、专用泊位相配套,中小泊位齐全,内外资兼营,集装箱、散杂货及油品装卸功能齐

全的综合性港口;

10年之后,这里将成为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港口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实现了从千万吨大港到亿吨大港的跨越,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港”,港口现代化水平较高,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港口,被视为人类走向文明和开放的桥梁,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节点。有海无港曾经是嘉兴城市发展的“软肋”。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从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而世纪之港——嘉兴港的横空出世,无疑使嘉兴有了一个从有海无港步入海河联运,最终走向蔚蓝色大海的“蓝色引擎”。

如今,港口成为我市在世界范围内吸纳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各种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平台,对我市能源供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日益崛起的嘉兴港也大大提升了嘉兴城市的影响力。随着乍嘉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杭浦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的兴建,嘉兴港在服务杭嘉湖的同时,港口腹地不断向苏南、皖南、赣南延伸。

王照祥告诉记者,港区成立的前几年,关于嘉兴港如何定位的问题始终没有确立,有过“争做主角”等不符合嘉兴港发展实际的理想化定位。而直到2005年以后,嘉兴港才逐渐确立了“配角港”的定位。“嘉兴港要做上海、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港,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奖。”王照祥曾经多次这样表示。

一旦定位确立,嘉兴港也逐渐驶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嘉兴港的“十一五”,无疑是一部充满了突破和跨越的历史,无论是港口生产还是港口建设,抑或是港口合作方面,“十一五”期间,嘉兴港带给嘉兴人民的除了惊喜,就是惊叹。

在21世纪的前几年,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十一五”期间这两个关键性港口生产指标每年都会被刷新一次,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再次顺利实现。尤其是近三年来,嘉兴港港口生产步入了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快车道”。2008年,嘉兴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2834.14万吨,年集装箱装卸量突破10万标箱;2009年,全港生产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完成货物吞吐量达3484万吨,年集装箱装卸量再次实现翻番,达到20.2万标箱。2010年,嘉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431万吨,是2005年的2.6倍,接卸集装箱35万标箱,是2005年的24.3倍。

据介绍,在投资的拉动下,嘉兴港的港口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乍浦港区的码头群雄姿初显,公用泊位码头年吞吐能力不断增长;独山港区围堤工程顺利推进,粮食码头也已投入使用;海盐港区林龙码头、秦山港务散杂货泊位先后投入使用„„在此带动下,嘉兴港“一体两翼”开发机制不断深化,三大港区互动发展的格局形成。

近年来,嘉兴港积极发挥自身区位和岸线等优势,借梯攀高。2008年,嘉兴港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的有利时机,率先与大桥对岸的宁波港在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上达成共识,并于当年3月10日签订了两港合作框架协议并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在两港合作效应带动下,2008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两港合作取得“双赢”,为贯彻落实“港航强省”战略、打造浙江港口联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9月,独山港区与上港集团港口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上港集团介入开发独山港区,目前首期合作项目独山港区两个泊位岸线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宁波港集团、上港集团、浙能集团、中国航油集团及云峰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先后投资开发建设嘉兴港,将为嘉兴港发展带来建设资金、成熟管理经验及先进经营理念,势必推动嘉兴港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王马青表示,如今,嘉兴港区已确立了打造“三新”港区的理念,“三新”港区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要将嘉兴港打造成长三角国际化现代新港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港区将推动港口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从千万吨大港到亿吨大港的跨越,不断优化港口结构,提高集装箱货物比例。大力推进口岸开放,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加快港口国际化进程。

而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港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而亿吨大港的目标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

10年之前,这里是由一个个小渔村组成的乍浦镇,渔民们在这片海域上经营着自己的家庭,由于距离和交通不便等因素,渔民们难得进城一趟;

如今,这里已经是嘉兴市构建“1640”网络型大城市的六个副中心之一,踏上了从“城镇”到“城市”的蜕变之路,五星级酒店、大型专业市场、商贸中心纷纷出现,渔民的身份转变成市民,部分渔民还搬进了高楼大厦;

10年之后,这里将是环杭州湾和谐生态新港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商贸金融服务业在这里汇集,真正成为嘉兴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副中心。这里的城市具有滨海特色,“山、海、港、桥、古镇”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在乍浦老百姓看来,过去10年来,尤其是过去的5年间,乍浦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起来说,就是从一个渔业小镇,逐步发展成一个滨海新城,城市变大了、“长”高了、变漂亮了,城市的功能也变强了,比以前更有人气了。

如今,滨海新城的形象大为改观。

城市变大了。即使在5年前,乍浦塘以东的乍浦城区,主要道路只有雅山路、外环路、天妃路和南湾路这么几条,中山中路、滨海大道还未完全打通。此后的5年内,港区建设了中山中路、中山东路、外环东路、市场路、金海洋大道等,新建道路23.4公里,已建道路总长达79.6公里,基本形成了26平方公里的城区道路框架。现在,乍浦城区建成区面积由

原来的2.46平方公里扩展到14.7平方公里。

城市“长”高了。5年前,乍浦镇最好的商品房小区只有山鑫花园、多凌花园这两个,两个小区的面积加起来总共30万平方米。而且,当时乍浦镇上高层建筑很少,最高的建筑才13层。如今,港区在城市高度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新建了东方巴黎、皇都佳苑、中鑫名流、华浦港湾等一批商住项目,已建的高层建筑有了30多幢,楼层数也从13层上升至26层。

城市变漂亮了。5年前,嘉兴港区主要考虑的是为入区项目配套水、电、路,很少涉及城市建设。随后,港区开始重视环境建设,对整个化工园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和生态化改造。从去年开始,港区开发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滨海新城的打造上,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区内13条道路、5条河道、2个主要入城口、5个城市重要节点全部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建成区绿地率达20.2%,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城市功能变强了。过去几年间,港区的地下管网、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教育、卫生、商贸、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性设施也日趋完善。建成了乍浦高级中学、2.5万吨生活水厂。同时,一批三产项目的建成也大大增强了港区的服务能力,浦京大酒店获批四星级酒店正式运营,按五星级标准修建的杭州湾海景大酒店也正式对外营业,杭州湾钢贸城、长三角国际石材城、乍浦农贸海鲜城纷纷投入运营。

乍浦变得更有人气了。据统计,2005年底,乍浦总人口91940人,常住人口54213人。随着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集聚,2010年,乍浦总人口数达到了103291人,较“十一五”末增长了约12%。随着一批大项目、大市场的入驻和开发,现在乍浦街道上车水马龙,酒店饭馆人气不断提升。

虽然滨海新城建设已经成效初显,但港区仍面临着产业发展快、城市建设落后的矛盾。如何破解港区在开发建设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王照祥认为,“十二五”期间,嘉兴港区将借助“两新”工程和临港产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加速完成从乡镇到现代化滨海新城的蜕变。

据了解,港区“十二五”期间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主要包括三个特色中心和两个生活居住片区,三个特色中心分别为商贸金融服务中心、滨海古镇休闲度假中心和行政文体教育中心。

“我们将围绕建港路及滨海大道沿线,提高开发强度,形成金融商贸、商业办公、企业总部、会务中心集聚地,加快杭州湾海景大酒店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塑造滨海新城新形象。”嘉兴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称,商贸、商务、金融、港口服务中心,是港区未来5年内重点开发、倾力打造的区块。

该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港区将依托“山、海、港、桥、古镇”五大资源优势,“三度”(亮度、厚度、高度)并进建设滨海新城。具体而言,滨海新城建设将实现三个建设目标:山海休闲湾、乍浦风情镇和风尚新港城。

如何做亮?就是要突出港区的山海风情,打造山海休闲湾。嘉兴港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接下来,港区将依托汤山和乍浦港区一、二期岸线完善工程,努力打造外海内湾,延长城市生活岸线,建设融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此外,我们还将把乍浦镇千年的海防文化融入其中,在杭州湾地区打出特色。”

在厚度方面,就是要重塑乍浦古镇风貌,建设乍浦风情街,充分挖掘乍浦古镇的历史传统文化。通过对历史遗迹点的修复以及东、西、南、北大街等街道的改造建设,做精做细,还原乍浦千年水乡古镇的历史格局,传承乍浦古镇的千年文化。

此外,还要增加滨海新城的高度。据悉,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港区还将打造风尚新港城,高标准建设滨海新城的商贸、商务、金融、港口服务中心,并提供多元化的居住社区,打造杭州湾北岸独具魅力的风尚新港城。

第二篇:嘉兴海绵城市发展纪实

嘉兴:海绵城市的星星之火 ——嘉兴海绵城市发展纪实

1背景简介——海绵城市提出及进展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这是目前许多城市的尴尬和无奈,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行。2013年12月12日,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明确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路径和基本原则,并进一步细化了地方城市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方法。

2015年9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专门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16座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按此计算,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9亿元。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试点嘉兴

嘉兴,一个富庶繁华的鱼米之乡,一个历史悠久的红色根据地,水资源却出人意料地匮乏,更有一下大雨便看海的沉痛历史教训。2011年,国家水专项办公室把嘉兴列为示范城市,着力于研究如何将低影响开发技术运用于嘉兴海绵城市的建设;2015年4月,嘉兴正式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3年为期,力争实现排水防涝综合控制目标。

对此嘉兴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迅速作出响应,制订海绵城市建设的3年实施计划,并于2015年10月中旬,联合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召开“新常态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教学研讨班”,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地学习了海绵城市相关理论背景、关键技术、实践经验等知识,结合考察嘉兴市海绵城市实践项目,共同剖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之道。

3星星之火——嘉兴案例

江南水乡嘉兴,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但水资源相对有限,嘉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20.76亿立方米,为全省倒数第二。

本次嘉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简称“示范区”)选取中心城区内部分代表性区域为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具体范围为北至环城河,南至槜李路,西至长水塘、西板桥港,东至菜花泾、纺工路、富润路,总用地面积18.44平方公里。“示范区”按照建设情况主要分为四类,即旧城改造示范区域、南湖重点保护示范区域、已建新城改造示范区域、未建新城建设示范区。嘉兴将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区域进行试点,获取建设经验,今后将对全国同类型城市起到示范作用。根据初步测算,3年嘉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将至少拉动投资40亿元。目前,部分已确定的项目在加快启动中。根据初步形成的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将立足示范区内已建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并结合嘉兴市旅游资源及市民休闲区域,打造海绵城市亮点区域,此外还将完成配套支撑的非工程建设项目等。为实现项目建设及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的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嘉兴初步计划利用PPP模式和财政部补助节约的部分资金,同时,有效整合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和结余资金以及一般预算资金,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入实力较强的专业基金团队,共同设立海绵城市建设发展基金,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带动整个城市“海绵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3.1社区雨水花园案例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有序推进中,根据初步形成的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将立足示范区内已建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并结合嘉兴市旅游资源及市民休闲区域,打造海绵城市亮点区域,此外还将完成配套支撑的非工程建设项目等。从具体项目情况来看,共分为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市政道路等十大类,总共488个项目,其中最多的是公共建筑类,共改造公共建筑项目238个,其次是住宅小区类项目,共改造住宅小区114个。建成了世合理想大地、蒋水港绿道、勺园生态停车场等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嘉兴世合理想大地位于嘉兴市南湖区新07省道与余步公路交汇处,北临沪杭高速,距离高铁站5分钟车程,离市区约12公里。整体项目分两个区块,其中中心区块为3平方公里的田园小镇,并由8平方公里的绿色农业景观所环绕,包含四大板块:绿色农业、银发养老、国际教育及田园小镇。世合理想大地生态建设充分体现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渗水路面、植被浅沟、下凹式绿地和雨水塘等雨水处理和利用的具体设计,发挥低影响生态开发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和效益。通过对城市水源湿地周边绿道绿地景观的强化提升,增加植被对水源以及水源湿地的涵养功能的同时也为科普和示范工程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楷模。(详见本期专题)(世合理想大地雨水花园)3.2旧城改造案例

嘉兴蒋水港绿道全长约2.5公里,改造区域北至南湖大桥、南至长盐桥新气象路段(约600米),目前为止北至南湖大桥、南至长盐桥新气象路段均已改造完成。传统的城市建设均以路面硬化为主,且硬化路面的排水也以强排快排的形式,增加了排涝压力。而由于空气和路面的污染,导致初期雨水水质较差,对水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是尽量把雨水入渗到地面下,一方面减少了雨水的排放,降低了城市的内涝风险,另一方面减少了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详见本期专题)

3.3生态停车场改造案例

嘉兴勺园生态停车场位于嘉兴市南湖景区勺园,场地面积约5200㎡。嘉兴市勺园位于嘉兴市南溪西路一侧,南门停车场是供园内参观时停车所用,停车场硬化面积较大,又是勺园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在此处应用低影响开发,有利于地面径流,防止过多积水,影响园内交通和勺园正常营业。嘉兴勺园生态停车场在改造过程中采取植草浅沟、下凹式绿地、透水停车位、透水路面,以及地下安装了雨水被土壤1 公里多长的网状盲管。下渗吸收后,再经管网流进调蓄池进一步调蓄渗透后,达标排入河道。整个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80%,控制雨量可达到24mm。(详见本期专题)

4.嘉兴市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工程。嘉兴市积极修编城市水系规划、市绿地系统规划、市道路交通规划、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市区水系规划、市域河道整治规划等。

经过2011至2015四年的研究过程,嘉兴市“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研究课题组对嘉兴市水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并获得技术专利授权,编制了《嘉兴市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等技术导则并发文实施。

嘉兴市在规划层面,已经把低影响开发要求纳入到《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在设计层面,已经发文实施了《嘉兴市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并即将发文实施《嘉兴市分散式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技术导则》和《嘉兴城市绿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正在编制《嘉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图》。在施工和养护管理层面,正在编制《嘉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施工、验收、管理养护规程》。

在这些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基础上,嘉兴市建委在低影响开发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形成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一整套体系来保障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落实。

5嘉兴海绵城市星星之火的意义

嘉兴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通过对老旧城区示范区域改造、南湖重点示范区保护、已建新城示范区改造、未建新城示范区规划等途径相互结合,以期达到全过程控制的目的。在非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编制了一系列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控细则、监测方案,起草养护管理办法和人才管理办法等。

利用雨水花园、住宅集雨设施、透水广场路面、绿色屋顶、集雨树箱、街道生态调节池、雨水收集系统、地下渗透储水结构、植被集雨系统、湿地池塘、人工湿地、生态调节沟、砂滤装置、自然过滤带等途径,多专业结合,全方位控制,将海绵城市的概念与建设本质渗透到城市建设每一环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嘉兴在海绵城市建设上的探索,将成为整个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揭开新的篇章。

第三篇:漳州检验检疫局服务招银港区口岸开放十周年纪实

检验检疫看今昔科学发展铸辉煌

--漳州检验检疫局服务招银港区口岸开放十周年纪实

十年来,漳州检验检疫局在厦门局党组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并坚持“科学把关,服务为先,持续改进,创新创优”的工作理念,有效履行职责,优化口岸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服务强港,扩大开放。

一是积极支持招银港区打造国际货物中转港,加强对招银港区口岸开放、特殊监管区域、海上驳运等发展项目支持力度,提升漳州口岸开放水平。在招银港区1996年8月列为首批对台直航口岸;2001年6月批准对金门、马祖、澎湖货运直航;2002年1月1日起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对外国船舶开放的过程中给予大力协助支持;加快对包括招银港区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和2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等11个对外开放项目的审批和验收。

二是深入推进厦门湾一体化建设,促进口岸大通关合作,积极实施直通放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增强漳州口岸集聚力。2007年6月,经中编办、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漳州检

验检疫局整建制划转厦门局,此次检区调整,开启大厦门港口岸查验管理一体化的实质性运作,通关速度大幅提高,给港口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紧接着,2008年7月漳州检验检疫局漳州港办事处在开发区成立,此举进一步优化了漳州检区和厦门湾南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强化了检验检疫力量,是对开发区建设发展最直接的支持,招银港区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黄金期。

三是不断提升招银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加大人员、物资等配套保障投入,加强卫生监督,开展招银港区媒介生物调查控制,组织开展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疫情疫病防控防护,防止传染病疫情的传入,出台完善招银港区应急处置措施,推进区港联动保障机制形成,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了漳州口岸保障力和竞争力。

二、优化服务,提升效率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港立市”战略和把漳州建设成为“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的目标,港口开放与大项目引进相结合成为漳州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漳州局在严把口岸检验检疫关的同时,优化检验检疫服务方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促进港口业务发展。

一是对台工作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加强对台业务工作的研究及探讨,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直以来,漳州港办事处秉承“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主动靠前、热情服务,努力促进漳台经贸合作与交流:设立对台直航服务窗口,统一处理对台直航相关事宜;进一步落实“7天工作、24小时无节假日预约检验检疫”服务机制,方便企业预约加班;对“大三通”船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实行电讯检疫方式,确保两岸直航进出港船舶快速顺畅通关。

二是大力开展海上过驳业务。经过多方努力,争取政策,2009年2月,首批进口废物原料由海沧港区经海上过驳抵运漳州招银港区,以此为标志,厦门港推行不同港区间检验检疫政策一体化新机制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厦门港区不同码头靠泊的进口木材、废物原料等实现海上直接过驳,帮助招银港利用东渡、海沧两港丰富的航线资源,减少进口原料在厦门码头自陆路转到招银港的运营成本,货物通关时间每批平均缩短2天,并节省厦门港至漳州港陆地运输费用,物流通关效率明显提升,有力提升了招银港发展景气,这一机制入选厦门局十大通关机制。

三是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漳州局以厦门口岸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建设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并优化升级集中审单系统、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建设口岸电子闸口系统、推广应用进出口电子监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利用地方电子口岸,全面掌握进出口货物舱单信息,对所有出入境货物、集装箱实现了全面有效的查验布控,建立了检验检疫自主把关体系,通过运行“海港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等业务系统,完全实现了检验检疫闭环式管理。

三、创新模式,促进发展。

招银港区主要进出口业务包括进口大豆、原木、煤炭、铁矿、废物原料、进出口钢材制品等。漳州检验检疫局全面落实“365天无节假日服务”和“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制度,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有力促进港区各项大宗进出口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创新模式力促入境原木跨越发展。通过风险监测评估和分析研判,强化分类监管,降低检疫抽查比例,对进口原木在可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允许卸空后再进行检疫,其次充分利用船舶动态预报机制,科学安排报检、现场检疫时间,加大堆场管理,进一步提高进口原木的通关速度,节约企业通关成本,平均每批货物可缩短检验检疫周期3-4天,每集装箱可节省滞箱费用45-60美元,有效促进漳州港区原木进口。2011年,漳州港区共进口原木444批、154万立方米、2.12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拓展空间助力大宗粮油谷物进口增长。2011年10月28日,中央储备粮漳州直属库主任向漳州检验检疫局赠送一面题有“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的锦旗,感谢漳州检验检疫局近年来对其发展的大力支持,这是漳州检验检疫局扶持港区进境大宗粮油谷物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州检验检疫局针对该类业务始终提前跟进服务,指导企业及时做好相关报检工作,第一时间上船进行表层取样,表层检疫合格后采取“三班倒”方式24小时全程跟踪卸货过程,在保障抽样准确性的同时,缩短卸货周期一半以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滞港费用,得到了企业好评和赞扬。近3年来,漳州检验检疫局累计优质高效服务港区进口大豆、大豆油、玉米等各类粮食及其制品超300万吨。

三是持续改进推动口岸卫生检疫不断优化。创新船舶检疫监管模式,实施进出境船舶检

疫24小时预约服务,做到“随到随检”;实施进出境船舶风险分析和电讯检疫,提高通关效率,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入境船舶电讯检疫比例;优化空箱检疫查验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集装箱风险分析及预警管理,入境空箱检疫查验比例直降至国家质检总局文件规定5%的底限。

随着厦漳跨海大桥、漳州港尾铁路、招银疏港高速路的不日通行,招银港区8、9、10号泊位的相聚完工验收开放,开发区四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可以预见,招银港区口岸的进出境人流、船流、货流必将快速增多,对于检验检疫工作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漳州检验检疫局将坚持科学发展思路,持续提高监管效能、优化服务质量,为招银港区业务发展,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发展纪实

演绎郑州速度 建设航空都市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发展纪实

这是一方呈现速度与力量的世界,领舞者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成立仅两年多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青春勃发,风行雷动,在郑州的东南版图上刻下一种撼动人心的崛起力量。这一年,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就批复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营造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和强大引擎,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经济集聚区,成就国家赋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责任和担当。“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这一重大利好消息为郑州航空城插上腾飞的巨翅。

这一年,郑州航空城逆风飞扬,“这边风景独好”。各项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领跑全市。截至目前,该区已经实现了年初预定的三个一百的突破:即工业增加值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37%;外贸出口完成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1%。更令人振奋的是,全省首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即将在这里诞生。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21世纪是创新经济,是速度经济。郑州航空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速度之美,创新之美。

快速崛起彰显 “郑州速度”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彰显着速度之美,在短短两年间,神奇崛起,用自己骄人的成绩演绎着新的“郑州速度”。

郑州机场货运量突破10万吨,从1年缩短到10个月。

2011年,郑州机场货运量达到10万吨;今年前10个月,在全国航空货运发展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客货运逆势而上,在全国同行的排名快速前移。到10月10日,郑州机场货运量已经突破了去年10万吨的纪录,预计全年将突破15万吨。货运增长速度达到44.88%,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位居第一;旅客吞吐量11月8日已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速17.06%,增速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位居第二,预计全年将突破117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由去年的第21位上升到第18位,货邮吞吐量由去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15位,在全国机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富士康科技项目,从签约到投产,8个月。

2010年7月,郑州富士康科技项目正式签约,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落户航空港区;

2010年9月,富士康科技园在郑州航空港区开工奠基;

2011年3月,富士康科技园第一条手机生产线正式投产,同年10月1日,苹果iphone4正式出厂上市。

郑州航空港人以“务实、高效、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以“5+2”、“白加黑”拼搏精神,凝聚出的“河南速度”、“郑州速度”,让工厂遍布世界的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赞叹:“河南人,你们是世界第一。”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从批准设立到建成,10个月。

2010年7月初,我省提出“举全省之力,建保税新区”的口号; 2010年10月24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5.073平方公里,历时仅100天; 2011年8月,通过国家10部委联合验收;

2011年11月4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期2.49平方公里正式封关运行。

自国务院批复到建成,综保区(航空港区)仅用10个月的时间,在一片沙丘上完成了基本建设和全部系统集成。这个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任何市政设施,从零建立起来的综合保税区建设速度之快,在我国综合保税区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被称为“郑州速度”;所采取的政府边建设、企业边生产、海关边监管模式,更被誉为 “郑州模式”。一期工程刚刚封关运行,用地面积3820亩的二期工程接踵而至,目前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之中。高速度带来高效益。

富士康入驻,产业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也开始凸显。美国UPS、俄罗斯空桥、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等1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已有73家富士康配套企业在航空港区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上百家富士康协理厂商落户周边地区,并将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陆续落户河南。高速度带来大影响。

2008年,郑州机场被中国民航局确定为全国8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2011年4月,国家民航局把郑州国际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性中心。”按照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的郑州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征地及附属物赔偿款5800万元已赔付到位;航站区、飞行区、工作区初步设计正同步进行;机场总平面布局、T2航站楼及GTC(综合换乘中心)等方案已确定;地铁机场站预留、东西贯穿道路等项目已完成专项研究;地质勘探、文物勘探及土地的组卷上报工作正在进行中;T2航站楼的856亩土地已交付使用。

逆风飞扬刷新“郑州速度”

活力四射的郑州航空城,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逆风飞扬,今年以来他们以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抓手,围绕“一枢纽两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空港枢纽化、经济临空化、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社会和谐化“五化”战略,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纪录,经济增速连续两年居郑州各县市区之首。

这是一组金光灿灿的数字:1~10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5亿元,同比增长108.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6亿元,同比增长155.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89.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62.4%,税收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4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44.5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2.7亿美元,同比增长667.5%,其中出口102.8亿美元。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是: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同比增长129.4%;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同比增长55%。地方财政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42%。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2.5%;其中,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8.8亿元。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道路建设方面,投资22亿元,修建34条市政道路70.3公里。在桥梁建设方面,投资11.98亿元,全面开工建设了18座南水北调干渠桥梁。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95亿元,建成水厂1座;投资3.6亿元,建成输变电站3座;投资5.54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投资1.99亿元,建成燃气门站1座;投资1.3亿元,建成集中供暖系统1座。在城市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方面,完成四港联动大道生态廊道建设6.05公里,新建公园3座、游园6座,新增城市绿地205万平方米。在综保区建设情况,L区0.24平方公里已于7月10日顺利通过预验收,今年争取通过正式验收,实现封关运行。在航空城规划方面,完成了22.4平方公里起步区设计方案,“一个十字型骨干、五个环形”路网结构的航空城雏形基本形成。

公益设施建设日趋丰富。在富士康社区,高标准规划建设4个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文化、卫生、计生等综合服务设施。同时,新建了10个文化大院、14个农家书屋。开工建设郑州一中港区分校高中部,并新建3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建设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并同步规划建设区计生中心、疾病防控中心。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2012年,共洽谈、对接项目79个,其中22个确定为入区项目,总投资213亿元。目前,已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92亿元。其中,航空经济项目3个、商业服务及城市配套项目6个、总部经济项目1个、食品加工项目1个。待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21亿元。

征迁安置工作和谐有序。2012年,该区计划拆迁100万平方米,安置人数2367人。目前,已拆迁54.4万平方米,其中合法建筑28.1万平方米、非法建筑26.3万平方米,尚有45万平方米拆迁任务未完成,年底前,力争按计划完成拆迁任务。截至11月底,共有6家房地产企业参与我区合村并城项目,已开工建设16个项目地块,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70栋楼、2.4万套住房,可安置蓝领工人16.7万人,预计年底前可以封顶160栋楼。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扬 帆 起 航

《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构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建设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不断拓展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成为生态、智慧、和谐宜居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域。

三大产业支撑“郑州速度”

“郑州速度”显于外,蕴于内,强劲动力就是强力的产业支撑,产业兴区、产业兴城。全省第一个千亿级产业园区的金名片,让郑州航空城更加卓然而立。沐浴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浩荡春风,郑州航空港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一扇新的财富之门轰然开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服务,成为支撑航空港区产业的三驾马车。他们提出三年目标任务是:培育三大产业,抓好三大建设,实现三大目标。

“三大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服务业。

“三大建设”:到2014年,累计投资120亿元,建成32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手机生产线达到200条。累计投资135亿元,建成540万平方米蓝领公寓,入住员工达到54万人。累计投资60亿元,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气、暖、路、通讯“六通一平”。

“三大目标”:一是2012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河南省第一个单厂超千亿企业;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二是2012年手机产能达到1亿部,2014年达到2.1亿部,建成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三是2012年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2014年突破500亿美元,建成中部最大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以富士康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围绕富士康科技集团“8+1+3”产业园项目,计划三年内引进重大项目220个,总投资786亿元,重点吸引电子制造、光电与半导体、精密机械、高端物流服务等技工贸上千家企业入驻。随着郑州富士康工业园F区厂房日前顺利竣工,富士康项目在综保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30亿元。

抢抓机遇,着力建设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基地。计划用三年时间,逐步建成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引进200家以上企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12月8日,一个旨在打造生物医药企业健康发展的绿色通道与快速升级平台——中原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即将成立,一个国家级生物实验室即将落户港区。作为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产业基地的先导区,郑州台湾科技园项目总体开发周期5年左右,预计到2017年,园区可招进各类企业800~1000家,可为地方带来建设、开发、销售等税收3亿元~5亿元。以郑州台湾生物科技园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建设国家高技术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基地。自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一期开工2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一期在建项目全部封顶。目前,已有近100家企业有意进驻,签约近40家。依托郑州机场,大力提升航空服务业发展层次。逐步壮大以航空运输、航空维修等为代表的航空服务业。按照“开美、扩欧、拓非、连亚”指导思想,积极与俄罗斯空桥、UPS等公司商谈拟引进为基地公司,提升航空运能。加大与民航等部门协调力度,着手组建全货运航空公司,争取年底前开通美国、迪拜航线。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每周3班增加到7班,今年又新开辟了郑州到莫斯科、芝加哥的航线。看好郑州航空枢纽发展前途,该公司计划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建设基地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基地、总部办公大楼、专用海关一级监管货运仓库、货运站及其相关设施。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提升郑州机场的国际货运枢纽地位。

投资5.5亿元的上海华都国际设计中心项目,投资12亿元的河南中宇航空器材物流园项目,投资6亿元的中外运物流网络项目,投资3.1亿元的TNT中转枢纽项目,将于近期集中开工建设。

综合实验区加油“郑州速度”

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综保区(航空港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发展良机,“郑州速度”后势强劲。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总体要求,综保区(航空港区)未来的功能定位是,建成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区。一是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二是中西部地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开放新高地,三是建成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四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在产业发展上,一是加快发展航空核心类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运输服务保障,航空器生产、维修以及航空租赁,航材供应,通用航空发展等产业。二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液晶面板、新材料研发等。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五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0年将建成万亿级电子电器生产交易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国际会展、商贸休闲、金融服务、航空物流等产业。

今年年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完成实验区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6月底前,完成实验区空间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产城融合、建设航空港大都市的要求,围绕“人们在哪里居住、产业在哪里布局”,高起点做好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北部商务区和行政服务中心选址建设工作,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规划和建设理念,高标准做好北部商务区和行政服务中心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尽快形成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风貌。交通路网建设方面,域外交通上,做好高铁第3客运站、铁路货运编组站南迁选址论证工作,做好地铁2号线、地铁12号线、地铁13号线、地铁17号延伸至郑州机场规划论证工作,做好新乡至机场、洛阳至机场、许昌至机场、周口至机场城际铁路规划对接工作,做好商登高速、新周高速、机场东高速联络线规划论证和对接工作,围绕实验区形成一个高速环路网。2013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扩建郑州机场高速。2013年,打通实验区与郑州市主城区“四纵四横”主联络通道。“四纵”道路为:万三公路南延工程、前程路南北延伸工程、四港联动大道南延工程、G107辅道南延工程。“四横”道路为:双湖大道向东延伸工程、S102向东延伸工程、新老107连接线和机场迎宾大道东高速联络线工程。在域内交通上,打造域内“四纵八横+半环”骨干路网,实现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网覆盖全区。2013年开工市政道路项目64个,长188公里,完成投资60亿元。加快建设滨河大道工程,“四纵八横”骨干路网工程,北区和南区道路等项目。公益设施建设方面,计划上马公益设施项目共计102个,包含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事务、政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09.04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总投资16.87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富士康项目建设。首先是富士康新港科技园厂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6亿元,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包括16栋主厂房、10栋附房和4栋餐厅工程,确保实现今年1亿只、明年1.5亿只手机产能的生产任务。其次是富士康厂区间过渡带标准厂房项目。总投资6.5亿元,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4栋主厂房和2栋附房。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要按照预定时间节点,交付74个楼面100万平方米厂房,14.7万个床位,150万平方米员工宿舍;做好新港科技园项目建设,明年在南区新建80万平方米厂房,并综合运用过渡方案,加快合村并城步伐,计划租赁农民安置房140万平方米,满足新增17.4万员工宿舍的需求。

推进郑州机场二期建设。机场二期建设总投资147.6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主要包括T2航站楼、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等工程。要切实做好机场二期建设的服务和保障工作,2013年6月底前完成T2航站楼、GTC工程等方面的移交工作。

合村并城工作方面,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61亿元,建成16个居民安置区、422.18万平方米,安置32个行政村、5.6万村民。2014年,完成投资61亿元,建成2个安置区项目、164万平方米,安置10个行政村、2万名农民,实现全域城市化。

招商引资方面,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在持续做好富士康项目引进落地工作的同时,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三力”型项目,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持续跟踪对接,争取项目早日落地。2013年,要争取签约10个以上“三力”项目;确保22个入区项目开工建设;按照富士康8+1+3规划,做好产业招商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启动电子信息产业园、机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产业园、交易中心等建设工作,争取入区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

面对未来,张延明满怀信心,他表示,省委、省政府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定位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动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这既是对航空港区的充分信任,也是对航空港区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港区人将以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肩负比别人更大的担当,努力开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向全省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2017嘉兴港区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计划

2017嘉兴港区食品药品 保健食品 化妆品监督管理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以及入市食用农产品监管工作,规范日常监督检查行为,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依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市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嘉兴港区2017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督管理计划。

本计划所称监督管理计划,指港区市场监管分局按照计划和工作需要,组织监管人员依法对相关生产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执行各类标准和规范等情况实施督促指导、引导规范、行政约谈、立案调查等执法服务行为。

一、监督检查依据

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标准,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二、监督检查方式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监督检查分为日常监督检查、有因检查和双随机飞行检查,有因检查和飞行检查按照工作需要开展,其检查计入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原则上,食品生产单位的监管频次实现全覆盖,每年至少一次;重点食品批发单位、500平米以上中大型食品零售单位每不少于一次;其他重点食品种类、专营(卖)店等食品经营单位乃至小食杂,则依照国家总局规章、省人大条例、以及省局嘉兴市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港区实际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一)日常监督检查:指针对生产经营者的常规检查事项,由业务科室按照事权划分,组织网格监管人员按计划实施。

(二)特定有因检查:指上级部署交办或按照举报投诉线索等,针对特定的对象、品种或特定区域,由市场监督稽查大队或业务科室按照分级管理要求或具体实施方案实施。

(三)双随机飞行检查: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突击检查,由市场监管分局统一组织开展,并抽调骨干人员分组实施。配合省局和嘉兴市局来我辖区内开展双随机检查、飞行检查、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检查和监督评审。

三、监督检查对象

取得许可或者登记备案的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取得登记的食品或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举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农产品上市销售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食品贮存运输服务提供者。

四、监督检查内容

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 况;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

年内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对企业内往年已经取得资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和食品加工小作坊

1.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和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针对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及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核查。

2.“双随机”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环境、食品原料、添加剂使用、回收食品处置及被查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或者暗访调查。

3.组织开展上级布置和港区制定的各项专项整治行动。

4.按照本级食品生产单位抽检计划,对食品生产单位开展监督抽检;配合做好上级计划的各类抽检。

5.随机配合做好上级以异地交叉检查、飞行检查、现场监督评审方等各类形式进行的各类检查。

(二)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1.按要求完成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后检查。

2.继续做好省局委托的保健食品化妆品注册相关核查、抽样工作。

3.加强对批发企业、美容美发单位、药店、网络销售等重点单位和重点领域的监管。

4.紧密结合日常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 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检。

5.开展保健食品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

(三)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

1.深入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与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

2.稳步推进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合格准入工作。

3.组织开展上级布置和港区制定的各项专项整治行动。

4.组织开展港区农产品监督抽检,配合上级完成抽检计划。

5.对集中交易市场主办方和取得登记备案的农产品销售者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四)流通、餐饮环节食品、食品添加剂经营单位

1.严格落实主体准入制度,依法开展各类经营业态的现场核查工作。

2.深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一票通”等书式追溯台账,鼓励引导批发单位、大型零售商、特殊商品经营者建立电子追溯体系。

3.开展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经营单位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根据上级布置和辖区内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

4.着力推进港区“小餐饮业食品安全示范工程”,继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完善自查报告制度。

5.组织开展港区流通领域、餐饮环节食品监督抽检,配合完成上级抽检计划。

6.依法对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和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及其食品经营者开展监督管理。

(五)药品生产经营单位

1.加强药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检查记录及时录入省局信用系统。2.深入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GMP、GSP以及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规范化建设。

3.组织开展上级布置和港区制定的各项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整治和飞行检查。

4.按规定开展对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5.做好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五、监督检查结果

港区市场监管分局依据自身职责依法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上述监督检查结果、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抽检结果,以及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将依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开,及时录入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系统,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对失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通报主管单位或金融机构等其他部门,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发现可能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食品安全信息,食品监管部门将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等进行核实、分析,并及时公布结果。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发现食品安全执 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可以向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

下载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嘉兴港区成立十周年发展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嘉兴港区质量奖评审管理实施细则

    嘉兴港区质量奖评审管理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嘉兴港区质量奖评审和管理工作,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嘉兴港区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嘉政发〔201......

    2012年嘉兴港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2012年度嘉兴港区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及2013年工作思路 嘉兴港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月7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12年度港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今年的工作......

    发展纪实

    河北金磊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是21世纪初的新建企业,具有科研人员多、技术先进、员工队伍年轻、建设......

    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

    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公司成立十周年,知不易,当惜现在。发感言,有豪迈。念元老,重感情。夸新人,多厚道。十载不易,一路走来。回顾初具之迷茫,看现在之担当。万千感慨。己不为元老,亦不......

    公司成立十周年贺词

    公司成立十周年贺词六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期盼的时刻。二零一二年的六月十八日是我们xx公司成立十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本应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但因公司十年届满,活动......

    公司成立十周年随想

    公司成立十周年随想-时代的步伐十年金戈铁马,十年欲血征程,十年风雨历程,十年励精图治,创造出十年的辉煌业绩。从过去的神府公司、东煤公司,到现在的神东煤炭公司;从过去的小矿井,......

    贸易公司成立十周年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庆祝贸易公司成立十周年。在此,我代表贸易公司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光阴......

    公司成立十周年发言稿

    公司成立十周年庆祝会新员工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外地回家的同事以及公司总部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也许很多同事还不认识我,我是市场部的,是今年3月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