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收藏本文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空间更多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大家好!我是新疆喀纳斯景区党委书记谭卫平,很荣幸参加本次会议!下面,我就近年来喀纳斯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喀纳斯景区概况
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那仁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国内外享有胜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喀纳斯素有“人间净土”之美誉,近年来,喀纳斯旅游发展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三十个百分点。2007 年,喀纳斯的游客接待量突破了百万人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31.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433.5万元,旅游收入8.13亿元,占到了XX区旅游业总产值的63%。喀纳斯作为新疆各大旅游景区中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龙头景区,已经成为新疆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和一扇窗口。自2001年以来,喀纳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示范保护区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走生态路,抢抓旅游业发展机遇。
喀纳斯生态优良,资源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荟萃,是人们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的一方乐土。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国家旅游局将以喀纳斯为核心的XX区作为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区——“西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全国旅游发展“十一五” 规划和2010—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也将喀纳斯旅游发展作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先后就喀纳斯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下发了五个专题会议纪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喀纳斯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喀纳斯的发展才会有出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1999年起,喀纳斯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以及保护区一、二、三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700 余万元,建立了森林资源、野生动物、湿地、水资源、冰川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动态监测网络;此外,还实施了喀纳斯下湖口经营设施的拆迁切换,将下湖口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切换到距离湖区28公里处的贾登峪,此项工作2006年正式启动,当年完成下湖口区经营设施拆迁面积8035.5平方米,拆除床位4490张,关停经营户153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4万平方米,喀纳斯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近几年来,喀纳斯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和分析,喀纳斯游客的覆盖面已达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喀纳斯已真正形成了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以疆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补充的良好客源市场结构。
(二)科学实施生态规划,加快旅游建设步伐。
一是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几年来,我们先后委托国家林业科学院、上海同济大学等专业单位,编制了喀纳斯旅游发展策划、规划。2005年,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以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为主的专家组对喀纳斯的规划进行修编和提升,编制完成了《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把喀纳斯景区规划提升到了“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在《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总规—控规—详规的梯次,我们已相继完成了“哈流滩、白哈巴、下湖口、贾登峪、铁热克提”五个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规以及《禾木文化景观保护规划》、《大喀纳斯旅游区交通规划》两部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评审。
二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截至2007年底,喀纳斯景区累计完成投资16.41亿元。先后完成了布尔津—喀纳斯、铁尔沙汗—禾木、喀纳斯—白哈巴三条旅游公路以及喀纳斯旅游机场等一批交通项目;实施了冲乎尔—贾登峪的光缆铺设和35千伏输变电线路架设工程,建成喀纳斯和禾木两座小水电站,各经营接待区都建立了供电网络,并开通了卫星电话和移动电话;连续实施三期国债项目,投入资金9300万元,重点完成了贾登峪旅游接待区的基础设施及景区内的道路、供排水等设施建设;建成规模以上旅游宾馆(酒店)11家,其中星级宾馆(酒店)3家,接待床位达到了9000余张;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旅游星级厕所8座(其中:三星级两座、四星级六座);投入6500万元,购置环保观光车139
辆,开通了贾登峪—喀纳斯,贾登峪—禾木,下湖口—观鱼亭的观光线路,建立了旅游综合咨询服务中心以及游客急救中心等。
三是多元化、全方位宣传促销。建立与景区企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促销机制,形成联合促销,互利共赢的宣传格局。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改变以往以“办节、办会、办展”为主的资源展示型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喀纳斯品牌,变资源展示为品牌促销。宣传渠道实现多元化,近年来,我们在利用铁路、航空的营销网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客源组织方式逐步创新,与南航新疆分公司就开通国内各重点客源地到喀纳斯的“一票通”、快速中转业务达成了一致意见,变被动“等客”为创造条件积极“迎客”,为高端游客、长线游客的快速进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喀纳斯景区目前已形成了观光游览、边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贾登峪—喀纳斯湖为中轴线的主体,以喀纳斯湖口主中心和贾登峪辅中心,以东侧体验生态旅游区,西侧观光生态旅游区、二道湾以北的生态保护区为两翼的旅游精品路线正在形成。以这些旅游精品线为依托,徒步环湖穿越原始森林十日游、贾登峪骑马自助游、白哈巴边境游、禾木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也逐步推广,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发展冬季旅游,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基地将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拳头产品。
(三)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许多投资商把目光瞄准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喀纳斯的现状和景区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路,并在五方面抓好实施。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良好的资源保护意识,牢固树立两个“开发”理念,即开发大景区,开发精品景区,并牢固树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二是坚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编制了10余部控规、详规和专项规划,使资源的开发遵循规划的原则,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做到有序有节,形成合理布局。三是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建立了《喀纳斯景区保护与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喀纳斯景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六项地方标准体系。制定准入制度,取缔了一批设施不达标和不具备旅游从业资质的经营服务项目。四是建立服务督查机制,加强对
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实行跟踪督查,形成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五是积极做好资源整合的文章,通过精品包装,使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使不可再生的资源越聚越多,发挥更大的潜力。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结合喀纳斯旅游发展实际,着力实施生态旅游建设,全面实施“三大战略”,一是特色旅游发展战略,突出哈萨克文化、图瓦人文化两大特色,加大人文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提高喀纳斯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是名牌产品发展战略,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加快喀纳斯国际滑雪场等重点项目的招商建设。三是客源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唐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周边省份市场,接轨香港、澳门,积极探索海外旅游市场,不断提高喀纳斯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生态旅游景区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摘要] 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本文基于我国生态旅游这一大环境,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逐步突出,提倡环境保护和环境知识教育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此我们国家也加快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空间。
但是由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生态旅游发展认识不足,发展经验还不充分,尤其是符合我国自身发展情况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造成了现阶段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不断。如何更清楚的认识生态旅游,更好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成为我国能否跟上国际旅游发展步伐的关键。
1.生态旅游概述
1.1 生态旅游定义
生态旅游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热点,然而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伊莉莎白·布在《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中提到生态旅游必须是以自然为基础,涉及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为特定目的,在受到干扰比较少或者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所从事的旅游活动;美国生态学会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我国学者王兴斌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及普及生态意识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基于上述等等说法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指能够保持生物在原生状态中不受或者较小受到影响和破坏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以生态环保、原生文化教育和体验为主要目的,对当地居民生活发展产生相对促进作用的负责任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1.2 生态旅游特征
(1)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以原生环境为基础,这就决定生态旅游的开展需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既有利于游人的享受质量,又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2)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原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1.3生态旅游开展的内容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形式也逐步多样,从一开始基于自然的生态旅游开展扩展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开展,其范围也由自然区域扩展到社会区域,促使其内容变得更加完善,不仅包括以往的自然生态这一部分,还把文化生态这一部分融入其中。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从事生态旅游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到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学习和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地原始文化环境的学习和保护。
2.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旅游定义泛化
生态旅游定义的泛化这主要表现在有人将生态旅游解释为自然旅游、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甚至有的论者,就干脆将它解释为大众旅游,或者进而更说它是自然旅游等一切与生态相关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的总称,亦即所谓“在生态环境中的旅游活动和与生态相关的旅游”。将生态旅游错误的看作是在生态环境中所从事旅游活动或者是从事与其相关的旅游活动。
在我国这主要表现在将生态旅游划分为几种不同层次的旅游。如以类似于此种小规模专项科考旅游为主的纯生态旅游;依托原生环境良好的自然景区进行的旅游开发活动的准生态旅游;以及近些年刚刚兴起的有别于城市,在农村开展从事的乡村旅游,称之为泛生态旅游。这种概念的泛化使得区分生态旅游与其他类似旅游活动的界限更加模糊,从而使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真性。
2.2 开发动机的偏离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围绕人们通过感受该地原生自然环境或者学习该区域原生文化,进而树立起保护原生环境的观念这一主要目地而进行的,显而易见,获得原生感受体验则是生态旅游与其他性质旅游的本质区别。对此诸多旅游开发商,当然也有当地居民不以为然,借着开发生态旅游之名,大兴土木,牟取经济利益,使得开发完全偏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初动机,进而将生态旅游变得与其它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基本雷同,丧失了其独特性。如若这样持续发展则生态旅游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而并非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2.3 缺乏适合的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一般性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都以基础建设为先导,重视景区的开发管理与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景区原生环境的开发保护,并且在景区开始运营之后,其对坏境的后续补偿投入也
明显不足,这种开发模式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所提倡的“以保护原生环境和原生文化为主”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对于这种“重景区开发管理,轻环境补偿”的开发模式在生态旅游景区是应当被丢弃的。
2.4 开发视角转变不够
从宏观产业上来讲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其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基于这种情况诸多旅游区更多注重依靠提高硬件设施来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注重满足游客物质享受,但却忽视了旅游的本质。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游客不仅要求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硬件服务,同时也要求充分满足其自身求奇、求异的旅游心理。所以高质量的旅游享受并非等同于旅游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享受,而更多是取决于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得到了高效满足。针对此类情况,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者不能遵循以往的,过多的去考虑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的高质量服务享受,应更加注重旅游者对于自然生态的原真性体验,这才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它旅游的本质所在。
2.5 生态旅游产品泛化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它代表着旅游景区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景区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也不例外,其旅游产品也应体现出景区的形象、特色,成为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基于这一点我们再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时,首先要突出的是看它是否满足“生态”这一基本特征。然而目前多数生态旅游景区再设计旅游产品时基本上无异于一般景区,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有名无实。发展对策
3.1 重视生态环境教育
对于生态旅游首先可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组织者不但要严格管理好游客,使之不破坏生态,更应该用丰富的生态和环保知识感染游客、教育游客,让游客“游”出快乐,也“游”出知识和责任。二是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创造绿色企业。企业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具体包括培育绿色营销理念、开发旅行社绿色产品体系、提供绿色服务、培养绿色员工、注重绿色宣传等一系列企业行为。三是加强对当地居民管理,倡导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广播电视节目、报纸期刊等印刷品解释宣传有关的旅游规划、旅游活动、旅游企业,也可让旅游部门与当地居民直接接触,引导他们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并从中受益。
3.2 明确开发责任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是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而不应当把生态消费者放在首位,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获得的经济收益。对于开发者和当地居民,我们要使其明确开发目的,履行开发责任,要使其明白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更多的关注生态效益,让开发者能够明白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载体,规划好生态资源这一客体,才能使开发者这一主体获得长久的收益。
3.3 探究开发模式
对于生态旅游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打破只注重景区开发和管理的传统理念,必须将环境补偿纳入由开发到收益这个原始的循环系统之中去,形成旅游开发——旅游活动——环境补偿——在开发,这一新的开发循环模式,从而使得生态旅游景区能够在保持原生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前提下持久发展。
3.4 转变开发视角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游客不仅要求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硬件服务,同时也要求充分满足其自身求奇、求异的旅游心理需求。所以高质量的旅游享受并非等同于旅游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享受,而更多是取决于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得到了高效满足。
针对生态旅游景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发生态旅游活动时,转变开发思维,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作为我们最主要或者是唯一的开发视角,提供最优的绿色生态服务,给游客创造最需要的心灵感受。
3.5 创新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能够传播给游客一种生态环保理念,使游客能够学习到生态环保知识,从而变得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热爱自然。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应把握住以下几点:首先,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需将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定格在原生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对于相应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将对应的生态知识融入其产品的始终;另外,生态旅游产品中所开展的项目活动也应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策划对应的生态项目。
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不是牟取经济利益的大众游,而只能是以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知识学习为目的的小众旅游,其最终目的是教育人们懂得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如何了解到不同的原生态文化,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旅游满足。因此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我们应更多考虑当地原生环境的保护,更多的宣传其教育意义,更多的追求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云婷,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2] 张延毅,董观治.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
[3]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展望 2008-11-13 中国投资咨询网
[4] 张辉 《旅游经济论》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146页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Ding Jiangtao, Zhu Chuangy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of sichuan)
Abstract: Eco-tourism is on the basis of the enhanced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ed a new and green tourism style.This article based on ecological tourism environment of China, analysis some problems of the ecotourism at present, and then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y.Keywords : Ecological tourism;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strategy
第三篇:09年全国县级工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完善组织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
不断丰富和发展“宝安工会工作模式”新内涵
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
宝安位于广东南海之滨,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连东莞市,东濒大鹏湾,临望香港新界、元朗,全区面积约700多平方公里,现辖10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10多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80多万人,约占全区人口的94%,是现代化经济中心城市深圳的工业基地和西部中心。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仍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8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53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68亿元,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增长21.2%;出口总额711亿美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20%;税收总额326亿元,增长20.1%。宝安区总工会下设10个街道总工会,14个工会工作委员会,目前有基层工会组织6,517家(其中社区工会联合会174家,覆盖工商个体户、私营企业等17,631家),工会会员1,430,338人,专职工会干部278人,兼职工会干部38,490人。
1993年宝安撤县建区之后,宝安区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实现新经济组织发达地区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会领导体系、组织网络的创新和突破,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新经济组
织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在全区所有镇(街道)和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属企业工会组建率100%,村办工会组建迅速发展的喜人局面。为此,曾得到胡锦涛、尉健行等中央领导专门批示,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同志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前瞻性的创新和突破,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对全国蓬勃发展的近3000多万家乡镇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地区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被全国总工会定为“宝安工会工作模式”,并于1997年专门召开研讨会予以推广。
在新的历史阶段,宝安工会工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过去的荣誉,而是锐意进取、探索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以勇往直前、敢闯敢试的胆识和勇气,及时把握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和发展“宝安工会工作模式”,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完善,工会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06年底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邓桂洪同志到任以后,提出了“认识和理解宝安工会、继承和完善宝安工会、创新和发展宝安工会”的新目标,全区工会干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更加创新的工作意识和更加出色的工作效率,着力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不断创新和发展“宝安工会工作模式”,积极稳步地推进各项工作,工会工作出现了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宝安区总工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工会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推进“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落实,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按照“服务中心、关注民生、科学维权、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实效,进一步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劳务工,为构建“平安、和谐、繁荣、优美宝安”建功立业。
(一)按照“组织起来”的要求,工会覆盖面不断扩大。宝安区职工结构复杂,外来劳务工占了绝对多数,有近500万,而且“两新”组织数目众多。这既是我们的区情,也是我们近年工作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我们按照扩大覆盖面的要求,狠抓了工会组建、发展会员和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基层工会数、工会会员数创历史新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为了增进企业主、投资方和广大劳务工对工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加大宣传投入,大胆创新宣传方式,效果明显。设点宣传。在区贸易工业局、工商局设立了组建工作宣传点,现场发放《组建工会函告书》,指导和督促企业成立工会。广告宣传。通过设立大型户外广告,发布公交车身广告,广泛宣传工会,发动员工入会。集中宣传。在工业园区等劳务工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咨询点,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吸引员工入会。上门宣传。深入企业特别是沃尔玛、世界500强企业等重点组建单位宣讲工会知识,减少了阻力,消除了障碍,促进了建会工作。二
是创新工会组建方式,实现了在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成立工会的重大突破。在建会思路和建会方法上,改变过去单纯依托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办法,在保持单个企业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基础上,创造了社区工会联合会、工商个体户工会联合会等新的基层工会形式,实现了“一社区一工会联合会”的目标,切实扩大了覆盖面。对于企业不支持建立工会的,我们大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大胆践行“以我为主”的建会模式,由区、街道总工会直接到企业发动员工入会,帮助和指导员工成立工会。沃尔玛工会和个别世界500强企业,我们就是采取这种形式成功组建起来的,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三是创新工会“三级”网络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起“小三级”组织网络。我们在不断巩固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会组织领导体系、组织网络的同时,“街道、社区、企业”小三级组织网络体系也从“宝安模式”中孕育成长起来,使工会网络延伸到了最基层的地方——企业。通过“小三级”组织网络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两新”组织的工会组建工作得到有力的推进。四是创新街道工会领导体制,在街道总工会全面实行工会常务委员会制度。在街道工会换届时,我区观澜街道总工会大胆创新,率先设立了街道总工会常务委员会。设立街道总工会常务委员会,对街道工会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街道工会的重大事项可以集体决定,改变了以往重大事项由工会主席一人决定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借势借 4
力,充分发挥工会常委的作用,促进工会工作。因此,我们在街道换届时全面推广,目前,各街道均设立了工会常务委员会。
(二)履行“切实维权”的基本职责,维护了广大职工劳务工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宝安区劳资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我们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结合宝安区的实际情况,以维护职工劳务工的经济权益和劳动权益为重点,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将矛盾控制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特别是2007年以来,宝安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劳务工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劳务工工作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区劳动、社保、职业能力开发、安监、公安、总工会等22个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从就业、社保、培训、就餐、就医、交通、治安、子女教育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形成了“1+22”文件。宝安区总工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工作计划,在区、街道分别成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开通了29912351职工维权热线、网上投诉信箱等,进一步畅通了劳务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在调解劳资纠纷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据统计,仅去年,宝安区各级工会共参与调处劳动争议
宗。
(三)进一步加强“固本强基”工作,提高了工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在几年前千方百计抓好“五健全”(即建班子、挂牌子、刻章子、订制度、搞活动)工作的基础上,以贯彻落实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为契机,每两年开展对基层工会组织的“五健全”检查,通过自查、抽查,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工会的活力,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在非公企业广泛开展了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 目前我区已验收合格职工之家6,158家,有条件的社区还建成了社区职工之家。二是大力抓好工会干部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在抓好工会组建的同时,近年来我们趁热打铁,下大力气发挥工会组织网络的整体效应,按照“基层工会干部要成为直接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的要求,以培养 “一家多员”式的工会干部为目标(“一家”,即实干家;“多员”,即做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做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的调解员、做职工素质提高的教导员、做职工利益决策的参与员、做知民情、晓民意的调研员),大力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会共举办不同类型的工会业务培训班
期,共有
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基层工会干部普遍轮训了两次以上,全区专兼职工会干部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加强对职工劳务工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职工劳务工的素质。在对职工劳务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训中,我们结合我区职工劳务工队伍现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四珍惜、六比较”有机结合起来(即“珍惜集体荣誉、珍惜家庭幸福、珍惜工作岗位、珍惜稳定大局,比英模人物的思想境界、比解放军铁的纪律、比白衣天使的责任感、比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比下岗工人的工资待遇、比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区广大职工劳务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当前我区工会工作面临的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临的主要情况:一是职工队伍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大量外来劳务工整体素质不高,职业技能培训跟不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宝安新一轮大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大量无一技之长的劳务工找工作困难;二是职工队伍的稳定问题,主要是劳资矛盾仍较突出,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甚至还比较尖锐;三是职工维权的任务较重,一方面要保障职工共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主要是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各类规避法律规定、损害职工权益、妨碍社会稳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金融危机对我区的影响日益显现,欠薪逃匿、裁员减薪等现象日益增多,极易爆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五是工会组建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一些社会化维权组织包括个别具有境外敌对势力背景的机构打着维权幌子,与我们争夺职工阵地、削弱我们党的阶级基础,不容忽视;六是困难职工帮扶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扩大帮扶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会组建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相当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会组建工作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推托、敷衍、拒建工会的
现象还时有发生。主要存在着“三怕”:一怕组建工会妨碍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怕工会领导班子组织员工与企业对着干;三怕缴纳工会经费加大企业的负担;一部分企业能够依照法律法规组建工会,但不愿过多发展会员,会员集中在企业中的少数“精英”阶层;同时,随着宝安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部分规模较小、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陆续关、停、并、转、撤,每年因上述原因有相当部分的基层工会自然消失,存在着“边建边倒”的现象。
二是工会维权机制不够完善,维权工作还不能满足职工劳务工日益增长的维权需要;签订集体合同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在签订集体合同时存在协商过程不充分、协商程序不规范的现象,集体合同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三是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会工作缺乏创新,有亮点、有特色的工作不多,个别工会存在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
四是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活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缺少凝聚力和吸引力。由于绝大多数非公企业的工会干部由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因此,在维权工作上往往要看企业主脸色行事,维权时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受制于企业主。
五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经费收缴难以依法拨缴,工作难度大,虽然从去年开始以税务代收的方式收缴工会经费,但大部分企业持抵触情绪,并没有真正把拨缴工会经费纳入法制化轨道,变成一种自觉的经常性的法律行为。
三、今后工作思路和想法
宝安工会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当年,我们就是凭着敢闯敢试的精神,创造了“宝安工会工作模式”。今后,“宝安工会工作模式”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进一步更新观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继续发挥好“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的作用。
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落实,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增强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活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积极探索建设“社区职工之家”、“联合职工之家”的有效途径,借助社会资源,切实解决面广量大的小型企业建家难、活动难和发挥作用难等问题。
二是继续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形势和我区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积极探索工会社会化维权的方法和手段,保障职工劳务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三是继续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基层工会干部培养成为“一家多员”式的实干家。
2009年3月15日
第四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抢抓机遇,打造新兴“教育园区”
——**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并紧密结合区内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工作力度。现将我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工作重点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抓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
7月16日上午,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组织召开了由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研究决定:立即筹备召开全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及时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传达到各校。会议由区教育局**局长主持并负责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7月19日上午,**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全区各校校长、法制副校长、教务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区教育局**局长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学校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结合《纲要》及时制定本学校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思路。同时要求参会学校领导及时将相关精神传达到教职工中去。
二、采取措施,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一是抓紧研究出台《**“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深入研究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基于将**建设为全州“新兴教育园区”的定位,依据中央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及顶效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区制定了《**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涵盖了全区学校数量,校舍建设,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育行政部门现状以及区内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内“教育园区”的基本框架及基本构想,明确了我区今后一段时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二是以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学习贯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工作计划,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学习讨论,深入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学习宣传持续深入,营造了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全区各学校,从学校行政领导到普通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学习和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积极宣传和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全区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核心,重点推进全州“新兴教育园区”建设。
根据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重新明确了**区的四个定位:即**州的工业重镇、三省区结合部的物流中心、新兴的教育园区和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建设全州新兴的教育园区,是我区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届区工、管委领导都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在领导力量摆布上,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优先研究部署;在各项事业发展上,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优先发展;在规划建设上,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在财政投入上,把教育经费作为刚性预算优先保证;在工资待遇上,把教师工资和基本社会保障优先保证落实,全力巩固“两基”成果,积极争创“教育工作先进区”,使我区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经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幼儿园、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职教一条龙,公立、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模式兼而有之的多元化办学框架已基本形成,“教育园区”已初具雏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我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围绕将**区建设成为黔西南州“新兴的教育园区”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顺创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业务性和专业性较强,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如政工、计财、基教、师训、招生、职教、教研、远程教育、保障、核算中心等法定机构,否则难以推进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积极理顺区教育局内设机构,将教育局行政及事业人员数增加至*人,明确各内设机构的人员和职责,为打造全州教育园区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大幼儿教育建设力度。改造**小学附属幼儿园,兴建**幼儿园、**幼儿园和**幼儿园,扩建**幼儿园和**幼儿园,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将**幼儿园申报为州级和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除**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幼儿园以外的其余幼儿园间距需在1.5公里以上,严禁临时租房办园。引进优秀幼儿教师到公立幼儿园执教。
(三)重新规划小学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规划建设**第一至第六小学;二是完善各小学内部设施,逐步将**小学、**小学、**小学改成低年级段教学点,拆并**小学,将**校改成农村寄宿制完小,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再审批民办学校。
(四)调整初等教育布局,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一是撤销**学校初中部和**初级中学;将**初级中学改建为职业技术学校,规模为1000人左右;把现**中学高中部剥离出来,将**学校初中部、**初级中学、**中学初中部整合为一个城区寄宿制初级中学,规模为1800人。二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区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一是争取突破性高中建设项目,完善**一中运动场、图书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将“**一中”创办为省级示范性中学;二是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划拨90亩土地办一所民办高中,整合现在的**中学高中部和**中学高中部。
(六)积极支持兴义学院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五年内完成**学院的二、三期工程,并将学院建成开放式学院。使之成为开发区的学习、休闲娱乐会务中心。
(七)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采用地方政府划拨土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的方式,力争**特殊教育学校建在顶效,满足顶效及全州的特殊教育。
(八)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十二五”期间由本级财政投入建设**区教师进修学校,选址在**院与**一中之间,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址在**内,解决区内各类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德育、军事训练等教育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已然来临,在“十二五”期间,**区将紧抓这个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奋力实现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让顶效开发区这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新兴教育园区”更加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五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抢抓机遇,打造新兴“教育园区” ——**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并紧密结合区内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工作力度。现将我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工作重点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抓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
7月16日上午,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组织召开了由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研究决定:立即筹备召开全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及时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传达到各校。会议由区教育局**局长主持并负责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7月19日上午,**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全区各校校长、法制副校长、教务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区教育局**局长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精神,要求各学校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结合《纲要》及时制定本学校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思路。同时要求参会学校领导及时将相关精神传达到教职工中去。
二、采取措施,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一是抓紧研究出台《**“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深入研究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基于将**建设为全州“新兴教育园区”的定位,依据中央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及顶效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区制定了《**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涵盖了全区学校数量,校舍建设,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育行政部门现状以及区内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内“教育园区”的基本框架及基本构想,明确了我区今后一段时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二是以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学习贯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工作计划,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学习讨论,深入研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学习宣传持续深入,营造了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全区各学校,从学校行政领导到普通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学习和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积极宣传和解读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改革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全区上下形成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核心,重点推进全州“新兴教育园区”建设。
根据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重新明确了**区的四个定位:即**州的工业重镇、三省区结合部的物流中心、新兴的教育园区和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建设全州新兴的教育园区,是我区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届区工、管委领导都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在领导力量摆布上,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优先研究部署;在各项事业发展上,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优先发展;在规划建设上,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在财政投入上,把教育经费作为刚性预算优先保证;在工资待遇上,把教师工资和基本社会保障优先保证落实,全力巩固“两基”成果,积极争创“教育工作先进区”,使我区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经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幼儿园、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职教一条龙,公立、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模式兼而有之的多元化办学框架已基本形成,“教育园区”已初具雏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我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围绕将**区建设成为黔西南州“新兴的教育园区”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顺创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业务性和专业性较强,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如政工、计财、基教、师训、招生、职教、教研、远程教育、保障、核算中心等法定机构,否则难以推进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我区将积极理顺区教育局内设机构,将教育局行政及事业人员数增加至*人,明确各内设机构的人员和职责,为打造全州教育园区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大幼儿教育建设力度。改造**小学附属幼儿园,兴建**幼儿园、**幼儿园和**幼儿园,扩建**幼儿园和**幼儿园,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将**幼儿园申报为州级和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除**小学附属幼儿园和**幼儿园以外的其余幼儿园间距需在1.5公里以上,严禁临时租房办园。引进优秀幼儿教师到公立幼儿园执教。
(三)重新规划小学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规划建设**第一至第六小学;二是完善各小学内部设
施,逐步将**小学、**小学、**小学改成低年级段教学点,拆并**小学,将**校改成农村寄宿制完小,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再审批民办学校。
(四)调整初等教育布局,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一是撤销**学校初中部和**初级中学;将**初级中学改建为职业技术学校,规模为1000人左右;把现**中学高中部剥离出来,将**学校初中部、**初级中学、**中学初中部整合为一个城区寄宿制初级中学,规模为1800人。二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区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一是争取突破性高中建设项目,完善**一中运动场、图书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将“**一中”创办为省级示范性中学;二是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划拨90亩土地办一所民办高中,整合现在的**中学高中部和**中学高中部。
(六)积极支持兴义学院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五年内完成**学院的二、三期工程,并将学院建成开放式学院。使之成为开发区的学习、休闲娱乐会务中心。
(七)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采用地方政府划拨土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的方式,力争**特殊教育学校建在顶效,满足顶效及全州的特殊教育。
(八)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十二五”期间由本级财政投入建设**区教师进修学校,选址在**院与**一中之间,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址在**内,解决区内各类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德育、军事训练等教育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已然来临,在“十二五”期间,**区将紧抓这个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奋力实现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让顶效开发区这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新兴教育园区”更加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