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
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写出两点)
3.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欣认为是他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做出判断。
4..一个人在峡谷中大声呼喊后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声音发出后3秒钟听到的回声,问反射声音的峭壁离发声的人多远?(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左右)
5.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6.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设计三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要求:(1)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2)写出实验过程.
第二篇:《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的实际问题; 2.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说理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设计构造全等三角形测距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 2.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延长全等法、垂直全等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小组合作交流;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多样地构造全等三角形;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你在下列各图中,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全等,比比看谁快!
二、新课
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想出来这样一个办法:为成功炸毁碉堡立了一功.这位聪明的八路军战士的方法如下:
他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间的距离.
(1)战士所讲述的方法中,已知条件是什么?
由战士所讲述的方法可知:战士的身高AH不变,战士与地面是垂直的(AH⊥BC);视角∠HAC=∠HAB,战士要测的是敌碉堡(B)与我军阵地(H)的距离,战士的结论是只要按要求
(如图)测得HC的长度即可.(即BH=HC)
让学生说明“战士的测量方法”,并演示了“利用战士的方法”在教室中找到了与自己距离相等的两个点(他用书本当作简易的帽檐演示了一番),并说明:这一过程中,人的身高没变、人与地面垂直没变、俯视角没变。满足“角边角”条件,所以战士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决问题.战士很聪明,我要向他学习,碰到问题要多动脑,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教师总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将其构造为确实可行的全等三角形,而不能脱离实际,穿墙测量.想一想
如图,A,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 A,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点和B点的点C,连接 AC 并延长到 D,使CD= CA;连接
BC并延长到E,使CE= 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 A,B 间的距离.小明是这样想的:
在△ABC 和△DEC 中,因为AC = DC,∠ACB = ∠DCE,BC = EC,所以△ABC ≌ △DEC,所以 AB = DE.针对池塘问题:各组竞争展示了以下五种设计方案,其他组对其方案过程,说理进行评价,补充.三、习题
1.如图,小明家有一个玻璃容器,他想测量一下它的内径是多少?但是他无法将刻度尺伸进去直接测量,于是他把两根长度相等的小木条AB,CD的中点连在一起,木条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这样只要测量A,C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玻璃容器的内径,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说明理由.
解:如图所示:连接AC,BD,在△ODB和△OCA中,AO=BO,∠AOC=∠BOD,CO=DO ∴△ODB≌△OCA(SAS),∴BD=AC.
故只要测量A,C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玻璃容器的内径.
四、拓展
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三角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求证:△ADC≌△CEB.
证明:由题意得:AC=BC,∠ACB=90°,AD⊥DE,BE⊥DE,∴∠ADC=∠CEB=90°
∴∠ACD+∠BCE=90°,∠ACD+∠DAC=90°,∴∠BCE=∠DAC,在△ADC和△CEB中,∵ ∠ADC=∠CEB,∠DAC=∠BCE,AC=BC ∴△ADC≌△CEB(AAS).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1.知识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目的:变不可测距离为可测距离.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构造全等三角形.2.方法
(1)延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垂直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第三篇:《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把教育激励策略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扬长避短的内在要求,是一种较好的育人艺术。在这堂课里,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真实”地解决问题的意味,然后用角色模拟的方法进行自由而舒畅的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刺激他们思维的多向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思路、拓展自己思维、修正自己不足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掌握知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表达书写能力又有明确的要求。注重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第四篇: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风雨一甲子,砥砺六十载。60年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经历了三个阶段。1955—1985年,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艰苦创业的三十年。这一时期,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经历了筹备、创建,到撤销、重建。虽然筚路蓝缕,但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始终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输送测绘人才。1985—2000年,这是重建后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改革创新,力争一流的十五年。这一时期,连续的改革创新,让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国际影响力得以全面提高,学科水平朝世界一流迈进。2000年至今,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实现“世界一流学科”的阶段。这一时期,测绘学科在武汉大学融合、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得到更快的发展,学科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翻开本篇,带你回顾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发展的历史变迁。艰苦创业,团结建校(1955年-1985年)
1955年—1985年,这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艰苦创业的三十年。从筹备、创建,到撤销、重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曲折艰难中前进。虽然筚路蓝缕,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还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测绘人才,并且推动了测绘事业和测绘教育迅速发展。五校汇聚,创建武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测绘人才。1955年1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测绘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出席会议的夏坚白等人建议:集中我国已发展起来的测绘专业师资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创建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培养民用测绘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1955年6月,国务院决定由高等教育部集全国高教测绘专业人力物力,创建我国第一所民用测绘大学——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以下简称武测):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测量专业集中,汇集大部分测绘专家和师资,统一调拨测绘教学科研设备,并以青岛工学院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公共必修课师资和行政干部为基础,成立武测。武测的成立,标志着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的开始。1956年9月1日,武测走完建校第一步,按期正式开学;简朴的大门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校名。1956年10月28日,武测举行了建校典礼。武测设置3个系4个专业,学制五年。3个系为航空摄影测量与制图系、天文大地测量系、工程测量系。4个专业是航空摄影测量、天文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制图学。多项措施并举,办学成果显著建校之初,为了将学院办得不仅在中国有名气,而且在世界上有名气,武测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办学质量。首先,稳定教学秩序,恢复和提高教学质量。从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艰苦探索和曲折前进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武测尽力稳定教学科研秩序,争取测绘学科的新进展。在复杂环境下武测坚持民主办学扩大专业门类:1957年6月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办测绘学科成人高等教育设立函授部;1957年8月根据航测与制图系主任王之卓建议,将航测与制图系分成为航空摄影测量系与制图学系,报请高等教育部审批。8月28日,高等教育部批复同意,武测制图学系诞生;1958年4月2日通过了武测的“光、机、电测发展方向”,即要“掌握物理测距、雷达航测、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等技术”;1958年9月,夏坚白与院党委密切合作、共同争取高等教育部同意武测增设测量仪器制造系,任命测量仪器专家纪增觉教授为该系首任系主任,当年即招收该专业本科新生59名;同年7月学校增设工程测量专修科,还成立了中技科(后改称中专部),设航空摄影测量和制图两个专业。同时,夏坚白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国科学院学习电子计算机制造与使用,为开设计算机专业作准备。正因为早有准备,当1959年12月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传下来时,武测即顺利地设立了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技术两个专业,1960年又增设了计算数学专业。此时,武测已开展成人教育,还招有副博士研究生和在青年教师中的在职研究生,呈现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多层次的办学雏形。其次,注重基础与实践环节。武测强调测绘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别关注教学实习。相继在湖北武昌县山坡、土地堂、湖北崇阳县建立了3个教学实习场地,占地面积100亩,布设300多平方米三角控制网点,可供400余学生实习。第三,坚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主张最好的教师到教学第一线。首任院长夏坚白虽身兼要职,社会工作诸多,仍长期担任本科生大地天文学课程,当研究生的导师。在他带头下,著名一级教授陈永龄、王之卓、叶雪安,二级教授李庆海,三级教授顾葆康、崔希璋、周江文、纪增觉、陈健、黄继渼、郑昌时、马文元等都坚持上课。第四,狠抓教师队伍、教材、实验室三大基本建设。建校伊始即制订“关于培养、提高师资的方案”,方法是老带青、请进来、派出去,青年教师制订个人进修计划,吸收新理论、新技术。在教材建设中,夏坚白主持编著出版了《大地天文学》(上下册),是我国这一领域内第一部重要文献;陈永龄、叶雪安合编《大地测量学》专著,共分上、下两卷,成为新中国一部理论严谨、内容完整、阐述全面、切合实际需要的大地测量教科书;王之卓根据我国航测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科研与教学的经验,重新主编了《航空摄影测量学》一书(上下册),成为我国高校航测教科书……1956年至1965年间,武测教师编著、翻译出版教科书、教学参考书60多种。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武测坚持向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看齐,高标准建设实验室;经不懈努力,1956—1966年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4.8倍,其中一批争取进口测绘仪器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夏坚白要求教师都下实验室操作维护仪器,并亲自这么做。他主张不花钱收集生产单位报废仪器供学生观看、拆卸。第五,努力向科学进军。夏坚白对天文方位角精度的提高、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大地天文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研究。陈永龄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立法性大地测量技术法规,改变了我国过去大地测量完全按照苏联细则规范进行作业的状况,按这个法式规定实施的布网方案,使我国天文大地网适应了国家建设30年的需要,一开始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王之卓发现苏联用于山区“瓦洛夫公式”之不足,重新推演提出了精度大大优于“瓦洛夫公式”的新解算公式,曾被称之为“王之卓公式”;他关于空中三角测量的理论,奠定了中国航测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第一个导出“利用电子计算机解算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为中国航测使用电子计算机开辟了道路。第六,尽力争取,对外交流。武测筹建初期,夏坚白就一所测绘高等院校应设置哪些专业、各专业应设哪些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应设什么实验室、各个实验室应当如何建立等问题,反复征询苏联大地测量学家阿格罗斯金教授、航测专家伊里英斯基教授的意见。1956—1960年,武测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到校工作。1956—1966年,先后派出了10人出席了9次国际会议,与10个国家取得了学术联系,接待外国科技教育界人士来访16人次,培养了亚非留学生114名。撤销重建,重振办学1969年11月10日,集全国民用高等测绘专业人力物力而创建、经过十年艰辛创业、在国际测绘学科界已显优势、全国唯一培养民用高级测绘人才的武汉测绘学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事后,广大有识之士纷纷呼吁重建国家测绘机构和武测,原武测院长夏坚白就是其中突出代表。1972年春,在湖北省委召开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他慷慨陈词呼吁恢复武测,恢复国家测绘总局和测绘研究机构。会后他又写信呈周恩来总理,建议“恢复武汉测绘学院、测绘科学研究所、国家测绘总局”。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作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5月2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调整测绘部门体制的通知》,重建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武汉测绘学院。1974年10月,武测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329人。重建后的武测,主攻教学科研。1981—1983年,由武测单独或与外校合作举办培训高校师资的特种班7个,培养物理、数学、力学、无线电技术、计算技术、政治教师共143人。举办了中青年教工外语学习班,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至1985年初,武测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在教学科研中发扬出团队精神。同时,武测的科学研究揭新篇。一是研制“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在世界领先。二是深入开展激光应用课题和精密工程测量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激光应用技术的多项空白。三是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研究:1984年8月,应国际大地测量协会邀请,宁津生发表了《根据最小二乘配置求相对大地水准面高》,在我国较早坝体水将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应用于重力计算,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四是创造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李德仁方法”:1982年李德仁根据最小二乘法中可以根据平差结果验后方差分量估计的原理,导出了一种进行粗差定位的新方法——选权迭代法,受到国际测量学界一致好评,“李德仁方法”传遍国际测量界……此外,武测同国际测绘界、教育界进行了日益广泛的学术与教育交流,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扩大了影响,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与世界同行交流的同时,也为武测引进人才讲学、派出人员留学进修、进行国际技术与教育合作、参加国际学术组织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渠道。改革创新,力争一流(1985年-2000年)时间走到1985年—2000年,再度崛起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测绘学科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积极拓宽学校的服务领域,及时创办了一些新型应用性专业,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连续的改革创新举措,学科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其在国际测量学界的地位与影响日益增强,学科水平朝世界一流行列迈进。院系设置变更,优化学科结构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85年,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已经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航空摄影测量系更名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电子测绘仪器系更名为计算机与无线电工程系;1988年,成立印刷工程系;1993年12月,原工程测量系与大地测量系合并组建了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1995年4月,学校成立遥感信息工程学院;1996年4月,将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信息工程学院,将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和地测学院的土地管理专业合并,组建土地科学学院;同年10月,成立印刷工程学院。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测绘科技的发展, 1985年,学校就提出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大了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与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方面,积极吸收国际测绘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大力开展传统学科更新改造,传统测绘学科与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交叉融合,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通过交叉渗透,优势学科带动一批相关学科方向的快速发展。此外,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一批新专业。1985—1998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批准,学校先后增设了计算机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软件、机械设计与制造、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信息工程、城镇建设、土地管理等15个学科(专业)。通过多年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设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学科单
一、服务面狭窄的办学局面,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多渠道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通过国家投资、世行贷款和国际合作等渠道,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争取外资贷款建设项目。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由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很快被教育部被列入外资贷款建设院校行列。其中,1987年学校通过一标购置到校设备303.32万美元,包括西门子7570-C计算机系统、高分辨率EIKONIX CCD摄影系统、大幅面Gentian数字化仪、快速图像输出GCR系统、大幅面绘图桌Calcomp、Geovision测绘软件、解析测图仪和解析正射投影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校计算中心、航测系遥感图像处理实验室、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条件。第二,中荷于1988年合作建立了“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该中心是一个长期培养具有研究生水平、掌握区域和居民居住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促进了相关学科快速持续发展。这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之间教育科技合作的硕果,在全国堪称典范。第三,建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年,国家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持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于1989年获批建设,也是我国测绘学科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被确定为7个世行贷款示范实验室之一。1995年4月19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冠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名称。第四,建立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8年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刘经南任中心法人和技术负责人。中心瞄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在卫星导航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研究与跟踪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终端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前沿关键技术,发展形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方面实验与开发的重要基地。第五,建立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批准,1991年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鄂栋臣教授任首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是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跻身“211工程”,步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启动211工程。根据国家“211工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结合学科优势特色,全面动员、认真充分准备,组织对建设项目深入论证,形成了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6年9月25-27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通过进入“211工程”的部门预审。随后1997年12月25—26日,国家测绘局组织以殷鸿福院士为组长10位专家一致同意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11工程”项目通过立项审核。1998年3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向国家测绘局发出《关于申请立项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请示》,国家测绘局经研究后,向国家计委和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申请项目正式立项建设,获国家计委批准,标志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学校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式进行了改革。统一了测绘工程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要求这5个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至少有3年的打通,在统一必修课的基础上,各专业方向按不同的培养要求确定限选课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重组了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建设的重点。1985年国家教委开始试点开展课程评估和评选一类课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首先对大学物理、物理实验、高等教学等课程的评估进行试点,逐步推广,1988年确定了各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制订了“本科主干课程建设规范”;按照国家教委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的要求,确定了12门主要基础课程等,这些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十分明显作用。拓展服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组织力量在测绘学科前沿学术领域:全数字化摄影测量、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空间定位技术、3S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地球重力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和应用技术、“3S”集成的理论与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等方面持续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八五”期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0项,取得研究成果440项,其中4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2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1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九五”期间,测绘科大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先后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45项获省部级奖励。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依托主干学科优势,积极扩大对外学术和科技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奥地利、俄罗斯、新西兰及我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与海外22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先后派遣1200多人次出国讲学、合作科研、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及进修学习;邀请国外专家、学者3000人次来校访问、讲学等。对外交往与学术交流,不仅扩大了师生的眼界,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了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主干学科各个领域跟踪国际前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新世纪,站在新起点(2000年至今)
对所有武测人来说,2000年是个特殊的日子。2000年7月28日,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颁布《关于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的实施意见》,四校合并后,新武汉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湖北省共建共管。2000年8月2日,新武汉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教育部将新四强合一的新武大定位在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上。新武汉大学首先通过学科重组与整合,进一步突出“211工程”建设测绘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投入5000余万元专款,重点支持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和地理信息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印刷工程3个学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投入;有力保证了原测绘科大“211工程”建设目标的如期完成,奠定上述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四校强强联合,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测绘学科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建设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04年,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启动了“985工程”二期建设。新武汉大学迎来了“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机遇。经论证研究,学校决定利用“985”二期建设经费,支持测绘学科建设国家一类科技创新平台——“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该平台建设总经费为2.2亿元。地球空间信息I类平台的建设主要面向“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大国家重大需求,基于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已有建设基础,集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已有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同时结合地球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技术,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使测绘学科逐步发展整合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科。其主要依托平台包括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测绘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好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学科整体实力。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开始着手武汉地球空间信息Ⅰ类平台建设之时,赶上国家科技部推动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积极响应国家需求,牵头提出了申请筹建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的申报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拟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组建,并涵盖了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和2个国家“863”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得到教育部、湖北省和市政府的支持。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拟从地球时空基准、空间信息网络、地球空间环境探测、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以及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等六个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建立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形成我国完整的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与服务的技术体系,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2004年11月10日,国家科技部专家组就申请筹建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工作来武汉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筹建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科技部未能如期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但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推进力量整合的步伐没有停止,这为之后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组建2012年5月7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2013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代表牵头单位武汉大学,携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机构,按照“平台共建、人才汇聚、资源共享、研究协作”的原则,构建了3+1+X(三家协同高校、一家协同企业、X家协作单位)的协同创新模式,面向科学前沿重大需求,突破校内视野,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建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正式通过教育部认定,目前已受到教育部两期共6000万元经费支持。中心下设七大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设置1名首席科学家和1-6个创新研究团队:武汉大学负责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地球时空基准和空间信息服务等测绘学科方向,清华大学负责空间通信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空间网络方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负责空天信息获取方向。七大研究方向根据重大任务需求的特点,按照前沿研究团队、重大项目团队、技术研发团队三大类分别组建创新团队。其中,前沿研究团队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国家急需,中心自主组建研究团队,针对本领域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前沿问题开展研究;重大项目团队将符合中心发展方向的国家重大项目科研团队,纳入中心管理,支撑国家本领域重大项目研究;技术研发团队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由企业出资,依托中心聘用组建研发团队,面向行业、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心在三所优势高校、一个产业优势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辐射,汇聚国家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航工业、武大吉奥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单位,努力建成为国际领先的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平台、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辐射基地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力促进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强军、富国、利民的目标。“双一流”建设计划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规定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特质的学科,得到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支持。按照国家关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的计划要求——“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责无旁贷肩负着到达“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重任,同时对武汉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做出应有贡献。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作为我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教育层次和办学体系最为完整的测绘类学科,正在以其特色和优势,创造辉煌,影响并将引领世界。
第五篇:思念是一种距离
念 奶奶是我生命中的春天,她在我生命原始時候給了,種陪伴了我二年,在我有能力種時候,奶奶離開了我。無聲無息,悄然離去。奶奶走了,我盡的思念。多年前我恐我看到了好多的老人的離開,看到了很多因失去親人痛苦不堪的人們。我明總有一天我也要對的場面,天會痛苦不堪。即使在一百年前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一旦擔心的事發生,讓人無法相信。自己沒能奶最面而後悔,內疚。也許在我們放假的時候我回到家
裏,幹一些照顧奶可能事不會是這樣。
最後見奶奶是在十放假的時候。奶奶把好吃的都給了那時候的玉米剛收了沒幾天整個院子裏曬的全是玉米。奶奶從她家拿著姑姑們給她買的各種東然奶奶我家只四分鐘以到可是奶奶到我卻得大口大口的喘氣。奶奶已經是一個八十歲的人了,歲月無把她摧殘來越虛看著她那裏笑著和我說話竟一種想哭的衝動。我承受了太多人的愛,但卻不懂得怎樣去表我對他們。樹欲風不止一直想著有一天大了要好好回報奶奶,買很多奶奶愛吃的東西,帶奶奶去看
她喜的戲…是到現都不知長到幾十歲才算長大
奶奶是在冬天去世,奶奶最怕的就是的因為每天她的會犯。過了那麼多的冬天卻偏偏沒有度過這個冬天。臘月二十,就剩十天都應該過年了,這麼大在了十九,就今在家而奶奶卻永遠離開我。
現在春天來了,沒有了冬天的寒冷與蕭條切有生命出來了卻永遠到奶的身影了。
在我以前的記憶里,每到春天奶奶都會挎子到地薅草,吃的蒸,不以吃的餵羊,子喂鵝。每天都能在地裡看到奶奶的身影,那是一種生命的遊到那身中有一實感,我還能開到奶奶,明奶奶還在我身邊。
奶奶喜歡看戲,我小的時候經常和奶奶別的村戲。無遠只要空就一定會去,平也總會給我們講戲。什麽花木蘭,穆桂英,諸葛亮,秦瓊,李世樊梨花… 最初知们是從的戲得知的。雖然沒上過學,但我認為戲曲就是奶奶的精神食糧,看戲,講戲,她生活的。
個經歷了大動人或多或少在心裡都會留下一些陰影。奶奶說她在小時後經歷了日戰爭,過一些的場面現在都不敢看一仗的視劇。聽爸爸說奶奶是逃荒逃到我們這兒的,在爸爸還
很小爺爺就,是奶個人不了多少苦才把他們幾養大。在我的印象奶奶是一個愛嘮叨的卻不知她原來也這麼
沒有了奶奶,我感覺生命缺少了完美,一種愛從此消失,沒有痕跡,無從尋覓。
欲静风止,人欲孝而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