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

时间:2019-05-13 08:2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篇: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

加快劳动力转移 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

打工归来第一天

(王春)“我们到家了。”4月12日,从浙江务工回乡探亲的女孩子们见长途汽车驶入喀什市区,眼泪顿时流了下来。当车慢慢驶进喀什长途客车站,帕提曼从车窗外看到了母亲,她不等车停稳便冲下了车子,与母亲紧抱在一起。

这些姑娘们是岳普湖县艾西曼镇去年5月赴浙江务工的30名农村青年,她们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后回家探亲。

帕提曼的母亲望着长高了的女儿,爱怜地摸着女儿的手。一年前,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帕提曼高中毕业后呆在家里,帮助父母务农。2006年5月,乡里统一组织农村青年前往浙江打工。母亲为帕提曼报了名,帕提曼踏上了去浙江的务工路。

在回家的路上,帕提曼向母亲诉说在打工中的一件件趣事。到家后,帕提曼的父亲为心爱的女儿专门杀了一只羊,周围的邻居也自发地来到她家,好姐妹们围着她问这问那,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后悔自己没有出去打工。当邻居散去后,帕提曼打开皮箱,郑重地拿出自己打工挣来的1万元钱,交到了父母手里。那一刻,父母一起把帕提曼搂在怀里,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出去打工是正确的选择,不但增长自己的见识,学会了汉语,还挣到了很多钱,这比在家里种地强,我打算在家休息一个月后,就去上班,等挣到更多钱后,我要自己当老板。”帕提曼坚定地说。

伽师县第一期赴浙江务工女青年返乡探亲

(任锐 姑丽拜克热木)4月13日,列车刚在喀什站停下,卡曼热亚就奔下列车,紧紧地抱住母亲。她是去年3月从伽师县到浙江嘉兴市海岩华顺玩具有限公司打工的农村姑娘。在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后,她高高兴兴地回到父母身边。

去年3月,伽师县向浙江嘉兴市海岩华顺玩具有限公司输送210名女青年务工。在为期一年的工作后,第一期赴浙江务工的女青年陆续返乡探亲,此次抵达喀什的女工共80名,其余的将于4月20日前陆续返乡。

据了解,2006年伽师县共向内地输送务工人员2503名。2007年至今,已输出务工人员1500多名。目前,伽师县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已达3500多名。

第二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1部分:判断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0.0分)

1、专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不需要再转移了(5.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每年都是上升的(5.0分)

2、户籍制度改革的最根本内容是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福利因素(5.0分)

3、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20%(5.0分)

4、目前农村劳动力已不再呈“无限供给”的状态(5.0分)

5、第2部分:单选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0.0分)

1、根据

2007年的数据,选项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是()(5.0分)

讲座中提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案例研究的是()省市区的情况(5.0分)

2、专家认为从1990年到205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变动趋势总体来说是()的(5.0分)

3、根据2007年珠三角地区农户收入来源的数据,()占农户收入比重最高(5.0分)

4、下列选项中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最高的国家是()(5.0分)

5、第3部分:多选题

(共5题,共50.0分;默认单题0.0分)

1、根据1983-200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数据,劳动力迁移数量同比下降的年份是()年(10.0分)

劳动力迁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有()(10.0分)

2、专家提出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包括()(10.0分)

3、4、专家认为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建立灵活劳动力市场的障碍有()(10.0分)

5、农村劳动力已不再是“无限供给”的表现有()(10.0分)

第三篇: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培训

对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思考

常联合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 摘 要]。

[关键词] 新疆 劳动力 转移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已经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富裕的必需工作一个重要措施。在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加大技能型劳务输出作为强占劳务市场的核心来抓,在“阳光工程”项目的带动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从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外出劳动力流动8 0 %以自发就业为主,亲属介绍占转移人数17.28%;政府单位组织在外就业的仅占2.72%。

一、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的主要问题常联合 认为.1.少数民族群众语言障碍。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据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总人口1 9 2 5 万人,其中汉族占

40.61%,各少数民族占59.39%。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语言

不通已成为接受转移培训的障碍,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由于

长期历史的原因,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文盲、半文

盲,他们仅有的一点汉语水平只是维持与汉族群众简单的口语交

流。对于转移培训尤其是专业性强的技能培训,更是不能接受。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

李广舜(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正相关。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地州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总体素质仍然

较低。据调查,2007 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

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占总数的50%以上。即使

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掌握的也只是

祖、父辈们传授的传统种田技术。有技术特长的劳动

力不足20%,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3%。加之

当地少数民族以说维吾尔语为主,基本不会汉语,造

成一方面接受科技知识因难,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广大农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耕作模式上,农村劳动

力退出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稳;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劳

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

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愿离乡离土。

(三)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能力低

哈尼克孜·吐拉克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在被调查的150 位维吾尔族农民工中,没有

人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没有接受职

业技能培训使得维吾尔族农民工无论在新疆还是

内地城市,就业变得更加困难。我们通过调查也了

解到,在内地的维吾尔族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工

作以饮食行业为主,工作稳定性差,技术性工作比

重低。调查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农民工在武汉市主

要从事饮食行业,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开餐

厅的是11.3%,当服务员的是34.3%,卖羊肉串的是48.7%,卖干果的是6%,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餐饮

业是维吾尔族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渠道。与其他民

族农民工相比,维吾尔族农民工职业水平较低,从

事的职业类型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

城市适应能力的有限性。38.7%的是认为在武汉找

工作很难,22.7%的是认为一般,19.3%的是认为不

难,19.3%的认为没注意。他们的职业变动次数少,很多人现在的工作是来武汉后找到的第一份工

作。维吾尔族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低,就业能力

差,很难适应现代的高技术要求的企业需要,所以

很难适应内地城市生活,这些因素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应对策略

(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建立培训体系

李林1,何景伟2

(1.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学院经管学院,浙江丽水323000)一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

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

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

教育稳步有序发展。二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

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三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认定一批

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

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四是

充分发挥城市职业高中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

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免费培训, 经济支持。

对新疆政府组织型劳务转移的调查与分析

刘 宁1 , 祝 梅2 , 杨 虹3认为

(当前,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语言不通和职业技能素质偏低是制约其劳务转移的一大瓶

颈。自治区政府依靠劳动部门、专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体系, 对外出务工人员着力进行了技能和语言培训。

2007 年自治区政府将 全面开展农民工致富技能培训, 完成108 万人次农牧民培训任务, 重点对南疆三地州实行一户一

人 转移就业培训 列为当年要为各族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

之一。同时在全区开展了 春风行动 , 各职业介绍机构免费

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 对初次进城

务工农民开展了免费培训。疏附县是新疆劳务输出示范县,县政府对劳务输出人员实行免费技能培训, 考试合格的发给

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证书。对到内地务工人员进行强化汉语

培训, 每人每天还补助10 元培训费。县财政还出资为每位外

出务工人员购买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喀什地区有的乡还免费给外出务工人员家里

装了电话, 以方便她们与家里的联系。

2.建立多元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质量。第一,石收鸽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在整合现有培训资源

基础上, 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专业性强的培

训 龙头基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 加快培训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升级, 加

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 搞好

培训基地硬件设施的更新与配套,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积极与企业合作, 广泛

建立高层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立政府主导、职

业学校与农村中学的联动机制, 创新农村初高中毕

业生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新方法, 开展以农村潜在劳

动力为主要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 积极利用现代

教育手段, 把长期培训计划与短期培训任务相结

合, 使培训工作长期有效。第二, 人才培训与人力

培训相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职业技能培

训是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促进稳定就业的关

键环节, 因此, 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并提高培训规模和质量。在培训对象上, 要以农村

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潜在劳动力、农村退伍军人为

重点, 使他们走出校门和军营后都学到一技之长,并且把他们作为农村劳动力人才储备。同时要加强

对农村文化程度低, 年龄大的劳动力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的实用技术培训, 使他们培训完就能上岗。第三, 技能培训与用工单位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按

照输入地就业岗位的要求, 灵活设置培训内容, 提

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模式上, 以节约

农民培训成本, 方便农民参加培训为原则, 探索符

合地域特点的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效率。

参考文献:

1唱联合《商场现代化》2008年7月(中旬刊)总第545期

2业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3李广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 年第3 期学乌鲁木齐报

4李林1,何景伟2新农村建设2010年第6 期

5刘 宁1 , 祝 梅2 , 杨 虹3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1调查与思考

6哈尼克孜·吐拉克2011 年第9 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案例研究

7石收鸽(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2010 年第7 期(总第79 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 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第四篇: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 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消费 加快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 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消费 加快经济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农机系统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谋划,为推动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山东农机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即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能够吸纳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能够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近几年来,我省农机管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的思路,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改革和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机站、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农机户为主体的新的农机服务体系,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农业田间作业、农产品运销到农机维修等,农机服务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方式,在加快农业生产进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引导农民实现了由买机自用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目前,我省以田间作业、农业物流和维修为主的农机服务市场已初具规模,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农机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2006年,我省农机从业人员已达671万人,占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33.4%,从事农机田间作业服务、物流服务和维修服务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体农机户达515.2万户,约占乡村农户数的1/4。据测算,在农忙高峰季节,山东省从事农机服务的人员可达1100多万人,占山东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据统计,农机服务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21亿元,户均资产1万元;全省农用拖拉机已达209万台,平均每10个农户拥有1台;全省2006年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350亿元、增加值222亿元。

随着农机服务业的发展,我省农作物耕地、播种、收获等机械化程度已超过了60%,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械化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我省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但在夏秋农忙季节,看到的不是务工农民返乡的“民工潮”,而是浩浩荡荡的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

二、发展农机服务业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而农机服务,则是农业机械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践证明,通过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我省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为25%。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农机服务业的主要装备是各种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不仅直接与机械制造行业有关,而且与钢铁业、橡胶业、电器业、仪表业等若干行业有关,因此,农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也拉动了农村消费,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居全国前列,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日本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联合收割机使用量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而我省只有1.6台。据测算,山东农业机械化目前的总体水平大体在70%左右,今后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需要净增15个亿的农业机械。到2020年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将达到90%,仅净增的农业机械就需要300个亿,平均每年净增21.4亿。加上每年需要更新的52个亿,我省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农业机械近75个亿,再加上每年40-50亿的维修配件,整个山东每年的农业机械销售额可达120个亿左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可观的大市场。据了解,我省主要农机产品大都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但中小型机械居多,而外省的农用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在我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首先满足本省农民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要,同时又积极发展省外乃至海外市场,有关方面应该认真加以研究。

三、发展农机服务业的制约因素

我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现阶段除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外,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农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机产品品种少,科技含量低,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储备,农民所需要的机械和售后服务还不能得到满足。山东虽是农机生产大省,也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阶段,像福田这样的现代农机企业还数量太少。另外,山东农机制造工业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据了解,仅潍坊市就有30多家小四轮拖拉机厂,仅兖州就有三家玉米联合收获机厂,这些企业在低层次上重复生产,恶性竞争,一直形不成较大的规模。

二是农机推广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础薄弱,还制约着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省农机新技术推广步履艰辛、农机安全缺乏管理措施和手段,农机作业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任务繁重、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三是基层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还比较薄弱,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规模比较小,能力不强,效益不高,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配置农机资源,组织引导农机户进入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和农民增收,是农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是农用柴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至使农机产品价格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四、建议

根据我省农机服务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建议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机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加大农机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农机服务业做为弱势产业,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根据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议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创新示范工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我省的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扶持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教育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的监管等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建立农机合作组织扶持政策。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组织进行扶持,最大限度地把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向市场,提高农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4、对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原则,对山东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企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引导企业横向联合或重组,走现代化大生产的路子,增加山东农机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加大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储备。

5、针对柴油涨价,对农机作业实行直接补贴。因为在农机作业价格主要取决于农机市场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柴油涨价的负担主要由农机户承担,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一方面要把补给种地农民改为直接补给农机户,谁作业补给谁。

6、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增加农机服务业的核算。根据我省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实际,建议进一步拓展和细化农机服务业统计内容,除包括农机田间作业服务和租赁服务,还要包括农机物流、农机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农机技术咨询和农机教育培训等服务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我省服务业的统计核算体系,积极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服务业核算方法,确保农机服务业的服务价值得到体现。

第五篇: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 ——XXXX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了全面做好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XXXX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地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XXXX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XXXX总人口 7.14 万人,其中农村牧区人口 4.41 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 62 %,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 2.19 万人,占农牧区人口的50%。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将与日俱增,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相当繁重。近年来,我旗通过龙头带、民营安、个人创、往外输、政府推的举措,推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协调、稳定发展。同时,加强了对旗、苏木镇、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中长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规划”,开发适合农牧区劳动力的就业服务项目,在旗就业服务局建立了旗就业服务大厅,在呼和浩特市、北京市等劳务输出人员比较多的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2003—2006年,全旗

累计转移农牧区劳动力9036人,其中就地转移 2267人,异地转移 6769 人,人均打工年收入5300元,仅打工一项农牧民人均增收 440 元,占农牧民纯收入的12 %,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旗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㈠、思想观念陈旧。目前,我旗相当一部分农牧民以农为本的小生产观念和故土难离的旧思想依然存在,恋土守土意识比较浓厚。

㈡、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较差。由于受土地制度、进城就业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候鸟式”流动,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未真正演变为“迁徙式”就业。

㈢、技术性、智力型转移就业虽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为主的基本格局还没有根本性转变。从文化程度看,农牧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0%,高中文化程度占1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农牧民工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从技能培训看,接受技能培训的占28%,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仍占七成以上。

三、XXXX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切实加快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步伐。

㈠、围绕一个中心、营造两个氛围,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XXXX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中心,努力营造两个氛围:一是良好的政策支撑氛围。进一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取消对农牧民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就业、保障、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农牧区劳动力进城进企就业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身份。为促进和引导农牧民转移二是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报道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典型事迹激发广大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转变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形成全社会关注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让转移就业成为广大农牧民无风险、无投资而增收的现实途径。

㈡、构建三大体系,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水平。

1、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效率,提高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旗、镇、村、社四级就业服务网络的建设,广泛收集就业信息,逐步建立起“信息灵敏、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旗联网”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XXXX目前已在全旗4个苏木镇和81个嘎查村分别设立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站,配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96人,全面加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

2、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建设。按照“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方针,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的方法,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实效性、职业性和技能性,以旗就业培训中心为依托,采取就业培训与社会培训、企业培训、基地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农牧区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订单培训和企业出岗位、部门负责培训的“1+1”培训,注重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鼓励城乡劳动力勤于学习,努力掌握新技能。2003—2006年,旗就业局培训中心共转移培训农牧民2951人,培训后就业2267人。

㈢、拓展五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

1、拓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就业空间。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其加快发展,从而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促使全旗劳动力转移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专业社和专业村的格局。

2、拓展工业企业、城镇建设的就业空间。继续依靠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和扶持这些企业上项目、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要鼓励农牧区种养加大户、经营业主就近就地使用农牧区富

余劳动力。要依靠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转移劳动力,向农牧民打开城门,努力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农牧民由长年性外出打工转变成稳定性居民。

3、拓展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按照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动员和支持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展农产品流通业等活动,鼓励农牧区劳动力自主创业,使农牧民变为商人、企业家。

4、拓展劳务输出的就业空间。继续采取“走出去考察、请进来洽谈”的方式,外引内联,巩固和扩大劳务输出基地。加强与国家正规劳务输出机构的联系,积极向国外输出农牧区劳动力,扩大输出范围。加大市场调节就业的力度,鼓励非政府劳务输出行为,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服务制度,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牧民走向市场、实现自我的大胆尝试,是解决温饱后农牧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向往。因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一手抓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另一手抓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一条腿走向城市转移,另一条腿走本地向非农产业化转移农牧区劳动力的道路,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实现XXXX农牧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下载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近年来,绥滨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强化指导与服务,使劳动力转移工作呈......

    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

    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山区劳动力转移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山区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4日 16:06 来源:《求是》 期号:2006.2 作者:赵斌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山区,总人口345万,农业人口290多万,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什么是农村劳动力?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已经就业或目前无业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济宁市农业局 李长江(2005年5月)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安排,为掌握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对劳动力吸纳情况,找出转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