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农场团委调研报告
九农场团委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0-11-38)
九农场团委下辖1个学校团总支,共有团支部14个,团员人数1400人。近年来,在团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求实创新,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一、组织建设情况
一是提高团组织覆盖率。本着“青年到哪里,团的组织就要跟到哪里”的原则,不断的拓宽空间,结合农场实际,通过推行“校村联建”、“企村联建”、“村村联建”等做法,合理调整农村基层团组织的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
二是改进工作运行模式。面向青年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及“送温暖”等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不仅为团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还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利用“纪念日”,大力营造氛围、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如植树节、青年节、儿童节、世界艾滋病日、法制宣传日等,使团的活动有规律可循,团干部有事可做,团员青年有活动可参加,大大地活跃基层团工作的气氛。
三是巩固团的阵地建设。通过建立青年科技示范基地、青年科技图书室,在青年当中广泛开展了科技推广、素质培训活动。
四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对团干部加强了团内业务、市场经济、国际形式等多方面知识的系统培训,有效提高了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五是不断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在全场团员中广泛开展团员素质教育,增强团员责任感,有效保证了团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当前团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建带团建的机制落实不到位。如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工作认识不够,党建带团建意识淡薄。有的党建带团建或停留在一般口号上,不支持团的工作,考核机制形同虚设,在团的活动经费、团干部政治待遇等方面得不到落实。
二是团的组织对青年的覆盖还不到位。现代社会,团员青年流动性越来越强,使一部分团员青年脱离了团的组织。
三是团的凝聚力、影响力、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团的活动形式、内容、阵地建设、服务手段等与青年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活力。
四是团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基层团干部在本单位都身兼数职,精力分散和政治经济待遇得不到落实,影响工作积极性;团干部工作监督、考评体系还不够健全。
五是团的阵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青年的需求。青年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团的阵地建设速度和阵地内容没有跟上团员青年多层次需求的步伐。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注重调研,做到底数清。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团员青年思想状况、需求情况,团干部和团员发展情况,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多层的进行调查了解,进行梳理、总结,为今后规划、加强组织建设奠定基础。
二是以项目来解决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企业
生产中,一个好的项目的研发,可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作为团组织,一个好的活动项目,可以大大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特色资源,围绕全场工作重心不断挖掘传统品牌的新内涵,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另一方面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品牌,将日常开展的各类活动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有特色的、长效性的品牌项目。
三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解决活力问题。基层团干部建设是团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加强自身建设是基层团组织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按照农村、经济组织、学校、社区四个方面,实施团干部专项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各领域团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学习思考型的团队。其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派优秀基层团干部到团区委锻炼。
四是深化“推优”工作制度。在对团员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将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纳入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规划当中,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同时,积极把优秀团员推荐到村后备干部队伍中,以此理顺团员的进出渠道,让团员青年感到参加团组织有出路可走,有进步可求。
第二篇:九农场团委2011年工作要点
九农场团委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九农场团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团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农场党委的中心工作,遵循“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教育青年”的原则,大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农场团委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2011年九农场团委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青年团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十六大会议精神,做到“团干带头学、团组织帮助学”,从而扎实推进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广泛开展演唱爱国主义歌曲、演讲比赛、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为烈士扫墓等项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召开团干部会议,集中学习团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广大青年团员做好表率作用。四是以“五四”纪念活动为依托,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在“五四”期间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通过举办“五四”运动知识宣传栏、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使团员青年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不断加强团委自身建设
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即青年之家的建设,年内争取实现两个样板村队,购置活动器具,为团员青年开展活动提供场所。二是抓好工作制度建设。对基层团干部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基层团干部目标管理激励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奖罚分明,调动团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抓好推优工作。加大推优工作的力度,农场团委对基层团支部实行档案化管理。根据目标责任制年终对基层团支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把优秀的团干部推荐给农场党委,从而使推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四是抓好团账建设。做好每团籍整理工作和团费收缴工作,认真做好毕业生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在转接工作中做到及时、全面;确保11团费收缴正常,完善团内经费帐册,实现收支合理。
三、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1、开展团员青年与特殊党员“一助一”活动。一是助学。对正常学习有困难的党员,由结对团员青年定期上门为其送去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文件,为其朗读学习内容,确保这些党员能够正常进行学习。二是帮困。对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党员,由结对团员青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解疑释惑、提供信息、技能辅导、联系就医等帮困活动,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2、开展“献爱心”活动,救助贫困、大病学生。始终将帮贫助学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救助贫困及大病学生。
3、加大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力度。同公安、工商、文化
等相关部门集中对全场网吧进行了整治、规范。有效抵制了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全场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
4、开展青年农工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活动。加强与农场劳务输出部门联系沟通,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基本技能为重点,通过采取技能培训、合理引导等方式开展青年农工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活动,从而提高全场青年就业水平。
5、扎实做好“警校共育”工作。一是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开展法规宣传教育,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二是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三是消防宣传顺利推进,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书写标语、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极大地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6、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特色资源,围绕全场工作重心不断挖掘传统品牌的新内涵,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另一方面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品牌,将日常开展的各类活动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有特色的、长效性的品牌项目。
第三篇: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下辛店镇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接到上级调研任务后,我们农口组织调研专班到走访了全镇4个类似于家庭农场的种养殖业大户(北堤村王森林、白水湖村王先勇、泗州寺村罗丙田太和村聂正伟),采取数据统计、典型解剖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总体情况是发展正常,形势很好,农民满意,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4个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是:农场主中有3个村干部,1个农民,户平劳动力3人;8户农场主共有机械设备12台套(获农机补贴30万元),以种植水稻、小麦、养鱼为主;土地流转总面积555亩,其中耕地450亩、水面105亩,流转涉及68户,有2个农场签订了规范的流转合同,2户是口头协议短期流转;租金亩平约450元,最高的是水面养鱼每亩600元,最低的是60元(汉北河河滩),其中流转土地的粮食补贴由土地所有人所得。4户农场2012年纯收入44万元,户平11.3万元。从4家家庭农场的发展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农场数量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4个家庭农场中,有2户从1998年就开始“捡田种”,2户从2004年底开始流转,近几年规模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台湖、安定、北堤等村出现到大冶等外地地承包经营家庭农场的现象。据统计,全镇经营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有150户。
2、粮食生产得到保障,特色种植进一步显现。4个家庭农场,全部种植粮食,去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0亩,总产量194.1万斤,亩平1134斤(含小麦),一个人种粮可供150的口粮。在粮食生产得到保障的同时,各种特色种养殖的到充分发展,其中白水湖村王先勇种植泥蒿100亩,泗州寺村罗炳田发展精养鱼池160亩,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极大促进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3.1万元,是当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
3、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4个家庭农场中,2012年种植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农场主配有机械设备12台套,机械投入105多万元。北堤村村民王森林,自有旋耕机、机耕船、收割机等,加上他组建的合作社成员共有的农用机械10台套,总价值40余万元。他家流转土地200亩,其中本村水田50亩、台湖农场50亩,汉北河滩100亩,去年纯收入20多万元。今年,他计划秋季在本村建一座酱菜加工厂,发展带动附近蔬菜生产;秋播时在汉北河附近3个村季节性流转1000亩,连片种植小麦。
二、家庭农场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土地流转困难。一是部分农户对土地存在思想障碍。有的是“土地命根子”思想浓厚,担心失了地、丢了根,不愿流转;有的是外出收入高,对那点田、那点租金无所谓,田放那也不要饭它吃,还可以领补贴,也不愿意流转;加之政府对土地流转没有“硬措施”,没有办法制约农户。比如2012年我镇为了发展千亩螃蟹基地,在迎风、彭李、北堤三村协调流转土地,设计40户的300多亩土地流转
协议整整谈了5各月才签订。二是土地零散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旱包子、水袋子”等条件差的田流转难度大。三是土地流转服务还没完全到位。调查的4个家庭农场2个签订了合同,2户是口头协议,其他散户都没签合同。全市农户间的小面积流转80%以上都没签合同。
2、农村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生产后继无人。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比较效益低,回报见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大部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想发展扩大规模,贷款融资很困难。贷款条件苛刻,无法贷款。白水湖村王先勇去年流转100亩土地种粮食,农户每亩的租金500元,他家纯收入也很可观,两相满意。今年他想贷款2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到300亩,因没有抵押无法落实贷款。三是农业人才支撑困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从事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结构老化,在家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都是50岁以上老年人,子女全都外出工作、务工,再过10年,“谁来种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3、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农机驾驶与维修、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普遍农户信奉“巧种不如拙闭”(施肥)的老信条,不管田里缺什么,搞两包化肥再说。一些农民一季稻谷打五六次药,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问题突出,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面对全镇近6万
亩种植面积显得力不从心
4、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镇域一二三级渠道淤塞极其严重,每到旱涝天气,水马齿苋堵塞河道,农业用水根本不能保障。而改造近40公里的一二级渠,以一个乡镇财政之力,就好比螳臂挡车。二是虽然我镇部分村进行过土地平整项目,但仍然有近半村没纳入进来,农业生产仍有很大不便。三是稻谷翻晒困难,每年水稻收获季节,农民就为水稻翻晒发愁,镇域公路到处都变成了晒场,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有序流转才能有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是基础,要联合县经管局切实承担起指导流转合同、调节土地承包矛盾纠纷、搜集发布流转信息等职能,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
2、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结合的道路,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要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优化金融服务,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
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和引导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贷款。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农业基础项目,捆绑利用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疏通河道畅通,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
4、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5、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补贴政策。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农业补贴,全部单列出来,用于补贴上述对象,其他农民的补贴仍按照去年的标准执行。特别是农机等补贴,优先补贴家庭农场等种养殖大户。
第四篇:团委调研报告
乡镇团委调研报告
如今,团员队伍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团体,更是一个充满激情,思维活跃的团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团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团建工作必须要把握好信息网络时代所具有的各方面优势,摒弃落后的发展观点,做好团建工作,充分探索队伍自身发展的道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信息网络时代怦然降临,伴随着拥济浪潮,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如何在信息网络时代里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如何在信息浪潮里继续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潮流,如何在信息浪潮里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如何在信息浪潮里更有效地抓发团建工作,这已经成为当前团建工作中着重研讨的问题。
一、信息网络时代团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信息繁杂,网络垃圾毒害团员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信息博大丰富,适应性强,功能齐全,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世界,虚拟的空间又为人们脱离现实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网络互动可以随时出随地进行。因此吸引了许多使用者,尤其是富有好奇心的青少年。但是网络信息繁杂,不良信息非常多,这样的精神垃圾对团员造成了毒害,给团委工作带来了不少害处。
2、网络文化冲击青年团员价值观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世界各国的信息冗杂。在巨大的信
息量背后是形形色色的思潮与观念的开放化,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在这里交汇,冲突与整合效应明显。于是,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部分伤害是非常深的,影响到青年团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甚至是异域网络文化,也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影响。
3、网络工作管理困难给团工作带来挑战
网络信息时代下,信息的产生已经无法由法律加以控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成熟,每一个青少年网民在网比络上享受着虚拟的不受限制的角色扮演,每个青年团员在一定程度受到个性化的冲击,当这种个性化严重到一定程度,给团管理工作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4、团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在网络信息时代下,随着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在青年团员的头脑里,团建工作受到网络的冲击,网络生活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
5、团的思想工作面临挑战
网络文化和流传于网络的非主流政治思想给团的思想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部分团员沉迷最大快乐原则,台湾的垃圾娱乐节目影响了许多青年团员,恶搞文化等文化思想影响了团员的健康发展。
6、团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时代下青年团员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活动形式使学生难以接受,这就使得团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信息网络时代有助于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
1、信息网络时代有助于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
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视听说功能腹以无限扩大,这就为学生素质的拓展提供了更为有得平台。网络上的各种资源的助于学生的学习,也使得团建工作的展开更加方便,青年团员倘若能够正确运用,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2、使得团建工作更加快捷。、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会议式的上传下达逐渐改为网络式的会议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指令的速度和精度。需求与建议,也可以直接进行反馈,这大大加快了团委工作的时效性便捷性。
3、开辟了团工作的领域,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网络使得我们能够快捷地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充分提高团的工作效率。充分丰富团员的网络生活,如举行“设计比赛”、创建“团建论坛”等。
4、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网络的发展使得团建工作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性,更加用利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能够更加充分宣传活动、营造气氛。由于网络的信息的存储几乎是无限的,所以团建工作的信息更能够保存在网络上便于借鉴,使得各种团建工作信息深远而广泛,不仅提高了团的工作效率,也很大地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三、充分认识团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浪潮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团建工作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活动之中,以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过程。实现团委工作信息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信息化是团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有着重大影响,而且正以凝聚力和穿透力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必然以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和新的更高地要求。比如,工段对象所处的信息环境、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较之以往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中团建工作要继续发挥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跟上发展的脚步,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提高自身科学技术含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落后,共青团的工作就难以承受历史的重负,也难以巩固发挥原来的优势。
2、信息化是推动团建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团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带来机遇。人们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思想教育,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储资料、收集信息、处理数据、优选方案等功能,能够充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四、对网络信息时代团建工作的建设
1、加强对网络阵地的管理和领导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性质,共青团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管理和领导。可以充分利有QQ、BBS、博客团的思想与工作,体现团组织对网络生活的正确引导。
2、利用网络特点,创新工作方式
充分发挥网络的开放性,可以使得团委活动不再受到限制,充分扩大青年团员的参与面;利用网络的共享性,能够充分上传下达指令,信息灵通,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的高效性能够使得我们从许多繁琐的团基础工作中摆脱出来,使得我们团委工作在网络背景下真正的方便快捷。
3、加强共青团网站建设
互联网的竞争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多如牛毛,在新形势下,团组织必须积极探索网络化建设,以丰富的信息化教育普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大网络建设工作的普有力度。打造一个高效完善的平台,能够使共青团的工作积极有效跟上时代发展。
第五篇:团委调研报告
巷道镇团委关于农村团组织工作现状的
调 研 报 告
农村团组织是共青团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平安和谐新巷道”进程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摆在巷道镇团委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当前我镇农村团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镇农村团组织工作情况与共青团参与新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团的基层组织网络不健全,“软瘫散”现象还较为突出;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的管理方式、团的活动形式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束缚,一些地方还没有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落后,在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方面心有余但力不足,团组织的作用不够明显;部分村团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团员队伍的个体素质还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个人的发展愿望与当前的发展形势不一致。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的重视程度不高
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团的建设关心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强,个别村甚至 放松了对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许多基层党组织本着“能维持、能交代、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不给团干部交任务,不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一些地方单纯以完成乡乡党政安排工作好坏来评价团干部,不看团的工作效果。有的干部认为只要把党政部署的工作做好了,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了,团建工作自然就会跟上来;还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抓团建。
(二)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农村团干部面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疲于应付临时性任务。有些团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乡乡党政布置的工作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的建设,本末倒置。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对团员青年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农村团员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四是个别团干部作风浮躁,怕吃苦、图清闲,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缺乏好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村团组织建设薄弱
一是村级团组织萎缩。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备多半是按照需要来考虑的,不再单独把团干部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和后备力量;村干部队伍精减后,行政村团支书普遍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二是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三是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力,存在着制度“上墙不上心”的现象。一些相对后 进村团支部,虽然也有各种制度,但不够规范,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无力顾及,遇到问题不是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而是看人办事,决策随意,工作随意。
(四)外出务工青年增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 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团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流动团员管理薄弱,多数外出流动团员游离了团组织管理,相当数量的外出归来团员的组织关系无处落实。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几个团员,还有的村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由于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村里大部分团员思想不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发挥不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
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团干部政治上关心少,工作上指导少,方法教的少,任务安排的少,相应待遇落实少,加之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影响了热情和积极性。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的工作带有义务性质,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有的村没有真正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来对待和扶持,对团的干部育而不备,备而不用,使广大团支部书记感到经济上无报酬,政治上无前途,认为团干职务没什么吸引力,团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六)农村团组织缺乏活动经费。
村级团支部组织活动难,主要原因是缺少活动经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村委会取消了一切收费项目,从而导致对村级团支部的经费支持几乎为零,使得基层团组 织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多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各级团组织应紧密配合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农村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真正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联动局面
镇团委是辖区内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指导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镇团委书记是村级团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按照“以作为求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把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作为乡乡团委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一要底子清、思路明。要把农村团组织建设好,首要的问题是把其现状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基层团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真抓实干。实行镇团委联系村级团组织制度,帮助解决村级团组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那些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自身建设问题较多的村级团组织,镇团委要帮助他们整顿提高。一些长期薄弱落后的村,镇团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镇团干部要负起对村级团干部 的教育管理责任,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执行好各项制度。三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镇团委要结合地方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考核。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对完成工作目标的,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完不成目标的,进行通报,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的,找村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谈话。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整体水平
1、实施团组织规范化管理。在团组织管理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农村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在对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上,重点抓好“四个规范化”: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努力消除村级团组织的“空白点”,对于部分基层组织瘫痪、工作难度较大的村,团建工作可与后进村整顿工作一并进行。二是干部配备规范化。进一步强化乡村团干部配备,把一些德才兼备,文化层次较高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并且尽可能地使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三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突出抓好团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和团籍管理两项工作,搞好集中交接、集中办理,杜绝“档案随身带”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团员流失。四是工作考核规范化。要建立起农村团的建设“双重四关”考核机制。“双重”就是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实行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双重考核。“四关”即把好目标关,制定好党团考核和团内考核的目标,形成考核意见;把好签状关,对工作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制定出工作目标责任状和合同书,层层签订;把好考核关,按照考核意见和责任状,对团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团干部的主要依据;把好 兑现关,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相衔接,搞好奖优罚劣。
2、不断优化农村团组织设置。农村团组织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团组织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的问题。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行政村团组织的调整、改组力度,发展和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地方,要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建团步伐,依托生产基地和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团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要着眼于提高工作的开放化、社会化程度,探索中心村、农村小康示范村团组织的建设,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抓好亦工亦农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增强行政村团的工作与乡乡团委工作的内在衔接。要按照“一轻二强三高”标准配备团干部,从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种养加”大户和个体工商户中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担任团支部书记。这部分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已形成一定群体,有相当的群众基础。
3、加强村级团干部的选配工作。村级团干部的选配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村“四职”干部原则上不再兼任团支部书记;二是应注重选拔年轻优秀的致富带头人或致富能手担任团支部书记。三是坚持有利于促进农村共青团工作推动村委会全盘工作的原则。
(四)加强基层团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保障
只有为农村青年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才能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性,赢得农村青年的信任,才能在农村青年中树立起共青团的良好形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协调,借力就势,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从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多为青年办好事、办实事。宣传普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把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青年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搞好三阶段服务,即产前当向导,及时向青年介绍产业发展信息,推介最新产品、技术,引导青年以市场需求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产中当“保姆”,加强乡村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教、帮、带”活动,加大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力度,帮一级,一级带一级,把服务及时送到青年手中;产后当“红娘”,建立健全各类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在发挥其产前品种选择、产中技术指导作用的同时,着重搞好产后销售服务,切实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分享流通环节利润。
(五)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素质、改进方法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科技新知识以及实用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青年致富的能力。突出农村法律法规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教育引导团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善于运用民主法制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好同青年的关系,减少和及时化解各种消极因素,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要把农村团员青年思 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经常给他们上团课、作形势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组织青年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创业致富。
(六)积极向上级团组织和地方党委政府争取资金支持,每年适当地为农村团组织解决一定的活动经费,确保基层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巷道镇团委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日